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禮儀
不要這樣不耐煩,儀式是必要的、不然如何安頓眾生的不安心靈。生命禮仪就是一種通過仪式,透過誕生禮、成年禮、婚禮、壽禮、喪禮等來安頓人未知的一生。
瞧你們將充滿生命意義的禮仪說的如此無奈,似乎人生難過(得?)才需要仪式來過關。其實這只是你們無聊的現代人想以仪式來打發日子吧,古人可是興高彩烈地期待仪式的到來。
是這樣的嗎?那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怎會感嘆徒具形式的周禮「禮崩樂壞」了,而發出「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的主張。
未免將仪式太淨化了,誕生禮中對婦女的殘酷禁忌、成年禮中對青少年的殘酷考驗、婚禮中對新娘的殘酷嬉謔、喪禮中對孝子的殘酷折磨,這些人生的殘酷劇場那兒去了?
演化掉了嘛,孔子也主張禮要有所「損益」的,所以不但實際血淋浙們人殉不仁,就連象徵性的人俑,他老人家也批說「始作俑者」。
盡講孔老頭的好話,看看他想維護的周禮是如何僵化了吧,「禮教吃人」喲!
過去了,一切都存在於懷舊的古禮了,現在那還有啥「禮義之邦」。婚喪交給商人操辦,誕生禮成了慶生會,成年禮則變成畢業典禮。
不只!舊禮未消,新禮又套上來,珼代人果真減少了禮害嗎?相反吧,各式紅白貼加上人際交往,三日一小聚五日一大餐。
你跟禮有仇呀?新舊不同嘛!古人不得不依禮行事,可現代人……
現代人怎樣?一切自願是嗎?你未免太麻木了,婚喪慶生不說,你能拒絕職場的迎新、送舊、社慶、尾牙……嗎?你能拒絕學校的朝會、週月會、校慶、新生訓練、畢業典禮……嗎?你能拒絕親朋好友……
人不分古今中外,面對禮仪總是半推半就的,在社會人情壓力下,即便你感到如何無聊、厭煩、浪費時間金錢,甚至在殘忍邪惡的黑道、天真無邪的同儕中也自然會發展出一套禮仪。
所以說禮是必要之煩,少了就難過關。不只!差點被你洗腦了,對禮仪大師孔子,荀子……等人來說,禮可是比法更具權威,是生生之德、是德之全稱、是……
少在虛構什麼禮之「體」,百姓那管你們精英的唯(違?)心之論,只要能過關就好,最好還能避禍趨吉、一切圓滿幸福即可。
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各種禮仪上的吉祥話不少是充滿形上哲理的。可見精英和民間是相互滲透、影響、成長……
互欺相愚吧,不如此人生也實在難過。你想想,要是不欺之以成家立業、不愚之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有誰在了解夫妻哀怨、養兒育女、負担家計、事奉公婆……等的實相後,還願意步入禮堂?
(不用那麼人為,基因自然會叫男女幹些傳宗接代之事、而且在腦中會分泌瑪非般的毒品、讓人上癮地去幹。古之媒妁之言、今之婚紗業者只不過順著人性本能操弄它而已。)
同理,不施以繁費喪禮、不許以天堂淨土,如何安撫親離死別、未知世界之不安?
你有反骨(梵谷?)症嗎?非得將一切析判的如此乾淨不堪嗎?行禮如儀不行嗎?
你是傀儡嗎?成了掌禮者的工具而不自知。瞧你的表情好像不信,那就逐一來析判。
在生物求生本能的軀使下,各種無奇不有的生殖崇拜令人目瞪口呆,從具象的陰陽具崇拜、到抽象象徵的魚蛙幾何紋樣,材料從石刻、木雕、岩畫、剪紙、年畫、織綉印染、控麵、紥紙到陶瓷、春宮圖書文物,至於生育神、那更分工仔細了。
送子注生的最多,儒釋道相互競爭,女媧、西王母、高禖、送子觀音、碧霞元君、夫后娘娘……真是眾神喧譁。
下了種之後還有保胎、催生、餵奶、治病、教養篤的娘娘、聖母、元君等來接手,以保證子女長大成人。
於是本展相關文物就特別豐富,只是這些在台灣的古董工藝市場較為冷門。
當然冷了,現代還有几人迷信這些?連小孩也寧可玩些絨毛填充卡通玩具,虎帽、虎枕、虎鞋,落伍了。還不如送些金飾禮金來得實際。
就像婚禮只剩紅包吃飯而已?
別瞧不起婚禮,單是「禮簿」要是在古代的話便可從中研究出一地的社會結構。
少拿學術來包裝,古代的封建婚禮從提親、納吉合八字、定親、納征下騁、迎视、到成親,那個不是整人尤其女人,那像原始人自由戀愛、婚配……
又在美化了,高貴的野蠻人,什麽母系社會?就以最有名的摩梭族來說吧,大權還不是在男的舅舅手上,至於工作呢?女人幹!而一妻多夫的西藏,別說女權,而是服侍更多男人。
那些旅遊節目(還有反父權文明的學者專家)為勾引都市人的獵奇幻想,過分美化誇大了少數民族的自由婚配了,如此才能吸引苦悶的現代人觀看進而到彼一遊。
你要如是觀的話,那現代的自由戀婚也不怎樣,姑且不論逐年升高的離婚率和下降的生育率,以台灣為例,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女人尤其「三高」(身高、年高、學經歷高)女人因「向上攀婚」的女性本能而嫁不出去
抗議!咱女人又不是爬蟲類,什麼攀婚,這全是沙文豬學者的合理化。
別那麼激動,妳的女性同胞不會理這些意識形態之爭的,連專家學者都爭議不休的問題,還是去算命(難怪在台灣找算命的以女人居多,其中七成又是問感情婚姻。)
台灣男人又怎樣?還不是數以萬計的娶不到女人
這就對了,台灣女人不願下嫁這些下層男人嘛,他們只好去糟踏外籍或大陸新娘了。說到糟踏,我看少有像台灣那麼會糟踏人的,之前將有身心殘疾的女人嫁給「老芋仔」,如今……
完了,你政治不正確,吃裡扒外,出賣台灣人……
難道用「賣台」的帽子就能解決台灣人口素質愈來愈差的危機嗎?果真如此,便能用精神勝利法來戰勝國際政治、中共武力經濟……
唉喲!怎扯到婚姻政治學去了?還是回到婚禮神話學吧!嫁不出去就找月下老人、牛娘織女,不然月光娘娘、和合二仙、床神、轎神、喜神,甚至天君、地司、灶神也行。
都是些LKK的老古董,還是情人節愛神合咱年青人的口味。
難怪貴館所展文物不吸引人,年青人不愛古早貨,中年人終日忙於生計、閒時也寧可看些打發時間的東西,什麼文化反思又要通識的,誰要?老年人嗎?空閒的很,可惜對一切都沒興趣了,除了自己的老病死和子孫的孝不孝。
那你要投其所好,多展些能讓他們感到幸福的文物。
有啊!全都是有關吉祥的文物呀,連首展<民問觀音>也是找一般人熟悉的來展,問題是圖博館不是傳統文化的媒介,老年人只能生活在熟悉的文化氛圍中比如節慶廟會(問題是這些也已崩解),而無法參與博物的萬神廟,更不可能反思啥的。
難怪台灣的喪禮會成為所有生命禮仪中最不堪的,這能怪誰?老年人自己都不關心自己的所終了,任憑傳統喪葬迷信和業者擺佈。
即使反思了又如何,難道生人會依死者意願嗎?不會的,喪禮不是給死人做的而是為了生人的面子和不安之心,所以就任憑傳統喪葬迷信和業者擺佈了。
活該!除了不能自主的嬰兒誕生禮之外,所有被禮教吃掉的人全都活該!
你才活不下去哩!沒聽過「水太清魚不活」?更何況你拒絕一切禮仪、官僚化的,成了蒸餾水,怎麼「如魚得水」?
不然要怎樣?像一般宗教利用人怕死的心理大賺死人錢嗎?
你誣蔑了地藏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懂嗎?
那當然,空了就沒死人錢可賺了。難怪台灣人每月平均所花的紅白貼,足夠本館所有開銷含生活費。
「汝愛其錢,吾愛其禮。」「眾鬼,舉繩而套之,可也!」
少來了,從西洋萬聖節、西藏跳神,到中國閻王十八層地獄、目連地藏王、鍾魁捉鬼、豐都鬼城、中元盂盆節,到現代的鬼屋、鬼面具、鬼博館、鬼餐廳、鬼電影、鬼小說……那個不是大發鬼市?連貴展所展文物不少也來自鬼(夜)市。
還是結束本展題吧,免得鬼話連篇。
生殖崇拜
陽且石
一群好奇的朝香客 臉貼
娘娘廟外的花窗裡 孔窺
腹懷六甲的祈子女 撫摩
一柱擎天的陽且石 仰嘯
精子分離的大卵巴 按摩
分別雌雄的超音波 照射
袋鼠爸爸的大肚糞 孕育
借腹生子的代孕母 生出
基因工程的複製人 難得
陰女岩
一批獵奇的朝山客 眺望
注生娘娘的山溝裡 縫觀
胸懷六月的祈女男 搓揉
二山夾天的陰具岩 瞇笑
群獸野合的岩壁畫 映照
崖溪沐浴的傣族女 淨身
兩岸對歌的苗族女 歡唱
花房交耳的彝族女 傾訴
天地乾坤的狗男女 難捨
兒時映象
虎娃娃
頭戴虎帽 身穿虎衣 腳踩虎鞋
虎虎生風 真是虎父無犬子
頭長臭瘡 鼻流黃涕 皮滿痂疤
毒虎不食 怕是狐假老虎威
熟睡虎枕的小子 口水
濕透了虎涎 那管
大人們的龍爭虎鬥
長命鎖
腳踝繫著古銅百年鐺
是名聲傳百年 還是遺臭百年後
踢腿叮噹的小子 自得其樂
手腕套著銀白千年鐲
是千金交內線 還是鐐銬免錢飯
擺手旋轉的小子 掙脫不了
胸前掛著金黃萬年鎖
是荣登萬歲殿 還是枷鎖階下囚
搖頭幔腦的小子 號淘大哭
成長刻痕
必要之苦
皮乾紋皺巫師的老頭目 手持
紋棒在少年郎的細皮上 雕刻
複製象徵權位的圖騰像 咬牙
右臂龍蛇雜處的百步蛇 切齒
左肩虎頭蛇尾的華南虎 噬頭
前胸不知鴻志的紅面鷹 抓臉
後背狽奸狗肺的大野狼 撲身
遍體鱗傷的少年郎吃苦為權樂
無聊之樂
皮枯衣皺校長的老博士 手捧
證書在畢業生的道袍前 暗示
學碩博士教授的學位上 長跑
爬過象徵成年的大紅轎 趴到
刺龍刻鳳紋身的西門町 鑲顆
玉珠在血紅舌的牝門內 映照
海報裡血淋淋的割禮肉 痛快
渾身無聊的美少女取樂為吃苦
天作之合
偷
什麼 罵我偷客兄 你爸的
要是咱祖母不偷 絕種了
人之初性本淫為良種只好偷
搶
啥米 幹我搶女人 你娘伊
要是阮阿祖不搶 沒種了
人之初性本暴多下種只好搶
騙
怎辦 這些臭男人 精如猴
要是讓他知虛實 絕種了
人之初性本欺求良種只好騙
賣
錢辦 那些香女人 賤如狗
要是她不嫁過來 沒種了
人之初性本利為下種只好買
野蠻遺痕
擋架
一張黃板凳擋在迎親的黑頭車前
「此路是我開 要過 付錢來」
一身白襯衫的伴郎奉上一付紅包
一群彩妝伴娘擋在迎親新郎門口
「此門是我開 要過 付錢來」
一身黑西裝的新郎這回親奉紅包
閙房
一條白床單鋪在迎紅的新娘裙底
「此床是我架 要洞房 親嘴來」
一身白婚紗的新娘含了顆伴郎蛋
一條紅棉被蓋在臉白的新娘頭上
「此被是我鋪 要洞房 脫衣來」
一身白晢晳的新娘拋出帶血白巾
另參本館:我的相簿:生老病死 生命禮儀 生殖崇拜與性崇拜 管人家要怎生 女人不生 女孩生生育自生自育 收養棄養 移民vs生育 異國婚姻 越女不想嫁台 鳳凰與檳榔西施 上網結婚
《生病why》末代健保《誰將生存?》疾病政治學《揭開老化之謎》 百大良醫 《正義的神話》白色巨塔的謊言《無效的醫療》《發明疾病的人》台灣藥罐子 尿毒新國病 恐癌症 假癌症之名 《生物科技大商機》 另類醫療 健身迷思 有機迷思 假吃素之名 維他命迷思
《中國愛經》《中國浮世繪》《中國古代性文化》《印度愛經》《羅馬愛經》《歐洲風化史》《日本愛經》《海蒂報告》《海峽兩岸性愛實況調查》《春藥》《威爾鋼》《改變世界的藥丸》《雙身唐卡》《裸體有藝術?》裸體畫與美人畫《裸乳,男人的目光》《乳房的歷史》《陰道獨語》《男根文化史》《自慰》《三寸金鎖》外遇VS娼妓社會學《250天倫敦應召日記》性交易公民會議《援助交際》《情婦》《調情的歷史》 包二屌《外遇的男女心理》《愛慾》《醜聞》《騷擾》《台灣藝妲風華》《台灣煙花紀事》《大陸的溫柔異鄉》《12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
生命禮儀簡介
生命禮儀 rites de passage 荷蘭學者范傑內普( A.van Gennep )所創術語。指某一個人在其生命過程中,從一種社會地位轉向另一種社會地位時所舉行的禮儀。
典型的「生命禮儀」是指在人的出生、成年、結婚、死亡時,所舉行的各種儀式。范傑內普認為:生命禮儀的核心,象徵了分離、聚集、過渡三種意義之錯雜。例如:喪禮象徵死者加入祖先的社會;象徵過渡的成年禮,則反應在許多社會要求成年禮參加者,暫時離開社會群體,獨居野處;而婚禮與喪禮,則同樣瀰漫著分離與聚集的象徵意味。
所謂「生命禮儀」是文化人類學的專有名詞,人自出生開始,歷經婚嫁、生子,甚至於到了生命的結局時刻,每一個生命的重要關卡,人們都是藉著各種的禮俗來處理。「生命禮儀」,擁有豐富而多采的內容,其內容包含:對新生命的迎接、對為人父母者的慰勞、對婚嫁者的祝福、甚至對結束生命者的敬重與懷念。換言之,「生命禮儀」立基於對生命的尊重態度,讓人在面對生命的一些關卡及生命的某些事務時,有規可循,有約定而成的習俗可以禮奉遵行。
http://yangy.chinese.nsysu.edu.tw/932life/PAGE2.HTM
人生階段的每一個關卡--生命禮儀生老病死,是人類在一生的歷程裡必經的一段過程;結婚嫁娶,是人類社會自古以來屢見不鮮的一個場景。無論是對「生」的期盼、對「死」的敬意、對「婚」的祝福或是對「成年」的渴望,都使人類社會對這一道道生命關卡格外重視;而每通過一道生命關卡,都意味著身體、心境和社會角色產生改變,或帶來新的喜悅,或面臨新的問題,或承擔新的責任。為了賦予這些人生階段重要的意義,幾乎每個族群都產生了屬於自己族群的「生命禮儀」,用來標誌人生每一個階段的變化,協助族群成員平安順利地走完生命旅程。因此,無論魯凱族的圍舞與哭嫁、排灣族的喪布製作、阿美族的成年禮儀,或是中國西南地區苗族的吃喪飯、傣族的做擺以及羌族的跳端公,都顯示出各個民族對於生命禮儀的重視與傳承。
