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10 12:30:56| 人氣3,617| 回應59 | 上一篇 | 下一篇

「蒙牛」VS「蠻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乳業龍頭「蒙牛」 八年投資成長一萬倍算啥?台灣也有「蠻牛」。

今周刊 2007/05/02郭庭昱撰文<中國乳業龍頭「蒙牛」 八年投資成長一萬倍>:

牛根生,出身內蒙古一戶養牛人家的養子。1983年進入當時中國乳業第一品牌伊利,由洗瓶工人一路晉升到副總裁,1999年因人事鬥爭被迫出走,創立蒙牛。短短八年,蒙牛以火箭脫離地心引力的速度登上中國乳業龍頭,市占率達33%,原始投資報酬率更高達一萬倍……

「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這是二○○三年蒙牛乳業(簡稱蒙牛)董事長牛根生獲選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所得到的頒獎詞。

「世界上成長最快的乳品公司,是他領導的蒙牛。」同一年在瑞士召開的「全球乳業年會」上,利樂公司CEO蔡爾柏在全球乳業代表面前,指著身邊的牛根生如此介紹。

速度,對於蒙牛有不凡的意義。這家占有中國三三%乳品市占率的公司,成立至今才短短八年,當時牛根生集資人民幣三百萬元(約新台幣一千二百萬元)創業,如今公司的股票總市值已經高達新台幣一四五四億元,報酬率高達一萬倍以上。

蒙牛創立時,中國人均一年只消耗七‧九公升鮮奶,現在約二十五‧六公升,已經是民生用品中,成長最快的項目,而蒙牛的成長速度,更是萬倍於市場。

因為資金得來不易,「錢花在刀口上」一直是牛根生的哲學。當時內蒙是中國最大的乳源區,但是乳商向農民的收購價卻是全國最低。乳源不成問題,抬高收購價還可以嘉惠農民,於是牛根生把資源全砸在行銷上,不但要背水一戰,還要一戰成名。

一九九九年二月,牛根生籌到人民幣三百萬元,就大膽留下一百萬元作廣告,四月產品問市,五月就與最大的中央電視台簽廣告,以「振興內蒙古民族工業,爭創中國乳業名牌」,搶下全國品牌的地位。

蒙牛資源不足,卻屢屢靠著創意出奇制勝,公司最早與世界包裝業巨人利樂公司合作,如今已經是利樂全球最大的客戶;○四年是第一家到香港掛牌上市的乳業公司;○五年靠著「超級女聲」李宇春的帶動一炮而紅,帶動酸奶在中國的風潮。

除了行銷以外,蒙牛的產銷結構在全球乳品公司中也是一絕。由於中國幅員大,鮮乳運送不易,反而給生產保久乳的蒙牛絕佳的機會,以成本低的內蒙為基地,生產保存期半年的產品,行銷全國。

全中國有四百多萬頭乳牛,內蒙占三分之一,三十多萬戶乳農以養牛為生,這是台商統一、康師傅(味全)切不進的供應鏈,在中國乳源取得不易,反而替蒙牛建立天然的屏障,阻斷外來的競爭。

蒙牛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張振華說:「養一頭牛一年要花上一萬五千元(人民幣),如果牛都自己養,一年得花上一百多億元,還得和農民爭利,蒙牛很清楚,我們是生產牛乳的公司,不是養牛的公司。」

和最大的對手伊利相比,伊利有一半的乳源由自家牧場提供,品質較易控制。蒙牛的乳源都來自於當地農民,自己只有幾個示範性牧場,卻致力於生產流程的改善,並在全國建立收乳的網路,前幾年陸續以低價買下日本森永、義大利帕瑪雷特虧損的牧場。

溫州最大的乳業公司一鳴食品總經理朱立科就說,蒙牛靠著全國品牌的優勢,以保久乳掠奪鮮奶的市場,一旦地區性的鮮奶廠商經營困難,就趁機收購牧場,帶給業者很大的壓力,面臨到「聚焦更高品質產品」或「轉型」之間的抉擇。

從○四年蒙牛上市至今,每一年營收、獲利的成長幾乎都達到五成的水準,而中國乳品市場還以每年三成的速度擴張,蒙牛靠著過去火箭般成長的紀錄,加上乳業龍頭的光環,仍然吸引著投資法人的目光。

目前高階管理層握有三成股權,外資中以Alliance Capital持股四‧九%最高,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都是蒙牛的股東,儘管三十倍的本益比有點高,但是在高成長的誘引下,包括摩根士丹利證券的多家券商,依然給予「增加持股」的評等。

蒙牛以旱地拔蔥的姿態,席捲中國乳品市場,靈魂人物當然是牛根生。他總結自己征戰的心得是「小勝憑智,大勝憑德」,管理十分嚴格,執行力超強。他不讓高層 的直系親屬來工作,以免徇私;禁止員工婚喪喜慶時互相包紅包,認為是「精神賄賂」;卻拿自己的錢給員工蓋宿舍,辦集體婚禮,這樣的精神貫徹到三萬名員工身上,終於成就乳業龍頭的霸業。」

「蒙牛」是中國人民的營養品。「蠻牛」是台灣工人的麻醉劑。

台長: 阿楨
人氣(3,617) | 回應(5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時評兩岸 |
此分類下一篇:大陸又學聰明了
此分類上一篇:向中國說不

顯示全部59則回應

圖博館
伍默拉位於南澳大利亞州,1948年,澳大利亞政府在此建立澳英聯合導彈發射試驗基地,市鎮和基地均由澳大利亞聯邦國防部管理。
  1971年,英國在這裡成功發射“黑箭”運載火箭,成為繼蘇、美、法、日、中之後第6個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進入21世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多次在此測試小型無人超音速試驗飛機,為“開發下一代超音速客機進行必要的技術準備”;美澳合作的高超聲速國際飛行研究實驗(Hi -Fire)項目也在此進行。
  而對於中企此次收購更具有參考意義的是,澳大利亞國防部曾經兩次否決涉及伍默拉地區的中企收購案,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2009年3月,澳國防部就拒絕過中國五礦集團收購OZ礦業公司的計劃,原因是該公司旗下的普羅米納特山銅金礦位於伍默拉武器測試區內。同年9月,中國武鋼的子公司——武鋼-澳大利亞能源投資公司與西普萊斯能源公司聯合組建合資企業開發磁鐵礦的項目也被澳國防部否決,澳大利亞防長約翰·福克納說:“這個計劃案的困難之處是它的地點。它位於試驗場範圍的中線區域內,鷹巢公司(Hawks Nest)的設施位於這個區內一向是最危險和非常敏感、最為敏感的部分。 ”
  而鬆峽是一處位於北領地旅遊勝地愛麗絲泉(Alice Springs)西南18公里處的衛星跟踪站,由澳大利亞和美國共同運作,並協助美國無人機全球出擊。該站建於1970年,當時有400個美國家庭移居澳大利亞中部地區,起初被稱作聯合空間防禦研究設施(Joint Defence Space Research Facility),自1988年起被稱為松峽聯合防禦設施(Joint Defence Facility Pine Gap)。2013年7月29日,澳大利亞新聞網站就披露該基地時形容“這裡被稱為澳大利亞的51區,是澳大利亞最為神秘的地方。”
  松峽基地最初只是美國國家情報辦公室(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的信號情報衛星地面控制站,這些衛星可截獲彈道導彈試驗的遙感信號和微波通信信號,目前這裡仍然具有該功能。此外,松峽基地還對來自美國導彈發射跟踪系統和早期預警衛星——天基紅外系統的數據進行中繼傳遞。
  1999年,澳大利亞政府甚至根據有關條約拒絕向議會披露關於松峽的詳情。2015年5月,澳媒報導了由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情報研究人員、學者和記者根據美國前情報僱員斯諾登披露的情報文件製作的報告,稱松峽可能在本世紀初開始扮演衛星通信截獲的秘密角色,並且得到派往此地的美國空軍情報分遣隊的支援,換句話說,這裡就是美國監聽全球的“幫兇”。
2016-02-26 10:10:27
圖博館
有分析認為,松峽基地的監控範圍非常廣,跨越幾乎半個地球,涵蓋中國、俄羅斯部分地區和中東石油產地在內。它不但能截獲靜止軌道的通信衛星信號,也可能具有乾擾功能。另外,它對導彈、火箭試驗的遙測信號可進行截獲破譯,他國向南太平洋發射的導彈遙測信號,很有可能被該基地的精密儀器截獲。而鬆峽本身地處大漠深處,國外的偵察船隻很難在公海內截獲它的信號。
  粗看下來,中企要買的地方何止關係到澳大利亞國防安全,連美軍都牽扯進來,那麼遇到困難幾乎是在預料之中了。不過,負責此次招標和銷售的Don Manifold稱已經將詳細信息上交澳大利亞國防部,並且和多個政府部門洽談過。這筆生意能否達成還需要澳大利亞政府的首肯。
  無獨有偶,就在中企要買下新聞出來後5天,觀察者網還報導了另外一宗中企在澳投資案。澳大利亞北領地政府10月13日與來自中國山東的嵐橋集團(Landbridge Group)簽署了總值5.06億澳元的租賃權協議,將達爾文港碼頭,包括達爾文海上供應基地和福特山等碼頭設施等租賃給這家中企,租賃期99年。嵐橋集團計劃未來25年向達爾文港投資2億澳元,促進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和旅遊聯繫。
  如果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稍有些了解,也許會知道,2011年前,美國在澳大利亞沒有駐軍;2011年,隨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提出,美澳軍事合作加強;2012年,美國海軍陸戰隊以輪換的方式進駐澳大利亞中北部的達爾文港;2014年8月,美國和澳大利亞簽署協議,到2017年,駐紮達爾文基地的美軍人數將增加一倍多,輪駐規模達到250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未來25年,美澳還將繼續擴大軍事合作。
  達爾文港的軍事設施相對完善,曾是美國航天飛機的應急著陸場,很多型號的戰機也能從這裡起飛,一些分析人士稱其為“第二個關島”,而且它是澳大利亞距亞洲最近的城市,被稱為通往亞洲的門戶,能為美軍提供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立足點。
  如此戰略要地,一家中國企業買下港口8成股份自然不能不引起澳大利亞軍方高層的擔憂。澳大利亞國防部一位高級官員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表示,由中企持有一個有海軍活動的港口的租賃權,令人產生安全方面的擔憂。北領地議會委員會此前曾警告,由於達爾文港的戰略位置,任何外國投資都不能危及澳洲的安全利益。
2016-02-26 10:11:31
圖博館
就此,北領地首席部長亞當·賈爾斯表示,在簽署租賃權協議前,曾就事件諮詢澳洲國防部的意見。而澳聯邦政府發言人說,國防部在了解有關租賃權協議的情況下,已確保有權使用達爾文港口設施15年。國防部還表示,正耗費巨資在達爾文修建一個替代的駁船碼頭設施。
  其實中企已經買下一個“江蘇省”
  雖然澳大利亞這個不知道是最大的島還是最小的陸地的地方,堪稱是美國“亞太再平衡”的重要橋頭堡,但是在商言商,如果不涉及“國防安全”,這次中企競標一個“浙江省”大小的牧場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畢竟中國商人剛剛才在這裡買下一個“江蘇省”。
  寧波牛奶集團最新收購的3家牧場,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維多利亞州吉普斯蘭地區,3家牧場水草豐美,有100多年曆史,飼養了1000多頭奶牛,總收購價格約1360萬美元。“這次收購的牧場就在2012年我們收購的牧場旁邊,兩次收購的牧場面積加在一起共有10萬平方公里,至少能放養幾千頭奶牛。”寧波牛奶集團董事長張銀沖說。
  實際上,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佈局購買牧場、投資畜牧業堪稱“風起雲湧”。
  參加前文所述安娜溪牧場競購的上海鵬欣集團集房地產、礦產、農業和股權投資等於一體,於南美、非洲、亞洲以及澳​​洲各國投資和參股了幾個大型礦業和幾十萬畝現代產業化的農場項目。此外,該集團計劃收購兩家澳洲牛肉巨頭———聯合畜牧公司(C onsolidatedPastoralC om pany,CPC )和SK idm an& Co公司合併為一家,交易額逾10億澳元。
  今年7月,此前和畜牧業毫無關係、軸承起家的天馬股份收購了澳大利亞北部地區2個牧場的全部有效資產,包括歷史最悠久的沃洛哥朗牧場,交易金額4700萬澳元。沃洛哥朗牧場的歷史可追溯到1881年,牧場面積7057平方公里,折合每平方公里價格為6660澳元。
  去年10月還有一個中國乳企在維多利亞州收購50個牧場的大手筆。來自北京的一個乳製品集團與50個牧場簽署交易協議,這50個牧場一共有9萬頭奶牛,每年產奶量為5億升,大約相當於維州牛奶總供應量的二十分之一。這個集團的計劃是使新合併農場的牛奶產量提高至少50%,向兩家將在維州西部建設的新加工廠供應牛奶,這些工廠將加工並向中國及其他全球市場出口價值7億元的優質嬰兒配方奶粉。
2016-02-26 10:12:14
圖博館
此外,還有一批正在跟澳洲牧場洽談合作的中國企業。為畜牧業提供良種改良業務的天山生物去年10月中旬就曾表示,公司與澳方合作事項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該公司曾在去年7月公告稱,擬使用2525萬澳元(約合人民幣為1.46億元)收購克拉克家族擁有的明加哈牧場資產組合。
  為何如此多企業紛紛出海,到澳大利亞佈局畜牧業、乳業呢?
  經歷過“三聚氰胺”事件後,近年來,奶源的問題成為製約國內乳業發展的“瓶頸”,2013年下半年的奶荒事件就讓諸多乳企自亂了陣腳,頂著來自市場的壓力不得不提價。供給穩定、質量安全的奶源成為乳起的頭號問題。2012年9月,聖元宣佈在法國布列塔尼半島建設一座全新現代化嬰兒奶粉工廠。這被業界視為本土乳品企業首次到國外直接建廠搶占優質奶源。隨後,國內乳品巨頭紛紛走出去,收購乳品加工廠,或與外資乳品企業合作,直至如今直接在海外買牧場養奶牛。
  而肉類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牛羊肉越來越多受到青睞,在我國肉類總體消費佔比中提升至15%左右,而從國際人均消費水平來看,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Dealogic的數據顯示,中國日益偏重肉類的飲食結構使得中國企業僅在過去五年裡就為食品領域的跨境收購支付了近200億美元。現階段製約國內牛肉企業規模壯大的原因主要在於牛源問題,國內外禀賦差距決定了未來競爭成敗在於海外佈局。對於國內牛肉企業來說,未來誰掌握海外肉牛資源,誰就具有持續發展壯大的優勢和可能。
  可以想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澳自貿協定的生效,很多本土畜牧企業、乳企會越來越多將目光投向這個資源禀賦異常豐富的國度,買牧場、收工廠,優化資源配置,在這個過程中也難免會有磕磕絆絆。沒必要太擔心,等到中國企業“見得多了”,也就慢慢具備國際競爭實力,同時也能加快中國市場全面與國際市場的接軌。
http://mil.news.sina.com.cn/2015-10-19/1644841573.html
2016-02-26 10:12:53
圖博館
馬雲投資伊利牧場開養奶牛 北美新浪2014-07-04

