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13 07:10:10| 人氣1,589|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葉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葉村》(藝術家,2002)位於浙江省建德縣東臨蘭溪縣,介於徽州和蘇州兩大文化圈之間,故自古不論商業或建築風格都受徽州和蘇州雙重影响,再加上新葉村屬封閉型農業、未加入鄰近地區的手工業貿易活動,而且地處偏避、交通不便,直到廿世紀八0年代,還拒絕新建公路傍村而過(p.13),所以得以保存宋元尤其明清古建築。

這麼說來落後封閉才能保存古建築了?

可能吧!至少在中國是如此,依劉沛林在《古村落》(上海三聯,1997)一書研究,得到「中國現有古村落的分佈規律」:「分佈在古代鄉村經濟文化相對發達,但近現代交通重心發生偏移的地區」,比如安徽徽商和山西晉商所留下的精美豪宅。(p.3)

那新葉村外表徒具「粉(白)牆黛(黑)瓦」的古建築,比起徽商雕梁畫棟的精美木屋,就沒啥看頭了?

「數大就是美」!一群「粉牆黛瓦」的民居聚集在一起,就構成了整體美:「高大封閉的封火白灰山牆,順著屋面斜坡,從屋脊以上向前後檐疊落兩級,每級都是水平的。在牆上用小黑瓦做成短檐和脊,不但在正屋的兩端有,在廂房也有。所以村子裡滿眼所見都是高高低低的山牆,它們使整個村落呈現出熱熱鬧鬧的、層次豐富的、活潑跳動的輪廓線。封閉的天井式住宅形制,使全村所見無非是牆。牆之間的夾道,小巷都很單調。有了這種山牆才使村子有一點生氣。」(p.121)

外行人看熱鬧,新葉村可是有近千年歷史的古村落,從《葉氏祖譜》不但能了解整個新葉村的發展史,也可知新葉村是依伝統風水學選址規劃的:

「村子位於二山之間峽谷的東南口上,正是『山起西北,水聚東南』的好風水。從道峰山來的一條溪和從玉華山來的二條溪,在新葉村東南方大約半公里多的地方會合。會合處正好南有象山,北有獅山,二座山把新葉村的水口鎖得如葫蘆喉一般,可以『聚止內氣』,致使村落興旺發達。」(p.29)

這只是「天命」、還得「盡人事」,「据風水術,新葉村東南水口過於低窪,『巽位不足』,不利科甲,需要造一塔補足。於是,明代隆慶年間,由葉天祥主持在那裡造了一座七級的文峰塔,名為搏雲塔。」(p.35)

全是迷信!結果如何?在塔旁再加蓋座文昌閣,也沒給新葉村帶來文運,「有清一代,僅產生進士一人,貢生二人。」(p.85)
你不能這樣說,那是新葉村的後生們自己不用功,依何曉昕的碩士論文《風水探源》(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0)之研究,「風水的核心是探求建築的擇地、方位、布局與天道自然、人類命運的恊調關係。」(p.155)。迷信只是風水的糟粕部分,「但仔細考察卻發現風水中更多的是富有科學意味的經驗總結。」(p.153)所以「風水中有价值的思想和手法都會融入新建築之中。」(p.157)

原來是新瓶裝舊酒,難怪風水師現在仍能大行其道。
File:Xinye 5812.jpg 

新葉古村導遊圖

 File:Xinye 5811.jpg

摶雲塔與文昌閣

File:Xinye nantang.jpg 

南塘,對岸正中為有序堂,右側遠方為玉華山

 

 

新葉村  維基百科

 

新葉村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鎮,毗鄰蘭溪市。村民多葉姓。2010年被列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

 南宋嘉定元年,始祖葉坤從壽昌湖岑畈入贅玉華夏氏,後夏氏逐漸湮沒不聞,而葉氏則繁衍成龐大的氏族聚落。現已傳至第29代,共有人口3900多人。

 新葉村西為玉華山,為祖山,北為道峰山,為朝山,村東和村南各有一個小土丘為獅山、象山。

 新葉村內有保存較好的16座古祠堂、古大廳、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築,被譽為「中國明清建築露天博物館」。主要古建築有西山祠堂(萬萃堂,祖祠)、摶雲塔、文昌閣、有序堂(總祠)、進士第、永錫堂、種德堂、崇仁堂(分祠)、雙美堂等。[2][3][4][5][6]

  參考文獻

1.^ 新葉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 探訪最原味的古村新葉村

 3.^ 新葉村貌

 4.^ 浙江新葉村祭祖盛典 一個宗族790多年的堅守

 5.^ 遺世獨立新葉村

 6.^ 陳志華, 樓慶西. 新葉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43447837.

 

新葉村_百度百科

 

葉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鎮,距大慈岩風景名勝區6公裏,距諸葛八卦村11公裏,由330國道可達村裏。2000年,它被批准爲省級曆史文化保護區。   走進新葉,你會發現,這是一個曆史悠久、民風淳樸的古村,是一幅被飛 速發展的時代無意間遺落下來的曆史畫卷,是一處令現代人流連的世外桃源。走進新葉村,讓人感覺到現代社會少有的自然和恬靜。   新葉村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于村子以村後的玉華山爲主山,所以新葉村子系被稱爲玉華葉氏。從玉華葉氏第一代到這裏定居後,曆經宋、元、明、清、民國至今,已有780年曆史。它排斥了幹擾,避開了戰亂災禍,一直沒有間斷地保持著血緣的聚落,繁衍成一個巨大的宗族。葉氏後人不願輕易地拆掉祖上留下的房屋,因此,就使得這個村落的格局和古代建築“有規劃,建築質量好,村落發育程度相當高,建築類型多,而且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陳志華《中國鄉土建築研究叢書》)。