當代荷蘭學者范傑內普(A.van Gennep)在其所著之《生命禮儀》(Les rites de passage)一書中,將「生命禮儀」定義為「某一個人在其生命過程中,從一種社會地位轉向另一種社會地位時所舉行的禮儀」。所以,「生命禮儀」的建立,是基於對生命的尊重態度,也使人類社會在面對這些生命階段事務時,有規可循。儘管許多約定俗成的「儀式」已經沒有人瞭解它們的成因為何,但不可否認的,許許多多沒有理由的習俗,確確實實地影響了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透過數位典藏聯合目錄影像特色藏品的展示,我們可以瞭解這些族群在面臨人生階段時的各項儀式活動,從他們的種種活動當中,也讓我們再一次反思生命的意義以及對生命的看重。
http://digitalarchives.tw/collection_detail.jsp?exhibition_id=461
文化的理解與體現--人類學儀式人類學主題小組
提起儀式,人們就立刻會想到充滿著神秘的象徵性符號以及熱鬧激情的繽紛畫面。確實,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儀式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漫長的歲月裡,人類透過儀式的展演,「儲存」集體的知識、記憶、與情感。人類生存的智慧結晶、歷史記憶、集體共識,常轉化成象徵性的符號、物件、行為,在儀式過程中重複演出。有趣的是,「重複」是人類行為一項重要的特質,包括所說的話、所表達的意思、所感受的情感、所思考的想法,藉著不斷地重複,人類形成意義的體系、得以相互瞭解,產生相互溝通的基礎;也藉著不斷地重複,人類的經驗得以累積,並使之代代相傳。因此,人類藉著不斷重複的行為建構集體性的共識與社會性的記憶,並因此有了相互所屬的認同與歸屬,而儀式的每一次演出就是對文化的一次書寫,每一次的書寫就是對文化的一次解讀與理解,而每一次透過儀式書寫的理解,就是再一次對文化的體現。
在此,我們將透過三大類的儀式和參與儀式的人物與用品的影像,展現各個民族文化的特色:在生命禮儀方面,我們展示了各民族配合生育、命名、成年、婚、喪等禮俗活動;歲時祭儀部分,包括了配合農、漁、獵等季節性活動;消災祈福的儀式,則涵蓋了遇到暴雨、洪水、惡疫等災禍所舉行的息災儀;以及,操作儀式時所參與的人物與用品等。透過儀式展演過程中的渲染力與滲透力,個人不僅只是感受唱歌跳舞與眾同樂的氛圍,更重要的是體驗一種個人社會化的歷程。當我們視儀式為一種個人與整體社會之間的體驗歷程時,人的存在不僅只是「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成長」的問題。基本上,儀式所「儲存」與「表達」的,是有關人類三方面的生活訊息:一是有關人與自然界之間關係的訊息;二是有關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訊息;三是人與自己內在世界的訊息。每個社會的個人透過儀式的參與過程,培養出每個社會對個人所要求的「社會文化品質」,使人可以從生物人、自然人轉化成社會人以及文化人。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Exhibition_Detail.jsp?exhibition_id=441
充滿象徵的儀式人物與用品人類學主題小組
儀式,常給予人們一種戲劇性演出的感覺,在演出的過程中各種物品(象徵物與符號)的使用,如同戲劇中所需要的道具與佈景,給予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儀式過程中所使用的物品—或說道具與佈景—在儀式的結構下,小至家戶內的巫術場景,大至數年一度的村寨祭典活動,皆有一定的設計與安排;而這類的設計與安排通常是多元、多樣與多聲的,在儀式進行的過程中令人應接不暇,感受到儀式的整體氣氛,也使得儀式的意義更具有穿透力與凝聚力。
此外,儀式過程中所使用、組合的物品都是一種象徵物或符號,是在不同的是社會與文化脈絡下組成的,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就如同文章作品中有散文、詩歌、小說、神話、故事等等,同樣的,無論中國西南地區佤族的人頭樁、景頗族的供天鬼之竹架,或是台灣原住民中噶瑪蘭族的女巫水浴、卑南族的靈屋內備品、以及邵族的公媽籃等等,都有其文化脈絡可循。因此,對儀式象徵物與符號的瞭解,就如同閱讀一篇文章作品一般,我們也要進入儀式的社會文化脈絡,不論是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還是歷史的、文化的。
既然儀式的戲劇性演出,故其關鍵並不只在於物品使用的道具或佈景效果,最具戲劇性的象徵物事實上是「人」自身。人在儀式過程中將自己裝扮成「報馬仔」、「轎班」、「八家將」、「巫師」、「女巫」或其他各種的藝閣與陣頭,甚至於信徒們也是如此。
「人」在儀式過程中的意義,我們要借用「行動者」的概念來理解。所謂的「行動者」,不僅是指人在儀式過程中所演出的動作,更重要的是動作背後所隱含的一套意義價值體系。這套價值體系是與儀式中的象徵符號系統以及影響儀式脈絡的地方傳統文化相互呼應。從戲劇演出的角度來看儀式,儀式裡的各種人物都是這套意義價值體系下不同類別的行動者,如同導演、製片、主角、配角、各個角色的演員、觀眾等等,體現該社會中「人」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而在儀式中的各類行動者,包括廟方主其事者(如委員會、爐主等)、祭師(如道士、法師、乩童等)、香客、信徒、觀光客、媒體從業者、文化工作者、以及學術研究者等等,在儀式中的各類行動者如同一個社會一樣,各司其職、各盡其位。
「人」身為一種象徵性的動物,在於他使用象徵物與象徵符號的能力;透過象徵物與象徵符號的使用,「人」得以賦予儀式意義,擴展人類在情感與思考方面的想像空間,使「人」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是,透過象徵體系所展現的想像空間與人的可能性並非漫無止境的。相反地,人的可能性是具有高度選擇性的,而其選擇的機制就是透過生活體驗與文化傳統所建構出來的「意圖」,使人得以主動地操弄象徵體系,透過儀式的演出「書寫」、「再書寫」所要表達或儲存的意義價值體系。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Exhibition_Detail.jsp?exhibition_id=521
婚禮
婚禮是一種法律公證儀式或宗教儀式,用來慶祝一段婚姻的開始,代表結婚。
在大部分的文化裡,通常都會發展出一些結婚上的傳統與習俗,其中有許多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失去了其原始所象徵的意義。比如說,在中國傳統婚禮中,女方的家長要在迎娶新娘的禮車後方潑出一碗清水,象徵嫁出去的女兒已經是屬於另外一個家庭的成員,就像潑出去的水一般回不來。在講求性別平等的現代社會中,這層意義已經減小許多。
中式婚禮的歷史
中國古代稱婚禮為昏禮,多在黃昏舉行。歷朝歷代婚禮的內容都布所變化,主要有三書六禮。 現代中國的婚禮結合了中國傳統以及受西方影響的元素。公民結婚儀式實際上只是到地方政府進行結婚登記,並沒有太多的程序,然而喜酒就會舉辦得非常盛大。現代中國婚禮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會拍攝婚紗照。
西式婚禮的歷史
在西方的結婚習俗中,新娘會穿著白色的禮服,象徵了維多利亞時代中的「純潔」(由於大眾和媒體的誤導,白色禮服被以為是象徵了「貞操」,但事實上代表貞操的是頭紗)。因此在這種「白色婚禮」傳統中,寡婦或曾離婚的女性被認為不應當在其再婚的婚禮上穿著白色的婚紗。請參見「白色婚禮」條目。
西方的婚宴通常是在結婚儀式之後舉行,在婚宴中會有一個大型的結婚蛋糕。西方結婚傳統包括了向新人敬酒、新人會第一對下去跳舞、以及切結婚蛋糕。新娘會向在場所有尚未結婚的女性丟出手中的花束,而接到花束的女性被認為將會是下一個結婚的人。為了公平起見,最近發展出了新郎將新娘的襪帶(garter)丟向未結婚的男性群,而接到的男性會被認為將是下一個結婚的人。
在最近幾年的某些國家中已經開始有同性戀婚禮。
台灣婚禮的歷史
加拿大籍馬偕牧師於1871年底到台灣傳教,在他的《臺灣六記》一書提及,1873年3月2日他在台北縣五股設立的教會,舉行台灣史上第一次的基督教式結婚典禮,陳鄭聯姻(陳男25歲;鄭女17歲),新娘坐的轎子,後面跟著25個苦力,沿路燃放鞭炮,馬偕則為證婚人。1895年台灣進入日本統治時代,日本殖民政府為推動現代化,將西式婚禮冠上「文明婚禮」,藉以改變民眾所熟知的傳統迎親嫁娶習俗。
依據1915年1月1日《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台北的廖坎與陳阿娟結婚除去舊禮,共乘自動車(轎車),由於1912年才有第一部汽車進口台灣,廖坎夫婦是目前資料中,最早做轎車的新人。同一天,翁俊明醫師的婚禮在台南舉行,司儀則是連雅堂。自此,台灣政商界望族的結婚多依此方式。而一般婚宴則隨婚禮結束豋場,民眾多以「辦桌」或到大酒樓餐廳舉行喜宴,台北市著名的餐廳有「江山樓」(今延平北路二段,吳江山創辦)、「蓬萊閣」(圓環邊,陳水田創辦),醫師杜聰明即選在江山樓宴客,據統計蓬萊閣光在1935年就有超過250對新人預定喜宴。而西式餐宴則選擇在鐵路旅館(今新光摩天大樓,可容納150人,全台唯一洋式飯店)舉行。
音樂
時常在結婚典禮上播放的音樂,如結婚進行曲等,較著名的有:
華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中的《婚禮合唱》,通常是用來當作進場時的音樂,也稱做「新娘來了」(Here Comes the Bride)。
孟德爾頌為莎士比亞的戲劇《仲夏夜之夢》所作的插曲《結婚進行曲》,通常是用來當作退場時的音樂。
維鐸(Charles-Marie Widor)的《第五號交響曲》中的《Toccata》,也用來作為退場音樂。
結婚儀式
中式婚禮
美式婚禮
德式婚禮
日式婚禮
俄式婚禮
相關主題
相關儀式 /三書六禮 /文定 /訂婚戒指 /聘禮 /結婚紀念日 /喜酒(婚宴) /結婚的形式 /白色婚禮 /中國婚禮 /公證結婚 /集團婚禮 /走婚 /冥婚 /結婚傳統 /結婚戒指/結婚證明 /結婚禮物 /結婚誓詞 /結婚音樂 /服裝 /婚紗 /頭紗 /裙褂 /和服 /蝴蝶結 /食物 /結婚蛋糕 /嫁女餅 /結婚喜糖 /參與者 /新娘 /新郎 /伴娘、女儐相 /伴郎、男儐相 /花童 /證婚人 /蜜月 /婚紗照 /喜帖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9%9A%E7%A4%BC&variant=zh-tw
葬禮
葬禮也稱葬儀、葬喪或喪事,是一種社會儀式,正式標誌一個人的死亡,也是一種處理屍體的禮儀。世界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葬禮形式。
葬禮的歷史和人類文明一樣古老。例如石器時代的墓葬中,死者的肢體經常按一定格式擺放過、屍體塗有象徵鮮血和生命的紅赭石,墓穴中有陪葬品等。
從人類學的角度看,葬禮是讓活人用非破壞性的方式向死者致哀,把由於人的死亡而被擾亂的社會關係重新平衡起來,它可以維持社會的凝聚力並防止社會崩潰。
屍體的處理方式
土葬不一定要把屍體埋于地下,可置陵墓或廟宇,例如埃及法老的金字塔。可帶紀念物(例如墓碑、紀念堂)和不帶。地上有大型建築物的一般稱為陵寢(「maosoleum」)。
埋葬不一定是永久性的處置。例如土葬後如有需要還可將屍骨遷葬。另外有些地區,包括台灣、香港,有「撿骨」的習俗:初次下葬後若干年,將遺骸裏面的骨頭揀出來二次安葬。
火葬一般只是指將屍體燒成骨灰的過程。火葬以後仍需作其他安置,如置於骨灰盒中、撒入江河大海等。
美國軍隊的海葬儀式把屍體包裹起來或放入棺材,外加重量後沉到海裏。多見於臨海國家的傳統或海軍。 把屍體火化之後,骨灰撤入大海。
其他方式
天葬:把屍體暴露在自然界,讓野獸、飛鳥吃掉,為藏傳佛教和一些北美印第安人的傳統。舊時蒙古有把死者屍體餵狼群的風俗,認為藉由此方式可以讓死者升到「騰格里」(長生天),一般認為這也是天葬的一種形式。
懸棺葬:中國南方一些少數民族的儀式,將棺材懸挂在不容易達到的山崖上。
食屍:由其它人類食用其屍體,只有部分原始部落存在,大部分國家法律禁止食屍(包括死嬰、人體器官)。
屍體保存:透過屍體防腐處理技術,把屍體暫時或永久保存,使死人有活人的模樣,以作紀念或給後人瞻仰。
基因葬:先記錄及分析死者的基因,把基因信息保存後,再進行埋葬或火化。
乾屍:古埃及的喪葬方式,利用鹽水、防腐香料及防腐液把屍體變成木乃伊,以作長久保存。
樹葬:把遺體火化後的骨灰埋在樹下。
壁葬:把骨灰盒嵌入牆壁的一種喪葬方式,一堵壁葬牆可放幾十至幾百個骨灰盒。
人體冷凍:把屍體放在極低溫(通常是攝氏零下一百九十度以下的液態氮)保存。不過也有人認為未來科技可以使死人復活,因此這部分人體未必會當作死亡。
加工飾品:西方開始流行把骨灰加工成戒指、項鏈等的飾品,以使親人認為死者靈魂可以長伴身旁。
大空葬:部分太空國家允許把骨灰隨太空船升上太空,然後彈到太空中。
宗教葬禮
