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11 06:48:56| 人氣4,041|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尋找消失的香格里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78年出生的美(國)女攝影師Kim Roseberry,卅歲不到,卻能寫出如此有反思性的旅行圖文書,不簡單!

不就是一本宣傳「香格里拉」神話的書,書名不是說要《尋找消失的香格里拉》了嘛!

別被書商的中文書名騙了,羅絲在書中一再反思「香格里拉」神話,她說:

「我懷疑,生活在香格里拉的人是否認為自己生活在人間天堂。遊客把這裡描繪得如天堂般和諧。對於外來者而言,在土地上耕作的人成為風景的一部分,就像一座山或一條河。距離使我們對這裡產生奢侈的美感。我們到這裡來只觀看一種外在的美。大部分的人都不在乎隱藏在這美麗面孔之後的種種細節。

當我告訴人們我在(緬因州)一個廣闊土地的農場長大時,他們會說:『我要是能生活在那裡該有多幸福啊!』但是我的成長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相反逃離了)。在我離開農場後,我才能欣賞它。

只有從外面看時,香格里拉才是天堂,和我的農場一樣。從內部看,就完全不同了。他們的生活是現實的,不是浪漫化。身為過客,我們不需要為了生存而每天和大自然搏鬥,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它最迷人的一面。」(p.73)

不用深入、「我在那兒只待幾天,印象最深刻的是被風吹得鼓脹的塑膠袋,它們在空氣中迴旋,隨著陣陣寒風在土地上飄蕩。它們無處不在,這種無法逃避的景觀讓我相當沮喪。我覺得悲哀,這種現代社會的廢棄物居然侵入了一個聖潔的藏族小城。」(p.26)

「最初,我有點沮喪,因為這些舞蹈像是只為了遊客而表演的。但我環顧四周,發現所有村民都在這裡,老人們微笑地坐在球場邊的土埂上。我聽見村裡的年長者說,村民為了這一天工作了四年。有幾十年沒有人跳這種舞,幾乎失傳了。現在要發展觀光,地方官員要求復興傳統舞蹈,叫那些還記得傳統舞蹈的老人教年輕人。當老人們坐在土埂上時,他們驕傲地看著辛苦的果實。也許他們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意氣風發,當時他們身體強壯柔軟,是天生的舞蹈家。」(p.54)

但是「在中甸和德欽,我所到之處,人們都在訴說自己的貧窮。這些人生活在寬敞的住宅裡,有著牢固的家庭關係,享用新鮮的食物,有自己的廟宇和自由信仰的宗教,生活在世界上最美麗的環境裡,呼吸新鮮的空氣,在清新的夜晚能看見佈滿繁星的廣闊的天空。左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擁有這樣的生活,但是他們卻不認為自己周邊的環境就是最大的物質財富。」(p.113)
「在地人無法對遊客帶來的大量財富視而不見。他們開始渴望得到過去從未感到需要的東西……當然,任何地區的人民都會經歷這種歷程。如何認識現狀並以何種方式與世界發生聯繫,只是時間的問題。」(p.110)

藏獨可不認為如此,青藏鐵路只會加速漢化導致西藏文化滅亡,而非與世界發生聯繫。

啥是漢化?就物質文化而言不就是現代化、西化!
 