記者昨天從伊利方面了解到,由馬雲聯合發起的雲鋒基金,以及中信業投資基金將參與投資伊利子公司畜牧公司,投資者將以合計不少於20億元人民幣等值的美元向畜牧公司以現金方式增資,以獲得60%的股權,伊利則持有增資完成后畜牧公司的40%股權。
  伊利方面表示,此次合作將持續長遠地提高公司原奶供應保障體系能力,加大牧場建設力度,擴展和優化奶源基地佈局並化解牧場投資資金需求不斷放大的壓力,集中資源於主業,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據了解,雲鋒基金成立於2010年,創始人是馬雲和聚傳媒創始人虞鋒,公司名稱也是各取兩位創始人的名。
  GIC注資華夏畜牧
除伊利牧場外,位於河北三河的華夏畜牧近日也獲得大筆投資。作為主權投資基金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2日表示,該公司與區域私募基金泰山投資組成的財團將共同向定位於中國高品質奶源市場的華夏畜牧公司注資1.06億美元。其中,GIC將投入7000萬美元,泰山投資將注入3000萬美元,大河資本等其他投資者則投入600萬美元。
  泰山投資此前已經對華夏畜牧進行投資,加上這次的追加投資,共計投入1.08億美元,是華夏畜牧的最大股東。
  據了解,華夏畜牧是Costa咖啡店在中國的牛奶供應商,同時該公司也在生自有品牌牛奶“萬得妙”。
  背景
  奶源牧場成行業競爭核心
其實,中國的原奶市場爭奪一直異常激烈。就在今年2月,光明乳業宣佈引進亞太知名私募投資基金RRJCapital作為戰略投資者,RRJ將以現金方式向荷斯坦牧業增資相當於15.25億人民幣的美元。增資完成后,RRJ將持有合資公司45%的股權。而在2013年9月,私募巨頭KKR宣佈,聯合鼎暉投資與現代牧業將在中國合資建造兩個大型乳業牧場,投資總額約1.4億美元。
  “中國乳製品市場吸引各路資本進入,都認為未來中國乳品市場還會有爆髮式成長,奶源就成為競爭的核心”,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點評道,從馬雲旗下的基金投資伊利來看,馬雲看好國內乳品市場發展,以及伊利作為行業龍頭老大的雄厚基礎。
  相關新聞
電商巨頭“養奶牛”釋放中國乳業變局信號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祝賀伊利進入全球乳業10強
伊利取得亞洲乳企的最高排名
乳業世界盃10強看門道伊利改寫亞洲乳企歷史
中國乳企首次躋身全球乳業十強“走出去”指日可待
中國乳企躋身全球乳業20強蒙牛連續六年入圍
蒙牛躋身全球乳業14強去年營業收入超400億
2016-02-26 10:14:10
圖博館
一張圖看懂不合格進口食品種類前十名 2015-12-29

近年來,食品安全似乎成了困擾國人的“心病”。相比國產食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而信任和青睞起進口食品,有的甚至達到迷戀的程度。不過,“他地生產”真的是能“治病”的“速效救心丸”嗎?
據第一財經日報整理,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食品農產品進口國,進口食品貿易額從2010年的259.6億美元飆升至2014年的482.4億美元。相應地,不合格進口食品數量也隨之增長,2014年不合格進口食品貨值高達3268萬美元。
據統計,2010年至2014年這5年間,檢疫不合格進口食品產地前10名為:韓國、日本、台灣、香港、東盟、澳大利亞、新西蘭、歐盟、加拿大以及美國(排名不分先後)。其中,不合格進口食品種類前10名依次為:糕點餅乾類、飲料類、糧穀及製品類、乳製品類、酒類、醣類、調味品類、水產及製品類、幹堅果類以及特殊食品類。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進口食品跌落“神壇”呢?這包括,黴菌不合格、超過保質期、菌落總數超標、大腸菌群超標等等。
看到上述數據,難免有些驚慌,下次再購買進口食品要學會“三看”:一、看進口食品外包裝有無中文標籤;二、看質監部門出具的檢驗檢疫證明,可向經銷商索取進口食品檢驗檢疫證明;三、看進口食品准入情況,可在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查詢。
  回應
不合格進口來源地台灣第二歐盟第一,但是歐盟是進口來源地第一名,台灣只是在第十名的其他選項了,但是不合格食品卻可以拍第二名。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毒物魅影》 天下橄欖油一般綠 全球黑心產品 美國黑心食品 台灣黑心食品 日本黑心食品 中國黑心奶粉 真有哈台族?)
2016-02-26 10:15:39
圖博館
“赴日搶藥”是中國藥企恥辱嗎? 2016-02-01 未來網

摘要:日本的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無論是數量還是嚴重性,一點都不比中國少,而且出事的一般都是行業巨頭(中小企業早被擠垮了)。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企業靠拼價格的競爭路子已經堵死了,創新仍是企業的第一要務。王學海說,買個小小的感冒藥,寧願用外國產品而不選擇中國製造,歸根結底是中國製藥企業普遍缺乏創新,藥品質量無法滿足老百姓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1月31日新華網、《湖北日報》)
  這一被各大門戶網站爭相轉載的新聞,後半段居然都是對人福醫藥集團的情況介紹。要不是這樣聳人聽聞的新聞標題,真讓人覺得這不是新聞而是廣告。王學海究竟是在用中國遊客日本買感冒藥的新聞來激勵同行,還是變相利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給自家企業打廣告?反正從其對人福醫藥的介紹來看,每年投入上億元做新藥的該製藥企業顯然不是行業恥辱,那躺槍的就是國內其他同行了。
  可問題是,感冒作為常見病,並無多大創新空間。目前也沒有什麼真正的特效藥問世。國內外市場上銷售的感冒藥,配方大同小異,療效根本不會有太大區別。某些被人認為是格外管用的感冒藥,其實只是加重了劑量,但副作用也同樣被放大了。但這些感冒神藥,也還是逃不出“吃藥一周好,不吃藥七天好”的感冒治療怪圈。當然,類似禽流感等特殊流感病毒,的確需要研發新藥,可一般人不會得這病,真得了,日本藥房裡買來的藥恐怕也​​治不好。
  許多醫學專家都稱,感冒藥只能緩解症狀、減輕痛苦,指望其“治好”感冒是不可能的。現實中,也有不少醫生從不給自己或家人開感冒藥,而是通過多喝水、多休息,靠自己的免疫力來對付感冒病毒。吃感冒藥,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安慰,治療作用並不明顯。當然,發高燒等特殊情況就沒必要硬撐了,還是得趕緊求醫問藥。
  是藥三分毒,即使真感冒了,也得在醫生指點下服藥,不能自己亂買。何況去國外買藥的中國遊客,多數連日文說明書都看不懂,怎麼判斷這藥是否對症。要是吃錯了藥,那可真是花錢買罪受了。再說藥品都有一定的保質期,不可能保存太長時間,如果在此期間沒生病,藥也白買了。感冒藥不是什麼緊俏商品,哪都能買到。也沒什麼證據說明日本藥的藥效就高於國產藥,花了大價錢買外國感冒藥,不僅是在糟蹋錢,也是拿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開玩笑。
2016-02-26 10:16:42
圖博館
作為專業人士,對中國遊客狂掃日本感冒藥的行為,應該批評而不是以此不理智的行為作證據,攻擊國內同行,抬高自己。
  是藥三分毒,即使真感冒了,也得在醫生指點下服藥,不能自己亂買。何況去國外買藥的中國遊客,多數連日文說明書都看不懂,怎麼判斷這藥是否對症。要是吃錯了藥,那可真是花錢買罪受了。再說藥品都有一定的保質期,不可能保存太長時間,如果在此期間沒生病,藥也白買了。感冒藥不是什麼緊俏商品,哪都能買到。也沒什麼證據說明日本藥的藥效就高於國產藥,花了大價錢買外國感冒藥,不僅是在糟蹋錢,也是拿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開玩笑。作為專業人士,對中國遊客狂掃日本感冒藥的行為,應該批評而不是以此不理智的行為作證據,攻擊國內同行,抬高自己。
  國人赴日本瘋搶各種商品,以至於日本人發明了略帶貶義的“爆買”一詞來形容,足以說明不理性的成分有多高。國外買得到的商品,國內基本都有,而且功能、質量也未必差,價格還低不少。有些人一味搶購日貨,與其說是國內產品不懂創新、質量差,不如說是崇洋媚外的老毛病加重了。雖然有人以國內馬桶蓋抽檢結果來為赴日購買馬桶蓋者辯護,但別忘記,國內生產廠家眾多,無論如何不可能出現全部產品百分百合格的情況。平時只要有一兩家企業出現質量問題,有些人就會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把國內所有同類產品都稱為劣質貨,卻無視日本同類企業近年來曝出的類似問題。水土不服的日本智能馬桶蓋買回來後沒用幾天就“罷工”的情況不少,能說質量好嗎?有些日本馬桶蓋的質量確實不錯,但幾千甚至上萬元的東西,本來就該有這樣的質量,拿著千元不到的國產貨和貴它幾倍的進口或合資產品比質量,公平嗎?問題是,很多人就是這麼比較的,難怪會認為中國製造一無是處。
  每次提到國貨和日貨的質量問題,都有人提到三鹿,可有多少國內媒體會告訴你,出過比三鹿更嚴重問題的砒霜奶粉製造商——日本森永乳業不僅活得好好的,沒有關門或破產,還是日本最大乳企,而且最近基本上年年曝出質量醜聞,可這也無損於其江湖地位,甚至還以“精湛的技術、高品質的產品”為幌子在華大做廣告。至於另一家同樣造成數万人中毒(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發病、死亡的日本毒奶製品廠商雪印牛奶,拜三鹿事件所賜,也活得不錯。至於目前的真實質量嗎?恐怕也只能呵呵呵了。
2016-02-26 10:17:18
圖博館
日本的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無論是數量還是嚴重性,一點都不比中國少,而且出事的一般都是行業巨頭(中小企業早被擠垮了)。和日本核電站不一樣的只是——出事前後據說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誰讓人家善於國外公關,肯花巨額廣告費呢)。某種程度上,國內的黑心廠商正是從日本學來了偷工減料和違法添加有毒物質。只是大部分國人並不清楚日本產品的黑歷史與現狀,仍然迷信日本質量神話。在這種迷信不可能短期內破除的情況下,無論國內企業怎麼努力,到日本買買買仍會是常態。
  中國製造的產品質量,與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及國際先進水平,確實存在一定差距(但不是所有領域),需要努力創新、提高質量,但消費者同樣要破除對國外產品的盲目迷信,支持高質量國貨。如果高端市場永遠被外資品牌佔據,國內廠家哪有動力去生產必須以高成本維持的高質量產品?媒體也別把個別廠商的問題歸咎於整個行業,卻對國外同類廠商的問題視而不見,變相幫助外企侵吞國內市場。如果去日本掃貨的消費者事先了解日本產品的黑歷史與現狀,會這麼不理性的購買日貨嗎?無論是創新還是提高產品質量,都需要很大投入,如果購買力大量外流,民族工業拿什麼和外企競爭?告訴消費者真相,既是對消費者負責的行為,也能讓國內外企業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有利於整體質量的提高。