基督教葬禮由牧師或神父主持,在墓穴周圍舉行禱告願死者安息升入天堂。有時候前半部分在教堂舉行。天主教還為死者舉行追思彌撒等。基督教和西方傳統葬禮的主要色調為黑色。
伊斯蘭教認為應儘快舉行簡單的土葬,有「亡人奔土如奔金」之說。一般在死亡三天內舉行。由死者親人或其他穆斯林用水清洗屍體後以白布包裹。為死者行站禮祈禱。之後運往墓地土葬,屍體面朝聖地麥加天房(克爾白)方向,無棺材或陪葬品。整個葬禮過程中要求參与者節哀沉默。
佛教葬禮一般為火葬,有僧人唱誦經文,作法會超度死者。
中國傳統葬禮
中國傳統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隨死者的信仰和經濟情況,整個過程中經常混雜有關的佛教、道教或風水儀式。隨著現代化帶來的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世界文化的交融,現在的華人葬禮更是參雜了各宗教(佛教、道家)、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如日本)等,傳統治喪儀制,如喪儀、喪服制、孝服制等傳統已被『簡化』,依儒家制者已鮮有見聞。
其主要過程有:
小殮:為屍體淨身整容,穿上壽衣。這個步驟要儘早,甚至有時在斷氣之前就進行。因為過幾個小時,由於肌肉細胞死亡,會出現稱為屍僵的四肢僵硬現象,影響穿壽衣。壽衣不能用皮質,因傳統認為這樣死者會轉世成動物。
報喪:正式通知遠近各處的親友死亡時間、情況和葬禮安排。經常有嚴格的形勢和順序規定。
奔喪:親友攜帶禮品、禮金、輓聯、花圈等從外地來參加葬禮。
停靈:又稱暫厝,將屍體在靈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來奔喪的親友;同時有助於確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靈堂可為家中房間、臨時搭制的靈棚、或殯儀館的專用房間。靈堂內設悼念條幅、死者遺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蠟燭、紙錢等。另外,在暫時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況下,將棺材寄放在寺廟等地,等待未來下葬,也可稱作停靈。
守靈:停靈期間,已在場的親友,特別是死者的晚輩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接受奔喪者的弔唁。在整個葬禮期間,死者親近的晚輩(稱為孝子/孝女)穿不縫邊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繩或麻繩,腳穿草鞋,稱為孝服。
大殮:當著家屬的面,將死者移入鋪有褥子的棺材,蓋上被子,釘上釘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內棺和放置隨葬品的外棺兩層。
出殯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殯開始的標誌是孝子將一個瓦盆摔碎,稱為「摔盆兒」。由孝子執「引魂幡」帶隊,有樂隊吹打,沿途散發紙錢到墓地。下葬儀式有道士、風水師協助。
燒七:下葬後,親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並燒紙錢,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還有類似的叫魂、燒紙錢等活動,稱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儀式稱為「斷七」,為正式葬禮部分的結束。
守孝:按儒教的傳統[1],孝子應該守護在父母墓的周圍三年,期間避免娛樂、飲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燭祭品供奉寫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掃墓:親友于清明節、抑或重陽節期間修理、打掃墓地。
喪服:中國人(特指漢人)因為穿自己的民族服裝「漢服」,而被大批殺戮,可參照「剃髮易服」條目。經過百年抗爭,最終:活人不許穿,死人可以穿。於是在大約三百六十年前,漢族人死去之後,才可以脫下別族的長袍馬褂,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裝,並在臉上蒙一塊白布,表示無顏見地下的列祖列宗。現在的喪服既是中國傳統服裝之一。
參看
火葬/土葬 /海葬 /天葬 /喪歌 /國葬 /帛金 /吉儀 /招魂 /紅白喜事 /台灣喪葬/香港殯儀 /屍體 /喪葬
喜喪:喜喪是一種中國的喪葬形式,即用熱鬧的喪葬氣氛取代以前凝重的喪葬氛圍.據傳統,華族通常允許為『百年歸老』(百歲亡者)或稱上壽的親屬舉喜喪,因認為人能活上百歲已算是不容易,值得為亡者慶祝(緣由各有其說,此為其一說)。這種喪葬方式的作用是通過繁多的禮節程序將喪者的直系親屬的注意力從悲傷中轉移出來,並且通過族群的聚集來增進集體的團結.
外部連結
中國人之生死企盼與現代殯葬業發展的思考, 中國殯葬協會
建議將殯葬改革改成「基因」葬
註釋
^ 《論語卷九·陽貨第十七》: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1%AC%E7%A4%BC&variant=zh-tw
成年禮
《淮南子?齊俗訓篇》說:“中國冠笄,越人劗發。”劗發即斷發。中國男子成年實行冠禮,女子成年實行的笄禮。古人成年光行冠禮,然後才行婚禮。所以冠婚二字常常一起使用。《黔書)說鑿齒是爲了不“妨害夫家”,即女子要先鑿齒,後出嫁,否則必害夫家。《管子》說,越國青年熱愛祖國,當敵人入侵時,紛紛鑿齒表示成人,參軍打仗。因此,斷發文身和拔牙、鑿齒都是表示成年的標志,而不是避蛟龍之害或裝飾美觀及便于灌進藥水等。這是母系氏族社會“成丁禮”的遺俗。揚寬的《冠禮新探》說,“冠禮”是由氏族制時期的“成丁禮”變化來的。我們認爲這種說法是對的。由“成丁禮”到“冠禮”斷發文身或鑿齒拔牙表示成丁禮、以及血緣複九、父仇不共戴天、女子結婚不落夫家等等,都是由氏族公社遺傳下來的風俗習慣。(參考黃現璠撰《試論百越和百濮的異同》 思想戰線, 1982年 01期)
亦稱"成丁禮","成年式"。舊時青年跨入成年階段時舉行的儀式。形式因民族不同而各具特點:
漢族男子20歲行加冠禮,女子15歲行加笄禮。
【各地風俗】 雲南寧蒗彜族地區行換裙禮。
雲南寧蒗彜族自治縣永寧納西族女子、男子則分別行穿裙子、穿褲子禮。
雲南西雙版納布朗族行報告禮。
雲南麻栗坡瑤族行“度戒”禮。
藏族女子行戴巴珠禮。
臺灣高山族男子16至19歲舉行的成年禮儀。包括齋戒、長老訓示,舉行賽跑、歌舞,宴會等活動。臺灣東海岸、中央山脈高山族各支系都有此俗,但儀式的內容、年齡各有差異。【具體活動】 基諾族傳統的交遊節日。基諾族認爲男女青年在十五、六歲前,思想上、生理上都不成熟,不能承擔和享受公社成員的義務和權利,晚上不得隨便出門,禁止談戀愛,下地勞動只能算半勞力。只有到了十五、六歲,舉行了成年禮以後,他們才取得村莊正式成員的資格,才可以談戀愛。成年禮一般是在本寨上新房儀式中舉行。有些村寨對要舉行成年禮的男青年進行奇襲式的捕捉。上新房的那天,男青年的組織安排一些男青年先埋伏在收工的途中或房前屋後,乘其不備突然襲擊,然後把他挾持到上新房家的竹樓上,與大家一起吃喝,賀新房的人要給他敬酒,上新房的主人要送給他用芭蕉葉包成四方形的三塊牛肉。他收下這份肉,表示樂意參加“繞考”(基諾語)。突襲的目的是使他在被抓的刹那間産生恐懼,增加接受“成年禮”的神秘感,使受禮儀式在一生中留下難忘的印象。參加“繞考”組織的第二天,父母要送他全套的農具,銅制的裝檳榔的盒子,裝石灰的盒子還有背上繡有月亮花紋的新衣褲,繡著幾何圖案的筒帕、包頭巾、包腳布等物。在上新房的儀式上,長老們帶領大家歌唱史詩,歌唱傳統的社會生活的習慣法規、生産過程和古老的生活,還對接受成年禮者進行民族的傳統教育。
http://baike.baidu.com/view/191645.html?tp=0_11
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原始社會普遍流行的一種風習。它是原始先民追求幸福、希望事業興旺發達的一種表示。所謂生殖崇拜,就是對生物界繁殖能力的一種贊美和向往。主要部位包括:生殖器、乳房、臀部。
原始人由于不懂得人類生殖的原因,見到從婦女腹中能生出一個新的生命,總認爲其中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同時由于當時社會生産力的極端低下,人就是生産力的全部,人口的多少、體質的強弱決定氏族或部落的興衰,所以人們對婦女分娩十分重視。當有婦女分娩時都要舉行隆重的祝禱儀式,要到野外去分娩,認爲這可以使土地肥沃。如果婦女因分娩而死(這在原始社會是經常發生的),那麽就要對死者舉行英雄的葬禮。古代許多民族都有生殖之神,在古希臘和羅馬是普裏阿帕斯,其神像的最大特點是陽物雄偉異常;中國古代的生殖之神則多爲女性,如送子觀音、送子娘娘等。
在世界各國的曆史上有關女神的傳說和偶像比比皆是。中國曆史上有女媧造人的神話;法國、奧地利等歐洲國家出土了許多原始女性偶像,這些偶像的共同特點是:不注意面部的刻畫,主要強調肥大的軀幹,突出表現的是碩大的乳房、大肚子和生殖器,體現原始人對生殖的巨大熱情。神話中的母親都是處女。中國神話中的商祖簡狄吞玄鳥卵而生契,周祖姜嫄踩巨人腳印而生棄。《聖經》中的聖母瑪麗亞也是一位處女母親。
不僅在原始藝術作品中如此,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對女性的生育能力也達到了迷信的程度。象播種一類的農活就要求由女性來承擔,而且還有某種神秘的儀式。如在東普魯士,婦女要裸體到田裏去播種;日耳曼人的播種工作由已婚婦女,而且最好是孕婦擔任;還有些地方,甚至把母乳直接倒入地裏以求豐收。
當人們發現了男性在生育中的作用以後,男性在生育和生産中的地位便日益得到加強。人們想到種子不再聯想到女性,而是聯想到男子。正是男性的播種,才使女性生育,也才能使土地豐收。據此又産生了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習俗。如在爪哇一帶地方,當水稻孕穗開花的季節,農民總要帶著自己的妻子到田間去看望,並且就在地頭性交,目的是爲了促進作物的長成。在印尼的安汶,當丁香園的收成可能不好的時候,男人們就在夜裏裸體到丁香園給那些樹授精,跟他們要使女人懷孕的做法相同。在中非的烏幹達人強烈地相信性交與豐收之間的關系,如果他們的妻子不能懷孕的話,他們認爲會影響果園的豐收而把她休了。相反,如果一對夫妻生了雙胞胎,就表明他們的生殖力特別強。在孿生嬰兒出生後不久,要舉行特別的儀式,讓媽媽在房屋附近的茂密草叢中仰臥,采下園內一朵大芭蕉花放在她兩腿之間,然後請她的丈夫來用陰莖把花挑出去。其目的在于將他們旺盛的生育力傳給園內的果樹。印度教毀滅之神濕婆(Siva),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獸主”和吠陀風暴之神魯陀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呈現各種奇譎怪誕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溫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變相,林伽(男根)是濕婆的最基本的象征。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毀滅之神,也擔當創造的職能,由吠陀時代的天神樓陀羅演變而成。在《梵書》、《奧義書》兩大史詩及往世書中都有他的神話。據說他有極大的降魔能力,額上的第三只眼能噴毀滅一切的神火,曾燒毀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誘他的愛神,得三魔城毀滅者之稱。諸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他吞下能毀滅世界的毒藥,頸部被燒成青黑色,得青頸之稱。印度教認爲“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器林伽是他創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濕婆派教徒的崇拜。濕婆是苦行之神,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煉苦行,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沈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力量。他還是舞蹈之神,創造剛柔兩種舞蹈,被譽爲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統帥,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妻子是雪山神女,兩個兒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將的統帥,後者是侍候濕婆的諸小神之首。他的形象被描繪成5頭3眼4手,手中分執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著獸皮衣,渾身塗灰,頭上有一彎新月作爲裝飾,頭發盤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傳說恒河下凡時曾先落在他的頭上,分7路流向大地,頸上繞著一條蛇。坐騎是一頭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見于各種文獻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爲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8種化身,除毀滅外還可創造。佛教文獻稱他爲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頂,爲三千界之主。
