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6 10:25:04| 人氣4,286| 回應59 | 上一篇 | 下一篇

北斗導航不等於GPS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圖為共軍C602巡航導彈,注意比較下文的美國新型戰斧巡弋飛彈的尾部)

小引:巡弋飛彈與彈道導彈的最大不同是,後者單靠慣性飛行就能命中目標(若再加衛星導引更能增加精度),但巡弋飛彈若沒可靠又精密的衛星導引,別說命中目標,途中早就迷航甚至墜毀。因此不免令人質疑台灣沒自主衛星導引的雄風巡弋飛彈之實戰能力。不然中共沒必要在加入歐洲伽利略之同時,還要大力發展自己的北斗系統。為此本台刊出對北斗系統不同評價的兩篇專文。

<中國北斗導航定位衛星不等於GPS>

  日前,我國成功地將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上太空,它的準確入軌標誌著我國已成功建立了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第一代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不少媒體在報導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時稱一代“北斗”是“中國的GPS”,甚至有媒體稱其優於美、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在公眾為此歡欣鼓舞之時,“北斗”一號總設計師、國家高軌道通訊衛星首席專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範本堯等專家卻指出:一代“北斗”是區域性有源導航定位系統,與GPS等全球定位系統有較大區別;一代“北斗”不優於GPS,但也有後者沒有的長處。
  雙星定位不同於“多星”定位
  “一代‘北斗’只用雙星定位,比GPS等投資小、建成快,”範本堯說這是我國國情決定的,也對一代“北斗”的技術路線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所以我們的定位系統具有自己的特點。”
  美國的GPS和俄羅斯的GLONASS,都是使用24顆衛星(GPS還另有3顆備份衛星,GLONASS則因經費問題損失了幾顆衛星)組成網路。這些衛星不中斷地向地面站發回精確的時間和它們的位置。GPS接收器利用GPS衛星發送的信號確定衛星在太空中的位置,並根據無線電波傳送的時間來計算它們間的距離。等計算出至少3~4顆衛星的相對位置後,GPS接收器就可以用三角學來算出自己的位置。每個GPS衛星都有4個高精度的原子鐘,同時還有一個即時更新的資料庫,記載著其他衛星的現在位置和運行軌跡。當GPS接收器確定了一個衛星的位置時,它可以下載其他所有衛星的位置資訊,這有助於它更快地得到所需的其他衛星的資訊。
  “1983年,‘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陳芳允院士和合作者提出利用兩顆同步定點衛星進行定位導航的設想,經過分析和初步實地試驗,證明效果良好,”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黃秉英研究員說,這一系統被稱為“雙星定位系統”。
  一代“北斗”採用的基本技術路線最初來自于陳芳允先生的“雙星定位”設想,正式立項是在1994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衛星、地面控制中心站和用戶終端等3部分構成。空間部分即“北斗”一號由兩顆工作衛星和一顆備份衛星組成,近日發射的是備份衛星,兩顆定位衛星分別發射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
  用戶利用一代“北斗”定位的辦法是這樣的,首先是用戶向地面中心站發出請求,地面中心站再發出信號,分別經兩顆衛星反射傳至用戶,地面中心站通過計算兩種途徑所需時間即可完成定位。一代“北斗”與GPS系統不同,對所有用戶位置的計算不是在衛星上進行,而是在地面中心站完成的。因此,地面中心站可以保留全部北斗用戶的位置及時間資訊,並負責整個系統的監控管理。
  有源無源是關鍵不同點
  “一代‘北斗’採用的是有源定位,GPS和GLONASS等都是無源定位,”範本堯說,“這是它們質上的不同點。”
  所謂有源定位就用戶需要通過地面中心站聯繫導航定位衛星,而無源定位是用戶直接與衛星聯絡確定自己的位置。我國採用有源定位是因為單靠雙星定位只能確定用戶所在的兩維位置,不能同時得到用戶所在地的海拔高度。而地面中心站在獲得衛星返回的用戶兩維位置後,可以根據電腦裏的資料對應確定用戶所在地的海拔高度。GPS和GLONASS的主要功能都是定位和授時,應該說,從用戶獲得這兩項服務的便利和精確程度來看,一代“北斗”還處劣勢。
但一代“北斗”也比這兩種全球定位系統多了一項功能---通訊。這樣的好處是用戶不必另攜帶一套通信設備。範本堯說,登山者不僅僅需要瞭解自己所處的時間和位置,與大本營聯繫也很重要,通過“北斗”一號及地面中心站的傳輸,通訊就不必通過其他的通訊衛星了,一星多用符合我國國情。GPS和GLONASS沒有設計通訊功能,主要原因就在於不需要地面站中轉服務的無源定位不能提供通訊服務。
  區域性基於技術水準
  一代“北斗”是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只能全天候、全天時用於中國及其周邊地區;而GPS和GLONASS都是全球導航定位系統,在全球的任何一點,只要衛星信號未被遮蔽或干擾,都能接收到三維座標。“區域性是我國雙星定位的技術特點、水準以及國家需求決定的,”範本堯說。
  GPS和GLONASS的空間部分是高度在2萬千米左右的衛星組成的網路。GPS的衛星平均分佈在6個軌道平面上,GLONASS衛星平均分佈在3個軌道平面上,不停地繞地球旋轉。這樣,在全球的任何位置、任何時間都可同時觀測到4顆以上的衛星,通過它們就可以獲得高精度的三維定位資料。
  “北斗”一號是雙星定位,軌道偏高,距離地面3萬6千千米,是地球同步靜止軌道衛星。之所以要在這麼高的高度是因為我們只有兩顆定位衛星,不能覆蓋整個地球,如果在較低軌道上繞地運行,每天就要有一定時間不能監控我國所在區域。
  二代“北斗”可稱“中國的GPS”
  “我國發展二代‘北斗’不會採取一步到位的方式,也不會停掉一代,另外發展二代,”範本堯說,“我們會在一代的基礎上不斷補充衛星數,增加其功能,提高其整體水準。”這位將繼續承擔二代“北斗”設計工作的科學家說:“二代‘北斗’可以稱為‘中國的GPS’,不過它仍然會比GPS多一個通訊的功能。”
  目前,GPS已發展到第三代,我國將從一代“北斗”的基礎直接跨到GPS第二代的水準,這也是二代“北斗”的目標。
  發展二代“北斗”的工作比一代要複雜得多,衛星技術、地面站的完善、用戶終端的開發、關於原子鐘的各項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這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
  “北斗”一號第三顆衛星的準確入軌和成功定點,為發展我國二代“北斗”的關鍵技術提供了準備。範本堯舉例說,此次定位的“北斗”一號備份衛星上新裝載了用於衛星定位的鐳射反射器,能夠參照其他星,把自身位置精確定格在幾個釐米的尺度以內。這顆衛星已定位成功,表明這種技術是有效而可靠的。這樣,當我們不斷發射新的衛星構建二代“北斗”體系時,眾多衛星就會找准自己的位置,構成符合標準的網路。此外,“北斗”一號的3顆星壽命都是8年,專家正不斷研究,預計下一次發射的衛星壽命就能達到10年左右了;而目前GPS衛星的壽命都是12年左右,GLONASS衛星的壽命則是3到5年。
  “20世紀原子鐘最輝煌的應用莫過於由它構成了全球定位系統的核心,”黃秉英說,導航星和地面站全離不開它。目前的原子鐘主要有3種:銣鐘、銫鐘和氫鐘。結構緊湊、可靠性高、壽命長的原子鐘正是發展全球定位系統必需的。在結構方面,銣鐘最小體積已達到6立方釐米;在頻率穩定度方面,氫鐘最好;而在長期頻率穩定度和準確度方面,則以銫鐘最佳。目前,設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國家授時中心使用的就是被稱為“鐳射冷卻-銫原子噴泉頻率基準”的銫鐘,我國的授時基準---UTC(NIM)都是由它提供並不斷同國際基準校正的,而“北斗”一號的時間基準也是由此而來。該院負責深入開展相關基礎研究的李天初研究員說,目前他們正在開展基準鐘的研究,以進一步提高其準確度,為將來的導航系統提供基礎服務。“‘北斗’一號的星載鐘還不是我們自己製造的,”範本堯說,“但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以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單位正在開展相關應用技術的攻關。”
  “北斗”的用戶終端---導航定位接收機也在進一步發展完善。“個人用的接收機大小同於‘大哥大’,車載接收機也不過書本大小,”範本堯說,“但是由於接收機的一些重要部件還需要依靠進口,目前的產量很小,價格也高過GPS終端的許多倍。”現在國內的不少單位都在開展相關的研究。
  範本堯說,2010年前,集無源和有源定位於一體的我國導航定位系統---二代“北斗”將建成,屆時,國民經濟各領域都將從中獲得更大的效益。
http://bwl.top81.cn/military/sf/314.htm
 
航天專家稱神舟飛船從神八開始進入批量生産
 
资料图:“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示意图。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示意圖。
  新華網甘肅酒泉2011年9月29日電 (新華社記者李惠子、徐壯志、趙薇)成功發射天宮一號並將在2012年底前,完成無人和載人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我國瞄准基于空間站需要的下一代載人航天技術。
  作爲我國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載人航天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與11月中旬發射的神舟八號飛船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並在明年與神舟九號和十號飛船進行無人或有人的交會對接試驗,這將爲2020年左右建立60噸級載人空間站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
載人航天總設計師周建平說,每個國家都是經過多次試驗才能成熟掌握交會對接技術,曆史上的航天事故,絕大多數都發生在事先沒有想到的那一點。周建平說:“我們的指導思想就是在全力以赴保證設計正確,保證地面試驗驗證真實、充分,保證産品生産質量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想到及沒想到的各種意外,做足應急預案。”
  針對風險,科技人員采取了諸多手段提高系統可靠性。“首先,在設計上采取備份手段,東方不亮西方亮;采取余裕度設計手段,有個比較大的包容量,能夠包住可能出現的偏差。”“其次,我們反複研究飛行程序和策略,一旦出現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各種意外情況,也要有手段來應對,繼續執行後續飛行任務,或進入安全模式和保護狀態。”“第三,充分發揮工程全系統的能力,例如當發生火箭入軌偏差較大的問題時,用天宮一號的動力來彌補;當一個系統遇到突發情況,用其他系統的能力來幫忙。”  
  火箭方面,我國正圍繞空間站研制新一代、更大推力的運載火箭。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說,由于空間站的每個艙重達20噸左右,發射升空需要新一代更大推力的運載火箭。“我們已經在爲2020年空間站的發射做准備。”
  運載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宋征宇說,數字化、無毒無污染的中國新一代系列運載火箭長征5號、長征7號有望在2014年左右實現首飛。預計2021年左右新型火箭的各項技術將趨于成熟,並逐步替代現有的長征2號、3號、4號系列。  
  此外,未來的我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在軌工作時間增加,這就需要更多措施抵抗失重環境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王憲民說,骨丟失對抗儀等實驗裝置隨天宮一號進入太空。儀器會以不同強度和頻率敲打航天員的腿部骨頭,根據記錄來分析其效用,從而進一步研制失重對抗設備。他說,2008年搭載神舟七號飛船上天的航天員開始使用中醫對抗失重不適等症狀,效果很好。
  王憲民說,我國首次選拔的女航天員也正在進行交會對接任務訓練,最早可搭載神舟十號飛船上天。“女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用品與男航天員不同,目前已設計好,正在研制。”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已成爲繼俄羅斯、美國之後能獨立培養航天員的世界第三個航天員訓練基地。
 
天宮一號油箱可反複加注重複使用 屬國內首創2011-10-01揚子晚報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南京晨光集團公司曆經十年,爲“天宮一號”設計研制出特殊的“油箱”。這個長得像手風琴風箱的“油箱”,叫做大型液體燃料貯箱膜盒。據記者了解,大型液體燃料貯存箱是載人航天二期工程的五大關鍵技術之一,而其中的膜盒是該貯存箱的核心部件,屬于國內首創。
  “這個膜盒的外表結構像是手風琴的風箱,只不過手風琴風箱是長方形連接,而我們的膜盒是圓形膜片連接。”該公司研發中心的施雲鵬高級工程師是參與設計研發該膜盒的人員之一,貯箱膜盒是用特殊的金屬材料制作而成。
  在地面上給汽車加油時,由于汽油本身有重力,一般是用泵把汽油灌到汽車的油箱裏。但在太空中推進劑是失重的,而且必須以液態的形式輸送。而“天宮一號” 的運行時間很長,需要持續不斷的運行動力做保障,所以要做成手風琴風箱的形狀。運用空氣的壓力,擠壓膜盒,將膜盒內的燃料“擠”到“天宮”發動機裏。燃料裝在膜盒裏,膜盒要具備伸縮功能才能滿足要求。“所以手風琴風箱的結構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施雲鵬說。“這次‘天宮一號’的飛行時間是兩年,我們膜盒內的燃料已經一次性充滿了,可以維持兩年不要再加油。”
  此前我國的運載火箭也都有燃料貯存箱,但不論是固體的,還是液體的都是一次性的。這次“天宮一號”的油箱卻可反複加注、重複使用。這項技術的突破和掌握,使只能在一定時間內運行的飛船變成長期在太空運行的“工作站”。
 
天宮一號安裝26個發動機 24個負責姿態調整 2011-10-01華商報
 
  昨日16時09分,天宮一號成功實施第2次變軌,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
  在未來大約兩年時間內,天宮一號還將完成多次變軌、與神舟飛船對接、轉體、翻滾等高難度動作。天宮一號是怎麽實現這些的呢?靠的是安裝在其身上不同位置的26個發動機,這些發動機與神舟飛船發動機都是位于西安的航天六院制造。
 
天宮一號廣泛使用碳纖維 儀器玻璃可耐千度高溫 2011-09-30 中國新聞網
  
  天宮一號此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空間交會對接,這是舉世公認的航天技術瓶頸,也是它要面臨的最大的技術考驗。對接任務的完成離不開其姿態控制系統,而姿控系統必須使用關鍵的光學材料,既能夠濾紫外線,又耐宇宙線輻射、耐近千度的高溫,還要有很強的抗沖擊能力。據介紹,國內目前唯一能滿足此類要求的,只有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提供的耐輻照石英玻璃。
  普通玻璃乃至普通石英玻璃在高強度的宇宙射線輻照下都會變黑不透光,從而造成姿控定位的失誤。在技術完全空白的情況下,1987年,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顧真安院士和他的科研團隊通過幾年的研究和反複試驗,解決了在高純石英玻璃內部進行摻雜的技術問題,攻克了高溫熔融不均體、耐宇宙射線輻照等多個技術難關。1995年,“耐輻照石英玻璃”首次應用于衛星並取得了良好效果。
  資源艙推進分系統先進複合材料承力錐臺是天宮一號的重要結構件。中國建材集團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承力錐臺結構方案,創造性地用蜂窩夾層結構與複合材料十字梁組合結構作爲主承力結構件。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天宮一號上的使用幾乎隨處可見。爲滿足空間光學結構的應用,作爲重要承力結構件的相機支架,設計要求五“高”:尺寸精度及形位精度要求高;線膨脹系數要求高;結構彈性模量要求高,變形要微米數量級;産品基頻高,達100Hz以上;重量指標要求高,研制的技術難度較大。
 
