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9 06:51:25| 人氣10,853| 回應119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怕買到假骨董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報系世界日報2007.04.09北京電,標題很恐怖< 中國古玩假貨,玩家:高達九成五>:

「最近幾年,中國文物、古玩收藏熱不斷升溫,身價也節節高升。不過,熟悉這個行當的老手都知道,現在文物市場上最怕的就是遇上假貨。就算是幾十年的行家,稍微不留神,也可能會受騙上當。」

「據央視記者深入西安古玩市場進行調查。同樣的海獸葡萄鏡,價格從六百到1萬6000元,即使內行人來說,也很難當場辨別真假。於是,記者就在西安花一千元買了一個號稱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爵,請文物鑒定專家來辨別真假。

報導指出,有兩位專家都說,這個爵屬於仿製品,但到底是哪個朝代仿製的就不好說了,潘家園的一位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宋朝仿製的,因為從銅鏽的程度看,應該有千年左右的歷史。 」

我比兩岸三地和全世界的中國文物專家還厲害,所以「我就不怕買到假骨董」。

你當然不怕買到假骨董了,因為你從來不買真骨董。

這就對了!我不只贊成而且鼓勵複製,不論是最古典的骨董或最時尚的精品,這不只是後現代藝術文物「複製」觀(相對於現代藝術的「原創」觀)的問題,而是要「以假攻真」──藉接近百分之百都是仿品,來打擊貪婪邪惡的文物收藏和時尚精品界。

你還妄想當「文化創意產業」的羅賓漢呢!人家沒把你當仿冒犯的共犯捉起來就算善待你了。更何況仿冒愈多,表示文物精品市場愈火紅。

所言極是!「據報導,一項統計說,目前全中國有三千萬收藏愛好者,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場一年交易額就有11億元人民幣,這個巨大的市場成了假貨的天下。」

不只吧!古物鑑定專家和拍賣公司也拜仿冒之賜。

大陸的「古物造假文化產業」可厲害!不只可隨著高科技鑑定技術而進化(比如以放射線製造文物年代,這在探索重播了好多次),甚至有外表看起來、跟合格拍賣公司一樣的、假拍賣公司公開在拍賣假文物。
  大陸古董文物造假多 手法千奇百怪2011/03/24 中時
 大陸古董造假手法多,文物市場九成是贗品。文物鑑定專家揭露造假之秘,包括用人尿泡出舊瓷器、茶水蒸出古書畫、強酸澆出青銅器,可以說古董市場流行什麼,假造者就製造什麼。
    大陸文物界流傳,古玩市場九成是假貨。「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季崇建接受本報採訪時說,要說九成是贗品言過其實,應當說正規經營者六成以上是真品,至於各地文物攤販就難說了。
 「上海文物商店」瓷器及雜項鑑定師常福全是滬上資深藝品鑑定師,熟悉業界各種造假手法。他說,單單用科學儀器鑑定有時會以假當真,辨別真偽只有靠眼力和專業知識。近年來,瓷器常創下拍賣高價,因此造假特別多。有造假者把明瓷片磨成粉,再摻雜些瓷土,仿造真品成形後,用儀器鑑定反而上當受騙。常福全表示,還有人買了明、清素面瓷瓶,再請人上色,欺騙收藏家說是名家瓷器。行業術語叫「後加彩」。
 《華西都市報》也報導四川成都古玩造假內幕。古瓷專家趙德均說,造假者先買回一些新的瓷器,在人尿加消毒液裡泡半年,洗掉本身的顏色,然後在瓷器上畫出古色古香的圖案,噴出仿古的釉色,這就是「後加彩」。
 另外,瓷器瓷片磨成粉或用老瓷片造假叫「補貨」,往往可以騙過碳十四或X光等科學儀器。造假者到古窯場或墳墓遺址搜羅大量殘片,拼湊成一件完整作品。
 字畫鑒定師李天偉表示,成都的一些小巷,總能看到小攤販擺出張大千、徐悲鴻字畫,幾乎全是造假。許多造假者用茶水燻蒸畫作,使宣紙和畫料變舊,甚至專門找來蛇蟲鼠蟻撕咬書畫新作。
 上海「朵雲軒」的書畫鑑定師劉金旺說:「現在有職業造假人精心製造假書畫,專門針對鑑定師會特別留意之處精心造假」。這些畫並不是上海城隍廟古玩藝品市場的地攤貨,有時連畫紙都是作者那年頭的。仿冒者可能是作者的親人或徒弟,要鑑定真偽就必須靠眼力。
 四川青銅器、古錢幣專家黃春明表示,成都古玩市場常有小販自稱從三峽古墓或三星堆附近挖到青銅器。造假者為讓青銅器鏽跡斑斑,會先用鹽酸水浸泡,埋入地下,再在土上澆強酸等藥物,三、四年後就成古青銅器。另外就是青銅器的「補貨」。造假者收購零碎的銅皮,一層層粘在器皿上,效果逼真。
 專家建議,想收藏文物一定要到正規商行,付錢取發票,日後萬一發現假貨才能讓對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CCTV-生活頻道-古玩造假大揭密
    真品背後究竟暗藏著什麽玄機,贋品又怎麽在重重法眼下流入了藏家手中?
    古玩造假大揭秘,讓您了解古玩防僞辨僞的辦法。
    可是,了解了這些辨僞方法,就能阻止古玩販子的騙局,就能讓玩家高枕無憂的免受損失嗎?
    古玩收藏,陷阱無處不在。 
  古玩造假大揭密--和田玉
  俗語說:君子如玉,溫潤有光。但是,您知道嗎?作僞者就是在這個“光”字上所下的工夫,更讓許多收藏愛好者痛心疾首!
  古玩造假大揭秘——雞血石
  爲了使假造的雞血石,血色豔麗。造假的人用岩粉加上膠再加上樹脂,調和成點塊狀的雞血石紋路。
  古玩造假大揭密——翡翠
  家經過鑒定得出了的結論:東西是真正的老東西,也是有品級的官員用的,但是那五顆翡翠卻是假的,是琉璃燒出來冒充翡翠的。
 古玩造假大揭密—翡翠原石
  在翡翠原料的買賣中存在一種叫做“賭石”的神秘交易方式,它可以使人一夜暴富,也可以使人傾家蕩産。
  古玩造假大揭密——紅山玉器
  很多人都說紅山玉最受追捧但傷人也最深。可那麽造假者到底采用了哪些騙人的招數,制造出讓人看起來有著千年假古董呢?
 古玩造假大揭密——田黃上篇
  盡管也有蘿蔔紋,紅筋格。但溫潤、膩凝度不夠,因爲他們的特征與田黃特征相似,所以經常有人拿這些石頭經過火燒來充當老田黃。
 古玩造假大揭密--田黃下篇
  他看到了一塊有些眼熟的石頭,造型和外表的文飾與幾年前賣出的那塊分毫不差啊,但是注解上標明卻是清代晚期珍品田黃凍,還是大師的作品。 
  古玩造假大揭密--漢代玉器
  要擺正心態,不要幻想幾十萬能買幾十件漢代的玉器,這是絕不可能的。
 古玩陷阱—編鍾謎案
 騙子使用珍貴的文物誘使文先生上鈎,是不得已之舉。在更大的交易之前,他要設法拿回真品,減少成本。騙子將第二次交易地點安排在所謂的家裏,要求文先生帶上第一次交易的文物,是爲了方便實行偷梁換柱之道。騙子趁著與文老板僵持不下的機會,用事先准備好的另一枚假的小編鍾換走了第一次交易時賣給文老板的真編鍾。
  古玩陷阱—平地驚雷
 十裏八鄉的人都知道好家村,不少人因爲搗騰古舊家具發了財。大家過的富裕平靜的日子。但最近村裏卻出了件大事!什麽大事呢?大家傳說爲人厚道的好大嫂突然瘋了!好好的人爲什麽會瘋呢?據說跟一件古舊家具買賣有關…… 
  古玩陷阱—畫中玄機
 宋代的時候,著名的一個大書法家米元章就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叫書畫交易,各憑眼力,當然作爲一般的藝術品投資者,未必就具有這種專業的學識和專業的水平,他在面對一個高質作品的時候,他很難通過自己的經驗,來判定這件作品的真僞。 
  古玩陷阱—空穴來風
 在這個古玩圈子裏,就是賣東西的人特別喜歡編故事,他一開始就是用嘴巴編,慢慢這個嘴巴編故事人家不相信了,那麽就開始有一種新的一種點子出來了,我覺得這個有個最好的他最成功的地方,他利用了道具——空墓,這是一個,第二個,他利用了一些真正的漢朝的罐子,他來做個道具他來騙人。
  古玩陷阱—近水樓臺
 張家老二最後也沒弄清楚自己親眼看著從地裏挖出來的寶貝在專家眼裏竟然是一些工藝品,事已至此他也只能著實地痛恨自己命運不濟。凡是受騙上當的,肯定在你上當之前你的心裏是有毛病的,想圖一些小利,或者是認爲有利可圖,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你也不會吃虧上當。
  古玩陷阱——鄉間尋寶
 孫先生雖然是百般小心,但是還是中了古董販子設下的圈套。這個王老板很明顯是個古玩托,他利用別人的信任來兜售古董。他先用一件真東西來換取孫先生的信任,並且在這其中試探到孫先生並不十分懂行。然後帶孫先生到鄉下去尋寶,這樣一來就給孫先生造成了一種誤區。
  古玩陷阱--拍賣疑雲
 每一種古玩陷阱,都是騙子利用真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事情模仿和表演,用真實情況來引誘買家上當。比如說兩個人同時競拍一件拍品,這在拍賣會上是常有的事。而拍賣托就是利用了這個現象,找兩個人去表演,如果玩家因爲它符合生活邏輯,而降低了防範心理,就可能被他們以假亂真的表演騙住了。 
  古玩陷阱--三年一夢
 一件價值七萬元的宋代定窯孩兒枕,曾經被某著名雜志詳細介紹過,技術鑒定又證明它成分與宋代相符,然而卻被專家認定爲贋品。它到底是真是假,是技術檢測出了問題,還是專家看走了眼,其中都有哪些玄機奧妙,今天就給您講一個宋先生買瓷枕的故事。  
http://www.cctv.com/program/ysptz/topic/life/C15988/02/index.shtml

常見古董造假術
    仿制古董,古今中外大量存在。仿制字畫從唐太宗要馮承素等人摹《蘭亭序》就已開始。而越是太平盛世,仿制造假就越厲害。如唐以後的北宋末、明代中晚期、清乾隆時期等,而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達到了仿制造假的最高峰。現代的高科技讓造假手段花樣翻新、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 
   有資料表明:文物造假者的造假技術緊盯先進的文物鑒定技術,每每令文物專家驚詫不已。一件古瓷剛剛出現,不到三天,假的就出來了;在江西還有仿高古(高級文物、古玩)的“作坊”;有的一個窩點就有幾十個人,像一個工廠。
字畫造假術
    據稱,字畫是造假成本最低的,一幅畫,不過幾塊錢的紙墨。但一賣出,可牟取幾百元到幾十萬元的暴利。古瓷造假利潤也頗爲可觀。另外像竹雕等,因爲取材容易,僅需手工,利潤也很高。     
    一位書法家在近二十年與書畫贋品的“鬥爭”中,總結出書畫作僞五大手法:
    統體———畫工做仿真品時,有的把名家的真品放在玻璃臺面底下,利用燈光反射,進行拓繪;或用大幅的玻璃紙鋪在原作上,逐筆細描,然後再把描好的玻璃紙鋪在燈桌上面,再覆以宣紙,然後運筆畫在宣紙上。沒有這種條件的,或筆下“過得硬”的,幹脆挂在牆上描摹,而後題跋鈐印,堂而皇之地隨行入市。
    換款———利用現成作品,擦去或挖空題款和印章,而後加上其他不相幹的作者名款。
    添款———即在原來沒有落款的書畫作品上,添上某位名家的名款,使作品陡然間成了“名人之作”。
    半真半假———以一段真的題跋,接上一段假畫,或利用真款四周留有余紙,加繪假畫。還有的把原畫放大,增加尺幅面積,如利用假畫把冊頁放寬或拉長。也有的把一幅畫分切成兩段甚至三段,這種情形大多發生在長卷上。
    有的移貼手法更爲精妙,如果不重新裝裱,其真僞就很難被發現。上海某博物館收藏了一幅古代山水畫,上面有黃賓虹的題記。專家曾多次對這幅作品進行鑒定,均被確認爲真迹。直到6年以後,當博物館對其進行翻裱,裱糊師將宣紙揭下一看,題款和畫幅整個脫離開來,變成了兩半,這才知道,此畫有假。對一些古舊作品的贋品,售假者通常會在假畫上加蓋僞造的著名鑒賞家的鑒定專用圖章,甚至有專門爲鑒定這幅畫而做的題跋。
陶瓷造假術
    陶瓷造假術相對簡單,就是機械切割,在器物上動手術,運用剪切和粘貼作成一個新的東西,然後再進行仿瓷的塗料做色,機械噴吹,最後再做舊。這件東西就成了真假相摻的僞品,極具迷惑性。
俑如何造假
    俑造假以石俑、陶俑、瓦俑居多,像秦始皇兵馬俑的造假,是在新做出來的俑上灑硝酸、鹽酸,形成了“剝蝕”;再用顔料同俑煮,使其染上“土色”;還得用松煙火熏上一層“煙苔”;最後在太陽下曝曬,曆經數月後,一個“兵馬俑”就做成了。
玉器造假術
    通常玉器的造假分三類:一是材料假,根本就不是玉的材料。二是雕工造假,這裏又分“老玉新工”、“新玉新工”和“假玉新工”。第三就是顔色作假了,這當然就是目前最常見和最“實用”的。
   常見的玉器“做舊”也叫“人工染色法”,約摸有十多種招術。大抵都是圍著玉器被埋入地下生成的被地下水、土、鏽等給腐蝕出來的“沁”上邊轉悠。  
  第二種染色法,是仿出土時的“土鏽”效果。這個方法非常簡單,把黃土用膠水兒給粘在所謂的“玉器”上,有粘得結實的,您用手都摳不下來。現在地攤兒上能看見布滿斑斑“黃土沁”的“古玉器”,大多都是用這種方法炮制出來的。  
  第三種染色法叫“叩鏽法”,這可是個古方兒,一直流傳至今。據說呀,在清朝大概是乾隆年間,江蘇的無錫一帶,有一位玉器造假高手,叫什麽名字沒有記載,人們只知道他叫“阿叩”。這位“叩兒爺” 發明了一種僞裝古玉的方法,嘿——那叫一個絕!據說今天的故宮裏都還留著他老人家的“作品”呢。他把那些“毛坯玉”也就是玉器的半成品和一些細碎的鐵屑攪拌在一起,放在大水缸裏,然後將煮開了鍋的老醋猛然澆灌下去,這也叫“淬醋”。封好了以後埋在潮濕的地方,等十來天的工夫取出來,再于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埋在人來人往的大街的土路下面,讓千人踩萬人踏。爲什麽要這麽幹?誰也說不清楚,反正是有他的“道理”。再約莫兩三個月後“出土”,嘿!出土的“古玉器” 上邊布滿了“橘皮紋”,紋路中滿是鐵鏽斑呈暗紅色,再用開水煮上一煮,嘿——就大功告成啦。看上去它要是不像“古玉”才怪呢!然而要想“破”這個“局”,據說得耗費幾年的“盤工”(就是在手裏撫摩)。真玉的沁是“盤”不掉的,而“叩兒爺”的玩意兒慢慢就“褪色”啦。可是他娘的好幾年都過去了,文玩講究的是 “出了門就不認賬”,您說吧——這事兒哪兒“說理”去?  
  第四種方法叫做“僞造黑斑”法。據說古玉在地底下會受某些礦物質的“影響”,産生所謂黑斑,這也是“古玉”斷代的重要“依據”呀!所以,造假者是決不能忽視的。方法是把“玉石”在開水裏煮熱,然後用浸濕了的破棉花把石頭包好再放在鐵篦子上用火燒烤,等把棉花燒成灰燼的時候就往石頭上抹蠟,一邊翻個兒一邊抹,一定要抹得均勻才能出效果。這麽跟您說吧,如果往上邊撒點兒孜然或辣椒面兒,一邊翻烤一邊喊:“哎——香噴噴,外焦裏嫩啦!”就跟烤羊肉串兒一樣了。您別光聽著覺得可樂,這種帶著“黑斑”的假玉器,欺騙性特別大,地攤兒上這類“寶貝兒”多了,稍不留神就讓人打眼!  
  第五種方法是僞造“雞骨白”,在古代玉器中尤其是南方一帶出土的,比如良渚文化玉器等,可以偶爾見到一種類似“煮透了的雞骨頭”的顔色,俗稱叫“雞骨白”,學名叫做“石灰沁”。這種“沁色”的出現,有人說是玉石在地底下受“地火”所侵而成的,這是胡說八道。真正原因是質地比較疏松的玉石在大自然中的鈣化結果,並不神秘。但好古人都認爲,凡有“雞骨白”沁色者,必是名貴的“上古”之物!它既然有人“喜歡”,就有人琢磨不是?其實這所謂“雞骨白”再容易仿制不過了,把次等的白玉或者岫岩玉放在火裏燒烤,快燒透的時候用冷水猛潑。還有更簡單的,幹脆用硫酸泡,于是乎那“雞骨”之“白”就“應運而生”啦。找塊破布沒事兒的時候就擦巴擦巴——嘿!不是“紅山”就是“良渚”,至少也是他娘的“戰國”的!  
  第六種叫“褪光法”,這與前邊說的不大一樣,是專門仿制傳世作品的方法了。玩兒玉的都知道,傳世玉器有一種獨特的溫潤光澤,全無出土文物上的那種滄桑或者斑駁。所以就不能來“硬”的,得用“軟”功夫,尤其是加上雕刻之後,這就得用“褪光法”了。說通俗些就是把玉器上邊的 “賊光”給去掉,瓷器不是也講究這麽個“法兒”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糠麩皮摩擦,糠麩皮裏邊含有油分,這樣“盤”出來的玉器會有一種看上去較爲自然、柔和、滋潤的光澤。據說舊社會不少“傳世古玉”都是這麽“盤”出來的,您知道要想“盤”出能唬人的效果來,得“盤”多少年嗎?這麽跟您說吧,一個剛進門的學徒,後來都成掌櫃的了,手裏這塊玉保不齊還沒“盤”好呢。那時候的藝人是真肯下工夫。現在已經沒人用這種費力不討好兒的笨法子捯飭玉器嘍。唉——要說這些玩意兒流傳到今天,它也得是個“寶”了,只是說不清楚都賣到哪兒去了,興許哪個拍賣會裏就有這類東西也說不准?所以甭管在哪兒,甭管是什麽專家,要是有人指著一塊白玉愣說是什麽什麽時候的“傳世品”,您可千萬別往心裏去啊。在這種玩意兒面前您不認得它吧?您就是“孫子”,您要是憑經驗有本事認得它,也千萬別吱聲,您得“裝孫子”。咳——這作人呀,有時候比做玉還他媽的難……
奇石造假術
    近年來奇石搶手,造假者就瞄准奇石造假。剪好圖案粘到事先選好的石頭上,塗上染發劑,撕下圖案,一塊奇石就造好了。還有在石頭上以烤瓷制造立體奇石的。于是,一塊一文不值的石頭搖身一變,便價值200元甚至5萬元。
http://w.hudong.com/3d5f30398705410b8052a546fbc13c07.html
 
