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07 07:36:44| 人氣8,05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像小百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橡樹林自從2001年出版《觀音小百科》之後,大概賣的還可以,2002年又出版《釋迦牟尼小百科》,2005年則連出《文殊菩蕯小百科》與《地藏菩蕯小百科》,再接再勵,若加《普賢菩蕯小百科》,則四大菩蕯就齊了。

行嗎?普賢的資料尤其圖像較少,又欠民間性,連《地藏菩蕯小百科》都有點後繼無力,比其它三本少了一二十頁整本才125頁、P.80-94又只有文沒圖,要是普賢的話可能更慘,還不如出《羅漢小百科》《唐卡小百科》……

這些圖書上自故宮下至書商已出過不少,有必要再出嗎?

大不同!橡樹林的「佛像小百科」系列有其親近一般讀者的編輯體例,除了圖文並貌外,特別以「五六十個為什麼?」來吸引一般讀者更容易親近艱澀的佛法,書末再專節教以如何修行該法門、何處可見該佛像道場甚至網站?蠻合現代人需要的,難怪會再刷再出。

瞧你說的像是「佛像小百科」主編兼宣伝似的,回來評書吧!

那就先評《觀音小百科》,頁四十指出觀音頭頂上的小人兒是阿彌佛陀。頁四十四指出觀音嘴上的兩撇小鬍子是因十世紀之前,觀音造形沿習印度男性才能成佛伝统以男身為主。還有……

這些聳動標題都是為吸引初學的外行人,內行人要直接跳到頁一四0的<觀音造像流變脈絡表>,一張大表讓印漢藏的各式觀音造像一目了然。

那張表可是編輯顧問張宏實所製,而非作者顏素慧。

就是那位自稱「擅長以資訊應用與自然科學方法學,解析佛教藝術圖像」的張氏啊,我另有其《探索唐卡》(橡樹林,2004),他的解圖方法是有點突出,但也失之機械,而且和其《管窺天珠》一樣,定价稍高,都已數位化了(張序),出書价何不低些(179頁1500元)?

評書評到書价去了,太俗了吧!

是嗎?那就接著評《釋迦牟尼小百科》,同樣是顏素慧編著,但內容及形式顯得不如《觀音》活潑生動。

釋迦牟尼可是教祖那能造次,難怪書中不會出現佛陀與提婆達多的教爭。

不只!連<釋迦牟尼圖像篇──佛陀造像的解析與演變>的第二篇取了個<從無像到造像>篇名,但卻沒解釋為何佛教會「從無像到造像」?

這可是佛教造像史的大辯論,要大部頭的圖書才釐得清。

不用!看我在《展題》的<佛像>短文便能一目了然。
又自吹了!不過少了張宏實的製表,<佛陀造像的解析與演變>就顯得有點冗長。

天下文筆一大抄,整理整理一些《佛陀造像》書,分章分節地介紹佛陀的姿勢、手印、容貌身形、持物、衣飾、配置、脇侍等,及其在印漢藏等地的演變,即可矣。

何必深究?作者不是說「編著」了嘛!

釋見介的《文殊菩蕯小百科》不只活潑,還有點潑辣了。一般人只知文殊象徵「智慧」、觀音象徵「慈悲」、普賢象徵「行力」、地藏象徵「願力」,卻不知密教文殊菩蕯像右手的利劍可是連佛也敢砍。

那不是很像禪宗的「見佛砍佛」了?

所以作者在頁八八小標<文殊教法與禪宗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只是泛佛,据《放缽經》記載文殊還是佛陀的老師,釋尊能成佛是因文殊的教導(p.32)。
難怪文殊會老愛與佛陀弟子作對,在《文殊師利寶藏經》中,文殊「往往所向披靡、無往不利。相較之下,佛弟子們一個個成了心量狹小、智慧不足、悲心不深、願力不廣的『小』乘人」(p.68)。氣得想把文殊逐出教團,結果反遭戲弄(p.64)。文殊在《諸法無行經》中還說他曾因謗大乘法(「一切法性即貪欲之性,貪欲性、瞋恚性、愚痴性即是諸法性。」)而墮入地獄(p.36)。

以上全是大乘的編造好不好,為了打擊小乘合理化出的「煩惱即菩提」「自性空綠起有」的教義。

顯教算啥,要是密教,不但利劍可象徵「智慧」,連恐怖的大威德全剛(梵音閻曼德迦、意指閻魔敵、又稱牛頭明王)也是文殊的化身,當然會也給祂抱個佛母象徵「智慧」,此時的文殊又象徵「慈悲」了(p.118),真是一團亂!