http://baike.baidu.com/view/572972.html?tp=0_11
喜宴Wedding Banquet (1993)(詳參【圖博館】:李安:名導演72
導演: 李安
編劇:李安、馮光遠
攝影:林良忠
演員:金素梅、趙文瑄、郎雄、歸亞蕾、Mitchell Lichtenstein
二、導演作品年表:
1992 推手 Pushing Hands
1993 喜宴 The Wedding Banquet
1994 飲食男女 Eat Drink Man Woman
1995 理性與感性 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7 冰風暴 Ice Storm
1998 與魔鬼共騎 Ride With The Devil
1998 柏林日記 Berlin Diaries,1940-1945
三、導演簡要:
在台灣念的是藝專影劇科,李安赴美後,拿到伊利諾大學戲劇碩士及紐約大學電影製作學位,並與Spikee Lee及Ernest Dickerson合作,為他的學生時代電影贏得不少獎作。一直等候進軍美國電影圈的他,經由「喜宴」這部電影終於獲得國際影展的矚目,也將台灣電影推向世界舞台;擅長處理個人與家庭衝突,李安總將故事背景置放在東、西文化的臨界點上,檢視西方思潮如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釀,而中國文化又是如何自處?他的前三部電影即是很好的例子,其中「飲食男女」榮獲199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當年以俄國片「烈日灼身」贏得此座獎項。
四、劇情簡介:
來自台灣的高偉同,憑著遠見與精明的頭腦在曼哈頓置產,並與戀人賽門在高級住宅區同築愛窩,這種連四週鄰居都不禁投以異樣眼光的同性戀行徑,該如何跨越文化藩籬,在回歸父母親情的擁抱時,仍能以無限的愛與寬容化解一切難題,是本片急欲探討的主題。
耐不住父母來自台灣聲聲催促的熱切與不斷安排相親的叨擾下,偉同決定和房客威威,一位遠從上海赴美留學的女畫家,辦理假結婚;兩人一是為了克盡孝道,一是為了取得綠卡,在各取所需的情況下,威威搬進偉同住處;然而,父母的突然造訪,打斷此番謊言的和諧,更攪亂了三人的關係。寒酸的市府公證婚禮,在遇到高父昔日的部屬老陳後有了轉機,接著是一場隆重的熱鬧婚宴:以竹筷敲碗、強迫新郎喝酒、鬧洞房等西方人眼中的奇異景象,為禮俗繁複的中國文化留下精彩見證。
當然,假戲有真做的可能,當威威發現自己懷孕,一切單純的安排頓時變得複雜起來;偉同禁不住壓力,在父親中風時向母親坦白自己同性戀身份、威威嚷著墮胎、連賽門都因受不了這種變態關係的維繫而萌生離開的打算,這一切終究逃不出高父的觀察與直覺,在他私自送給賽門生日大禮時,一切似乎有了答案……
五、其他軼事: 榮獲第三十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導演及最佳原著劇本
另獲93’年西雅圖影展最佳影片、雪梨影展影評人評選最佳影片瑞士盧卡諾藍豹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法國Deauville影評人評選最佳影片及義大利Pescara最佳劇本。
由於拍攝其間適逢美國演員工會罷工,使得該片的攝製小組,能以極低的價格租到曾拍攝過《魔鬼終結者Ⅱ》的同型攝影器材。
六、影片分析:(李振亞)
《喜宴》是一部對同性戀情充滿友好態度的電影,不過毫無疑問的,這部電影劇情的主線不是主角高偉同與愛人賽門之間的愛情,吸引我們觀影趣味的重點其實是高偉同如何對親人(尤其是父親)隱藏/表白他的同性戀身分,也就是如何(以及是否要)對家人出櫃的問題。一般的論者已經注意到這麼一部具有高度娛樂性,對電影語言使用也相當流暢的電影,是如何的勾動觀者心中對父親權威的熟悉以及順從,進而合理化這種對父權結構的認同。所以我們看到片中的偉同儘管對自己的同性戀認同抱持著健康自然的態度,但是依舊不願意因此而去挑戰異性戀堅持的男女婚配、傳宗接代的排他性看法。能躲就躲,能騙就騙,不能騙就設局使詐,總而言之,同性戀不能正面挑戰異性戀的中心地位。不過這個態度當然沒有在片中直接的表達出來,《喜宴》將異性/同性的關係放在家庭結構裡,轉變成父/子的關係,故事的重心變成兒子不應當挑戰父親的權威,整部電影也就順理成章的以親情的維護、父權的保障、家庭和諧關係的延續作為最終理想的結局。
這當然是討論《喜宴》的意識形態的一種取徑。不過我在下文將繼續分析《喜宴》中的父子家庭關係又如何隱喻另外一個意識形態結構,那就是文化認同以及中國現代化的問題。
首先我們注意到的是在片中的兩位同性戀男主角,只有偉同有一個錯綜複雜、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庭,白種美國人的賽門卻無須為這麼一個「亂七八糟」(偉同在醫院對母親告白時的用語)的關係而向任何其他的親人負責。賽門似乎沒有任何還保持連絡的親人,只有在一段簡單的交代中,觀眾才得知他的父母早已離異,年歲極高的父親住在「德州的亞歷桑那」,母親住在波士頓,兩位姊姊住在舊金山,毫不熟稔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則在越戰中戰死。在偉同耐心地填寫母親寄給他的徵婚表格時,賽門曾經順口要他乾脆對父親(不是對母親)表白,省得麻煩,就像他曾經對他自己的父親表白一樣。我們不知道賽門面對家人出櫃時的詳情如何,但是從他輕描淡寫地提出這個建議的態度,好像對他來說並沒有經歷太多的心理掙扎。或者其實我們應該說得更清楚一點,那就是在《喜宴》這部電影的呈現方式裡,賽門對家人的表白並不需要承受像偉同一般輾轉反側的心理壓力。電影文本在這裡對兩人的差別待遇很有趣,賽門之沒有家庭束縛的理所當然,正如偉同必須面對家庭壓力之合情合理。所以賽門順口要偉同表白的建議,不但偉同冷漠以對,連賽門自己都顯得不太熱衷,說過便忘。
《喜宴》中偉同與威威弄假成真
這個差別待遇之所以在片中能夠成立,其實是電影在這裡援用了另一個我們慣常接受的西方和東方的文化差異。更仔細點說,西方文化是個人主義至上,個人的行為價值由自己確立,無須別人的肯定(包括親人在內);相對之下,東方文化則被塑造成是家庭至上,不容許個人獨斷獨行,破壞了家庭的從屬延續。換句話說,如果《喜宴》是透過同性/異性來談父子家庭,那麼這個父權結構還具有特定的文化義涵,亦即是「東方的」父權結構。《喜宴》從一開始就以國際市場為發行對象的意圖在這裡表露無遺,西方的觀眾完全不會對這部大部分是華語發音的東方電影產生疏離感,因為他們可以透過賽門取得一個認同的立足點,一方面可以重新肯定自己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反應做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跟隨著賽門對這整個事件的隨和接受態度,而面帶容忍的微笑,接受這種家庭和諧至高無上的「奇風異俗」,從而更加強「他文化」異國情調(exoticism)的刻板印象。
如果說《喜宴》藉著處理性別認同合理化了父權結構,又藉著加強父權認同合理化了文化差異,那麼我們接下來不禁要問:電影中特屬於中國文化的家庭衝突其根源在哪裡?偉同和父親之間衝突的關鍵何在?換句話說,偉同不是因為自己的同性戀身分而和父親之間有所扞挌,這種說法太過於籠統。偉同是因為自己的同性戀認同會挑戰父親的人生觀、世界觀,進而瓦解父親的地位,造成後者存在的危機而感到為難。可是偉同到底發生了什麼轉變,造成他與父親之間的巨大差異?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了解這個家庭內部的危機、父子兩代的齟齬,其實並不源自於家庭內部,因為兩代之間的矛盾本質上是個社會歷史的矛盾,它有個模糊但又方便的名字,叫做現代化危機。
李安電影中父親的角色往往是集所有的中國符號於一身,精要的掌握兩千年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他不僅僅精通太極拳、長於書法、熟悉中國詩詞藝術,還能領悟體現於飲食之中的中國文化精義,甚至於連血統都極端純正,因為他的先人曾在前清中過功名,但是這塊綻放著渾圓成熟光芒的古玉,卻與現代社會有些格格不入,他所熟悉的世界觀,遭遇到他的下一代最直接的挑戰。這些西化甚深的子女(偉同已經在美國住了十年,而且有綠卡)一方面表現出對父親的價值觀難以消受,但是同時又不能將後者完全擺脫。在這樣的一個敘事架構裡,父親明顯的隱喻傳統中國,但有趣的是這個傳統中國並沒有和西方直接接觸,而是和已經西化,但是心中又充滿矛盾情節的子女,也就是在現代化過程中傷痕累累,但又不能回頭的當代中國相互進行拉扯。在《喜宴》之中,我們看到偉同為了迎接父母到訪,將家中的擺設全部改換,到處掛上父親親手寫的書法;與威威的婚禮採公證結婚,卻惹的父怒母悲,結果只好大肆鋪張,辦了一個傳統的大紅喜宴。接受父親一切安排的偉同,顯然並不樂在其中。儘管如此,導演李安大概是擔心喜氣洋洋的熱鬧婚禮感染力太強,讓觀眾不知道這是在批評傳統中國的不合時宜,所以還安排自己現身說教,告訴觀眾這種鋪張婚禮是「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分析進行到這裡,我們發覺《喜宴》這部電影其實是要透過「喜宴」這個儀式,排演出傳統和現代之間的矛盾危機。
中國知識分子從五四運動以來對傳統文化或捧或放、猶豫不決的態度,以及傳統/現代之間的衝突,在《喜宴》中化身為同性戀,泉湧而出,先是威脅斷絕東方父權的香火,後來又重新端正父權的尊崇地位。繼而對傳統現代的衝突提供想像性的答案。這個答案又是什麼?現代(兒子)對傳統(父親)的態度頗為單純,現代不可能走回頭路,不過只要「大德不逾矩」,那麼「小德出入可也」,所以偉同、賽門重修舊好,威威保留胎兒以換取綠卡,得以如願留在美國,高家兩老也有孫子可抱。真正做了妥協、改變,但於其中又有所體悟的則是傳統中國的父親,此處父親的轉變就頗耐人尋味了。表面看來不合時宜、冥頑不靈的父親,竟然耳聰目明,能明瞭現代社會的脈動(「I watch, I hear, and I learn.」他對賽門說),顯露出年歲累積的圓融智慧。他接受了同性戀的事實,他肯定了父權結構沒有動搖,但是他也同時明白下一代需要走自己的路。他成了這整個過程中得到啟迪而有所成長的人物,耐人尋味的地方是他一點都不公開自己的轉變,依舊回去過自己原來的生活。《喜宴》面對現代化危機所想像的理想出路於此昭然若揭:傳統在面臨現代化的時候,最好是能夠掌握現代化的方向,但是又不至於迷失自己的路。
通俗大眾文化由於需要讓消費者容易理解接受,所以往往倚賴大量的文化前提,讓觀者於無形之間就接受了許多形式及內容上的基本設定。越是通俗易懂,看來簡單輕鬆的電影,有時其中包含的意識形態反而越多層。《喜宴》這一部高娛樂性的典型好萊塢電影正是一個適當的作品。我們由一個同性戀兒子為滿足父親對香火延續的希冀所作的努力出發,輾轉達到多重層次的意識形態:對父權的尊崇,對文化差異的戀物(fetishization),對現代化以及文化認同的焦慮。我們希望以上的嘗試對於如何進行電影的意識形態分析提供了一個適切的例子。
七、討論題目:
試討論片中母親角色的人物個性。
片中的另一個女主角顧威威和家庭的關係如何?影片對威威的角色塑造反應出對中國大陸什麼樣的社會想像?
同屬中國人的威威在高媽媽的眼中是個獨立自主的現代女性,威威也面臨現代/傳統的危機嗎?
http://www.ncu.edu.tw/~eng/FilmCenter/database/art&ideology/weddy_banquet/wedding_banquet.htm
喜宴 \ 以親情化解危機
擅長處理個人與家庭衝突,李安總將故事背景置放在東、西文化的臨界點上,檢視西方思潮如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釀,而中國文化又是如何自處?