   據考證,新葉村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葉氏聚居村。幾百年來,玉華葉氏家族在這裏建起了大片的住宅,新葉村至今完好地保存著16座古祠堂、古大廳、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築。由于年代久遠,建築類型豐富,被海內外古建築專家譽爲“中國明清建築露天博物館”。2010年,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曆史文化名村”榮譽稱號。[1]

  建築布局

  新葉村的整個群落建築,以五行九宮布局,包含著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走進新葉村,就像走進了一個迷宮。村裏的街巷有上百條之多,這些密密麻麻的街巷,寬的近3米,窄的只有80厘米。兩側房子高而封閉,巷子窄而幽深。高大封閉的白粉牆,將一戶戶人家包圍在一個窄小的天井院中,縱橫交錯的街巷將戶與戶、房子與房子連成一個有機、有序的整體,構成一幅體現東方神秘文化的立體圖象。

   新葉村的祠堂發育也是非常典型的。它的祠堂數量多,等級層次分明,規格齊全,從而記錄了大量曆史的民俗信息。有序堂是玉華葉氏的總祠,位于村子的北端,它也是新葉村的結構中心。新葉村最早的住宅都建在它的兩側。到玉華葉氏第八代時,開始分房派建造分祠。這些宗祠就分布在有序堂的左右和後方。西山祠堂是新葉村最早的祠堂,也是玉華葉氏的租廟,建于元代,如今已成爲新葉小學的一部分。

   崇仁堂是新葉村最高大、最寬敞、最華麗的祠堂,它的規模不但超過了租廟,也超過了總祠。一般的祠堂只有兩進或三進,而崇仁堂則有四進,總進深26米,縱深空間的神秘感非常強烈,這在中國的建築中很少見,足可見崇仁堂在玉華葉氏家族中的地位和重要。

   新葉的祠堂除了祭祀祖先外,還有很多方面的功能。它的議事廳,是宗族執行私法權利的地方,是舉行重要禮儀活動的場所,因此,他們爲了表現家族的富有,不惜雕梁畫棟。

   那些精美絕倫的木雕往往讓人們嘖嘖稱奇,有不少的傳世精品。許多的梁、枋、鬥拱等,全部精雕細刻裝飾著人物、靈獸、百鳥、回紋等,布局嚴謹,造型優美。鏤空的人物圖雕,人物面部表情逼真,服飾飄動自然,連人物的眼角、指間處也刻得毫不含糊。木梁上大多刻有戲文,以“百獸圖”居多,還有“九賜言”、“鳳采牡丹”等,栩栩如生。這些木雕裝飾也體現了古人的愛好和追求:如獅子象征著權利和辟邪,鹿象征著食君之祿,馬是壯志淩雲,蝙蝠是遍地爲福……徜徉在新葉村,你時時會感受到智慧和迷信並存,幽默與風趣同在,現實與願望共織。 新村雖然是一個封閉的宗族社會,但宗族的文化傳統並不封閉。像江南許多宗族世家一樣,新葉村人在創業之初就十分重視子弟讀書,村裏開辦有書院、私塾、義學和官學堂。在今天新葉村縱橫交錯的街巷中,許多街巷的路中間是一塊塊大石板連接而成,這是爲了讓讀書人足不涉泥,雨不濕靴而專門鋪設的,而且每一條石板路都通向學校,足以可見新葉村人的用心良苦和讀書人在家族中的地位。

   在新葉村,有一組建築分外引人注目,這就是立于村口的摶雲塔、文昌閣和土地祠。建于明代的摶雲塔,塔身上下無任何雕飾,造型秀麗、端莊。這是一座風水塔,更重要的是,新葉村人又稱之爲文風塔,以乞求文運。文風塔建成之後300多年,傾巢同治年間又在它腳邊造了一座文昌閣。文昌閣是文風塔的配套建築,同樣爲了乞求文運。後來在北側,緊貼著文昌閣建成一座土地祠。土地祠氣球豐年,文風塔和文昌閣企乞求文運,三者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了農業時代葉氏家族耕讀傳家的理想和追求。

   走進新葉村,仿佛進入時間隧道,時光倒流了數百年,我們又回到了明代, 回到了清朝。新葉村的古民居建築,從明代的流暢簡潔到清代的富藻繁麗,以至近代的反樸歸真,爲我們畫出了一條思想史、審美史和社會史的完整軌迹。新葉村從元末明初開始衰落,整個的曆史過程中都在不同時期構建的房舍中和聚落的規劃中清晰地呈現出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雕飾圖案,無不深深地烙上了時代的印記。 在一條條幽巷、一級級青石板中,我們讀到了歲月的變遷和歎息,但我們也讀懂了新葉人的追求和快樂。這裏不僅有一座座寫滿曆史寫滿滄桑的古建築,這裏更是一方讓人流連的淨土。   就是這麽一個看似平凡的村落,卻在當今四處充斥著文化快餐和電子垃圾的文明社會中固執地捍衛著自己的傳統,幾近虔誠地守護著這個擁有三千多人口龐大宗族的精神圖騰,以堅不可摧的家族制度維系著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膜拜,成爲中國農村宗族制度和民俗文化的一個活注腳。