上博研究員不理拍賣行報告 功甫帖真假或成懸案2014-1-15 東方網

  據《勞動報》報道,“成功拍賣的《功甫帖》是一件歷來被肯定的蘇軾書法原跡。”蘇富比拍賣行在長達14頁的回應文章中如是說。昨天,記者多番聯係也未獲知上博三位研究員的統一態度。研究員單國霖則表示“不會看、不理它”。也有消息稱,三位研究員正在對報告進行研讀,目前已發現一處疑問,至于是否會正式發文回應,還要視情況再做決定。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則撰文認為,《功甫帖》最終將會形成一個無法收拾的殘局。
  在蘇富比日前發布的這份《對有關蘇軾〈功甫帖〉質疑的回應》中,提出此功甫帖“是一件流傳有緒,歷經清初安岐《墨緣匯觀》等歷代專著著錄,包括近現代鑒定大家張蔥玉、徐邦達先生鑒定並肯定為蘇軾真跡的墨跡本。”並稱,作出這一鑒定是經過專家團隊再次論證,並聽取了包括中國大陸文博前輩在內的國際及國內專家和業內人士的專業意見。
  然而,這份回應中究竟包含哪幾位主要專家的意見,其團隊成員有哪些,則並未透露。有業內人士質疑:“蘇方的這篇《回應》內容可能多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號稱組織全球頂尖專家論證的說法也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的。”
  與此同時,上博館方繼續持“不發表官方聲明”態度,而單國霖則簡潔回應稱“不會看、不理它”。更令人意外的是,對于蘇富比在回應文章中提出的希望研究員以更直觀、更具體的鑒定方法指出“墨跡本具體雙鉤在哪裏?廓填又在哪裏?”單國霖則表示:“《功甫帖》是摹本,可能是自己寫的,沒有雙鉤廓填。”這一說法顯然與最初三位研究員聯名指認拍品《功甫帖》是“清中晚期雙鉤廓填本”的觀點有所出入。
  如此含混的態度,也令圍觀者大為不解:“不理會可以認為是對自己的觀點自信,但為什麼推翻雙鉤廓填的判定,太含糊其辭了,不能服眾。”如此一來,倘若上博三位研究員均不再公開回應,拍品《功甫帖》究竟是真是假也許就此成為一樁“懸案”。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4-01/15/c_126007224.htm

蘇富比批駁上博研究員質疑 堅稱"功甫帖"為真跡2014-1-15烏魯木齊晚報

  13日下午,蘇富比拍賣行通過官方微博發佈了《蘇富比對有關蘇軾〈功甫帖〉質疑的回應》的報告,稱不同意上海博物館(下稱上博)三位研究者認為其拍賣《功甫帖》係“雙鉤廓填”本的觀點。上博方面受訪時說,將在細讀之後判斷其有無學術探討價值,再考慮是否做出正式回應。
  “蘇”字在不同版本中落筆比較:①為《景蘇園帖》拓本、②為《功甫帖》墨跡本、③為《安素軒石刻》拓本、④為《安素軒石刻》拓本與“墨跡本”疊影。
點擊進入下一頁
  蘇富比
  批駁上博研究員質疑
  由紐約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部出具的此份報告,全文有14頁,公佈在“蘇富比拍賣行”官方微博上,可供下載。
  《蘇富比對有關蘇軾〈功甫帖〉質疑的回應》提供了摘要,表明其基本態度:“蘇富比專家團隊經過再次論證,並聽取了包括中國大陸文博前輩在內的國際及國內專家和業內人士的專業意見,堅持認為2013年9月在紐約蘇富比成功拍賣的蘇軾《功甫帖》,是一件流傳有緒,歷經清初安岐《墨緣匯觀》等歷代專著著錄,包括近現代鑒定大家張蔥玉、徐邦達先生鑒定並肯定為蘇軾真跡的墨跡本。”
  概要在肯定《功甫帖》為真後,對上博研究員的報告表達了否定意見。“不同意鐘銀蘭、單國霖、淩利中三位研究員先生所指認的該作品是清中晚期‘雙鉤廓填’本的結論。同時,不同意鐘、淩二位先生所指認的上博現藏蘇軾《劉錫勅帖》也是清中晚期‘雙鉤廓填’本的觀點。我們支援徐邦達先生所做的蘇軾《劉錫勅帖》係明人偽筆的鑒定結論。”
  分析
  報告“沒有扯出實質”
  2014年1月1日,《中國文物報》刊發上博鐘銀蘭、單國霖、淩利中三位研究者兩篇學術報告,分別為鐘銀蘭、淩利中的《“從法帖中雙鉤”——析〈劉錫勅〉〈功甫帖〉墨跡鉤摹的性質》和單國霖《蘇富比拍品〈功甫帖〉辨析》,兩文圖文並茂詳解為何去年9月在紐約蘇富比以5000多萬元成交的藏品蘇軾《功甫帖》“係偽作”。
  兩天后,蘇富比在官方微博上發佈聲明稱:“蘇富比對於三位來自世界級博物館的專家竟罕見地以個人名義對個別私人藏家購買藝術品的商業行為作出公開評論表示驚訝。蘇富比不同意各文章中的觀點並堅決認定‘功甫帖’為蘇東坡的作品並將於10天內作出回應及保留所有法律權利。”
  13日,恰逢“10天”的最後期限,蘇富比方面拿出回應報告——《蘇富比對有關蘇軾〈功甫帖〉質疑的回應》,不過與學術文章相比,該報告僅就質疑提出回應。
  蘇富比整個報告共14頁,近9000字。其中,報告用了6頁談論了《功甫帖》印鑒、題跋為真的問題,用了2頁討論了張蔥玉與徐邦達過目鑒定《功甫帖》,1.5頁討論了《劉錫勅帖》真偽問題,1頁為拍品全圖,報告用了350字回應了“雙鉤廓填”質疑。其餘部分,涉及概要、事件原委、上博的質疑等問題。
  由此,蘇富比方面在報告最後部分得出結論:指出《功甫帖》非真跡的人,是在“妄下主觀性的結論,甚至妄議前賢”。
  蘇富比報告一齣,立即引起各方關注。
  有微博用戶認為,蘇富比報告中的印章分析到位,但總的來說,報告顯然不及格。
  首先是沒有作品係年的考證,這就涉及“坡公”(蘇東坡)不同時期的書風的分析。
  其次,缺乏與“坡公”傳世作品中相同字的對比。再次,沒有談及紙張和墨。
  另有人認為,報告採取的策略是“先對辯再進攻的寫法”,但“沒有扯出實質”,作輔的印章資料成了主菜,質疑措詞頗為堅定,只是在回應,為滿足觀眾好奇。
  上博
  暫不做正式回應
  同日,上海一名書畫研究者受訪時表示:“報告還沒看完,但是目前發現一處疑似疑點,即報告中‘安儀周家珍藏’鑒藏印對比的圖片中所謂取自‘功甫帖’墨跡本的那一方似乎並非真正‘功甫帖’上的。是不是寫報告的時候換了張圖,此點存疑。”
  至於上博方面是否會繼續回應此報告,該館書畫部副主任、質疑《功甫帖》三位專家之一的淩利中說:“不一定會回應。應該會在細讀報告之後再判斷它有沒有學術探討的價值,然後再考慮是否做出正式回應。”
http://big5.chinanews.com:89/cul/2014/01-15/5741856.shtml

紐約畫商承認向畫廊出售數千萬美元假畫2013-9-17

美國紐約藝術商人格拉菲拉•洛賽斯承認在長達15年的期間內,向兩家紐約畫廊出售了價值3300萬美元的假畫,共63副假冒作品。
洛賽斯稱這些作品是一些藝術家之前從未展出的作品,其中包括傑克遜•波洛克和馬克•羅斯科等人的作品。
這些假畫而後又被賣給了不知情的藝術愛好者,共賣出8000多萬美元。
格拉菲拉•洛賽斯對於9項指控全部認罪。這些指控包括電匯欺詐、洗錢和稅務相關的罪行等。
洛賽斯承認她所出售的假畫都是出自一名住在紐約皇后區的中國人之手。
檢控方說,該名中國人叫錢培琛,他們將不會起訴他,目前錢培琛已經返回中國。
據信,洛賽斯從這些偽造畫作中謀取了數百萬美元的暴利。
根據認罪協議,洛賽斯必須交出3300萬美元的所得,以及可能高達8100萬美元的罰金,同時交出她在長島的住所以及她在1994至2012年期間所購買的所有藝術品。
但法庭同意不再追究墨西哥出生的洛賽斯與美國公民的假結婚罪。
對洛賽斯的判決將在明年3月。檢控方說,可能還有更多的人因涉及這起藝術詐騙案受到起訴。

涉假畫案紐約華裔畫家回應質疑 稱對造假不知情2013-12-24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道,涉嫌捲入名家繪畫造假案的華裔畫家錢培琛日前對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表示,他對造假並不知情。
  今年73歲的錢培琛目前在中國,他對彭博新聞社表示,他根本不知道其作品被當作名家真品高價出售,其經紀人卡羅斯讓他模倣Jackson Pollock和Willem de Kooning等著名畫家的作品,稱這些名畫家的粉絲沒錢買真品而願意收藏仿製品。錢培琛認為沒有人會把他的作品當真品,因為這些名家作品是“不可複製的”,不論是紙張、油還是結構,都不可能複製。
  錢培琛家住皇后區,已入美國籍。他為捲入造假案感到啼笑皆非,“FBI說這些畫出自天才之手,而那個人就是我,這是多麼奇怪的感覺。”他說事發後自己一直睡不著覺,他出名了,但卻是以一種錯誤的方式出了名。
  錢培琛認為這件事不能歸咎於他,“我製造一把刀子用來切水果,但別人用這把刀子來殺人,責怪我是不公平的。”
  錢培琛籍貫上海,1950年他的父母攜帶3個孩子前往台灣,錢培琛等4個較大小孩留在國內,當時他才12歲。1981年錢培琛持美國簽證途徑香港,才得以與家人見面。來到紐約後他在街頭畫肖像,一張15元,路過的卡羅斯慧眼識中錢培琛的才華,出價200元讓他仿製名家繪畫,接下來15年兩人一起合作,錢培琛一幅畫賣給卡羅斯3000元,涉嫌造假的繪畫中有63幅出自他的手,卡羅斯目前不在美國,與其串謀的畫廊女老闆已經認罪。
http://big5.chinanews.com:89/hr/2013/12-24/5657963.shtml

肯.派雷尼 《騙倒買家!:世紀假畫天才的秘密告白》(商業周刊出版 2013)
 
  內容簡介
  這是藝術界的《神鬼交鋒》、國際拍賣界的一顆深水炸彈。──全美國最高明的藝術偽造者,告白揭露一個大規模偽造,卻從未被逮捕的驚人故事。
  10年前, FBI調查到一個可能成為紐約和倫敦兩地報紙頭版頭條的藝術界醜聞。調查員追蹤到質量驚人的偽畫,並牽扯到多家藝術品經銷商、知名專家、各大拍賣公司,儘管證據確鑿,這個調查卻莫名其妙地中斷,FBI並將相關文件標示為「免於公開披露」。
  如今,本案的起訴期已過,本書是當事人肯.派雷尼的第一手告白。
  本書赤裸揭露這位天才畫家如何發現天份、發展技巧、破解名畫,進而步上偽畫之路,賺取財富,過著奢華的生活。再看他如何與藝術界交涉、周旋、利益共生,又如何與FBI鬥智,讓FBI對他束手無策。以及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最終如釋重負,選擇做一個能為自己開一場個展的真正藝術家。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美國第一個也是唯一最偉大的藝術偽造者所著的第一本也是唯一著作。不同於其他藝術偽造者,派雷尼不留下任何紙本記錄或假出處,他讓作品自己說話,而這些作品,往往在幾秒鐘之內,就讓專家們為之著迷。
  本書特色
  藝術界的《神鬼交鋒》獨家窺秘:
  看過電影《神鬼交鋒》(Catch Me If You Can)的觀眾,莫不對李奧納多飾演的詐騙天才印象深刻,甚至生起欽羡愛慕的複雜情感。當今全球最頂尖的藝術品偽造大師──肯.派雷尼(Ken Perenyi),堪稱「藝術界的神鬼交鋒」。其極端的特殊性,已使他們的行為超越是非對錯的檢驗,成為耐人尋味的戲劇文本。
  32頁彩色插圖和照片:
  本書電影改編版權由執導《阿波羅13》、《達文西密碼》等片的知名導演朗.霍華(Ron Howard)簽下,未來讀者將可看到藝術版的《神鬼交鋒》!
  作者簡介
肯.派雷尼(Ken Perenyi)1949年出生於美國紐澤西州霍博肯市(Hoboken),稍長移居倫敦,技術學校畢業,但他天賦異秉,自學能力極強。1967年夏天畫了他的第一張畫,發現他擁有一種能掌握古代大師的審美和技術、不可思議的直覺能力,加上因緣際會認識一些藝術家,獲得調教與提點。此後30年,他成了專業的偽畫畫家,並導致一系列的災難性事件。如今在佛羅里達州馬德拉海灘開工作室。
  派雷尼在二十幾歲時為一名修復師與裝裱師工作,發展出自己的藝術技巧,也學到鑑定的學問。經過大量研究與嘗試錯誤之後,他想出了如何模仿歲月痕跡,在油彩上有獨特的蜘蛛網狀裂紋,以及蒼蠅屎留下的小點,以及在紫外線照射下舊漆呈現出污濁的綠色。
  肯.派雷尼的作品精準掌握風格、技巧和精神,維妙維肖,矇倒藝術品鑑定家,被當做真品在國際級拍賣場交易,輕易賺到了大錢,過著如貴族般富裕和優雅的生活,直到被FBI盯上。被監視後,他改變「商業模式」,把仿製畫當作大師作品的複製品公開販售,在熟悉的買家間流通,這些買家多半是擁有藝術雅好,識貨但不想破財的人。
  在派雷尼的網站上張貼了Martin Johnson Heade的仿畫、英國體育油畫、19世紀美國畫作,首頁標示著一句話:「30年來派雷尼的畫作在紐約和倫敦的主要拍賣會和藝廊被當作真品流通。」然FBI未能將他起訴,他至今仍是「尚未被捕的全球藝術偽作家第一人」。
  派雷尼估計,他製作的贗品中有幾百件仍在流通。他偶爾還會在拍賣目錄或是雜誌上瞥見其中的某一幅。
  派雷尼的合法業務和違法業務的區別在於,儘管他的畫作都有模仿原作者的簽名,但他現在清楚地表明它們只是複製品。只有當嫌疑人主動地將複製品歪曲為原作時,才可以稱其為欺詐。派雷尼的作品在佛羅里達州聖彼得斯堡(St. Petersburg, Fla.)的三一美術館出售。在以前,他的一件偽造品在拍賣時可以賣到70萬美元以上,但現在,幾乎相同的作品只能賣到5,000美元。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3112