憑著精明的房地產投資眼光,高偉同得以手持綠卡並和他的情人賽蒙在曼哈噸的高級住宅共逐愛窩。相隔千里的台灣父母卻一直納悶他為什麼還不結婚。為幫偉同擺脫來自年老父母的逼婚壓力,賽蒙設計讓偉同和威威假結婚。
高偉同與賽門這種連四週鄰居都不禁投以異樣眼光的同性戀行徑,該如何跨越文化藩籬,在回歸父母親情的擁抱時,仍能以無限的愛與寬容化解一切難題,是本片急欲探討的主題。
《喜宴》是一部對同性戀情充滿友好態度的電影,不過毫無疑問的,這部電影劇情的主線不是主角高偉同與愛人賽門之間的愛情,吸引我們觀影趣味的重點其實是高偉同如何對親人(尤其是父親)隱藏/表白他的同性戀身分,我們看到片中的偉同儘管對自己的同性戀事實抱持著健康自然的態度,但是依舊不願意去挑戰異性戀堅持的男女婚配、傳宗接代的看法。能躲就躲,能騙就騙,不能騙就設局使詐,整部電影也就順理成章的以親情的維護、家庭和諧關係的延續作為最終理想的結局。
首先我們注意到的是在片中的兩位同性戀男主角,只有偉同有一個錯綜複雜、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庭,白種美國人的賽門卻無須為這麼一個「亂七八糟」(偉同在醫院對母親告白時的用語)的關係而向任何其他的親人負責。賽門似乎沒有任何還保持連絡的親人,只有在一段簡單的交代中,觀眾才得知他的父母早已離異,年歲極高的父親住在「德州的亞歷桑那」,母親住在波士頓,兩位姊姊住在舊金山,毫不熟稔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則在越戰中戰死。在偉同耐心地填寫母親寄給他的徵婚表格時,賽門曾經順口要他乾脆對父親表白,省得麻煩,就像他曾經對他自己的父親表白一樣。我們不知道賽門面對家人的詳情如何,但是從他輕描淡寫地提出這個建議的態度,好像對他來說並沒有經歷太多的心理掙扎。或者其實我們應該說得更清楚一點,那就是在《喜宴》這部電影的呈現方式裡,賽門對家人的表白並不需要承受像偉同一般輾轉反側的心理壓力。賽門之沒有家庭束縛的理所當然,正如偉同必須面對家庭壓力之合情合理。
更仔細點說,西方文化是個人主義至上,個人的行為價值由自己確立,無須別人的肯定(包括親人在內);相對之下,東方文化則被塑造成是家庭至上,不容許個人獨斷獨行,破壞了家庭的從屬延續。
我們接下來不禁要問:電影中特屬於中國文化的家庭衝突其根源在哪裡?偉同和父親之間衝突的關鍵何在?若說偉同是因為自己的同性戀身分而和父親之間有所扞挌,這種說法太過於籠統。偉同是因為自己的同性戀認同會挑戰父親的人生觀,進而瓦解父親的地位,造成後者存在的危機而感到為難。
李安電影中父親的角色往往是集所有的中國符號於一身,精要的掌握兩千年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他不僅僅精通太極拳、長於書法、熟悉中國詩詞藝術,還能領悟體現於飲食之中的中國文化精義,卻與現代社會有些格格不入,他所熟悉的世界觀,遭遇到他的下一代最直接的挑戰。這些西化甚深的子女(偉同已經在美國住了十年,而且有綠卡)一方面表現出對父親的價值觀難以消受,但是同時又不能將後者完全擺脫。在《喜宴》之中,我們看到偉同為了迎接父母到訪,將家中的擺設全部改換,到處掛上父親親手寫的書法;與威威的婚禮採公證結婚,卻惹的父怒母悲,結果只好大肆鋪張,辦了一個傳統的大紅喜宴。接受父親一切安排的偉同,顯然並不樂在其中。
後來,偉同、賽門重修舊好,威威保留胎兒以換取綠卡,得以如願留在美國,高家兩老也有孫子可抱。真正做了妥協、改變,但於其中又有所體悟的則是傳統中國的父親,此處父親的轉變就頗耐人尋味了。表面看來不合時宜、冥頑不靈的父親,竟然耳聰目明,能明瞭現代社會的脈動(「I watch, I hear, and I learn.」他對賽門說),顯露出年歲累積的圓融智慧。他接受了同性戀的事實,但是他也同時明白下一代需要走自己的路。他成了這整個過程中得到啟迪而有所成長的人物,耐人尋味的地方是他一點都不公開自己的轉變,依舊回去過自己原來的生活。這樣圓滿的結局應該要歸功於親情的影響力,唯有這種血濃於水的親情,彼此肯作一部份的退讓,才能維持家庭的和諧。
很久沒有看過這麼愉悅的同志片了, 有別於以往灰暗的同志片,在『喜晏』這部片中,沒有悲傷、沒有哀愁、只有快樂和感動。
http://www.taiwan123.com.tw/song/movie/movie18.htm
楢山節考 >維基百科
《楢山節考》(ならやまぶしこう),日本小說,深澤七郎著,敘述日本古代信州寒村的山林內棄老傳說,鄉下人民生活非常窮苦,男人為了生存每天都很辛苦的工作,女嬰一出生就賣給有錢人家,換來的錢來貼補用,男嬰則棄道旁。在鄉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老人家到了70歲的年紀,就要由家人背到深山野嶺等死,年已69歲的阿玲婆為了讓孫子多一口飯吃,忍痛拿起石頭敲掉自己的牙齒,讓自己看起來蒼老一些。這看似非常荒謬不合人情,卻深刻地描繪出嚴苛的生存環境之下,自然界的殘酷生存法則。作者深澤七郎做了一首「楢山節」的曲子貫穿整個故事,因此名為「楢山節考」。楢山節考至今曾兩度拍攝成電影,1958年由木下惠介導演,女主角田中絹代為了求逼真,竟把自己的門牙摔斷;1983年由今村昌平監督,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5%A2%E5%B1%B1%E7%AF%80%E8%80%83_(%E5%B0%8F%E8%AA%AA)
《楢山節考》-導演介紹
生于日本,1951年畢業于築波大學,後在松竹公司大船攝影所任助導,不久即任導演小津安二郎導的《早春》一片的助導,並與小津合作了三部影片。他也與野村芳太郎及川島雄三等導演合作過。
1958年今村昌平開始爲川島雄三寫劇本《幕末太陽傳》,該片成爲川島的代表作。同年,今村被賞識,執導其首部電影《被偷盜的情欲》。前三部電影的成功,使今村一躍成爲一級導演。他還在60年代末(日本電影工業衰退時期)拍攝過一系列紀錄片。1979年他最富爭議性的電影《我要複仇》上映,這是他蟄伏六年後的作品。影片改編自一件真人真事的連環凶殺案。案件中的罪犯榎津岩(緒形拳)自青少年時期己經常入獄,長大後更多次用假冒的身份行騙及劫殺。 今村昌平用了鉅細無遺及極其冷靜的手法,記錄著榎津岩的犯罪過程,但卻完全拒絕解釋他的犯罪來心理。影片雖然交代了榎津小時候目睹父親(三國連太郎)被軍隊毒打的情形,又細致描寫了他在服刑期時其父與妻子發生了一段不倫之戀,但卻沒有進一步暗示這兩件事與榎津的行凶動機有任何關系,回避了簡化的心理分析。 影片成績蜚然,爲今村三年後在康城勇奪金棕櫚大獎奠下了基礎。他以徹底的現實主義風格及對日本社會的徹底調查與深刻的洞察力在世界影壇享有聲譽。
在日本電影處于低潮時期,他創辦了日本電影學校,培養熱愛電影的年輕人,致力于日本電影的複興。1983年改編自深澤七郎的同名小說《楢山節考》,由今村昌平編劇兼導演。威震戛納,獲得當年金棕櫚大獎。1958年木下惠介曾把相同的故事拍攝成電影,轟動一時。1997年,他的作爲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鰻魚》再奪戛納金棕櫚大獎。在日本《電影旬報》評出的“日本最佳100部電影”中,今村昌平的入選有6部。《鰻魚》獲得金棕櫚獎的四年之後,今村昌平組織原班人馬拍攝了《赤橋下的暖流》,同樣好評如潮。
《楢山節考》-演員介紹
《楢山節考》緒形拳
緒形從小就立志當一名演員,從東京都立竹早高中畢業後,他前去拜訪仰慕以久的名演員辰巳柳太郎,受到賞識。1958年,緒形進入了新國劇劇團。1960年,他主演了劇團的新劇目《遙遙路》,同年,該劇被改編成電影,于是緒形也隨之在大銀幕上首次亮相。
1965,緒形被選爲NHK曆史劇《太閣記》主角豐臣秀吉的扮演者,一舉贏得了衆多觀衆的青睞。1968年,緒形退出新國劇劇團,成爲自由演員,專心從事影視演出。他主演的電視劇《必殺騙手》(1972-1974)大獲好評。在電影方面,1978年緒形憑借在《鬼畜》(野村芳太郎導演)中的出色表演成功地囊括了當年度各大電影評獎的最佳男主角獎。之後,他在《複仇在于我》(1979、今村昌平)、《魚影之群》(1983、相米慎二)、《楢山節考》(1983、今村昌平)、《火宅之人》(1986、深作欣二)、《羹》(1999、池端俊策)等片中的表演也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2000年,緒形榮獲日本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勳章。如今,年近七十的他依然活躍在影視圈中。緒形是日本影視界中流砥柱式的演員,跨越了昭和、平成兩個年代。他演技紮實老道,善于表現人物的複雜性格,在銀幕上留下了衆多經典形象。
《楢山節考》-劇情介紹
在信州深山的一個山村裏,所有活到七十歲的老人都要被家人丟棄到楢山上,這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稱爲“參拜楢山神”。身體硬朗的阿玲婆已經六十九歲,仍舊終日操勞。她的丈夫去年因害怕被丟到楢山上而逃跑了,她的內心卻很平和,只是操心著長子辰平的繼弦,對被村裏人討厭的次子利助也不放心。這天是楢山神的祭祀日,阿玉嫁給了辰平。阿玲婆因爲擔心媳婦嘲笑自己身體好用石頭砸壞了自己的牙齒。在阿玲婆將被送到楢山的前一天晚上,阿金與利助在馬棚裏成了好事。深夜,辰平背著阿玲婆向楢山進發,途中看到了村中錢屋家的兒子把父親踢下山谷的情形。辰平背著阿玲婆向楢山之頂攀登,就像是一次倉皇的逃跑。在茫茫的大雪中,阿玲婆揮手送兒子下山。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6%A5%A2%E5%B1%B1%E8%8A%82%E8%80%83%E3%80%8B
《人生劇展》2002 違章天堂
編導:楊雅喆
演員:謝月霞、汪白、高志宏、陳季霞
入圍九十一年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單元劇獎、單元劇女主角獎(謝月霞)
單元劇男配角獎(高志宏)、單元劇導演獎(楊雅喆)、單元劇編劇獎(楊雅喆)
榮獲九十一年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單元劇獎、女主角獎、單元劇導演獎、單元劇編劇獎
【故事簡介】
透過一位漁村老婦的眼光來看人生,為了讓往生的家人及自己未來的「家」,不停抗爭,然而卻有更多他未曾見過的人生百態在前方,遭遇風浪的人,在陌生的地方,同病相憐因緣際會牽起了手相互扶持。
遇到風浪最不容易妥協的,不是鐵達尼號,而是輕小的竹筏…
「就算是翻了,也一樣是正面,能站能活最重要…」
沒有地域性的,雖然是本土的基調,但加上後半段與制度的抗爭,我們討論的仍是一般人都關心的命題,我們並不希望被定義成這是一齣為老人製作的戲劇,因為主角的開朗性格,反而不因年齡而有所退縮。
我們期望一般觀眾在看這齣戲的時候有輕鬆而不凝重的氣氛,來看待這個嚴肅的課題,並且用最淺顯的視覺語言及情節,讓觀眾瞭解一個面對過無數風浪的老婦也許愚痴、也許堅持,像是老母雞般霸道但全心捍衛家庭完整的單純願望。
《以上選自公視官方網站》
早期的人生劇展當中,現在還常被拿出來提的,多數就已經是被奉為經典的那幾部,這些所謂經典要闡述的主題往往是廣泛、深遠的,而表現方式則內斂、精緻的,所以才能在若干年後再回首,也不致單調或過時,而我想,【違章天堂】,也算得上是一部經典了!
楊雅喆導演的片子,在這個格子裡,已經介紹了幾部,如果還包括參與編劇的作品,他在我心裡留下的好片,一隻手是數不完的,除了已介紹過的幾部,為人熟悉的還有,【藍色大門】、【逆女】、【偵探物語】、【畢業生】等,而其中這部【違章天堂】,我已經反覆看了兩三次了,但忽然之間,卻不太知道該如何介紹這部片給大家,於是要寫這篇介紹之前,在網路搜尋文章,而以下這篇文章悄稍寫出了我許多心情,於是摘錄和大家分享:
我看到違章天堂的阿媽準備好將一切身後事情都處理的妥當的那種心態,不就是天下母親的想法嗎?她們一輩子都在家庭小孩丈夫中忙碌,遇到困難的時候,她們卻又是堅韌地承擔下一切。劇中的阿媽一直以『不斷付出』來支撐住一個家庭,她並沒有任何抱怨,因為她認為理所當然;直到一個違章天堂將她好不容易精心安排的最後打算打亂,她必須挺身而出,不只是要討回被拆除的靈骨塔,更是為了讓一家子在下輩子投胎之前,還有個安穩的天堂可以棲息。
看著阿媽抗爭的過程,慢慢地阿媽認識很多都是為了自己心目中天堂奮鬥的勇士,背後的故事導演很輕描淡寫卻有重量地落在我的心上。為山林請命的原住民朋友,為了軍中人權努力的自己親手將小孩送去當兵卻只看到她屍體回來的勇敢媽媽,然後我看到阿媽在面對中風的老伴殷殷叮嚀:『老ㄟ,你已經沒機會比我先死,我若死,外面掛的大紅衣服要記得幫我換,你無聽到沒?!』,老淚縱橫,阿媽還牽掛著,甚至要她的老伴保證不會比她先走。
當然她還放不下心,她為她已經過世很久的兒子撿骨重新安斂,她的大孫子在夜晚揹起她的時候,她的小孫子即使只會叫阿媽其他都不會說,她還是慶幸自己活著,體會著這些或許微不足道的幸福。所以阿媽在夜深走路回家的時候,看到滿臉濃妝的大孫子以為是神明來接她走,她跪下來,不是因為害怕,只是要求祂再給她多一點時間讓她處理好,然後阿媽才可以安心地跟祂到天堂報到。
阿媽對勇敢的媽媽說:『不管我們信什麼教拉,會幫我們的就是好的神拉』,勇敢媽媽一直以為自己孤獨奮戰,現在,她有親密的戰友,即使未來依舊不晴朗,可是她想著,她還有一口氣在,她就可以讓其他的媽媽不要發生跟她一樣的遭遇。
安心的那一剎那,偉大的女性呀,都是為了她心頭的骨肉不要再受苦呀。
阿媽在最後到到違章天堂看到自己以為溺斃的小孫子,笑了,『阿媽就還沒死拉』,小孫子也笑,生與死,一線之隔,可是忽視不得。
偉大的女性們,用盡一生建造一個完美天堂,發落所有大小事情,即使這些她們深愛的人不見得還健在,可是只要能讓她們所有深愛的人,有一個永遠的安全的庇護所,她們就為拼命地去達成,她們根本就是天上降臨的天使。
《上文引用自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19569》
有時候我看片,是會拿張紙、拿枝筆,一一記下我的感動的,尤其是在準備看一部知道一定會寫下來的好片時,不過這一部片,看了這麼多次,沒有一次,邊的筆有發揮作用,總是會忘了,那枝筆…
整部片帶著一種濃濃的味道,鄉土味、趣味、宗教味、親情味…總之,是一種複雜而濃得完不開的味道
樂天知命的阿媽,害怕死亡,卻也勇於地面對這早晚會來的死亡,她膽小卻也勇敢,於是就真切地像活在我身邊的阿媽,伴著立法院前的獨特情景、抗議旗幟的飛舞、進香團般的宗教狂熱和鄉里間村民的情感,也許,這就是人家說的,台灣人的草根性吧
我到現在還不能忘卻,阿媽一個人拿張板凳坐在縣政府前面的場景,也無法忘記還上著八家將妝的孫子揹著阿媽跑回家的模樣,阿媽那時對孫子說:「神明不能揹女人啦」孫子回答她:「沒關係啦,妳是老仙女耶!」
我笑了,這笑容,維持了很久很久,甜甜,又有那麼一點澀澀的…
這位這麼年輕的導演,描寫出這麼深刻的人性,讓人更加期待他往後的作品了!
我覺得這是一部適合跟媽媽一起看的片子,因為也許有一天,我和媽媽都會走上這個阿媽生命經歴中的某一部分,我們都要學會,面對死亡的態度,藉由死亡的探討,我們將更瞭解「活著」的意義
說得太多,反倒弱了這部片的感染力量,這部片有收錄在2002公視出版的人生劇展DVD中
有興趣的格友,自己試著去體會吧!