中甸香格里拉




麗江

東巴

納西族



香格裏拉 >百度百科

  香格裏拉的起源
  “香格裏拉”爲藏語的音譯,又譯爲“香巴拉”,意思是“心中的明月”,指一種理想的生活的地方。英語爲Shangri-La,意思是世外桃源的地方。作爲英語的外來詞,他最先出現于1933年出版的英語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長篇小說《失去地平線》之中。到了90年代中期許多證據表明,“香格裏拉”就在雲南的迪慶。1997年9月雲南省政府在迪慶向世界宣布這一消息。2001年經國務院批准,中甸縣更名爲香格裏拉縣。最初起源于位于高黎貢山的西側,駝峰航線必經路途上的丙中洛。在這個雪山環繞,人神共居的地方,有著藏族、傈僳族、怒族、獨龍族等多民族共存和喇嘛教、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和諧共存的奇特景象。高黎貢山的高山密林間和高山湖邊散布著二戰墜機的殘骸。
  香格裏拉的地理位置
  香格裏拉位于雲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區域,地處迪慶香格裏拉腹心地帶.雲南香格裏拉是一片人間少有的完美保香格裏拉風光留自然生態和民族傳統文化的淨土.香格裏拉是一個以藏族爲主體、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縣份。
  香格裏拉素有“高山大花園”、“動植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的美稱。從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裏,可達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縣城中心鎮,距昆明659公裏,乘飛機50分鍾可達。中甸共有著名旅遊景點24個,是一個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富集區域,是國家八大黃金旅遊熱線之一。
  雲南香格裏拉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脈南段北端,“三江並流”之腹地,形成獨特的融雪山、峽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風情爲一體的景觀,爲多功能的旅遊風景名勝區。香格裏拉景區內雪峰連綿,雲南省最高峰卡格博峰等巍峨壯麗。僅中甸縣境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達470座,峽谷縱橫深切,最著名的有金沙江虎跳峽、瀾滄江峽谷等大峽谷,再有遼闊的高山草原牧場、莽莽的原始森林以及星羅棋布的高山湖泊,使迪慶的自然景觀神奇險峻而又清幽靈秀。香格裏拉生活著藏、傈僳、漢、納西、彜、白、回等13等種民族,他們團結和睦,在生活方式、服飾、民居建築以及婚俗禮儀等傳統習俗中,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點,形成了各民族獨特的風情。
  香格裏拉的主要景區(點)有虎跳峽、碧塔海、松贊林寺、白水臺、納帕海、依拉草原、梅裏雪山、白茫雪山、小中甸花海、藏民家訪、香格裏拉大峽谷、薩馬閣自然保護區、達摩祖師洞。
  “香格裏拉”一詞,是1933年美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Hilton)在小說《失去的地平線》(“LostHorizon”)中所描繪的一塊永恒和平寧靜的土地。而迪慶卻惟妙惟肖的擁有著JamesHilton書中描寫的一切,更加巧虎跳峽合的是,“香格裏拉”一詞是迪慶中甸的藏語,爲“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環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迪慶高原就是人們尋找了半個世紀的“香格裏拉”。
  雪山環繞之間,分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壩子,它們是迪慶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馬成群。在這片寧靜的土地上,有靜謐的湖水、神聖的寺院、淳樸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們夢想中的伊甸園——香格裏拉。“不必到西藏就可領略藏族風情”。迪慶不僅有西藏高原雪山峽谷的風貌和藏族風情,還可領略到內蒙古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般的壯麗景色。香格裏拉 [xiāng gé lǐ lā ]位于雲南省西北部。爲“香格裏拉”旅遊線路的腹地。從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裏,可達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縣城中心鎮,距昆明659公裏,乘飛機50分鍾可達。迪慶,藏語意爲“吉祥如意的地方”。由于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脈南段北端,“三江並流”之腹地,形成獨特的融雪山、峽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風情爲一體的景觀,爲多功能的旅遊風景名勝區。景區內雪峰連綿,雲南省最高峰卡格博峰等巍峨壯麗、僅中甸縣境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達470座峽谷縱橫深切,最著名的有金沙江虎跳峽、瀾滄江峽谷等大峽谷,再有遼闊的高山草原牧場、莽莽的原始森林以及星羅棋布的高山湖泊,使迪慶的自然景觀神奇險峻而又清幽靈秀。
  香格裏拉的民族和方言
  香格裏拉藏語意爲“心中的日月”,英文SHANGRI-LA的漢語音譯,英語發音則源于香格裏拉的腹地的藏語方言。
  香格裏拉的民族這裏生活著藏、傈僳、漢、納西、彜、白、回等13等種民族,他們團結和睦,在生活方式、服飾、民居建築以及婚俗禮儀等傳統習俗中,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點,形成了各民族獨特的風情。
  “香格裏拉”一詞,是1933年美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在小說《失去的地平線》("Lost Horizon")中所描繪的一塊永恒和平寧靜的土地。是個有雪峰峽谷、金碧輝煌且充滿神秘色彩的廟宇、被森林環繞著的寧靜的湖泊、美麗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而迪慶卻惟妙惟肖的擁有著詹姆斯? 希爾頓(James Hilton)書中描寫的一切,更加巧合的是,“香格裏拉”一詞是迪慶中甸的藏語,爲“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環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迪慶高原就是人們尋找了半個世紀的“香格裏拉”。
  香格裏拉的景色
  “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是東方的建塘,人間最殊勝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裏拉。”自從美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失去的香格裏拉勝景地平線》問世以來,作品中所描繪的香格裏拉曾引起無數人的向往。人們現在所稱的香格裏拉實質上就是指雲南的迪慶藏族自治州。
  迪慶處于國家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的中心地帶,包括中甸,維西,德欽三個縣,其中中甸爲其首府(上文提到的建塘是中甸的縣城)。境內有許多高聳入雲的大山,著名的雲南第一高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爲藏傳佛教的朝聖地,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其余環立著太子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等。
  雪山環繞之間,分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壩子,它們是迪慶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馬成群。在這片寧靜的土地上,有靜謐的湖水、神聖的寺院、淳樸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們夢想中的伊甸園——香格裏拉。
  2001年12月17日,國務院批准迪慶藏族自治州中甸縣更名爲香格裏拉縣。
  “不必到西藏就可領略藏族風情”。迪慶不僅有西藏高原雪山峽谷的風貌和藏族風情,還可領略到內蒙古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般的壯麗景色。
  位于雲南迪慶,海拔3280米的香格裏拉,將可讓來自低海拔國家和地區的人士,更舒服自在地觀賞大自然美景和領略民族風情,而不必擔心發生"高山反應"。
  皚皚雪山、廣闊無垠的草原、鮮紅的莨菪花、神秘的喇嘛寺院 ...... 這個老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究竟會是什麽樣子?
  香格裏拉最爲著名的景點有梅裏雪山和雨崩村、虎跳峽、納帕海、碧塔海等等。
  氣勢磅礴的雪山冰川
  迪慶有梅裏雪山、白茫雪山和哈巴、巴拉更宗等北半球緯度最低的雪山群,並擁有明永恰、斯恰等罕見的低海拔(海拔梅裏雪山2700米)現代冰川,具有巨大的觀賞價值和科學考察、探險價值。
   蔚爲壯觀的大江峽谷。
  金沙江、瀾滄江貫穿迪慶全境,其中瀾滄江大峽谷、虎跳峽和碧壤翁水大峽谷以深、險、奇、峻聞名于世。風光迷人的白水臺、雪山草甸和湖泊。神女千湖山、碧塔海、碩都湖、納帕海、天鵝湖等高山湖泊是亞洲大陸最純淨的淡水湖泊群,大小中甸、碩都湖等秀麗草甸占全州土地面積的l/5。
   豐富多樣的珍稀動、植物。
  迪慶擁有上百種珍稀樹種,數百種中藥材,野生花卉1060科312屬1578種和數不勝數的珍禽異獸,被譽爲我國第二珍獸的滇金絲猴就占世界總量的58%。
   神秘深邃的宗教文化。
  迪慶25個民族世代雜居,各信其教,相融共處,舉世罕見。藏傳佛教、基督教、東巴教、本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各具特色。松贊林寺、東竹林寺等寺廟建築宏偉,氣象萬千。
   美不勝收的歌舞節慶。
  迪慶是歌舞之鄉,被國際音樂界視爲“聖地”。藏族的中甸鍋莊舞、維西塔城熱巴舞、德欽弦子舞,傈傈族的對腳舞等,獨具特色;藏族的丹巴舞、格冬節宗教色彩濃郁,耐人尋味;藏曆新年、五月賽馬節、傈傈族的闊時節和納西族的“二月初八朝白水”等民族節慶熱鬧非凡,令人流連忘返。風格各異的民族風俗。多種民族風情、民俗獨具特色。民族服飾、飲食風格多樣,禮儀內涵豐富,喪葬形式極具神奇色彩。
   歎爲觀止的民族工藝。
  藏式木碗;藏毯、銅器、銀飾等手工藝品,精巧擦亮。藏醫、藏藥、東巴象形文字和原始宗教圖騰等魅力無窮。
  香格裏拉的宗教
  “香格裏拉”一詞,源于藏經中的香巴拉王國,在藏傳佛教的發展史上,其一直作爲"淨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廣泛提及,在現代香巴拉小院詞彙中它又是“伊甸園、理想國、世外桃源、烏托邦”的代名詞。據藏經記載,其隱藏在青藏高原深處的某個隱秘地方,整個王國被雙層雪山環抱,由八個成蓮花瓣狀的區域組成,中央聳立的同環雪山,初稱爲卡拉巴王宮,宮內居住著香巴拉王國的最高領袖。傳說中的香格裏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聖人,他們身材高大,擁有自然力量,至今仍從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發達的文明通過一種名爲“地之肚臍”的隱秘通道與世界進行溝通和聯系,並牢牢地控制著世界。事實上長期以來,這條"地之肚臍"的神秘通道,一直作爲到達香格裏拉王國的唯一途徑而成爲尋找香格裏拉的關鍵。
  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記敘了康韋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戰時從南亞次大陸一個叫巴司庫(作者虛構的某國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機轉移去白沙瓦時,被一個神秘的東方劫機者劫往香格裏拉藍月山谷的神奇經曆。在小說中所描寫的整個香格裏拉 ,各種信仰和平共存 ,四處遍布著基督教堂、佛教寺廟、道觀和儒教祠堂。人們奉行適度的原則,對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種適度的原則,即使對待歡樂也不例外。香格裏拉就是一個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財富——那裏富含金礦和純淨空氣的薈萃地,是美麗、明朗、安然、閑逸、悠遠、知足 、寧靜 、和諧等一切人類美好理想的歸宿。在這裏,其實香格裏拉已經是成爲了一個理想中的國度了,一種和諧、寧靜充斥其間。當1934年4月英國倫敦麥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該小說時 ,令出版商和作家始料不及地在歐洲引起了轟動,並很快暢銷到美、日等國。小說出版後,立刻被獨具慧眼的好萊塢制片公司攝制成電影,影片風靡全球,主題歌"香格裏拉"唱遍全球。後來,香格裏拉一詞被馬來西亞企業家郭氏家族買斷,成爲酒店的商號,進而風靡世界,香格裏拉酒店成爲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這從側面印證了《消失的地平線》在人文學上的偉大意義。《消失的地平線》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記》,《消失的地平線》偉大的意義在于,爲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念,植入了人間樂土的意境。正如《不列顛文學家辭典》在評述《消失的地平線》時所指出的:它的功績在于爲英語詞彙創造了"世外桃源"一詞——香格裏拉。從此,這片想象中的人間樂土就成了"伊甸園"、"世外桃源"、"烏托邦"的代名詞。由于小說及後來拍成的電影的廣泛影響,香格裏拉遂成爲公認的世外桃源或隱秘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空軍首次轟炸東京時,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曾對外界說,這些飛機是從香格裏拉起飛的。羅斯福還將美國總統設在弗吉尼亞州的一個山間別墅命名爲香格裏拉。後來,艾森豪威爾將之改爲戴維營,以紀念他的孫子戴維。
  就這點在東西方上認識是大致一樣的,“世外桃源”、“烏托邦”在中國也同樣是如此,那都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對一種寧靜和諧的向往。香格裏拉最先興起是在西方,首先值得注意的是 :《消失的地平線》是在一戰過後,二戰待發的時候 ,此時的西方經濟不是很繁榮,人民普遍處在一種心靈迷漫的狀態中,這點可以從希特勒的上臺得到社會背景方面的佐證。人們普遍希望富強、繁榮,只是現實中 卻還不能夠得到這種的滿足,這是一種心靈的渴求。也正是《消失的地平線》出現並引起轟動的深層次社會背景。一如當今現實的社會中反腐巨片及清宮秘史的熱播中可以看出人們對現實社會的一種渴望與無奈的心情。話題扯遠了。
  總結香格裏拉
  回歸正題,這當中首先要說的是:
  A、寧靜和諧是香格裏拉的主題,這是個很抽象的東西,可以存在于人們的心靈中,想象中,渴望中。但是不一定需要很真香格裏拉美景實。因爲詹姆斯?希爾頓是個作家,不是曆史學家,不是史官。
  B、詹姆斯?希爾頓本人沒到過這地方,他的小說的素材來自美國人奧地利血統的洛克的探險照片、日記、記錄。講到這裏就不能不提洛克,他是美國夏威夷大學的植物學教授,應《國家地理》雜志的稿約而來到中國的西南邊陲地方進行植物學的研究的,在中國的二十年代就深藏中國的麗江古城裏,只是被當地的淳樸人文、厚重曆史、多樣民俗所深深吸引,一呆呆了近三十年,直到解放前才戀戀不舍的離開。
  C、還值得一提的是,此篇小說的結尾與中國的桃花源記有異曲同工之秒,同樣是那四個西方人士離開後,想要再次返回的時候,已經無法返回了,無法找到舊時的道路了。
  D、同樣值得重視的是,小說中提到了道家和儒教、基督教。佛教不足爲其,因爲藏傳佛教在中國的雪域高原上廣爲流傳。其中的道家和儒教可以說是中國所特有的人文景觀。基督教在中國的西南邊陲中同樣存在,西方的傳教士在19世紀的時候已經在中國的西南邊陲從事此項活動,現今的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還保存有基督教堂,著名的如:茨中教堂。
  E、文中提到的香格裏拉是藏語中的香巴拉的音譯,文中也提到他的含義是寧靜美好、心中的日月的意思,與藏語香巴拉的意思完全吻合。
  綜合以上幾點,現今的學者普遍認爲,香格裏拉是一種向往的地方,是心靈中的理想國度,未必真實存在,一如中國的桃花源一樣。不過其原型在中國西南的橫段山脈中,因此現今人們普遍認爲:在雲南、四川、西藏交界的藏區爲希爾頓筆下的香格裏拉,概因當年的洛克就在這一地區活動了數十年。此川滇藏地區的範圍大致包括:麗江、瀘沽湖、香格裏拉(雲南迪慶中甸)、梅裏雪山、虎跳峽、最後的香格裏拉(四川稻城亞丁)、四川瀘沽湖、貢嘎山、丹巴美人谷、太陽谷(四川得榮)、鄉城、西藏芒康、昌都、波密、墨脫、雅魯藏布江這一大片域。這一帶的風景與《消失的地平線》中描述的總體一致,特別是書中提到的很有特點的東西在這裏都能夠找到。如;梅裏雪山、稻城亞丁三神山等。但是不是具體提到某個地點。
  現在雲南有個叫香格裏拉的地方是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州府中甸于2001年批准更名而來的。這倒不是說書中說的香格裏拉是在這個地方,而是當地政府出自開發旅遊經濟上的考慮而做出的決策。說起這個香格裏拉還有個趣聞: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有消息不斷傳出,香格裏拉已經被找到了,在印度在尼泊爾等等,但是後來都被認爲是旅遊經濟上的需要而進行的炒作,非嚴格意義上的學術認證得來的。雲南可以說是很早就認識到開發旅遊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比方99年的世博會。他最早提請中央政府批准香格裏拉的更名,當四川政府認識到旅遊經濟的重要性的時候,香格裏拉的名稱命名已經不可更改了 ,于是四川政府就 在四川境內的稻城亞丁的日瓦鄉更名爲香格裏拉鄉,這還不夠,還將稻城亞丁加個前綴—最後的香格裏拉,這還不夠,還將最原汁原味的香巴拉名稱授予稻城亞丁,因爲縣級城市的更名需要中央政府的批准而不好擅自更該,于是就在四川境內以香巴拉的名稱來稱呼稻城亞丁。這是一段國內香格裏拉的紛爭的由來及內幕。當然說這麽多的香格裏拉,將我們本土生産的桃花源給遺忘在一旁很不 應該,當然中國的桃花源更早,只是近代中國的經濟實力還沒能夠左右世界經濟的時候,古代文化上的先行優勢不一定能夠被世界所充分了解。套用中國一句老話: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現今的香格裏拉的美麗風景已經深入到每個到過該地區的人的心中,在這片雪域高原之中,有舉世聞名的梅裏雪山、稻城亞丁三神山、一望無際的高原草甸、風格各異的民族歌舞、獨具魅力的民間傳統藝術、神秘的多宗教文化,衆多獨特民族、多彩的民俗等等將一直激勵著人們尋找自己的香格裏拉—不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理想中的。
  香格裏拉的環境保護
  “香格裏拉是‘三江並流’區域的核心地帶,也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林區,植被非常豐富。但是,在我們這樣一個高海拔地三江並流區,生態非常脆弱,樹長得很慢。也就是說,我們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非常重大,既有保護長江中下遊生態的戰略意義,又有保護脆弱生態的作用。”
  1998年以前,用木頭蓋房是當地的一種習俗;而香格裏拉縣有半年時間在零攝氏度以下,每人每年用于烤火的薪柴約2 立方米;同時,這裏木材生長期長,木質好,原木一立方米能賣1000多元,板材每立方米能賣到1500~2000元之間。那個時候,香格裏拉幾乎人人以木材爲生,財政收入也多來自林業。
  1998年的長江特大洪水結束了香格裏拉縣靠伐木掙錢的曆史,國家出臺法規,嚴格禁止包括香格裏拉縣在內的長江上遊地區砍伐天然林。禁令一出,許多地方的財政收入減少了一半以上。
  伴隨著對禁伐政策的堅決落實,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也落戶在香格裏拉。雲南省植樹勞模廖春花說:“我們現在是‘斧鋸入庫、鋤頭上山’,很多原來的砍樹人變成了護林人、種樹人。”
  除了不靠砍木頭掙錢,在其他方面,也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潘玉鳳告訴我們,明年迪慶州將舉行5周年州慶,縣政府從外地買來雪松,而不是就地取材,用更便宜、更漂亮的雲杉妝扮縣城。
  不讓砍樹了,縣裏財政收入如何增長?農民收入如何增長?