《功甫帖》真偽遭疑 古書畫鑒定為何難有標準答案2014-1-6光明日報

  明代書法家董其昌自己在題跋中寫過“贗鼎多有勝余漫筆者”,唐代張懷瑾《書斷》中有“買王得羊”的記述,英國一些著名博物館也認為自己收藏的中國古書畫有近30%的作品存在疑問——
  最近,蘇軾《功甫帖》是真是偽引起了人們關注。這件書法作品由收藏者劉益謙在2013年9月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822.9萬美元(約合5037萬元人民幣)競得。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的三名研究員鐘銀蘭、單國霖、淩利中鑒定考證後,認為《功甫帖》是“雙鉤填廓”的晚清偽本。而劉益謙則表示,《功甫帖》流傳有緒,且經已故著名書畫鑒定家張蔥玉、徐邦達鑒定,應為蘇軾真跡。同一件書法作品,兩方專家都可稱“權威”,意見何以如此大相徑庭?
  書畫鑒定 常有意見分歧
  以收藏家具、瓷器而知名的收藏家馬未都言及自己的收藏經歷曾談到,剛開始收藏時,自己也有機會收藏古書畫作品。當時面對同一件作品,同級別的權威專家,有的說是真跡,有的說是偽作,意見相差極大。由于感到古書畫鑒定之難,所以他沒有介入書畫門類的收藏。
  馬未都的話也被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所驗證。鄭欣淼說,故宮博物院在鑒定一些古書畫時,專家的看法時有相左,難有統一結論,只能將其觀點整理錄音,留給後人作鑒定參考。
  權威專家鑒定意見不同,這類事情在古書畫的鑒定中並不鮮見。在“九一八”事變後,北京故宮文物開始籌劃南遷。當時負責鑒定的著名畫家黃賓虹認為故宮混進假畫,懷疑有人移花接木。而自幼見過很多古畫的鑒定家朱家溍則反對黃賓虹。1995年,在杭州的一次拍賣會上,張大千的畫作《倣石溪山水圖》被鑒定家謝稚柳認為是真跡,而同為知名鑒定家的徐邦達則指其為偽作,意見不合使兩位鑒定巨擘產生了矛盾。
  家具收藏家王世襄鑒定明代家具時有“三頭對案”標準:一是家具打散後有確切明代年款,二是匠師認定這件家具的做法是明代的,三是有古代文獻為輔證。古書畫的鑒定也同樣需有類似的“三頭對案”:作品面貌氣韻、技藝水平要與作者風格相符;收藏題跋鈐印、紙墨裝裱要可信;有前人的著錄記載。但在現實鑒定中,很少有這樣的標準作品,鑒定者的著眼點不同,意見往往也不一樣。
  藝術水準 並非絕對依據
  判斷古書畫的真偽,依常理當然應以作品藝術水平的高低作為主要判斷依據。但實際中的古書畫偽作,並不僅是後人簡單的偽劣倣制,有時很難準確鑒別。清人的筆記中記載過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的故事,能說明些問題。
  故事是說,新安一個商人想買件董其昌的書作,又怕買到假貨,于是賄賂董的家客。那人叫他備好重金,面謁董其昌。董其昌當著商人的面磨墨展紙,一揮而就。商人得字後懸于中堂,賓客見了無不稱絕。第二年商人又到松江,偶過董府,適一人下轎入府,路上的人說是“董宗伯”回府。他發現這個人不是自己去年見到的那個“董其昌”,禁不住大聲叫屈。董其昌問明經過後,便重新給商人寫了幅字。商人大喜,回家後到處誇示于人,可是凡懂得些書法的人都認為之前的那件書作寫得更好。
  對于這個故事,書畫鑒定家啟功曾說,以前認為是傳奇家言,未免增飾,但後來看到董其昌自己在題跋中也寫過“贗鼎多有勝余漫筆者”,覺得這些記載也可信。
  一些書畫作品,在當時創作的時代已難分真偽,後世鑒別就更難了。清人葉廷琯評論說:“名家隨意應酬之筆,常有反出贗本下者,可遂定真偽于工拙間乎?”
  鑒定技術 難辨作偽手法
  中國書畫作品,原本講究臨摹古人,因此書畫真偽之辨,古已有之。唐代張懷瑾《書斷》中有“買王得羊”的記述,指想買王獻之的字,卻得到了羊欣的字。到了明代,社會經濟日趨發達,書畫成為商品,作偽情況遠超前代,古今名家贗品泛濫,這種風氣一直持續到現在。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穆益勤介紹,古書畫作偽的手法,除了常見的依照名家某些突出的手筆特點直接倣造外,一些改款、拼接、代筆的情況,更增加了書畫鑒定的難度。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明代山水畫《闊渚晴峰圖》,原為明代宣德時期宮廷畫家師法北宋畫家郭熙紙作,為後人挖去原款,改添上郭熙的偽款。還有一件署名為文徵明的畫作《深翠軒圖》,畫筆生硬,而後面解縉等13家題詩卻是真跡,書畫原非一物,經後人搭配,畫偽字真。歷代有名的書畫家,如文徵明、董其昌等,因出于應酬,也會請人代作書畫作品,而親自題寫名款,這樣的代筆者本身書畫水平高,後世很難一一辨識。
  北京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李緒傑認為,現代技術手段也不一定能辨別某些作偽手法。據一些近代筆記記載,近代收藏家羅振玉作偽,為求效果逼真,用的宋版書中的夾頁紙和乾隆再和墨;張大千倣石濤畫作,鈐蓋的是石濤所用的真印。這些記載未必真實,但從中可窺作偽者的用心。
  作為曾在英國13年的訪問學者洪作稼介紹,英國一些著名博物館也認為自己收藏的中國古書畫有近30%的作品存在疑問。可見中國古書畫鑒定,也並非是中國人自己的問題。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14-01/06/c_125959883.htm

他山之石:藝術品鑒定估價怎麼做2014-1-13中國文化報 

  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蓬勃發展,藝術品的鑒定、估價等長期以來沒有理順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開始集中呈現出來。應當看到,儘管我們有相當大的市場規模,但卻缺乏與之相對應的市場標準,包括鑒定標準和估價標準。因此,積極借鑒和學習國外的成熟經驗和做法,建立起符合中國藝術品市場特點且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品鑒定和估價規範體系十分重要和緊迫。那麼,在藝術品市場發展相對成熟的美國,藝術品鑒定和估價的標準體系是如何建立起來的?西方長期使用的藝術品鑒定估價體系是否行之有效?帶著這些問題,1月4日,首都師範大學藝術市場研究所、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等聯合主辦,中傳華彩(北京)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協辦的“國際藝術品鑒定估價體系與中國藝術品市場規範”論壇,邀請美國估價師協會主席南茜•哈里森、美國估價師協會和藝術估價基金會董事伊莉莎白•馮•哈博斯伯格,向國內從業人員詳細介紹了歐美藝術品鑒定估價體系。借著此次深入、細緻瞭解西方藝術品鑒定估價體系和標準的機會,相信國內從業者會對建立屬於中國自己的藝術品鑒定估價標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新的、更加切身的體會。
  為了推進中國藝術品鑒定和估價標準體系建設,論壇上,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首都師範大學藝術市場研究所、北京中傳文化金融產業研究院等8家機構共同組成的中國藝術品鑒定與估價標準體系研究課題組宣佈成立。(本文為本報記者蔡萌根據錄音整理)
  評 估 篇
  美國藝術品鑒定估價概況
  南茜•哈里森
  估價就是為一件物品的價值進行定義。需要對藝術品進行估價的情況包括以下幾種:
  首先是保險時,我們需要通過估價知道藝術品該上多少保險金。第二是當藝術品作為鑒定物件的時候,需要去評估它的價格,把評估結果作為參考標準。第三是藝術品作為遺物處理,交由下一代繼承時,需要交遺產稅的數目要根據估價來決定。第四是對藝術品做出賠償時。第五是夫妻離婚時,藝術品作為共同財產應如何分配,也需要先做評估。第六是將藝術品作為金融資產去投資的時候,資產值也需評估得出。第七是當藝術品用於借展時,借展費用的多少需參考估價做決定。第八是要購買一件藝術品時。第九是藝術品持有人急需資金時。第十是將藝術品轉賣時,需要估價師定價。
  怎麼才有資格當一個估價師?你必須要有特定的課程學習,能否獲得相關的課程學位決定你能否當評估師。當取得估價師的資格後,除了估價,還可以做些別的工作。首先是作為顧問。當某人需要買藝術品的時候,估價師可以作為顧問提供定價服務。第二,估價師可以是中間人,在不同的展館或企業中當價格評估師。第三是自己可以當賣家或者是買家,但其中道德觀念是不能跨越的——估價師不能為自己的藝術品評估。估價師有時候還可以作為管理者去管理藝術品,同時,在一些法律規定情況下,比如某位元收藏家去世或者是夫妻離婚時,估價師可以到最高法院做專家證人。
  還有一些估價師禁止去做的事情。第一,他不能作為煽動者。估價師要做出平等、中立的估價,而不是作為中間人去煽動別人。其二,估價師也不該是鑒定師。鑒定包括判斷作品的真假、來源等,估價師只是依照鑒定師的標準去評估價格,他不對作品的真假負責。但估價師為了得出更準確評估價格,又必須瞭解和掌握作品的真偽,否則無法進行評估。估價結果不代表藝術品的準確價值,所以在藝術品出現損壞的情況下,估價師往往與損失評估師同時評估。
  其三,估價師也不是金融規劃師。藝術品持有人不能完全按照藝術品估價師的意見來做金融規劃,儘管很多估價師來自藝術品拍賣行業,但作為估價師,他的本質與拍賣家無關。
  不同的評估師有不同的收費方式,可以按時計費,也可以在一個時間段內計費。服務費的多少取決於估價師的等級和專業。最重要的是,估價師的計費不應該以藝術品估價的百分比來計算,這在道德上是不被允許的。
  一些外界因素會影響到評估結果。首先是經濟環境,經濟的變化會影響到物價。第二是市場價。一個國家的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的市場行情,地區差異會造成同一件藝術品的價格不同。拍賣行行情、媒體報導、藝術家的死亡等也均可能對藝術品價格造成影響。第三,大眾喜好的改變也會影響藝術品的價格。很重要的、古老的藝術品不一定是價格最高的。此外,藝術品是否被好好保管,以及造假情況等也會對價格產生影響。
  USPAP——美國鑒定估價的“國家標準”
  伊莉莎白•馮•哈博斯伯格
  《紐約時報》有一句很有名的話:藝術品市場是最大的、沒有規則的市場。事實上,藝術品市場已經大到不能夠缺乏標準的規模,因此,從1987年開始,美國國會特別委託藝術估價基金會來做國家標準。藝術估價基金會不是簡單的基金會,它由80家不同的機構作為機構會員參與到其中。
  美國使用的藝術品鑒定估價標準是USPAP,這個標準包括五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關於術語的定義,這是制定標準的基石。第二部分是前沿,主要是解釋制定標準究竟是為什麼建立起公眾信任。第三部分是規則。USPAP標準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規則是檔案保存,就是要保持完整的記錄,這樣不管藝術品出現什麼問題,都可以追溯到值得信賴的原始檔。第二條規則有關競爭。估價師的資格、知識面、經驗等,都要作為估價師的級別標準。此外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規則。第四部分則是解釋這些規則的,把前面的規則中運用的術語、規則的表述進一步清晰化。最後一部分有關標準的使用場合。如果估價師沒有經過國家標準的考試,不遵守這一標準,政府、國稅局都有權利拒絕這份報告。
  估價師的工作,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直接去評估一件作品,而是看這件作品值不值得評估。估價師在接受委託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調查這幅畫的記錄,看看它原來的價格及相關作品的價格。比如有一幅畫一個人拿來評估,現在已經有的記錄大概為35萬美元,但查一下相關的記載,發現類似的作品有100多萬美元的記錄,顯然這件作品被嚴重低估了,這就值得重新來做評估。

  對藝術品進行評估,首先要有清晰的識別系統。估價師必須對評估的作品有充分的瞭解,從哪裡來的、有什麼樣的記錄,而且還要深入瞭解,這需要估價師具備相當的專業基礎知識。
  評估也不是估過一次就可以了。一件藝術品至少一年進行一次評估,因為每年藝術品的價格都不相同,理想的狀態是每半年評估一次,這樣才能對這件藝術品當前的市場價格有充分瞭解。估價師需要瞭解相關作品的價格變動情況,以及這個類別的作品的升值率和貶值率,據此做出初步估算。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產權,產權要清晰化。如果產權不清晰會遇到很多的挑戰和麻煩,萬一藝術品產權不清晰,估價師會可能會有連帶責任。
  風 險 篇
  從日本印象派收藏泡沫看藝術品投資風險
  南茜•哈里森
  日本人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印象派和風景畫,很快,他們成為了該領域最大的玩家。但彼時,他們未能瞭解到一些專業知識,這導致他們以過高的價格購買藝術品。藝術品屬於長期投資品,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已經處於風險之中了。
  1987年到1992年,日本收藏家在印象派市場中製造了“泡沫”;1992年左右,日本印象派收藏達到了頂峰。1999年,日本一位作家寫了本書叫做《失敗的藝術經濟》,其中說到在當時的市場上,總價值有95億美元的作品被儲藏在銀行金庫裡,但這些金庫裡的作品70%卻沒有收藏人記錄。後來,估價師對此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這些作品的實際價格僅有購買價的20%左右,很多作品其實是贗品或低品質作品。
  當時,許多日本收藏家通過向銀行貸款購買藝術品,當泡沫破滅,銀行也遭受巨大的損失,那些藝術品被銀行壓低價格出售。
  當時,日本收藏家在收藏藝術品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著作權問題。1987年日產保險公司在倫敦佳士得拍得一幅梵古作品,後來有專家懷疑這幅畫並非真正出於梵古之手。15年之後,專家才得出結論,這確實是梵古的畫。但15年的折騰造成的損失可想而知。值得注意的是,在佳士得拍賣手冊上,有些資訊不太明確,如1936年到1946年期間的作品,收藏家要及時認識到潛在的風險,在購買之前要對作品的所有權調查清楚。
  學會分辨真偽也是一個重要的避險因素。傑克遜•波洛克是非常有名的藝術家,英國基金經理人在2007年以1700萬美元買下了他的一幅畫,但當時沒有請專家進行鑒定。而現在這幅畫卷入到Knoedler畫廊的造假事件,美國聯邦調查局正在調查這個畫作的真偽。
  藝術品的買賣及利益衝突
  伊莉莎白•馮•哈博斯伯格
  成為一個資產類別,意味著藝術品的交易和資產規模達到了相當的程度,在金融分類裡成為專有的類別。
  如果想要投資藝術品,需要對藝術品做比較全面的瞭解,包括藝術品的來源、現狀、品質、真偽……有了全面瞭解後,才能夠出手,否則就有可能蒙受損失。藝術品的價格應該是透明的,買賣雙方都要開誠佈公,達成一個相對公正的價格。投資藝術品要對作品的重要性有所瞭解,要瞭解它的作者、標題、原始出處、檔案、現狀,最好能夠拿到文物保護專家或者是藝術品鑒定專家的鑒定證書。
  真偽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藝術品市場有很多仿製品流入。有一個俄羅斯的珠寶商,他的收藏品裡80%都是假的。
  在買賣的過程當中,投資者需要對作品的買賣歷史有一個全面的瞭解。此外還要考慮什麼時候買、在哪裡買、如何買、用什麼樣的交易平臺等問題。不同類別的東西在不同的交易空間、用不同的交易方式,成功率是不一樣的。
  藝術品交易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多意外。有的人拿一件作品想要抵押貸款1億美元,他覺得,這件作品至少值1億美元,結果拿到顧問公司,估價師做完估價才值2.5萬美元。但這就是藝術品交易的魅力,可以高得讓人咋舌,也可以低到讓人吃驚。所以說,機遇與風險並存。
  熱 點 篇
  評估和鑒定是整個藝術品產業鏈中很重要的兩個環節。美國有估價師協會,有沒有鑒定師協會呢?
  在美國,幾乎每一位藝術家均有一個基金會可以去證明其作品的真偽,但卻沒有專門的鑒定師協會。事實上,有三個管道可以做藝術品鑒定:其一就是藝術家基金會,比如安迪•沃霍爾的基金會會專門做安迪•沃霍爾作品真偽的識別。其二是研究所,不同門類的藝術品有此門類的研究所。第三是專家,有的人一輩子就研究一位藝術家,或者就在研究這位元藝術家的作品方面特別有權威性。如果有藝術品需要進行鑒定,你可以尋求估價師協會指導,協會會根據你的情況告知你通過哪種管道做鑒定才是最權威的。
  在美國,藝術品的確權是通過什麼樣的途徑,行業協會,還是法律形式?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也很複雜。古代的作品因為涉及出自不同的國家,產權不容易搞清楚;近現代作品產權相對清晰,會比較容易一些。實際上,很多時候,你沒有辦法完全確權,所以大多數估價師會與客戶簽訂一個免責協定,不管作品是不是你的,只管作品本身。如果出現了問題該如何解決?在美國有一種確權保險。如果作品是你的,沒有問題;如果不是你的,需要賠償時由保險公司來賠付,所以處理的方式是用保險公司作為中間人的風險管控。但這對保險公司而言也是非常難的,目前美國只有一家保險公司有這方面的業務,他們非常謹慎,一般的作品都不願意做,除非保險費付得很高。所以保險的方式雖然可以採用,但迄今為止還沒作為一個通行的做法推廣開來。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鑒定和估價能分開嗎?
  歐美的做法,雖然在行業實踐中,鑒定和估價是作為同一個詞放在一起說的,但操作過程中可以分開對待。比如你向博物館捐贈一幅作品,是估過價的,但捐贈的行為只涉及到鑒定這件作品的真偽、價值等,不涉及價格。你捐贈的是一幅畫作,而不是捐贈了1000萬美元。這種情況下,鑒定與估價就分開了。
  中國收藏家是否正在重演過去日本文物收藏狂熱的狀態?怎麼看中國人目前的這種行為?
  從現在的情況看,中國人比過去的日本人更加謹慎。而且中國買家在國際上購買藝術品,不像上世紀日本人那樣集中買印象派或是哪個類別的東西。中國人會購藏西方古典的、當代的、有探索性的作品,這樣投資的風險就分散了,沒有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不會因為某一品類突然大跌而陷入恐慌。所以中國收藏家是比較謹慎的,應該不會重蹈日本收藏家的覆轍。
  大家都知道大連萬達花了上億元買畢卡索的畫。按照紐約蘇富比的規定,如果有兩位專家鑒定該畫是偽作,蘇富比能退款嗎?這兩個專家又該如何指定?
  蘇富比確實有這樣的規定,如果兩位元權威專家證明作品是有問題的,就可以退款。但是什麼樣的權威專家,這需要一個法律上的認定。如果大家都認可這兩個人確實是這方面的權威專家,那就不存在上述問題,那麼這個決定就是聲譽上的決定,而不是法律決定。蘇富比在此情形下做出賠償是從公司的發展戰略考慮的,而不是依照法庭判決進行賠償。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113/c70731-24099956.html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0,853) | 回應(119)|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時評文藝 |
此分類下一篇:基因能分好壞?
此分類上一篇:政治科學人