「對於已經失去的生命,我們只能用回憶來填補,對於即將失去的生命,我們只能更用力的呼吸來存在。」
http://tw.myblog.yahoo.com/jw!jL5ST7uTHAI50w6zmwrUxbRejw--/article?mid=1261&prev=1315&next=1179&l=f&fid=21
另詳參本館:《新娘百分百》《送行者》
《父後七日》:今年,不能不看的一部國片 文:開到荼蘼花事了
在王育麟和劉梓潔共同執導的《父後七日》中,如同片名所示,描述的是為父親治喪的故事。雖然直接以喪事為主題,整部電影卻採黑色幽默的手法呈現,逗得觀眾不時哈哈大笑… 曾幾何時,死亡不再是不可言說的禁忌話題。日本導演瀧田洋二郎以《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拍出禮儀師一職的內涵;去年(2009)台灣導演樓一安在《一席之地》中,加入台灣傳統紙紮藝術師和墓園管理員兩個角色。這兩部電影都與死亡相關,但幾乎嗅不到可怕或黑暗的氣味,甚至《一席之地》還穿插了幽默風趣的橋段。在王育麟和劉梓潔共同執導的《父後七日》中,如同片名所示,描述的是為父親治喪的故事。雖然直接以喪事為主題,整部電影卻採黑色幽默的手法呈現,逗得觀眾不時哈哈大笑。
《父後七日》改編自同名散文作品,作者為導演之一的劉梓潔,於2006年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據聞散文的靈感來自於劉梓潔親身的經歷,因此即便全文不過4000字左右,讀來依舊深刻動人,對於有類似經歷的台灣讀者來說極具熟悉感。不過,要將篇幅不長的散文作品改編為90分鐘的電影,勢必得增添些許內容。幸而在原著作者的參與之下,電影中多出來的篇幅未淪為畫蛇添足之憾,反而更增風采。
台灣傳統喪葬文化
原著作者劉梓潔出身於彰化縣田尾鄉,是一個以生產花卉聞名的鄉下農村,因而《父後七日》中出現大片盛開的玫瑰田場景。除此之外,更可見到台灣本土味十足的風俗民情,其中喪葬文化便是頗富代表性的一環。
電影的開場以一首充滿異國風情的猶太民謠〈Hava Nagila〉作襯底音樂,這是一首多用於傳統猶太婚禮的歡樂樂曲。然而,導演卻反其道而行,將這首歌搭配上喪事相關的畫面:道士穿上道服,輕快旋轉,不曉得是在做法還是跳舞;職業孝女準備哭喪卻濃妝豔抹,因為她是專業的,不會哭出淚來,當然不用擔心妝花。此情此景雖然荒謬透頂,然而這又是台灣喪葬文化的真實寫生,令人感到啼笑皆非。此外,在歡快的異國樂曲襯托下,讓人頓時產生錯覺,彷彿此習俗不屬於台灣,而僅僅是他國的文化。這種表現手法讓台灣的觀眾得以跳脫出來,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文化。
一如開場所展現的黑色幽默,導演在片中多次以誇張、詼諧的方式呈現台灣傳統的喪葬文化,例如:看到大志(陳家祥飾)為父親林國源(太保飾)準備色情書刊,道士阿義(吳朋奉飾)隨即以「這是那裡最缺的東西」讚賞他;議員送裝飾得像巴黎鐵塔的罐頭塔擺在靈堂前側,還擔心自己的名字寫得不夠顯眼;喪事期間,一次又一次的誦經,一次又一次的大哭,好似機械般制式;為了遺照的選用,從拿著麥克風唱歌生活化的照片,到電腦合成西裝筆挺拿著鮮花的照片,眾人費了好一番功夫;法事中,道士們一個接一個踏著如同舞蹈般的腳步,有的還舞弄著紙黏的馬匹;出殯時,樂儀隊鑼鼓喧天地演奏著庸俗的樂曲,底下坐的幾乎都是無親無故的議員代表等人。
除了上述的部分,電影中還出現其他的特殊喪葬文化,這些景象對於外國人或生於都市長於都市的台灣人來說,或許會深覺不可思議、嘖嘖稱奇,然而這卻是真實上演於台灣部分地區的戲碼。透過這些習俗和接連多日的法事,為的雖然是已過往的死者,但也同時是生者療癒心靈和沉澱的途徑。只是在過多的人為因素攙雜之下,原本單純為了送死者最後一程的喪禮,不再是肅穆哀榮,變質為滿足生者私欲、議員作秀的工具。
規矩的制約與荒謬
電影中有句台詞令我印象深刻:「規矩越來越多。」這是道士阿義在車站等車欲抽菸時,被小莊(陳泰樺飾)以車站禁菸為由阻止後所說的話。生活於這個由群體組成的社會,為了維持運行的秩序,有許多人為制定的規矩必須遵守,除了禁菸的明文律法之外,還有彼此心照不宣的道德習俗也是規矩的一種。
俗話說:「死者為大。」為了死者的最後一場人生典禮,人們依宗教風俗訂定許多規矩,美其名好似為了尊重死者,讓死者能順利走到另一個世界;實際上,過份的繁文縟節根本顯得莫名其妙,令人不得不懷疑當初制定的目的為何,又遵行的意義在哪?譬如:哭的時間點。迎棺木時,道士阿義告知女兒阿梅(王莉雯飾)何時該哭、何時不能哭;作法事誦經時,不管阿梅在講電話、吃飯或刷牙,聽聞道士阿義一聲:「查某囝來哭。」(台語:女兒來哭)必定隨傳隨到,使命必達,稱職地哭上幾聲。在王莉雯誇張的演技和明快的剪接節奏下,這一幕幕串聯成喪儀中最為瘋狂的鬧劇,相信所有看過電影的觀眾對此一橋段都記憶猶新。
披麻帶孝、衣著樸素、所有布置以白色為主,這些規矩的制定原是表達失去至親的哀慟,然而連哭泣的情感宣洩都成了喪葬規矩的一部分,未免過於矯情造作。因此,阿梅才會迸出一句:「常聽人說累到『哭爸』,原來『哭爸』真的是這麼累的事。」讓人聽了不禁像大志和阿梅一樣捧腹大笑。或許某些規矩真的是無可避免,必須遵守,換個角度想,這不也同時牽制了人們的情感嗎?
傳承與延續
《父後七日》不僅以笑鬧的方式呈現台灣傳統喪葬文化和死亡議題,讓電影成為輕鬆的喜劇,其中也夾雜了父親和小孩之間的風趣互動,特別是父女之間的不顯於外的親暱情感更是溫馨動人。
台灣傳統家庭中的父親多半為不苟言笑的嚴父,不過從「有醫、無醫」的笑話,以及邊擺設攤位賣CD邊唱卡拉OK的幾幕來看,阿梅的父親林國源和傳統嚴父的形象天差地別,唯有不擅表達情感這點是相同的。當林國源載著就讀於台中女中的阿梅回家時,聽聞阿梅提起今天是她的生日,林國源隨即停下車來拿出一顆肉粽給女兒。這顆肉粽裝在隨處可得的塑膠提袋中,看起來包裝不甚精美,肉粽和生日也十分不搭調,但是從父親溫和的神情和女兒滿足的吃相,傳達出的卻是難以言喻、滿滿的父女之情。
死亡雖然是人生的一個結束,卻也代表另一個延續的開始。阿梅背著父親的遺照騎車回家,回想起的是過去父親曾以機車載她,並從旁攙扶教導她騎機車的畫面;大志在父親死後,接續他原本的職業,在夜市叫賣起CD。兄妹倆各自以不同的形式緬懷父親,並藉此將父親的某一部分繼續留存人間,讓死亡不完全只是一個結束。除此之外,從小莊頻頻追問阿義喪葬儀式相關事宜、學他開始寫詩,並前去幫忙看顧大志原本擺設的棒球九宮格攤位來看,這不也是某種形式的傳承和延續嗎?無論是活在世上的人與人之間,抑或出生與死亡之間,都必定存在著技術或經驗的傳承;有了傳承,包括記憶和情感在內的無形價值才得以延續下去。這也許可視為喪禮埋葬死亡的目的之一。
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原本以為《父後七日》會讓我看得熱淚盈眶,實際上從頭至尾我半滴眼淚都沒有落下。不是因為不感人,而是當中的情感已轉化為深層的內斂,這種感覺反而比當下的眼淚更能持久延續下去。同樣的,王育麟和劉梓潔兩位導演以笑鬧喜劇之輕來表現死亡之重,反而襯托出其中蘊含的深刻情感,不讓強烈的悲情蓋過一切。這種對比鮮明的運用和特殊的題材,加以台灣人共通記憶和生活經驗的貼切傳遞,必定讓《父後七日》脫胎為今年格外亮眼的一部國片。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76&eid=v276112
鬼才歌手與社會的荒謬 — 《一席之地》文:震爾
電影中不論是歌曲還是配樂,都非常有個性,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希望今後也能在國片裡,持續聽到這麼有力的創作。
《一席之地》的故事由兩個主軸交叉而成,分別是搖滾樂手莫子與做紙洋房的林師傅。看完後的第一個印象是,故事有味道不過導演抓的比重不對,所以看起來怪怪的。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主軸將整部影片串起來。
鬼才莫子與創作型歌手女友凱西這段,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令人難過的愛情故事。特別是每年生日凱西都會寫一首歌給莫子,還有莫子第一次卻也是最後一次寫了歌《晚安野玫瑰》給女友,這兩個橋段都帶給我很強烈的無奈跟哀傷。
而在影片中看得到的主題至少有:原住民部落的拆遷安置,把一切希望寄託身後的林師傅,企業接班人對親人生前的關心反不如其死後的風水寶地…等等,但這些在影片裡用諷刺手法呈現的東西,要怎麼才能跟愛情這件事混在一起呢?
待看了網站上公布的劇本我才知道,原來故事原本的意圖,是要諷刺社會的現實與人性的荒謬!於是我終於可以理解,電影裡為何有前面那些我不知為何要加進來的元素了;尤其是原本我一直搞不清楚應該不是第一重點的林師傅,其情節為何佔據電影中間很長一段時間 – 其實是因為這些元素原本就該存在,反倒是男女主角這段徹底弄偏了!
我不否認我喜歡莫子跟凱西故事拍起來的感覺,尤其是莫子那沈重頹廢的搖滾歌聲,更替兩人的愛情與命運悲劇增添了宿命的氣氛。但喜歡是一回事,跟電影主軸搭不起來就是另一回事了。電影幾乎將原來劇本的所有主題設定都作了改變,但至少都還保存著「反諷」這個主旨,可是獨獨莫子跟凱西這段,卻把諷刺的部分抹去了。為何要刻意這麼做?我真的很難理解。
雖然電影劇本有些問題,但演員倒是演得很好。莫子儀把頹廢不得志卻仍帶有夢想的角色演得活靈活現,高捷跟陸弈靜這對老夫妻更是太穩太搶眼,也因此路嘉欣的存在反倒被這些人給蓋過去了。此外,電影中不論是歌曲還是配樂,都非常有個性,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希望今後也能在國片裡,持續聽到這麼有力的創作。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15
《一席之地》~不可缺席的世代交替 文:Charming Marco
而就在這部電影即將於光輝十月採商業放映的前夕,我看了它的特映,在我心中烙下印記,觀影記憶裡它有了立足之地,它名叫《一席之地》!
離開大學校園有幾年,我就有多久不知翹課去金馬影展或台北電影節「跑片」是啥感覺,我甚至不再關心放映菜單,只因我怕自己再也策動不上味覺好嚐出其滋味。有鑑於此,我壓根兒不曉得今年台北電影節的觀眾票選獎是哪一部電影?而就在這部電影即將於光輝十月採商業放映的前夕,我看了它的特映,在我心中烙下印記,觀影記憶裡它有了立足之地,它名叫《一席之地》!
說來運氣,早些時候,電影公司給了我八月中旬的午間場次,奈何我是個看人臉色呷穿的歹命上班一族,就算再怎麼愛看電影,都沒可能漂撇地把文案往桌上一丟便告假閃人。耐心等待不僅是一種美德,更加值得,前幾天的晚場特映,邀來導演樓一安以及演員莫子儀、路嘉欣、唐振剛於映後和同場觀眾交流,在聽完樓一安的創作感想後,我非常之確定必須讓《一席之地》在這格裡有一席之地!
我聞到《一席之地》有「錢」的味道,並非來自財大氣粗的製作預算,反之,它生活在你過著的生活、卑微著你不想的卑微、訕諷著你很行的訕諷、看待著你極欲擺脫卻卸不下又放不軟的態度與身段,以沒有刀光劍影的殺紅眼的狗血來紅了你的眼、亦無誇張肢體的倒胃口的低級來笑開你的嘴的電影,它的平實不矯揉,理應讓你用實質的票根使它在開畫時開出一朵紅花來才是。
我相信片商應該也看出自家產品擁有類比《海角七號》的台式魔力並蘊藏無限可能的爆發力,兩部電影皆獲得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同樣是描寫小人物的悲喜劇,但《一席之地》的幽默則更曖曖內含光,你聽不到茂伯譙:「幹!挖國寶捏!」此種譁眾取寵的華麗炫耳,可每當你看到高捷與陸弈靜糊著紙紮時的那副既若無其事又無動於衷的冷面神情後,功夫笑匠便是這麼來著,尤甚者,開懷之餘,或許會略感心虛,那景象本是眾生酸苦相,但導演硬是使用詼諧的貌色沖淡炎涼的苦澀,《一席之地》這般蛇吞象地一口一口反噬你的心靈。
莫子儀飾演一名走龐克風路線的樂團的主唱兼創作者,他懷才不遇、他憤世嫉俗、他窮途潦倒,他參不透「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的通理,終致出現可預料卻不可認可的無法逆轉的下場。被唱片公司精心包裝的當紅偶像路嘉欣,一心一意守著男友莫子儀,在男友每年生日時,送給對方一首自己的創作曲當禮物,變成彼此追蹤這段感情的公式音軌,唱片即使不跳針,也不代表乏人灌溉的豆芽菜能開枝散葉地悅耳動聽,這是首沒有續曲的最終曲。
歐式洋房、監視器、液晶電視、元配和偏房的臥室格局大小皆一樣無大小眼之分、麻將間配有金童玉女以便欠咖時下海陪打、信用卡也已備妥免驚紙元寶不夠花、就連手槍都一應俱全不必擔心火拚時會被打槍打好玩,高捷憑他過人的巧手為黑道家族打造出一座如夢似幻的地下殿堂。耐人尋味的是,堪稱絕活的手藝並未改善其家境,高捷為他人的身後事風光作嫁,妻兒卻得四處奔走為他籌措醫藥費,天堂不存在於人世間,反倒屬於靈界。手再如何巧,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捷為一家三口所窮盡的畢生菁華「通天寶塔」落得被黑道搶去當鎮店的「樣品屋」,生前已無像樣的殼,註定死後落葉也不得歸根。
偌大公墓裡的幽閉一角,獨身對著空氣自言自語的瘦削中年婦人,是為了分擔家計而去兼任守墓者的高捷的妻子陸弈靜,具有陰陽眼通靈本領的女人,外表與內在恰成反比,越孱弱越剛強,在陽間走投無路,逼得自己要去和黑道打交道;另一方面,當面對陰間的「飄兄」時,冤魂那位住在即將被拆遷的三鶯部落裡的未亡人,其命運似乎又比自己更飄零,於是乎,儘管獲取「靈感」得知盜取銀行的方法,可白花花的鈔票真到手的那一刻,是否該完成亡者的遺願幫助其妻?抑或據為己有?無論陽或陰、人或鬼,即便殊途的兩界,卻彷彿照著同一面鏡子,一舉手一投足 ─ ─ 天人/鬼交戰!