  宗族盛衰

  七百八十年,一個龐大宗族的盛衰。

  宋寧宗嘉定年間,新葉村始祖葉坤隨南遷的宋皇室從中原來到浙江建德,留下來的葉氏後裔在曆經宋、元、明、清及民國七百余年的漫長歲月,竟成爲繁衍二十九代,人口三千余人的龐大氏族聚落。在遠離塵囂的山坳裏,在那片並不富饒的土地上,頑強地維系著血脈的傳承和傳統的接力。

   新葉村位于建德西南大慈岩鎮,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于村子以村後的玉華山爲主山,所以新葉村子系被稱爲玉華葉氏。從玉華葉氏第一代到這裏定居後,曆經宋、元、明、清、民國至今,已有780多年曆史。新葉村至今完好地保存著16座古祠堂、古大廳、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築。

   走進這個國內最大的葉氏聚居村,踏在光可鑒人的青石板路上,七個多世紀漫長的宗族發展史,隨著狹窄潮濕的小巷,高大、斑駁的風火牆,莊嚴、肅穆的宗祠而漸漸清晰起來......兩年裏,六赴新葉村采訪,這個看似普通卻極具人文曆史價值的江南村落似乎總有一種神秘的不可抗力,使我樂此不疲。

   奠定今天新葉村的總體格局和建築秩序的是始祖葉坤之孫——三世祖東谷公葉克誠(1250—1323)。葉克誠窮其畢生精力,爲整個宗族(宋末元初時,葉氏人口已逾50人)村落定下了基本的位置和朝向,還在村外西山崗修建了玉華葉氏的祖廟——西山祠堂,並修建了總祠——“有序堂”。 之後,葉氏族人便以“有序堂”爲中心,逐步建起了房宅院落,成爲了今天新葉村的雛形。

   村裏負責編撰、修訂族譜的葉昭標老人是始祖葉坤的第25世孫,屬“崇義派”,筆者數次造訪新葉村,幸得葉老的指點和幫助。據老人介紹,現在的新葉村共有3900多人,從始祖葉坤至今,已傳至第29輩,村子裏輩分最高的是第21輩的葉新棠老人。

   老人還拿出了平時從不輕易示人的“玉華葉氏宗譜”給我們做參考,該宗譜編寫于60多年前,雖略顯陳舊,但保存依舊完好。據葉昭標老人講,一般來說每隔一個甲子(60年),才會重新編撰族譜。而每一次新的宗譜編撰完成,都要舉行盛大的祭宗譜大典,同時將老的宗譜銷毀。新宗譜將分發給各個支派各自保管。談及今後新葉村的發展,老人頗有感觸:“年青人都出去了,村子的生活條件也好了,只是這祖宗傳下來的宗譜,到下一次編撰和修訂恐怕就無人能主持了!”其實,這也是很多中國現存的古村落所共同面臨的難題:傳統曆史文化的接力,往往在經濟發展的潮水面前不堪一擊。 [2]

  新葉古民居

  新葉村的老住宅,明顯地與皖南、贛北的近似。整個群落建築,以五行九宮布局,包含著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走進新葉村,就像走進了一個迷宮。村裏的街巷有上百條之多,這些密密麻麻的街巷,寬的近3米,窄的只有80厘米。兩側房子高而封閉,巷子窄而幽深。高高的風火牆把一幢幢房子隔成一個個獨立的院落。縱橫交錯的街巷將戶與戶連成一個有機、有序的整體。最有表現力的部分是山牆。疊落式的山牆不但在正屋的兩端有,在廂房也有。所以村子裏滿眼都是高高低低的山牆,它們使整個村落呈現出熱熱鬧鬧的、層次豐富的、活潑跳動的輪廓線。村落中間有一個半圓形的大池塘,塘邊是全村的中心——宗祠廳堂。本村本族重大的政治活動、祭祀活動和文化活動都在這裏進行。

  新葉村的祠堂發育非常典型。它的祠堂數量多,等級層次分明,規格齊全,記錄了大量曆史的民俗信息。有序堂是玉華葉氏的總祠,位于村子的北端,它也是新葉村的結構中心。新葉村最早的住宅都建在它的兩側。到玉華葉氏第八代時,開始分房派建造分祠。這些宗祠就分布在有序堂的左右和後方。西山祠堂是新葉村最早的祠堂,也是玉華葉氏的祖廟,建于元代,如今已成爲新葉小學的一部分。崇仁堂是新葉村最高大、最寬敞、最華麗的祠堂,它的規模不但超過了祖廟,也超過了總祠。一般的祠堂只有兩進或三進,而崇仁堂則有四進,總進深26米,縱深空間的神秘感非常強烈,這在中國的建築中很少見,足可見崇仁堂在玉華葉氏家族中的地位和重要。

  新葉的祠堂除了祭祀祖先外,還有很多方面的功能。它的議事廳,是宗族執行私法權力的地方,是舉行重要禮儀活動的場所,他們爲了表現家族的富有不惜雕梁畫棟。那些精美絕倫的木雕往往讓人們嘖嘖稱奇,有不少的傳世精品。

   在明、清兩代,並不富裕的新葉村民還是勒緊褲帶,舉族集資,在村口修建了摶雲塔和文昌閣,以祈求文運昌盛,而命運似乎和村民們開了個玩笑,新葉村的科舉史並不輝煌,僅僅是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葉元錫得中辛未科進士,之後便再無建樹。盡管如此,葉氏族人還是津津樂道于科舉和仕途。爲鼓勵族中子弟獲取功名,整個葉氏宗族不遺余力在物質、經濟上、家族地位上給予傾斜。甚至在村裏縱橫交錯的窄巷中,專辟幾條平整的青石板路,且每條路都通往學校,爲的就是讓讀書人“足不涉泥,雨不濕靴”。用心之良苦,天可憐見!