哎啊!宗教是信仰而非科學那能太理性邏輯。

不過作者將清朝族號「滿洲」比附成「文殊」就太扯了,引了一些不具名的中日清史學者,說啥「滿洲」本作「滿珠」,珠殊同音。又說清太祖努爾哈赤自立為「大金之汗」,直到清太宗才立「滿洲」名號(p.105)。

隨便找一篇神田信夫的<滿洲國號考>(收於《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六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就有「在天命六年八月的誓詞中努爾哈赤說過『我滿洲國』。」(p.380)

又不是考据學,信仰本如此比附,最後來評《地藏菩蕯小百科》吧!

編者翁瑜敏一開始就花了十頁篇幅在釐清地藏的源自印度的地神,在印度造的《地藏十輪經》裡地藏是天人地三界眾生都渡,到中國唐代造的《地藏十王經》地藏王才變成閻羅王,從此以後地藏王成為專渡死人亡魂。

民間佛教信仰本如此,觀音不也由男變女。

那書中在釐清「目連救母」與地藏菩蕯的故事出處不同(p.28)也無法讓一般信徒區分目連與地藏非同一人了?

那當然,連佛教的盂蘭盆會與道教的中元晋渡(p.104),民間也二教合一。

反正又不只中國佛教如此,佛教在印度就已這樣萬教合一了。

菩薩小百科(4冊)
 

四大菩薩像 


佛教裏有四大菩薩,象征四種理想的人格,即:願、行、智、悲。 象征願力的是地藏王菩薩;象征實踐的是普賢菩薩;象征智慧的是文殊菩薩;象征慈悲的是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的由來及道場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土的信徒從衆多的菩薩中選出三位,組成“三大菩薩”,又稱“三大士”,即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觀音菩薩。後來又加上了地藏菩薩,變成“四大士”。加上彌勒佛,五位菩薩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其中文殊代表大智,普賢代表大行,彌勒代表大慈,觀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願。

中國的信徒們爲他們建立了各自的道場,即山西五臺山的文殊道場,四川峨嵋山的普賢道場,浙江普陀山的觀音道場和安徽九華山的地藏道場地,又稱爲中國四大佛山。在蘇州西園戒幢律寺的羅漢堂裏,有一座方柱形的彩塑,四面分另塑成四大佛山和四大菩薩,上部樓閣懸空,彩雲繚繞,布滿許多小巧玲瓏的護法神和脅侍菩薩、羅漢、弟子等。《法華經》中稱彌勒、文殊、普賢、觀音菩薩四大菩薩。還有人認爲四大佛山是佛教四大的結聚,《普陀山志》稱:“佛經稱地藏、文殊、普賢、觀音諸佛道場,曰地、火、水、風,爲四大結聚,九華,地也;峨嵋,火也;五臺,風也;普陀,水也[1]。

  觀音菩薩

菩薩在梵文佛經中稱爲「阿縛盧枳帝濕伐邏」(Avalokiteś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譯名,有好幾種,竺法護譯爲「光世音」,鳩摩羅什的舊譯爲「觀世音」,玄奘的新譯爲「觀自在」,中國通用的則爲鳩摩羅什的舊譯。唐朝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但照梵文原義,尚可譯作「觀世自在」、「觀世音自在」、「窺音」、「現音聲」、「聖觀音」等。

  梵文意譯,又稱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等,意思是“觀照世間衆生痛苦中稱念觀音名號的悲苦之聲”。全稱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世音的名字蘊含了菩薩大慈大悲濟世的功德和思想。據《妙法蓮華經》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音菩薩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一起,被稱爲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在佛教諸菩薩中,是我國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最大。