“華人+奶粉”為何總能點燃輿論?2016-01-28 海外網

摘要:如果報導和推介時有意無意地做“標題黨”、“情懷黨”,而非盡可能冷靜、客觀、全面地還原細節和場景,“眼球行為藝術”就可能成倍發揮其威力。
  日前在網絡流傳的“荷蘭青年向街頭華人拋灑奶粉” 視頻引發當地華人和國內同胞的熱烈議論。一些習慣於“遇事先自省”的朋友照例反思“中國人又做錯了什麼?”,並“習慣性”地將思路“迂迴”到中國人搶購洋奶粉的老問題上。當然,還有另一些人將這種行為直接定性為“辱華”。
  好在這一熱點事件很快就有了下文:種種跡象表明,此次街頭灑奶粉事件系當地視頻網站——“御用惡搞賬號”精心策劃的一起“眼球行為藝術”,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流量和點擊率。兩名肇事青年當天也在電視台和Facebook上發布了道歉視頻,否認該行為是“針對華人”的。
  事情看上去是結束了,但話題卻不會就此打住。
從這次“眼球行為藝術”策劃者本身的角度看,雖然當天就被迫道歉,但其所想達到的目的——吸引更多流量、點擊率,無疑妥妥實現了。而“成就”這些“行為藝術家”達到目的者不是別人,正是許多國人自己。
2016-02-26 10:17:56
圖博館
由於長期以來國人對“奶粉”話題高度敏感,一旦“奶粉”、“限購”、“海關”之類的“熱詞”疊加,便近乎一點就著。這就為全球範圍內許多聰明的“眼球行為藝術家”提供了借題發揮的大好契機,因為他們確信“奶粉+華人=點擊率”。
  正因為中國人近年來出境搶購奶粉成風,一方面讓一些境外奶粉產業鏈上的商家賺得盆滿缽滿,另一方面也確實干擾到某些海外市場原本正常、平穩的市場氛圍,給當地終端商家、消費者帶來某些不便,而隨之而起的代購等行為又無形中助推和放大了這些干擾和不便。因此,引發一些話題、糾紛是正常的,也是在所難免的。自“三鹿事件”以來,中國國產奶粉市場形象“一黑到底”,“假洋奶源”的不誠信事件又一再被曝光,為孩子找尋更安全、更放心的奶粉無可厚非。另一方面,當地消費者保護自己權益的樸素想法同樣可以理解——你的孩子是孩子,需要奶粉,我的孩子不也是一樣嗎?
  要解決這一矛盾並沒有捷徑,說到底這是個市場誠信恢復的問題,“中國人洋奶粉情結”怕是只有時間才能慢慢治愈。然而,“奶粉+華人話題”一再被刻意點燃、渲染和擴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眼球行為藝術家”所致,其目的則五花八門,既有“眼球經濟”,也有“眼球政治”。一言以蔽之,就是明知這裡是傷口也硬要揭開並撒一把鹽,挑起話題、擴大矛盾,自己好從中得利,這個“利”可能是“利己”,也可能是“損人”,既可能是經濟上的,也可能是政治上的(支持率、關注度、選票等等)。
  對此,媒體、媒體人和網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關注此類熱點、民生話題是無可厚非的,但切勿用“眼球報導”助長“眼球行為藝術”的威勢。“眼球行為藝術”的獨門絕技,就是刻意引導公眾往偏激、片面的方向去聯想甚至爭吵。一旦嚐到甜頭,效仿者也勢必紛至沓來,“灑奶粉”話題就勢必會在一次次拙劣但有效的“模仿秀”推動下,成為一盆盆潑向中外受眾的“狗血”。(陶短房,旅加學者,海外網專欄作者)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毒物魅影》 中日毒餃大戰 中韓泡菜大戰 這是咱吃的油嗎 黑心油事件 天下橄欖油一般綠 黑心商品和黑心媒體 雙基恐慌症 全球黑心產品 美國黑心食品 台灣黑心食品 日本黑心食品 中國黑心奶粉 台灣毒奶症瘊群 「蒙牛」VS「蠻牛」 中共的國企社保與醫保改革 )
2016-02-26 10:18:35
圖博館
上海福喜食品案10人判刑澳大利亞籍被告人驅逐出境

2016.2.1,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依法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福喜)、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河北福喜)、被告人楊立群、賀業政等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一案進行了一審公開宣判。法院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分別判處兩家公司罰金人民幣一百二十萬元;澳籍被告人楊立群等十人均被判有期徒刑。其中楊立群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驅逐出境。賀業政等9人被判二年八個月至一年七個月不等,並處罰金8萬至3萬元不等。上述9人中有4人適用緩刑。
  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間,兩家福喜生產、銷售的部分食品因不符合百勝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勝公司)的工藝和原料要求,被退貨或終止訂單,造成相關產品大量積壓。楊立群等人為挽回經濟損失,經商議決定並下達指令,沿用原處理方案,將上述產品重新加工包裝後繼續銷售或作為原料進行生產,致使部分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福喜食品案”背景
2014年7月20日晚間,上海福喜有限公司被曝向麥當勞肯德基提供過期肉的新聞引爆輿論。上海福喜食品將大量過期的雞皮和雞胸​​肉,摻入絞肉機粉碎、油炸,製成麥樂雞重新出售。不僅如此,該公司還通過過期食品回鍋重做、更改保質期標印等手段加工過期半年的劣質肉類,再將生產的麥樂雞塊、牛排、漢堡肉等售給肯德基、麥當勞等大部分快餐連鎖。此事引發社會巨大反響,不僅因為上海福喜所屬的福喜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加工企業,還因為此次爆料系上海福喜內部員工所為。
  隨後,多家快餐品牌紛紛與福喜撇清關係。
2014年7月23日,上海市公安食藥偵總隊已對上海福喜事件進行立案調查,警方已依法對5名涉案人員採取刑事拘留。至8月3日,有6名高管被刑拘。
2014年9月22日,據OSI(中國)網站消息,上海福喜執行員工遣散計劃,遣散員工總數共計340名,其中226名員工為上海福喜直接僱用,114名為外包合同員工。該計劃通過當地政府和工會審批,只針對上海福喜。
上海福喜是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的一家美國獨資企業,隸屬美國OSI集團。公司位於上海市嘉定區馬陸工業區內,主要從事為國際知名快餐連鎖店提供肉類、海鮮、米麵製作及蔬菜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業務。
OSI集團分別在山東乳山、河北廊坊、昆明和上海開設了工廠,其亞太總部位於上海。
2016-02-26 10:19:29
圖博館
澳媒解析本國奶農陷入絕境與普京和西方對抗相關

  據澳大利亞《時代報》網站2016.7.1報導稱,有奶農表示,現在的銷售價格已經不足以支付生產成本,他們因此陷入了絕境。
  雖然人們很容易把矛頭指向超市以及超市裡的廉價地產品牌,但現在的危機其實跟俄羅斯的領土野心以及馬來西亞航空MH17航班被擊落事件有更大關係。
  從奶農那裡購買牛奶的是乳品企業。澳規模最大的幾家乳企同樣是規模很大的出口企業。
  比如,最大的兩家乳品企業每年約半數產品會銷往海外。
  所以,全球乳品價格影響到澳大利亞乳企能夠付給本國奶農多少錢。目前的現實是,全球乳品價格已經崩潰了。
  2014年初,俄介入烏克蘭東部衝突,隨後“割走”了克里米亞地區。
  作為回應,歐盟實施了製裁措施。俄則進行反擊,宣布禁止進口包括乳製品在內的歐盟農產品,甚至高調碾碎歐盟製造的奶酪。
  歐盟是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地,俄則是歐盟乳品的最大消費國。
  另一方面,就在歐盟被其最大乳品市場拒於門外的時候,歐盟卻取消了生產限額,同時經歷了適宜奶業發展的理想天氣,結果導致產奶量急劇增加。
  多出來的牛奶瘋狂湧入全球市場,造成嚴重的供給過剩。奶價因此下挫60%。
  中國會接盤澳大利亞乳品嗎?
  就在烏克蘭局勢愈加升溫的時候,中國經濟卻在降溫。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對國外乳製品的需求量出現下降,進口量幾乎腰斬。
  澳大利亞奶農還能掙到錢嗎?
  倒也不一定。無論是全球價格還是澳本地收購價,現在的奶價都沒有降到歷史最低水平,
  但奶農剛剛經歷幾段干旱期。因為產草量小了,灌溉方面的投入多了,所以奶農的產奶成本增加了不少。
  澳媒援引一位奶業分析師的話說:“許多奶農在多種因素的夾擊下處境困難。”
  回應
學校俄羅斯的硬氣,必須給普京點個贊!
拒絕夠沒澳大利亞礦石,奶製品,水果,肉類!必須要讓澳大利亞這只美國的跟屁蟲知道疼!大家別再去那些對我國惡毒用心的國家了!要有一顆愛國忠國的心!
應該大量進口澳洲牛奶,但是價格控制在變動成本線上一點點。讓他必須加大產量才有利潤。到時中國一但不再進口,超過一半的奶農就破產了,還敢和中國較勁麼?
2016-07-15 09:03:48
圖博館
19款海淘奶粉抽檢40%不合格嚴重可致智力低下