  祖先祭禮

  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新葉村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祖典禮,其在葉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和熱鬧程度都要遠勝于“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祭祀由葉氏宗族現有的五個支派――崇仁派、崇智派、崇德派、崇義派、余慶派,按天幹地支的順序輪流執掌,費用由各支派分攤,錢多者出錢,無錢者出力。(崇仁派、崇智派、崇義派因人口相對較多,故以十年一輪爲序,單獨主祭,稱爲“大年”)

   2005年是宗族中實力最強的崇仁派的“大年”,可謂十年一遇。該派系的1000多子弟每人出資10元,共集資萬余元,獨立承擔了今年的祭祖大典並擔任主祭。

   淩晨六點,新葉村的輪廓在玉華山濃重的霧靄中若隱若現。在密如蛛網般的深巷裏,神秘的銅鑼聲響起,提醒著這個龐大宗族的每一位成員:祭祖大典的序幕已經拉開。

   一大群十二、三歲的孩子手持各色旌旗在崇仁派的宗祠“崇仁堂”外的空地上嬉鬧著。一會兒族裏的長輩將要給他們指派重要的“任務”——跟在開道的銅鑼隊之後,舉起旌旗,排成長隊,成爲整個祭祀隊伍中最搶眼的部分。

   “崇仁堂”裏燈火通明,祖先的挂像被放置在最顯眼的位置。長達二十余米的供桌上擺滿了祭品:面粉捏制的曆史人物,瓜子拼接的瑞獸、盆景滿滿當當地擺滿了祭臺。整個廳堂被擠得水泄不通,族中輩分高的老人可以坐在長凳上慢慢品評、欣賞。而其他輩分較低的族人則繞著祭臺輪流觀看。   早上七時正,隨著6對共12只大銅鑼一起敲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祭祀的隊伍出發了。村民們手持各式“兵器”從“崇仁堂”裏魚貫而出,孩子們舞動著旌旗緊隨著銅鑼隊,村裏幾個壯小夥兒則一直趕在隊伍之前,放起了震天響的火銃……在繞村一周後,綿延約一公裏長的祭祀隊伍走上了田間的小路,他們的目的地是距新葉村一點五公裏之外的玉泉寺。作爲這方圓幾十裏內唯一的寺廟,玉泉寺一直是新葉村人祈福求祥、占蔔祭祀的重要場所。

     古鎮風情

  在祭祀的隊伍還未到達之前,就有村民捧著香燭早早地守候在廟門口,大殿裏已是人頭攢動,香火極盛。祭祀隊伍在廟門口的小路上一字排開,主祭人和由村民扮演的“八仙”快步走進了大殿,在族中長者維持好大殿內的秩序後,主祭人宣布儀式開始,“八仙”在祭臺前圍成一圈,齊聲高唱,其內容不外乎祈求五谷豐登、多子多福雲雲。之後,頭帶面具,手持“神筆”的“魁星”出場了,沒有任何伴奏,只有難以揣摩的肢體語言。據村民們說,如果被“魁星”的“神筆”點中,則必高中魁元,金榜題名。“魁星”剛下,象征財運的財神“趙公明”手捧金元寶和官帽登場了。同樣,在無聲的舞蹈中,在完成祭天、祭地、祭祖先的儀式之後,村民從“財神爺”手中接過了象征財富和官運的金元寶和官帽。整個儀式在“迎三聖”中達到了高潮,   主祭人極其虔誠地將象征著協天大帝、白山大帝、周宣靈王的三個紅木小雕像請入精雕細刻的神龕內,然後在震天響的鑼鼓和爆竹聲中,浩浩蕩蕩的祭祀隊伍隆重地將“三聖”迎回村裏,供奉在祠堂內。   祭祀的隊伍回到村中,所到之處,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擺上香燭“迎神”,“崇仁堂”內更是鼓樂喧鬧,村民們帶著自己的祭品擁向祭臺,在祖先的挂像前祭拜、祈福。在“崇仁堂”前廳,“八仙”、“魁星”、“財神”依舊按序登場,重複了剛才在玉泉寺的儀式,以示將象征文運、財運、官運帶回了村內。接下來,便是連續三天近乎狂歡般的社戲、集市,整個新葉村被帶入了祥和而略感神秘的氛圍裏……編輯本段旅遊相關出行

  自駕車的朋友到杭州後可直接上320國道,到建德後轉入330國道,沿金華蘭溪方向行駛約5公裏至檀村鎮(現已改名爲大慈岩鎮),即可看到通往新葉村的指示牌,再沿著村道行駛約3公裏,就能到村口了。背包族可在杭州西站乘坐到建德的快客,建德車站有去新葉村的中巴車,班次很多。

  住宿

  新葉村屬于尚未開發的古村落,當地沒有旅館或招待所。遊客住在當地農家正好體驗農村生活,但因住宿條件有限,最好自備睡袋。 著名的蘭溪諸葛八卦村離新葉村僅數公裏,可順道前往。[3]編輯本段新葉村    新葉村委會