天宮一號家具齊全 可騎單車 2011-10-01 旺報
 
 天宮一號將在太空待上兩年,迎接太空人入住。這個家「家具」眾多、功能齊全,太空人要在其中工作、生活並開展科學實驗。它為太空人提供了不少工作生活設施。
 一奇:騎車練身體
 太空人將來要在天宮一號中駐留的時間比以往的神舟任務明顯延長。長時間在失重環境下生活會造成肌肉萎縮、骨丟失等症狀,所以太空人需要通過太空鍛鍊進行健康維護。天宮一號首次帶上了太空鍛鍊器材,例如特殊自行車,用於鍛鍊下肢肌肉;拉力器,用於鍛鍊肩部和背部肌肉;下體負壓筒,對下半身施加負壓,促使血液向下半身流動,改變失重環境中血液朝頭部轉移的情況。這些也是目前國際空間站通用的失重防護鍛鍊器材。此外,太空人的筆記本電腦裏事先存儲好他們感興趣的影音節目,甚至還可以從太空中往地球上發送電子郵件。
 二奇:祥雲睡袋更輕
 天宮一號為太空人準備的藍色睡袋外部繡有祥雲圖案,相比神七的睡袋,其重量明顯減輕,材料也是優中選優,具有抗阻燃、防靜電、重量輕、鬆緊可調等特點。天宮一號還為太空人準備了保暖內衣、保暖褲、運動襪、運動服、短褲等。這些衣服的設計比較特別,主要是考慮太空工作實驗的特殊需求,比如有的衣服裝有電纜口,有的口袋用於放置輻射測量儀等。由於天宮一號是長期無人低壓運行,會造成衣服材料加速老化,研究人員在地面做了大量的低壓存儲試驗,用專業設備拉扯衣物,確保拉伸強度和撕裂強度合格。
 三奇:滅火手套抓火苗
 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都配備了滅火裝置。如果火情小,就用手套狀的滅火濕巾,可以隨處抓握火苗。它不僅耐高溫,而且絕緣性能好,這是因為太空中的火災大多是由電纜引起。滅火器只在火情較大的情況下使用。太空人戴上防毒面具,按下滅火器上的按鈕,噴射出的滅火劑就會把著火點與四周的氧氣隔離。由於滅火劑有毒性,一旦使用了滅火器,密閉艙裡的空氣就受到了汙染,太空人不再適宜待在艙裏,要嘛更換艙內的空氣,要嘛返回地球。
 四奇:品質測量儀稱重
 為了探索太空人長期駐留太空的醫學變化規律和防護措施,天宮一號裝載了很多空間醫學實驗設備。品質測量儀能在失重條件下「稱量」人體品質,反映太空人飛行期間體重的變化。骨丟失對抗儀通過對太空人施加外力刺激,研究如何對抗太空飛行造成的骨丟失。還有一些裝置用於研究失重環境下細胞變化規律、人的心理變化規律以及對艙內氣體採樣分析等。相比神舟系列任務,天宮一號的實驗設備和專案大大增加,太空人工作量也相應加大。
 五奇:淨化 除有害氣體
 人類想在太空長期逗留,必須設法製造適宜人類生存的小環境。除了維持合適的溫度、濕度、壓力、氧氣等常規環境外,天宮一號還對控制微生物和微量有害氣體配備了專門的「武器」。人體是微生物的產生源,代謝的皮屑在空氣中以浮塵形式存在,微生物控制裝置能在短時間內對空氣進行高效過濾淨化。艙內設備和非金屬材料會釋放微量有害氣體,對太空人健康不利。有害氣體淨化裝置能強力去除幾十種有害氣體,在太空人進入前提前開啟運行。此外,太空人呼吸、排汗產生的水汽也有冷凝水收集裝置定時自動收集。
 六奇:心電裝置隨身帶
 天宮一號攜帶了更新穎、更豐富的醫監設備,採集太空人生理資料,為太空人醫學健康維護提供技術支援。比如,太空人隨身攜帶的心電裝置能24小時連續記錄心電資料,而且不受測控弧段的限制。測血壓的設備和地面袖帶式不同,在胸部連上心電電極,在手指上戴上血氧、脈搏波感測器,對心電信號和脈搏波信號進行分析處理,計算出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理參數。
 七奇:回收 變尿為水
 神舟飛船過去攜帶的都是消耗性資源,太空人衣食住行所需的物資都從地面攜帶,而天宮一號首次對再生技術進行驗證,攜帶了廢物回收利用設備。電解制氧裝置是將純水製成氧氣,動態水氣分離裝置是用太空人的尿液進行水氣分離。未來空間站上尿變水、氧氣再生等技術都與此息息相關。這些技術走向成熟後,將大大減少地面補給,實現尿液、體液和有害氣體等資源的回收利用。
 八奇:蔬菜水果僅觀賞
 部分航太食品將隨天宮一號進入太空,包括蔬菜、水果、肉類和複水湯等成品菜肴,也有蛋白、脂肪、澱粉等單體成分,但這些都不能吃,還只是實驗品。真正能吃的航太食品要等太空人隨飛船帶上天,種類會非常豐富,也更加符合太空人口味。實驗用的航太食品將來要跟隨對接的載人飛船返回地面,研究人員要觀察它們在太空長期運行後會發生哪些變化。據航太食品專家陳斌介紹,太空輻射、艙內溫度變化等因素都可能對食品構成影響。他們在地面存儲了同批次的航太食品,用於對比研究。天宮一號攜帶了高光譜相機,在軌期間將展開多項空間科學研究,包括探測大陸農作物中重金屬的含量分布、農藥殘留和病蟲害。
 九奇:實驗細胞帶上天
 此外,太空人將來駕乘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時,還會攜帶一部分產品上天,有的要轉運到天宮一號中。一方面是因為航天器載荷有限,無法一次帶完所有產品,另一方面是出於產品壽命的考慮,比如做實驗用的細胞,在長期無人條件下難以存活,所以要跟人一起帶上天。
 微重力下 光子晶體試驗
 此外,科學家還將利用天宮一號提供的微重力環境進行光子晶體試驗。光子晶體是可能替代半導體器件並引發信息技術革命的一種新材料,在地球引力影響下,光子晶體很難進行大尺度的試驗。
 
離職教授詛咒天宮 北航憤慨 2011-10-02 旺報
 
 「天宮一號」順利發射,大陸各地一片歡騰慶祝,可是新浪微博用戶王福重竟然修改個人認證簽名為「祈禱發射失敗」。王福重在微博表示,中國大陸在國強軍盛的形勢發展下,應該更加重視人民民生議題。他已將認證簽名改為「哀民生之多艱」。
 不過王福重的異常論點,已引起眾怒。經過人肉搜索發現(另參本館:人肉搜索),王員任職於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國際貿易系主任,對此,北航30日晚間在官網發表聲明,稱其已經於2010年1月離職,對有關針對「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不良言論,表示極大憤慨!北航同時要求有關網站、論壇、微博,應立刻停止傳播失實資訊,消除不良影響。
 
天宮1號國慶獻禮 近7成訪衆民族自豪感增強 2011-10-01 環球時報
 
  根據環球網的一項在線調查,有近七成的受訪網友表示 “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增強了其民族自豪感。不過,對于外界由“天宮一號”而發出的各種誇贊中國的言辭,很多中國民衆也做到了冷靜看待。環球網另一項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有超七成的受訪民衆認爲,“天宮一號”的發射只是中國綜合國力提升的一個方面,不過並不能因此就稱它是中國變成世界強國的一個標志。
 
評論稱中國載人航天效費比高不算“奢侈品” 2011-10-02 新華網
 
  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發展的又一個重大成果,振奮人心。不過在一些論壇和博客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有這樣一種觀點:美國航天飛機已經退役,歐美各國都不斷縮減在航天領域的投入,在這種情況下,現在中國在載人航天領域的投入是不是有些過于奢侈?
  由于經濟上出現的嚴重問題,造成了美國大幅度削減航天領域的投入。航天是一個高投入的産業,美國的航天飛機使用費用極爲高昂,但並不能說航天拖垮了美國的經濟。美國經濟出現問題是由于金融等虛擬經濟過度畸形發展所導致。即使對于蘇聯來說,它在軍事和航天與美國的競賽,也並不是其解體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因爲經濟體制的僵化。
  因此,航天領域確實投入高,但它不會對整個經濟發展形成巨大的負面沖擊效應。相反,航天産業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還會對經濟産生一定的間接促進作用。美國通過“阿波羅”登月等大型航天工程,就刺激了材料、電子、精密加工等一系列相關産業的發展,對美國新興産業革命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而現在美國經濟的問題,非但和航天沒什麽關系,反而和制造業逐漸萎縮,特別是航天這種高技術制造業止步不前有一定的聯系。
美國在冷戰結束後,出于自身“一超”領先地位,就已經開始縮減了在航天領域的投入。美國航天飛機的使用費用高昂,除了本身技術複雜的原因之外,發射次數的降低也是一個因素。次數越低,造成每次發射的費用就會越來越高。而外界批評美國航天飛機設計過于複雜,美國國家航天機構人員臃腫、效率低下,則就涉及到了一個國家航天發展的計劃和費效比的問題了。
  一個國家航天産業能否健康發展,能否對社會經濟産生促進而非“過度投入”的阻礙作用,關鍵在于能否制定一個合理、高效和可持續的航天發展計劃。而中國航天的發展,恰恰就遵循了這樣一條道路。這裏既有我們自身的原因,也有借鑒他國經驗的因素。
  新中國成立之初,研制火箭衛星就成爲國家重點發展的目標。但中國發展航天等高技術,一直堅持獨立自主、不與別國爭霸、“量入爲出”的方針。因此中國在經濟水平尚不發達的時候,就建成了屬于自己的一整套航天研制、發射、測控體系。而且,美國、蘇聯等領先國家的發展,也對中國的航天提供了諸多有益的經驗教訓。例如航天飛機的優勢和劣勢,空間站的發展模式等等。
中國航天的發展上“彎路”就相對的少的多,而且更多表現爲“少花錢、多辦事、效率高”的特點。例如這次天宮一號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就介紹說,美國和俄羅斯當年一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只解決一個問題,而我們這次飛行試驗除主要任務交會對接外,還可達到3個目標。相比美、俄每次都需要發射兩艘飛船進行一次對接,我國一個目標飛行器與3艘飛船先後對接的“1+N”模式,減少了2次發射,顯著降低了成本。
  其實合理、高效地發展載人航天,對于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來說,還真不算什麽了不得的“奢侈品”,完全可以承受。老是琢磨吃飯穿衣的問題並不一定是好事,因爲這意味著忽視了長遠未來的發展。
 
「天宮一號」壽命僅2年 追美須努力【聯合報2011.09.30
 
不過,中共的「天宮一號」太空實驗站,仍與美國或西方太空站相距甚遠。一九七三年美國發射的太空實驗站重達八十五噸,「天宮一號」僅八噸多;一般國外太空站壽命可達五至十年,「天宮一號」設計僅兩年;國外太空站至少有兩個對接面,能同時對接載人、貨物的太空船和專用實驗艙,但「天宮一號」僅有一個對接面。
其次,「天宮一號」明年與「神十」對接後,太空人預計停留時間較短,國外太空站裡的太空人停留時間可達數十天到上百天。最後在能源補給、設備運載及設備維修方面,「天宮一號」也都明顯不足。(楨:小而美!一號是測試用的2年後將返回地面,二、三號才是真正太空實驗室)

九年後美退出 陸獨霸太空? 2011-09-30 中國時報
 
 美國主導的國際太空站將於二○二○年退役,這年正是大陸將正式建成完善的太空站,屆時可能「獨霸太空」,歐美的太空研究項目,也只能借助中國的太空站。
 諷刺的是,大陸獨立研製太空站,源於美國堅拒中國參與國際太空站計畫所致。(另參本館:《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但西方專家評估,大陸的太空技術,仍與美、俄有距離。天宮一號與美國太空總署1960年代的「雙子星」飛船試驗計畫相似,中方的神舟火箭計畫及對接技術,大抵只是源自前蘇聯的「聯合號」太空船。中方專家也承認,天宮一號算不上是太空站,只是簡易的太空實驗室。
 「天宮一號」壽命兩年,中共預訂2015年前再發射「天宮二號」、「天宮三號」兩個太空實驗室。但中共真正意義上的載人太空站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楨:北斗導航亦然)。
 
点击进入下一页
官方正式公布了2020年中國空間站的規劃:由核心艙、實驗1艙、實驗2艙組成,每個艙約20噸,總重60-65噸,可對接1艘載人飛船和1艘貨運飛船。
美國航天局首次公布航天飛機與空間站對接照片
登月航太工程 三步走 2011-09-30 中國時報
 儘管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發言人武平表示,登月一事尚未列入計畫,也沒有具體時間表,但天宮一號屆時在外太空與神八成功交會對接,代表大陸將掌握未來載人航太、組裝大型太空站和載人登月的關鍵技術。
 在最2010的航空航天工程討論會上,嫦娥一號總設計師和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表示,嫦娥探月項目(中國朝深空探測邁出的第一步)有望繞月球轉動、登陸並于2020年返回地球。葉培建建議中國要在2025年進行首次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2013年探測火星、2015年探測金星。
 
射天宮配美愛國歌 陸網友喊瞎【中央社2011.10.01
 
英國「衛報」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中央電視台CCTV攜手轉播,搭配振奮人心的管弦樂「美哉美國」。衛報評論是:發射無瑕疵,但選的配樂很奇怪。
另有網友寫道:他還寫:「我們在白宮演奏『我的祖國』,在天宮演奏『America the Beautiful』,誰說中國人不夠幽默! !真感謝美國不幫我們!!!
他提到「我的祖國」的事情,指的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在白宮出席歐巴馬國宴的時候,受邀表演的鋼琴家郎朗演奏這曲「我的祖國」。
這首歌被視為反美歌曲,在美國演奏也被視為打了白宮一巴掌,不過這次天宮一號搭配美哉美國,也可算是還了債了。

美稱天宮一號給NASA敲警鍾:美國面臨中國競爭
據2011年9月30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瑞士“國際關系與安全網絡”網站9月27日文章說,在美國不斷縮減自己太空活動的同時,中國卻朝相反方向努力,這在美國激起與多年前類似的辯論:中國人到底要用他們的火箭幹什麽?美國FroexTV則問得更加直接:“中國的天宮一號是給NASA敲響的一記警鍾?”
 
外媒:天宮一號 中國崛起重要標誌 2011-10-01 旺報
 
 美國彭博社說,天宮一號升空是中國希望在2020年底將人類送上太空的計畫的一部分。天宮一號計畫外加高鐵、北京奧運會等,共同形成中國崛起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的一個標誌。天宮一號的發射將鞏固中國在印度、伊朗、韓國等這些新興國家中的領導地位。這些新興國家正在向火箭連接和對接技術注資。
歐洲航天局 欲與陸合作 2011-09-30 旺報
 大陸昨天完成天宮一號發射,大陸將在2020年擁有全球唯一的空間站,由於中美政治分歧,短期內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歐洲對於和中國合作航太發展表達相當高興趣。
  
中國天宮一號升空背後深藏軍事意圖 2011-09-30 (楨:美俄亦然!)