  爲了叫響香格裏拉旅遊品牌,縣裏編制了全縣的旅遊總體規劃,嚴格要求以規劃爲龍頭,先規劃、後開發,科學分配旅遊資源,劃分了5個不同特色的旅遊區;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修通了全縣旅遊東環線,把沿線的著名景點虎跳峽、白水臺、碧塔海、屬都湖、天生橋等景點連成旅遊黃金線,並擴大外延,修建香格裏拉至德欽、維西公路。此外,逐步規範旅遊行業的管理,對景區環境保護作出了嚴格的規定。
  目前,香格裏拉已經成爲雲南省旅遊産業一塊響亮的招牌。禁伐至今,旅遊總收入翻了一番,一步一步走出了地方經濟發展的困境。老百姓也因爲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嘗到了甜頭。
  在香格裏拉,我們得到了這樣的啓示:要真正保護好生態環境,就要著眼長遠,舍得放棄眼前的經濟利益,及時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這裏要提到的是,2008年BBC與我國聯合拍攝的6集紀錄片《Wild China》其中一集就是以香格裏拉爲主介紹西南一帶的野生動植物等中國未被發現的美麗景致,對于了解香格裏拉不可不說益處多多!
  香格裏拉的旅遊小貼士
  香格裏拉雪山聳峙,草原廣袤,河谷深切,蒼涼的茶馬古道上的許多石門關及滇西奇觀的色倉大裂谷都以其絕紗的景致向遊人暢開懷抱,在雪山深處,在草原的腹地,林海中的碧塔海、屬都湖、納帕海等無數清幽寧靜深遂神秘的高山湖泊呼喚人們去撩開她們美麗的面紗。香格裏拉的精華是梅裏雪山,梅裏雪山的精華是雨崩村。
  注意事項
  1,除5-7月和9-10月外,迪慶的雨季路況不好,不利于出行,冬季氣溫太低,如果遇到下雨,那麽除了等待就是打道回府。雪後的山路不好走,等著雪化,更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時間的事。
  2,不要在春節期間貿然前往迪慶,因爲那幾天室外的溫度會在-3—8℃,室內如果沒有取暖設備是1—9℃。夜間的氣溫就更低,室外溫度爲-7℃,室內爲-1℃。除了溫度低之外,街上人和車都少得可憐,結冰的路面會讓司機望而生畏。
  3,去迪慶建議帶上外套、羽絨服、手套、防滑靴。加上氣候幹燥,紫外線輻射強,女士應准備好防曬霜、遮陽帽、太陽鏡,特別是10月份以後探訪更要帶足禦寒衣物。
  4,每年6月到9月是迪慶高原的雨季,高原天氣多變,你可以多帶幾個塑料袋(或浴帽),逢雨天時罩在相機上,又防雨又防塵,還可以保護設備。夏季在草原上宿帳篷時,一定要燃篝火。
  5,迪慶屬高海拔地區(3300米),不宜劇烈運動,不宜飲酒,多食蔬菜、水果,以防發生高山反應。
香格裏拉的交通
  航空
  中甸飛機場占地225公頃,是滇西北地區最大的飛機場之一,現已開通中甸至昆明、成都、拉薩的航班。
  香格裏拉旅遊線路昆明每天6:50、7:15有兩班飛機飛往中甸,55分鍾可達。中甸每天8:20、8:40飛回昆明,票價560元。
  此外,中甸每周四、日14:55有飛往成都的航班,17:25抵達。每周四、日10:20還有飛往拉薩的航班,12:05抵達。
  公路
  迪慶藏族自治州連接滇、川、藏三省區,現在交通比較方便,形成了以滇藏公路、川藏公路、康藏公路爲幹道,全省各公路爲主道的交通網絡。州內交通主要以公路爲主,如果前往諸如碧塔海這類不通公路的景點,還需要騎馬前往。
  昆明至中甸公路
  公路裏程720公裏,途中經過楚雄、大理等地,旅遊者可由昆明汽車客運站乘高速客車直達中甸,一般需12小時,票價171元,發車時間8:20分。當然,趕時間的遊客,可選擇從昆明直飛中甸,每周有5班,票價640元。
  麗江至中甸公路
  公路裏程爲200公裏,每天7:00-15:00發3-5班車,票價25元。
  大理至中甸公路
  公路裏程爲300公裏,乘中巴車從大理前往中甸,票價35元。
  四川攀枝花至中甸公路
  公路裏程470公裏,從攀枝花(金江)車站每天有數班車發往中甸,臥鋪票價90元,硬座票價60元。
  主要旅遊景點交通:
  1、中甸至噶丹松贊林寺,票價1.5元;
  2、中甸至納帕海坐班車,8元就能搞定,如錯過班車也可租車前往,來回一趟50元;
  3、中甸至白水臺也可坐出租車,200元每天(包來回)。
  4、中甸至德欽184公裏,途經奔子欄109公裏,東竹林寺131公裏,白茫雪山153公裏,每天早7:30-8:00發2班大客車,票價23元,需7-9小時,中途在奔子欄午餐。中間至虎跳峽鎮(下橋頭)96公裏,票價13元,每天早、晚都發車。德欽至西藏鹽井104公裏,無固定客運班車。
  5、中甸至碧塔海,到雙橋下車,票價8元,步行或騎馬,騎馬每人單程收費30元-60元間。中甸至松贊林寺,有中巴,票價2元。
  6、中甸至香格裏拉大峽谷,可乘每早班發往四川省鄉城縣的客車。中途到峽谷口下車,票價15元。中甸至白水臺,每早一班發往三壩鄉的大客車,票價16元
香格裏拉美食小吃
  索裏瑪酒:
  是藏區頗具特色的一種飲品,俗稱“藏酒”,也有人叫它“藏啤酒”。其制作工世並不複雜;將青梨料炒熟後入酒曲,在大桶裏蒸煮七天,取用時,在桶腰接出一個小管即可飲用,有點像西歐制取葡萄酒時的做法。酒味平和、恬淡,但切不可貪懷,因爲一旦醉酒,要醒來可就不大容易了。
  藏式糕點:
  藏式糕點制作面食是藏家的擅長,品種較多,最常見的有油炸果,“八撒”糕點,“吉祥結”油炸果,龍眼包子,油煎“敘魯敘魯”等,形狀各異,香脆可口。多用于喜慶佳節,招待賓客。油炸果,藏語稱“現納”。采用精制面粉、酥油等原料配制而成。制作“八撒”糕點,則是先將精制面粉制成蠶豆大小的面球蒸熟,放入酥油湯中煎炸,再中入奶酷紅糖,即成酸甜可口、綿軟回甜、油而不膩的“八撒”糕點此外,還有青稞面毓的藏式糕點,如“納真”粑粑等。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制作時簡單方便:先用土茶倒入茶筒,加入酥油、鹽和精制和香料,用攪捧上下反複攪打成水乳交融狀,即可斟用。飲之,色香味美,回味無窮。在藏族的飲食結構中飲用酥油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藏族家庭裏一天至少要飲三次茶,有的甚至多達十幾次。酥油茶既能産生很大的熱量,喝後可禦寒,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許多沒有喝過酥油茶的人,第一次品嘗會覺得異味難當,而咬咬牙喝過幾次之後,便會真切地品味其流香滿口,余味修長的妙處。
  酸奶:
  酸奶是中甸地區藏族家裏特有的一種奶制品,藏語叫“說”。用提煉過酥油的奶制作,具有豐富的營養價植,有助于消化,生津止渴,最適合老人和小孩吃。據說,一生若不斷吃酸奶有延年益壽之功效,這可是純天然的呦!
  糌粑:
  糌粑是藏區的主要食品之一。磨制糌粑以青梨爲主,將青稞曬幹炒熟,磨成細面,便成了香噴噴的糌粑。藏族信用糌粑大都先在碗裏倒點酥油茶,再把糌粑加入碗中,用手攪勻。隨後,將之捏成一個個的小團,即可食用。糌粑的營養成分很豐富,且攜帶方便,只要有茶水沖開就可即食。第一次吃,可以沖得稀一點,小心嗆了嗓子!許多朝聖者就是把糌粑作爲幹糧的,少時方便。
  琵琶肉:
  琵瑟肉是一種采用藏族傳統的醃肉方法制作的肉食。具體做法是,將豬的內髒和骨取出,保留完整軀體。待稍涼後,放入花椒、草果、食鹽等佐料(也有的加白酒),輕輕搓揉後,將其縫合,壓上石板醃制,還要用木塞或玉米芯把豬鼻塞嚴,以防蟲蛀。因其形狀像琵琶。故稱“琵琶肉”。《滇南新語》裏說琵琶肉“薄膩若明珀,形類琵琶。”琵琶肉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若不切開,呆數年不變。其肉味道鮮美,肉色彩透明,見之令人垂涎欲滴,可煮可燉,是藏人待客的佳肴。
  賽密羊肉:
  此菜專爲藏族男子打獵歸來時食用,由妻子在家烹制,等待丈夫滿載而歸,以示幸福甜蜜。主料爲羊肉,佐以黃雞蛋、白糖、酒、菜油、酥油。金黃嫩滑,味道鮮香酸甜。
  鍋奔火鍋:
  “鍋奔”是藏語竹葉菜,産于高山的野生植物。准確地說,它並非藏民的傳統菜肴,而是民族融合、“互相學習”的結果。主要原料有鍋奔、洋芋、熟豬肚、豆腐、水發粉等,配以熟火腿、木耳、琵琶肉,再撒少許麻油,頓時香氣四溢、馥郁芬芬。食之禦寒暖身,營養滋補。吃此火鍋,是好用銅制或土陶容器,味道更美。
  “寺不”:
  “寺不”是納西族的一道遠近聞名的風情名菜,納西語意爲“吹肝”。是將豬肝充分使之膨脹,塞入精鹽、五香粉、姜絲、火硝、紹酒、醃漬後取出,再撒上花椒粉風幹。食用時將“寺不”放入湯鍋,加辣椒果、姜、花椒,用文火慢煮,取出切成片。色澤鮮潤。麻辣芬芳,且耐貯存,可保持一年風味不變。
  大香格裏拉   
目前的大香格裏拉區域涵蓋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雲南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和西藏自治區的昌都地區,其地理位置爲橫斷山脈的中段。該區域的自然景觀類型極其豐富,有衆多的雪山、冰川、森林、峽谷、草原和高山湖泊,著名的“三江並流”區就位于大香格裏拉的核心區域。大香格裏拉區域還是中國西部民族風情的薈萃之地,在此區域生活的多個民族以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共同組成了一幅多彩的民族風情畫卷。
  香格裏拉住宿指南
  在香格裏拉有衆多政府機關招待所可以下榻,如:縣政府招待所、黨校招待所、糧食招待所、商業局旅社等。
  香格裏拉迪慶藏地青年旅舍: 原中甸旅行者俱樂部。位于香格裏拉縣和平路98號(縣城南端),與中甸古城僅一街之隔,交通方便,距中心客運站僅1公裏。旅舍內設施齊全,衛生間 公用電話、收費洗衣房等一應俱全。單人間80元/床(非會員價),六人間以上25元/床(非會員價)。
  迪慶賓館(州政府接待處): 位于香格裏拉縣長征路中段。客房有高中低檔,費用在30-150元之間。只是由于建成時間較長,所以看起來比較舊。
  香巴拉酒店:標准間120元/天,離民航售票處不到100米,對面有一家超市,購物方便。
  新華酒店:剛開張不久,180/天(含早),房間很舒服,相當4星標准。
  永生旅館:位于古城中甸倉房街28號,這是迪慶高原第一家私營涉外旅館,設有高中檔客房,極富藏族風格,價格在40-80元之間。
  到德欽地區,可以住飛來寺,這裏有藏式旅館25元/晚;或住寺旁的旅行者之家,還可以住攝影者之家,20元/床;明永山莊,60元/晚。
  香格裏拉購物指南
  德欽具有典型的藏族風情,所以很多遊客在此購買木碗、木盒、以及民族服裝、藏族工藝品、藏式木器、藏香等特産。
  除此之外,德欽盛産藥材,冬蟲夏草、雪蓮花、藏紅花等雪山珍寶,在這裏購買,價格比其他地方更便宜。藏紅花各藥鋪有售,60元/克。
  迪慶州還出産美味的山珍——松茸,它是一種在日本及東南亞都極受歡迎的蘑菇,不過它只在每年的6-8月期間才有,雖然好吃,但生長的節令很短而且不易攜帶。
  行知提示
  在此提醒購買藏刀的朋友,買刀的時候最好開一張工藝發票,可以解決一些麻煩。需要注意的是,藏刀不能帶上飛機,但可以帶上火車,或從郵局寄走就行了,不要冒被安檢沒收的危險。
  事實上,在迪慶州中甸縣購買的藏飾並不十分便宜,有些甚至還貴,一只銀的戒指要價40元。
  特色商品
   貝母
  貝母在迪慶産量大,純天然,人無法仿造,用于肺疾病,如肺炎,急慢性支氣管炎,咯血等。可生吃,磨成粉蒸蜂蜜,效果最佳。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又叫蟲草,與人參、鹿茸齊名,産于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寒地帶。
  蟲草的形成十分奇妙,冬天變成蟲,夏天變成草。當它形成夏草時,是采集的最好季節。除了藥用外,平常食用也大有裨益。可與雞、肉同燉,其湯汁大補。還有的蟲草比藏紅花和雪蓮都貴得多,幾十元才夠買一小盒。
  犛牛肉
  犛牛全身都是寶,肉可食,皮可縫制成衣、靴、袋等,牛頭可加工成工藝品,牛尾可制作成掃帚,牛鞭則是一道壯陽藥。迪慶犛牛因其常年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區,這些地方生長著許多野生藥種如貝母,蟲草等,犛牛常食這些藥材,其肉鮮美無比,殺後可炒紅燒、清燉或涼曬成幹巴等,味道獨特,在迪慶吃犛牛肉實在是一種享受。
  迪慶?香格裏拉其他特色商品還包括:奶渣、青稞酒、麝香、雪蓮花、銀刀、銀護身佛盒、銀制八寶圖等等。
  主要旅遊景點
  碧塔海
   碧塔海自然保護區位于香格裏拉縣城東部,距縣城35公裏處。自然保護區以碧塔海爲中心,東、南、北三面與洛吉鄉相鄰,西部與建建鎮接壤,南北長約60公裏,東西寬約14公裏,總面積1418公頃。“碧塔海”藏語的意思是櫟樹成氈的地方。
  保護區內有國家高級保護的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其中還有被生物學家稱之爲“重唇魚”的魚,屬第四紀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古生物,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杜鵑醉魚”的景觀已人人皆知。
  碧塔海位于保護區核心部位,湖面海拔3539米,東西長約3000米,南北均寬700米,最寬處約1500米,最窄處約300米,平均水深20米,最深處爲40米。
  去碧塔海,從中甸縣城乘車至雙橋,票價20元,公路通至25公裏處,余下的路徒步可到湖邊,也可騎馬,租金30元。建議徒步,要穿過一片森林,感覺更好。
  碧塔海景區門票:30元
  噶丹松贊林寺
  噶丹松贊林寺,漢語爲“歸化寺”,距香格裏拉縣城5公裏。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爲雲南藏族佛教最大的名寺。全寺占地500畝,築有堅固、厚實的城恒。開設紮雅、獨克、東旺、龍巴、魯古五道城門。紮倉、吉康兩大主寺建于最高點,居全寺中央。大寺座北向南,爲五層藏式雕樓建築。可容1600人跌坐念經。左右牆壁爲藏經“萬卷櫥”,正殿前座供奉有五世達賴銅像,其後排列著著名高僧的遺體靈塔,內藏金銀名畫琳琅滿目。正南爲高聳的鍾鼓樓,清晨、中午、黃昏出鼓報時,聲聞十裏;屋項屬新金瓦殿,金光閃耀,燦爛奪目。“遠近百裏如見佛光”。
  松贊林寺距中甸縣城5公裏,在縣城交通賓館前坐3路車可直達,也可乘旅遊專車中巴車,票價2元,出租車10元到達。
  遊佛寺要按順時針方向繞行,即從左到右。
  松贊林布寺門票:10元
  白水臺
  白水臺位于香格裏拉縣城東南三壩鄉白地行政村境內,距縣城101公裏,海拔2380米,其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氫鈣經陽光照射發生分解反應,形成碳酸鈣白色沈澱物,不斷覆蓋地表而形成的千姿百態的岩溶地貌。
  納西語稱白水臺爲“拜蔔芝”,意爲逐漸長大的花,是中國最大的華泉臺地之一。占地約爲3平方公裏。白水臺不僅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它還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中甸縣城出發每逢單日上午有發往三壩鄉的班車,票價20元,公路多爲土路,不用到三壩,在白地村下即可。如從哈巴村
來僅33公裏,有私車跑這條線,更方便些。
  白水臺景區門票價格:30元
  納帕海
  藏語裏的“納帕海”是“森林背後的湖”。它是一個典型的季節湖,一年四季中,有著完全不同的景色。在夏秋之交的時候,這裏是一片草原,是花海草甸和青稞交織的地毯,而冬季這裏又變成一片寬大的水域,猶如一面巨大的鏡子。作爲香格裏拉最有高原特色的風景區之一,也是全縣最大的草原,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珍稀飛禽黑頸鶴的理想棲息地。每年6月,是納帕海自然保護區最好的遊覽季節,這時草原芳吐嫩芽,而納帕海已經是綠草茵茵。各種野花爭相開放,茫茫的草原上瓊花瑤草爭奇鬥豔,成群的牛羊隨著草海起伏,四處是“風吹草地見牛羊”的美景。
  納帕海和松贊林寺同路,可一並考慮行程。在中甸縣城乘小客車前往,票價3~5元
  納帕海門票:30元
  梅裏雪山
   在德欽縣城西郊,從北到南排列著一座座雄奇秀麗的雪峰,這便是著名的梅裏雪山。梅裏雪山主峰——卡格博海拔6470米,爲雲南省第一高峰。
  卡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聖地。每年秋末冬初,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一批批香客,千裏迢迢牽羊扶杖徒步趕來朝聖這心靈的自然豐碑。卡格博峰,是雲南省國家級重點風景區內“三江並流”主景觀之一。太子十三峰環立于卡格博峰四周,其中,緬楚姆(大海神女峰)線條優美,傳說是卡格博的妻子。
  卡格博峰下,冰川、冰鬥連綿,其中“明永恰”和“斯農恰”如兩條銀鱗玉甲的長龍,從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至2700米森林地帶,是世界稀有的低緯度、低海拔季風海洋性現代冰川。
  1.梅裏雪山最美的季節是1—5月,而夏秋季極難看到雪峰的全景。
  2. 香格裏拉縣每天早上發四班車到德欽,時間爲7:20(中巴),8:20(一般大客),9:20(中巴),12:00,票價:33元,建議早點乘車以便能趕上德欽到明永的班車。德欽汽車站每天下午16:30左右有班車到明永村,車程一個多小時,13元/人。每天早上8:00有從明永村返回德欽的班車,13元/人。
  2.從德欽縣城出發到明永村,可到達梅裏雪山的明永冰川。這段路既是高原,又是險路,對旅遊者的身體情況要求較高,如果個人身體不允許,不要貿然進入。
  4.個別路段太險需步行。
  明永冰川門票:60元
  虎跳峽
   虎跳峽,顧名思義,因傳說有虎從江心巨石躍過而得名。是世界上僅次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著名峽谷,長約20公裏,落差213米,江面最窄處僅30米,與兩岸的玉龍、哈巴雪山海拔落差3900米。虎跳峽以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著稱于世,整個峽谷共有18處險灘。
  虎跳峽景區門票:50元
  屬都湖
  屬都崗湖位于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縣城東北方,距縣城35公裏。海拔3705米,積水面積15平方公裏。屬都崗湖四面環山,年平均氣溫35℃,降雨裏580毫米,雨季多在6至10月份。
  屬都崗湖是全縣最大的湖泊之一,湖水清澈透亮,湖中盛産“屬都裂腹魚”,魚身金黃,腹部有一條裂紋,魚肉細膩鮮美。湖上還棲息著大量的野鴨、水葫蘆、黃鴨等飛禽。
  屬都湖景區門票:30元
  哈巴雪山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位于中甸縣東南部,距中甸縣城120公裏 ,總面積爲21908公頃。主峰海拔5396米,海拔最低點爲江邊行政村 ,僅1550米,海拔高差3846米。整個保護區4000米以上是懸崖陡峭的雪峰,亂石嶙峋的流石灘和冰川。海拔4000米以下地勢較緩 ,地貌呈階梯狀分布 ,依次分布著溫帶、寒溫帶、寒帶等氣候帶 ,幾乎可以稱是整個滇西北氣候的縮影 ,山腳與山頂的氣溫差達22.8℃。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高山森林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觀及滇金絲猴、野驢、彌猴爲目的而設立的寒溫帶針葉林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內呈立體分布著寒凍植被帶、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叢 、冷杉 、雲杉、山地常綠闊葉要帶、幹熱河谷灌草叢帶等,植物種類繁多。保護區內有蟲草、貝母、珠子參、天麻、雪蓮等名貴藥材 ;而蘭花 、野牡丹等名花隨處可見;在濃密的原始森林中,棲息著一類保護動物滇金絲猴、野驢;二類保護動物雪豹、原麝、馬麝等。 保護區自然風光主要由哈巴雪山主峰、高山冰磧湖、杜鵑花、雪山瀑布群構成。 哈巴雪山主峰高5396米 ,山頂終年冰封 雪凍。主峰挺拔孤傲,四座小峰環立周圍 ,遠遠望去 ,恰似一頂閃著銀光的皇冠。隨著時令、陰眼的變化交錯,雪峰變幻莫測,時而雲蒸霧罩,時隱時現;時而雲霧飄緲,絲絲縷縷蕩漾在雪峰間,“白雲無心若有意,時與白雪相吐吞”。 保護區內有衆多的高山冰磧湖 ,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 。其中,以黑海、圓海、黃海、雙海風景最佳。
  雨崩
  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行走其間讓人有曠世桃源之感。位于梅裏雪山背面的雨崩村四面群山簇擁,因其地理環境獨特,所以人煙稀少,全村只有20幾戶人家,僅通過一條驛道與外界相通。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聯合登山大本營,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書、五樹同根的奇景。
  依拉草原
  依拉草原位于中甸縣城西北6公裏處,總面積13平方公裏,是迪慶香格裏拉最大最美的草原,依拉藏語意爲“豹山”,因傳說中依拉草原門戶內北邊坐落的豹山是一座“神山”而得名。 
  擴展閱讀:
1.雲南旅遊網:www.ynhelp.com
2.雲南旅遊:www.ynlycct.com
3.休閑雲南旅遊網-香格裏拉旅遊:http://www.vipcct.com/xglltour/List_270.html
  相關詞條: 
麗江 紹興 烏托邦 魯朗 拉薩 德欽縣 中甸 雲南旅遊 西雙版納 虎跳峽 瀘沽湖 大理 九寨溝 鹽井縣 獨龍江 稻城縣 雨崩村 太陽谷 騰沖縣 滇藏線 梅裏  雪山>> 更多
http://baike.baidu.com/view/22180.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人氣(4,041) | 回應(1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速食的黑暗面》
此分類上一篇:《毒物魅影》