新葉村地處奉賢區西北角,西鄰松江區葉榭鎮,北接黃浦江與閔行區相望,爲三區交界處。根據奉賢區區域總體規劃(2004—2010年),于2008年6月進行行政村村域調整,將原新光村和原葉家村兩村合一,並更名爲新葉村。 新光俗稱“龍梢”,原先交通不便,土地貧瘠,黃浦江岸線開發之後,遂成開發熱土,上海糧食儲運公司就建于該村黃浦江沿岸。葉家古有葉家弄,爲葉姓世居,1998年建成並通航鄔馬(鄔橋—閔行區馬橋)浦江客運輪渡,日客流量5000人次。 現全村區域面積5.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054畝,可耕地面積3689畝。共27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3278人,正式黨員126名。現有農業專業合作社3個,實體企業7家,貿易型企業21家。09年完成工業總産值5000萬元,利稅300萬元,村擁有固定資産800萬元,年可配資金爲100萬元,在全鎮處于中上水平,村級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http://baike.baidu.com/view/581037.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589) | 回應(1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術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世界現代設計史》
此分類上一篇:《石橋村》

阿楨
徽派古屋捐星國 成龍拒炒房 2013-05-12 中國時報

 成龍捐四棟徽派木建築給新加坡,惹來大陸網友罵聲一片。成龍昨接受《央視》專訪強調,此事已成定局,他不會後悔,「人家真的當成一個寶!」反觀大陸,他說,「內地都是以地產專案勾我進去」。
 木建築被白蟻蛀蝕 急著捐出
 為了捐贈古建築給新加坡,成龍很清楚自己被罵到爆。但他說,就是想找個時間,把問題說清楚,否則外界根本不清楚整個背景。成龍說,廿年前,父親那時說想回大陸住,他就想找塊地重建,經人介紹,陸續買了徽氏古建築,從最便宜一棟九千元(人民幣,下同),一直到百萬;但一年一年下來,雙親相繼辭世,十幾棟包括廳堂、戲台、涼亭的徽派木建築,就一直放倉庫被白蟻蛀蝕,讓他急著在有生之年全部捐出去。
 新加坡當成寶 誠意令人感動
 成龍買下的與其說是整棟古建築,不如說是一個個零散的、需修複的零件。他買下房子後,先把樑柱拆下運上海,經清洗、晾乾、修復後,再運到香港倉庫存放。
 五年前,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得知成龍手上這批古建築,開出極優惠條件,不僅送塊地給他,還願出錢運輸、聘大陸工匠維修。當時新加坡派出旅遊部長、文化部長和工程人員赴港,成龍被其誠意感動,承諾捐出四棟古建築給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網友抨擊:中國文物送外國
 成龍表示,新加坡科大對待這些古建築無微不至,「一定要有風扇吹著它,在一個大場地,搭一個大庫房,把每一根樑柱編號後維修,電腦掃描,每根木頭還撒上防蟲粉。」他感動之餘,又加碼贈送石雕,表示園區將在一四年底至一五年完工。
 不過,外界質疑,成龍為何把這些中國建築藝術精髓拱手送給外國?網友抨擊,「徽派建築在皖南才有其獨特魅力,離開故土必將褪色。」「中國自己的文物主動送到國外,不太妥吧!」
 內地地產商業目的 他不敢要
 成龍爆料,以往曾有不少人和他接觸,希望蓋個「成龍園」來安置古建築,但他後來發現,「人家是以地產項目來把我勾進去」,因旁邊就是別墅區,未來蓋好鐵定挨罵,「有很多地方送地給我,我全不敢要。」
 決定捐四棟給新加坡,結果惹來一身罵,成龍表示不委屈,他強調捐房不違法,也沒對不起民族。不過他透露,現在確定有六棟會放北京,兩棟放上海,兩棟留香港,其他的就還沒確定。目前包括黃山市、浙江衢州及義烏都向他發出邀請。
2013-05-12 13:24:36
圖博館
杭“最美回遷房”村民不買賬要求建歐式別墅2017-03-28