  觀世音菩薩的意思,可有兩種解釋:1.是《楞嚴經》卷六所說這位菩薩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內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由此做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別聲音,致受外境贊歎或誹謗等所動,生起貪、嗔、癡、愛、惡等煩惱,促成殺、盜、淫、妄惡業,再受輪轉生死的苦報。若能觀察分析世間音聲之虛妄不實,而不受一切歪境幹擾、影響,就能入于如如不動的大解脫境。2.是《法華經·普門品》所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也就是說,凡有衆生,若在苦惱之時,只要聽說過觀世音菩薩,並能虔誠地稱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衆生的音聲而即時予以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悲華經》中也說:「寶藏佛授記雲:汝觀衆生,生大悲心,欲斷衆生諸苦惱故,欲衆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爲觀世音。」可見,《楞嚴經》是依觀音法門的自修而言,而《法華經》(普門品)及《悲華經》則是依觀音菩薩的度他而言。

  至于「觀自在菩薩」,是唐玄奘的新譯,最有名也最通用是出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頭一句,現在流行的《心經》,便是出于玄奘的譯筆。但是,《心經》自古以來,共有七種漢文譯本,玄奘屬于第二譯,初譯則出于羅什之手,故在玄奘未去印度求法之前,他已學到了《心經》,而且對于觀世音菩薩抱有絕對的信仰心。根據玄奘大師傳中記述,他至少有多次祈求觀音靈感的經驗,例如:1. 當他經過八百裏流沙河的時候,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而妖魔鬼火之多,猶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邪魔惡鬼,在他前後纏繞,他都以念《心經》而遣散了這些魔鬼的作祟。2. 當他出了玉門關,晚宿沙漠中,隨從他的胡人忽起變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即時誦經念觀世音菩薩,胡人見了頓失殺心,又睡了下去。3. 玄奘正在橫度八百裏流沙,亦即是莫賀延磧的時候,經過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行,未得滴水潤喉,他和所騎之馬,均因缺水而倒臥在沙漠之中,此時奘師便在心中默禱觀世音菩薩,他說:「玄奘此行,不求財利,無冀名譽,但爲無上正法來耳,仰惟菩薩,慈念群生,以救苦爲務,此爲苦矣,寧不知耶?」禱告之後,在夜半忽有涼風觸身,爽快如沐寒水,全身舒暢,眼得明朗,馬也能起來走了,走了十多裏,馬兒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住,又經數裏,忽見青草數畝,並有一個水池。奘師與馬,始得救濟,重保身命,此一水草絕非原有,乃是觀音菩薩慈悲變現而來。

  爲什麽觀世音又名爲觀自在?根據梵文「阿縛盧枳帝濕伐邏」的原義,含有「觀照縱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觀照萬法而任運自在的意思。現在借用太虛大師的話來作一解釋,他說:“因爲觀世音菩薩有般若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難。平常人執五蘊爲世界、爲我,就不能照見五蘊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見五蘊皆空,則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無人無我,則能以衆人苦難爲苦難,這樣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無私的偉大人格,發揮救苦救難的作用。”(見《太虛全書·雜藏》五五一頁)

若依據自利功德釋觀世音三字,觀是能觀智,包括一心三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包括一境三諦之理。菩薩以一心三觀之智,觀于一境三諦之理,圓觀圓證,自在無礙,因名觀世音自在。

  若根據利他功德釋,觀是教,世音是機,教指菩薩尋聲救苦的大悲心,機指九法界衆生,稱念菩薩聖號或悲哀求救之音聲。因菩薩能興慈運悲,拔苦與樂,普門示現,自在無礙,故名觀世音自在。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薩依智能之體,起慈悲之用,遍觀法界衆生,隨其機緣,拔苦與樂,自由自在,無所障礙,因名觀世音。亦名觀自在。或有人說:舊譯名觀世音,新譯名觀自在,征之佛經,並不盡然。或說觀自在,另有其人,非即是觀世音,更不可信。其實,觀世音即是觀自在,觀自在亦即是觀世音,而大悲心陀羅尼經,世尊則名之爲觀世音自在。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音名號 Mañjuśrī ,舊稱文殊師利。古譯:妙德,妙吉祥,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或室利是德或吉祥之意,簡稱爲文殊。爲我國佛教四大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之一。文殊菩薩爲佛陀釋迦牟尼的左脅侍,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他和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爲“華嚴三聖”。文殊菩薩智能、辯才第一,爲衆菩薩之首,是象征佛陀智能的菩薩,稱“大智”。 文殊菩薩,生于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族,從母親的右脅出生。身體紫金色,剛生下來就能夠說話,不久就在世尊座下出家(見《文殊般涅盤經》)《首楞嚴三昧經》說:“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稱爲‘平等’的世界,此世界的佛陀名號爲龍種上如來,即是今現在文殊師利菩薩是也。”《央掘魔羅經》言:“現在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師利菩薩。”