否遊
台灣旅遊大調查》年花3402億旅遊 ‧遠見07/07/30陳建豪

旅行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種生活態度。《遠見》旅遊大調查結果,國內外旅遊商機年產值3402億,27.1%的人想住帆船飯店、47%的人最想參加美食主題旅行。而日本、大陸、泰國是國人最想去的前三名國家。

現代人生活愈來愈忙碌,旅行正逐漸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風格。在週休二日帶動國內旅遊,與全球化帶動國人每年800多萬人次出國的風潮下,到底國人此刻對旅遊的定義、需求、型態、經費支出等狀況如何?

《遠見》特別進行旅遊大調查,依旅遊人數與花費金額平均值推估,20歲到60歲的國人,一年內的國內外旅遊費用,總產值約達新台幣3402億元。

若只計算有住宿的旅遊,在20到60歲的國人中,有938.5萬人、占這個年齡層總人口數的66%,於過去三年中,曾經在國內或赴國外旅遊過。

這個年齡層中,26.3%的人國內外旅遊都有。而34.2%的人只有國內旅遊,另外更有5.5%的國人只去海外旅遊。

但要賺這3402億元商機、與近千萬人的市場,必須更深入瞭解台灣人對旅行的真正需求才行。

旅遊目的》70.9%為紓解壓力

早期,國人旅遊以玩樂性質居高。然而隨著民眾的工作時數不斷?高、工作壓力不斷攀升,旅遊的主要功能,也跟著開始產生變化。

據《遠見》調查,今日已有高達70.9%的民眾認為,旅行對他們最重要的功能在於「充分休息、紓解壓力」,遙遙領先33.7%的「增廣見聞、認識世界」。

旅遊玩家葉怡蘭解讀,在旅行中,忙碌的現代人可以重新歸零、看到更寬廣的世界,有時許多在辦公室苦思不解的難題,往往能不攻自破,也更讓許多上班族,愛上以旅行排解壓力。

而若做年齡層交叉分析,會發現不同年齡層在不同人生階段,對旅遊意義有其特定的想法。

在30歲到34歲的人中,高達八成四認為,能藉由旅行紓解壓力,比例最高。而35歲到49歲的民眾,則有將近三成的人認為,旅行的功能在於增「增進親友感情」,高出平均值的一成八。

經營民宿的苗栗石壁彩虹民宿女主人林淑莉就指出,40多歲的民眾,到他們那邊居住時,經常都帶著尚未成年的子女一起出遊,父母親似乎也想藉著旅遊,拉近親子關係。

理想旅遊》深度 定點 慢遊

而當旅遊的主要目的,變成紓解壓力時,國人對於什麼是理想的旅遊,其定義,也跟著發生了變化。

高達95.7%的民眾認為,一趟理想的旅遊,必須是「有讓身心充分休息的效果」、94.2%的人認為要「步調放慢、不趕時間」。只有8.6%的國人選「去很多國家、玩很多景點」。

時報旅行社總經理趙政岷說,「深度、定點、慢遊」正是現代人所需要的旅行產品,最忌諱讓現代人旅行回到家,卻還是喊累。

而進一步解讀問卷,不同的年齡層,對於何謂理想旅遊的看法,也有所不同的意見。

年紀在40歲到60歲的民眾,有高達六成多的人認為,「高級的食宿品質」,是理想旅遊必備,而25歲到29歲的六、七年級生,則僅有三成八的人認為,高級的食宿品質很重要。

對於六、七年級生而言,「可以盡情購物、買紀念品」似乎才是一趟好旅遊,近三成的人把購物列為旅遊重點,也超過平均值的一成八。

旅遊方式》七成跟團三成自助

至於,理想的旅遊,交由旅行社辦理,還是由自己獨立完成?

近七成的民眾,還是跟著旅行社出遊,但值得注意的是,已有高達16.8%的民眾,由旅行代訂機票與住宿地點,全自助的民眾,也有高達11.2%。

「半自助、跟全自助的比例相加,已經高達兩成八,這對旅行社而言,其實是一種警訊,」葉怡蘭認為,民眾對旅遊的自主性要求愈來愈高,過往旅行社的功能,正被民眾自行取代中,旅行社應該去開拓一般人難以自行完成的旅遊行程,例如深度的建築、美食、音樂旅遊。

事實上,在20歲到24歲的族群中,已經有高達三成七的七年級生,是不跟旅行社出團觀光,而靠半自助或全自助。

至於在國外自助旅行,多久的時間最為恰當?54.9%的人認為,5至7天,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天數。但也有22%選擇旅遊天數要8到14天。

主題旅遊》男愛史跡女愛美食

旅行要有深度、要愈來愈自主,已經是無庸置疑的旅遊趨勢,而什麼樣的深度旅遊主題,最受民眾青睞?

47%的民眾對美食之旅最感興趣,其中,更有51.2%的女性,對美食之旅有高度興趣。

至於男性民眾的首選,則為「歷史遺跡」,有高達47.3%的支持度;而男性對於運動主題之旅的興趣20.9%,則是女性10%的兩倍,反之,音樂之旅對女性的吸引力,也是男性的近兩倍。

「分眾的時代來臨,推出主題旅遊,反而更有競爭力,」曾經推出達文西團、梵谷團等主題旅遊,皆屢受好評,雄獅旅行社總經理裴信祐認為,一把抓的時代逐漸過去,未來是有深度才有競爭力。

夢幻之旅》27.3%想環遊世界

而除了深度之旅外,多數國人心目中最嚮往的夢幻之旅,到底是哪裡?結果也十分有趣。

整體而言,第一名、有27.3%的國人最嚮往環遊世界;緊追在後的第二名、有27.1%最想住杜拜帆船飯店、第三名則是南北極之旅17.3%。

相較於31.7%女性民眾的環遊世界,最多男性民眾票選的,反倒是一晚最低費用7萬台幣的杜拜帆船飯店。

在旅行業任職20餘年、雄獅旅遊導遊吳明哲指出:「旅行業,本來就是一種賣夢想的行業;如何不斷給民眾新的夢想,也正是旅行業收入的來源。」誰能滿足消費者的心中夢想,誰就是最大嬴家。

第三代旅遊進化論-慢遊 ‧遠見 2007/07/30王一芝

國人旅遊已從第一代趕景點,走到第二代的深度旅遊,並朝向第三代無所事事的慢遊邁進。針對國人旅遊進化趨勢,《遠見》進行旅遊大調查,結果發現,一年國內外旅遊商機年產值3402億, 27.3%的人想環遊世界、47%的人最想參加美食主題旅行……。

5月底,身兼旅遊節目主持人、旅遊美食作家,以及資深領隊的比利,應加拿大卑斯省旅遊局邀請,和多位旅行社的高層主管,遠赴溫哥華島參加慢遊體驗團。

翻開行程表,主辦單位並沒有安排什麼特別活動,甚至還有兩個下午,就是在海邊或樹林裡散步,這對一向提倡「旅遊目的論」的比利,非常焦慮。

一直以來,比利會把每次旅行的目的弄清楚,達到設定目標才肯回來。也因為如此,幾乎採自助旅行的他,每到一個城市,總是從早到晚填滿行程,還曾在倫敦一天趕了五場戲。比利決定,帶本小說,買一堆雜誌,帶去加拿大消磨那兩個下午。

試著慢下來以後,他發現,那兩個下午一點也不難過,從來不覺得自己浪漫的他,竟然初次聞到海的味道、春天的味道,比利說,帶在身上的小說,一頁都沒翻開過。

你也曾經要超完美旅行?

剛從不丹回來的旅遊美食作家葉怡蘭,也意識到,她的旅遊速度跟心態都開始變慢。

過去葉怡蘭的旅行很忙碌。每抵達一個城市,她會馬不停蹄地走和看,恨不得把所有經典景色囊括進行程裡,也不再重訪去過的國家。她的名言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體驗多少。」

當旅遊成為工作之後,她有非吃到不可的餐廳,一定要看到的風景,和不能沒拍到的照片,她自己稱之為「超完美旅行」。

在心力交瘁的同時,葉怡蘭開始問自己,旅行真的要「最好」嗎?可不可以「夠好」就好?

這一次不丹之行,她成為一個緩慢的旅行者,坐在一座海拔2000公尺的山谷前,悠閒地讀一整天的書,靜靜看著沒電可用的人民,到寺廟朝拜後,一家人拿著只 有辣椒炒肉的便當,隨地坐下來野餐。葉怡蘭突然領略到,原來對體驗的貪婪,也是一種負擔,還不如慢下來,什麼都不想,悠閒地旅行。

就像是去年提倡的新生活運動,吃飯要「慢食」,生活要「慢活」,現在,連旅遊也要慢慢來。

新旅遊改觀念》走太快,靈魂會跟不上身體

在台灣,已經開始有人像比利、葉怡蘭一樣,親身體會到慢遊的美好,進而改變自己的旅遊方式。

他們不再追逐一個又一個的明星景點,而是放慢腳步,自在地欣賞沿途的山光水色,享受與當地人互動的樂趣,亦或是什麼都不做,就是閒晃。

如同台中新社鄉「薰衣草森林」民宿裡的一塊指示標誌所寫,「走太快,靈魂會跟不上身體。」

節奏》不再趕場,不再湊熱鬧

「慢遊」這種對台灣人還算新鮮的旅遊方式,歐美人早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而且預期未來還會繼續風行。

5月的《Newsweek》就以慢遊為封面,報導2007年的全球旅遊趨勢。

報導中指出,十天遊覽十個城市的走馬看花行程,已經落伍,很多西方人不想度假時還要趕場,不願爭相趕往熱門觀光景點湊熱鬧,他們利用長時間的出遊,融入當地人生活,不買土產,少拍照片,只想帶屬於自己的故事回家。

慢遊另一個目的,則是為了響應環保。他們不搭飛機,回歸到坐火車、騎單車,甚至是徒步走路,享受在過程中悠閒欣賞美景的樂趣,「我不想錯過周圍的小事物,」一位力行慢遊哲學的英國人,接受《Newsweek》採訪時指出。

事實上,世界各國的旅遊局,已逐漸意識到慢遊的趨勢及商機,就連香港都在兩年前,以「羅曼蒂克旅遊」為名,招攬世界各國旅者,放慢腳步,好好欣賞香港。
2007-08-01 09:31:24
貧窮旅行家
貧窮旅行家,不花錢實踐環遊夢