  2017年2月初的一天,一組被稱為“最美農村回遷房”的圖片突然在微博上瘋轉:一排背靠青山,面朝田野,錯落有致的三層小樓連綿成片;薄霧中,白牆黛瓦,宛若吳冠中筆下的水墨江南——這是新建的農居點。
  一張張精美的圖片引來了網友們一片驚呼:“美哭了!這是別墅嗎?”“既傳統又時尚,好想住在這樣的農村里!”
  這是杭州地區首個“新杭派民居”示範項目。作為“浙江省重點歷史文化古村落”保護工程的一部分,自2014年起,當地政府開始與知名設計公司合作,以政府代建的形式,對涉及老房回購、拆遷的村民進行回遷安置。圖片中那12組、46幢民居,就是在2016年8月完工的一期工程。
  古老的東梓關村在一夜之間成為了“網紅”。盛名背後,是政府、社會和村民三方的協作與博弈的結果。而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化、建築界精英投身鄉村建設的熱潮,怎樣留住這些日漸消失的村莊,怎樣為那些有關自然、傳統和文化的記憶找到通往未來更多的可能性,成為了各方正在共同探索的課題。
  未住先紅
  東梓關位於杭州西南方向的富春江畔,距離市區約70公里,開車只需一個小時,但目前尚無與市內互通的公共交通。如果不是自駕車,就要先從市區坐一小時大巴到富陽,再從另一個汽車站,坐一個多小時中巴才能到村里。
  2月底的東梓關已經有了幾分初春的氣息,寧靜卻並不冷清。因為出了名,村里每天都有好幾車參觀者,其中有慕名而來的遊客,也有不少從外地專程趕來考察的干部。
  在村口的一塊大石頭上,刻著“美麗中國,設計先行”8個醒目的大字,落款是“鬱達夫”——這幾個字是從他的數篇手稿中選字拼接出來的。
  東梓關正是在這個理念的指引下,如今煥然一新,2016年11月它剛剛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走進村里,石階、小巷一塵不染,婦女在長達百米的水塘里洗菜,塘水清楚倒映出古宅和樹影,老人坐在徽派的高牆大院裡曬太陽,一派自在怡人的江南景象。
  從2014年5月起,杭州市規劃局富陽分局陸續對長塘周邊39幢清末民初的古建築進行了集中的整治改造,鋪起了青石板路,建起了村史館。他們還重新修繕了江邊的小廟和碼頭,試圖把舊時的景觀一點一點地恢復起來。
  在建築風格上,受到吳冠中畫作的啟發,設計團隊拋開了一味仿古的形式和種種古典中式建築的符號,選用現代、簡潔的造型和微曲的屋頂線條展現江南傳統民居的神韻。
2017-03-30 17:10:30
圖博館
起初,村民們對政府提出的“新杭派民居”的概念並不買賬,他們一致希望新房能建成歐式風格的別墅——在稍微富裕一點的中國農村,這幾乎是最常見的建築。甚至就在同村一牆之隔的地方,大多數東梓關的村民就住在這樣的房子裡——2000年以後,在外打工掙到錢的村民們陸續回來蓋新房,這種鋪滿瓷磚、裝有羅馬柱的洋樓,被認為是“富裕”“氣派”的標誌。
  為了達成共識,村里前前後後開了20多次業主大會。gad公司也到村里組織座談,希望了解村民們的需求。“堂屋是否必須?”“廚房中是否還需要傳統土灶?”設計團隊將十幾個這樣的問題印成調查問卷,一一徵求村民的意見。
  在規劃者們看來,設計不僅足夠美觀,也充分考慮到了當地風俗和農民的現代生活需要:堂屋坐北朝南,院落由南邊進入;前院有電瓶車位,也可以晾曬衣服和穀物;側院放置柴火、雜物;南院用作休閒綠化。每家都有4個以上的臥室,還有客廳、堆放農具的雜物室等等。
  儘管反复溝通,村民還是無法完全接受全部的設計。施工平面圖出來後,大家的質疑五花八門:樓梯太窄,停車位不夠、窗戶不能打開……習慣了自己建房、自己做主的村民們抱怨自己毫無話語權,村幹部們只能接著做工作,一家一家地“講道理”。“剛開始不接受的多,但後來慢慢也都能接受了。”洪斌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期工程46幢房,到最後報名申購的達到80多戶。
  有一些分歧持續存在,比如每個小院3米高的圍牆。村民們認為,這樣的圍牆太過封閉,“歐式別墅就沒有”。孟凡浩也有自己的“策略”:他找出著名徽商胡雪巖故居的圖片,向村民們解釋中式建築“高宅大院”的傳統。最終,大部分業主接受了這個“回歸東方傳統”的方案——只有兩戶人家始終不肯讓步,他們索性直接跑到自家的工地上,現場指揮工人把圍牆高度降低了1米。
  孟凡浩覺得,只要不是涉及對主體風格、結構的顛覆性改動,他都可以有所妥協。
  儘管在施工工藝、質量上留下了不少遺憾,但包括孟凡浩在內的許多參與者都認為,這已經是在現有條件下,各方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了。
  除了漂亮的建築,東梓關是否能成為政府理想中的文化古村落“示範村”,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在東梓關之前,杭州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也曾因設計風格獨具特色而聞名全國——自2012年起,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王澍用3年多的時間,在富陽洞橋鎮的文村,建起了14幢、24戶農居房。
2017-03-30 17:11:27
圖博館
他以灰、黃、白三色為基調,使用杭灰石、黃黏土和楠竹等當地傳統的建築材料,以夯土牆、抹泥牆、杭灰石牆、斬假石的外立面設計,打造出了一個以“浙派民居”為特色的“文村新村”。
  作為一個對鄉村和傳統懷有極大熱忱的建築大師,王澍將對文村的改造視為搶救中國鄉村文化的某種試驗——他希望在不改變古村落面貌的同時,實現鄉村的“隱形城市化”:有生態的環境,有傳統的歷史,也有現代化的生活。
  但事實上,幾年過去,人們對這場試驗的結果至今存在爭議:在許多人眼中,王澍一手設計的那些造型獨特、個人風格突出的民居似乎太過“實驗性”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切合農民生活的需要,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他的鄉建設想,仍有待觀察。
  近年來,類似這樣的爭議並不鮮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在“美麗中國”的號召下,鄉村建設日漸成為建築設計師們熱衷的方向,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建築師和文化界人士樂於投身這一浪潮中,並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嘗試:在福建漳州的下石村,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曉東在兩座土樓之間建起了一間“橋上書屋”,這本是為當地的希望小學而建,如今沒有學生後,因其富有創意的設計而成為了知名的旅遊景點;在杭州臨安,建築師陳浩如用當地的毛竹和茅草等材料建造了一個極具設計感的現代豬圈,作為生態農場“太陽公社”的一部分,他希望能建立起一個生態農業圈,通過發展農業和當地特色的手工業,讓村民們在家鄉也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無論是側重鄉村建築的設計、旅遊開發,還是著力於農業生態和社區的營造發展,這些來自城市的精英都有著一個共 的目標:激活當地的經濟發展,提升鄉村對年輕人和城里人的吸引力,從而實現鄉村的複興。
  然而,美好的願景背後,這些嘗試究竟能為鄉村帶來什麼?
…..
  “現在也有另外一種聲音,說你們這就是一個空殼,沒有產業。但事實上,在現有體制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設計就能解決的問題。”在總設計師孟凡浩看來,未來,產業能否得到發展和引進,鄉村能否真正實現傳承與復興,都將是需要各方一起努力的系統性工程。
  但作為一個歷史文化並不特別突出的江南村落,東梓關正在品嚐設計帶來的甜頭。村支書許時新多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發展鄉村旅遊是他們接下來的計劃之一。
2017-03-30 17:12:52
圖博館
眼下,村里“新杭派民居”的二期工程也即將啟動。除了對一期工程周邊的房屋進行一定程度的立面整治,村里還將新建一個村民活動中心,並回遷一棟古民宅,改造作為鄉村書院。
  而政府也有了更大的計劃。“我們要選出最一流的設計院,採取一個團隊設計一座村莊的模式,相互pk,充分發揮各自的實力。”….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樣的設想似乎有些理想化了:即便各家設計院每年都來村里開會、采風,最多也只會在這裡待上一兩個月,剩下的時間裡該怎麼辦呢?他們還需要為東梓關的未來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事實上,基礎建築完成後,一個村莊該怎樣長久地、良性地運轉、發展下去,這不只是東梓關,也是所有正在建設中的美麗鄉村,需要面對的問題。
  東梓關的村民們倒是都對此充滿了信心。如今,村里已經開了3家餐館。52歲的老闆朱華兒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以前在上海的快遞公司打工,因為看到了村里發展帶來的商機,決定回村創業,他以每年2.5萬元的價格租下了村口最顯眼的鋪面。“去年因為還沒什麼人來,生意不行,但最近越來越好了,這個月營業額就有3萬元。”
  住在61號院的方家是率先入住的兩家之一,成了村里宣傳的典型。為了和整體的建築風格相匹配,他們請來專業的設計公司將室內裝修成了傳統的中式風格,又配上了全套紅木家具,花了近80萬元。春節前,方家在門口掛上了大紅燈籠和彩旗,一家12口人從各地趕回來,歡喜地在新房過了年。
  “現在來看,這個項目的意義早已不是這些房子好不好看了,而是因為有了它們,讓這個村子一下在全國都紅了,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讓更多人願意回來,讓村子變得有活力了,有了更好的發展契機,這才是對村民們最大的意義。”孟凡浩說,前一段曾有人提出,村里應將這批回遷房統一回收改作民宿,但他堅決反對。這是為村民量身定做的自住房,也是東梓關之所以獲得如此大關注的原因。
  但無論怎樣,對於真正生活在東梓關的人們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他們才是東梓關未來的主要演員。
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17/0328/c345439-30823254.html
2017-03-30 17:13:52
阿楨
中國現存古代建築精華,50座興建於唐朝到北宋的木建築 2019/07/04 天地史話