2016.7.29,央視《消費主張》欄目購買全球十九款暢銷的海淘奶粉,委託國內最權威食品檢測機構,針對12種礦物質、13種維生素、2種污染物,進行詳細檢測,邀請國內三大營養專家對檢測結果進行深入解讀!
從2016年5月開始,《消費主張》先後通過京東商城、天貓網站、淘寶、麥樂購進口母嬰商城以及蜜芽進口母嬰限時特賣網站,一共購買了7個國家的19個品牌的1段嬰兒配方奶粉。
它們是:來自德國的Aptamil愛他美、HiPP Bio喜寶、凱莉泓樂和安娜圖拉;
來自荷蘭的Nutrilon諾優能;
來自美國的美贊臣金樽、美贊臣益生元和雅培;
來自新西蘭的康寶瑞、Zeabica康貝加;
來自澳大利亞的aTWO、貝拉米、BLACKMORES澳佳寶;
來自日本的固力果、明治、和光堂、森永;
來自韓國的每日、有機宮奶粉。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奶粉都是原產國銷量領先的優質產品,在中國的海淘網站上也備受中國消費者喜愛。那麼,它們的各項指標是否符合中國的國家標準呢?為了保證測評的科學和嚴謹,《消費主張》特意委託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作為第三方進行全程監督。
..............
  回應
其實洋奶粉的問題一直沒少過,只是沒有像國產奶粉那樣把問題炒大罷了。
盲目崇拜海外原裝奶粉的消費者要當心了
到底什麼奶粉安全?
母乳
有些代購海濤奶粉根本就是國內的小作坊做的,因為洋奶粉利潤高,就有很多人造假。和之前造假日本和牛一樣。其實大部分國內所謂的和牛都是假的,都是在深圳的小作坊作的。
在事實、證據面前你都能噴,鬧痢疾吧?
這就是媒體夥同外資把中國國企奶粉業打趴下去的後果。國企奶粉,挺直腰桿整齊爭氣的站起來!
國內外嬰兒產品,比質量是沒有用的。早認定的。越便宜越賣不出去,越貴越賣得歡。想讓雅培美贊臣破產,被我國企業低價收購,一招即可。借兒童福利之名補貼伊利蒙牛,以人權和兒童公約為藉口,堵住反傾銷的路。以中國之市場體量,不出兩年即可控制奶源,雅培等不破產可能嗎?
http://www.guancha.cn/minsheng/2016_07_30_369486.shtml
2016-07-31 09:44:05
圖博館
夾縫中的乳業老三光明乳業:與蒙牛伊利差距大

  2016.10.10,光明乳業發佈公告稱,公司將在廣東省潮州市新建工廠及設立全資子公司,本項目總投資為3.49億元,新設全資子公司名稱為“粵東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儘管尚無光明乳業在華南地區市場份額的具體數字,但乳業專家宋亮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華南地區三分天下,一分是蒙牛和伊利,一分是當地奶企,剩下一分才屬於光明及其他乳企。
  今年上半年,牧業是為數不多的實現營收增長的業務板塊之一。2015年,光明乳業下屬子公司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採用股權收購和資產購買的方式,取得光明集團旗下上海牛奶集團和上海泰傑實業奶牛養殖業務相關的股權和資產。
  乳品行業素來“得奶源者得天下”,而整合牧業資源也是光明“打造全產業鏈”的一部分。如今光明將打造全產業鏈作為公司的戰略之一,然而宋亮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光明的最大問題從來都不是沒有全產業鏈。如今的光明不僅要面對來自伊利和蒙牛的衝擊,還要防止進口乳製品的擠壓,對於剛上任一年的光明總裁朱航明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光明在渠道上的劣勢,儘管光明被稱為乳業“老三”,但在西北市場和華北市場的某些地區,光明的表現甚至不如一些地方乳企。
  按照光明乳業的規劃,公司將在未來幾年穩定華中市場,在這期間公司投資12億元新建的華中工廠也將於2017年投產。即使在這些重點市場,光明的產品也大多出現在KA商超,較之於蒙牛和伊利,光明的渠道缺乏深度。
  光明乳業的大本營在華東地區,尤其是上海,今年上半年光明在上海市場的營業收入達到26.22億元,而國內剩下地區的營業收入為61.30億元。即使在“大本營”上海,光明乳業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首先光明的優勢主要在低溫巴氏奶領域,在常溫奶方面,伊利與蒙牛的地位難以撼動;其次在華東地區尤其是上海,進口乳品種類繁多且與光明形成競爭關係,光明在夾擊中仍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也因此,光明的業績呈現這樣一種狀態:旗下多高毛利的產品,然而公司的銷售淨利率低於蒙牛和伊利。
  整合牧場
  由於光明大部分奶源都源於規模化工廠,因此生鮮乳的收購價格要高於蒙牛和伊利,這也是光明的銷售淨利率較低的另一個原因。
2016-10-18 10:30:07
圖博館
2015年7月,光明乳業通過子公司荷斯坦牧業收購光明集團旗下優質資產以及13家企業的奶牛養殖業務。荷斯坦牧業主要為光明整合一些牧場資源,但本次收購併不會為公司帶來太大影響,因為本次收購主要圍繞華東地區,但在華北以及東北地區,光明仍以大規模牧場為主。
  從理論上來說,打造全產業鏈對乳企發展很有益處,當企業將牧場整合進自己的供應鏈之後,不僅可以降低產品風險,還可以緩解成本壓力。然而,目前連蒙牛和伊利的大部分奶源都來自第三方牧場,即使有少數企業可以做到全產業鏈生產,但這種企業大都體量較小。
  海外併購
  事實上,除了光明乳業,蒙牛和伊利也在積極地進行海外併購。然而,與蒙牛和伊利以營收為目的的併購相比,光明乳業的海外併購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國家戰略的影響,這也使得光明乳業這幾次的跨國併購並沒有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形成較大的積極影響。
  在一些企業的理解中,全產業鏈就是打通上下游,並認為這樣可以實現集約化生產,這種觀點有失偏頗。因為對於企業來說,做到專業化分工和有效配置資源就可以了。光明如今的困境主要還是源於外部激烈的市場競爭,這位乳業“老三”若想實現突破,需要在渠道和產品上實現創新,然而“這有一定難度”。
  光明需要調整思路以適應新生代消費者的需求。最近一段時間,光明聘請王凱和胡歌作為其兩款產品的形象代言人。朱丹蓬還稱,消費者購買產品不僅有功能需求,還有一定的情感需求,當行業產品高度同質化的時候,情感需求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消費者的選擇,但他也表示,情感需求與功能需求是交織在一起的,“光明還需要對產品線進行一定的調整”。
  回應相關新聞
14家乳企掙錢能力不如一家酒企乳企要不要先定個小目標?
蒙牛前高管創業答卷:奶價下跌賽科星 上半年淨利降19%
土豪牛!伊利派發27億紅利之後上半年攬收300億
伊利挣钱能力是蒙牛的三倍多 原因竟然是……
蒙牛前高管放弃百万年薪创业 治沙20万亩 养牛12万头​
2016-10-18 10:31:03
圖博館
澳洲出口中國乳製品頻出問題 澳官方護短審查遭受質疑2016.11.25新浪綜合

  國家質檢總局2016年的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名單中,不合格的進口巴氏殺菌乳全部來自澳大利亞。
  2016.11.4,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認監委)官網更新了境外乳製品企業在華註冊名單,澳大利亞的兩家百年乳企——Viplus Dairy(維愛佳乳業)和Camperdown Dairy(坎珀乳業),痛失在華銷售的資質。
  在這張名單上,維愛佳乳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全脂乳粉、部分脫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等,統統被暫停進入中國市場;而坎珀乳業的產品,則涉及巴氏殺菌乳、發酵乳、稀奶油等乳製品。
  不過,在1號店、天貓等電商平台,維愛佳乳業的產品依然有售。
  “對於資格暫停日期之前生產的產品,依然可受理報檢。”認監委註冊管理部在回复消費者疑問時稱,檢驗檢疫機構對可受理報檢的相關產品將按生產日期進行抽樣,並開展標準規定的全項目檢測。
  不過截至發稿,對於維愛佳乳業被暫停註冊資格,認監委並沒有給出具體原因。
  倒是澳大利亞政府表示了異議。“維愛佳乳業的生產程序符合所有必要的安全和質量標準,我們要求取消對於該企業暫停註冊的決定。”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回復中,澳大利亞農業部新聞發言人文森特表示。
………
  廉價進口奶湧入
  澳大利亞產牛奶頻曝食品安全問題,也讓進口牛奶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隨著嬰幼兒配方奶粉領域監管的收緊,越來越多的貿易商看好進口液態奶,進口液態奶正成為一股獨立的力量,低價攻入中國市場。
  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8月,國內累計進口液態奶42.3萬噸,同比增長63.4%,幾乎追平去年進口總量,預計今年的總量或將超過70萬噸。
  南方周末記者統計發現,1號店、京東等多家電商平台上的進口牛奶品牌均達到近百個。和國產普通純牛奶相比,它們的價格持平甚至更低——以京東超市的蒙牛和德國Aria愛氏晨曦兩款全脂牛奶的價格為例,蒙牛250ml×12的價格為43.2元,後者1L×12的價格為99元。愛氏晨曦的價格遠低於蒙牛。
2016-11-25 13:04:59
圖博館
低廉的價格,並不代表進口牛奶虧本賣。由於國際奶價較低,國外生鮮乳在當地的出廠價多在2元/公斤左右,即便加上增值稅、進口關稅等一系列費用,進口奶的完稅價格約在6-8元/公斤。目前,進口牛奶主要依靠線上渠道銷售,流通成本較傳統渠道更低,這也讓它們的價格空間更大。
  大量進口液態奶的湧入,讓業內人士憂慮。
  廉價進口牛奶的湧入,也被認為是引發國內原奶危機的原因之一。一位不願具名的乳企人士介紹,一直以來,我國乳製品加工企業存在“國內生鮮奶”和“進口乳製品”兩個池子,兩個池子互通,乳企可以根據政策和市場環境隨時調用。
  2013年8月的“恆天然肉毒桿菌風波”,導致新西蘭進口奶粉受限,一度瘋狂進口的國內乳企感到驚慌,於是轉向另一個池子搶奶,“奶荒”隨之出現;而2014年初恢復新西蘭奶粉進口後,國內的池子就顯得有點多餘了。
  “國內原奶價格連連下跌,收購平均價從4.26元/公斤跌到了3.39元/公斤,部分地區的收奶價格甚至低過瓶裝礦泉水,倒奶殺牛的現象隨之出現。”上述乳企人士說。
  不過好消息是,國內奶業有了開始復甦的跡象。一位參加了10月底農業部奶業發展座談會的地方乳協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國內的生鮮乳收購價格開始企穩反彈,9月的平均收購價格為3.48元/公斤,同比上漲了2.1%,預計奶價還會繼續回暖。
  在上述乳協人士看來,由於成本更低,加之“三聚氰胺事件”後消費者對國產奶的信任度較低,進口乳製品的大量湧入幾乎已成定局。“不過,最壞的時刻似乎已經過去。”(來源:南方周末)
  回應
如果是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的乳製品出了這類問題,公知大V噴子白人老爺們還不噴上天!鄙視
澳洲牛奶沒新西蘭的牛奶好
我看都差不多,母乳第一~!
http://finance.sina.com.cn/consume/puguangtai/2016-11-25/doc-ifxyawmp0094996.shtml
2016-11-25 13:05:29
圖博館
法媒:中國反思“超大奶牛場”所引發的環境問題2016-12-28 環球時報

法新社12月27日文章,原題: 中國龐大的奶牛場使鄰居們生活在牛奶小河旁在中國,經濟繁榮和政府支持已將乳製品變成每年達400億美元的產業,並使牛奶生產從小作坊轉向奶牛存欄量達1萬頭的大規模養殖場。 這樣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滿足了14億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對環境造成影響,尤其是生活在牛奶廠附近的居民。
甘南縣農民任向軍(音)指著大型奶牛場排出的液體說,“你能看到它正如何從養殖場流出,這里夏天糞便和發臭的牛奶味道非常刺鼻,這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 ”
2000年以來,中國民眾與日俱增的財富和對有益健康的鈣元素的渴望,已使這個國家的乳品產業以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長。 但2008年爆出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遭污染醜聞迫使中國政府要求打造大型牛奶生產商。 他們認為此類奶牛場“更容易監管和檢查,”專門從事乳品業投資的馬大偉說。
據悉,中國在2014年時擁有56家奶牛存欄量達到1萬頭或以上的養殖場,佔全球此類大型養殖場數量的80%。 而其他國家的大型奶牛場,例如新西蘭 ,奶牛存欄量超過3000頭的養殖場都很少。 這些養殖場已在中國的多個省份造成一系列污染問題。 馬大偉表示,北京曾“真正反思”該問題,而且中國政府也越來越青睞存欄350頭的奶牛場。 因為將更多奶牛集中在一處將增加人畜患病的風險,例如能傳染給人類並導致關節炎的布氏桿菌病。 (王會聰譯)
2016-12-28 11:48:19
圖博館
專家:中國人一年要喝掉36.1公斤奶進口奶不如本土奶