‧Cheers 2007/09/2010年間出國數十次,足跡遍布3大洲、24個國家,卻不用花上自己半毛錢?靠著賣旅行經驗賺取下一趟旅費,馬繼康做到了。【文/黃采薇】

累積到過24個國家的馬繼康,視「旅行」為人生投資,勤寫遊記勤拍照,靠著分享遊歷,10年來竟然打平了所有旅遊開支,靠築夢來圓夢。
每個人心底都有環遊世界的美夢。馬繼康能「把夢想當飯吃」,有自己的道理。他比一般業餘的玩家來得用功,勤寫不輟,在正職之外,每年還有10萬字以上的遊 記產出。為了維持文字的鮮活和精緻度,他大量閱讀文史書籍,出發之前一定把當地民情有關的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相關紀錄片翻出來看過一遍,為 的就是讓自己旅行作品有觀點、有深度,見人所不見。馬繼康的旅行常是帶著「概念」性的,他的旅遊寫作不拼湊瑣碎的地名,而是試圖帶讀者穿越時空,躍進另一 個文化異世界。
藍海策略奏效
物以稀為貴,同理可證,離台灣越遙遠、文化差異越大的國家,旅行經驗就更值錢。馬繼康笑稱自己是個「藍海策略旅行家」,近年來他旅行伊朗、 突尼西亞、寮國、阿曼……,都不是台灣國外旅遊的熱門景點,「自助旅行的圈子就這麼丁點大,能寫的人更少,如果再加上地方特殊,差異性就出來了。」策略奏 效,幾年下來各方演講邀約、文字攝影邀稿不斷,帶來的報酬,累積竟超過7、80萬。
馬繼康旅行籌備時間常長達半年以上。有時候花幾萬元飛過半個地球到全然陌生的城市,只為了有個神祕、美麗的故事吸引他。馬繼康堅持實踐貧窮式的自助旅行,「單獨行動可以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
貧窮旅行,就是愛地球啦!
出國不shopping、住宿比照最低規格、吃的東西自己煮,馬繼康每次出國2週的3、4萬元花費中,機票支出往往就佔了6、7成。因此他 會在半年前就開始找機票,除了比價方便、不用搶位外,還可以挑時段,這是旅行省錢大絕招。午夜凌晨抵達的班次不受一般人歡迎,卻是馬繼康的最愛,「價格便 宜,到了就直接睡機場,」預算中的交通、住宿費就可各砍一截。別以為這多稀奇,國外網站「睡機場」 (www.sleepinginairports.net)還專門蒐羅網友睡遍世界各大機場的心得評價。另外,交換住宿 (www.couchsurfing.com)和廉價航空(www.whichbudget.com)也是他想省旅費時,必逛的網址。
標榜貧窮旅行,除了省錢省得很有成就感外,還是本著對地球的愛。馬繼康說,人的需求其實很少,踏出國門是為了認真體驗這個大世界,他不用豪華浴缸,一只床鋪就可以晚上睡得安穩。堅持搭大眾交通工具走入人群,反而讓他更融入當地生活。
出門在外若接受招待,他也善意回饋。櫥櫃裡擺滿世界各地的紀念品,就是和當地人「交換禮物」的成果:風格獨具的手鐲是在尼泊爾,用每日C寶 特瓶和藏人換來的(當地寶特瓶材質薄,台灣產出的寶特瓶是良好的汲水容器);有個伊朗人用2只戒指、1條項鍊和1支刻上波斯文的鋼筆交換他的名片夾,「你 可以知道每個地方的人價值觀差異有多麼大。」有了幾次經驗,出國前他總會多帶幾樣日常用品,禮尚往來外,可能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和別人最不一樣的,我很有行動力,」對這點,馬繼康很自豪,只要他說出口的地方,還沒有去不成的。也讓馬繼康的周遭親友既期待又好奇,他的下一站會在哪裡。
馬繼康,世新大學公共行政系講師、旅遊作家。個人部落格「紅色旋轉木馬」:http://red-pony.blogspot.com/
馬繼康的夢想預算書
支出:
10年間旅遊機票、簽證費用-約48萬
10年間其他旅遊相關支出──約32萬
總計 ────────────80萬
收入:
文字、攝影作品稿費收入──約56萬
演講車馬費────────約24萬
總計 ────────────80萬
2007-09-21 07:43:20
阿楨
這兒是香格里拉 Finding Shangri-la(2009 )

導演:丁乃箏
演員:丁乃箏/朱芷瑩/吳中天
劇情簡介
本片是表演工作坊繼《暗戀桃花源》、《飛俠阿達》後第三部電影作品,由丁乃箏編劇、導演,並由曾演出《色戒》的朱芷瑩和潛力男星吳中天主演。
痛失愛子的季玲﹝朱芷瑩飾﹞,被懷念與怨恨給糾纏。某日,她在兒子的房裡找到了一張「尋寶遊戲」的紙條,指引她去雲南香格里拉的聖山,她認為這是已逝的孩子給她的召喚,於是動身前往有人間仙境之稱的「香格里拉」尋找答案。
旅途中,季玲遇見了神秘男子Alex﹝吳中天飾﹞,兩人攜手尋訪聖山,婚姻生活陷入膠著的季玲,為這名男子深深吸引,男女間的激情油然而生,在探訪聖山的過程裡,季玲卻為Alex的身分漸感質疑。
某日,季玲不慎跌入山谷,並為一個藏人家庭所救,其中有個藏族小孩和她十分投緣,在那片開闊寬廣的天地裡,小男孩別有玄機的話語,讓她不斷受到啟發,緊閉的心房像打開了門。
這一趟如夢般的旅程,讓季玲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而她也將揭發那名神秘小男孩的真實身分...。
當你以為生命一無所有,別忘了,至少你還有自己...。
本片為導演丁乃箏首度執導的電影,原本是表演工作坊同名歌舞劇,但將原本描述父子情感的戲轉換成母親對已逝兒子的思念,並前往聯合國世界遺產─雲南的香格里拉拍攝。片中美麗的山間大湖是「蜀都湖」,也是電影《無極》的拍攝地點之一,但當時曾因善後問題引起糾紛,在導演向當地居民保證絕不會使用到一根釘子之後,才取得拍攝許可。
而片中那位重要的藏族小孩則是在當地國小作大規模選角,在50位小朋友中找到了名為「格桑定主」的成熟小男孩,會騎馬的他和母親一同參與本片演出,表演十分順暢生動。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ftw79802201&channelid=CH53
2009-11-30 10:06:13
版主回應
專訪【這兒是香格里拉】導演丁乃箏 世界電影 2009-02-05 

【這兒是香格里拉】是表演工作坊繼【暗戀桃花源】和【飛俠阿達】之後推出的第三部電影,也是丁乃箏第一部執導的電影作品。
在華人劇場界中,丁乃箏是少數編、導、演皆能的優異專業工作者,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電影作品,就是在表演工作坊經典作品【暗戀桃花源】電影版中,飾演活靈活現的「春花」。
除了表演之外,丁乃箏的創作長才亦從多年前就散發光芒,《這兒是香格里拉》的電影創作基礎,就是來自她在2000年的同名音樂劇作;其他的編導作品還包括《來,大家一起來跳舞》(1990)、《運將、黑道、狗和他的老婆們》台灣與大陸版(1997、1999),及取材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義大利劇作家達利歐弗的瘋狂社會暴動喜劇《絕不付帳!》(1998)。
在台灣和亞洲劇場均居領導地位的表演工作坊,22年來,丁乃箏始終是台柱型的核心成員,也是《西遊記》、《紅色的天空》、《先生,開個門!》、《我和我和他和他》、《亂民全講》、《如夢之夢》等表坊劇作在進行集體即興創作時,創意整合的領導人物之一。
此外,丁乃箏亦曾在台港兩地演出的表坊劇作《張愛玲,請留言》(2002)中,飾演傳奇女作家張愛玲;並與香港影星吳彥祖在台港領銜主演2003年表坊的《快樂王子》。台灣的電視劇作品則有長達600集的情境喜劇《我們一家都是人》。

Q:【這兒是香格里拉】的靈感是來自表演工作坊的同名音樂劇,當初曾經想過也是以音樂劇的方式呈現嗎?
A:是有想過,其實最早我想拍的是一部比較具有實驗性的電影,但是問過我姊姊(丁乃竺)還有姊夫(賴聲川)的意見後,決定還是以劇情片的方式拍攝,而且拍音樂片的成本太高了。

Q:從一部音樂舞台劇改編成一部劇情片,在劇本方面大概修改了多少?
A:其實我的劇本前前後後一共修改了40幾次,我現在回想起來,每一次修改過的版本故事都不太一樣,除了音樂劇的版本之外,我最早寫的電影版本其實有更多不可談的禁忌,這個媽媽和她的兒子之間的關係其實是更複雜的,她的戀子情節是更嚴重的,另外原本的魔幻感覺更多,但是寫到後來就決定聽從大家的意見,回到比較正常的軌道上。雖然自己覺得有點可惜,不過試片後看到一些媽媽們的觀後感都是很正面的,也讓我覺得滿高興的。因為我本來想要強調的兩個重點,一個就是女性能不能勇敢走出大門,另一個就是片中出現的兒子腳上的腳鍊,那些媽媽觀眾對這兩個部分都很有感觸,所以我覺得我想要表達的訊息觀眾都接收到了。

Q:從事這麼多年的舞台劇和拍攝第一部電影有何不同?
A:喔!非常不一樣,差別非常大,差別大到無法想像!。最困難的是,我要學習在這麼小一個moniter上做決定,我已經很習慣在導舞台劇的時候,坐在觀眾席上看著整個大舞台,現在拍電影我卻必須看著一個小moniter,剛開始真的很不習慣。我記得第一天拍第一個鏡頭時滿好笑的,那個moniter已經放在我的面前了,但是演員在走位的時候我還是習慣性地走到前面去看,後來還是別人把我叫回去,後來我就一直提醒自己要把自己釘在椅子上,看著moniter就好了。另外就是電影的技術方面,我特別到紐約上了一個月的課,因為我以前寫過很多劇本,在編寫劇本方面比較沒有問題,主要是學一些攝影機的運鏡技術方面的東西,了解一些電影方面的專業技術。另外,演員的表演也有很大的不同,舞台上的表演必須顧及到劇場裡最後一排的觀眾,所以比較誇張,但是到了銀幕上,一個微小的表情動作都會看得非常清楚,這也是我在拍這部電影時要提醒演員修正的地方。

Q:全片在香格里拉大概拍了多久?
A:大概一個半月的時間,我的製片告訴我這在近期的台灣電影裡算是非常少見的“大”製作了。我覺得我真的是滿幸運的。原本他們並不是很歡迎我們到香格里拉拍電影,因為以前曾經有很多大陸的電影劇組到那邊拍戲,結果破壞了當地的自然景觀,讓當地人很反感,像是【無極】,但是經過一番溝通後,我們終於說服他們讓我們去那裡拍,在拍攝過程中我們也讓當地人留下正面的印象,大家都相處得十分愉快。後來香格里拉的官員們看了電影的一些片段之後,也很高興我們把香格里拉拍得這麼完整而且優美。

Q:片子裡有一些當地的藏人演出,都是找當地的非職業演員嗎?
A:都是找當地的藏人,其中有一個戲份滿重的藏族小孩子角色,我們在當地的國小看了50多個小孩,最後選到這個不會害怕鏡頭、又很會騎馬的小孩。他的領悟力非常高,馬上就可以入戲,他的母親也在片中演出一角。

Q:您最希望這部電影能夠讓觀眾看到什麼樣的訊息?
A:我希望觀眾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尤其是女性觀眾還有母親們,能夠有所感觸,我希望女性同胞們能夠再瀟灑一點,能夠勇敢走出去。
--節錄自世界電影http://www.worldscreen.com.tw
2009-11-30 10:09:57
阿楨
高海拔之戀II High Altitude of Love II 2011

劇情簡介
飾演天王巨星的古天樂,被未婚妻高圓圓悔婚,令古天樂心灰意冷,決定避世到香格里拉。而遠在香格里拉當地開旅館的鄭秀文,意外地幫了這個「大明星」逃避大批記者的追逐,兩人因此邂逅,展開了一段在海拔三千公尺高的愛情故事…。
故事靈感源自韋家輝看到日本有處名為青木原樹海的地方。青木原樹海內有如迷宮一般,一但進去十之八九會迷失方向感。很多人進入樹海後就消失無蹤,異常的淒美啓發他寫下本片故事原形。而後他發現中國雲南境內的香格里拉風景之美,空氣異常稀薄加上四季景色如畫,配合「白茫樹海」這片神秘之地,讓人難以捉摸的愛情故事就此誕生。
此外特別的是本片並非續集,杜、韋兩人表示片名的「II」是為呼應片中的戲中戲而來。而息影3年復出大銀幕的鄭秀文也為本片獻聲演唱主題曲「Do Re Me」,是由林夕填詞、羅大佑作曲。