中國木結構建築按照現存者,最後重建紀年排序,沒有確切紀年證據的,按照推測斷代的結論編排
  唐代
--1--南禪寺大殿
唐建中三年(西元782年)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西南陽白鄉李家莊陽白溝小銀河北岸,內有唐塑佛像。
大平樑上墨書題記記載重建紀年,歷代補修,1974年屋頂進行復原性維修。是唯一一座保存下來的,第四次法難之前建造的佛寺。
--2--廣仁王廟大殿
唐大和六年(832)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遺址內中龍泉村北的高地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道廟建築,2016年萬科龍計劃對其及周邊進行整治和修復。
--3--佛光寺東大殿
唐大中十一年(857)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東北豆村佛光山,是國內唯一一座唐代官式建築,內有唐代壁畫、彩塑、題記,大樑有功德主名字,被發現明確紀年證據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譽為中華第一國寶。
目前正式確認唐代完整木構就以上三座殿宇。
以下是兩個部分構建為唐代:
--4--莫高窟196洞窟的木製窟簷
唐景福二年(893)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莫高窟九層樓以南。
--5--開元寺鐘樓一層
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北部正定市區
二層清代重修,一層推測為唐代,國內唯一唐代鐘樓實例,1990年落架大修。
  五代
--6--龍門寺西配殿
後唐同光三年(925)一說為後唐清泰二年(935年)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城西北65公里的石城鎮源頭村北二裡許的龍門山,五代唯一懸山式木構。
--7--天臺庵彌陀殿
後唐長興四年九月二日(933)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壇形孤山上,一直以來被推測為唐構,去年大修發現明確建造題記,證明其:創立於後唐天成四年,長興四年大殿完工,金大定元年、元至大四年、明景泰六年、清康熙九年分別重修。
--8--大雲院大佛殿
後晉天福三年(938)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城西北23公里龍耳山,內有國內唯一五代壁畫。
--9--鎮國寺萬佛殿
北漢天會七年(963)
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城東北15千米的郝洞村,內有五代彩塑,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10--華林寺大殿
五代閩乾德二年(964)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福建省政府大院旁邊,是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
--11--正定文廟大成殿
梁思成先生推測五代
位於河北省正定市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廟建築。(目前維修中,可以參觀外觀)
  遼代宋代
宋代指1100年以前
2019-07-08 08:36:43
阿楨
--12--閣院寺文殊殿
遼應歷十六年(966)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縣城中部,內有遼代壁畫。
--13--莫高窟427窟簷
北宋開寶三年(970)
--14--莫高窟437窟簷
北宋開寶三年(970)
--15--崇明寺中殿
北宋開寶四年(971)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城東南15公里的聖佛山東麓,俗稱狼穀寺。
--16--濟瀆廟寢殿
北宋開寶六年(973)
位於河南省濟源市區西北2公里濟水東源處廟街村。
--17--莫高窟444窟簷
北宋開寶九年(976)
--18--北吉祥寺前殿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城西15公里禮義鎮西街村。
--19--北吉祥寺中殿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
--20--莫高窟431窟簷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
--21--獨樂寺觀音閣
遼統和二年(984)
位於天津薊州區。
--22--獨樂寺山門
遼統和二年(984)
位於天津市薊州區。
--23--遊仙寺毗盧殿
北宋淳化年間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南10公里宰李村西的遊仙山麓。
--24--
梅庵大殿
北宋至道二年(996)
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區西2公里梅庵崗,1995年重修。
--25--老君堂慈氏塔
北宋咸平三年(1000)
位於甘肅省敦煌莫高窟。
--26--安禪寺藏經殿
北宋咸平四年(1001)
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西南。
--27--保國寺大殿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
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洪塘鎮靈山。
--28--元妙觀三清殿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
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不對外開放。
--29--崇慶寺千佛殿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城東南22.5公里處的紫雲山山麓。
--30--芮城城隍廟大殿
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最晚為1016年)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永樂南街。
--31-奉國寺大殿
遼開泰九年(1020)
位於遼寧省錦州市義縣,是國內單體古建築最大。內有遼代彩塑。
--32--萬榮稷王廟大殿
北宋天聖元年(1023)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太趙村,唯一北宋廡殿頂木構。照片來自趙楊。
2019-07-08 08:38:12
阿楨
--33--興梵寺大雄寶殿
北宋天聖三年(1025)
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東觀鎮東觀中學校園內。
--34--南吉祥寺過殿
北宋天聖八年(1030)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城西20公里禮義鎮平川村,照片來自張建軍。
--35--開善寺大殿
遼重熙二年(1033)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舊城址的東北角。
--36--華嚴寺薄伽教藏殿
遼重熙七年(1038)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區,內有遼代彩塑,其中露齒菩薩最為著名。
--37--壽聖寺正殿
北宋皇祐元年(1049)
位於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城內東北部。
--38--隆興寺摩尼殿
北宋皇祐四年(1052)
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城東門裏街。
--39--隆興寺山門
北宋皇祐四年(1052)
--40--隆興寺轉輪藏殿
北宋皇祐四年(1052)
--41--佛宮寺釋迦塔
遼清寧二年(1056)
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我國最古老,世界最高的木塔。
--42--開化寺中殿
北宋熙寧六年(1073)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區東北17公里舍利山腰,大殿內有宋代壁畫。
--43--府城玉皇廟玉皇殿
北宋熙寧九年(1076)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市區東北13公里處澤州縣金村鎮府城村北崗上。
--44--法興寺圓覺殿
北宋元豐三年(1080)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東南20公里處慈林山,1980年整體搬遷至此,內有十二圓覺彩塑。
--45--周村東嶽廟拜亭
--46--周村東嶽廟正殿
推測北宋元豐五年(1082)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周村鎮周村村北。
--47--高都景德寺後殿
推測北宋元祐二年(1087)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高都鎮高都村中。
--48--青蓮寺釋迦殿
北宋元祐四年(1089)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東南17公里寺南莊北側硤石山腰。
--49--金洞寺轉角殿
北宋元祐八年(1093)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合索鄉西呼延村西1.5公里的山坡。
--50--布村玉皇廟
推測北宋早期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布村。
https://read01.com/zh-hk/xmKzxkJ.amp
2019-07-08 08:39:39
樂威壯
2020-01-11 16:03:15
阿楨
全球建築圈刮起“中國風” 2021-04-06 文匯報