西方披露:有秘密迹象顯示中國的載人飛行計劃由軍事目標驅動;美國和俄羅斯的太空專業人員都已經心知肚明,這是用于發展太空軍事計劃最好的方法。”明智和理想的西方軍事觀察家都知道,天宮一號已經撅動了歐美俄把持的大國太空俱樂部,而且中國讓正在後來居上,令人不安的事中國對此很低調,西方無法知道中國的全盤計劃。
 
美國專家:中國可能於2020年建反飛彈系統【中央社 2010.01.13
 
上海東方網引述美國媒體報導,中國可能會在2020年代中期建立全國性的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
報導說,美國軍事問題專家費雪指出,中國公佈進行陸基中段反飛彈攔截技術試驗的舉動非常罕見,顯示中國在這個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此外,前美國空軍官員、軍事專家石明凱認為,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中國便一直在投資研發彈道飛彈防禦技術及陸基太空監視系統。
中國於2007年向太空發射一枚陸基飛彈,成功摧毀一顆氣象衛星。報導說,中國可能會利用這項反衛星系統發展反彈道飛彈系統。
 
從後太空梭時代看各國的太空夢 [2011-07-09]
 
1981年4月12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升空畫面
正由太空梭載運機運輸中的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
1986年挑戰者號在升空73秒後突然爆炸失事
资料图:苏联时期制造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蘇聯時期制造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
這卅年來,有些美國輿論對太空梭的整體表現感到失望,因為太空梭研發預算暴增一倍;太空梭「了無新意」的重複在地球軌道打轉;只發射升空一百三十五次,僅達原先承諾數字的九分之一;更嚴重的是太空梭失事兩次,十四位精英在天際中壯烈殉職,令美國太空總署飽受質疑,計劃被迫逐年萎縮,最後在二○一一年陸續被送到博物館,成為最昂貴的「鎮館之寶」。
美國人失去對太空的熱情除了缺乏新的願景,另一方面經費不夠也是現實主因,當國家赤字連連,民眾連年飽受失業率痛苦時,美國只能選擇在太空競賽中暫時缺席。
不過也有人認為,如果將太空衛星科技算入「總帳」,則美國的太空事業表現又不是太差,美國間諜衛星無所不在,可以精確定位地表目標,制敵機先掌握地面戰爭的優勢,再度印證了太空計劃的多方成果。因此當星際戰爭的預算轉移到美國國防部,太空總署功能萎縮後,也注定了沒落的命運。
有分析家從管理的角度來分析太空總署的成敗,他們認為任何機構不管夢想有多美或是貢獻有多大,當這個機構失去功能就應該考慮「退場」。許多專家質疑的是,太空總署現在的使命是什麼?又應該是什麼?美國總統奧巴馬認為是在二○三○年登陸火星或是小行星。但部分民眾仍持觀望心態。
在官方被譏成效不彰後,有些企業家嗅出太空商業氣息,比方美國兩家民營公司推銷太空遨遊之旅,每人花廿萬美元可以上太空;更長遠的旅途是移民火星,截至目前為止有四百位民眾已繳費參加這項太空旅遊,也許可以透露出太空商機及轉機。
面對美國太空梭載人飛行的暫時偃旗息鼓,世界各國探索太空方興未艾,繼起的中國、俄羅斯、印度都透過國際合作,跟美國共構太空環境,可以說人類的太空夢沒有打烊,只是換個方式繼續前進。
http://news.singtao.ca/toronto/2011-07-09/editorial1310203610d3293747.html
 
「太空」飯碗不保 鎮民很失落 2011-07-22 中國時報
 
 「亞特蘭提斯號」安返地球,為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太空梭任務畫下句點。與發射地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僅一河之隔的小鎮提圖斯維爾(Titusville),在仰仗太空計畫繁榮半世紀後,也從雲端跌入谷底。
 
美發射X-37B空天飛機 將進行多項秘密試驗
2007年,X-37B轨道试验载具在前往范登堡空军基地途中
2007年,X-37B軌道試驗載具在前往範登堡空軍基地途中
中新網20104月23日電據外電報道,外形酷似小型穿梭機的美國無人駕駛空天飛機X-37B于北京時間4月23日7點52分(美國東部時間4月22日19點52分)在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美空軍稱發生成功,但未透露具體細節。“阿特拉斯5號”火箭執行了此次發射任務。
在能以自動駕駛模式返回地球之前,X-37B最長能在軌道停留270天,它將在太空中進行多項保密試驗。
報道稱,X-37B在戰時,有能力對敵國衛星和其他航太器進行軍事行動,包括控制,捕獲和摧毀敵國航太器,對敵國進行軍事偵察等。
(楨:X-37尺寸似1/4的太空梭,NASA于1998年開始研制X-37、2004年底退出計劃,但是五角大樓決定重拾該計劃,並指定由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接管。)
 
試飛極音速戰機 美國又受挫【中央社2011.08.12
美國國防部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表示,軍方科學家今天將1架超高音速實驗飛機發射進行第2次試飛,這架飛機原應以20倍音速下降,但很快就與地面管制中心失去聯絡。
 
太空站3太空人平安返地面 2011-09-16
 
莫斯科時間2011-16日8時,載有3名國際太空站太空人的俄「聯合」太空船返回艙平安降落在哈薩克境內的指定區域。
今年8月,俄羅斯用一枚「聯合」運載火箭為國際太空站發射「進步」貨運太空船時,由於火箭第三級發動機燃料供應系統堵塞,導致發射失敗,太空船在俄境內墜毀。
由於俄向國際太空站發射載人太空船也需使用「聯合」運載火箭,而且美國穿梭機退役後,只有俄羅斯負責國際太空站太空人的往返運送,因此相關國家對國際太空站能否正常運行感到憂慮,美國太空總署甚至開始擬訂國際太空站人員撤離計劃。
然而俄羅斯航天部門一直表示,貨運太空船發射失敗不會影響國際太空站太空人的生活。
本月13日,俄航天署宣布,8月份貨運太空船發射失敗的原因已經查明並已作出整改,下一艘「進步」貨運太空船將於10月30日飛向國際太空站。
此外,俄將在今年11月12日和12月20日發射兩艘載人太空船,為國際太空站送去「換崗」的太空人。
目前,俄美兩國航天部門正就國際太空站的運行事項進行磋商。
 
美稱航天飛機退役後可能搭載中國飛船赴空間站 2010-07-03青年參考
 
  6月2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布新版國家太空政策,一改前任布什的“軍事對抗”論調,祭起“合作”大旗,尋求加強國際太空合作。但也有人指出,美國謀求太空軍事化以及稱霸太空的既定方針沒有改變,只是在策略上更富于技巧性。
 
美新火箭 登火星不是夢【聯合報2011.09.16
 
美國太空總署(NASA)14日公布新一代運載火箭的設計,新火箭為歷來威力最強大的發射器,預定2017年首度試射,未來載送太空人漫步火星或更遠的星體,將不再是夢。
 
進軍太空掀起中國熱 美像孤軍2010-12-18 中國時報 劉屏
 
 美國專家指出,中國的太空科技飛躍進步,唯獨美國,既不敢與中國合作,又爭取不到其他國家訂單,愈來愈孤單。
 
俄稱已輸掉與美太空競賽 與中國並列世界第二
 
  環球網記者梁旭報道2011年 4月13日,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波米諾夫在聯邦委員會會議上坦誠,俄羅斯已經輸掉了與美國的太空競賽,並且與中國分享世界第二名的位置。俄媒稱,波米諾夫一直被輿論要求下臺,但他在講話中將目前的情況歸結于“政府投資不足”上。
 
天津以建成了世界最大火箭基地初型 2011-03-05 新華社
 
經過三年建設,位于天津濱海新區的火箭基地已初具規模。作爲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五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研制、生産和産業化基地及航天技術應用産業基地,該基地總占地面積3000畝,規劃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分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産業化基地全部建成後,總建築面積將超過100萬平方米,遠遠超過了目前位于北京南城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內的火箭總裝基地。
基地建成後能夠滿足未來30年至50年發展空間技術及和平利用空間的需要。屆時,産業化基地將具備部件加工、總裝、試驗等研制“大火箭”需要的全部功能。
 
背後有玄機:中國大推力火箭基地選址海南2009-09-17
 
將來的5米直徑大推力火箭將從天津建造,從海路運到海南文昌基地,文昌基地本身靠近大海,將來的空間站和載人航天和載人登月都將從海南發射。海南最大的優點是利用海運可以做到大尺寸大質量發射,並且本身靠近赤道,發射有先天優勢,第三個優點是衛星殘骸抛在大海,減少了內地發射對地面居面的可能傷害。
此前我國酒泉、西昌、太原三個發射基地受到鐵路運輸條件的限制,火箭直徑不能超過3.35米。長征-5號:分直徑5米,3.35米,2.25米三種長征5號低軌25噸,同步14噸;H2B火箭低軌18噸,同步8噸,現在是比中國強,H2B研制了十幾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日本將用H2B和中國的長征5抗衡。
 
另參本館: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神舟計劃 美盼搭神舟? 月神vs嫦娥 嫦娥奔月 新探月熱 中俄美日太空力量 世界十大航太發射地 太空城與原子城 中國衛星 人造衛星 美早知中反衛星 反衛星大戰 反衛星武器研發史 中國導彈防禦 中國北鬥導航定位衛星不等於GPS 中國特色的GPS系統 衛星導航熱 《中共軍事革新之信息戰與太空戰》 《太空兵器》 《空天一體作戰研究》 《制空權》

台長: 阿楨
人氣(4,286) | 回應(5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大陸陸軍 |
此分類下一篇:“天箭”大幅提升共軍反巡航導彈戰力?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特色的GPS系統

顯示全部59則回應

阿楨
美媒稱美觀測到中國新型反衛星武器正在太空試驗2013-8-28新華網

  【俄羅斯《觀點報》網站8月26日報導】題:中國將反衛星操控機器人送入軌道
  美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的資訊稱,中國軍方正在對反衛星秘密系統中的三顆小型衛星進行試驗。
  華盛頓自由燈塔網援引一位熟悉衛星偵察報告的官員消息稱,這三顆衛星發射於7月20日,隨後它們在太空中的機動運行一反常規,由此可見中國準備製造太空反衛星武器。其中的一顆衛星安裝有能夠破壞軌道衛星的伸縮臂。
  該消息人士視這些衛星的出現為“美國國防面臨的現實難題”。他認為,這三顆衛星是一個整體系統,“安裝有操控杆的那顆衛星最令人擔憂”。該消息人士還說:“這是中國版‘星球大戰”計畫的組成部分。伸縮臂可用於達到一系列目的:打亂其他衛星運行方向或捕獲它們。”這三顆衛星還能為軌道衛星提供服務或對它們進行維修。
  一些觀測近地空間衛星的研究人員最先在個人博客中公佈了中國衛星演習的資訊。據他們的消息,其中一顆衛星8月16日降低了自己的運行軌道約93英里(約合149 .67公里--本網注)。隨後它改變方向,並向另一衛星靠近。據悉,這兩顆衛星距離只有100米。
  研究人員當時猜測這可能是一場軍事演習。
  這位美國官員還稱,中國有可能在檢驗該衛星攔截、損害甚至是摧毀軌道衛星的能力。五角大樓尚未就中國衛星的消息做出任何評論。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8-28/1006737710.html
  相關新聞
美媒稱中國再度試驗反衛星能力 目標是消滅X-37B
美國將利用X-37B把中國拉入軍備競賽並拖垮解放軍


美稱中國與美反衛星方式截然相反 可癱瘓美GPS

  “自由燈塔”網站的文章稱,多數衛星都是非智慧的,除非在固定軌道上,否則它們不會真正地大規模移動。想讓它們做出更多機動,需要配備精密的制導、導航和控制系統,這樣衛星才有可能變得更類似于無人太空飛船。擁有這些裝備後,衛星便邁出了在其他衛星軌道上展開機動的基本步伐。一旦具備該能力,人們或許想要使用這種機動衛星開展偵察或維護行動——甚至可能會攻擊其他(性能較差的)衛星。
2013-11-18 14:20:44
版主回應
  報導稱,中國發射的一款衛星在某種形式上具備這種能力。今年8月16日,SY-7衛星進行了一次重大的軌道調整:下降了大約93英里。一直追蹤中俄衛星發展情況的英國天文學家羅伯特•克利斯蒂認為,這是SY-7衛星針對進入模擬空間站(中國太空計畫所規劃的一個項目)所進行的練習,也可能是SY-7衛星和同行的一顆衛星進行交會試驗。
  接下來幾天時間裡,SY-7衛星突然改變軌道,與一顆完全不同的衛星(一顆始終在那裡的衛星)交會。這兩顆衛星靠得很近,相距僅有幾百米。這種突然進行的機動排除了這三顆衛星只是海洋監測衛星的可能性,儘管海洋監測衛星也是以編隊形式飛行。首先,海洋監測衛星運行時通常彼此之間會拉開很長一段距離(30-120英里),以便能夠覆蓋更多領土,而這三顆中國衛星離得卻非常近,只有2英里。其次,海洋監測衛星不會來回移動。
  並非只有中國的衛星存在這種可能,美國的衛星也是如此。目前,美國已經試驗了幾款具備檢測能力的人造衛星,這些衛星可能也會被作為潛在武器使用。2009年,五角大樓發射了兩顆秘密監測衛星,藉以開拓被遺棄的軍事衛星。這款被稱為Mitex 的監測衛星由洛•馬公司研發,被普遍認為具備“監測”中俄衛星的能力。
  此外,美國空軍還有一款名為XSS-11 的衛星(目前已處於軌道之上),它本質上是一款巨大的照相機。XSS-11衛星旨在機動靠近其他衛星,在衛星出現問題時生成快照。瑞典政府也試驗了兩顆名為Mango和Tango的機動衛星。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的藍天研究員一直在試驗一個名為Phoenix的專案,旨在將一些分離的報廢衛星作為備件使用。維頓表示:“不管美國還是瑞典都會堅稱,這些決非太空武器武器項目。不過,該技術顯然是兩用技術,而且秘密使用會引發重大誤解。”
  2007年1月11日, 中國首次對自己的反衛星武器進行試驗。當時位於865公里高的極地軌道的風雲一號C氣象衛星被反衛星導彈直接命中摧毀。該導彈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移動式發射裝置射出,迎面攔截了風雲一號C。此舉引起軒然大波,很多西方軍事專家認為,中國在秘密發展航太工業,擬定摧毀別國衛星的軍事計畫,實際上在籌備“星球大戰”。
  中美反衛星攔截方式截然相反
  在中國首次成功進行的反衛星試驗中,公路機動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的民用型(即KT-1火箭)充當了衛星武器的載具,利用運輸/起豎/發射車將之發射升空。東風-21導彈是中國巨浪-1潛射彈道導彈的陸基版導彈。
  五角大樓國防情報局把中國反衛星武器稱為SC-19動能攔截器,其公路機動性能,再加上通訊和工程支援車,使之可部署在最佳地點,攔截飛躍其上空的衛星,發射前很難被定位。
  在2007年反衛星試驗中,攔截彈與目標的相對速度接近驚人的1.8萬英里每小時。在遠高於衛星本身速度的衝擊下衛星被撞擊成了碎片。這意味著中國成功完成了一次最尖端的太空戰演習:一次精確的狙殺,就像用一枚子彈擊中另一枚飛行中的子彈一樣。這次試驗的先進程度相當於美國正在發展的國家彈道導彈攔截系統,超越了1980年代前蘇聯發展的反衛星武器——前蘇聯的反衛星技術是通過一枚太空飄雷慢慢接近到目標附近然後爆炸殺傷目標。
  美國《連線》雜誌的文章稱,通常,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都有9枚GPS衛星飛過中國上空。如果中國以某種方式設法摧毀所有這9枚衛星,那麼中國就可以使美國的精確制導彈藥在幾個小時內不能發揮作用,直到其他GPS衛星飛抵臺灣海峽上空。在極短的時間裡,其他23枚衛星組成的衛星系統將會迅速填補由於它們正常的軌道運動造成暫時空白。即使成功地摧毀了16枚衛星,中國仍只能暫時癱瘓GPS在臺灣海峽上空的運行大約8個小時。在另外的16個小時裡,將有4枚或者更多的衛星出現在轟炸航路、無人機飛行和艦艇追蹤等目的地區域的上空。在這一假想中,直到美國發射新的衛星之前,GPS系統的“癱瘓8小時,緊接著16小時調整”的模式會每天重複出現。(本報特約撰稿 郭宣)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9-06/0821739104.html
  相關新聞
神舟產業鏈 創陸1600億商機
中國發射快舟一號 搶在美國前面完成應急空間飛行器試驗
中國快舟趕超美國 或效仿東風31A實現機動發射(低軌東風21足矣!)
中國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世界先進
中國用退役導彈發衛星有兩大好處:省錢省到家
俄火箭發射一分鐘墜毀 專家稱俄航太工業須改革
印度版GPS今日發射首顆衛星 比中國至少落後5年
印度火星探測器 發射成功 印度與大陸較勁
中評分析:印度在太空競賽中領先大陸?
2013-11-18 14:29:55
圖博館
深度:北斗系統具備哪些GPS所沒有的性能和特點2016.6.20新浪軍事