《高海拔之戀II》情感輪迴再生文:鄒小糖

電影院一幕,是個人認為最精采的。秀坐在電影院觀看自己的故事,就在不忍看欲逃離戲院之際,卻發現故事情節跟現實有所不同,大團圓結局為秀提供走出幽谷的出口
  《高海拔之戀II》沒有《單身男女》的搶眼,娛樂性也相去甚遠,但其劇本的深刻意義,卻是後者所不能相比的。以韋家輝為首的主創團隊,這次除了要說發生於高海拔山區的一個愛情故事,還以「戲中戲」的設置來談愛情的輪迴再生,以及學懂放手好好過活的生活哲理。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最特別的,充其量是故事發生的地點--高海拔的香格里拉。但故事以外的弦外之音,才是整個劇本最精妙的地方。秀(鄭秀文飾)的丈夫失落樹海森林,多年搜尋不獲,但她仍堅信丈夫生存,於是繼承了丈夫的旅館,努力經營下去,務求使館內一事一物,維持跟丈夫離開時的一模一樣。米高劉(古天樂飾)的無意介入,便像一顆在平靜湖面疾跳的小石一樣,泛起一圈又一圈漣漪。
  未能忘懷去世丈夫的情節,我們在同樣是杜琪峯和韋家輝作品的《我左眼見到鬼》中看過,今天的米高劉,其實就是《我左眼見到鬼》中的「王勁威」,同樣是解開心鎖的一柄鑰匙。不同的是,前者在戀愛道路上是「接棒者」,後者是「交棒者」;前者以拍電影來舒解心結,後者則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誘導所愛的人忘記自己,好好的繼續生活。電影中那齣由米高劉演的《老公的眼鏡》,正正是《我左眼見到鬼》投射。
2012-10-13 10:20:35
版主回應
  《高海拔之戀II》「戲中戲」的設定,驟眼看只是一個較為突出的劇情編排,但想深一點,卻很有韋家輝劇本中經常滲透出來的那份禪味,談輪迴,論生死,只是其舊作較偏向深沉,多以黑色幽默來表達,這次卻來得正面積極,多了靈氣。秀失去丈夫,傷心欲絕,卻在米高劉的電影中獲得了第二次生命,得以跟迷失樹海的丈夫團聚。回到現實,最後跟米高劉發展,那是第三生命。生命如此的生生不息,仿如佛家所說的輪迴轉生。愛情道上,已逝者最想見到的未必是留下來的另一半孤獨終生,而是像米高劉昏睡時所說的一句話:「Let go」。
  電影院一幕,是個人認為最精采的。秀坐在電影院觀看自己的故事,就在不忍看欲逃離戲院之際,卻發現故事情節跟現實有所不同,大團圓結局為秀提供走出幽谷的出口,隨後現實與虛幻的逐步結合,當演戲的高圓圓變成了故事真實主角秀,米高劉從旁走過,感受著心愛的女人與丈夫團聚的喜悅,縱是苦澀,但也體會到愛的真正意義。
  電影節奏很放鬆,懶洋洋,冷清清,完全不是杜琪峯一貫咄咄逼人,充滿節奏感的拍攝方法。前段描述秀與米高從相識至了解到互生情愫的過程略嫌冗長,後段明顯上了軌道,步調更緊密,上述「戲中戲」的安排和剪接尤其精采。但若論整體表現,個人認為他和韋家輝上一部愛情片《單身男女》較為優勝。
近年古天樂演過不少頽廢角色,滿臉鬍渣,一臉滄桑,這次演米高劉,有一半時間就是如此。他的演技近年進步不少,愈趨紮實,儘管我仍是覺得他最適合演嬉皮笑臉的張申然,但演情深款款的米高劉,他還是演得很有說服力。鄭秀文的表現,我會用「一貫的」三個字來形容。她的瘋狂奔跑與嚎啕大哭是一貫的,她獨有的小動作和說對白方式也是一貫。不一貫的是她在戲院演的那一段,演得淡然卻充滿感染力。高圓圓只屬花瓶,但她真的太漂亮,很搶鏡,可恨出場時間太少。王寶強屬過場性質,難談什麼表現。至於恬妞,她的演戲方式可謂十年如一日不變,電影中她還是《他來自江湖》的那個余姣,跟片中那位胖女演員一樣,表情動作過於誇張,與電影氣氛格格不入,有點反高潮。
  杜韋合作的愛情片,最經典的肯定是《孤男寡女》,個人最喜歡的則是《我左眼見到鬼》,最富娛樂性的我會選《單身男女》,至於《高海拔之戀II》,我會認為是最有意義的。它的緩慢節奏肯定會令不少人卻步,但對我來說,閒適地觀看一齣如此的愛情電影,會是一種享受。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41/33418768/

《高海拔之戀II》溫柔的救贖 文:ryuichiru

  老實說,《高海拔之戀II》絕對是部挑觀眾的電影,本身題材是百分百的愛情小說,發展又十足的淒涼,或許有些甜蜜,但那歡欣卻遠不及悲悽來得美麗。但是在悲情的醞釀下,如果感受能夠同步,觀眾可以跟著片中角色一起感覺傷口帶來的痛。也能透過共同感受,了解那痛是多麼淒美,多麼入味。
  「愛情小說」一定要有巧合!
《高海拔之戀II》從編劇到導演,似乎都不否定這是一部架構於典型「愛情小說」上的電影,一系列的海報甚至直接將男女主角以柔焦的筆觸呈現,頗像無數少女都觀賞過的言情小說。
  電影本身有著愛情小說該有的巧合,有著愛情小說該有的機遇,更有愛情小說慣用的生離死別。僅管架構出來的故事是如此的狗血,卻也因為這些八股的元素,那故事顯得動人。
  「愛情小說」一定要夠夢幻
一個意志消沈的偶像巨星,在高海拔的深山野嶺巧遇堅強的女主角,這麼夢幻又超展開的情節,對部分的人來說絕對是極具吸引力,但是對非愛情小說的讀者而言,也許會感到不耐,但電影本身卻也不是真的那麼淺碟。
  對於夢幻情節投以不屑眼光的人,不妨想想,自己是否也曾經夢幻?我相信每個人在稚嫩的那些年,一定都寫過那一百零一個作文題目「我的志願」,這其實就是每個人作夢的啟始點。
  但現實總是不完美,希望的大多與現實箱違背。當男生無法成為什麼都行、挖個鼻孔都帥氣的讓人尖叫的巨星時,小說般的夢幻能夠滿足幻想;當女生無法遇見那一個夢寐以求的Mr. Right,對自己呵護備置,甚至願意犧牲性命解救自己時,小說也能滿足一切。
  滿足無法這一個現實無法彌補的遺憾,就是《高海拔之戀II》的價值所在,僅管故事本身是超現實的高不可攀,但在短短的兩個小時裡,卻也帶著觀眾作一個美夢。相較之下,電影開始那一段因為無法忘記舊愛而逃婚的戲碼,偏現實的風格反而顯得突兀。
  「愛情小說」一定要夠悲情
  這是一部「救贖」的電影
……………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40/33404763/
2012-10-13 10:22:30
阿楨
七大最經典的西藏電影

①、《岡拉梅朵》2008年
這是由央視女導演戴瑋曆時3年打造的西藏題材音樂愛情電影,講述失聲女歌星安羽在神秘夢境的指引下前往西藏尋找“丟失”的聲音。在拉薩,她不但遇到以前的追求者,還邂逅了一位年輕的西藏鼓手阿紮。這是一部“美得純淨,近乎天籟”的影片,與商業電影相比,《岡拉梅朵》就像是一股帶著暖意的春風。據悉爲了這部電影,導演戴瑋賣掉了房子,並四處借債才將電影拍完。可謂精高無尚啊!
②、《靜靜的嘛呢石》2004年
被譽爲在藏人文化網裏聲譽最高的影片。這是中國百年電影史上第一部由藏族導演執導的本土電影,也是第一部反映藏族當代現實生活的故事影片。該片采用實景拍攝、藏語對白,劇中人物全部由藏族非職業演員出演,原汁原味還原西藏,全景式展現了這個神秘高原民族的獨特精神氣質和深厚文化底色。
③、《布達拉宮》2004年
本片以13歲就在布達拉宮生活的喇嘛60年的經曆爲主線,講述布達拉宮一千多年的風雲變幻和西藏的獨特人文景觀。這部紀錄片自1998年開機以來,曆時五年艱辛才最後攝制完成。這是迄今爲止我國惟一反映中國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的電影紀錄片。長達90分鍾的影片不是簡單地運用曆史資料彙編而成,而是運用實拍的手法,讓觀衆領略到布達拉宮的神聖、莊嚴和神秘。據有關人士稱,如此大規模對布達拉宮的殿堂和壁畫進行詳盡的拍攝紀錄,尚屬首次。
④、《可可西裏》2003年
感動了千萬人的蕩氣回腸。是近年來最優秀的國內電影之一,新銳導演陸川拍攝的紀錄片風格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這是一部勇氣大于智慧的電影,而陸川堅持勇氣就是智慧,只有勇氣才能拍出最本質的電影,才配叫心血。
⑤、《益西卓瑪》2000年
這是我一直想看卻沒能看到的電影。不知道漢族導演是怎樣詮釋藏族愛情的。片中的歌曲《在那東山頂上》由譚晶演唱,倉央嘉措的情詩纏綿悱惻。此影片全部由藏族演員演出,講述的是一個藏族女人與三個男人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故事,描述了女主人公益西卓瑪坎坷的一生,展現了半個世紀西藏社會曆史的絢麗畫卷。飾演益西卓瑪的著名藏族表演藝術家旦增卓嘎是國家一級演員,因此片而獲得第八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學會獎和第2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特別獎。聽說謝飛打算在國外市場收回2/3的成本(大概是320萬),我想憑這個畫面,憑“西藏”這兩個字,謝導的計劃應該不會落空。這就是一部土得掉渣的電影,而美得要命的是那一幅幅仿似西藏風情畫的畫面。
2012-10-13 10:56:05
版主回應
⑥、《紅河谷》1999年
我最早看的第一部藏族電影。這部由“第五代”導演馮小寧執導,中美兩國影星聯袂主演,上海電影廠斥資1500萬元的真正的大制作、大題材影片《紅河谷》,講述了漢藏團結抵禦侵略,愛國主義史觀;雖然事情發生在西藏,但是演員基本是漢族,看上去不是很舒服,還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藏族電影。電影裏,寧靜唱的《次仁拉索》將藏族音樂深深烙進了心裏。結尾雖然悲傷,但給人留下的確是無限的遐思。
⑦《天浴》1998年
記得第一次看《天浴》的時候是在網吧偷偷的看,印象很深刻,曾經看了好幾遍的電影。這部電影在鏡頭和物體的設置也值得稱道,充滿了象征意義,紗巾象征著美麗,紅蘋果象征著生存,天浴則是拯救與死亡!鏡頭對大自然的撲捉,朦朧的擺動,空鏡的多次用運,也很切合影片的基調!毫不隱瞞的說當看到秀秀被那些人玩弄時我內心竟有一種性的沖動,不可否認的是我不是君子,但我還是爲自己感到羞恥,長思之余不禁想到陳沖拍此片的動機,她內心是不是想對自己以往的事情進行表白。其實和西藏沒有多大關系,只是發生在一個西藏區的知青故事,傷痕文學的痕迹,知青的命運。
http://i.mtime.com/692853/blog/1095939/

西藏的電影、紀錄片

《雲水謠》2006年
導演: 尹力
主演: 陳坤、徐若瑄、李冰冰、歸亞蕾、秦漢
  《雲水謠》同《紅河谷》一樣,是典型的主旋律電影。前者講漢藏團結抵禦侵略,愛國主義史觀;後者講兩岸親情血濃于水,西藏只是插曲。

《極地營救》2002年
導演: 張建亞
主演: 邵兵、莫文蔚、大旺堆、多布
  《極地營救》是以西藏爲噱頭的災難驚險片,帥哥美女加上風光特技也掩飾不住制作的粗陋。在此不再贅述。

《盜馬賊》1986年
導演:田壯壯
主演:才項仁增 技姬
《盜馬賊》是田壯壯1985年拍攝的早期先鋒電影,注重影像的視覺沖擊力,排斥一切非影像化的東西。這是一部反思宗教信仰的電影,尤其是天葬那部分,不是按照現在藏族人的一個方式去解釋,而是表現在宗教的狀態下肢解人的一個過程。伊文思說“這是一部很偉大的電影”,馬丁.斯科西斯說“歎爲觀止,驚爲天人”。田壯壯說“我覺得《盜馬賊》是對神的一個背叛。爲什麽呢?他要生存,只能偷馬,但是他有了孩子,爲了孩子的生命他放棄了偷馬,他去做最劣等的職業。但活不下去的時候,他重操舊業。就這麽一個簡單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一個對神的皈依和背叛。其實我拍這些的原動力肯定是來自于文革。”

《德拉姆》2004年
導演:田壯壯
  《德拉姆》是田壯壯2003年拍攝的第一部紀錄片,關于一條從雲南丙中洛到西藏察瓦龍的茶馬古道。停拍十年後他已經可以做到心平氣和,不驕不躁。《紐約時報》說“今年翠貝卡電影節衆多紀錄片中的一部在質量和藝術上都堪稱爲偉大的影片。影片以田園牧歌般的韻律,令人歎往的風景將你帶入那看上去尚未被都市文明污染的淳樸生活中。《德拉姆》具有遠遠超越其地理和風土特色,可以引起全球共鳴的深刻內涵”。田壯壯說“茶馬古道這個地方呢,是一個充滿了信仰的地方。”“居住在這裏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脈一樣,不卑不亢,充滿了神奇般的色彩,與自然和諧地並存--我們這些從外邊來的人,只能仰視他們、欣賞他們、贊美他們--這裏能夠給你一種力量,一份祥和及發自內心的喜悅,他們並不會因爲你的贊美而改變自己。”

《喜馬拉雅》2001年
導演: Eric Valli
主演:Thilen Lhondup、Gurgon Kyap、Lhakpa Tsamchoe
  《Himalaya》是法國制作人雅克.貝漢的《天地人》三部曲之一,200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2000年歐洲電影最佳攝影獎提名, 2000年愷撒最佳攝影獎和音樂獎。其實影片是在尼泊爾拍攝的,但全部演員都是在當地屏選出來的藏族人,所以也可以算做西藏電影。影片講述在新老領袖的交替中,傳統與現代化的沖突,在人與自然的鬥爭中,生命的價值和精神。導演Eric Vally說“當地文化已像冬雪一樣慢慢消融,如果我們並心合力拍攝出這部電影,那麽以後我們的子孫就可以通過它了解祖輩曾經有過的生活。”影片蘊含了深刻的寓意和啓發。展現了藏族人獨有的崇敬天地、與大自然合作的信仰及生活觀,以及人與大自然間循環相生的真諦。電影原聲極爲出色,藏族民歌與藏密梵唄的神秘氣息,再加極具氣勢交響樂,使喜馬拉雅山的風光與人情更顯無窮魅力。
2012-10-13 10:59:45
阿楨
《小活佛》《Little Buddha》1993年