中國奶業協會2017.7.19發布《2017中國奶業質量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人均乳製品折合生鮮乳消費量36.1公斤;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連續8年保持100%。對於部分消費者偏好進口奶品現象,專家稱,抽檢顯示進口奶品未必更安全優質,優質奶只能產自本土奶,這是科學規律。
  回應
可惜不會有人信的。今天的現狀只能怪你們自己辜負國民信任。
毀掉相信很容易,重建信心比較難。
國產奶粉出事了,媒體長時間持續頭版報導。洋奶粉出事了,基本不報導或放角落裡一句話新聞。如今的問題是多年的“呲必中國”所致,加上監管不力,教人們對這些東西喜歡不起來
公關不給力,日本奶粉毒了13426人嬰兒,現在還好多人代購日本奶粉
美國自己允許奶粉有三聚氰胺,新西蘭澳洲奶粉多次傳出來細菌超標,還見過有蟲子的,媒體都是一筆帶過。還有淘寶一堆代購走私的。
仔細想想用外國貨的心態吧,不要說奶粉,包括化妝品,寵物店,各種食品,保健品,說到底,圖的不就是一個“ 心安 ”嗎?
包裝做的洋氣點,華麗點,然後價格高一些,B格瞬間上去了。國貨得多學學如何包裝自己。
中獎得過一次外國奶,保質期半年,你跟我說這質量能有多好?防腐劑一堆一堆的,要不怎麼能保質期這麼長時間?就這樣還質量好?有些人被收智商稅你攔著他,人家還和你急
本人只喝本地奶,從來不喝進口的。
實話說,我也是這樣認為的,超市裡經常有10塊錢1L的利樂磚牛奶,覺得口乾上,沒有蒙牛伊利的好喝,當然,蒙牛伊利的價格也差不多是他們的2倍。
可惜不會有人信的。今天的現狀只能怪你們自己辜負國民信任。
我信啊,天天喝
後遺症還在持續...國人對奶製品,尤其是嬰幼兒奶粉的心理陰影想要完全消除...怕是沒個兩三代人都不行的...畢竟現在受害的兒童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但也這時刻提醒國產乳製品廠家以及其他的食品加工企業,食品安全是時刻都不能放鬆的!
扯的跟真的似的。陰影消除不只是廠家能決定的問題。
三聚氰胺那事太惡劣了
還好了。比三聚氰胺厲害的外國奶事件一年幾十起。外國媒體不說而已。
這個就是最大的智商題。目前,看到一半以上的人智商堪憂。
成天說三鹿。從來不看國外奶粉出了多少問題,還照樣生產。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7_20_419081.shtml
2017-07-20 12:56:46
圖博館
雀巢逾10噸問題奶粉被禁入境洋奶粉質量遭遇大“烤”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7.7.31,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2017年6月未予以准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共通報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食品620批、化妝品153批。環球網記者發現,雀巢公司及旗下品牌克寧7批次共10.82噸來自台灣地區的進口奶粉因“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維生素B1、B2、B6、B12等”被拒絕入境。
  據了解,此次逾10噸雀巢不合格奶粉中,1批次雀巢全脂奶粉有690公斤,而雀巢旗下的克寧品牌奶粉有6批次共10.13噸,7批次奶粉的生產企業均為蒙特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口商分別為福建喜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平潭縱橫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國家質檢總局表示對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在口岸均已退運或銷毀,未予准入。
  7月雀巢遭受“炙烤”
  儘管雀巢中國針對此事已向媒體回應稱問題奶粉並非為中國大陸市場生產,且非官方進口,但業內人士還是認為雀巢的回應有避重就輕之嫌。
  除了此次事件,雀巢7月以來負面不斷,確實是“酷熱難耐”。
  7月25日,因經銷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硒檢出值低於產品包裝標籤的明示值,上海雀巢產品服務有限公司被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不過,上海雀巢卻對媒體回應稱產品沒問題吃不壞身體。
  7月初,環球網曾報導,雀巢能恩奶粉在澳洲被捲入“有毒納米粒子”風波。雀巢超級能恩金盾1段中被檢出含有針狀羥磷灰石納米粒子。有研究稱,針狀羥磷灰石納米粒子具有潛在毒性,但雀巢中國辯解稱當有鈣和磷存在的時候,納米羥磷灰石微粒也可以通過加工產生,二者均存在於牛奶中,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必需成分。
  7月初,雀巢更是被爆出非法買賣個人信息的醜聞。為爭奪中國奶粉市場份額,搶占“第一口奶”,雀巢(中國)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因賄賂醫院渠道,非法倒賣個人信息被判刑。
  奶粉事件或將進一步拖累業績
  就在近日(7月27日),雀巢集團對外公佈2017年上半年財務業績,銷售額達430億瑞士法郎,有機增長2.3%,內部增長1.4%,年報利潤率15.8%。
  對雀巢而言,如此業績基本時維持年初預測:有機增長率處於2-4%之間。其中雀巢的咖啡、飲用水和寵物用品業務顯示了增長潛力,上半年業績穩健。
  有趣的是,根據最近剛剛公佈的2017年世界500強名單顯示,雀巢的排名雖然上升了兩個名次,但是從營業收入和利潤數據上來看,相比較於2016年的922.851億美元,卻減少了14.712億美元,利潤則減少了7.642億美元。
2017-08-02 10:58:30
圖博館
可以說,雀巢目前正處於多事之秋,是否會影響國內消費信心,從而影響下半年的業績,還看雀巢對於食品安全的覺悟有多高。
  不只是雀巢 洋奶粉集體淪陷
  實際上,在昨日國家質檢總局公佈的“未予准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名錄中,還有多款洋奶粉因各種問題被禁止入境。
  來自波蘭的美樂可全脂奶粉因亞硝酸鹽超標被禁止入境,重量合計500千克。公開資料顯示,由亞硝酸鹽引起食物中毒的機率較高。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3克導致死亡。
  由江西美廬乳業集團有限公司進口的瑞士賓博有機嬰兒配方奶粉,因細菌總數超標不得入境。值得注意的是,江西美廬也是一家嬰幼兒奶粉企業,而賓博奶粉號稱是瑞士第一嬰幼兒奶粉品牌,在瑞士當地佔有65%的市場份額。
  還有一款來自法國的脫脂奶粉被檢出活蟲,進口商系上海晉富經貿發展有限公司。
  從澳大利亞所進口的28635.2公斤維愛佳品牌奶粉因“貨證不全”同樣被禁止入境。進口商為陝西遠景進出口有限公司,具體產品為:維愛佳全脂奶粉、維愛佳脫脂奶粉、澳大利亞維愛佳40+中老年奶粉、維愛佳催乳母嬰奶粉、維愛佳孕婦產前奶粉。
  據了解,雖然維愛佳品牌對外宣傳為“在澳洲擁有超過百年曆史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但目前其實際上控制人已經成為中國投資者李大健。
  還有多款來自澳大利亞、由美智高乳業(江門)有限公司進口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包括米加樂兒系列嬰兒配方奶粉、米加樂兒系列幼兒配方奶粉、米加系列較大嬰兒配方奶粉、米加樂兒較大系列嬰兒配方奶粉等。
  “三聚氰胺事件”後,洋奶粉在中國市場大行其道。近年來由於“二孩”政策等因素,國內嬰幼兒奶粉總體需求明顯增加,但大家對洋奶粉的需求仍然有增無減。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16年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顯示,嬰幼兒配方乳粉進口貿易量仍在快速增長,去年嬰幼兒配方乳粉進口量達22.1萬噸,同比增長25.6%。
  但洋奶粉接二連三的出事,對於進口奶粉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面對不斷崛起的國產奶粉,消費者對洋奶粉迷信的態度也有所改變。
  但無論是進口奶粉還是國產奶粉,食品安全問題永遠是企業的命脈,一旦失守便很難收復。
2017-08-02 11:00:13
圖博館
蒙牛與伊利淨利潤差擴大受現代牧業和雅士利拖累2017.9.1《財經》雜誌

  從數據不難看出,儘管雙方的業績都呈現增長趨勢,但是蒙牛和伊利的營收相差40.28億元,而淨利潤的差距更大,相差22.36億元,蒙牛淨利潤僅約為伊利的1/3。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從兩家乳企業的核心產品來看,蒙牛在液態奶和奶粉上的增速均慢於伊利。其中,液態奶業務在蒙牛的整體銷售中佔比過重,一度達到86.1%,其產品創新力被疑不足;奶粉板塊,雅士利的虧損仍然拖累蒙牛業績。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伊利、蒙牛業績超預期,主要原因是主體業務都有超常發揮,新品創新及渠道下沉成效不錯,原料使用的低價促進利潤保持平穩增長。
  不過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目前蒙牛的短板在奶粉業務上,關鍵是盧敏放如何進行調整。補齊短闆對蒙牛的可持續發展有所幫助。
  淨利差距不斷擴大 聯營公司虧損拖累蒙牛
  雖然二者營收和淨利潤均獲得正向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蒙牛與伊利在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方面的差距仍在擴大。
.....
  除了核心產品的增速差距之外,現代牧業和雅士利業績的虧損也成為拖累蒙牛業績的“罪魁禍首”。蒙牛在財報中透露,聯營公司應占利潤本期仍虧損較大。蒙牛應佔聯營公司虧損為3.55億,較上年同期的1.55億元虧損大幅增長。
  蒙牛目前持有現代牧業61.3%的股權。今年上半年,現代牧業營收23.44億元,虧損6.88億元,同比增長16%,虧損面持續擴大。
  對於虧損的原因,現代牧業表示,一方面由於原奶銷售價格大幅下滑,導致牛群公允值變動減出售成本產生的虧損;另一方面應收賬款減值撥備虧損所致,同時因蒙牛提出強制性現金要約收購而註銷所有尚未行使的購股權而產生的非現金虧損。
  蒙牛持有雅士利51%的股權,而雅士利的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7億元,同比下降15.7%;淨利潤虧損1.22億元,同比下滑907.3%。
  雅士利稱,收入下降主要是由於現代和傳統渠道的加速萎縮削弱了雅士利原本在該渠道的競爭優勢,撤出部分低效的現代和傳統渠道的經營;其次,公司於2017年上半年持續應對母嬰及電商渠道的銷售模式轉型,新的營銷策略的執行和效果需要時間以及成本費用的投入;此外,公司於2017年上半年加大促銷力度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整合產品線應對配方註冊制帶來的影響,而整合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部分產品的銷售達成。
2017-09-02 12:36:46
圖博館
蒙牛產品創新力不足 奶粉短板亟待補齊
  在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蒙牛最大的問題在於內部經營管理有缺陷,產品創新能力不足。
  王丁棉表示,蒙牛近幾年高層人事組織架構的變動比較頻繁,八年時間內換了4位高層管理人員,戰略和佈局都來不及進行很好的執行就“走人”。
  此外,蒙牛的產品結構仍在“吃老本”,缺乏對新品的創新和挖掘。王丁棉表示,目前,液態奶業務在蒙牛的整體銷售中佔比過重,奶粉、冰淇淋和其他業務佔比僅為13.9%。而在液態奶業務中,特崙蘇和常溫酸奶銷售規模較大,佔比較高,一旦特崙蘇和常溫酸奶在市場的競爭中增長動力不足或“掉隊”,則會對蒙牛產生巨大影響。
  雖然目前蒙牛仍存在不少問題,但王丁棉也指出,如果進行及時改革和整頓,集團將會獲得較好的發展機會。“蒙牛目前是中國乳業第一梯隊的第二位,有一定基礎,如果正視現存的問題,將有利於企業發展。”王丁棉認為,蒙牛總裁盧敏放把低溫巴氏奶作為未來蒙牛發力的方向之一是正確的選擇,從行業、產業佈局調整方面是很大的進步。
  朱丹蓬表示,目前,蒙牛與伊利間的競爭已經向良性發展,相比於“內耗”,二者更應該考慮如何拓展國際市場。蒙牛在補齊奶粉方面的短板後,中國乳業雙巨頭將在世界範圍內獲得更大話語權,有利於企業進行國際化發展,攫取更大的市場。
  隨著奶粉新政的頒布,令業界最為“焦慮”的嬰幼兒奶粉註冊制通過名單陸續公佈。《財經》新媒體記者統計發現,前六批名單中,雅士利和歐世蒙牛分別有15個和6個配方通過審核,伊利也有21個配方過審。從整個奶粉行業來看,雙方獲得註冊的配方均排行業前列。
  業內人士認為,2018年1月1日奶粉新政正式實施,第一批通過註冊制的企業將有比較充足的時間組織、籌備明年上市的產品。未來將有1/3的企業和品牌都會被淘汰,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被淘汰品牌預留的市場空間將被大企業爭奪,這對伊利和蒙牛來說都存在著很大的機會。蒙牛奶粉短板能否就此補齊,仍然有待市場考驗。
  回應
反正從三聚氰胺開始我就沒喝過這兩個廠家的牛奶,送我都不喝,
微博上的網友都嚷嚷著不和蒙牛伊利奶,但是蒙牛伊利市場份額為啥還那麼大呢。
說實話,伊利、蒙牛是我們國家做乳製品最好的兩個企業,是中國人就會為這兩個企業感到自豪!特別是伊利!
如果廣大消費者知道伊力生產的宗教食品,估計這個企業更是每況愈下!
2017-09-02 12:37:58
圖博館
央視對比檢測:你們瘋搶的一些“洋奶粉”根本不符合國標