  2003年,中國投資2.7億美元參加歐洲伽利略全球導航衛星。但到2007年,中國突然被歐洲故意冷落所有“伽利略”項目的重大決策都被排除之外,理由是安全和知識產權等問題。但歐洲肯定沒想到報復來的這麼快;中國不會輕易忘記所受的冷落,往往會以精明的方式作出反應。由於和北斗頻率的重合,伽利略2020年前已經很難組網了,未來在互相干擾方面也將投鼠忌器。
  中國第23顆北斗衛星成功發射後不到一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16日首次對外發布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
  正式公佈了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的部分性能。白皮書稱,目前,正在運行的北斗二號系統免費向亞太地區提供公開服務,定位精度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50納秒。北斗現在已經走在了歐洲伽利略的前面。據專家介紹與GPS相比,北斗的在軌高度比GPS高1​​.8倍,因此其接收機的信號盲角比GPS小,通訊覆蓋率更高,精度也更高,在2020年北斗完成全球組網後,其定位精度將達到驚人的亞米級,成為世界上精度最高的導航衛星系統,這一點今天的GPS也難以匹敵。
  此外,據白皮書介紹,北斗系統還有一些GPS系統不具備的性能和特點:一是北斗系統空間段採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的混合星座,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高軌衛星更多,抗遮擋能力強,尤其低緯度地區性能特點更為明顯。二是北斗系統提供多個頻點的導航信號,能夠通過多頻信號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務精度。三是北斗系統創新融合了導航與通信能力,具有實時導航、快速定位、精確授時、位置報告和短報文通信服務五大功能。
  現在中國北斗已經可以與GPS並駕齊驅;擁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中國就能夠避免因美國關閉GPS可能引發的風險。這也是美國對中國北斗系統恨之入骨的原因。(作者署名:鼎盛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06-20/doc-ifxtfrrc3966668.shtml
2016-06-21 08:27:20
圖博館
國產衛星電話計劃5年覆蓋全球話費僅為國際行情10% 2016-11-16

據 “通傳媒”報導,中國發射首顆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01星”之後,工信部開始安排衛星電話專屬號碼段,企業也推出國產衛星電話。這款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開發的新款智能手機預計兩三個月後上市,即將打入由英國國際移動衛星公司主導的全球市場。
  這部電話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能同時切換到3G、4G的移動電話系統,而且衛星話費估計在每分鐘1元人民幣左右,是目前國際行情的10%,堪稱“白菜價”。
  衛星電話和普通手機有什麼區別?
現有手機依靠分佈在地面的通信基站發射和接收信號,手機用戶在偏遠地區很難甚至無法接收和發送手機信號,相比之下,衛星電話通過分佈在太空的衛星傳輸信號,對於地面用戶而言具有機動性強、覆蓋範圍大、可靠性好、傳輸效率高等優點。
  中國產衛星手機可覆蓋南海
  未來或再發射兩顆通信衛星,能成為全球通訊衛星系統。
  此前有哪些衛星電話?海事衛星、銥星和歐星什麼區別?
技術方面:銥星有66顆衛星覆蓋全球包括地球的南北極,海事衛星和歐星是靜止軌道的衛星,也就是同步衛星,位於赤道的上空。
信號方面:由於海事衛星和歐星是靜止軌道的衛星,那麼好處就是只要衛星手機有信號那麼就永遠有信號,因為衛星相對於地球是靜止的,同樣如過海事衛星手機現在沒信號,那麼就永遠沒信號。
銥星則不同,銥星是運動的衛星,原則上設計的是在開闊的地方能同時有2-3顆衛星可以用,但是由於是低軌衛星那麼衛星很容易被建築物遮擋,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暫時沒有信號等衛星轉過來時就可以有信號了,就算是有信號可能在同一個地方通話的時候切換衛星,就有可能”掉線“。
按照天通一號衛星的設計,也是與海事衛星和歐星一樣的靜止軌道的衛星。
  未來可實現飛機上微信聊天
  售價一萬起開發中東、非洲用戶
  回應
 價格低太多是不好的,一是自己賺的少,二是招人恨
 整死對手最重要
 我們愛白菜,種遍全世界。
 白菜是個好東西~
2016-11-17 10:09:10
圖博館
全世界,只有中國一個國家是把不能製造所有設備當成缺陷的,只要在自己的產業鏈上有一個空白,中國人就要想方設法去填補,填補不上的時候,就期期艾艾地檢討,說自己是大而不強,居然連一台24工位加工機床都造不出來,渾然不顧美國、德國、日本都造不出來這樣的現實。也許,在中國人眼裡,美國造不出來是應該的,而中國造不出來是不應該的……誰讓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呢?
寫到這裡,我已經看到有一大撥人正雙膝跪地地掩殺過來,他們的嘴里高聲質問著:
“零件是國產的嗎!”
“生產零件的設備是國產的嗎!”
“生產'生產零件的設備'的設備是國產的嗎!”
“設計是國內原創嗎!”
“騙子,我聽我鄰居說,那台設備根本就是拿外國的設備拉皮的出來的!”
“我舅舅就是那家廠子的,他說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那些內幕我都不希得說了……”
在習慣於跪著說話的人看來,但凡中國人能造的東西,都屬於大白菜,要么可能是外國人不屑於造的,要么的確就是外國人不屑於造的。他們曾經列出許多中國人一時造不了的東西,告訴我們說造不出這些就不是工業強國,等我們造出來了,他們又會重新刷新一次清單,列出其他的東西。
總之,中國造不出的就叫核心技術,中國造出來的就叫大白菜。
可惜的是,他們忘記了中國工業人就有這樣的霸氣:
你敢死,我就敢埋。世界上有什麼,我們就敢造出什麼!
不是大白菜嗎,我們遲早有一天會讓產業目錄變成一望無際的白菜田!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11_16_380830.shtml
2016-11-17 10:09:33
圖博館
中俄合作打造衛星導航俄欲借助北斗提升導彈精度

  俄新社2017.17採訪中國國家航天局駐俄代表處總發言人稱,中俄聯合建設的微分控制和檢測系統地面站正在建設當中。 這也是中俄聯合建設的衛星導航控制系統中,地面部分的關鍵一環,中俄互相在各自境內建立3個地面站,主要是為了提升雙方導航系統在對方國家的內部的精確導航能力。
  全球四代系統想挑戰GPS 單打獨鬥幾乎辦不到聯合是個快速之路可惜歐洲人太小家子氣
  美國的GPS、中國的“北斗”、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洲的“伽利略”被並成為全球四大導航系統,可實質上差距還挺明顯的。 現在具備全球組網能力的只有GPS和北斗,格洛納斯建設是覆蓋俄羅斯及遠東區域,而伽利略現在的在軌衛星數量只有18枚,尚不足建成覆蓋全球的24顆,更別說跟中國北斗的35顆總數對比。 因此,此時中俄聯手開始互相建設地面站,也是為了加速自己的全球部署戰略。北斗和格洛納斯有互補空間,雙方採用1:1形式建立地面站,可以保證地面站兼容雙方系統,提升各自導航系統的精度。
  左下角為中國北斗在泰國建立的地面站主要服務覆蓋示意圖可以看出俄羅斯在高緯度上有優勢
  雖然理論來說,有3顆衛星就能確定你在全球的任何一點的位置。 可實質上,現在的問題是由於城市林立和地球本身對並非是個絕對圓,衛星信號的水平未必會達到極高的水準。 如果不依靠地面站,GPS的誤差可能要到百米級別,有了地面站可以做到15米,要是再輔助手機通訊網絡,則可以做到2米以下,逐級精確。 而在戰時,利用預警機加臨時地面站模式,可以做到1米以下。 由於GPS是全球最大的衛星定位網絡,其在全球的地面站超過了200個! 這也是為何現在新型導航系統無法撼動GPS市場老大地位的關鍵。
  所以,此時中俄互相建立各位系統地面站,目標就是反制GPS設置的市場門欄和諸多的圍堵策略。 當然,當你覆蓋範圍和精度都獲得提升後,打遍全球就不再是美軍的專利。 以俄現在正在進行的對外作戰來看,其衛星武器的製導精度大約在10到50米左右,並不穩定。 而如果採用北斗+格洛納斯雙制導,可能把精度控制在10米以內,這對於小當量武器尤為重要。
2017-01-20 11:35:54
圖博館
美軍現在宣傳的SDB小直徑炸彈技術,最主要也是利用高精度實現準確殺傷。 這比之前的JDAM(聯合製導攻擊武器)再獲得一個新層次的提高。 JDAM技術,就是利用常規炸彈和美軍定制的獨家衛星等製導模塊組合後的產品,現在至少已經打出10萬枚。 按照美軍2000年時候訂貨清單,美國空/海軍總共訂購74000顆JDAM,總資金20億美元! 這個市場可謂相當龐大,現在美國的盟友們都必須需要採購美軍JDAM來實現精確打擊,這其實讓美軍賺翻了! 甚至美軍還利用“JDAM效應”來限制盟友們的攻擊行動,比如沙特就被美軍限制購買精確制導武器,可見市場這個東西,誰掌握了製造權,誰就牢牢把握了一切。
  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加無人機採用美軍的JDAM模式絕對不愁市場!
因此,北斗除了在民用市場進行深耕細作以外,還要進一步挖掘武器市場。 好在,中國現在已經學會了美軍這招,並靈活應用起來,以後不愁賣不掉。 中國的無人機正在熱賣,而且,中國還在幫助採購無人機的國家,組件自己的製導武器組裝線,積極整合中國的精確制導組件到其採購國空軍的戰鬥機上。 這一做法的好處,可以進一步推廣中國的北斗,拓寬市場。 而且中國的製導武器系統是類似於美軍推廣的JDAM改進套件,改裝炸彈的尾翼,加裝“北斗+GPS”的複合製導插件,100公斤級的炸彈破壞半徑可達50米,射程15到80公里。 不僅僅可以由無人機掛載,有人駕駛飛機也可以掛載。 並且中國還有“激光+北斗”導航插件,這樣命中的精度CEP高達3米! 同時中國還在出售增程折疊彈翼,這也可以使得制導炸彈的飛行距離可達100公里,具備對敵方防區外精確打擊的能力。
  俄也想藉助北斗產業鏈條,提升自己500公斤的超大炸彈以及看起來就很俄羅斯化的手持機。
  正因為看到了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的成績,俄才會主動要求加入中國的北斗組網建設,一方面是加速自己的格洛納斯系統,其他方面也是藉助北斗產業鏈,提升自己的武器裝備。 我們可以看到,俄近些年來在小直徑武器和無人機察打一體彈藥上都沒有顯著突破,藉此機會使用中國“北斗”成熟彈藥,可以快速形成戰鬥力。 中俄在這一領域聯手,有助於加速打破美軍GPS在這一領域主導地位,實現打遍全球不求人的目標;同時,還可以反向補給民用市場,加速擠占GPS市場份額。 (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1-19/doc-ifxzuswr9409611.shtml
2017-01-20 11:37:53
圖博館
中國在斯里蘭卡建北斗站覆蓋半徑向南亞延伸3千公里2017.4.1新華網

  中國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將逐步為全球提供服務。推動北斗“走出去”的武漢光谷北斗公司(簡稱光谷北斗)近日表示,它將首先在泰國、斯里蘭卡打造北斗國際合作“樣板間”,再將北斗科技合作推廣至東盟10國及更多亞非國家。
  光谷北斗總經理杜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我們將不斷探索與東道國開展北斗國際科技合作的模式,如合作建設基站、聯合技術研發、聯手產品開發、合資推廣應用、人員培養交流等。”
  2013年12月,光谷北斗在泰國春武里府建成北斗系統首批3座海外地基增強系統基站(CORS基站)並組網,還在泰國先後開展了北斗智慧交通、海洋漁船、智慧產業園區等應用系統開發及示範應用。此外,推進北斗在東盟地區通信、交通、物聯網等關鍵領域應用的中國-東盟北斗科技城也正在規劃建設中。
  杜利說,今年光谷北斗還將與斯里蘭卡國家測繪局合作,聯合開發並建設至少10座面向斯里蘭卡特定地理條件和使用環境,以北斗為主兼容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等衛星導航系統的CORS基站,並在斯里蘭卡開展國土測繪、海洋漁業、災害預警等領域的示範應用。
  杜利說,在泰國、斯里蘭卡建設北斗CORS基站,可使北斗覆蓋半徑向東南亞和南亞延伸至少3000公里,讓北斗高精度導航定位網絡服務更多用戶。
  截至2016年年底,北斗已有在軌衛星23顆。兩院院士、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德仁教授說,北斗在赤道面靜止軌道上布有5顆高軌地球同步衛星,對東南亞這樣的低緯度地區而言抗遮擋能力強,因此信號更好。
  “'一帶一路'是中國空間科學技術的機會,首先我們要把北斗從中國做到'一帶一路'沿線,光谷北斗就是先鋒兵,”李德仁說,“但北斗的應用還需大家開動腦筋,思考更多創新方式,形成北斗應用的產業鏈。”
  李德仁還指出,作為人們生活離不開的綜合終端,智能手機將是北斗“走出去”的好平台。隨著華為、小米、中興等國產智能手機在海外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搭載北斗芯片的中國手機也將有望服務更多海外用戶。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4-01/doc-ifycwyns4159776.shtml
2017-04-02 12:02:35
圖博館
北斗衛星導航增強系統運​​行精度達厘米級將讓美頭疼2017.6.9新浪軍事