顯示全部119則回應

圖博館
雖然這次事件已經成為了人們眼中的特例,但它提醒我們,市場監管方面的問題仍然在困擾藝術市場,無論是北美、歐洲,還是亞洲地區。
  “信譽”是諾德勒畫廊案件中經常被提及的一個名詞。索爾相信時任諾德勒畫廊主席安·弗里曼,天真地以為她不會矇騙自己的重要客戶,弗里曼也聲稱這些作品來自於私人藏家,出售作品的畫廊本身也是“受害者”。但案件中語焉不詳、對疑點“視而不見”的專家鑑定書、畫廊與這位“私人藏家”在遭到質疑後仍然持續的交易,以及畫廊在批量收購作品時低廉的開銷,讓人們清醒地意識到諾德勒畫廊的說辭根本站不住腳。
  所謂的“信譽”可能只是為自己開脫的藉口,但那些“不識廬山真面目”的當局者,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如索爾夫婦以及他們的收藏顧問,卻對諾德勒畫廊深信不疑,甚至沒有要求畫廊提供更可靠的第三方鑑定書。
  審理案件的檢察官赫爾南德斯說:“為什麼人們會僅僅根據一家畫廊的聲譽以及一個空頭的保證就支付850萬美元?如果你買的是證券、房子,或是任何遠少於850萬美元的交易,那些交易卻往往更規範,你也會要求更多的保護措施。”他補充說,“但藝術市場是一個極其不規範、有著很強的隱秘性的市場”。如果不是事件的關鍵人物錢培琛被指認,事件仍然會處在真相難尋的輿論漩渦中。
  IFAR(國際藝術研究基金會)的會長莎倫·弗萊謝則認為藏家將根本無法得到足夠多的專業信息。目前,全球各國都沒有建立關於藝術品收藏鑑定的資料庫,並非所有的藝術品研究報告都可以信得過。而那些在報告中給出建議的專家們是否有相應的資格和權威?
  通過技術手段證明諾德勒畫廊售假的詹姆斯·馬丁表示,恰恰是那些專家們給出的研究報告細節,反而成了藝術品造假的教科書。“專家們在描述細節時要更加註意,免得在無意中為造假者提供製造精良藝術偽作的詳細說明書。”同時專家們可不想因為直白地披露藝術品是贗品而吃官司、賠上身家,因此多數專家不願惹上麻煩、出面指證涉偽的藝術品,他們的自保行為可能使得贗品在市場不斷地循環流通。
  據《藝術新聞》報導,目前來看,保護藝術市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障專家學者的權益,因為最終唯一能對藝術市場起到有效監督的還是他們。但保障專家學者的權益這一說法在三年前就在紐約提出,相關法律至今尚未制定。
http://collection.sina.com.cn/jczs/2017-09-07/doc-ifykuffc4151970.shtml
2017-09-08 11:30:47
圖博館
女嬰帶一塊“玉”出生醫生:全世界極為罕見2017.10.1新聞晨報

  下面這塊東西晶瑩剔透,看起來十分溫潤細膩,相信多數人第一眼都會認為是一塊“玉”。
  週女士與丈夫都是土生土長的天台人,這個帶玉出生的孩子是她的第一個孩子。之前產檢一切安好,馬上到預產期了,因為胎兒宮內窘迫,最後選擇了剖宮產。
  等順利結束手術,醫護人員開始細細打量那個“水球”,發現它更像是一塊“美玉”:長寬約四五厘米,厚約0.5厘米,大小和身量嬌小女子的掌心差不多,質地非常柔軟,外壁及其內包含的液體透明澄澈,美麗而神秘。
  這是“腹腔內游離體”
  有護士將這塊神奇的“美玉”的照片,上傳到科室微信群里分享,引起了大家的圍觀和好奇。
  大家一番檢索,解開了這“玉”的身世之謎,基本認定這應該是“腹腔內游離體”。
  關於腹腔內游離體的形成,認可度最高的是炎症等原因,造成腹腔血液供應不順,腸外脂肪組織壞死,纖維化、鈣化形成白色、表面光滑的物質,游離在腹腔內(感覺和珍珠的形成過程無比相似)。
  臨床上常見的腹腔游離體(PLB)一般呈白色,外形橢圓,像蛋一般,材質卻像橡膠一般有彈性。多在剖腹探查或CT檢查時偶然發現的,很難估計發生率,也沒辦法預防。
  值得一說的是,由於重力作用,PLB會隨體位改變、呼吸運動、胃腸蠕動而在體內游走。正因為沒有和周圍的神經、血管和組織粘連,所以這枚“玉”才會在產婦腹腔打開的瞬間,滑了出來。
  PLB多為紅棗大小,患者沒什麼感覺,也不影響正常生活。但當它繼續長大,就會壓迫周圍的神經、血管或臟器了。
  目前全世界有文獻記載的,直徑超過5厘米的PLB僅十幾例,而透明如水球的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極為罕見。
  回應
寶寶起名“含玉”吧
純純的人造“珍珠”
寶玉啊!前世你在書裡是公子哥,今生變個女娃,林妹妹怎麼辦?
http://news.sina.com.cn/s/wh/2017-10-01/doc-ifymkwwk7653271.shtml
  相關新聞
從天價急速隕落的壽山石:曾經800萬如今虧本都難賣
那些年天價的和田玉翡翠
2017-10-02 10:27:09
圖博館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拍出2.6億港元,打破“雞缸杯”紀錄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2017-10-03在香港會展中心以2.6億港元拍出,連佣金為2.943億港元(約合2.5066億元人民幣)。香港蘇富比表示,今早的競投氣氛十分熱烈,競標爭持約20分鐘,經過近30口叫價後,最終由一名亞洲私人藏家投得,打破此前明“雞缸杯”創下的中國瓷器成交價紀錄。
  “汝窯天青釉洗”(聯合早報網站配圖)
此件汝瓷是一件直徑13厘米的筆洗,顏色為淡雅的天青色,筆洗內的冰裂紋路晶瑩清澈,是目前私人收藏的4件汝窯器具中,保存最完好、品質最佳的一件。此件汝瓷1982年6月倫敦蘇富比拍賣,原藏台北鴻禧美術館,現屬私人收藏。
  汝窯於北宋晚期(960—1127)專為宮廷燒製御用瓷器,居宋代五大名窯之首。而北宋晚期禦瓷汝官窯造於河南汝州,今寶豐縣,近千年來地位至高。據學者研究,汝官窯之燒造時間極短,普遍認為或只二十載。
據介紹,此件汝窯筆洗,釉如凝脂,天青猶翠,冰裂瑩澈,器型巧緻雅絕,底見三芝麻花細小支釘,為台北鴻禧美術館舊藏,通器臻善,幾近完美,當屬汝官瓷之範。與南宋杭州官窯瓷相異,汝瓷特徵極為明確,其釉色仍有多樣變化,一如香港蘇富比(微博)2012年2.0786億港幣成交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亦有瑩亮晶透,青翠泛藍,細披冰裂開片紋者。
  據傳世名錄,汝窯從未大規模燒製,同一器形往往僅見一、二例,造形簡素則尺寸各異,底作三或五顆支釘等。汝瓷採立燒,且各器製於獨立匣缽中,更使空間局促。窯匠小心翼翼於窯具上平衡泥坯,以三或五顆細小支釘支撐全器,困難重重,燒造成功者遂少。汝瓷多需二次入窯,先素燒,复釉燒。釉面開片紋乃出窯冷卻時,釉與胎身之收縮速度不同所致,起因偶然,卻成汝瓷特色。燒成如同天然寶石結晶般閃爍迷人之冰裂釉色,卻需天時地利,非人為可控制。
  另有文獻記載,汝窯用瑪瑙作釉的原料,其實瑪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而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矽。因此,瑪瑙的加入對釉的性質不會產生多大影響,只能說明燒造宮廷用瓷之不惜工本。“冰裂紋”、“香灰色胎”、“芝麻掙釘”是鑑別真假汝窯瓷器的重要依據。
汝官窯在拍賣市場十分罕見,在1940年以來的70多年時間裡,除本拍品外,僅有6件汝官瓷經由拍賣售出,其中4件為蘇富比售出,2件為佳士得售出。汝瓷釉色隱青,淨澈通透、清雅,為宮廷御用瓷器,傳世不多。
2017-10-04 11:34:33
圖博館
據不完全統計,傳世汝窯約86件,大部分均為博物館典藏,其中台北故宮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
  回應
個人不是特別理解這些古董為什麼這麼值錢,如果說是文化價值,那它應該收藏於博物館之類,供人研究或者欣賞,但是現在貌似收藏者卻是有錢人居多,目的更多是為了升值炒賣.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http://www.guancha.cn/art/2017_10_03_429743.shtml


雲南當地買手意外摔損售價28萬翡翠賠3000元化解

據中新網2017.10.3報導,繼遊客在雲南瑞麗“手滑”摔壞30萬手鐲後,3日,一當地買手在雲南騰沖選購翡翠時再次“手滑”,摔損一售價28萬元的翡翠挂件。不過,最終經雙方協商,買手賠3000元化解此事。
  位於中緬邊境的騰沖是雲南傳統的翡翠集散地。每逢大假,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會到騰沖當地珠寶市場淘寶。
  記者3日晚從騰沖外宣辦獲悉,當天是十一長假第三天,也是騰沖傳統趕集日,全國各地到商貿城珠寶市場淘寶的人比往常要多。一名買主(騰沖當地人)在挑選東西時,不慎將一件挂件摔落在地,所幸損傷不嚴重。後經雙方協商、報商貿城管委會調解、報警備案,最終買手賠償賣家三千元,化解此次矛盾。
  觀察者網此前報導,6月27日,一名江西女遊客在雲南瑞麗旅遊時,意外摔碎了報價30萬玉鐲,當場暈倒。7月17日,遊客費女士與商家達成賠償協議,最終以17萬的價格進行賠償,費女士承擔70%責任(約合11.9萬元),商家承擔30%責任。但據知情人士表示,由於費女士的實際經濟狀況不好,她只賠了8000元,其餘部分“很多人願意為她買單”。
  回應
當時就說了“花式炒作”,結果好多人還是討論來討論去什麼“質料、品相、做工”之類的,純粹浪費時間。
這市場就沒行業規範嗎?
黃金有價玉無價
2017-10-04 11:35:22
圖博館
陝西破特大文物盜販案尋回過千件珍寶 幕後黑產業鏈曝光2017-11-19

陝西警方近日偵破一系列古墓文物盜販案,破獲96宗涉及陝西、甘肅、山西等地的古墓盜墓案,追回1000餘件被盜文物,當中包括222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搗破了10個犯罪集團,91名疑犯落網,包括某省一名政協委員。偵查過程中,警方還發現了一條龐大的非法文物交易的黑產業鏈,上中下游分工清晰。文物由盜墓到交易的過程都十分隱蔽,加上現今通訊科技發達,令當局難以提防,暴露出文物保護的困境。
  黑產業鏈角色分工:
底層:苦力,即盜墓者,獲利最低。
中層:腿子,即文物盜掘的「項目經理」,負責組織苦力盜墓。
上層:較高級別的「腿子」或文物商販。
頂層:文物收藏家。
  文物盜販利潤極大 吸引積犯重操故業
據悉,一件文物從被盜後可經四、五個層級轉手,每個環節都有利可圖,文物價格最終可翻至百倍。本案疑犯張某供述,他從兩筆總成交價900萬元的文物非法買賣中獲利150萬元,可見非法文物市場之龐大。
警方指出,本案有疑犯曾因盜墓而入獄10年,但由盜墓利潤極大,出獄後又重操舊業;盜墓者也愈來愈專業,部分疑犯專門研究全國重要古墓葬分佈,密切關注考古界動態,時常「考古隊前腳勘探結束,盜墓者後腳就趕到」。
同時,罪犯的反偵查意識極強,上下層之間大多單線聯繫,互不知曉姓名,彼此以綽號相稱,時常變換手機號碼。為避免留下犯罪痕迹,非法文物買賣都使用現金交易。此外,現代通訊手段的飛速發展,亦讓交易的環節大大簡化,文物流轉速度明顯加快。
  田野文物保護難度大 專家籲引進新科技
文物保護工作者認為,一系列盜販文物案暴露出一些亟須彌補的文物保護薄弱環節。「田野文物保護並不容易。以皇陵為例,有的面積在幾十平方公里,開車巡視一圈就要數小時。盜墓者往往打時間差實施犯罪,甚至破壞監控設備。」淳化縣公安局民警坦言保護皇陵的難處。
2017-11-21 11:39:52
圖博館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稱,文物大省陝西盜墓頻率較高,儘管基層文管所、文物稽查隊更新技術手段及加緊巡查,但無死角覆蓋的難度很大。
業內人士建言,當局可加大人手防盜、技防投入,包括引入無人機巡查等,同時實行層層監管職責,打擊下游非法文物買賣,及切斷文物犯罪的需求源頭。

被盜文物信息平台已採集2200條被盜丟失文物數據2017.11.20三門峽日報

  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台於日前在陝西省西安市正式啟動。該平台由公安部和國家文物局委託全國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建立。該平台的主要功能有採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被盜、丟失文物信息數據,由公安機關和文物部門審核後錄入平台,掌握我國被盜、丟失文物情況;向公眾和國際社會發布被盜、丟失文物信息,先期已篩選發布200餘條,後續還將陸續採集、整理被盜、丟失文物信息數據,分期分批對外發布;公眾舉報功能,群眾如果獲悉涉及被盜、丟失文物去向等有關線索,可在平台內該文物頁面直接進行舉報。
2017-11-21 11:42:08
圖博館
英媒:愛國收藏家助推中國古董市場熱潮興起