央視財經2017.9.6對中國、美國、歐洲、日本,9款知名奶粉進行全方位檢測。中國奶粉與國外奶粉有多大差距?中國奶粉真的讓人放心嗎?
  2016年央視財經《消費主張》的記者曾經在北京街道隨機採訪了一些年輕的中國父母,30位消費者五分之四都表示,自己會為孩子選擇外國奶粉,並且絕大多數人都表示,自己有過海淘奶粉的經歷。
  原因主要是覺得國外的奶粉更安全,另外不少消費者還相信國外的奶粉配方要更先進。那麼,外國奶粉真的具有這麼多優勢嗎?
  在2016年5月,《消費主張》欄目記者先後通過京東、天貓、淘寶、麥樂購等網站購買了7個國家19個品牌的海淘奶粉,並將這些海淘奶粉樣品送到了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檢測,檢測的項目是13項維生素指標和13項礦物質指標,它們都是嬰幼兒配方奶粉中重要的營養元素。此外,我們還對這19款海淘奶粉的安全性進行了檢測,主要是包括菌落總數在內的5項微生物限量指標。
  一個月後,檢測結果出來了,我們驚訝地發現,19種海淘奶粉,竟然有8個樣品的實測值不符合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強制標準,樣品的不合格率達到了42%。
  節目播出後,廣大奶爸奶媽們高度關注,引發了熱烈討論。但也有不少消費者提出了更多的疑問:
  為了進一步解答這些消費者的疑問,真正幫助消費者給寶寶找到安全放心的奶粉,從2017年3月開始,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欄目聯合中國奶業協會和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先後通過京東全球購、天貓網站、網易考拉以及蜜芽進口母嬰限時特賣網站,購買了來自歐洲、美國、日本的6個品牌的1段嬰兒配方海淘奶粉。
  這6款奶粉分別是:德國愛他美、荷蘭牛欄、美國的美贊臣和雅培、日本的明治和固力果,這6款海淘奶粉都是原產國的知名奶粉品牌,其銷量在當地市場也都名列前茅。
  同時,《消費主張》記者也和中國奶業協會、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的工作人員,在北京的物美超市中採購了3款中國品牌的1段嬰兒配方奶粉,它們分別是飛鶴、三元和完達山,這三款中國奶粉在中國奶粉市場上也都是知名品牌,最重要的是,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飛鶴、三元和完達山這3款奶粉都沒有發現添加三聚氰胺的情況,是當時國產奶粉中為數不多的保持良好信譽的中國奶粉品牌。
2017-09-07 11:57:50
圖博館
通過對比中國嬰兒配方奶粉標準,我們發現這三款奶粉的表現非常優秀,所有指標的實測值都符合我國標準。6款海淘奶粉中竟有4款不符合中國標準,在這次檢測中海淘奶粉的不合格率高達66%。在我國標準中,對維生素K1含量的要求是每100千焦1-6.5微克,而明治奶粉的維生素K1實測值是每100千焦0.59微克,固力果奶粉的維生素K1實測值是每100千焦0.87微克。
....
  回應
 好文章,然而作用不大,只要代購一類的業務不斷,朋友圈各種的洋奶粉的軟文就不會停,另外一群節奏黨同樣滿口跑火車……
 沒用啊,接下來會有一幫人跳出來說中國的奶粉標準不合理
 假的,都是TG的陰謀,這些都是TG自己做的假數據,洋爸爸的東西怎麼能不合格呢
 我不是崇洋媚外,實在是海淘得便宜阿!
 當年一個三鹿砸塌了
 三鹿當年有錯不假,河北為數不多的經濟巨人也因此倒下了,不過當年各路媒體瘋繼續狂撕咬國產奶粉,隨後洋奶粉高大上的姿態瘋狂進軍內地市場,而且洋奶粉的出現的問題和黑歷史一樣很多,但是媒體多半不提或者新聞第二天就消失了,同樣值得我們深思

一個在國外從業十年的食品研發人員,為什麼不選擇進口食品? 2017-09-06

前天在北京廣播台做嘉賓,談歐洲毒雞蛋的事情。主持人說歐洲不是一直被當做食品安全的模板嗎,怎麼出了這麼大事情。其實,不管是哪個國家,都不可能做到“絕對安全”。比如媒體上作為“嚴謹偶像”的德國,除了從荷蘭進口的雞蛋中檢出氟蟲腈,他們本土產的雞蛋也有中招的。
  2017年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第72號通告,有80個批次的乳製品被抽檢,發現其中有3個批次的不合格,一個批次是德國的純牛奶,另外兩個批次是美國產的奶酪。不合格原因都是微生物超標。
  不過進口產品愛好者也不會在意這個檢測結果。對於進口食品,檢出不合格的時候他們會說:“只是偶然事件,人家有完善的監管和信譽”;對於國產食品,即使檢測都合格,他們會說“這批合格,不代表那些沒被抽檢的也合格”或者說“當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也是檢測合格的”……
2017-09-07 11:58:31
圖博館
信任是一種很容易破壞,但很難重建的東西。中國奶製品行業和國家監管部門都付出了很多精力,產品質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消費者依然缺乏信任。這是在為當年的罪惡還債——雖然,當然的作惡者已經成為歷史,但行業的信任重樹還任重道遠。
  在微博上轉發食藥監總局的那份通報的時候,我加了一句評論:“作為在國外呆了很多年的食品從業者,我在國內就幾乎不買進口食品,原因是:貴,但並沒有與價格相配的理由。”讓許多進口食品愛好者不滿,紛紛現身說法、或者抖各種機靈質問是不是在為“國產食品洗地”。(這裡強調一下:有些食品因為種植養殖技術的領先,進口的反而便宜。這種屬於技術和國際貿易帶來的福利,我還是可能會買的。)
  這種陰謀論的推測很無聊,只不過無理攪三分的自作聰明而已。
  從監管上說,一種食品要出口或者進口,需要滿足雙方的監管要求。尤其是進口國,往往對進口食品會有更嚴格的監管流程,比如對於廠家的資質要求、每批產品入關放行前的檢驗檢疫等等。理論上說,通過合法規範渠道進口的食品,的確不應該出現安全方面的問題。但是,長途運輸、關稅、再加上滿足監管要求,它的成本是必然要高一些的。除非那種食品在出口國的生產成本明顯要低,否則價格高是必然的事情。但是這種高價格,並不是用於提高產品品質,而是用於支付運輸費用、管理費用、關稅、以及比本土產品更多的經銷環節所需要的費用。
  這在進口水果上尤其明顯。在國內,我從不買進口水果。(當然,一大原因是窮……)不管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水果存在安全問題的可能性都很小。所謂的農殘,往往是認為製造的恐慌。大多數水果都是可以去皮再吃的,即便是有一點農殘,也不足為慮。而進口水果為了滿足儲存運輸的需要,從品種到採摘時間,都不會把“好吃”和“營養”作為優化目標。進口水果的優勢,往往也就只是“原來的和尚會念經”,更好看、更有“檔次”而已。
  即使在保質期內,食品也還是處於一種實質上“動態變化”過程中。檢驗檢疫,也只能針對關鍵指標在某個時間點上狀態。尤其是微生物,“檢驗合格”並不意味著在整個保質期內就“一定合格”。進口食品經過的物流和存儲條件要比國產食品的更為複雜,出問題的可能環節也就更多。
  也就是說,在保障微生物安全上,進口產品要克服的困難比國產食品更大。許多人頂禮膜拜的“德國嚴謹”照樣出現了微生物超標,是一個例證。
2017-09-07 11:59:27
圖博館
為了克服這些困難,進口食品就需要在工藝上付出更大的代價。比如巴氏奶,國產牛奶一般做7天的保質期,而這樣的保質期進口產品根本無法實現,所以進口“鮮奶”就只能進行更徹底的殺菌。即使名為“鮮奶”,殺菌程度可能還是跟國產“鮮奶”並不相同。此外,物流環節越多,不確定性就越多。比如這次抽檢中,出現微生物超標的是德國純牛奶。純牛奶經過超高溫殺菌和無菌灌裝,理論上說放多久都不應該出現細菌問題。這個細菌超標的事件,有點匪夷所思。這也說明,“聲譽”和“形象”並不能保障食品安全,產品品質如何還是要看事實來證明的。
  當然,我們平常看到更多的是國產食品檢測不合格、被媒體曝出違規生產之類。這讓人們對於“國產食品”很缺乏信心。其實仔細看一下,被曝出問題的食品,往往都是中小型企業的產品。而媒體曝出的“黑作坊”“黑窩點”,也幾乎沒有什麼機會進入正軌超市,也不會成為市場上的主流品牌。那些產品價位和銷售渠道與進口產品類似的食品,出問題的情況還是很少的。
  回應
我個人還覺得有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一些經過工業加工的食品、飲品、營養品之類,須知由於人種、體質、地理、氣候、習慣等的差異,不同區域的人,對於營養、微成分的攝入需求是千差萬別的,除了個別專門針對某國或地區出口的企業之外,沒有哪個國家的企業,會專門為了別國研發針對性成分構成的產品,盲目選擇進口產品,不但很有可能達不到更健康的目的,反而很有可能帶來害處。其中最明顯的要數乳製品,東亞人群普遍都是乳糖不耐受,大部分人喝牛奶獲得的營養跟喝白開水沒什麼區別,甚至還會造成腸胃不適。如果有人非要拿日本來舉例,說喝牛奶增高什麼的,那麼請問,日本的皇室喝不起牛奶嗎,為什麼一個比一個矮,遠遠達不到國民平均水平?答案很簡單,日本人戰後身高的增加,只不過是營養攝入更豐富,加之上百年持之以恆地執行所謂“人種優化”政策而已,跟牛奶沒有幾毛錢的關係。
2017-09-07 12:00:15
jsoujsou
重慶今年首起商業詆毀案:羊奶粉店老闆稱特侖蘇致癌

據上游新聞•重慶晚報報導,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實施後,重慶首起商業詆毀案在該區結案。這起案例2018-6-20在慢新聞平臺發佈。
 “你們喝的都是毒牛奶”
今年春節前,重慶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平臺接到一通來電,消費者楊女士電話中稱,不知怎麼回事,家裡老人近來不喝牛奶了,換成喝羊奶,詢問老人得知,這事跟南岸區彈子石新街附近一家羊奶粉銷售店有關。接到舉報後,彈子石工商所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聯繫楊女士。楊女士說,這家羊奶粉店對外宣傳“特侖蘇遭遇‘致癌門’,你們喝的都是毒牛奶”等內容,店員稱羊奶粉好,能消炎、抗衰老。“我覺得不對勁,就來舉報了。”楊女士認為,該店宣傳內容過分誇大,希望工商人員介入調查。
 店家編造的虛假PPT資訊誤導消費者
該店老闆很年輕,90後,自稱姓李,是陝西優利士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加盟商,該店老闆出示了工商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等材料,羅所長直奔店內小屋,在一台電腦上,發現了迴圈播放的PPT圖文,其內正涉及楊女士舉報的相關內容,他當即把相關材料下載、存儲、列印,並將與同事一同發現的證據予以固定。
 店家編造的虛假資訊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該PPT中看到,店主以“飲奶健康與飲奶安全”作標題,圖文涉及“國內高齡奶牛靠激素產奶”、“牛奶過期了變味了,再回鍋生產”等內容。
羅所長近年來參與調查多起虛假宣傳案,包括冒用他人個人資訊、刷信譽等新型案件,他說:“這是我執法10年來,第一次遇見商業詆毀案,稍微有點誠信意識的商家,不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
  回應
 她說的有一定根據,奶牛都是病態的存在,激素催產,天天處在哺乳期,常年喝奶就是不天然的
推銷羊奶的其實就相當於保健品行銷,把老年人騙的團團轉。
 在下去過新疆內蒙西藏草原,感慨中國之大,草原之多,奶牛幾乎都是大草原自然放牧,冬天吃秋季打的幹牧草。抹黑中國牛奶的人實在可惡
 掐頭去尾,我只評論中間這一句。老哥你可太天真了,靠這種自然方式生產,全球70多億人口,怎麼可能滿足這巨量需要?這就需要大規模快速生產,然後一系列問題就出來了。建議看看紀錄片《食品公司》
2018-06-20 09:41:39
jsoujsou
各大乳企上演價格戰 一袋牛奶價格不如一瓶礦泉水