  1994年我國開始建設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2000年以2顆衛星起步我國建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使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隨後於2012年12月,利用14顆衛星完成了北斗區域系統建設,實現了對亞太地區的連續覆蓋。預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2018年完成18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為全球提供基礎服務。這18顆衛星在軌道上合理分佈,從數學角度已經符合在全球任意位置同時看到4顆衛星的要求,但考慮遮擋等約束條件,真正實現全球組網至少需要像GPS系統那樣擁有24顆衛星。
  而我國在2020年前後將完成35顆北斗三號衛星的組網,屆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定位授時精度、抗干擾、系統容量等性能將有大幅提升,具備了定位、授時、報文通信和GPS廣域差分功能。在電信、水利、交通運輸、漁業、勘測、森林防火、測繪和國土安全等諸多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它將提供實時米級、分米級、厘米級,後處理毫米級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務能力。
  我們知道無論北斗導航還是GPS,衛星定位受大氣、空間等因素的影響,定位易出現誤差。在地面建立衛星連續參考跟踪站,可修正衛星定位誤差,這就是地基增強系統的“功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地基增強系統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精度定位、導航、授時的關鍵基礎設施。它於2014年9月啟動研製建設,系統由框架網基準站和加強密度網基準站、通信網絡、數據處理系統、運營平台、數據播發系統和用戶終端組成。
  不過北斗衛星高精度的定位導航作為國家的基礎設施,是一項長期推進計劃。目前GPS導航定位系統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絕對壟斷地位,在國內測繪、導航領域也佔據主導地位。而隨著中國慢慢的完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技術和基礎設施,未來的北斗將讓美國頭疼,因為這張“天網”將擁有與GPS同樣的高精度。它將會積極參與到全球億萬級別市場中去,這對促進中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和提升國防實力有重大意義。(作者署名:鼎盛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09/doc-ifyfzhac0854346.shtml
2017-06-11 10:49:20
圖博館
中國北斗同意與GPS信號兼容後又有一喜訊讓國外叫苦2018.1.01新浪軍事

  據悉,到2018年年底前中國將發射18顆北斗三號衛星,屆時將能建成由30顆衛星組成的完整系統,為全球提供服務。中國北斗開通已有整整五年,目前北斗在全國已形成“一張網”,可提供實時厘米級高精度服務。
  北斗開通5年來,服務已覆蓋200餘個國家和地區,用戶突破1億。近日更是傳來喜訊,國內銷售的智能手機上北斗正成為標配,世界主流手機芯片也大都支持北斗。5年前國內沒有一片國產北斗芯片,而如今,國產北斗芯片累計銷量突破5000萬片,
  而這些依靠的是北斗強大的性能,就連美國都選擇與中國合作。12月上旬,中美雙方簽署《北斗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這意味著全球兩大衛星導航系統將互相兼容,整合成一個大系統,這能讓北斗獲得大量的資源。此前由於北斗起步較晚,頻率資源被其他國家佔用的差不多了,極大地限制了北斗的發展,北斗和GPS兼容將獲得大量的頻率資源,甚至是軌道等資源,這能加快中國北斗的發展速度。
  北斗一旦完成全球組網後,將和GPS一樣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而這也讓很多國外同行叫苦不迭。由於北斗最高定位精度可以達到毫米級,如此高的精度剛一亮相讓很多歐美國家難以相信。北斗的強勢出現也導致相關國外導航終端的成本價從1000多美元暴降到30美元,直到今天的1美元“白菜價”。這讓國外的同行對北斗很是不滿,開始抹黑北斗,不過隨著和GPS進行兼容,那些傳聞將不攻自破。
  而且北斗之所以讓國人感到自豪、興奮,關鍵就在於四個字:自主創新。不管是在軍工還是高科技領域,近年來我國雖然不斷推出世界先進的產品,但一直擺脫不了“山寨”、“仿製”等標籤。中國北斗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自主創新的產品,這才是讓中國人自豪的主要原因。(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1-01/doc-ifyqefvw9057785.shtml
2018-01-02 08:08:27
jsoujsou
美軍投資研製甚低頻長波導航 將作為GPS備份系統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2018-6-14報導,美國國防部先進技術局(DARPA)宣佈將成立新研究機構,開始研製在GPS無法使用或嚴重干擾條件下,使用甚低頻無線電實現精確定位、導航和授時(PNT)的技術。甚低頻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長波電臺”所使用的波段,在海上其傳播距離可達數千公里。
  據稱,這一專案是“對抗環境下導航定位“(STOIC)專案,DARPA將在明年4-5月間,首先進行系統整合試驗,隨後進行海上即時演示試驗,DARPA戰略技術辦公室(STO)專案主管大衛•特安普說。
  美國“增強型羅蘭”導航系統示意圖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近年來,對GPS信號的干擾已經成為非常現實的問題,美軍的無人、有人飛機,巡航導彈等不止一次受到干擾影響,而降低了作戰效果。為此美軍一方面發射第三代GPS衛星,提高GPS系統抗干擾能力,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不依賴GPS”的精確導航定位試驗。
  目前其主要的研究物件是利用自然或人工的無線電信號,來實現導航,這需要對不同地點的無線電型號進行精確比對。而甚低頻,也是其中一個可用的頻段。
  甚低頻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長波,它能夠穿透海水、岩石和土壤,尤其在海上傳播距離可達數千公里。
  實際上在衛星導航出現前,最可靠的無線電導航技術就是採用甚低頻波段實現的,即“羅蘭C”導航技術,該系統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到80年代,北約建立的“羅蘭C”無線導航台已經能夠覆蓋北美、歐洲、日本和大西洋、太平洋範圍。蘇聯當時也建立了與其針鋒相對的CHAYKA系統。
  但這套系統的導航授時精度較差,僅能達到185-463米水準,和後來出現的GPS相比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最終在2010年,羅蘭C和俄羅斯CHAYKA系統先後停止發送導航信號。
  此後,美國提出eLORAN系統,也就是“增強羅蘭”系統,該系統的定位精度可以達到8米範圍內,美國宣佈在2018年將會開始部署這套系統,並將其作為GPS的備份系統使用。首先投入使用的地區據稱是在韓國,計畫在2019年建成3個“增強羅蘭”系統的導航台。
  DARPA表示將進行試驗的新甚低頻導航系統應該就是指“增強羅蘭”系統。
  回應
說明美帝有在開戰後擊毀北斗導航的打算了。擊毀北斗中國反擊擊毀GPS那麼長波導航就能派上用場了。
http://mil.news.sina.com.cn/world/2018-06-16/doc-ihcyszsa4499705.shtml
2018-06-18 09:40:17
jsoujsou
我國第三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成功

  2018年7月10日04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三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
  該衛星屬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入軌並完成在軌測試後,將接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使用者提供更可靠服務。

我總師爆料下代北斗衛星獨具兩功能 沒信號也能導航 2018-07-09 新浪軍事

  近日,北斗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透露,北斗系統正在研發下一代衛星導航業務。預計與2035年實現全球組網覆蓋。
  據總師透露,下一代北斗導
  亮點一:汞離子微波原子鐘。在傳統的導航衛星上,各國搭載的均為銫原子鐘或銣原子鐘。這兩種原子鐘的精度雖然較高,但與新一代北斗的汞離子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據悉,新一代北斗的導航精度將達到0.1米級。遠遠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
  亮點二:慣性導航技術。所謂慣性導航就是在北斗信號難以覆蓋的崎嶇山地,森林等地區,採用衛星與地形測繪技術複合導航,在有衛星的地方使用衛星導航,在沒有衛星的地方將由提前測繪好的地形圖進行最佳線路規劃。
  因此可以真正實現全球任何角落導航不中斷。這是現階段所有導航衛星都做不到的。事實上,該技術最早應用於軍事,在發射射程高達數千公里的巡航導彈後,由於己方衛星難以到達敵方上空,因此採用提前地形測繪的資料庫對導彈進行制導,進而精確摧毀目標。
  無論是汞離子微波原子鐘還是慣性導航技術,都是北斗系統的首創,在此之前,無論是美國的GPS還是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均沒有這兩種獨步天下的技術。(作者署名:軍情解析)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7-09/doc-ihezpzwt9038451.shtml
2018-07-10 10:14:05
圖博館
中國北斗系統在軌35顆衛星組網 為何美國GPS只要25顆 2018-11-28 新浪軍事

  我國當初研製北斗也是有原因的,美國的GPS在問世之後,雖然取得了不錯的口碑,但經常發生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故,上世紀我國一艘貨輪就曾在茫茫海域中因為GPS的失誤而導致迷失航向,況且定位系統在軍事領域中也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北斗系統還差幾步就能徹底完成組網,預計五年之內這個計畫就能成功實現,不過現在的北斗已經可以正常使用了。北斗衛星預計投放35顆,和美國的24顆相比足足多了11顆,很多人覺得是咱們的技術落後,需要用一定的數量來彌補,真實原因並不是這樣。
  地球附近近地軌道已經被其他國家的定位衛星佔據了,我國只能往更遠的地方發射衛星,因此需要更多的衛星,而且第一批發射上去的北斗雖然在那個年代足夠先進,但和現在最新的衛星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差距,因此需要在後期對其進行更換處理。雖說由35顆北斗衛星,但正常運作的僅僅是其中30顆,其餘五顆算是備用,並且還有其他用途。
  外界傳聞GPS衛星有24顆,其實真正在天上的GPS衛星總共有大約29顆,其中5顆也是發生了一定的問題。雖然GPS在全世界佔據了極大的市場份額,但從各方面來看,北斗系統並不比美國的GPS要差。(作者署名:老參謀)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1-28/doc-ihmutuec4437811.shtml

中國為非洲國家發射衛星提供幫助 美媒卻急了

  美國石英網站2018-11-26報導稱,埃塞俄比亞宣佈將于明年9月發射該國第一顆地球觀測衛星,,造價800萬美元。衛星在中國發射,指揮控制中心設在埃塞俄比亞。將用於氣候變化和天氣相關現象的觀測。
  實際上,隨著衛星小型化以及造價日趨便宜,越來越多非洲國家宣佈他們的太空計畫。這些國家包括肯雅、埃及、尼日利亞、南非和摩洛哥。非盟還制定了非洲太空政策。
  事實上,與歐美等航太強國相比,中國同非洲國家的航太合作起步較晚。隨著越來越多非洲國家開始涉足航太專案以及部分傳統航太大國削減航太投入,非洲大陸有望成為未來航太活動的熱土。目前,中國已經和多個非洲國家展開富有成效的合作,與歐美國家的差距快速縮小,是一些美媒惡意炒作的原因。
  回應
這世界是一面鏡子,每個人都可以在裡面看見自己的影子。作奸犯科的美國人能看到的就是包藏禍水,一肚子口蜜腹劍的尖酸模樣。
2018-11-29 10:15:07
圖博館
搭載第三代GPS系統的“獵鷹-9號”火箭兩度延遲發射

據美聯社(AP)報導,“太空探索”公司原定2018-12-18週二在佛羅里達的卡納維拉爾基地執行發射任務,將美軍第三代GPS星座衛星“韋斯普奇”(Vespucci)送上太空。在前的最後幾分鐘,“獵鷹9號”第一級火箭的感測器出現異常讀數。由於火箭本身與衛星均狀態良好,遂改在週三早上進行發射。誰知,數小時之前,公司又通過推特表示,需要進一步評估火箭上的感測器,發射日期改為“待定”。
該衛星發射重量約3.8噸,是洛馬公司為美國空軍GPS BlockIII專案製造32枚系列衛星當中的第一枚,單價約5億美元。設計壽命15年,定位精確度將在現有GPS衛星基礎上提升3倍,抗干擾能力提升8倍。目前GPS民用碼的精確度在3到10米左右,新的系列能使其進一步精確到1至3米,軍碼的精確度還會更高。
洛馬公司原定2014年完工並發射,但因數承包商在陶瓷電容器上偷工減料等原因,首發一直拖到今天,第二顆預計明年年中發射。洛馬希望2023年以前將全部衛星發射完畢,開始提供軍民兩用服務。
相較第三代GPS的發射速度與時間表,我國今年實現了10次北斗發射任務圓滿成功,其中8次為一箭兩星,共計佈置了18顆衛星進入軌道。
今年11月19日2時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
至此,我國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基本系統空間星座部署任務圓滿完成,年底前將開通運行,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導航服務。標誌著中國北斗從區域走向全球邁出了“關鍵一步”。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8_12_20_483975.shtml
2018-12-21 09:54:13
圖博館
美第3代GPS比中國北斗有3大優勢 定位精度領先10倍 2018-12-25 新浪軍事

2018-12-24,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將美軍第一枚GPS III導航衛星,送入軌道。GPS III單價高達5億美元。它與目前的北斗二號衛星相比,具有3個優勢:
  一、定位精度進一步提高
  GPS III將把GPS II的“民用精度”(3米)改善至1米。
  預計2020年完成的北斗二,民用免費定位精度誤差約為10米,能夠與GPS II媲美,但與GPS III有一定差距。
  二、發射功率更高,抗干擾能力更強
  GPS III的抗干擾能力是GPS II的8倍。
  三、GPS III衛星增加了資料上行能力
  這一通信功能本質上與最初的北斗衛星有相似之處。
  最終,GPS三代星將達到32枚,屆時,中國北斗衛星定位導航體系也已經進入第三代,雙方的競爭將進入全新的階段。(作者署名:空軍世界)
  相關新聞
中國今年航太發射37次已超俄日歐總和 獨佔全球第一
北斗三號衛星2017年9月首射:精度最高 民用可達2米
  回應
第3代北斗的第7和第8顆衛星已經組網工作,定位精度不比美國佬3代GPS差。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10所研究員崔敬忠接受採訪時說,北斗三銣原子鐘,定位精度優於1米。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2-25/doc-ihmutuee2464329.shtml