全球知名建築網站Ar chDai l y於近期公佈了2021年度建築大獎的名單,中國專案奪得5席,證明了“中國風”在全球建築圈佔據了越發重要的話語權。
中國風Chinoiserie,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蘊含大量中國元素並適應全球流行趨勢的藝術形式或生活方式。這種風格早在17世紀末已流行於歐洲,至今仍被運用在服飾、音樂、電影、建築、家居等領域。
但當下中國風不再是淺層次的元素組合或符號拼貼,而是一門根植於中國土壤的設計哲學。既有寄情於山水間的“陽朔竹林亭臺樓閣”,也有位於河谷地貌中的“金樽堡”,還有一座“七舍合院”。

中國風--維基百科

中國風的「中國」主要指以中國為主體的東亞世界,除了中國,日本、韓國、東南亞也是相關的創作題材。

新中式建築_百度百科

新中式建築,是中式建築元素和現代建築手法的結合運用,從而產生的一種建築形式。該建築形式在沿襲中國傳統建築精粹的同時,更加注重對現代生活價值的精雕細刻。

新中式裝修與中式有什麼不一樣?

中式:是從古代宮殿的建築藝術風格上提煉出來的中國古典建築室內設計風格。中式風格更多的利用了現代手法,把傳統的結構形式通過重新設計組合以另一種民族特色的標誌出現。
新中式:是提煉了中國古典藝術的精髓,搭配如今時代背景下人們對藝術的追求。新中式延續了清明兩朝中國古典的家居設計,並提煉其經典元素加以豐富和簡化,摒棄了傳統空間中等級、尊卑的思想觀念,空間配色上也很輕鬆自然。

疊合與融通:近世中西合璧建築藝術 2015/03/01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21-04-07 09:10: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