作為一個缺奶的國家,乳企們的價格戰卻愈演愈烈。在這個炎熱的夏季,乳製品價格戰打得格外激烈。據《證券日報》2018-7-19消息,近日記者走訪多地大型連鎖超市發現,此輪價格戰中,高端乳製品也參與其中。
  “蒙牛特侖蘇環球精選牛牛奶從87.1元降價至49.5元,伊利舒化高鈣低脂牛奶從52.8元降價至39.8元,蒙牛純牛奶從65.6元降價至39.9元,三元極致低脂純牛奶原價79元/箱,現價58元/箱......”
  從各大超市的促銷情況來看,蒙牛、伊利、三元等各大品牌的常溫牛奶中,最低的折扣可達到5折左右。
  乳製品價格戰愈演愈烈
在山東省濰坊銀座超市,原價每箱57.6元的三元利樂枕牛奶的促銷價為每箱30.4元,幾乎打了個5.2折。據記者瞭解,該箱牛奶一共有16袋,每袋227ML,每袋牛奶的價格僅為1.9元,這樣的價格僅僅比與2元一瓶的555ml的農夫山飲用泉天然水持平。
  另一款三元的全脂極致純牛奶,原本每箱的售價為78元通過5.1折的折扣後,僅為39.9元,另外,三元極致低脂純牛奶也從79元降到了58元。
  伊利的金典有機純牛奶每箱從65元降至了57元;伊利舒化高鈣低脂牛奶從52.8元降至39.8元;蒙牛規格為20盒的蒙牛純牛奶(250ML),價格從56元降低至49.8元。
  蒙牛特侖蘇環球精選純牛奶的產品從87.1元降價至49.5元,而從其包裝上可看出,其生產日期為2018年4月23日,保質期至2019年4月18日。在記者詢問售貨員,這款牛奶為何有如此大的折扣時,對方僅表示,“這是廠家的促銷”。
在北京市大潤發民族園店,也同樣發現了純牛奶相關的促銷活動。原價每箱66元的伊利舒化心活牛奶,現在僅為49.5元。
而位於北三環安貞的BHG華聯生活超市中,牛奶同樣也在進行折扣促銷。原價65元一箱的金典純牛奶,現價52元就可買到,還贈送兩瓶金典低脂純牛奶。蒙牛250ml/包*24整箱的蒙牛純牛奶促銷最為厲害,原價為72元,經過促銷後,僅售47.52元,每袋牛奶僅為1.98元。
無論是北京、山東還是江蘇,常溫牛奶都在進行不同程度的折扣。首先,夏季是純牛奶相對而言的季節,對於許多人來說,純牛奶都是作為早餐或晚餐的伴餐產品。另外,在夏季,人們對於冷飲產品的消費開始增加。這樣的情況下,純牛奶的銷售就會有所減少。
宋亮還表示,進口的產品越來越多,而且價格非常便宜,特別是一些中高端的產品,它們會不斷以打折的方式去促進銷售,來消化產品的產能。
2018-07-20 09:12:45
jsoujsou
目前的乳製品市場並不是很穩定。從2017年3月份以來,乳製品的消費是有回暖的跡象,但是消費回暖之後,銷售量的增長,很大一部分被進口牛奶所擠佔了。
  進口苜蓿草漲價 養殖成本增加
有業內人士懷疑,各大商超的牛奶大幅度降價促銷,是不是牛奶產能過剩?而宋亮對此表示了否定。
夏季的確是純牛奶消費較低迷的時期,所以在夏季,各大乳業積極參與到價格戰中,以促進來實現銷售增長。然而,牛奶低價促銷的同時,上游養殖成本也在增加。宋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奶牛養殖所用的苜蓿草大部分從美國進口,受貿易摩擦影響,進口苜蓿草的價格上漲大概10%~15%左右,因此,也會造成奶牛養殖成本會有大幅度、較明顯上升。”。奶牛養殖戶們確實很難做到降低成本。”宋亮表示,對於奶牛養殖戶來說,如果能把成本降低百分之一個點,是能夠略有盈利。但是,目前奶牛養殖成本會上升兩到三個百分點,甚至會上升五個百分點。那麼,一些養殖戶或者大型養殖企業就會出現虧錢。”
  事實上,從各家乳企對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預估來看,前景也不容樂觀。
7月14日,皇氏集團發佈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告預計2018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8007.9萬元至6551.92萬元。
而皇氏集團在一季報中還預計2018年上半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正,且不屬於扭虧為盈,為1783.40萬元至5350.19萬元。短短兩個月,公司業績預估額由正轉為負。
此外,最近處於輿論風波的科迪乳業,在7月17日晚間發佈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也強調,截至目前,公司實際經營情況與4月份一季報中的業績預計不存在較大差異。具體來看,2018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變動幅度為40%至6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變動區間為8180.72萬元至9349.39萬元。對於業績增幅的原因,科迪乳業解釋為公司產能逐步釋放、產品銷售區域逐步由區域性市場走向全國性市場。
而燕塘乳業在一季報中也預計,2018年1月份至6月份,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變動幅度為-40%-10%,淨利潤變動區間在3612.58萬元至6623.06萬元。
  相關新聞
美國連有機牛奶都產能過剩 2018-1-3
全球牛奶產能過剩 2016-9-23
2018-07-20 09:15:38
圖博館
終局裁定,中國紅牛將告別市場開始清算

據《北京商報》2018-10-31報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作出終局裁定,裁決確認紅牛維他命飲料公司(中國紅牛)的經營期限為20年,泰國天絲醫藥保健公司(泰國天絲)以紅牛維他命飲料公司(泰國紅牛)和英特生物製藥公司的名義發佈聯合聲明。這意味中國紅牛應當立即清算並停止一切清算以外的經營活動。
紅牛作為國際知名功能性飲料,由許書標1966年在泰國創立。1995年12月,許書標與泰籍華人嚴彬在深圳成立中國紅牛前身,紅牛飲料就此進入中國市場。1998年9月30日,紅牛中國以合資公司的身份在北京重新註冊。
據每經網報導稱,紅牛之爭的本質問題在於控股股東泰國紅牛認為,中國紅牛的20年經營期限已經到期,而泰方多次表示拒絕延期經營。
而中國紅牛的實際掌控人、嚴彬自稱握有一份關於雙方承諾合作50年的法律檔,可以為中國紅牛的經營期限延續時間。
紅牛中國背後目前共有4方股東,其中,紅牛泰國(許氏家族掌控)持股88%、北京市懷柔區鄉鎮企業持股1%、英特生物製藥控(許氏家族獨資公司)持股7%、環球市場(嚴彬獨資公司)持股4%。
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的記錄顯示,2018年9月29日是中國紅牛經營期限屆滿的日子,這意味著如果股東無法達成一致,嚴彬與許氏家族的合作將正式結束。包括中國紅牛在內,國內眾多紅牛工廠將無法生產紅牛飲料。
  回應
為啥不經營了呢?如果效益好,又占大股,泰方沒必要退出中國啊? 想不通!
其實就是想踢開其它股東,自己獨資重新開張。中國市場那麼大,不會走的
中國紅牛死了,估計泰國紅牛redbull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咖啡因+高糖飲料=往神經上抽一鞭子再給點糖,透支精力,20分鐘後會感覺加倍困倦,實在無法理解為啥流行開來的?
危急關頭,多十分鐘的興奮時間,就相當於救命。
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8_10_31_477752.shtml
2018-11-01 10:24:39
阿楨
半年報奶粉企業增長分化 國產龍頭增速領先 2020-08-20 第一財經

  近期,國內外主要奶粉企業陸續公佈了半年報業績,疫情下,行業增長呈現分化態勢,佔據三至五線市場的國內頭部奶粉企業上演逆襲式增長,而傳統的外資奶粉的增長似乎遇到了瓶頸。
  與此同時,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指標或已基本確定,業內認為新國標對嬰幼兒配方市場的影響或不亞于嬰幼兒奶粉配方註冊制。
  內外資奶粉企業增長分化
  從整體業績上看,相比於一季度的集體增長,二季度國產頭部奶粉品牌的增長更為迅速。
  8月18日晚,國內最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中國飛鶴公佈了半年報業績,上半年收入87.1億元,同比增長48%,淨利潤27.5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上半年實現營收67.7億元,同比增長73%。2020年第二季度,飛鶴在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總體市場份額從一季度的13.4%增長至14.5%。
  同期發佈半年報的澳優,半年報澳優收入為3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6%,淨利潤為5.75億元,同比增長32.1%。
  而相比之下,傳統的外資奶粉的增長似乎遇到了瓶頸。
  雀巢旗下惠氏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銷售有所好轉,但銷量依然在下滑;上半年達能專業特殊營養品業務銷售收入增長了2.7%,與上季度基本持平。
  今年以來,由於品牌集中度的提升,以及疫情帶來母嬰店進店人數的減少,很多中小奶粉企業的業績大幅下滑40%到60%,新國標和新一輪配方註冊無疑將加速中小品牌的淘汰速度和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
  相關新聞
2020奶粉市場發展趨勢:高端品類、特色配方、全面營養是主旋律
2020頭部乳品企業的產品戰略是大單品、多品牌、多品系、細分差異化、多價格帶、深度連結管道等定位。
2020-08-20 08:19:01
阿楨
澳洲代購店倒閉奶粉滯銷 澳媒:中國人消費方式變了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2020年10月17日報導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消費者在海外代購量大幅下降, 30%的代購專賣店倒閉,嬰兒奶粉出現滯銷。疫情正在悄悄改變中國人的消費方式。
  出於安全考慮,中國消費者傾向于選擇在中國生產或儲存的產品,因為從海外發貨,包裹可能會沾染新冠病毒。還有一個原因是物流中斷,人們不會等那麼久時間收貨。
  事實上,疫情暴發前,中國消費者就已經開始尋找性價比更高、更有效的方式來購買澳商品。
  相關新聞
半年報奶粉企業增長分化 國產龍頭增速領先 2020-08-20 第一財經
中國為何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澳與美一起抗中!
澳做好為"抵抗中國"付出代價的準備?澳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有多高! BBC
  回應
反華、遏華沒有好下場!
澳洲奶粉脫銷時,埋怨是中國人搶了當地嬰兒的糧食;現在好了,留著澳洲嬰兒們慢慢吃吧
2020-10-20 10:00:07
阿楨
直播帶貨有了新玩兒法 2021-05-07 北京青年報

在疫情背景下,直播帶貨的模式突飛猛進,不過,也帶來了:主播選品難把品質關,產品出問題消費者背鍋;直播間收取高價坑位費,帶貨量卻不如預期,催生了刷流量、高退貨率等一系列幕後操作,損失卻由商家承擔。為了解決這痛點,淘寶直播、抖音、快手等平臺都在建立並完善新的規則。誕生於2015年的淘寶直播,2020年誕生了近1000個破億的直播間。店鋪直播間化,直播間店鋪化,電商平臺負責選品,賣不動貨就退錢等新玩法進入人們的視線。

粉絲倒牛奶背後的奶蓋倒賣產業鏈 2021-05-06

在一段長達10餘秒的視頻裡,幾位元中年人圍坐在溝渠邊,身邊擺放著一箱箱牛奶,他們一邊說笑,一邊撕開手裡的牛奶包裝,奶蓋留下,瓶身扔在旁邊,牛奶倒進了溝裡。只因帶有投票二維碼的奶蓋,才是粉絲們所需要的。一時間,“喝不了為什麼不送人?”的評論佔據了評論區。
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三大央媒均評論“倒牛奶”,恰逢4月29日《反食品浪費法》生效之際,倒牛奶、留瓶蓋,大張旗鼓浪費的行為,更是被輿論廣泛批評。
5月4日,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責令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第三季後續節目錄製。愛奇藝對此誠懇接受,堅決服從。
  相關新聞資料
央視批商家平臺在倒奶事件中難辭其咎
誰在倒牛奶?經銷商、中間商和粉絲都沒跑
反食品浪費法實施,南京一麵包店報廢不好看的麵包被約談
  回應
倒奶是以全人類為敵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農場主為了保證利潤,寧可將牛奶倒掉,也不願分給窮人。
不說具體的如何管理經營,在現在反食品浪費的環境下,至少要送人,不能當垃圾埋了。
處理過分了,麵包店本來就存在成品率的問題,送人反而是最麻煩甚至對於店來說是有害的。找麵包店麻煩的決策者壓根就是坐著辦公室不吃人間煙火。
管管麥當勞和肯德基唄
當年肯德基規定打烊後賣不完的雞必須丟棄,本土速食榮華雞覺得太浪費了,結果就是店員故意多炸很多雞,等打烊了撿便宜,最後倒閉了

倒牛奶事件,乳企是怎麼瘋狂行銷的?