高捷與陸弈靜的獨生子唐振剛,是個沉迷於線上遊戲的「條直」男孩,他賣了虛擬世界的土地,換得的微薄現金對於應付父親龐大的開刀費而言,實屬九牛一毛,因此,原本著老虎裝在街上幫房屋仲介公司發傳單的他,擬定志向更上一層樓當起銷售員,卻也弄巧成拙地與市儈投機份子扯上交易自家祖傳老宅的條件說。姑且不論唐振剛的憨會否真是傻,畢竟他的傻勁是傻於正確的目標,縱然方針或許有偏差,但若真有因果,那麼精不精明?住哪裡?已不要緊 ─ ─ 傻人有傻福!福地福人居!
編導極力把他們想表達的意念與關懷本土人文的熱切,一股腦地以分段式敘事灌注予觀眾,經緯線雖俐落分明,但橫豎的臨界點總感覺ㄍㄧㄣ不上去差一點點,你會大笑、你會鼻酸,同時,你也會遺憾它少了些緊湊性。它是貼近大眾的,所以絕無看不懂的問題﹝好萊塢掛的可以考慮回籠了﹞,雖然平行後所交錯出的局佈得不盡完美,但以一名導演的電影長片處女作來看,瑕不掩瑜。
《一席之地》的故事創意好過於劇情調度,光是紙紮業的發想,台灣觀眾單憑想像便已絕倒,更不消說高捷與陸弈靜這兩位幾乎可說是國產片的瑰寶,將草根演得說有多傳神就有多傳神,劇本完全沒有醜化之嫌,台得一整個讓人舒服!尤其陸弈靜黝黑乾扁的身軀配上大而化之的疾步,成功詮釋「走錢」走到心煩意亂的中下階層。再深究這對夫妻的角色本質,其實充滿了樂天助弱的向上正能量:陸弈靜不時地碎念高捷別成天心繫於一家子死後的房事,多找些活兒來幹,認真賺錢養病方為上上策,鶼鰈之情含蓄地流洩於字裡行間,珍惜眼前人的傳統價值,依舊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市場主流;此外,安排高捷查看新屋時,遇見無處可去的前屋主莫子儀,因而善念一起,收留這名小夥子繼續暫住,頓時,又是一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情味於影中飄散四溢。
榮獲本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女配角殊榮的陸弈靜,實至名「不」歸!若非礙於線路與片長之故,導致戲份被瓜分,否則,她千真萬確是吸睛的靈魂焦點,《一席之地》如果沒創造出這個角色,或不見陸弈靜的活靈活現的話,我不認為屆時上映戲院會有座無虛席的可能!相較於陸弈靜的女一出演,掛名號召的路嘉欣那令人不耐受的行將就木的匱乏演技,宛如暗自呼應了女歌手的角色層次與張力皆嚴重不足的模糊輪廓,既工整又對仗地淒慘無比,到頭來,路嘉欣沒有貢獻給你表演記憶點,你只會隨著她張口唱著那首送給男友的不插電的清新民謠曲風的生日定情曲,也許,這便是其唯一的功能性所在。
任何容於世俗的宗教皆有其可信性,教化、正道、良善,不外如是,在充斥仇恨與敵視的年代裡,它更顯彌足珍貴而富裕人心。失落、低潮、久病厭世?人生雖既苦且短,可在世時,聖經闡釋著:「我雖然行經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倘若真有來世,請念念高捷的歌詩:「化厝點中央,萬事大吉昌!」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38&eid=v238110
《一席之地》:陰陽乾坤大 文:藍祖蔚
《一席之地》從殯葬的紙紮藝品中汲取了大量的創作能量。
人生有了活力,氣象就不同;角色有了活力,電影風采也就不同了。
樓一安執導的《一席之地》中,高捷和陸奕靜飾演的紮紙工人林師傅及妻子阿月嬸,就是最有活力的人物,雖然他們只能窩居在公墓旁畸零地,雖然他們只是社會邊緣的小人物,但是專業上的尊嚴,逆來順受,甘之如頤的生活態度,卻也讓他們在平凡歲月中的自在與堅持,另外有一種不凡的榮光。
《一席之地》有一半的氛圍屬於「黑色喜劇」,因為高捷的紮紙工作,是要讓死人開心,要賺死人錢的;陸奕靜遊走在墓園旁,替亡魂處理人間未了情,同樣也是替死人服務的,他們窩在陽間邊陲,為陰陽兩界傳話,僅管他們一家三口安身立命的小小家園,同樣也成為別人眼中風水奇佳的寶地,而起了巧取豪奪之心,從風水而起的戲劇碰撞,生猛又鮮活地展示出台灣殯葬文化的多元趣味。
殯葬事業口口聲聲奉死人之名,求死人之福,其實絕大多數的決定都是活人所做,會計較在意,會批判爭取的全都是那些還活著的人,陽間的對話、要求與期許,在在都反應,也建構出世人對陰間的想像,尤其是人生中所有的虧欠與不圓滿,只要多花一點錢就可以補齊得圓,不就成了活人對死者的最後報償與救贖管道?從高捷面對應蔚明飾演的黑道小吳的各種送亡需索上,不論是各房妻妾的住房安排或從信用卡、液晶電視到手槍無不信手拈來的工藝技巧,都有著讓人啞然失笑的嘲諷趣味,在死神面前,人人平等,偏偏還有人能夠在死神手中討生活,他們的達觀應對,自然就有了高人一等的豁達了。
從事殯葬業,都從江湖上歷練出一套獨特說來頭頭是道,卻又無從驗證的風水哲學,好風水,可求庇佑福蔭,是風水學的基本理論,然而深諳風水之道林師傅一家三口即使家宅佔了好風水,卻也鎮日為稻粱愁苦,也享受不到半點福澤庇蔭,就像那些終日為人解惑的算命仙一樣,千算萬算就是算不來自己的命,改不了自己的運,他們的專業與迷戀,本身就有著高度矛盾,一旦看到高捷拿著羅盤判讀風水方位,一股腦責怪兒子唐振綱不懂風水,不懂化解衝煞,找錯房子的頭頭是道,不禁就會對照起他籌不出開刀費用的窘迫處境,就會想起古典小說《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所說的:「如果一得美地,即能發達,那通曉地理的發達曾有幾人?」
委婉,但是意境全世,嘲諷,無需劍拔弩張,都是藝術的妙境,樓一安在《一席之地》所發揮的黑色幽默,堪稱是全片最精彩的戲劇高潮。
至於在台北電影節和金馬獎提名的女配角陸奕靜,那種對著空氣說話,明明無人在卻宛若有人在的表演趣味,其實也是默劇以降,追求「抽象」表演的一個標竿,不管是朗朗睛空,或者漆然黑夜,她的碎唸應答,無盡的生死糾纏,無窮的陰陽對話,竟然有了死生練達的怡然風景,在陸奕靜的詮釋下,少了陰森恐怖,卻多了人生癡纏面向的審視,自然得有如清風明月,卻也迤邐蜿蜒得有如大河風景,煞是好看。
至於殯葬紮紙的工程與用色,根本就是陽間活人為陰間死者所辦的最後一場盛宴,俗豔的華麗,奢想的結構,都有著濃郁的本土風景,樓一安、周美玲及陳芯宜這一代的台灣導演堪稱是從神鬼文化中汲取最多創作能量的創作者,不論是《豔光四射歌舞團》的牽亡法會,《流浪神狗人》的巨大佛像花車,再到《一席之地》的紙紮天壇,祭祀儀式所藏含的俗世心願,透過他們的放大與再現,有著獨特的詭魅韻味,而且他們除了文化祭禮的儀式之外,也都試圖更往下挖掘出生死難捨,人間戀纆的紅塵心緒,也算是極其認真的文化深耕者,在台灣電影列車往前直行的窗台風景中,佔有不凡的一席之地。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05
一席之地 A Place of One's Own (2009)
導演:樓一安
演員:莫子儀/路嘉欣/高捷/陸弈靜/唐振剛
劇情簡介
2009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觀眾票選獎、最佳女配角、最佳美術設計
莫子(莫子儀飾),一個狂放不羈的搖滾鬼才,卻難得知音。這憤世嫉俗的孤獨靈魂,似乎只有在面對凱西時(路嘉欣飾),柔情的另一面才偶然乍現。然而在凱西日漸走紅後,兩人的關係卻逐漸走向冰點。這是莫子第一次寫情歌給凱西,或許也是唯一的一次……
林師傅(高捷飾),專門為往生者蓋房子,家中堆滿了栩栩如生的紙人、紙手槍、紙麻將……,當然還有紙洋房,卻一輩子也掙不到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甚至自己生病的開刀錢也湊不到。接二連三狗屁倒灶的鳥事,在妻子阿月嬸(陸弈靜飾)陰錯陽差竊得一筆鉅款後,似乎就要迎刃而解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原本不相干的兩組人,因林師傅的寶貝兒子小剛(唐振剛飾)而出現了交集,並引發一連串出乎意料的連鎖效應……。於是,在這個喧囂的都市叢林裡,不論是在世的人,還是死後的鬼,彷彿都已耗盡了所有生命的氣力,嘶喊著:還我一席之地!
演員介紹
莫子,一個空有音樂才華卻不被市場接受的搖滾樂手,面對曾是創作夥伴又是愛人的凱西逐漸走紅,於是改以憤世忌俗的方式武裝自己,用嘲諷的方式表達他對凱西漸漸因商業包裝而失去自我的感受。
關於導演與編劇
樓一安,多年來從事編導及製片相關工作,其編導作品多與勞動階層及外來移民之生命經歷相關。
影片短評
太好看了~推薦^^
很喜歡路嘉欣和陸弈靜的演出
喜歡林師父這個橋段-小剛的傻,與母親詼諧的對話,嘆為觀止的靈厝,有點像"送行者",讓人了解殯葬業.
看了讓人感動的台片。藝術家往往在死後才有一席之地。林師父的橋段也有趣,路嘉欣和莫子儀的愛情,不勝唏噓
影片短評
很無聊,雖然劇情不錯。
是一部 很細緻 很好看 很值得看的片子!配樂好好聽~還有!記得面紙要多帶些~
不錯的寫實電影!
有溫馨、有感動、有詼諧幽默、有人生百態、有俊俏男跟氣質女,也有不錯的音樂。它是值得ㄧ看的好片。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1tw49802061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Departures (2008)
導演:瀧田洋二郎
演員: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山崎努/吉行和子
劇情簡介
本片獲得200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日本國寶大師久石讓配樂,在日本上映2009年日本票房成績已達30億日幣,並入圍本屆日本奧斯卡最佳影片、男女主角、男女配角、導演等13個獎項。
原本在東京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手的大悟(本木雅弘飾演),因樂團突然解散而放棄演奏家之路。失業的大悟於是和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演)回到故鄉山形縣,在報紙上看到「旅途協助工作」的徵職廣告而前往應徵,意外當場獲得錄用。詳問之後,大悟才知對方徵的是禮儀師!禁不住社長(山崎努飾演)半強迫半利誘說服,他不情願地開始這份工作。初時大悟十分恐懼排斥,還得應付親友的誤解、週遭的鄙夷,讓他數度興起辭職念頭。但在親身經歷一場場送行儀式後,他漸漸瞭解到禮儀師妝扮往生者「走上來生旅途」的重要意義,終能自信地投入工作,並重獲眾人尊敬。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從開拍到完成,擔任男主角的本木雅弘功不可沒,此片當初是在本木雅弘極力促成之下完成的電影。原來在10幾年前本木雅弘參加了一場告別式,看到納棺師以神聖莊嚴的態度溫柔對待往生者,家屬在悲傷的情緒下也能放心與往生者說再見,使得本木雅弘對納棺師一職產生濃厚的興趣,便向製作人提案說:「以納棺師的世界做為電影題材如何?」沒想到籌備了10年直到2008年電影終於完成。
本木雅弘為了揣摩劇中中年失業的大提琴手以及新手納棺師可說是下足了苦工,從未學過任何樂器的他,足足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苦練大提琴,他說:「我是第一次接觸大提琴,超乎想像的困難啊!真的花了很多心思苦練才稍微有點樣子出來。」不過他也練出了興趣,只要有空就會拿出生平第一個買的大提琴來秀一下。而在劇中最重要的納棺師一職,本木特地至禮儀公司學習並由專業納棺師指導,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有辦法完成在劇中熟練的替大體清洗著妝。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入圍2009年最佳外語片,繼山田洋次2004年的《黃昏清兵衛》後,日本電影睽違五年的入圍之作,這是第12部入圍該獎項的日本電影。在1956年以前,奧斯卡外語片獎項是以「榮譽獎」的名稱頒發非正式競賽項目,有三部日本電影獲得此獎項分別是1951年的《羅生門》、1954年的《地獄門》及1955年的《宮本武藏》,自1956後才改為正式競賽項目,採用現行的提名入圍方式,至此之後日本電影就不曾得過最佳外語獎。
片中飾演本木雅弘的父親峰岸徹則在2008年10月11日罹患肺癌過世,峰岸因本片獲選代表日本角逐2009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期待著親自出席影展,病榻上還努力練習英文,沒想到卻無法如願完成。
演員和角色
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吉行和子、山崎努、余貴美子
關於導演瀧田洋二郎和幕後團隊
1992年,瀧田憑借以幽默的筆觸描繪駐外日本人的作品《我們都還活著》贏得了當年日本藍絲帶最佳導演獎。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ojp31069238
主題:這部片,其實沒那麼好!!! 2009/4/19
1F常看的得獎片的觀眾,有人同意這個說法嗎?