  英國《金融時報》2017.11.18文章,原題:愛國收藏家助推中國古董市場繼購買西方藝術品和經典手錶的熱潮後,如今中國古董正成為該國富有收藏家的“必備品” 。他們正在搶購那些被外國人持有的數百年前老地圖、書籍和其他物品。
  交易商們表示,自北京開始強調中國傳承在國家敘事中的作用後,對中國古董的興趣變得愈加濃烈。“一些中國買家感到自己國家過去遭到劫掠,希望買回國家歷史中的一些片段”,倫敦珍本書商、本週末舉行年度活動的香港古書博覽會組織者安德里亞·馬佐奇說,“以前對此感興趣的人主要是香港居民和海外華僑,但近年來中國內地顧客越來越多。”
  佳士得亞洲藝術部主席石俊生表示,中國已具備把幾世紀來被全球買家買走的畫作、雕塑和其他古董帶回中國的“渴望和能力”。新一波買家既受到把珍貴物品帶回國的愛國主義激情激勵,也受到期待這些精品未來升值的願望驅使,“這是中國軟實力的一種表達方式。”
  澳大利亞交易商斯圖爾特說:“來自中國的需求正迅速上升,對高端精品更是如此。”想出售一張中國14世紀紙幣的丹麥書商威廉·施耐德表示,“此類需求受到一種事實助推——這些物品證明中國曾在全球獨領風騷。”在美國交易商巴里·路德曼看來,歷史地圖亦將吸引中國買家。今年他以20萬美元價格把傳教士利瑪竇於17世紀在北京製作的一張世界地圖賣給中國買家,去年該地圖售價僅為2.4萬美元。他說,“近一兩年來,令中國收藏家感興趣的所有藏品價值都呈爆炸式增長。”即便來自墳墓的古玉等曾經被視為不祥的物品也受到中國買家追捧。
  這股熱潮還受到私人博物館在華興起的推動。此外,中國政府也支持此類收購“狂歡”。業內人士說,這與中國崛起有關。北京把藝術和文化視為關鍵產業之一,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一部分。(作者本·布蘭德,王會聰譯)
2017-11-21 11:42:54
圖博館
佳士得拍賣:多位藝術家創下各自世界拍賣紀錄

  這是創造歷史的一夜。因為萊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Vinci)的曠世名作《救世主》(SalvatorMundi ),紐約時間2017.11.15晚舉行的佳士得紐約戰後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為全球所矚目,拍賣現場座無虛席。
  擁有500多年曆史的《救世主》甫一登場即成為所有人的目光焦點。這件萬眾矚目的作品以7,000萬美元起拍,整個拍賣過程扣人心弦、高潮迭起。引起全場轟動的幾個高潮分別出現在競價從2.86億美元一躍至3億美元、從3.32億美元躍升至3.5億美元,接著又從3.7億美元直接飆升至4億美元。在經過漫長的近20分鐘的激烈角逐後,這件文藝復興時期的不朽傑作最終以4億美元落槌,最終成交價為450,312,500美元(約合35億港元),不僅成為拍賣史上成交價最高的藝術品,也同時打破了達芬奇作品的拍賣紀錄以及任何古典大師作品的拍賣紀錄。此前拍賣史上最高價藝術品紀錄保持者為2015年5月、同樣由佳士得紐約拍出的巴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阿爾及爾女人》,當時的成交價為179,364,992美元。
  《救世主》為目前流傳於世、獲廣泛承認的現存少於20幅達芬奇真蹟之一,也是當中唯一一件私人收藏的作品,更是1909年以來唯一一幅被發現的達芬奇真跡,珍罕至極。在佳士得此前於香港、舊金山、倫敦和紐約舉行的預展期間,共有近3萬名觀眾前來一睹此作的攝人風采。
  拍品TOP 10
......
http://collection.sina.com.cn/auction/pcdt/2017-11-20/doc-ifynwxum6545048.shtml
2017-11-21 11:43:50
圖博館
日本奉為國寶的南宋茶碗竟然僅值80元2018.1.22環球時報

  一名來自中國福建建陽的61歲陶藝師李欣紅表示,節目播出後被她的朋友發現,朋友傳照片給她後才得知此事。她透露,茶碗上的花紋是她繪製的,碗底下也有刻字,是她在做學徒打工時刻下的,當時她只賣人民幣80元,對於自己的作品被鑑定為國寶也感到神奇。而委託人橋本浩司得知後表示,假若《開運鑑定團》鑑定錯誤也沒關係,畢竟這個茶碗對她而言就是一件無價之寶。
  《開運鑑定團》中對比真品和贗品《開運鑑定團》中對比真品和贗品
  而“曜變天目茶碗”為何如此珍貴呢?據傳這種燒製技巧來自12至13世紀,產於中國福建省的建窯,但燒製技巧已失傳。它的特徵就在於以含鐵量高的漆黑釉藥燒製而成,且茶碗內出現星辰般模樣,目前僅存中國發現的碎陶片,以及3件“曜變天目茶碗”,分別保存在東京靜嘉堂文庫、大阪騰田美術館、京都大德寺龍光院。http://collection.sina.com.cn/spft/2018-01-22/doc-ifyqwiqi1624731.shtml
2018-01-23 09:35:12
圖博館
因為太敢指出贗品她被書畫鑑定界禁言了幾十年2018.1.22 vista看天下

  2017.10.8,83歲的藝術史學家、書畫鑑賞家徐小虎出現在中央美院,她一襲藍色褂子披身,短短的銀色捲髮貼在頭皮上。她將這場為新書做的活動變成了一堂課,講述如何給元代畫作斷代和鑑定。
  5年前,她在中國美院講過同樣的課。當時,講台下正準備報考研究生的顧彬“完全不知道這個人是誰”,搜遍網絡,“連一篇相關鏈接都沒有”。
  這本不該是徐小虎應有的待遇。她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習中國藝術,師從中國傳統繪畫的“最後一位傳承者”王季遷先生,用了近50年時間給中國古代書畫斷代,構建了一套獨特的研究方法專門用來研究台北故宮藏畫,並因此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這套獨特的研究中國美術史的“徐氏方法論”得出的結論也是令人震驚的——在台灣大學任教期間,深入研究了“元四家”之一的吳鎮的繪畫後,徐小虎認為,台北故宮收藏的50多幅吳鎮作品中,“只有三幅半是真的”。
  這種顛覆性言論撼動了不少學者的研究根基,她因此被台灣書畫鑑定界列入“黑名單”,被排擠、禁言幾十年,成了整個學界中的那個“被遺忘的學者” 。
  對此,陳丹青的評價是:“徐小虎針對古畫真偽的個案進行研究,具體到某個疑點,這是極其枯燥漫長、雖然充滿驚喜但很不討好的工作,堪稱'興奮完了就遭罪',但是她堅持了五十年。”
  “麻煩製造者”
......
2018-01-23 09:37:39
圖博館
儘管不免失落,但徐小虎在追求真相的路上依舊堅定的像一個鬥士。這些年,她仍不斷更新著自己的鑑定結果:教科書上五代著名畫家董源的畫沒有一張是真的;台北故宮所藏唐僧懷素的《自敘帖》不可能是唐朝的書法……
  2012年,《被遺忘的真跡》被“理想國”引進、終於出了簡體中文版。在理想國學術館主編馬希哲看來,徐小虎的著作儘管在學界有爭議,但“並非不是一件好事”,書中所提出的方法論也確實對學術研究很有意義。
  也是在這一年,身處爭議漩渦幾十年的徐小虎去尼泊爾的深山里修行,除了參加活動,很少離開這裡。
  今年9月,徐小虎的新書《南畫的形成:中國文人畫東傳日本初期研究》再次由理想國出版。她也因此走出尼泊爾的深山,再度來到北京。
  在一系列的新書活動中,徐小虎習慣用“小虎”稱呼自己,每當說到一個有意思的結論,她就會忍不住開心地笑起來。參加活動的年輕人紛紛用“可愛”來形容她,而她本人也在做一件更可愛的事——她期待建立一部“沒有大師的中國書畫史”,在這部歷史中,書畫不分大師還是無名氏,只論創作年代和藝術價值。
http://collection.sina.com.cn/yjjj/2018-01-22/doc-ifyquptv8497011.shtml
2018-01-23 09:38:34
jsoujsou
法國一博物館“災難”:20年123萬購140幅畫,超半數為贗品

法國一家博物館在20年間,花了16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23萬元)蒐集畫作,卻在近期發現,半數以上的畫都是假的。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018-04-28報導,這家博物館位於法國南部埃爾恩市,是獻給法國畫家埃蒂安·泰魯斯(Étienne Terrus)的,主要收集並展示他的作品。
據悉,這些作品是由埃爾恩政府在20年間陸續購買,共花費約16萬歐元,最近一幅購於2010年。
幾個月前,藝術歷史學家艾瑞克(Eric Forcada)首次對該畫廊提出了繪畫、素描和水彩畫的質疑。他注意到一些畫作描繪了1922年以後才建造的建築,而泰魯斯在1922年就已經去世。
據英國《獨立報》消息,專家委員會已經確認,博物館140件作品中,有82件不是由藝術家創作的,超過了一半。
埃爾恩市長伊夫(Yves Barniol)說:“這是一場災難。”
他向那些前去參觀的人們表達了歉意:“想到所有買門票來這裡參觀,看到假作品的人,不論門票價格多少,設身處地地想想,這是難以接受的。我希望我們能找到為此負責的人。”
目前,當地警方正在調查此事。
泰魯斯1857年出生於法國一座小鎮魯西永,死於1922年,是一名畫家。他在17歲前往巴黎學習畫畫,後又來到埃爾恩市,並在那裡創作了大部分作品。
他被認為是野獸派的先驅之一。野獸派(Fauvism)是20世紀最早出現的新藝術象徵主義的畫派。特點是狂野的色彩使用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常給人不合常理的感覺。
  回應
品格高尚的外國人絕對不會造假,這一點毫無疑問。所以真相只有一個,泰魯斯使用了時光機。
贗品多,搶劫的更多吧
嗯,這就是法國,這只是冰山一角。西方國家的藝術市場,珠寶市場真不敢恭維。
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8_04_29_455310.shtml
2018-05-01 07:31:23
jsoujsou
雇業餘人員修復文物,西班牙16世紀木雕遭毀

為了讓一座16世紀的木雕重現往日風采,西班牙的一所教堂竟然雇傭了一位工藝美術老師來進行修復工作。修復後的“傑作”仿佛“美圖秀秀”處理過一般,令人大跌眼鏡。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018-6-26報導,西班牙的一所教堂雇傭了一位工藝美術老師來修復16世紀的“聖喬治”木雕,修復後的木雕讓所有人傻了眼。
在社交媒體上瘋傳的前後對比圖顯示,原本威風凜凜的“聖喬治”搖身一變成了“粉嘟嘟”的“小鮮肉”,身上的戰甲也被塗上了顏色亮麗的漆。
當地教區的牧師稱,他原本只是想找人清潔一下木雕,並沒有打算對其進行修復。
官員則憤怒地表示,教堂方面並沒有事先告知他們自己的計畫。
其中一名網友的回復提醒了大家,這不是西班牙人第一次鬧出這樣的笑話了:
據英媒2012年8月23日報導,因不忍教堂壁畫被濕氣侵蝕,西班牙八旬老太吉米尼茲擅自將其“修復”成了一隻神態詭異的“猴子”。有趣的是,“猴子耶穌”招徠了7萬名遊客,且募集了5萬歐元用於慈善。
文物修復,對於各國文明和歷史的研究都是至關重要的。
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在這一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積累。…
此前,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熱播以後,在公眾中間掀起了一股“文物修復熱”。鐘錶修復師王津在紀錄片播出之後走紅,獲贊“故宮男神”。
  回應
 歐洲的造假技術失傳了,文藝復興時期可以把古希臘古羅馬文物修復的跟新的一樣,現在反倒修不好了.
 小編忘了那年某地長城被“修復”的情況了!不知道後續如何。
 這個還是看新聞吧,那段野長城是“修葺牆體澆灌用的是白灰,也不是水泥。長城的修繕,用白灰,不用水泥,這在業界已經成為常用的方式,尤其是在殘破長城的黏合、勾縫時不用現代的水泥,純白灰用清水勾兌,不摻雜現代化的工藝手段”,不是水泥那種破壞性修葺,而是日後技術發達還可以挖開重新加固,算是一種加固保存的手法。只是修葺文物不光是要求工藝不對原文物破壞,還要保證“確保修繕後的風格與原有長城相統一”,哈哈,前一方面達到了,但後面這個明顯沒有達到,直接給人家抹平了,雖然也不違法,但看起來確實很糟啊
http://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8_06_27_461676.shtml
2018-06-28 09:25:23
jsoujsou
上海藝品保稅中心 出庫貨值逾330億元 2018-08-14 聯合報

大陸首個專業藝術品保稅倉庫於2013年8月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建成並投入運營。五年過後,上海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已成為全國最高效便捷的藝術品進出境通道。截至今年6月底,藝術品累計進出庫貨值逾330億元人民幣。
中新社報導,座落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保稅區域的上海浦東台中南路138號的國藝中心,由西樓的倉儲區和東樓的商業辦公樓兩棟單體建築組成,建築總面積6.83萬平方米,是目前全球建設面積最大、國際安全標準名列前茅的藝術品保稅中心。據悉,今年四季度,國藝中心將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
由於國藝中心位於上海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內,來此交易可享受保稅區域內獨特的制度創新優勢。藝術品入庫後,可在保稅狀態下無限期倉儲,緩交各類稅費。如需辦理保稅展示,也祗需繳納押金,物品返回保稅區後押金退還。這可避免此前賣家還沒尋到買家,卻已預繳了各類稅費的尷尬。
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汪嘉名表示,為縮短藝術品的審查審核流程,中心將引入海關、檢驗檢疫等查驗點進行現場辦公,既節約審查時間,也使藝術品可以在一個更優環境中接受審核檢驗。
國藝中心由外至內共採取了六重安防系統。其中,消防採用高壓細水霧模式,高效、安全、無污染,在有效滅火的同時,還能避免藝術品遭受額外污染。
安防系統中包括超聲波震動報警感應系統、物體移動檢測系統、人臉識別系統等;藝術品存儲倉庫的牆體厚達40釐米,最多可承受外力一小時的衝擊。
2018-08-14 09:01:16
jsoujsou
英媒:歐洲博物館失竊,竟能賴上中國

  英國《每日郵報》2018-8-17文章,原題:在歐洲各地博物館,可追溯至明朝的中國珍稀藝術品正“訂購”被盜,有人稱這可能怪北京 近幾年來,歐洲各地博物館的珍貴中國藝術品接連被盜。有專家稱,這些藝術品正最終成為北京億萬富豪們的私人收藏。
  最早一起盜竊案發生在2010年的瑞典皇家“中國宮”,最近一起今年發生在英國的巴斯東亞藝術博物館。對收藏家和博物館來說,這些被偷藝術品價值不菲,而對中國來說,它們蘊含著“無價”的文化意義。這些失竊藝術品中許多下落不明,被認為已返回其祖國。
  北京保利拍賣一名執行董事說,在中國精英中,購買遭劫掠的文物已成為一種“高街時尚”。有傳言稱,其中一些盜竊行為是盜賊們收到來自中國新富甚至官員的“訂單”後實施的。但專家表示,儘管中國富人或許不會對購買這些遭竊藝術品感到不安,但這不可能是政府策劃。“中國人無需協同作戰”,藝術品損失登記機構總顧問詹姆斯•萊特克裡夫說,“中國有足夠多資金雄厚的收藏家,他們都渴望獲得收購此類藝術品的自豪感。”
  2015年位於巴黎東南部的楓丹白露博物館中國館的15件東亞“無價”藝術品失竊。今年4月,幾名蒙面男子從英國巴斯東亞藝術博物館盜走一些珍貴玉器和黃金製品,其中一些可追溯至中國明朝早期。英國刑偵警官馬修•裡德稱,儘管這些東西價值不一,卻具有無法估量的“文化意義”。
  其中,許多被盜珍寶都是英法聯軍在鴉片戰爭期間——尤其是1860年破壞圓明園時——從中國劫掠的藝術品。當時,英軍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整整燃燒三天三夜。近年來,每當拍賣會上出現當年被劫走的圓明園藝術品時,中國買家迅速將它們搶購一空。對許多中國人來說,這只是將原本就屬於他們的東西帶回家。(作者薩拉•瑪律姆,王會聰譯)
 相關新聞
港媒:中國崛起效應外溢,亞洲藝術受寵歐洲
2018-08-20 09:28:10
圖博館
德媒: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五大誤讀