解碼北斗三號:和前兩代衛星相比,它有何不同?2017-11-08北京日報

  2000年10至12月先後發射了4顆北斗一號,服務範圍為國內;定位精度為20米;授時精度為100納秒;短信字數每次為120個字。
  2007年至2012年發射16顆北斗二號,服務範圍為亞太地區;定位精度為10米;短信字數每次為120個字。
  2017年至2020年將發射35顆北斗 (5顆靜止軌道衛星+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27顆中圓軌道衛星),服務範圍為全球;為民用用戶免費提供約10米精度,並隨著“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提供初始服務,它還可提供米級、亞米級、分米級,甚至釐米級的服務,屆時將與美國GPS III相媲美。
2018-12-26 10:23:39
圖博館
台軍裝備“反北斗衛星”裝置 解放軍已提前做好準備 2019-01-15 環球時報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臺灣軍方的“中山科學研究院”自行研發的被外界稱為可擕式“反北斗定位”的“簡易型定位導引防護器”,已配發台軍部隊服役。據稱具備干擾美國軍用GPS、俄羅斯格洛納斯(GLOONASS)與大陸的北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的能力。臺灣媒體表示這種“簡易型定位導引防護器”可以讓遠端巡航導彈打偏或迷路。“北斗干擾車”已在台“資通電軍指揮部”服役。台軍同時還準備了一組“城市迷彩”干擾車組,規劃必要時進駐蔡英文辦公室等位於市區要塞的政軍設施周邊,執行衛星定位干擾的任務。
  當年以近5000萬元委託中科院研發的單兵“簡易型定位導引防護器”,這項系統曾遭媒體質疑,指中、美、俄的導航系統都是耗費鉅資研發出來的,“哪有這麼容易被干擾破解?”。而中科院對外的解釋宣稱,台方已取得干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相關頻率和參數,有能力干擾解放軍的巡航導彈。有意思的,去年5月由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導航中心自主研發的抗干擾天線基帶處理專用晶片曾驚豔亮相,該晶片創造了“當年立項、當年完成 ”的研發傳奇,為北斗導航系統成功智造出“中國芯”。這種基帶信號處理是抗干擾天線的核心環節,它負責信號的數位化接收、干擾抑制等處理,就像人的大腦,利用雙耳來收集感興趣的聲音而規避雜音及雜訊影響。此次亮相的晶片就像一個巨大的“信號淨化器”,能過濾、遮罩絕大部分干擾信號,創造更為乾淨的導航信號傳輸環境,有效保證使用者設備工作穩定性。
  回應
制導方式有多種,複合制導、電磁干擾、電磁脈衝彈,對付的了嗎?遠火就行。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9-01-14/doc-ihqhqcis5921789.shtml
2019-01-16 08:38:05
阿楨
昔日全球第二大導航系統僅剩6顆衛星 將併入北斗? 2019-02-27 新浪軍事

  為了抗衡美國的GPS導航系統,俄海軍正在開發代號為“章魚-N1”的全新無線電導航系統,依靠地面站負責確認目標物體座標,並且除了地理座標外,還能自動標注物體的高度和運行速度,精度明顯優於俄羅斯現役的“格洛納斯”定位系統,即使和美國的GPS系統相比,也毫不遜色。
  和衛星導航系統不同,章魚-N1主要依靠地面基站對目標進行定位,並採用無線電加密方式發送報文,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遭到敵方電磁干擾。且由於使用地面通信站,因此章魚-N1系統的信號強度要遠遠大於衛星導航系統。所以難以被敵方電磁遮罩,具備更強的戰場生存能力。
  由於蘇聯解體,俄經濟不振,當年蘇聯遺留的很多先進武器和系統也因為缺乏必要的養護,日益衰敗。特別是先進的“格洛納斯”,曾經是僅次於美國GPS的世界第二強大的導航定位系統,整個系統最多時一共有18顆衛星在軌提供導航服務。然而,由於俄無錢維護,目前還在使用的衛星僅剩6顆,已經無法滿足全球導航需求,而俄羅斯又沒有資金補發新衛星,用於填補系統空缺。所以俄海軍乾脆把資金投入新的地面導航系統研製,這就是現在的“章魚-N1”導航系統。該系統使用寬頻無線電,資料傳輸快,信號安全性高,而且成本相對低廉。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稱,目前俄羅斯海軍現役的2座“章魚-N1”地面站總共僅花費1.9億盧布(約合288萬美元),明顯比衛星導航系統更便宜。
  不過,就總體上說,所謂的“章魚-N1”系統實際上可以看作是我國“北斗”一代,以及美國早期的“子午儀”導航定位系統的俄羅斯翻版。這是因為雖然“章魚-N1”系統主要依靠地面站發送定位資訊,但是依然需要依靠格洛納斯衛星進行定位修正,這個工作原理和區域性定位系統功能一致。
  雖然俄羅斯媒體和軍方都對“章魚-N1”系統寄予厚望,但是從技術角度說,雖然該系統不再需要大量衛星進行精確定位,但是卻需要大量建設地面站,來保持通信信號的暢通,而且,由於在軌衛星數目較少,該系統只能進行區域性導航定位,已經失去了全球定位的能力。從適用性上說,無法和GPS以及北斗全球定位系統相提並論。
  目前由於格洛納斯系統已經不堪使用,俄羅斯已經和我國商議,準備直接併入北斗導航系統。(作者署名:利刃軍事 利刃/龍貓)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27/doc-ihrfqzka9510913.shtml
2019-02-27 10:17:40
阿楨
陸北斗突破水下障礙 大利隱形打擊

據《南華早報》2019/06/20報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CSIC)說,第716研究所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江蘇省連雲港外海進行了水下精準定位測試,證實已克服了一些核心技術問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指出,相關測試顯示,北斗不僅能為水下艦艇提供準確一致的定位數據,還能從水下設備傳輸追蹤和定位資訊給岸基和地面站。
此外,中船重工說,這旨在廣泛測試北斗系統因應複雜海洋環境的能力,而結果顯示,北斗的定位精準度和涵蓋範圍優於預期。然而,它並未確切說明測試的深度與廣度。
北京軍事專家李傑說,新進展有助於解放軍潛艦和水下潛航器改善追蹤其他艦艇,還有發動精準隱形攻擊的能力。他認為,對潛艦和水下無人潛航器來說,精準度和通訊是兩大最關鍵的要素。
李傑指出,要是北斗水下系統能提供準確的定位資訊,並支援潛艦,水下潛航器和陸上軍事站間的通訊,那對中國海軍來說,將是一大戰略成就,而最終他們會建立獨立的全球導航系統。
據瞭解,北京要將北斗系統變成全球地理定位網,而相關測試是這計畫的一部份。預計到2020年時,這網路將涵蓋陸地與海洋。
新華社上星期報導,為了向全球用戶提供精確的定位與導航服務,中國已發射了35枚衛星上軌道。而為了和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匹敵,北京打算送更多北斗衛星升空,繼續加強導航系統。
另一方面,北京軍事觀察員周晨明指出,水下北斗系統可供軍、民兩用,它能在深達3,000米的南海,還有其他水域導引人工智慧無人潛航器。他說,部署人工智慧無人潛航器雖然比部署潛艦便宜,但目前一具價格高達5,000萬人民幣(約2.3億台幣),還是很貴。
此外,周晨明指出,深海也遠比太空導航更富挑戰性。例如,去年12月時,越南漁民就在中南沿海的富安省拾獲其中一具無人潛航器。
2019-06-22 07:40:45
阿楨
中國成功發射一枚亞軌道火箭 可回收重複使用(圖)

  2019年12月23日上午8時50分,中國一枚外形非常怪異的火箭在大漠進行了第2次發射測試,它就是淩空天行研發的“天行Ⅰ”遙2火箭。天行Ⅰ頭部載荷因為需要適應高超音速飛行而被設計成乘波體結構,看起來比DF-17還要怪異,它是廈門大學研發的XTER雙乘波體飛行器。
  單級的天行Ⅰ還有一對主翼和一對尾翼,整體看起來就產生了一種它既像飛機又像導彈的錯覺。 天行Ⅰ這次也是全程在亞軌道飛行(20公里到100公里),速度約為3900公里/每小時(約3.19馬赫,可加速至5馬赫)。
  天行Ⅰ回收方式為滑翔+傘降,是世界首款可回收重複利用的超音速火箭。雖然目前它的主要用途是為各種高超音速飛行器以及相關材料、控制進行驗證試驗,但變成“一小時打邊全球”的高超音速武器應該不是很困難。
  “天行”還將發展出多級構型,由此可具備衛星發射能力,為我國日漸豐富的商業衛星發射提供又一個選擇。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9-12-25/doc-iihnzahi9912958.shtml
  相關新聞
2019年中國軌道發射33次世界第一
中國最強火箭長征5號12-27發射成功:2016-11-3首飛未能完全成功,2017-7-2第一級發動機“異常振動”發射失敗。
為什麼我的手機還沒用上北斗?因為手機常用GPS代替了所有導航系統(回應:該改,一是實事求是,二是有廣告推廣效應。 現在手機多顯示“位置資訊”己沒GPS.)
中國12-27首次完成太陽帆在軌關鍵技術驗證
2019-12-28 08:49:56
阿楨
活久見:美軍偵察機都用上北斗導航系統了 2020-03-09 環球網

  據美國“防務一號”網站報導,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霍姆斯透露,美軍U-2偵察機已將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備用系統,供飛機在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失靈時使用,美軍飛行員佩戴內置北斗系統的手錶,並不能被用於即時定位美軍戰機。
  有專家將北斗系統和GPS進行了對比:美國GPS由美國空軍運營,且時常會限制使用者使用該系統,這也引發了各國對使用GPS的擔憂。而中國的北斗系統則不會從衛星對信號進行控制。此外,在系統完善後,北斗系統的精確度也優於GPS。
  回應
大多數國產手機GPS都是多種導航混用的
2020-03-10 07:53:21
阿楨
北斗發威 陸核潛艇深海即時通訊獲突破 2019/02/03 中時

據《人民日報》與《南華早報》報導,中國科學院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歷經74天的航程,1月31日完成西太平洋綜合考察返航青島母港,而這次任務的重大突破,在於透過北斗衛星,首度實現深海潛標即時傳輸大量資料。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王凡說,這項研發的技術成果克服了深海潛標載荷容積小,供電少和資料量大等困難,透過北斗衛星系統,改變了以往依賴國外通信衛星的歷史,提高了深海資料即時傳輸的安全性,自主性與可靠性。
  他並指出,另一項重大突破,就是融合感應耦合,以及水聲通信技術,首次實現了深海6,000米大水深資料的即時傳輸,在大洋上層,實現了每100米一個溫鹽流資料的即時傳輸,而在大洋中深層,則實現每500米一個溫鹽流資料的即時傳輸。
  儘管《人民日報》並未透露資料傳輸量,或是傳輸品質等細節,但分析家認為,一旦相關技術發展完成,將有助於解放軍潛艦,尤其是發展中的核彈道飛彈潛艦隊。分析指出,在汪洋大海深處傳輸資料很困難,尤其是靠傳統通訊系統的電磁波傳輸更困難。
  彈道飛彈潛艦的指揮與控制是從陸上透過極低頻的通訊完成,但能傳輸的資料不僅有限,也只能單方向進行。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海事安全專家許瑞麟說,潛艦除非升起通信天線,或是浮上海面,否則通常無法自行傳輸資料。然而,潛艦一旦這麼做,便會升高被偵測到的風險。而透過衛星傳輸資料,不僅能讓潛艦行蹤更難捉摸,傳輸的效率也更高。
  澳洲麥考瑞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倪凌超說,這是解放軍將潛艦隊現代化所做的最新努力。他指出,除了潛艦的隱形技術進步,強大的水面艦隊互補,還有太空資訊支援外,這項最新突破是解放軍潛艦,尤其是核潛艦力量現代化的另一項要素。而對解放軍的核威懾力來說,核潛艦正日趨重要。
  相關新聞
美U-2偵察機 安裝陸北斗系統
中國射北斗衛星5月建成全球導航系統擺脫GPS
  回應
大多數國產手機GPS都是多種導航混用的
2020-03-12 07:49:03
阿楨
長征5B剛發射成功 美國就搞了個十分惡劣的太空計畫 2020-05-07 新浪軍事

  長征-5B剛剛成功完成首飛,美國就搞出了一個在月球開發方面十分惡劣的“圈地計畫”。
  美國不但在加快自己的載人太空飛行計畫,同時還想在把人送到太空之前先下手為強。
  華盛頓正在醞釀的這項協議,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密提斯(Artemis)月球新開發計畫命名,稱為阿密提斯協議,在未來12年中再度把人和國際空間站送上月球。合作對象不包括中俄,在簽署國建立的開發基地四周設置“安全區”,防範敵對國家或公司在附近操作,對基地形成破壞或干擾。說白了,這份協定的目的是先下手為強,設定一個所謂的“法律框架”,但國際社會中不存在這樣的法律,美國是1967年外太空條約的締約國,天體和月球“不能以主權聲索、使用、佔領等任何其它方式被國家所佔用”。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5-07/doc-iircuyvi1759139.shtml
  相關新聞
NASA計畫2023年發射月球空間站 2020-05-07 新浪科技
2020-05-08 10:06:13
阿楨
測量珠峰“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

2020-05-06,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踏上登頂之路。
衛星遙感影像,現在目前主要用於地表的監測,但它的精度還是不夠,高程精度兩米,因沒人到峰頂上去,它就沒有雪深的測量。
1975年,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頂峰。從珠峰附近選擇了9個測網站,對準覘標觀測水平角和垂直角,確定珠峰的水準位置和各測站至珠峰的水準距離。並根據三角高程測量原理,推算出珠峰高程為8848.13米。
為了測量數位更精准,2020珠峰高程測量團隊還會將雪深雷達、重力儀等儀器攜帶到頂峰,而這些儀器都需要專業測繪人員測操作。
測重力需要擺上一段時間,然後讓通過手來進行測量,其實難度很大。一是要在那精心坐不動,不停地要讀數。
珠峰頂上的地方非常小,飛機是不能降落的,螺旋引起的風有可能引起冰雪的崩塌。峰頂氣流不穩定、多大風、氣溫低,測量型無人機目前還無法在峰頂飛行。

珠穆朗瑪峰_百度百科

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母象”,整體意思為“大地之母”。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尼泊爾等國採用的雪蓋高(總高)是8848米,與中國1975年的珠峰測量值一致;中國採用的是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質高度)為8844.43米,具有嚴密的科學性、嚴格的法定性,作為中國統一採用的標準資料一直採用至今。2020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在珠峰大本營正式啟動。
2020-05-09 08:41:09
阿楨
歷史性成功!北斗全球系統組網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2020-06-23日上午,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
  此次發射的衛星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經過一系列在軌測試入網後,我國將進行北斗全系統聯調聯試,在確保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性能指標優異基礎上,擇機面向用戶提供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以及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
  1994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20多年間,44次北斗發射任務,利用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先後將4顆北斗一號試驗衛星、55顆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成功率100%。特別是2017年開啟全球組網以來,兩年半時間高密度執行18次發射任務。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環境下,北斗工程全線堅持組網發射和疫情防控“雙線作戰”,有力推進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圓滿收官。
  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國家都開始使用北斗系統。後續,中國北斗將持續參與國際衛星導航事務,推進多系統相容共用,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根據世界民眾需求推動北斗海外應用,共用北斗最新發展成果。2035年,我國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慧的綜合時空體系,進一步提升時空資訊服務能力,為人類走得更深更遠做出中國貢獻。
  相關新聞
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完成,千億產業鏈迎高光時刻
2020-06-24 06:58:31
阿楨
發現大罩門 美空軍可能丟包GPS以地球磁場取代 2020/08/09 中時