2F發文時就已經暗示你自己的程度是高的,別人的程度太低~你自己的觀點是深入的,其餘的人見識淺薄~怎麼?就只有你自己電影看的夠深入?那!如果有人說這部片好看!他就是個沒資格欣賞電影的人?他就是個看不懂電影的人?還是只是個淺薄的商業電影影迷罷了?
3F懂看電影跟懂人生的生死觀是二回事~後者比前者在本質上意境深遠的多了!!
3F的懂人生的生死觀,其實就是我要的,但他只對了一半.有興趣的人,可以再去多看幾遍,順便增加票房.同樣的,也許你會找到答案.
2F的你犯了一個錯誤.我之所以說常看的得獎片,有人同意這個說法....那是因為得獎片(影展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是不一樣東西,所以我不能把它放在一起做比較,但這無關所謂水準問題,就好比我不會去問,喜歡變形金剛的觀眾,你喜歡險路勿近嗎.而且如果我沒猜錯,你應該是片商.
15F同意原PO,的確是沒有太大的驚喜,個人的感覺就是主題還OK,然後情境營造部分靠音樂撐起來(這與海角挺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主題是禮儀師,劇情必然用一場又一場的喪禮堆疊推演,但看到後來隨著死者角色份量越來越重,個人反倒對喪禮的過程越感疲乏,我跟一起去看的小妹對這樣的片能拿奧斯卡都有點訝異,可能是這部片的點沒打動我的心,看到主流輿論一面倒的推崇,我這樣的想法或許是異端吧
17F這部電影的問題在於電影的內容只流於了主題的表面與形式.換句話說,若是真正的禮儀師來欣賞這部片,可能更會覺得這部片的普通.因為電影真的就只是在演禮儀師這三個字.另外有人說眼到最後厭煩了一而再的禮儀過程,那我很遺憾,他沒看到最重要,也是這部片子“好”的所在!這其實就是電影最大的問題,而不是好的所在.導演欠缺舉一反三,借題發揮.說實在的,我比較願意相信評審這次是以大眾化作為他們的首要考量.(*因為去年收視率的因素,這種現象也同時反應在最佳影片上)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63099
主題:太棒了!...為啥台灣拍不出這麼棒的片呢? 只愛搞藝術..夠了沒?!!! 2009/6/3 14:35
1F看了這部片, 想到國人把海角零號捧得像神一樣, 真是慚愧! 為什麼國片和老中導演們老是愛搞藝術片(騙)? 一天到晚只想拍那種參加比賽的片, 或一天到晚想改寫歷史真相的政治洗腦片呢? 這些國片導演卻完全不拍這種很用心徹底發揮一個很單純的人文議題呢?可見國片導演根本毫不關心人文或社會, 只關心自己的名譽...這樣根本不值得被稱為電影人, 根本只是電影匠,利用電影在圖利自己的虛榮心, 根本應該被國人唾棄.
2F其實這部某些地方也很藝術片,像穿壽衣時、還有化妝等,覺得日本電影也以經復甦了,最近有不少好片,有能跟韓國影視抗衡的本事,像kg-20,送行者等
3F那是只有幾幕,我們的「國片」是每一個場景都在搞藝術......
4F海角七號票房是被拱出來的,別太驚訝!迷是一個很重要的行銷手法,台灣電影好的題材在侯孝賢那一代之後都終結了,現在的題材不外就是音樂創造,什麼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來個四手聯彈,大家就把他棒個像神一樣,周杰倫要是鋼琴很棒,郎朗李雲迪嚴俊傑都去死算了,說什麼弱勢團體的電影,來個翻滾吧!男孩佳片之後,後面緊接著相關類型的電影不斷的出爐,愈拍愈悲情,蔡大導演的藝術電影每部都不賣座,每部看到都快吐血,他的片子導的比不上韓國導演金基德空屋情人有水準有內涵,充其量就是情色電影嘛!還有什麼好藝術的,綜合起來目前台灣故事題材不外乎就是音樂體育情色的輪番上陣,我有錢?對不花錢看這一類的電影,因為花錢就要花在刀口上,一天到晚講愛台灣的就請支持國片,他媽的,偏偏我就是不愛國
5F其實有很多好題材都可以變成電影,只是會冒風險,我是討厭看同性戀的,不是因為我討厭同性戀(我支持)只是因為太多片子一直都是講同性戀,= = 到後面都老梗 很無聊,明明台灣就可以撥很多種不同的題材,像之前的肺結核,我轉到新聞就有整理過 我的兒子不是英雄,短短幾分鐘就很感動,如果有人可以拍成電影一定很棒..
8F看到有人這樣批評國片,真的覺得很悲哀!在形容國片的同時,像不像在形容自己?除了批評以外,你們為了所謂國片做了什麼? 是否也只是燒盜版的來看? 看完再批評?這樣放肆批評,是否傷害到別人的用心?請將心比心! 如同我身為一個路人,不會批評你!不愛國!? 只能為你的行為深感悲哀! (另參本館: 海角七號)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64662
落葉歸根 Getting Home (2007)
導演:張楊
演員:趙本山/孫海英/宋丹丹/午馬/胡軍
劇情簡介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中國2007年最不可思議的黑色幽默,讓人笑中帶淚,淚中帶笑,道盡中國農民離鄉背井、愛拚不一定贏的辛酸。由中國導演張楊執導,獲得2007柏林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獎作品。
老趙是個五十多歲的農民,他南下到深圳打工,卻因為好友老王死在工地,決定帶老王回鄉安葬。老趙先把老王偽裝成醉鬼,再混上長途車,卻不幸在途中遇上劫匪。老趙誓死保護老王的補償金,此舉贏得劫匪敬重之餘,還救了一車人的財物,但屍體就此被發現,反而被乘客們趕下車。
老趙把老王裝成急救病人在路上攔車,並遇上好心人把他們送到醫院。過了一夜,老趙赫然發現錢被偷了,不禁悲從中來,但這未能動搖他的決心。要解決錢的問題,他把老王裝成乞丐;要解決吃飯的問題,他到別人的葬禮哭喪;要掩蓋屍斑,他請妓女為老王化妝。
一路上,老趙遇到形形色色的中國人。家鄉在望之際,他遇上土石流,只能靠意志力戰勝大自然,因此被村民捧為英雄,在醫院中甦醒後的老趙發現自己上了電視,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還是用非常規辦法,把老王的屍體偷回來。當老趙終於帶著老王回到故鄉時,卻發現故鄉已變成水庫,村莊都被埋在水底...。此時,一段回憶湧現老趙眼前:小酒館裏,大醉的老趙向老王抱怨生活艱辛、健康衰弱,他極害怕自己客死他鄉。同樣大醉的老王對他說:「你死了,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回家鄉…。」
《落葉歸根》:癡傻對浮誇 文:藍祖蔚
蒼茫大地,觸目盡是心機計較,魯直傻勁反而才是珍寶。
公路電影的特色是風景一直在變,人的心情也隨之進化洗滌,台灣導演陳懷恩的《練習曲》如此,中國導演張楊的《落葉歸根》亦如此。
《落葉歸根》的劇情可以簡單整理如下:老趙的好友老劉喝酒暴斃,老趙決定送他回家,而且是就算背,也要背你回家。荒謬、真情、趣味與寫實都因此而生,導演張楊的功力與演員趙本山的魅力亦都因此展現。
公路電影必然會遇上好心壞念的各式人等,誇張就易失之煽情,也失去寫實力道;嚴苛則失之矯情,失去寬厚人情。《落葉歸根》的劇情處理幾度險些誇張失控,還好美麗山河成了最厚實的土壤,含蘊包容了所有的流氣與俗氣,同時還能回彈出讓人含淚捶心的力道。
老劉猝逝,只領到五千元工殤費,老趙沒錢打車送老劉返鄉,只好搭乘客運車,讓老劉戴上墨鏡裝睡,卻意外遇上打劫歹徒,做惡多端的歹徒發現他是護送好友屍體返鄉後,盛讚他的「仗義」,不但揭露自己假仗義的恥辱往事,還把劫掠財物都給了他;但是歹徒一走,車上旅客立刻從忠厚老實的老趙手上搶回來了自己的財富。
這場開場戲,說明了張楊時而誇張失控,時而低調冷靜的戲劇調度功力。首先,是真情無敵,連歹徒都動容,刻意標舉人性之美(歹徒不夠惡,轉變太直接),險些讓電影走上了說教的老路;其次,則是自私人性不時作祟,遇強梁不敢聲張,遇老實則耀武揚威;而且不知車上有死屍,就安然無事,一旦知之,就百般挑剔,吵著要退票,結果卻是逐人下車。說話的人說的太白太淺,沒說出口的才是人心深沈本相,《落葉歸根》的這場開場戲讓人看見了戲劇火候拿捏的難度。
類似的失控戲,也發生在胡軍飾演的失戀貨車司機,只因老趙唱著鄧麗君的小曲「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就勾起了他的碎心記憶,差點掐喉失控,甚至還會放聲大哭,癡情人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問題在於胡軍的表演完全沒有說服力,聲音不對,淚水不對,甚至老趙只說了句:「你再開三十萬公里,把她給追回來。」就恍如黑夜有了明燈,開始加速奔馳,愛情療傷頓成搞笑鬧劇,其實也是讓人莫明所以的節奏掌控。
至於午馬裝死,預辦喪事想見死後風光的戲份,則是宛如一路折騰,精氣神都已洩頹而生的「魔幻」意境,雖有黑色嘲諷意味,卻不堪往下深究,因為背後沒有更深刻的人性挖掘,老趙想要混口飯吃,從假哭到真哭,其實也沒有更明白的轉折說明,因此顯得刻意而勉強。
夏雨立誓要騎單車上西藏慶祝自己廿八歲生日的那一場青春豪情戲,看似浪漫,他與老趙相遇的前提卻是老農疾打牛背要牛車快行,揶揄拉著載屍板車的老趙人不如牛的競技趣味,老趙是拙,但是老農卻是仗「牛」欺人,冷酷無情的勢利嘴臉出現在這個場景,也讓人覺得突兀愕然。
所有的壞,其實都是要來襯主角的好,娃娃魚和山雞就吃掉所有的旅費,而且工殤費用還是假錢,地下血牛不嫌他有B型肝炎照樣要他捐血…惡運霉事接踵而至,都是在設定困境,創造戲劇張力,再突顯他的應對之道,趙本山的魯直樸素與焦慮神態,其實頗有說服力,所有的誇張失控都讓他的渾厚給稀釋沖淡了。
雖然我並不相信有一位公安會如結尾那樣伴隨處理一具死屍骨灰,雖然我也認為最後的旅程安排太過一廂情願,但是看著老趙終於到達即將被三峽大壩淹沒的老劉故 居,看到老劉的兒子只能在殘破倒地門板上留言,向音訊全無的老父致歉,山河無言,人事無常,老趙還得繼續往前行去的結局,我卻還是佩服張楊導演的敘事功力,生死友情可以是浮生泡影,卻也是小民大事,畢竟他懂得掌握傻與癡,也因而合理成就了《落葉歸根》最根本的動力。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73&eid=v173107
紀元影評 《落葉歸根》飽覽國人眾生相 2007/01/29
一部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反映國內實況的電影,故事講述兩位外地民工老趙(趙本山飾)與他的好兄弟老劉,一天老劉因為飲酒過量,突然死亡,老趙為了達成兩人之前的承諾,死後不做異鄉孤魂。一般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都很重視人死後要「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所以老趙認為怎樣也要把對方送回家鄉安葬。導演利用老趙這個悲情人物,帶出中國人的俠義及社會百態。
片中有很多熟悉的橋段,如專門打劫公車的專業劫匪、路邊酒家的騙人手法、無良老闆欺騙工人,發放的撫恤金全是偽鈔等,最有趣的一場是由一位無兒無女的財主自編自導的「哭喪」場面,盡顯當今中國人的生活態度。
導演以地道的包裝及平實的拍攝手法,把國內人民的悲苦展現出來,老趙雖然身上帶著老劉的撫恤金但全是偽鈔,而自已僅有的錢財也被人偷去。他身無分文但依然樂觀面對,堅持要把老劉送到家鄉,這種不畏苦的堅持態度實在是很難得。
《落》片沒有像《瘋狂的石頭》那樣辛辣、搞笑,看得出導演張楊對國內電影的尺度還是有所忌諱,未能放膽的去表達,多用諷刺手法,如小孩媽媽因工廠意外,燒傷了半邊臉,被迫遷離人群,但小孩對著媽媽背誦的課文竟是我們的祖國,令我們多麼的幸福快樂!另一位單親媽媽因要供養兒子讀大學而定期去黑市市場賣血,最終被抓進勞教所,但導演把勞教所描述得太文明,不單讓他們吃飽飯、讓他們洗得乾乾淨淨的,更有文娛晚會招待,還說有免費專車送他們回家。若如此溫暖,進去的人誰還願離開?
片中最值得讚賞的是那位扮演死人的演員,全片沒有露出任何破綻。
近年來,國內的名導喜歡拍大製作,甚麼「黃金」「晚宴」,多倒人胃口。此片製作雖小,還有些看頭。其實現在國內有很多導演在未成名之前都能拍出很優秀的電影,只是一旦紅了,錢賺多了,拍攝的電影太過流於商業味道,以後就很難拍出個人的風格。(另參本館:張藝謀:名導演50)
http://hk.epochtimes.com/7/1/29/39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