  德國藝術線上網2018-10-16有關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五大“迷思”及人們應知道的現實 中國藝術品市場充滿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但其前景並不像看起來那樣光鮮。一些新資料令我們能更準確地探究該市場,以下是相關的五大誤解及現實。
  誤解一:中國藝術品市場異常龐大。現實:並不準確。該市場正增長但僅限於最頂端。儘管中國藝術品市場2017年拍賣額同比增長7%,但仍遠低於2011年,且被認為相當程度上是受到極少數頂尖拍賣品的扭曲。在中國,完成絕大多數拍賣交易的較小拍賣行正艱難度日。去年中國大陸有525家註冊拍賣行(北美僅93家),但其中200多家在“冬眠”。極少數億萬富豪的購買行為導致人們無法看清低端市場的窘境。
  誤解二:京滬藝術品市場趕上香港只是時間問題。現實:這是一場極艱難的戰役。與香港相比,即便是西方巨頭也難以深入中國內地市場。蘇富比拍賣行亞洲負責人說:“要使京滬像香港那樣具有競爭力,我們仍有長路要走。”
  誤解三:中國收藏者常“拍而不買”。現實:這並非全部故事。一些收藏者只是儘量避免買到贗品。對358家拍賣行的資料分析後發現,截至今年5月,去年在中國大陸達成的交易總額中51%款項仍未被完全付清。並非買家不願(或無力)付款,而是中國拍賣行讓買家自己承擔斷定拍賣品是否為真品的責任。
  誤解四:中國收藏者主要對中國藝術品感興趣。現實:這種狀況正迅速改變。例如,今年上半年佳士得的亞洲買家將60%支出用於購買非亞洲藝術品,去年同期該比例為48%。
  誤解五:西方收藏者越來越對中國藝術品感興趣。現實:這仍需一段時間。除了幾位著名當代藝術家,大多數中國藝術家仍鮮受西方收藏者青睞。
  相關新聞
海外搜羅2.3萬餘件藝術品 溫商讓祖國文化瑰寶回家
法媒:全球藝術品售額暴跌 中國重新成世界最大市場
美媒:中國古董藝術品正日益回歸中國 買家全球追尋
2018-10-17 10:22:55
圖博館
西方文明是否造假?大家自行分辨 2018-10-27觀網轉

古代人類經歷了石器時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石器文物各地都有。但是只有中國有無與倫比的豐富的玉石文化和玉器文物遺存。
古代玉器多為禮器,不是實用器,其實也證明了至少在紅山文化、良渚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階級分化、政權、等級觀念,國家概念已經開始形成了。
八千年前的興隆窪文化玉器
  玉文化從一開始綿延至今,從未斷絕:
看看遠古墓葬中陪葬的玉器  安徽淩家灘文化的,距今已經有約6000年    
良渚文化的,距今5300-4500年左右  
  其實中國寫實人像藝術五千多年前就有了:
中國古代青銅器種類繁多,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量器、工具、車馬器等八類。
  試問,七千年前開始的延續了近五千年的古埃及,或者其他古文明,有那一類用品有如此豐富的成系統的遺存?
整個古埃及、古希臘、西方有沒有類似三字經之類的小孩讀的基礎教育的書?這是一個知識能不能有繼承人,能不能推算出新的知識最關鍵的一部分。
中國古代的啟蒙讀物很多,下圖是一些有實物為證的。很多都失傳了,比如秦始皇之前的《史籀篇》。
周代以前的酒杯,大部分為青銅器,右下角有六個為新石器時期的陶製品。
這麼豐富多彩的酒杯酒具表明,古代中國酒業發達(最早的含酒精遺存在賈湖遺址發現,8000年前),這充分表明古人糧食生產的發達。這也是文明發展的物質基礎。
所有這些,古埃及、其它古文明有嗎?
久遠的酒文化,少不了精密度高的青銅容器
三千年前的中國青銅器上,保留了當時甚至更早之前的古代民居的樣式資訊,而這些樣式,甚至現在的影響還在。這就是文物,真正文物的魅力。
古埃及的在哪裡?  
  管子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豐富的物質條件是文明產生發展的基礎條件。  
下面是古代絲織物文物的資料圖,還有裝載食物的容器青銅簋的部分圖片(在廣東一些地方,九大簋至今還是頂級宴席的代稱)。
它們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國豐富的資源條件以及文化發達的程度,也顯示了古代先民的智慧。  
  物質的豐富使到飲食文化十分繁榮,這是中國烹飪技術中熱加工的部分手法。其他有那個文明能與之比?  
  【8】
中國漢字自商代甲骨文開始初步成熟,發展至春秋時期(期間大概一千多年),開始出現了裝飾性很強的變體美術字、鳥篆文,那寫法幾乎是誠心讓人看不懂的做派。
這是文字寫法玩到了極致做法,那是文字成熟的自然結果。這是真文字。
2018-10-30 07:43:00
圖博館
“古埃及”文發展了好幾千年了,來來去去都只是規規整整一點沒有變形的圖案(好像生怕後人看不懂辨別不出來的樣子),這是什麼原因?
古埃及文字蘇美爾楔形文字有變形美術字嗎?  
  【9】
古代中國調兵的憑證---虎符。
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權杖,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君王)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
在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較大的變化。從漢朝開始至隋朝,虎符均為銅質,騎縫刻銘以右為尊。隋朝時改為麟符(但實物所見,隋代仍有虎符,為立虎)。
以實物所見,東周秦漢時期為臥虎,南北朝至隋,為立虎。唐朝因為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元朝則用虎頭牌,後世演變為銅牌,還有節。
古埃及號稱幾千年,它的兵符在哪裡?  
  對比一下西方的建築物和器物。  
古希臘-羅馬文明還原圖
關於羅馬城建速度的小段子:據說是西元64年的那次大火後,羅馬城燒出了大片空地,“大火燒毀了帝國政府官衙以及其他高樓大廈,那些四通八達的街道、商店及民房,也都化為灰燼。
結果全城幾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這一次的大火一連竄燒了六天七夜,結果放眼羅馬全城皆為焦土一片,羅馬共十四個行政區,三個全毀,七個半毀,僅僅四個行政區未被波及。”
於是尼祿的皇宮,後來的大競技場、大澡堂都陸續建了起來。
不管大火是不是尼祿放的,他為災後重建作出了重大貢獻,從私人金庫裡掏錢清理廢墟,安置災民。尼祿還制定了各項法規,保證街道寬度和建築的可靠性。
不過在西元69年爭奪羅馬城的內戰中,又窄又滑的街道給軍團的前進造成了不小的障礙,說明情況並沒有很大的改善。
(點評)據說的百萬人口大都市“現代多數歷史學家相信在2世紀,羅馬城人口大約為120萬。”
遍佈著超級大的大理石的公共建築,還有超級密集的多層公寓樓以及帶超大花園的豪宅,一把火就可以搞出來大清理的效果。
從大火後的重建到5年後的城市戰爭,“火災之後,尼祿在城市灰燼上修建了豪華的金宮(Domus Aurea),宮殿極盡奢華,還修建了景觀水池,並在旁邊矗立自己的巨型雕像。
2018-10-30 07:44:48
圖博館
由於尼祿為人太過囂張,羅馬的多個行省執政官起義叛變。尼祿出兵鎮壓,但軍隊隨之倒戈,隨後元老院落井下石地罷黜了他的皇位。
他被趕出了精心建造的宮殿,流亡到羅馬郊區的一座別墅。68年6月9日,尼祿割喉自盡。”還有前述的各種建築,短短幾年裡就已經又是“又窄又滑的街道。”
這羅馬城災後重建的速度實在是一種神跡。--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那座就在大鬥獸場旁邊的所謂尼祿金宮Domus Aurea的建築物遺址,大鬥獸場的原址據說是金宮的水池子,呵呵。
  即使是17世紀後期的那場倫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1666年9月2日星期日淩晨1點左右,倫敦普丁巷(Pudding Lane)有一間麵包鋪失火。
一陣大風將火焰很快吹過幾條全是木屋的狹窄街道,然後又進入了泰晤士河北岸的一些倉庫裡。
大火蔓延到倫敦80%的城區,連續燒了4天,包括87間教堂、44家公司以及13200間民房盡被焚毀,歐洲最大城市倫敦約六分之一的建築被燒毀。”
注意,幾條街道全是木屋。1600年後的歐洲最大城市在石材建築的普及度方面果然遠不如所謂的羅馬城。
除了這幾條木屋街道外,還有“賀利思報導說:這天的火勢以布丁巷為中心,一股火焰向舊市區的中心推進,直沖雲霄;第二股火焰往下躥到泰晤士河畔,蔓延到倫敦大橋,切斷了民眾逃亡過河的唯一通道。
這股大火沿著河岸往西前進,抵達泰晤士街的貿易商的倉儲,玉米、奢侈品、香料、油料和麻草等都化為灰燼。
第二天,大火繼續向都市中心進發,雖然曾被人們阻擊並停在某些地方,但很快就複燃,攻擊得更加兇猛。火焰行進到金融街的西邊倫巴第街,讓那些高雅的三四層樓坍塌下來。
最後,皇家交易中心也被火海吞沒。倫敦城的大火分成三股,其中一股燒毀了古老的市政廳哥德式建築,中世紀的彩色玻璃也因此融化。
火焰繼續西行,摧毀了倫敦乃至英格蘭最美的建築區金匠街,富麗堂皇的都鐸房屋被付之一炬。”
“重建後的倫敦以石頭房子代替了原有木屋,個人衛生也得到改善,使得瘟疫不再爆發。”
2018-10-30 07:46:18
圖博館
也就是說,倫敦作為17世紀後期的歐洲最大城市,也是在17世紀後期才石材化的,比俺前面引述的義大利諸城邦要晚得多。
  這是1502年一幅極不靠譜的地圖,那時候西人心目中的世界就這樣:
對比一下中國:西元前1世紀,也就是西漢時期,已經出現真正的中國紙;最遲在西元9世紀,也就是唐代,已有成熟的、一直保存至今的雕版印刷書籍。
人類的最初智慧來自經驗,對於人類個體而言,一生有限,直接經驗積累也有限,所以吸取傳承前人的經驗智慧就非常重要,那麼,知識載體就是重中之重。
有了物美價廉的資訊載體(紙、印刷術),在中國,智慧自古就能代代傳承,而在歐洲就是狗熊掰棒子,掰一個扔一個,前人的智慧隨著個體的消亡而消失,下一代又回歸原點。
所以,一不小心,中國甩了歐洲幾百年一千多年,一邊是幾千年的智慧積累,一邊是時時歸零的從頭開始——這差距,自己去想吧。
  提香 (Titian,1488-1576) 腓力二世像  看這圖,歐羅巴十六世紀了,鞋子還是不分左右啊:
三四千年前,用的什麼工具呢?
我先來看看羅塞塔石碑是怎麼樣的:
如下圖,據說這件寶貝有2000年歷史了,玄武岩體,出土時文物光亮如新,如同新造,我補充一點,一般埃及文物都要斷掉,破掉,殘缺,要不然都不敢稱作埃及文物。
而且字跡清晰,斷面完美,完全看不出人工痕跡。
……
  回應
 西方文明的歷史不是歷史,而是一部劇本!
 對比西方和中國上千年石刻的風化程度,好像我們這邊和他們那邊物理法則都不一樣。
 中國有不等於外國無。外國無也不能推定外國假。你說什麼都靈裹屍布,約櫃等等個別玩意兒有假,我絕對承認。但是你說整個西方文明不存在…埃及文化和西方傳統設計和施工的工程可不是一兩年的。您要是覺得西方文明證據不足,那麼為啥這個規模宏大的造假毫無記錄呢?
2018-10-30 07:46:44
圖博館
請注意時代背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盛行建博物館,哪個城市沒有十座八座博物館都不好意思叫文藝復興,甚至私人也喜歡炫耀收藏,但是要建這麼多博物館館藏從哪來?靠歐洲那些年的積累根本不夠零頭,怎麼辦?第一搶別人的,第二自己造唄,這就是為什麼大英博物館的館藏其他國家的文物比例遠遠高於英國本身的,這種情況在中國印度這種原發性的古文明國家根本不可能出現,那麼號稱比之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輝煌文明的西方怎麼文物如此匱乏?哪怕造假也比不過人家挖出來的數量?所以他們就選擇重量和體型制勝的辦法,專門造超大體型的,一個頂一萬個,更省事,這大概就是西方造假歷史的來龍去脈了。
 天涯的eleele的從西方文獻和實物對比分析西方造假那才是最致命的,到現在還沒有人能反駁。
 那些迷信西方的人,是不會允許任何質疑西方文明的造假問題,哪怕是明顯造假也視而不見,更不願意回答一些基本常識問題,比如說問他們:一部荷馬史詩需要多少張羊皮來書寫?現實嗎?經濟基礎允許嗎?它答出來了,直接就是我不聽,我不聽,問題是撒潑打滾,就好像能回避掉這些常識問題了?另外,為什麼嚴加看管的亞力山大博物館老是著火,為什麼還越燒古籍越多了,燒了每次都古籍反而倒多了起來?這是不是漂白造假的行為?實在讓人懷疑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古羅馬肯定有人類文明的遺跡,這不假,又沒有達到西方宣傳的高度,有沒有那麼璀璨的成果,很值得商榷。比如我們偽造一堆文獻文物,塞到河姆渡、半坡、龍山,說這些是黃帝炎帝蚩尤的古址,如何如何,西方就是這樣的造假。拿遺址編故事,拿故事尋遺址,反過來碘著臉說我們文獻、口頭、文物、古跡相互驗證的歷史不真實,有種就統一標準。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8434
2018-10-30 07:48:29
圖博館
雲岡石窟第18窟3D列印成功 可防腐防水耐潮濕 2018-11-09 新華網

  記者從雲岡石窟研究院瞭解到,借助3D列印技術,雲岡石窟第18窟在北京被成功複製,高大的立佛“走”出了千年石窟。
  這是繼第3窟大佛、第12窟“音樂窟”成功複製後,雲岡石窟研究院利用數位技術讓文物“活起來”的又一重大成果。
  雲岡石窟第16至20窟,即帝王象徵的曇曜五窟,由當時著名高僧曇曜主持開鑿,揭開了雲岡石窟開鑿的序幕。其中,第18窟北壁主佛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樑高挺,身披千佛袈裟,兩側分別配置脅侍佛、脅侍菩薩及十大弟子像。
  雲岡石窟研究院數位化室主任寧波介紹說,第18窟複製專案由雲岡石窟研究院和北京建築大學合作,經過3個多月的資料獲取、3個多月的資料處理後,20餘台大型3D印表機耗時一年列印出800餘塊模組,又用3個多月時間現場拼裝上色,最終完成對第18窟的一比一高精度模組化複製。
  “複製用的是改良性能的樹脂材料,具有耐潮濕、阻燃、防腐、防水等功能,還可以積木式拆裝運輸。”寧波說,複製窟整體高17米、寬22米,展現了第18窟的原貌,未來有望落戶北京。
  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介紹說,近年來,研究院通過與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長期研究與探索,為雲岡石窟建起了三維的“數位檔案”。融保護、研究、管理、展示為一體的數位化平臺不僅使人們對石窟目前的狀況瞭若指掌,還可及時把握文物若干年後的形態變化,一旦文物因自然災難或人為原因受損,還有可能進行精度極高的修復。
  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造像59000餘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
http://smart.huanqiu.com/roll/2018-11/13495871.html
2018-11-10 08:31:23
圖博館
“中國製造”緊逼,最大零售商戴比爾斯也沒法只賣天然鑽石了