據《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網報導,地球磁場不但精確,極難受干擾,並能提供地面部隊、海上船艦,還有戰機導引。此外,地球磁場還能導引飛彈攻擊目標,誤差僅略超過30英尺(約9公尺)。
世界各地的GPS是在1980年代末建立,GPS讓陸、海、空三軍隨時掌握自身定位,然而,五角大廈對GPS的依賴,卻使它成為戰時敵方干擾或摧毀的頭號目標。
如反衛星武器、GPS干擾器,甚至GPS誘騙裝置等設計都在於摧毀、阻絕,或是削弱衛星網的性能,迫使美國與盟軍改用較老舊,較不準確的方式定位。
無論是中,俄和北韓都研究出並運用了GPS反制手段,其中部分甚至干擾到民用GPS。如2019年時,美國駕駛發現,俄為了保護駐敘利亞部隊,干擾到從塞普勒斯到以色列的東地中海區GPS民航通訊。
為了解決相關問題,美軍已提出一些替代GPS方案,其中包括靠六分儀導航船艦等。不過,其中有個構想似乎有龐大的潛力,那就是地磁仿生導航(MAGNAV)技術。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侵襲的磁場無所不在,但因地而異。其中的變化可在地圖上發現關聯,而地球磁場圖根本不需要衛星。
而地磁仿生導航的精度在10米內,雖然不如GPS精確,但遠比其他方式好多了。它不需要靠容易受攻擊的衛星網路,並極難干擾。事實上,要「干擾」地球磁場,讓它提供不可靠的導航資訊,得要發動核爆才成。或許這意味著地磁仿生導航無法用來打核戰,但在傳統衝突中仍很有用。
  相關新聞
陸研三種電磁武器EMP 可瞬間癱瘓美國電網和航母群
北斗打破老美壟斷 大利陸導引武器 產值已逾3450億元
  回應
不是丟包GPS,船艦導航有天文觀測和磁場羅盤,近30年有了GPS,美軍不再用天文觀測和地球磁場羅盤,只靠GPS,信號被干擾或GPS機件故障、就無法導航!所以回過頭來加強磁場羅盤導航!
手機也有磁感電子元件,下載個apps就變指南針了!
高級慣性導航精確度不輸GPS了!地磁只是輔助啦!
2020-08-10 07:53:33
阿楨
美國GPS僅發射了24顆衛星 中國北斗為何卻有35顆 2020-10-22 新浪軍事

一來,我國採用了混合軌道,而要想使用此種方式就需要發射更多的衛星,以增強衛星穩定性;二來則是與高軌道發射衛星有關,北斗之前,已有三個國家發射的衛星佔據了低軌道中的大部分空間,導致我國需要定位在高軌道上,要想與對方獲得同等的覆蓋範圍,只有增加衛星數量才能做到。但最終成果卻令世界驚歎,其授時精度達到10納秒,而區別於GPS的是,北斗還額外新增了全球短報文通信功能以及採用了星間鏈路技術。
  回應
美軍一共發射了72顆GPS衛星,在軌31顆,24顆組網,只要有壞的立即補充。
GPS覆蓋面積比北斗小,全球很多地方收不到GPS信號,北斗就能覆蓋到,泰國棄GPS,就是因好多地方收不到GPS信號而改用北斗就能都收到信號。
2020-10-23 10:48:50
阿楨
美軍還在測試的單兵資訊化系統 我軍或已正式裝備了

  “央廣軍事”微博帳號在2020-10-17發佈了一組我國陸軍裝甲步兵跨晝夜實訓的照片,士兵左手腕上固定了一個加固的手機狀終端設備。
  世界主要軍事強國在數十年前就對單兵資訊化系統有了許多設想:在戰場的第一線,指揮員能夠通過隨身攜帶的終端監控每位元士兵的位置和生理情況,並通過終端向每個士兵下發作戰任務,包括地圖上的運動路徑等,而士兵也可以利用手中的終端設備接收指令,並在作戰單位中分享一些目標資料。
  但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些設想在硬體上還無法實現。由於半導體技術和高解析度彩色超薄螢幕技術在當時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根本無法做出現在這樣的手機和資訊終端,無線資料鏈技術也受限於體積和功耗,無法做到每個士兵都能裝備,而GPS定位技術在八十年代也並不具備,士兵的位置根本無法追蹤。
  直到本世紀初,半導體和液晶螢幕技術的發展,才使個人資訊終端成為可能,但技術並未成熟。美國陸軍在好幾個未來士兵系統的預研專案中,都提出了類似的裝備設想,但都沒有實現輕量化和便攜化。直到大約十年前,技術才逐漸成熟。
  2015年,英國國防部提出了未來陸戰技術的前瞻性報告,在未來10年實現的單兵資訊系統,但是圖中的設備直到今天也並未實現。
  到了2018年,美始測三星Galaxy手機改裝的戰術終端設備“奈特勇士”(Nett Warrior)系統,上面運行著美國陸軍開發的ATAK(安卓戰術攻擊套件)軟體。可顯示自己和戰友的位置,共用戰場資訊,拍攝和傳輸照片,並且能夠進行加密的語音和視頻通話。但是直到目前仍然處於測試和發展階段。
  中國在這一領域並不落後。早在2017年,北京軍民兩用技術展會上電科某所開發的智慧手錶和智慧手持終端。除了視頻傳輸以外所有單兵資訊化系統該有的功能,支持“藍牙等多種無線通訊方式”由該所開發的低功耗遠距離窄帶資料鏈,在無阻擋的情況下最遠能達到數公里遠的通信距離,通信速率可以達到數十Kbps。因此,班組的指揮員使用手持終端,就能監視所有攜帶智慧手錶的士兵的位置和生理資料,同時也能佈置作戰任務,共用戰場資訊。
  回應
在單兵資訊化系統上,我們絕不會落後于美國陸軍。外骨骼類技術部隊已在試用了,民間應用的早就有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10-24/doc-iiznctkc7372158.shtml
2020-10-25 08:45:34
阿楨
日媒:在165國 中國北斗系統都令美GPS黯然失色

  在世界上195個主要國家當中有165個國家的首都(占85%),北斗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20年11月25日:在165個國家,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都使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黯然失色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一座人口480萬的熙熙攘攘的城市,線上食品配送公司Deliver Addis的人氣飆升,原因是其App能夠將食物非常精准地送到顧客的所在地。這種精准性背後的秘密是中國的衛星導航技術。
  這款應用程式的迅速增長部分是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所推動的,該導航系統最近取得的進展彰顯了北京在資料主導權全球爭奪戰中取得的成果。
  在阿迪斯阿貝巴經營一家日本餐館的老闆古河美幸(音)說,自她13年前從日本來到這裡後,“智慧手機定位資訊有了突飛猛進的改進”。
  過去,美國處在這項技術的前沿,1978年發射了組成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第一顆導航衛星。但是長期以來作為唯一選擇的GPS現在正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所超越。
  1994年,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起步,今年6月正式建成。北京的目標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
  美國衛星信號接收公司Trimble導航公司的資料顯示,在世界上195個主要國家當中有165個國家的首都(占85%),北斗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
  有多達30顆北斗衛星向阿迪斯阿貝巴不間斷地傳送信號,是美國系統的兩倍。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品牌廉價智慧手機在當地的普及。
2020-11-27 10:35:21
阿楨
戰狼怒了 美封殺7家超級電腦企業 陸矢言報復 2021/04/09 中時

9日,美國商務部以「破壞軍事現代化的努力」為由,宣佈將7家中國大陸的超級電腦企業,列入「從事與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相悖活動的企業清單」之中;對此,陸外交部表示,儘管美國極力封鎖大陸超級電腦的技術,但大陸超級電腦卻逆境求生,憑著自主創新躍居全球龍頭寶座。美國的打壓無法阻止大陸科技的研發與進步,只會讓大陸更堅定自主創新的決定與意志。陸方會採取必要措施,來維護大陸企業的合法權益。

美炒作台積電為大陸造高超音速導彈晶片 台當局慌了 2021/04/09 觀察者網

  美媒《華盛頓郵報》曾發文炒作,稱天津飛騰使用美國軟體設計晶片,説明中國軍方研發高超聲速導彈,並稱這些晶片是由中國臺灣的台積電代工。
  台當局經濟部8日緊急回應稱,台積電很早以前就管控晶片出口物件,目前涉事兩家廠商都符合島內及國際規定。
  回應
一看就是假消息,此晶片為28納米,包括北斗使用的,全部為國產。
笑死我了,DF17需要美國晶片技術支援?美國白癡自己沒有本事造就撒謊胡扯。
美國一直努力禁止世界各國賣最新技術機台和晶片給大陸,而美國也一直享受使用最高技術機台生產的晶片,結果世界前百大超級電腦,美國卻輸給了大陸。到底是美國研發人員智商不足以發揮最新科技效能呢,還是大陸研發人員智商太高將較低技術發揮到超越極限?
過去對中國的管制是鬆散的,中國很容易混過去。
你是不知道嗎,中國超算整個已經體系化的實現完全自主了
2021-04-10 07:17:36
阿楨
活久見:美軍偵察機都用上北斗導航系統了 2020-03-09 環球時報

據美國“防務一號”網站報導,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霍姆斯透露,美軍U-2偵察機已將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備用系統,供飛機在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失靈時使用。
  相關新聞
"去中國化"計畫失敗?美空軍打臉川普 偵察機安裝"北斗系統" 預防GPS失靈!2020-03-21王志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1L80We2C0
2021-04-14 11:19:41
阿楨
陸北斗突破水下障礙 大利隱形打擊 2019/06/20 中時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0日報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CSIC)說,第716研究所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江蘇省連雲港外海進行了水下精準定位測試,證實已克服了一些核心技術問題。北斗不僅能為水下艦艇提供準確一致的定位數據,還能從水下設備傳輸追蹤和定位資訊給岸基和地面站。
北京軍事專家李杰說,新進展有助於解放軍潛艦和水下潛航器改善追蹤其他艦艇,還有發動精準隱形攻擊的能力,而最終會建立獨立的全球導航系統。
北京軍事觀察員周晨明指出,水下北斗系統可供軍、民兩用,它能在深達3,000米的南海,還有其他水域導引人工智慧無人潛航器。他說,部署人工智慧無人潛航器雖然比部署潛艦便宜,但目前一具價格5,000萬人民幣,還是很貴。此外,深海也遠比太空導航更富挑戰性。例如,去年12月時,越南漁民就拾獲一具中國無人潛航器。
2021-07-22 07:40:43
阿楨
陸水域船舶90%從追蹤系統消失 全球供應鏈頭好痛

據CNN新聞網2021/11/24日報導,分析家說,隨著中方準備落實世上最嚴格的「數據安全法」和「個人資訊保護法」,接近10月底時,他們開始注意到航運量下降。而通常航運數據公司靠自動識別系統(AIS),都能追蹤世界各地的船隻。
這系統能讓船舶透過高頻無線電波,向沿岸的管理站發送如位置、速度,航線和船名等資訊。要是船舶在管理站的電波傳遞範圍外,仍能通過衛星交換信息。然而,據線上全球船舶數據供應商「船舶價值」 提供的數據顯示,近3星期來,從中國發出訊號的船隻大減了近90%。
而在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裡,中國就佔了6個,隨著耶誕節逼近,各地對商品需求快速回升,貨櫃堆積如山的港口都在拚命設法消化,而供應鏈也十分緊張。
  回應
AIS是給水域管理者使用的,本來就不是一定要交給私人的資料,一般公司同樣也無法得知美國內河航運(美國陸軍工兵監管)的狀況。
2021-11-26 08:48:02
阿楨
中美雷射通訊戰開打!北斗NASA各顯神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_wbMbAgRE8

中國首次展示雷射通信,北斗導航,20年太空布局成功 2019-11-22

雷射具有高指向性和極高帶寬的優點,雷射通信系統可以讓衛星通訊變得快捷順暢並且難以被監聽。而且,北斗導航,還可以進行信息傳遞。一旦北斗的通信帶寬不再成為問題,就可將原本用於星間通訊節省下來,增強對地面站的聯絡能力。中國兩架運-12運輸機之間,完成了144公里帶寬2.5Gbps的雷射通訊試驗,一分鐘傳輸一部1080P的高清電影。

中國兩架運-12144公里雷射通信 未來殲20能用它實現全靜默隱身攻擊 2017-01-16 無名高地

雷射通信容量大,而且保密性好。不過10公里以上,非常容易受到雲、雨、霧、雪的影響。再加上雙方的相對位置如果不確定,根本無法完成穩定的通訊流程。不過,這中國的APT技術由「捕獲體」-「指向」-「跟蹤」三個部分組成。簡單的講,先使用一束低功率雷射進行掃描,確定雙方的位置,隨後交給指向系統建立連接,最後由跟蹤系統完成通訊過程。這個特別考驗的是,研究方在精密光學、精加工、姿態控制和算法、雷射器等等諸多系統上的功底,中國現在已經攻克了相應的技術難點。
中國早在2000年,解放軍就裝備了大氣層內雷射通訊系統。隨著近年雷射通訊和量子通訊的結合更是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2012年,中國就完成了衛星和地面的雷射通訊測試網的組建,實現了500Mbps的通訊帶寬。歐洲2016年才發射雷射通訊衛星實驗平台,比中國落後了4年!
  相關新聞
美期待衛星裝雷射打造絕對可靠通訊網絡:中國公開一技術讓其夢醒 2016-06-28 麥田軍事
衛星雷射光通訊 營運商兵家必爭 2021/10/03 經濟日報
中5雷射器基地威脅美太空戰力
2021-12-09 08:50:54
阿楨
美媒:中國衛星變"拖船" 將失效衛星拖離地球同步軌道

  據美國“突發防務”網站2022年01月26日報導,根據商業空間監測公司ExoAnalytic Solutions分析,中國的SJ-21 衛星“似乎正在發揮太空拖船的作用”,它將一顆失效的北斗導航衛星從擁擠的地球同步軌道(GEO)上拖離,送入“墓地軌道”。
  報導稱,該公司空間態勢感知(SSA)首席架構師布賴恩•弗萊厄林26日在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主辦的網路研討會上報告了這一觀察結果。
  根據弗萊厄林的介紹,在1月22日,中國SJ-21衛星圍繞並接近一顆失效的北斗二號導航衛星(CompassG2)執行“近距離操作”後,從其軌道位置上“失蹤”了幾個小時。隨後發現SJ-21進行“大機動”將失效衛星拖離地球同步軌道。
  弗萊厄林26日又補充表示,最新跟蹤資料顯示,SJ-21已經和失效的北斗衛星分離,回到近地軌道。它將後者留在“超級墓地漂移軌道”中。
  所謂“墓地軌道”,通常定義為在高度大約為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軌道上方300千米處的空間。
  報導介紹,這顆中國衛星的舉動,和具備進行在軌服務、組裝和製造(OSAM)所需的能力是一致的——美國和歐洲也在追求這種能力。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11月發起一項美國國家OSAM計畫,此後美國國防部一直在推進多項技術開發項目。
  相關新聞
美國SpaceX星鏈衛星2度接近中國太空站 威脅太空人安全 2021/12/29
2022-01-28 07:20:31
阿楨
俄媒:SpaceX一枚火箭殘骸將撞上月球預計在今年3月發生

  俄羅斯衛星網2022-01-26稱,根據線上太空垃圾追蹤軟體的資料,美國SpaceX一枚重達4噸的火箭殘骸的太空運動軌跡顯示,它即將與月球相撞。“這很可能是第一起太空垃圾撞擊月球的意外案例”。這枚失控火箭殘骸屬於SpaceX公司2015年2月發射的“獵鷹9”火箭。當時它負責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深空氣候觀測衛星送到距離地球超過100萬公里的地方。此後它一直在軌道上混亂地漂浮。近年來SpaceX公司發射的衛星和火箭殘骸多次對其他國家航天器構成威脅,外界擔憂該公司在航太領域的野蠻行為可能導致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數量猛增。