以蒙牛、伊利為首的乳企行銷上不單是手段多,涵蓋時下最流行的綜藝/電視劇行銷、明星代言、跨界行銷等等;蒙牛2020年廣告費68.031億,伊利或許也不相上下。
2021-05-08 09:56:54
阿楨
“乳業雙雄”600億市值差距背後:收入差百億,銷售費用不分伯仲 2021-09-04 觀察者網

【導讀】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兩大乳業巨頭歷經此消彼長。曾經難分伯仲的伊利和蒙牛,如今無論業績上還是市值,蒙牛已經落後。從業務營收占比來看,“液態乳”是“乳業雙雄”的主要營收來源。
雙寡頭競爭局面愈發凸顯
相較於疫情前,雙方業績增速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水準。今年上半年,伊利實現營收562.94億元,同比增長18.9%;淨利潤53.22億元,同比增長42.48%。同期,蒙牛營收459.05億元,同比增長22.3%;淨利潤29.47億元,同比增長143.21%。不僅如此,伊利的最新市值也比蒙牛高出約600億,可謂處處壓蒙牛一頭。
從業務營收占比來看,“液態乳”是“乳業雙雄”的主要營收來源。
具體而言,伊利旗下的液體乳、奶粉及乳製品、冷飲和其他業務分別占總營收的75.33%、13.55%、9.84%、1.14%。
在蒙牛的四大業務中,液態奶、奶粉、霜淇淋和乳酪為主的其他業務分別占總營收的85.93%、5.55%、6.54%、1.97%。
2020年我國常溫白奶市場格局中,伊利和蒙牛的市占率分別約為43.83%、37.47%。
  回應
三家中國乳企,蒙牛伊利兩家鬥牛不可開交,結果:(國企)光明乳業何時迎來光明?
光明的問題,就是作為老牌國企,生命在於運動,企業也是,不論你原先的稟賦多好,歷史多輝煌,只要長期不動,機制就要板結,系統就要冗餘。
2021-09-05 07:49:24
阿楨
國產奶粉市占率重回“三聚氰胺”前水準,國外巨頭美贊臣又要賣身了

彭博社2022-02-07消息,英國跨國快速消費品巨頭利潔時(Reckitt Benckiser)正在評估其嬰幼兒營養品業務,權衡包括美贊臣(Enfamil)嬰幼兒奶粉等品牌潛在的出售意向。美贊臣成立於1905年,1993年佈局大中華區市場,2008年,中國已成為其全球第二大市場。
從市場面上看,伴隨著近年來國產奶粉品牌的崛起,全球嬰幼兒奶粉市場已然發生很多改變。
從2021年上半年業績情況來看,包括美贊臣在內的諸多外資品牌,其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不同程度承壓:一方面,不少外資品牌業績表現出現不同程度震盪;另外一方面,它們正日益面臨被國產品牌追平甚至趕超的壓力。
  回應
我們孩子吃國產君樂寶奶粉,同事給了一桶貝因美奶粉,擺在一塊。貝因美外形粗糙,設計老化,奶粉粗粒,價格是國產兩倍多。冤大頭才買外國品牌。
三鹿事件發生之後,政府全面加大了食品管理,現在食品安全就好多了。洋奶粉檢驗還沒國產的標準高
這事兒就挺有趣,為什麼三鹿跟新西蘭恒天然合作兩年後就出事兒?是誰告訴那些奶農往裡摻東西的?把中國奶粉行業信譽幾乎全部粉碎,然後就是外國牌子瘋狂收割這麼多年。
好像外國奶粉就不用三聚氰胺一樣,只不過沒告訴你而已。
奶粉生產只是對收上來的牛奶進行加工,不會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的添加源頭是生產牛奶的,怕蛋白質含量不達標沒人收才添加的。現在有些國產奶粉標榜自己有農場奶牛都是自己養的原因就在這兒。
2022-02-10 08:32:13
阿楨
中國控股澳產貝拉米奶粉將出口美國 2022-06-29

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澳大利亞製造的貝拉米嬰兒配方奶粉產品獲得美國政府批准在當地銷售,以滿足美國全國性的嬰兒奶粉短缺。貝拉米在2019年以15億澳元售給中國蒙牛乳業公司,蒙牛將向美國交付至少69.6萬罐貝拉米的一階和二階有機嬰兒配方奶粉產品。
美國早在去年11月就開始出現奶粉短缺的苗頭,今年2月,美國最大奶粉供應商雅培公司因產品安全問題召回數款配方奶粉,關閉其密歇根州工廠,進一步加劇奶粉危機。美國聯邦政府應對遲緩。直到5月16日,美國才宣佈允許海外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入美國市場。
  回應
美國沒奶中國救!蒙牛控股澳產配方奶美國市場救急!別在冷戰了!美中脫不了勾!拜登尷尬!

美國嬰兒奶荒燒至加拿大 揭國內最大奶粉公司只出口中國不內銷 2022-05-19

繼美國出現嬰兒配方奶粉荒後,加拿大都出現類似情況,部分超市的奶粉出現短缺。加拿大對嬰兒奶粉的需求雖然不如美國,但事件同時揭露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加拿大的最大奶粉生產商製品,並沒有在國內銷售,而是全賣給中國。
加拿大皇家牛奶公司(Canada Royal Milk),實質是由中國奶製品公司飛鶴國際在加拿大成立,公司稱雖然他們大部分產品用於出口,但已計劃為北美市場提供銷售。他們正與加拿大衛生當局溝通,提交在加拿大國內銷售的審查申請。
2022-06-30 07:14:40
阿楨
國產奶粉,恃寵而驕 2022-07-18

“我的孩子一定要喝最好的奶粉,受最好的教育,過最好的生活。”動輒一罐三四百的奶粉,每個月就要花費2000元。
2019年國內嬰幼兒奶佔據了67%的市場份額,2021年進口嬰配粉同比下降18.8%,國外奶粉代購和跨境奶粉至少減少了150億。
  回應
文中挑遠了最高端的奶粉作為比較,但不能讓國產奶粉做高價,變成中低價,一提進口粉那就是高端,那個時代我們都經歷過,大家都有選擇,就是好的。
你大概不知道美國的奶粉事件吧?直接吃出人命了好嗎
  相關新聞
美國配方奶粉之亂:一場假面的完美風暴 2022-05-26
這次美國嬰兒配方奶粉的短缺,最初是因為供應鏈塞車、以及COVID-19疫情造成缺工等問題所造成;接著在今年2月發生嬰兒死亡事件,亞培「自願召回」密西根工廠所生產、疑似遭細菌汙染的配方奶粉,並且關閉廠房後,奶粉缺貨開始成為寶寶們的迫切危機,這其中包括數百萬美國家庭使用的品牌心美力(Similac)。
2022-07-20 07:51:32
阿楨
雅培撤出中國內地市場,洋奶粉不香了嗎? 2022-12-23

  作為美國最大嬰幼兒奶粉供應商的雅培,準備退出中國內地市場。雅培中國曾在國內外資嬰幼兒奶粉市場擁有一席之地,2019年市佔率4.9%,而2022降至3.1%。此外,雅培近年屢屢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雅培近些年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不夠。
  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
  “從雅培事件看,眾多外資奶粉品牌在中國未來發展還面臨品牌行銷與產品老化和競爭力下降的問題。本土奶粉品牌正處於崛起之中,尤其是在行銷創新方面更為突出,不過卻普遍面臨食品安全與品牌信任度不夠的問題。對於未來國內奶粉市場格局中高端奶粉依然會以外資為主,中低端市場國產品牌的市占率會快速擴大和提升。”
  “本土奶粉品牌目前整體發展後勁十足,已經具備了競爭力和影響力,也得到了新一代85後,90後媽媽們的青睞。未來,國產奶粉,一定會像國產手機、國產汽車一樣,走出發展、壯大道路。”品牌行銷專家高承遠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嬰幼兒奶粉的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及標準也愈加嚴格。2021年3月,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發佈,現在距離2023年3月22日新國標正式實施只有不到三個月時間,國內領先的奶粉企業都早已為新國標的實施做足準備,根據新國標註冊嬰幼兒奶粉配方、研發推出產品。
2022-12-25 07:09:14
阿楨
讓十四億人水果蔬菜自由,需要付出什麼? 2024-05-26

2022年,中國鮮蔬消費量高達6.16億噸人均440公斤,美國祇有0.27億噸人均77公斤,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中國水果蔬菜的消費量,碾壓全世界第二名到第十名之和,絕大部分所謂“發達國家”,連我們的零頭都不如。
中國人均每天蛋白質124.92克,超過美國122.88克,世界第九,遠超德日、南朝鮮、某島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中國花錢還比美國少,美國人每年約5,000美元,中國只1,622美元。
中國,從物質匱乏的90年代到現在,也才30多年而已,這一切是因工業化,世界第一的化肥產量,不斷發展的農業科技,全世界無敵的水利電力、基礎建設、交通運輸……是因為高瞻遠矚的「菜籃子工程」。和「積極性」沒關係?因為中國數千年農地都是私有的,但並沒有讓農民吃飽飯,能讓農民吃飽飯,靠的是社會主義工業化。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大型水利工程,化肥工廠。
  回應
搞公社搞了不到一年,農民吃不飽飯,而搞承包才十年,農民就吃飽了,緊接著就是農民進城,中國工業化起飛。把承包和農業科技水利建設對立起來,也是奇怪的邏輯。全世界在農村搞「一大二公」的,就沒有成功過的,蘇聯,朝鮮,東歐都如此。
中國飲食至少有以下要改進:1,吃飯太多,結果就是碳水太多蛋白不足。2,蛋白質過於依賴豬肉,雞魚太少,奶製品不足,身高肌肉量和西方有差距。3,油和鹽太多,因為蔬菜多炒制下飯,所以很多人不胖也高血壓。4,海產品不足。5,水果不足,我們的水果消費跟發達國家比依然有不小差距。6,白米飯和麵條也太健康,缺乏全穀物的攝入。7,醃制不健康的食品攝入過多。對比公認最健康的日本/地中海飲食,中餐很不健康的。
公認個鬼,也就那些所謂的實驗和論文,大多是廠商贊助的,這你也迷信? 現代中國人,受西方所謂的「營養學」洗腦,大量吃牛奶、水果、肉食、蛋類,不重視主食,喝汽水、各種飲料、冷飲,重油、重鹽,大量的調味料。中國傳統的七分飽,“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才是最適合國人的飲食習慣。幾十年觀察,用中醫傳統飲食的中年以上人群,普遍健康。
中國的蘋果/西瓜世界第一,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和東南亞自貿區之後,一開始以為會大量進口導致逆差,結果溫帶水果蘋果梨桃子之類大規模返銷東南亞,好吃是不分氣候的。
2024-06-03 02:21: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