總部位於南非約翰尼斯堡的鑽石零售商戴比爾斯(De Beers)作為全球鑽石市場強大的壟斷者和操縱者,一直擔心中國大量生產的人造鑽石會使其利潤縮水。
《南華早報》2018-11-24刊發該報首席新聞編輯Yonden Lhatoo《戴比爾斯和中國的“假”鑽石作鬥爭,但究竟誰才是假的?》,文章稱,隨著人工製造鑽石技術的成熟,大量的人造鑽石正從中國企業的實驗室中生產出來。在花了幾十年時間壓制和排斥人造鑽石行業之後,該公司終於徹底改變策略,加入了這一潮流。
  鑽石的“謊言”
文章稱,鑽石作為“寶石之王”,價格昂貴,長久以來一直被人們視為愛情和社會地位的象徵。事實上,鑽石並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麼稀有和特殊。戴爾比斯在近半個世紀裡對鑽石供應的操縱和壟斷,使鑽石的價格遠遠超出其真實價值。價格本應是由價值和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但鑽石的“重要性”在人們意識中的根深蒂固,足以確保鑽石開採經濟繼續取得成功。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鑽石戒指在婚禮中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但實際上,它只是戴比爾斯在上世紀30年代末推出的一項出色的行銷計畫的產物。
美國《心理牙線》雜誌2015年曾刊文《為什麼訂婚要用鑽石戒指》回顧:1938年,戴比爾斯的高管們陷入了困境。自1919年以來,鑽石的需求和價格一直在緩慢下降,低迷的經濟導致消費者更青睞于普通的金屬戒指。為了開拓新市場以大幅提高收入,戴比爾斯向紐約廣告公司求助,該公司於是邀請好萊塢最大牌的明星佩戴鑽石,並鼓勵頂尖時裝設計師將鑽石作為一種新興的時尚趨勢加以宣傳。
1947年,紐約廣告公司的撰稿人寫下了“鑽石恒久遠”的廣告詞,強調了鑽石作為永恆、牢不可破的愛情象徵的重要性。一系列的宣傳和行銷使鑽石訂婚戒指的銷量一路飆升,鞏固了戴比爾斯在鑽石市場的壟斷地位。鑽石也不再只是一塊美麗的石頭,人們開始相信它是愛情和社會地位的偉大象徵。
  沾染鮮血的鑽石
《南華早報》稱,南非一直是世界鑽石生產的領導者,全國7個大型鑽石礦,都由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控制。鑽石開採的工作環境十分惡劣,礦井溫度過高、通風條件差,矽塵侵襲肺部,容易引起致命的疾病,南非採礦業經常因其不良的安全記錄和高死亡率受到批評。每一塊鑽石的開採,都沾染著南非地區勞動人民的汗水、淚水和鮮血。
2018-11-27 09:33:14
圖博館
Yonden Lhatoo認為,如果你必須購買鑽石,選擇實驗室製造的人工鑽石將更有意義。你會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東西,你不必心懷愧疚——因為它並沒有沾染上非洲地區悲慘的男女和兒童的汗水、鮮血和眼淚。把它戴在手指或掛在脖子上,你不必掠奪土地,也不必破壞環境。即使沒有一張標籤證明它來自于“天然”的產地,那又如何呢?
  “中國製造”人造鑽石
據日經新聞2018年8月2日報導,隨著技術的進步,實驗室製造的鑽石早已用於工業生產。中國的實驗室不僅能夠製造較小的、黃色的寶石,還可以製造較大的、無色的寶石,並拓寬了它們在珠寶行業的用途。中國的鑽石實驗室通常擁有數千台合成設備,每台設備一次可生產100顆寶石。
觀察者網此前也報導,我國1965年就設計製造六面頂壓機(國外多使用兩面頂壓機)用於人造鑽石生產,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生產大國,截至2017年底,我國人造金剛石產量已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
在物理和化學成分上,人造鑽石和開採的天然鑽石是一樣的,都是純粹的碳結晶,人造鑽石並不是施華洛世奇水晶。不僅如此,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相比,雜質和缺陷會更少。有關專家表示,由於實驗室培育出的鑽石成分為99.9%的純碳,人造鑽石實際上比天然鑽石更加閃亮也更加結實。
最重要的是,人造鑽石比天然鑽石成本更低,價格也更加便宜,有望改變鑽石價格高昂的局面。
  戴比爾斯轉變策略
為了防止天然鑽石的市場被侵蝕,幾十年來,戴比爾斯一直在抨擊和壓制人造鑽石行業。然而,今年5月,戴比爾斯終於徹底轉變策略,正式宣佈成立自己的人造鑽石品牌“LightBox”,並定價為每克拉800美元。在宣傳人造鑽石的過程中,該公司也明確了這一產品的定位:人造鑽石更適合“好玩和時尚”,而不是在更重要的場合使用。言外之意即是把天然鑽石和人造鑽石劃清界限,依舊強調天然鑽石的獨特地位。
在成立人造鑽石品牌的同時,戴比爾斯還推出了“鑽石鑒定技術”,可以利用高科技探測器來識別鑽石中的“假貨”,防止消費者“受騙”。
對於“假貨”這一概念,《南華早報》首席新聞編輯Yonden Lhatoo在文章中質疑:戴比爾斯與中國的“假”鑽石作鬥爭,但到底誰才是假的呢?
  回應
猶太奸商欺騙世界男女情侶的好日子到頭了!
兔子是壟斷粉碎機、暴利終結者、流氓懲罰者、資本掘墓人!
2018-11-27 09:33:35
圖博館
英媒:中國的名畫複製村轉型不容易

  英國路透社2018-12-18中國藝術品複製村努力改變自身聲譽 在中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中國南方的一個村莊——曾經是藝術複製品的發源地——正在思考自己的未來。
  大芬村是廣東深圳一個人口稠密的村莊,這裡曾是住著300多戶水稻種植戶的偏遠村莊。伴隨改革開放,大芬村一躍成為國際油畫交易中心,並一度佔據全球油畫複製品市場份額的75%。大芬村現在擁有1200家畫廊和藝術品生產企業,行業雇員超過2萬人,2017年油畫相關產業產值達到41.5億元。32歲的馬春燕(音)是該村一位藝術家,他可以在一天內創作出梵古代表作《星夜》的複製品——售價1000元。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市場對藝術複製品的需求不斷減少。當地政府隨後開始實施一項計畫,欲將大芬村轉變為原創作品的生產地。然而,成功似乎遙不可期,市場對大芬原創藝術作品的需求不溫不火,對原創作品感興趣的藝術家也寥寥無幾。為了吸引藝術家,當地已投資1億元建造一座藝術博物館,為讓藝術家安居樂業,當地還建造了268套公寓。該村現在有300名藝術家專注于原創作品,然而,在大芬村工作12年的原創藝術家陳景陽(音)對未來並不樂觀,“大買家都知道這裡曾經因複製品而聞名,這是一個低端市場,所以沒有多少人來這裡購買原創作品。”

大芬村_百度百科

深圳布吉的大芬村,是並不起眼的客家人聚居村落。然而一走進這座占地僅0.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就深深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在這裡,不但可以見到國際上著名油畫家的作品,而且可以瞭解國際油畫市場的走勢。因為這裡不但雲集了全國各地2000多名畫家和畫師,而且200多家畫廊複製的油畫作品都是市場最流行的名畫。大芬村每年生產和銷售的油畫達到了100多萬張,年出口創匯3000多萬元,被國內外的藝術同行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
......
  面臨難題編輯
在大芬村,畫工和畫廊聚集,相關的產業鏈條和貿易規模已經初步形成,但由於原創太少、複製太多、租金飆漲等因素,這個曾經被深圳官方視作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樣板的地方一直飽受詬病,圍繞其是否將沒落的聲音也從未停止。
2018-12-19 09:24:42
圖博館
江西上猶縣油畫產業園建成後,這種聲音越發突出。上猶縣政府網站介紹,該產業園項目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建成後將吸納3000多名油畫創作人員入駐,承接大芬、福建莆田、廈門海蒼等油畫產業成批轉移。大芬村已有180余名畫家搬遷過去。
一些大芬村的老畫工們仍然不願挪窩。在他們眼裡,大芬村雖然面臨諸多問題,但其是自發形成的油畫基地,距離市場最近,短期內大芬村的地位無可取代。
  原創困境
早在2006年前後,大芬村便已興起了離開潮。畫工蕭中說,噴繪技術出現後,門檻降低,價格跌得太厲害,很多人待不下去,走了。
蕭中也是美院畢業生中的一員。“什麼人都可以來畫畫,根本不需要專業背景,只要你會填色。即便不會,兩個月就能學會一種填色技法。”他感歎說。
門檻降低之後,伴隨入門人數增多的是競爭的愈加激烈,以前一幅人物畫畫工至少能拿三四百元。
受過專業訓練的美院畢業生們不得不與毫無美術根基的人搶飯碗,更難堪的是,還未必搶得過。“一些半路出家的人都沒上完學,但專盯著一個系列,比如說凡•高的畫,幾年下來填色速度飛快,美院的畢業生根本比不過,只能離開。”蕭中說,“許多美院畢業生也心高氣傲,不然待上一兩年便能活下來。”
  來自於西洋的油畫在國內市場一直難以打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國外訂單銳減,大芬村生存困難引起各界關注,對 “大芬模式”的思考也隨之四起。部分學者認為大芬村過於依賴複製,處在產業鏈的低端,呼籲調整發展模式,原創作品被視為大芬村重新崛起的出路。政府也通過在保障房分配和積分入戶等政策上的傾斜鼓勵轉型。
2018-12-19 09:25:14
圖博館
一夜之間,搞原創的人多了起來,但是市場效果並未如想像中火爆。以大芬村前門入口處一街之隔的盧浮宮為例,這一旨在打造原創藝術精品的展銷中心,開業六七年來,由於租金比村內便宜幾成,曾先後雲集了百余名原創畫家,由於市場冷清,人數流失過。
  大芬村的原創畫作占兩至三成。而今,畫廊也逐漸將視線投向國內市場,畫家們的畫作風格也隨之改變,油畫開始與國畫相融合,很多以花卉和人物為主題的水墨畫改用油畫來表現。藝術形式也逐漸多元化,國畫、刺繡、雕塑等紛紛進駐。
  前景難料
在從大芬村遷至上猶的畫工群體中,鄭洪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記者,上猶的油畫基地會定期派車免費接送,去了之後租金全免,已經去了三四批。
鄭洪稱,那裡包吃住,一月保底工資低的都有2000多元,級別高的畫工保底工資能有五六千元。完成工作量之後,還有提成。
鄭洪去上猶之後感覺競爭壓力不大,不像在大芬村,有上千人在競爭,但他待了一個星期就回來了。他顧慮那裡市場還未形成,人氣不旺,擔心以後畫賣不掉,也無人下單,而離開大芬村太久,老客戶會將他遺忘。
東莞、南京各地也紛紛興建油畫基地,打造集油畫創作、生產、展示、銷售等於一體的綜合型油畫產業藝術基地。但是成功的案例並不多。地方政府介入文化產業時未充分考慮市場因素,有的是為了政績,有的是想做大,但不具有對市場的判斷和把握能力。
2018-12-19 09:25:55
圖博館
70%的鑽石已是河南造,但戴比爾斯還沒有慌 2018-12-03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新聞場裡多了不少鑽石巨頭戴比爾斯(De Beers)要“栽”的消息,和這個結論搭配的還有“中國人造鑽石或成最大贏家”的歡呼。在雷同度極高的系列文章中,作者一邊拆穿“百年鑽石騙局”,一邊宣揚中國人造鑽石勢頭強勁,逼得戴比爾斯陣腳大亂。
  “厲害了我的國”很爽,“白菜價鑽石”讓人神往,但到底這一天何日到來,還是要看看技術和市場的現狀。
  談到鑽石,繞不開戴比爾斯。這家名義上的南非公司成立於1888年,由世界各地的鑽石礦主合股掌控,一度控制了全球90%的鑽石開採份額,是毋庸置疑的鑽石老大。130多年來,戴比爾斯不斷收購新發現的鑽石礦;掌控鑽石存量,維持價格穩定。在技術方面,它為鑽石的品級設定了標準,也就是包括克拉數、淨度、切工、顏色在內的“4C”標準。但戴比爾斯更重要的操作是與明星名流合作,維護鑽石高貴的公關形象,甚至根據鑽石礦的出品,隨時調整廣告策略。比如19世紀最成功的行銷文案“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A dimond isforever),把一種稱不上罕見的石頭和“真愛”捆綁,掏空了男人們的錢包。
  50年代末,蘇聯發現西伯利亞鑽石礦,戴比爾斯拋棄意識形態壁壘,迅速將其拉入陣營。針對西伯利亞礦以半克拉以下小鑽為主的特點,戴比爾斯推出了“永恆戒指-eternity ring”——用25顆蘇聯碎鑽鑲成,向年老的已婚夫婦銷售,主題是重拾愛情。這一行銷如此成功,以至於出售的鑽石平均重量從1939年的1克拉降低到1976年的0.28克拉。可以說,消費者對鑽石飾品的偏好,僅僅是因為公關公司牽動了一根木偶絲繩。
  1959年,戰後的日本政府允許進口鑽石。戴爾比斯終於有機會打開國際市場,從60年代開始,他們只用了10多年時間,就扭轉了日本人1500年的婚禮習俗。1967年,不到5%的日本婦女訂婚收到鑽戒。到1972年,這個比例是27%;1978年,50%;1981年,達到60%,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訂婚鑽戒銷售市場。
  蘇聯鑽石能為戴比爾斯賺錢,那麼人工鑽石當然也不是問題。戴比爾斯旗下的“第六元素”(Element Six),是全球最大的兩家高端人造鑽石公司。早在1992年,就以科研心態造出了34.8克拉的大型人造鑽石。今年5月,戴爾比斯推出的人造鑽石首飾品牌“Lightbox Jewelry”(燈箱),只是“第六元素”新的工作內容而已。
2018-12-19 09:28:23
圖博館
第一顆人造鑽石1955年誕生在美國“通用電氣”的實驗室裡。
中國進入人造鑽石領域,要等到1963年的第一台國產兩面頂壓機,再過一年,中國製造出了六面頂壓機,生產效率上高出兩面頂壓機10倍,而且在耗材上也更加節省成本。1966年中國製造了第一批人造金剛石,總重量一萬克拉。90年代,中國迅速趕超美國成為全球人造金剛石最大生產商,並迅速搶佔國際市場。2001年,中國人造金剛石產量不過16億克拉,2016年產量逼近200億克拉。到了2018年,全球90%的人造金剛石都是“中國製造”。與此同時,全球幾乎所有高溫高壓法製造的人造鑽石,都要進口中國的六面頂壓機、借鑒中國人工金剛石製造技術。這當中也包括戴比爾斯的“第六元素”工廠。
  這個市場佔有率值得驕傲,但是需要面對的現實是,中國人造金剛石主攻冶金、採礦、建築等下游行業,利潤遠不如西方首飾巨頭。以2010年美國市場為例,美國2010年進口我國人造金剛石4.6億克拉,排在第二位的愛爾蘭只有不到0.7億克拉,但是愛爾蘭的人造金剛石的銷售單價是我國的5.5倍,說明我國出口美國的人造金剛石絕大多數是低端產品。
  世界鑽石大佬慌了嗎?
更大的利好在於,國際市場和消費者似乎集體看漲人造鑽石。
在裝飾品市場上,2015年人造鑽石的市場佔有率是0.1%,2016是0.3%,2018的報導中已經到了3%。摩根士丹利預計到了 2020 年,人造鑽石的銷量可以增加到 10 億美元,約占總市場份額的 7.5%。花旗銀行的研究認為,2030年,人造鑽石占鑽石市場的份額將達到10%。
消費者的態度也有所轉變,市場諮詢公司 MVI Marketing 針對這些消費者做了份關於 “你更傾向于購買天然鑽石還是人造鑽石” 的調查,70% 的受訪者選擇了後者。
2018-12-19 09:29:50
圖博館
第一顆人造鑽石1955年誕生在美國“通用電氣”的實驗室裡。
中國進入人造鑽石領域,要等到1963年的第一台國產兩面頂壓機,再過一年,中國製造出了六面頂壓機,生產效率上高出兩面頂壓機10倍,而且在耗材上也更加節省成本。1966年中國製造了第一批人造金剛石,總重量一萬克拉。90年代,中國迅速趕超美國成為全球人造金剛石最大生產商,並迅速搶佔國際市場。2001年,中國人造金剛石產量不過16億克拉,2016年產量逼近200億克拉。到了2018年,全球90%的人造金剛石都是“中國製造”。與此同時,全球幾乎所有高溫高壓法製造的人造鑽石,都要進口中國的六面頂壓機、借鑒中國人工金剛石製造技術。這當中也包括戴比爾斯的“第六元素”工廠。
  這個市場佔有率值得驕傲,但是需要面對的現實是,中國人造金剛石主攻冶金、採礦、建築等下游行業,利潤遠不如西方首飾巨頭。以2010年美國市場為例,美國2010年進口我國人造金剛石4.6億克拉,排在第二位的愛爾蘭只有不到0.7億克拉,但是愛爾蘭的人造金剛石的銷售單價是我國的5.5倍,說明我國出口美國的人造金剛石絕大多數是低端產品。
  世界鑽石大佬慌了嗎?
更大的利好在於,國際市場和消費者似乎集體看漲人造鑽石。
在裝飾品市場上,2015年人造鑽石的市場佔有率是0.1%,2016是0.3%,2018的報導中已經到了3%。摩根士丹利預計到了 2020 年,人造鑽石的銷量可以增加到 10 億美元,約占總市場份額的 7.5%。花旗銀行的研究認為,2030年,人造鑽石占鑽石市場的份額將達到10%。
消費者的態度也有所轉變,市場諮詢公司 MVI Marketing 針對這些消費者做了份關於 “你更傾向于購買天然鑽石還是人造鑽石” 的調查,70% 的受訪者選擇了後者。
2018-12-19 09:30:01
圖博館
為了應對這一趨勢,各家珠寶品牌早已開始行動。主打金銀、釉瓷、琉璃的首飾品牌潘朵拉出了一種叫 Zirconia 的人造鑽石,以水晶飾品為主的施華洛世奇在 2015 年 5 月份發佈了一條新的產品 Diama,其中所有單品都是由人造鑽石製成。
相比之下,業界大佬“戴比爾斯”一度很傲嬌。2016年,為了打壓人造鑽石,戴比爾斯發佈的新標語是:“真的才是稀有的,稀有的才是寶石。”,推出了一項新服務,出售一種可見鑒定是否是天然鑽石的工具,免費配送給主要權威鑒定機構。
但是歷史大勢不可違逆,大佬幡然醒悟得很快,放下身段也十分果斷。2018年5月,戴爾比斯就宣佈正式生產CVD人工合成鑽石,9月開始供貨。Lightbox Jewelry的口號立刻變成“可能不是永恆的,但此刻是完美的”。價格力度超越所有對手,200 美元/0.25 克拉、800 美元/1 克拉——1克拉的價格相當於天然鑽石的十分之一。
  坦白說,作為女生,一直到寫完這篇文章我還沒搞清楚怎麼會忽然間有那麼多熱炒中國人工鑽石的稿子。眼下我腦海裡只有一個問題:Lightbox哪裡買?可見,在首飾類鑽石的市場爭奪中,技術問題只是次要方面,天然-人工鑽石的變化也不影響基本格局,百年來戴爾比斯等巨頭營造的文化氣氛和行銷神話才是根本問題。
只要中國大多數年輕人還在期盼一場西式婚禮,只要中國“傳統”婚禮依然不肯和“鬧洞房”、“現場付彩禮”等惡俗切割,中國的人造鑽石優勢想轉化為首飾市場上的霸權,恐怕還要耐心等上一代人。
  回應
鑽石是騙局,難道玉不是?
至少君子不帶玉沒人說他不是君子,但結婚沒有鑽石,可有一群女權跳出來說你惡俗不懂愛情
2018-12-19 09:30:47
圖博館
匪夷所思!LV包嚴重褪色 路易威登回應是環境問題