導演:伯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
主演:奇洛?李維斯、英若誠、克裏斯?伊薩克、布裏奇特.方達、AlexWiesendanger、RajuLal、GreishmaMakarSingh、索甲仁波切
  《Little Buddha》,貝納多.貝托魯奇1993年的作品,基諾裏維斯主演,英若誠參演。影片通過尋找小活佛的故事,再現了兩千多年前釋迦摩尼從王子誕生、出家、苦行、求道、直至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的曆程。故事情節一般,攝影配樂一流。片中多次提到西藏1959及之後的流亡,小男孩玩的地球儀上把tibet作爲與中國分開的一塊。個人懷疑,那位轉世的先師很可能就是指達賴。

《西藏七年》1997年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Brad Pitt
《Seven Years in Tibet》,讓?雅克?阿諾1997年的作品,帥哥Brad Pitt傾情出演。這也是一部傳記電影,改編自奧地利登山家Heinrich Harrer的同名自傳。此人本是納粹黨衛軍分子,在攀登喜馬拉雅山時遇到二戰爆發,被當地英軍關進集中營,後來跟同伴逃亡到西藏,在西藏的7年中,巧遇幼年達賴,成了他的英文老師,人生也因此改變。後來,西藏要求獨立,中共派兵鎮壓,達賴逃離西藏。不用說,這又是一部反共電影,又有諸多不實之處。比如,電影裏駐藏代表張佳武將軍對達賴對宗教的態度非常惡劣,蠻橫無理。在與達賴談判之前,居然故意踢翻大殿的香盤。要知道那時中共正在爭取西藏和平解放,因此努力拉攏西藏上層人士,不但贈送大量禮物,而且許諾保護宗教信仰。又比如,電影裏解放軍士兵逼著一個年輕喇嘛射殺自己的師父,以及濫殺無辜百姓的惡行。即便沒有經曆那段曆史,也無法相信其真實性。中共是靠老百姓的支持打下江山,怎麽可能到了西藏就改弦易轍?而且進藏部隊只打了幾場小規模的戰役,西藏很快就和平解放,絕大多數地方並沒有響起槍聲。影片除了政治錯誤以外,還是值得一看的。畫面美侖美奐,音樂美妙絕侖,馬友友的大提琴獨奏是經典之作。
2012-10-13 11:01:45
版主回應
《輪回》《The Samsara》2002年

導演:Pan Nalin(賓?納倫)
主演:古桑 鍾麗緹
  《The Samsara》譯作《輪回》也譯作《色戒》,鍾麗緹有激情表演,但與李安毫無關系。這也是一部反思宗教信仰的電影,探討的是入世還是出世修行的問題。精髓是三句話,一句是達世師傅臨終的留言“究竟是滿足一千個欲望比較重要,還是克服一個?”一句是達世妻子離開時的話“若你可把對我的愛欲用于追求佛法,你今生便可成佛。”一句是片頭提問片尾回答的謁語“一滴水如何能夠不幹涸?讓它流入大海。”

《A Year in Tibet》

  《A Year in Tibet》是BBC四臺正在播出的西藏系列紀錄片,共有五集。主要紀錄在西藏第四大城市江孜一年內所發生的事情。總的來說,BBC的紀錄片是比較客觀中立的,真實再現了當前西藏人的社會生活和宗教文化,因此受到藏獨分子的攻擊。片子涉及一些敏感話題,比如十世班禪的轉世靈童,漢藏矛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沖突,商業化對價值觀的沖擊等等。攝影非常棒,用光很到位,將西藏之美拍得純淨聖潔。

《Kundun》《達賴的一生》

  很多人都對斯科西斯在1997年拍攝的《Kundun》(“達賴的一生”)非常感興趣。這部《Kundun》由于涉及敏感的政治題材,應該說是Scorsese到目前爲最有爭議的一部影片,其爭議程度較其前面的宗教作品《基督的最後誘惑》有過之而無不及。該片根據達賴自傳拍攝,前半部分講述達賴幼年的美好生活,後半部分講述中共對西藏的占領。西方電影醜化中共以此片最甚,凡是涉及中國人形象的一律是臉譜化加蹩腳的對白,毛澤東滿臉白粉,說話陰陽怪氣,解放軍凶神惡刹,到處殺人放火,達賴卻是和平、慈悲和忍讓的象征。相比之下,西方媒體的歪曲報道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因爲此片,中國政府將斯科塞斯列入“不受中國歡迎的十位人物”之中,Scorsese因此永不得進入中國境內。
http://tibet.baike.com/article-41177.html

詳參【圖博館】: 尋找消失的香格里拉 藏獨的虛與實 《雲水謠》 《康定情哥》 《文成公主》 《達賴‧班禪‧乾隆皇》
2012-10-13 11:03:06
阿楨
史詩大戲《木府風雲》 秋瓷炫上演「媳婦的反擊」 Yes娛樂新聞 2012-11-22

Yes娛樂 11月22日綜合報導 民族歷史大劇《木府風雲》明(23)日開播,由秋瓷炫、於榮光、潘虹、呂良偉、朱曉漁等實力派中韓港星主演,以明代木氏土司家族統治時期的麗江為背景,講述木府內外的恩怨情仇。該劇取材於歷史真實故事和傳說,韓國女星秋瓷炫飾演女主角「阿勒邱」,在劇中對尬老戲骨潘虹所飾演的惡婆婆「羅氏寧」,精采過招連連,她笑說:「學到不少寶貴的經驗!」
  《木府風雲》斥資5000萬拍攝,場景、服裝和造型十分講究,每一個演員的服飾都是量身打造、充滿時尚流行元素的民族服飾,場景華麗、內容精彩,在央視播出時曾拿下全國收視冠軍。秋瓷炫以先前ㄧ部戲的兒媳角色走紅內地,而潘虹也是多部內地劇中熱門的「婆婆專業戶」,兩人婆媳鬥法相當精彩。
  秋瓷炫所飾演的「阿勒邱」從小即背負著復仇名義進入木府,讓婆婆「羅氏寧」一路看著長大卻又對她疑神疑鬼,不但暗中安排人跟監、甚至派殺手暗殺、多次欲陷她於不義,但表面上卻偽裝成好婆婆時常關心;人前手牽手,人後下毒手,看似合作無間卻不斷暗查底細。中國刁難惡婆婆遇上韓國媳婦,秋瓷炫表示:「韓國的婆婆也很強勢,早已經習慣了!」
  秋瓷炫也笑說:「潘虹老師的演技很好!雖然我們在劇中看似衝突不斷,屢次都將矛頭指向我,但我們私底下關係很好,潘虹老師也是,劇中雖強勢刁難,本人卻很體貼,跟她的合作讓我學到不少寶貴的經驗!」
  《木府風雲》的主軸即是家族爭鬥、恩怨情仇。秋瓷炫透露劇中從侍女演到皇后,角色難度很大,但透過和潘虹對戲,她找到了詮釋皇后的方式,也笑說中國婆婆很厲害。她還打趣表示經過韓國婆婆和中國婆婆的磨練,已經找到了對付婆婆們的辦法!
  秋瓷炫飾演的「阿勒邱」在歷史上是麗江納西族的女神,此角色充滿傳統文化色彩,不但心靈手巧且通情達理,「阿勒邱」甚至後來便成了納西族精明能幹婦女的代名詞,堪稱是「納西族大長今」。
  秋瓷炫對中國歷史傳統文化不了解,但當初看了劇本,深深被這個代表「真善美」的女神吸引,很努力地把劇本翻成韓文熟讀好幾遍,拍起來也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幸好劇組及導演都很照顧下,讓她拍攝時感覺很好,順利且成功詮釋出這位女神角色。
2012-12-11 11:27:57
版主回應
木府風雲

節目介紹
麗江的優美風景、神秘的木府歷史。驚心動魄的爭權奪勢、刻骨銘心的嗔痴愛戀、目不暇給的群星飆戲,由秋瓷炫、于榮光、呂良偉、潘虹聯手打造,麗江木氏土司的風雲變-化,木府英雄們的正邪開戰!
該劇圍繞歷史上木氏家族的風雲變幻為題材,以麗江木府為背景,講述了明代雲南納西木氏土司在當地統治時期,木氏家族內部腥風血雨的爭權奪勢和權力更迭的的恩怨情仇。
木府家族的女當家人也是血刃仇敵阿勒邱,她身負家仇潛伏木家二十年,心機城府極重,卻褪不去天生的善良純真。與木家嫡孫木增相愛不能相約殉情,卻在最後一刻懸崖勒馬救人性命。經歷重重磨難嫁給愛人木增後忍辱負重與各色勢力人物斡旋暗鬥,帶領木家突圍困境,最終獲得信任和尊重,化解仇恨成為木府當家女主人,書寫了一段傳奇女子的情仇愛恨故事。

木府風雲 短評

  少數民族古裝電視劇,全片違和感百分之七百,可怕程度無法估量(不找個棒子一起拍導演就會死系列)
  又一侮辱智商的巨作,比塔裏木盆地還低,哥給你跪了
  不同以往的曆史複仇劇,沒有過多的拼殺,不突出爾虞我詐,彰顯的是主人公的智慧和勇氣,從劇中可以學會很多爲人處世的道理,在細膩的人物刻畫中滲透了民族團結的深遠立意。
   不管你們怎麽說,反正我覺得不錯
  劇情有硬傷,國産劇平均水平之上,喜歡這個題材。1、故事發生在邊城;2、西南土司曆史;3、人物造型還不錯,想起了權謀甩他十條街的貞觀長歌
  那些給差評、說垃圾的,先把自己的嘴擦幹淨再說話!一集你可能都沒看完呢,就在這裏胡說八道。主演導演和整部戲的工作人員花費了多少心血你們知道嗎?還國産片爛片,你到底看沒看懂啊?讓你看的是木府土司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歌頌木府保家衛國的精神氣概,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的團結與融合,還有劇中阿勒
  太神奇拉 我竟然不討厭秋瓷炫 我變啦!
  如果沒有棒子 我會給滿分 劇情還是蠻好的
  披著少數民族皮囊的後宮宅鬥劇,還好沒有腦殘得讓人看不下去。
  很多細節部分還算是基于麗江風俗,包括裝扮頭飾,殉情雪山的傳說(這個去雲南的印象麗江那個把殉情的歌曲唱的特好聽,演的也很感人) 陰謀的內容寫得一般。不過對國産劇來說算新角度了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901036/comments
2012-12-11 11:29:05
阿楨
麗江古城大火 103間建築毀【中央社 2013.03.12

中國大陸雲南省麗江古城昨天晚間8時發生大火,當晚11時47分撲滅,103間建築受波及。大陸媒體表示,大火未造成人員傷亡,但不少商家損失慘重。
綜合人民網等大陸媒體報導,起火地點在麗江古城光義街41號,此處為當地遊客集中路段;火災面積超過2200平方公尺。
報導形容,由於火災現場風勢較大,火勢快速蔓延,期間有2名民眾一度受困火場,所幸後來被救出。
當地消防部門出動16輛消防車、68名消防員到場搶救,還有近千名遊客也自發協助救援。當晚11時47分左右,火勢全部被撲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麗江古城當天晚間恢復供電,火災原因和財產損失正在調查中。

麗江市 維基百科

總人口(2006) 121.6萬人
經濟 GDP(2010) 143.59 億元
人均GDP 11,680 元
麗江市是中國雲南省西北部的一座地級市,2002年全市總人口111萬人,其中的麗江古城區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因為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也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麗江自古以來是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中轉站,麗江有建於南宋的麗江古城,納西族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歷史
麗江古城始建於南宋時期。明朝設麗江軍民府,清朝設麗江府。麗江土司(世襲統治者)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
2013-03-13 11:02:07
版主回應
摩梭人 維基百科