美惡炒中國衛星變身“太空拖船”專家:賊喊捉賊

  美國“突發防務”網站2022-01-26稱,一顆中國衛星正在發揮“太空拖船”的作用,將另一顆失效的中國衛星送入“墓地軌道”,美媒炒作“中國衛星擁有軍事用途”。
  1月22日中國SJ-21衛星圍繞並接近一顆失效的北斗二號導航衛星執行“近距離操作”後,將失效衛星拖離地球同步軌道,SJ-21已經和失效的北斗衛星分離,回到近地軌道。後者被留在“超級墓地漂移軌道”中,距離地面3.6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以上約300公里的太空,可以為後續新發射的衛星騰出空間。
  中國軍事專家表示,如何處理太空垃圾和報廢衛星,應該是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但美國媒體卻把這個話題向太空軍事化的方向炒作。美媒鼓吹各國在地球同步軌道上要“增加透明度”、降低太空意外的風險,然而種種事實證明,在太空大搞異常接近他國衛星的正是美國,甚至還大玩“賊喊捉賊”的把戲。
  “突發防務”網站在去年11月的報導裡提到,運行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的一顆美國衛星曾試圖接近中國當時最先進的“實踐20號”衛星,但中國衛星卻及時發現並快速擺脫。
  顯然,美國在乎的不是太空危險,而是企圖通過監視他國衛星,確保美國在太空的絕對優勢。
  相關新聞
國家航天局:近五年共發射207次,長征火箭發射成功率96.7%
未來五年,將建成中國空間站、實施探月四期等新的重大工程
2022-01-29 08:35:01
阿楨
陸訂購逾1兆台幣292架空巴 波音成美中關係緊張犧牲品 2022-07-02 聯合報

大陸在7月1日宣布國內三大航空公司聯合向空中巴士購買292架客A320NEO,總金額達到史上最大的372.57億美元。空巴的對手波音遭到重創。
美國彭博社1日稱,空巴獲得大訂單對波音在中國民機領域主導地位造成了很大影響。波音歷來將中國航空公司視為最大客戶,但在其最暢銷的737 Max型號兩次墜毀以及美中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之後,波音的在華業務已經放緩。中國航空公司在5月從其近期機隊計畫中刪除了波音737Max中的100多架,理由是交付的不確定性。
大陸環球時報旗下的「樞密院十號」文章稱,中歐這一大單對外發佈意味著空客在全球民機領域最大競爭對手美國波音公司遭到重創,美媒紛紛坐不住了……。官宣時間選在7月1日應該是為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A320neo系列集成了新一代發動機等新技術,可以減少20%的燃料消耗,這才是中方選擇與空巴的重要基礎,美媒不去反思,一味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炒作中歐之間的民航採購合作,無法解決自身在中國市場份額下滑的現實困境。
空巴官網稱,新訂單「展示了中國航空市場的積極復甦勢頭和繁榮前景」。截至2022年5月底,中方航空公司擁有的在役空巴機隊總數超過2070架。空巴在中國有超過1900名員工。其中,有許多員工在位於中國天津的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工作。這條總裝線於2008年啟用。2017年,全新的A330飛機完成與交付中心在中國天津啟用。該中心與A320系列飛機亞洲總裝線和空巴天津交付中心位於同一園區內,是空巴在歐洲以外的首個寬體飛機完成與交付中心,負責A330飛機的客艙安裝、噴漆、飛行測試、客戶驗收和交付等工作。
  回應相關新聞
陸爆買292架空巴制裁波音?報復拜登卡C919砍3千億單?
美國欲中斷發動機供應,C919大飛機要折翼?國產替代已蓄勢待發
俄烏戰爭!波音宣佈全面停止供應俄國零組件與維修服務
CR929將重新設計,不依賴西方零部件
  回應
波音不是美中關係緊張的犧牲品而是美帝規則的犧牲品
波音已沒新飛機了,就是拿737改一改,刻意移動引擎位置的結果,造成重量不平均,又加裝一個壓低機頭的軟體,然後軟體誤判之後,連機師也控制不住。空巴有在研發,波音已經沒有了。

NASA局長2022-07-01聲稱小心“中國佔領月球”,中方批美才是最大威脅
  回應
美國現在各行各業都患上了“恐中症”了,而且還病得不輕。
2022-07-03 07:38:55
阿楨
巴鐵公佈殲-10C參數,渦扇-10推力非常令人意外,“心髒病”治愈 2023-01-03 傅前哨

自中國向巴基斯坦批量出口殲-10C以來,巴鐵就不斷展示其比印度陣風戰鬥機更加優越的性能
  回應
起喜歡這種出口轉內銷、由買家親口說出的好消息,更重要是由巴鐵親口承認的參數;相信不久將來,會看到巴鐵精心製作的殲10CE版本 Top Gun 上演!
航空發動機這都努力了多少年了,發動機獨立成一個公司出成效,從WS10/15/18/19/20。
台灣F-16V最大起飛重量19.2噸,而最大後燃推力不過100KN多一點,殲10C(E)重量多了80公斤,但是卻有一具最大後燃推力145.2KN的渦扇10,F-16V在近距纏鬥包絡線的表現,恐怕就得差上殲10C一大截, F-16的不敗神話,很大概率就要在數年內的台海上空徹底終結,千萬別不信邪。
牛。從WS10/15/18/19/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_P2JzC4Io
  相關新聞
解放軍拚福建艦試航 有望2024服役 電磁彈射內部首次曝光

反超美國GPS,中國北斗獲165國認可,有望拉動3000億的市場 2020-12-15 騰訊網

在北斗之前,全球比較完善的導航系統分別爲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以及歐盟Galileo。其中,美國GPS早在1994年就完成全球組網,擁有高達98%的全球覆蓋率。
2000年開始啓動的北斗系統,終於打破美國GPS的壟斷局面。而北斗系統也不負衆望,獲得165個國家的認可,好評度反超美國GPS。近日,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的標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令GPS失色」數據顯示,北斗的使用遍及165個國家。
那麼,北斗系統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短報文通信
2、高精度定位;
3、安全可升級;
據瞭解,北斗系統主要有行業市場、大衆市場、特殊市場三大應用市場,將拉動超3000億元規模的市場。

165國勝負已分!北斗導航反超GPS,印軍服了:確實深謀遠慮

印媒稱,在1996年二炮發射彈道導彈時,曾遭到GPS的信號干擾,最終導致導彈打偏, 1998年首次試射印俄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導彈時,也遭到了GPS的干擾而失敗,然而北斗導航應時而起,甚至和GPS也分庭抗禮,贏得了165國的競爭,這確實是深謀遠慮的長遠佈局。
2023-01-04 08:35:32
阿楨
外交部: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 2023-02-03

該飛艇,屬民用氣象等科研。受西風帶影響,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該飛艇嚴重偏離預定航線,中方遺憾。
  回應
布林肯自導自演訪華,最後還找借口落台。
美國不是經常自由航行中國領空嗎
  相關新聞
 華府斥侵犯主權(中:不接受毫無根據的指控),布林肯推遲訪華(中:沒宣佈過什麼訪問,美發佈是美自己的事),眾院議長麥卡錫改口:目前沒訪台計畫,美考量地面安全未擊落。
 按2002年開放天空條約美也用氣球偵搜 (2002-2016年美196次氣球到俄,俄則對美71次),美前駐聯合國大使海理: 打中國氣球不可行。(回應:一個流浪氣球米國霸權都嚇成這樣,美最好打,以後中方比照!) 美國1999-05-07誤炸(?)中國駐南聯大使館。
 拜登讚美軍5日在大西洋領海上空擊落中國飛艇(中:強烈不滿,將進一步反應。美反應過度,違反國際法慣例。) 國際法規定領海12海里,領空高度沒規定,實際用飛機最高高度,約13700米,並不涵蓋飛艇衛星高度。(回應:美既開先例,以後就可比照。 五六十年代,美蔣用U2偵察,被我擊落多架,就不敢來了。七十年代,美就利用西風帶,從新疆入境,到日本回收,被我擊落。) 美:中國偵察氣球遍佈五大洲。德媒:中國能隨時闖入美國領空。(回應:美霸也是侵犯世界各國領空,為什麼不靠腰,幹! 只有美人可以,阿共仔不行!) 郭正亮批拜登無能;遭民粹綁架,啟動冷戰危機。 因小失大 紐時:氣球事件凸顯中美關係的脆弱。 華郵專欄作家:美過度反應「危險且不合理」。德媒:美靠氣球炒作中國威脅,是藉題發揮、小題大作。美F-22疑在阿拉斯加擊落美自己NWS的氣象氣球,40萬美元飛彈恐打下NIBBB氣球迷12美元的氣球。中擊落山東海域不明飛行物! 外交部:美高空氣球2022年10多次非法飛越中國領空,3萬米高空偵察南海。美為什能看見18000米高空的氣球,卻看不到俄州的毒蘑菇雲?美國兩周至少4起列裝危險品火車脫軌事故 (回應:建設如此殘舊,當然會出軌意外!) 中國02-21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
 新疆驚現特大號飛艇機庫足以容納核航艦 2021-07-15 中時
 美專家:未來10年中國飛艇將世界一流,打造飛艇情報網 2010-05-31 防務新聞
 美國Politico雜誌2022年報導美國防部高空氣球跟蹤高超音速武器。
 全球大視野:美歐皆欲掌握平流層飛艇全球僅陸造出,衛星清晰實拍美國本土基地,北斗在165國反超美GPS。
2023-02-23 07:24:53
阿楨
中國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通過談判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

全球近年面臨中美關係緊張、俄烏戰爭屆滿一週年等地緣政治危機,中國外交部2023-02-21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表示習近平為解決全球安全難題提供了更系統的思路、更可行的舉措。
中國最高外交官王毅18日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會中他提及中國國家習近平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和平與發展兩大難題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預計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且稱有100多個國家和聯合國在內多個國際組織支持、近70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
全文提及「支持通過對話談判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等熱點問題」,「六個堅持」、「二十大合作方向」、「四大合作機制」等。
「六個堅持」,包括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
倡議文件中強調,「戰爭和制裁不是解決爭端的根本之道,對話協商才是化解分歧的有效途徑」,並稱一國安全不應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任何國家的正當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重視和妥善解決,不應被長期忽視和系統性侵犯;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製造更多困難和複雜因素。
對於合作方向,文件內提出包含堅決維護「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共識、推動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發揮領導作用等。
  回應
中國的倡議若是成功,美國拜登的臉擱哪裡?美國軍火存銷哪?
自稱是民主的國家一天到晚在挑臖互鬥,共產國家提倡和平
大家都希望世界和平。只有美國為了維護霸權 收割全球財富, 專門在別的國家挑起戰爭 好坐收漁翁之利...
梅克爾為什麼要烏保持中立國不要進北約,因為美國主要是削弱俄國的實力。
2023-02-23 07:59:37
阿楨
陸《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 指責粗暴干涉別國內政 2023/02/20 中時

大陸官方今天(20日)發布《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指責美國濫用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霸權地位,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大搞顛覆滲透,動輒發動戰爭,貽害國際社會。
報告指責美國,長期打著所謂民主和人權旗號,企圖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塑造其他國家和世界秩序。美國的歷史充斥著暴力和擴張,美國軍事霸權釀成人道慘劇,美國經濟金融霸權淪為地緣政治武器,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大搞壟斷打壓、技術封鎖,遏阻其他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
報告斥責美國慣於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發動顏色革命,挑唆地區爭端,甚至直接發動戰爭。美國固守冷戰思維,大搞集團政治,挑動對立對抗。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強推單邊制裁。美國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則廢,打著「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旗號,謀著維護自身「家法幫規」的私利。
報告指出,美國利用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智慧財產權上的弱勢地位和在相關領域制度上的空缺實施壟斷,攫取高額壟斷利潤。20世紀80年代,美國為打擊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逼迫日本簽訂《美日半導體協定》,導致日本半導體企業幾乎完全退出全球競爭,市占率由50%跌至10%。同時,在美國政府扶持下,大量美國半導體企業趁機搶占市場。
報告還指出,美國將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和制裁中國華為公司。美國還炮製各種藉口,圍追打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已將10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各種制裁清單。
報告稱,美國還對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高端技術實施管控,強化出口管制,嚴格投資審查,打壓包括TikTok、微信等中國社交媒體APP,遊說荷蘭和日本限制對中國晶片和相關設備與技術出口。
報告指責美國,對中國科技人才政策採取雙重標準。2018年6月以來,針對部分高科技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縮短了簽證有效期限,對在美華人學者開展大規模調查,排擠、打壓華人科研群體。
報告說,美國打造「晶片聯盟」、「清潔網路」等科技「小圈子」,給高科技打上民主、人權的標籤,將技術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為對他國實施技術封鎖尋找藉口。同時,美國濫用科技霸權大搞網絡攻擊和監聽竊密。從競爭對手到盟友,均在監聽範圍之內。
《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全文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20004005-260409
2023-02-23 08:10:14
阿楨
美軍也使用大陸北斗衛星? 郭正亮:美媒籲10年內奪回主導權 2024/04/20 中時

前立委郭正亮19日表示,美國媒體《SPACENEWS》今年4月8日報導,美國GPS衛星定位系統面臨來自中國大陸北斗衛星的競爭,呼籲一定要在未來10年重新奪回領導地位。郭正亮也披露,不要以為美國就不使用北斗,美國連戰鬥機、軍艦,也有備用北斗系統,因為有時候要用北斗和GPS交叉比對。
美國媒體《SPACENEWS》今年4月8日報導,美國GPS衛星定位系統面臨來自中國大陸北斗的競爭,一定要在未來10年重新奪回領導地位,因為美國第3代GPS大約在2035年左右建構完成。
報導稱,北斗衛星使用56顆在軌衛星, GPS大約只有31顆衛星,且北斗衛星監測站數量是GPS的10倍以上。中國大陸在推一帶一路,長期與第三世界建立緊密關係,所以有非常多的監測站在發展中國家,最明顯就是非洲和東南亞,大部分東南亞國家都在用北斗衛星。
郭正亮19日在網路節目《亮子立學》中提到,中國大陸一開始並沒有要發展完全獨立自主的北斗衛星,原本是想要和歐洲合作,也已出資,但美國介入,要求歐洲不能讓中國大陸參與研發。大陸於是決定從0開始發展,花了8年時間做出來。北斗衛星零組件,全部都是Made in China,美國想要抵制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郭正亮表示,北斗衛星被視為一帶一路的關鍵要素,《SPACENEWS》稱之為「太空絲路」,或稱為「太空信息走廊」,2020年已正式開通全球服務,覆蓋230個國家,用戶超過15億。2023年北斗衛星日定位量超過3000億次,已被國際民航組織、國際海事組織等認可。
郭正亮披露,連美國戰鬥機、美國軍艦,也有備用北斗系統,不要以為美國就不使用北斗,因為有時候要用北斗和GPS交叉比對。美國眼睜睜看中國大陸北斗衛星結合基礎建設往前走,出口到全世界。
郭正亮直言,美國自1994年發動GPS衛星定位革命,中國大陸於2020年做出第三代北斗衛星,現在超越美國,讓美國GPS不知如何是好。
2024-04-20 01:35: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