據看看新聞2019-01-16報導,近日,杭州的一位元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購買了兩隻LV的包,本來想彰顯身份用的。可現在,這兩個包卻被擺在了專櫃裡,王先生都沒法帶出去,這是為啥呢?
王先生的手提包是2017年的1月,在杭州萬象城花了1萬多元購買的,之後發現了掉漆。就在當年的5月份,找到了設在萬象城裡的LV專櫃來協商處理,對方當時給他更換了。
可是這個剛剛換好的手提包,大概用了也就三四個月,又出現了同樣的問題。不僅如此,王先生告訴我們,他另一個LV的手包也有掉色的問題,這個手包是他在澳門花了八千多元買的。於是,他只能找到LV專櫃。
對方表示,這次維修的話就要付費維修,理由是已經過了三包期。王先生認為,“包都是相同位置有掉色,我認為他們品質有問題。本來以為價格貴就圖個品質好,哪知道還不如外面的地攤貨。”
那麼,王先生的這兩隻包,怎麼老是掉色呢?據說對方也給出了解釋,但是這個說法讓王先生更生氣了。“上海(總部)給我解釋更加匪夷所思;一個說你不要穿白色的襯衫,不就不掉色了。還有一個手柄的事,他說是中國水土的問題,說我們的空氣品質不好。”
對方提出的各種分析結果,讓王先生無言以對,現在包還放在萬象城LV的專櫃裡。而王先生找到記者,也想弄清楚,他買的兩款LV的包連續出現同樣的問題,到底是品質問題,還是環境惹的禍。
記者隨後也聯繫上了路易威登上海總部公關部的工作人員,對於包掉色的問題,張小姐是這樣回復的:“LV的每一款產品,都是植物的染料所做的,所以有可能有的個別時候會有掉色的情況。我們也都有提醒的。只能說是個別使用不同或者是氣溫高低也有可能影響;溫差、濕度都有可能會影響。”
目前,路易威登上海總部答應,給王先生手提包免費更換部件。但是另一隻包的掉色問題,需要發到上海總部進行檢測,再給出回復。
  回應
恭喜你,買到真貨了,高仿才不褪色。
恭喜啊,交了幾萬智商稅,終於發現一個真理——名牌只能用來裝逼,品質實用性未必比得上地攤貨。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01_17_487249.shtml
2019-01-18 08:50:35
阿楨
“美白加高光”,樂山大佛成了小鮮肉? 2019-07-05 四川線上

樂山大佛開鑿于唐開元初年(西元713年),至今已超過1300年歷史,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古代石刻彌勒佛坐像。只是,屹立千年的大佛也有“身體不適”的時候,2018年10月8日,“樂山大佛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測工作”正式啟動。在經歷175天體檢修繕後於今年3月底全面完成並拆除腳手架,4月26日樂山大佛正式“出關”。
與此同時,不斷有自媒體發文稱,修繕後的樂山大佛“美白加高光”,變成了“小鮮肉”,“文化滄桑感都沒了”,“修舊如新是件很可怕的事”,修復去掉了大佛表面的“包漿”,讓大佛失去了千年滄桑感。
但是,說這些話的網友真知道這些“包漿”是什麼嗎?
地處三江匯流處的樂山大佛無任何遮蔽物,常年暴露在外,加上氣候潮濕、植被侵害,佛身多處都風化滲水,所以這些所謂的“包漿”都是傷口、病害。石窟滲水被公認為石窟文物的“癌症”,根據近年來的監測,樂山大佛本體出現風化滲水、胸腹部氣鼓崩裂、危岩體發育等嚴重病害,這些破損部位隨時有墜落可能,不僅危及大佛本體,還危及下方遊客遊覽安全。修繕大佛的相關方案經過了多道專家評議審查,該過程有嚴格的審查程式,此外還有報批程式,最終是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後才進行的,修繕工作也是嚴格按照文物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規進行的。
  回應
再怎麼解釋,這個修繕看著還是感覺不倫不類的,完全沒有歷史氣息。中國的石質文物,千把多年就這樣了,國外的一些文物幾千年仍沒有明顯的損壞,是如何保存下來的?氣候不同嗎?
幾千年?不修復絕對沒有保存得好的。我自己去過土耳其看過古羅馬遺跡,一個是阿斯潘多斯,一個是以弗所。阿斯潘多斯除了那個劇場,再往上走是一個古城,就是一片廢墟,沒有任何修復的,而以弗所雄偉壯觀,圖書館、公廁、民居、市場就跟居民剛走一樣。但進到它的展覽館一看才知道,以弗所在一百年前也是一片廢墟。它能有今天這樣,是土外幾代學者持續修繕(如把碎塊拼上)才完成的。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07_05_508297.shtml
2019-07-07 07:56:30
阿楨
139噸中國服裝改標變“韓國造”,高價專賣中國人 2019-08-10 央視財經

在國內的電商平臺上,經常可以看到來自韓國東大門的品牌服裝,不過最近,韓國關稅廳卻查扣了大批被剪標後, 偽裝成韓國東大門品牌的中國服裝,然後再加價賣給中國消費者 。而這些衣服的價值更是高達 3000多萬元 。
由於剪標、走私服裝等案件頻發,韓國關稅廳表示將在今年10月份之前在韓國制衣工廠、物流中心、機場等地對進出口服裝原產地進行強化管制,同時還將通過提高檢查率等方式嚴厲打擊走私行為,以維護韓國服裝市場秩序。
  回應
就不明白,明明世界一流的衣褲鞋帽都是中國造的,卻有人迷信韓國的比中國的好?真是有錢閑的!
淘寶大把排前面的韓式娘炮衣服款式,都特麼醜地要死
我上天貓只想買個便宜,買個衣服水瓶什麼的按銷量排行,全是這個韓版那個韓版,沒得挑。究竟是消費者太愛韓版倆字還是商家以為消費者愛韓版倆字?
2019-08-11 07:44:18
阿楨
重慶大學博物館參評專家否認參與鑒定,稱只是簡單參觀

據澎湃新聞2019-10-17報導,由於展出大量被稱為“假得荒唐的文物”,重慶大學博物館這些天持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之一。
曾出席吳應騎捐贈藏品評估會議的一位專家表示,當年出席吳應騎的捐贈藏品評估會議並沒有涉及到鑒定方面,並強調說評估只是簡單的參觀。
捐贈者吳應騎教授的女兒吳曉妮女士15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展品移交給學校之前,吳教授主動要求校方對展品進行過鑒定。但學校何時為這批捐贈品舉行過鑒定程式以及鑒定結果如何,卻不得而知。
上海一位藝術評論家表示,重慶大學博物館館長是吳應騎的兒子,“對於其中出現的大量贗品,如果由他的兒子負責邀請鑒定,這能公正嗎?”
  回應
所謂文物收藏這個圈子的規矩就是,對於凱子收藏的東西,堅決不能當凱子的面說它是假的。重大這個笑話,主要在於凱子把自己收的東西當真了,而原因又多半是沒有任何專家當他的面說他收藏的是假的。補充一下,文物圈的專家,看到大富大貴之人的收藏,無論多假都不會當面說假的,只會說各種客套話,比如“的確是精品(假貨做得好也是精品呀)”“難得一見(這鬼東西歷史就沒有過)”“有價值(你花這麼多錢買的,花的那都是真錢呀)”,總之就這樣。
我是文博專業人士,你的話是以偏概全的,我不能苟同。
2019-10-18 08:25:57
阿楨
「和珅」王剛砸碎2億古董挨告…節目停播!忍8年首吐真相:是贗品

71歲大陸演員王剛曾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扮演「和珅」,角色形象深植人心,後來主持鑑定古董節目《天下收藏》,更締造話題,不過2012年時,節目中曾砸毀一個聲稱2億人民幣的古董,並且被告上法院,爭議持續多年,他近日首度做出回應。
王剛當年主持節目時,手持紫金槌,只要得知是贗品就砸毀,成為節目一大刺激看點,不過當時出現兩個甜白釉壓手杯,被鑑定贗品後砸碎一個,後來持寶人拿去民間單位鑑定,竟逆轉得知是價值2億人民幣(約台幣8.9億元)的真品,事件因此告上法院,節目後來也停播。而他首度回應砸寶事件「價值兩億是假的」、「這是贗品」,當時曾勸持寶人退出節目,但是對方堅持不退,後來杯子兩個砸碎一個,持寶人為此提告,經過一審、二審判決仍是對方敗訴。
有關2億傳聞,王剛說「甭說贗品就是真品,也不會值兩個億」,最後沒有為此事件做出賠償,且所有訴訟費用也是由提告者支付。他心裡覺得很同情提告的人,因此不願意再重提舊事,然而網路新媒體林立,砸寶傳聞有許多不實言論傳播,因此決定拍影片回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D77ttDfLA
2021-09-29 09:28:39
阿楨
「和珅」王剛砸碎2億古董挨告…節目停播!忍8年首吐真相:是贗品

71歲大陸演員王剛曾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扮演「和珅」,角色形象深植人心,後來主持鑑定古董節目《天下收藏》,更締造話題,不過2012年時,節目中曾砸毀一個聲稱2億人民幣的古董,並且被告上法院,爭議持續多年,他近日首度做出回應。
王剛當年主持節目時,手持紫金槌,只要得知是贗品就砸毀,成為節目一大刺激看點,不過當時出現兩個甜白釉壓手杯,被鑑定贗品後砸碎一個,後來持寶人拿去民間單位鑑定,竟逆轉得知是價值2億人民幣(約台幣8.9億元)的真品,事件因此告上法院,節目後來也停播。而他首度回應砸寶事件「價值兩億是假的」、「這是贗品」,當時曾勸持寶人退出節目,但是對方堅持不退,後來杯子兩個砸碎一個,持寶人為此提告,經過一審、二審判決仍是對方敗訴。
有關2億傳聞,王剛說「甭說贗品就是真品,也不會值兩個億」,最後沒有為此事件做出賠償,且所有訴訟費用也是由提告者支付。他心裡覺得很同情提告的人,因此不願意再重提舊事,然而網路新媒體林立,砸寶傳聞有許多不實言論傳播,因此決定拍影片回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D77ttDfLA
2021-09-29 09:29:54
阿楨
印度仿製藥暢銷全球!為何西方蒙受巨損 也不制裁印度? 2022-07-3日

仿製藥不是假藥,當藥品專利保護期到期後,其他國家和藥廠即可生產仿製藥。(楨:?仿製藥非法!學名藥合法!)
印度每年生產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仿製藥,價值數百億美元,出口全球兩百多個國家,有著巨大的市場影響力。瑞士諾華公司曾因其治療慢粒白血病的首選藥物格列衛,處於專利保護期內被印度藥企大規模仿製而起訴印度政府。除了諾華,還有很多西方藥企因專利藥侵權起訴過印度,但結果不是敗訴就是訴訟被駁回。本視頻將從四大主要原因進行分析:政府的扶持;災難後的賠償;成為試藥基地;罰不責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fjwNLp2l0

醫保局“靈魂砍價”讓更多好藥以更低價格進醫保!背後究竟如何談判? 2022-05-06 08:51

國家醫療保障局在2018年成立後的4年多時間裡,每年都進行了一次談判。全國有500多個藥品品種,通過談判的方式進入了醫保目錄。醫保部門組織了相關專家,對談判進入醫保目錄的產品的價格、臨床應用價值等進行綜合評定,相當於出了一個“底牌”,然後談判的人員就與藥品生產企業,或者供應商進行談判。

“靈魂砍價”之後,醫保又揮起大刀 2022-06-16

在2019年那場著名的“靈魂砍價”中,阿斯利康的糖尿病藥物達格列淨,降價72%,該藥進醫保第一年就增長了200%以上,到第二年前三個季度的同比增幅接近300%,全年已超20億元,挺進了全國口服糖尿病用藥的前三。
協定到期需要續約的獨家品種,降價幅度將與醫保支付情況掛鉤。而且藥品進入醫保目錄以後銷售的金額越高,超出醫保基金預估金額越多,其降價的幅度就越高,即便不需要重新議價,也面臨最高25%的降價。“越是大品種,價格砍得會越狠。”
到2019年,進入醫保目錄的腫瘤靶向藥總數已經增加到了30種。其中,2018年納入醫保的奧希替尼,當年就1468.87%的放量——金額從186.56萬元增至2926.89萬元。
2022-08-02 07:31:35
阿楨
3萬一克拉人造鑽石,在中國跌到270元,美媒:中國破壞了秩序 2022-12-11 上游新聞

  鑽石,被譽為“珠寶之王”,一克拉的價格在3-30萬。
  2020年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枚11克拉鑽石曾拍賣出4.53億天價。但如今在中國河南,一克拉鑽石最低270元,跌到了白菜價。
  一百多年,鑽石是歐洲皇室和上層的專屬。如今,河南珠寶批發市場上,一克拉鑽石跌跌到了3位數,遠銷到全世界。不少男性網友直呼“感謝河南,讓我們實現‘鑽石自由’”。
  鑽石降到白菜價,卻意外惹怒了老美。老美珠寶理事會、珠寶商協會等6家珠寶機構聯合發文,批評中國正在將神聖的鑽石變為普通的石頭。文章最後警告:警惕中國製造,他們是行業秩序的破壞者。
  01河南製造,終結鑽石“天價神話”
  鑽石之所以賣到天價,源於西方的壟斷。
  1870年,南非發現Orange River鑽石富礦。為了壟斷鑽石生意,西方財團戴比爾斯買下整個礦場,用武力壟斷了全球90%以上市場。每年只開採一小部分,加上瑪麗蓮.夢露、英國王室的代言行銷,鑽石進入“天價時代”,並延續至今。
  不過,隨著我國解決了“鑽石產量稀少”的難題,風向突然逆轉。2019年,中國科學院經過不懈努力,成功突破“人造鑽石”培育技術,並向河南試點推廣。短短兩年,河南就成為全球最大產鑽基地,占了全球近一半產量。
  和天然鑽石相比,河南人造鑽石不僅“以假亂真”,甚至品質上更勝一籌,顏色達到標準最高的D級,淨度達VVVS級。
  中國技術下,天價商品被拉下神壇的例子比比皆是。2021年10月,心臟支架被納入集中帶量採購,從3萬降至6000,自費部分僅需700元。
  還有曾經3萬一克、天價收割我國的日產“時光酶”,其國產版“若返”也跌至千元出頭。
  回應
不是破壞秩序,而是打破詐騙局面
2022-12-12 08:11:51
阿楨
中國短片《逃出大英博物館》爆火,英媒果然急了 2023-09-08 觀察者網

近日,由中國博主拍攝的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火爆全網,講述了在大英博物館中的一盞“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出逃尋鄉的故事,“文物歸家”的主題在中國觀眾中引發極大共鳴。尤其大結局中,“玉壺”帶回了在屈辱年代被非法運往英國的中國文物們的一封封“家書”,字字泣訴戳中諸多網友的淚點。
然而這樣一部民間作品,卻讓英國廣播公司(BBC)等英媒有些“急了”,接二連三發文陰陽短劇“迎合”了中國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並聲稱這進一步擴大了中方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本國文物的呼聲。
但這些英媒一邊汙名化中國民眾在憶起遭掠奪歷史的正常民族情緒,一邊卻心虛地根本不敢提及這些流離失所的中國文物大多是被英方當年劫掠或盜取非法得來的。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
另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球47國,200多家博物館裡,存放的中國文物至少有164萬件。而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000多件,長期陳列的有2000餘件,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大英博物館內的很多中國文物在陳展時擠在一起,沒有名字,只有編號。有的沒有保護罩,任由往來遊客觸摸。還有不少中國文物被切割,一條條裂縫讓人看了心疼。
這部名為《逃出大英博物館》的短劇共有3集,每集不超過10分鐘,以擬人的方式講述了一盞收藏于大英博物館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化成少女,逃出博物館。路上,她意外偶遇來自故土的親人,一位元中國記者,並最終在他的協助下踏上尋鄉之行。
  回應
強盜洗劫了你的家,並且還將搶來的東西正大光明的占為己有,甚至不允許被害者發聲,真是雙標到了極致
CCTV這些官媒咋拍不出這麼好的片子,每年預算幾十億。
這一拉一扯的三言兩語就想把矛盾轉移?各位提高警惕啊,關注點是強盜。
平心而論,文物擬人化創意的始祖,其實就是央視的《國家寶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B9f6VqeD8U
2023-09-18 08:58: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