總人口 約4萬
分布地區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
語言 納日語、漢語
宗教信仰 達博信仰、藏傳佛教
  摩梭人主要居住於中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和木里縣與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的瀘沽湖畔,自稱「納」、「納日」、「納恆」等。雲南摩梭人被劃為納西族,四川摩梭人被劃為蒙古族。截至2007年,摩梭人共有4萬左右人口。摩梭人說納日語,其文化自成一體,又與周圍民族相互影響。信奉藏傳佛教。摩梭人被認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其實走婚並非原始的母系氏族制度,而是明清兩代封建土司制度下的產物,與當地處於茶馬古道中心區域,古代男子多經營馬幫為生有關係。
  摩梭人所住的房屋稱為「木摞房」,家庭活動的中心為「祖母屋」或稱「堂屋」,(「祖母」在摩梭語裡有「大」的意思,所以又譯為「家屋」),祖母屋由兩根柱支撐,分別為「男柱」和「女柱」,代表男女平等,男柱和女柱必須出自同一棵樹,女柱為根,男柱為幹,象徵「女本男末」。祖母屋中有「火塘」,火塘的火代表家族的命脈,因此不能熄滅。火塘不滅的傳統繼承自北方先民的火神崇拜傳統。家中所有重要儀式和聚會都在火塘前進行。
  實行走婚的家庭由最年長或最有能力的老祖母掌握權力,居住於獨立的祖母房,若家中最老一輩有多名成員,則以有能者為當家,又有「舅掌禮儀母掌財」的制度。成年女性居住於二樓,稱為花樓,其兄弟與舅舅則居住於一樓。只有花樓的房間開有外窗,以供走婚的男子出入。不實行走婚的家庭與普通人家無異。
  文字
無流傳文字。以藏文記錄經書內容或者印製經幡。
  家庭與親屬關係
走婚摩梭人家庭成員為母系親屬,父系親屬並不屬於自己的家庭成員。非走婚家庭為父系。
  舅權
男性需要撫養自己的姐妹與其他男子走婚生下的子女。因此,摩梭人最信任的人為自己的舅舅(稱呼為「阿烏」),他們稱呼自己的生父也為阿烏,以示尊敬。「阿烏」在後輩眼中地位崇高,亦形成獨有的「舅權」,就連生父要打子女,也要先得到子女的舅舅同意。因此被稱為「阿烏」是男性的榮譽,男性要通過「阿烏」身份來確認「男權」。此外亦避免讓母親、兄弟姊妹尷尬與不和。因為同一家族中的兄弟姊妹往往有不同生父,若對他們的稱呼不同,會削弱兄弟姊妹間的凝聚力,統稱「阿烏」即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強化人們對母系家族的認同與感情。
  生母與姨母
摩梭人出生後由整個母系家庭的長輩共同撫養,對生母和姨母只有稱謂上的不同,而沒有親疏之別,也常常統稱為「阿咪」,有些摩梭人甚至不知道誰才是親生母親。對家中不同「阿咪」所生的子女,也視為親兄弟姊妹,而不像漢人那樣稱為表兄弟姊妹。
  父親
摩梭人都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孩子擺滿月酒時,母親需要邀請父親出席並確認親子關係。在過年、重大節日時,子女必須去父親家中拜見父親,父親亦會送禮物給子女。子女有重大儀式如成年禮等,父親亦必須在場。但父親並不負責管教和供養子女,他們只需要管教和供養姊妹的子女,與外甥的關係比親子女親密。所以摩梭人是「知父不親父」。
  婚姻
由於地域上的差異以及與外人接觸的程度不同,不同地區的摩梭人在婚姻習俗上會有所差異。
  走婚習俗
這是摩梭人最具代表性的婚俗,流行於永寧摩梭。男性和女性均不結婚,除非是家族需要女性繼後或男性勞動力才會娶妻或招婿。青年男女日間多為集體活動,透過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達心意,具有感情基礎後,二人均同意,可以進行「走婚」。走婚時,男方只能在入夜後偷偷潛入(摩梭人稱為「摩入」)女方「花樓」(即女方房間),與女方同床後,天亮之前離開(「梭出」)。這種走婚只依賴感情,與經濟等一切外界條件均無關。男性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性稱男情人為「阿注」。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撫養,男方不需負擔,但父親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親子關係。走婚的男女分手後,仍可以自由與其他人重新進行走婚。
  成人禮
成人禮是摩梭人一生當中的重要儀式之一。摩梭人於13歲就視為成年(有的家族為9歲或者12歲),女性行穿裙禮,男性行穿褲禮。未行成人禮的兒童一律以麻布長衫遮身,成年後男女衣飾就有所不同。成年後即有資格走婚,但一般在16歲後才開始走婚,近年不少摩梭男女更推遲至20歲後才首次走婚。
儀式前天晚上就要做好準備,成丁者與少年夥伴一起玩至通宵達旦,雄雞一鳴,儀式就開始了。還有感謝狗的儀式。
儀式由母親或舅舅主持,如母親已逝世或無舅舅的,舉行成年禮的時間必須請達博(巫師)占卜而定。
  穿裙禮:
  穿褲禮:
  害羞文化
  相關影集
愛説謊的妮可(公視人生劇展)
  參見
女兒國
母系社會
  參考資料
周華山《無父無夫的國度?:重女不輕男的母系摩梭》
海倫 《我嫁摩梭人》世界知識出版社
紀錄片《女人王國》,58分鐘
2013-03-13 11:07:06
阿楨
小學生作品《這兒是香格里拉》 2009-05-21 (楨:不了之罵!)
  
  完全就是一部風光片,加上一點通俗電視劇的故事,一點夢幻的東西,就敢拿出來show。
  影片中還有一點也讓人很受不了,就是拿香格里拉做噱頭,借女主人公的療傷過程,完成對香格里拉的獵奇和梅裡雪山的褻瀆,完全是現代都市人的另外一種消費行為!
  當賴聲川事隔多年以後,還拿著當年的《暗戀桃花源》這瓶舊酒進軍大陸的時候,我就起了疑心,上次聽到王墨林對他們的評價,便有些底,加上這部爛片,基本上知道他們是些什麼玩意兒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033255/

這兒是香格里拉 by童顏若 2009-05-03

  海報對我有十足的誘惑力。香格里拉。賴聲川。一襲紅袍裹著天地山水間一對男女的身體,藍天白雲碧水間的那抹紅格外有視覺衝擊力,以為是喇嘛的紅袈裟,有佛度眾生的意味。一個似緊鎖眉頭一個是耷拉腦袋,是安靜唯美的畫面,意境深遠,暗湧著不安靜的故事和心緒。如果不看導演名字,最初想起的是金吉德。   
  片頭設計很詩意,墨點流動伴隨旋律輕柔,浸染、暈開、滲透,蔓延的痕跡有如心電圖高低起伏,律動的生命,彎轉的旅途,似探索,似追尋。點點滴滴,漾出一片濃濃淡淡的花來。   
  並不把她當成愛情片來看,如果主題是愛情,這樣的愛情無望又沒有歸宿,基於不忠和背叛,丈夫是辦公室戀情,妻子是旅途一夜情,不純美,沒有力量沒有感染力。與女主角有這關聯的兩名男子,丈夫和Alex,一個已是有名無實貌合神離,一個是無始無終突兀出場又戛然而止,實在不中意。Alex的出現似乎只是為了將刺青上的“守護天使”與“救贖”直接提到檯面上暴露出來,倒是希望這兩個詞不是從他嘴裡吐露出來的,要是含蓄的小細節反映出這刺青的涵義,會覺得更是意味深長可堪咀嚼,細細揣摩,原來還有這份真,也會驀然回首值得懷念。   
  吸引著看下去的是雲南迪慶的風景,同同(香格里拉)的出現帶來的神秘氣息,以及關於宗教救贖解脫的途徑。更贊同這是一部關於母子親情與心靈解鎖的片子。   
  走出世間是清淨,走入世間是紅塵。季玲前往香格里拉有如步入世外桃源,精神聖地的召喚洗滌紅塵世間的怨恨。季玲回到臺北是回歸現實,她已解開心靈的鐵鍊參透生死學會原諒和釋懷。   
  鏡頭下的香格里拉清幽靈秀,牛羊成群、綠草如茵、花海叢林,民風淳樸,安然閒逸,有悠遠的曠達美。
2013-09-09 10:24:15
版主回應
  計程車司機唱著慈祥的母親,男聲溫柔哼唱,暖熱而慈悲,令人陷入安靜沉思:慈祥的母親,是美人中的美人,她像白度母一樣心地善良,她背水走過的小路,腰彎成一道山梁,她每天搖著經筒,一心為愛女們祈禱吉祥。
  她聽著,先是笑,繼而以手掩面。喜歡這個姿勢轉換。唱歌者或許無心,聽歌者卻是有意。   
  她靈魂出竅般夢遊似的幾番經歷,蝴蝶出現,同同(臺北)尋寶的指引,蘊含著神秘不可知的強大力量。人被動地被命運牽著走,又主動地去追尋,其中關係簡單又複雜,有宿命的唯心觀。蝴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每次出現都帶來神秘氣息召引著未解之謎,肅穆莊重又迷幻。同同(臺北)正是因為追逐蝴蝶而被車撞倒失去生命。她與Alex同住一室的夜晚,蝴蝶出現,停留指間,扇動翅膀,繼而燃起熊熊火焰,是預示,是隱喻,這火焰驚嚇醒了她,Alex過來安慰,他們接吻,燃燒起了另一股火焰。
  手指在鍵盤上敲擊,停止在此刻。想起基耶斯洛夫斯基說他是不拍隱喻的,隱喻是給人讀的。猶豫起,這算不算是隱喻。
  隱喻總是晦澀又深奧的。蝴蝶總是盲目又美麗的。   
  ——你為什麼哭?
  ——我好想他,我想要去找他。
  ——你找不到啊,肯定你仔細沒有找。
  同同(香格里拉)與季玲的這番話裡很有玄(楨:禪)機。他畫下一條波折的曲線,最後筆直成一條水平線,也是像垂死前病人的心電圖,寓意著生命死亡,心跳終止。她問他你在畫什麼,他說你怎麼什麼都看不懂啊。
  ——怕什麼?
  ——我怕我自己。
  ——別怕,山會原諒你。
  ——不要原諒我,不可以原諒我,我是個壞媽媽。
  ——壞了可以修啊。
   童稚的話,也是深沉的話。他拉起她的手,帶她解脫。   
  臺北的同同一直重複著說,這是藏寶圖,裡面藏著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香格里拉的同同帶著季玲進入高山峻嶺幽深山谷之中,尋找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
  索呀啦,在深山裡藏有一個寶藏。同同唱起這首歌,得到女聲回應:索呀啦,想要什麼它就給什麼。曲子是《karma》,《Himalaya》裡的《karma》,我無數次單曲迴圈聽的《karma》。此處的童聲版本,女聲伴隨大山溪流鳴濺的聲響,顯得遼遠而真實,令肅穆而充滿宗教氣息的歌曲甜美而滋潤起來。
   他們在一片瀑布前停下。他將自己的寶藏指向瀑布之巔的藏族女孩,這個女孩在季玲夢遊遇見寺廟、年老的僧人、散發金色光芒旋轉著的大經筒之前也出現過,有女神的意味。
   同同說他很辛苦,他想要與這愛人同去,可是被腳鏈束縛著。這腳鏈也是媽咪的腳鏈,因為母親的牽掛,滿是仇怨,兩人的靈魂都得不到自由和解脫。這一段,最是溫馨。母子相認,彼此救贖,用原諒和包容解開心結。她為他解開腳上的鐵鍊,也是為自己開解愧疚、走出自責與仇恨的困境。她放手,靈魂才能重生。
  他是哢娃噶寶,他要尋找香格里拉他的寶藏,他找到了隨她而去。她是一個母親,痛失愛子,為子尋寶而來,開啟了自己新生的寶藏。
  香格里拉的寶藏,原來,是解脫。   
  電影裡有一段路特別狹窄險峻,甚至連馬都害怕不敢過。想起傳說中的“地之肚臍”,是條神秘通道,到達香格里拉王國的唯一途徑。據藏經裡記載,那裡有位元具有最高智慧的聖人,他通過“地之肚臍”與世界溝通,並牢牢控制世界。   
  六個月後的臺北,撞死同同的肇事司機得了血癌即將離世,臨終前終於說了對不起。善惡因果報應,Karma,業,宿命,畫下的心電圖的直線,輪回,呼應著重複體現,此時圓滿結束。   
  最後一幕,她推開窗,雪山巍峨聖潔映入眼簾,兒歌響起,騎著白馬的一對少年,像同同和他的愛人,擁抱著馳騁在草地上,人間祥和。同同自娛自樂遊戲著的時候說他是哢娃噶寶,是不是意味著他是這梅裡雪山的山神。如果他們的一起擁抱相聚離開是愛情,這是這片子裡唯一吸引我的愛情,山神與女神的純潔愛情。
  山會原諒一切的。這裡沒有罪惡冤孽,萬事萬物得以超脫。   
  H對演員並不出彩頗有意見覺得太假太做作,想起姬誠某天在看韓劇的時候說到:“美好,沒有什麼不好,看好看的就好。”
  香格里拉在每個相信香格里拉的人的心裡,這樣也不枉“香格里拉”這個名字原始質樸又深邃的含意。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處處都是蓮花世界,處處都是香格里拉。你有你的香格里拉,我有我的香格里拉,你我的香格里拉不盡相同,卻同是聖潔之地。   
  ——來不及了。
  ——來得及。你看,太陽還沒有落山。
  細看海報:當你以為生命一無所有,別忘了,至少還有你自己。
  是的,太陽還在,本性的光還在,一切拯救都為時不晚。紮西德勒。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009380/
2013-09-09 10:26:09
圖博館
美媒:橡膠價跌,雲南探種植橡膠樹新模式

  《紐約時報》2015-5-28文章,原題:中國對種植橡膠樹寄予的厚望 在中國雲南省景洪市的團結村,幾乎每家每戶都住在兩三層的水泥樓房裡。那是天然橡膠生產景氣時期的見證。
  51歲的王桂英(音)在亮堂堂的新廚房裡坐著,回憶以前靠打野獸、種棉花吃飯穿衣的日子。1983年,她家成為村里第一戶種植橡膠樹的人家。“從那以後,我們過得越來越好。”她說。2011年之前,王女士家靠4英畝(1英畝約合0.4公頃)農地每年能賺近1.3萬美元,土地更多的鄰居年收入接近6位數。
  今年,由於油價下跌,他們預計只能賺大約1600美元。天然和合成橡膠價格是跟隨油價走的。
  當地環保官員認識到上述現實,就在景洪郊區試驗另一種種植模式。他們希望這種模式能成為一個更可持續、經濟上更穩定的橡膠產業的範本。在大約165英畝的土地上,工人們將橡膠樹與可可、咖啡、堅果以及高價值的木材樹混在一起種。當地推廣這種混合種植模式,是為減少土壤侵蝕、改善水質、增加生物多樣性,並帶來其他益處。
  批評該橡膠計劃的人說,它缺少明確的環境標準和激勵當地農民參與的措施。而且,現在絕大多數橡膠園屬於像王女士家那樣的小型個體戶,他們擁有長期的土地使用權,經濟上的決定自己做主。(作者貝姬·戴維斯,喬恆譯)
  回應
天然橡膠是戰略物資,絕不能輕易的毀林換種。
橡膠價格目前還看不到反轉跡象,套種維持不失是一個好的選項。
  相關新聞資料
云南农垦将借力“一带一路”构筑东南亚咖啡产业圈
雲南咖啡崛起吸引外企搶灘
云南咖啡厂:将面向大学生打造主题创业咖啡连锁店
中关村的“创业咖啡”为何香
車庫咖啡激盪創業火花

詳參【圖博館】:《咖啡中的極品星巴克》《巧克力》 尋找消失的香格里拉
2015-05-31 08:57:29
日本藤素
2020-01-09 23:33:1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