  而在《悲華經》中說:阿彌陀佛爲轉輪聖王時,第三王子名叫“王衆”,在寶藏佛之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于將來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沒有止盡無有界限地,莊嚴清淨佛國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數廣大的十方國土,合爲一個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無量的珍寶充滿其中,沒有濁惡苦痛的觸受,沒有種種女人,甚至沒有女人這個名詞,也沒有聲聞辟支佛等未發廣大菩提心的衆生。一生得補佛位的等覺菩薩,充滿整個世界。第三王子發願以後,寶藏佛即爲他命名爲“文殊師利”,授記他于未來世,南方世界名爲“清淨無垢寶窴”的國土,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名號爲“普現如來”。

  《觀佛三昧海經》說:當時世尊爲諸大衆,說觀佛三昧之後,文殊菩薩接著又告訴大衆說:‘在過去寶威德如來時,一位有德長者的兒子,名叫“戒護”,仍在母胎的時候,就受了三歸依。到了八歲時,父母禮請世尊到長者家接受供養。那時童子見到佛陀,安詳的威儀、平穩緩慢的步行,在佛的每一步腳下生出蓮華,而且身相具有廣大光明。見了以後非常歡喜,向佛恭敬禮拜,禮拜之後仔細地看著世尊,眼光不曾暫時離開。一見到佛之後,即除去百萬億那由他劫生死重罪。

自從這次見佛以後,生生世世恒常遇到百億那由他恒河沙數諸佛。如是衆多的世尊們都開示這個觀佛三昧,後來又遇到百萬尊佛陀出世,皆是同一個名字,號爲“栴檀海”。當時童子都親自奉事供養諸佛,中間毫無遺漏空缺,既禮拜供養諸佛世尊,又合掌恭敬地觀看佛的相好。由于觀看佛陀身相的這種殊勝功德之因緣業力故,再一次又能親近百萬阿僧祇劫諸佛。從此以後,就獲得了百萬億的念佛三昧,得百萬阿僧祇的旋陀羅尼。既得此三昧及陀羅尼後,諸佛即現前爲他說無相法,刹那之間就獲得首楞嚴三昧大定。

  由于最初童子受三歸依,禮拜一次佛陀的緣故,又因爲仔細觀察如來的相好,心無疲厭懈怠。只是由于這個短暫的因緣,就能夠遇到無數諸佛,更何況是一向專心系念,完整究竟地思惟,觀察如來色身的種種相好呢?當時的童子,難道是別人嗎?那就是我文殊師利啊!’文殊師利菩薩說完之後,釋迦世尊告訴阿難:‘你應當受持記憶文殊師利所說的話,普遍地告知一切大衆,以及未來後世的衆生,如果有人能夠禮拜、能夠念佛、能夠觀佛者,應當知道此人,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功德平等沒有差異。’

  又《文殊發願經》與普賢菩薩在普賢行願品末後的偈頌大略相同,《文殊發願經》雲:“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刹。”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文殊、普賢,是華嚴會上輔佐毗盧遮那佛的兩位大聖,此二大菩薩所陳述的行願,以及他們說法度衆生的內容,無不是以念佛爲基礎,以淨土爲歸宿。世間上有一些執著華嚴而卻輕視淨土法門的人,應當知道要明察警惕才是!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Samantabhadra ,或 Vishvabhadra。音譯三曼多跋陀羅菩薩、三曼陀菩薩。又作遍吉菩薩。我國佛教四大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之一。普賢菩薩輔助釋迦佛弘揚佛道,且遍身十方,常爲諸佛座下的法王子,他和釋迦牟尼、文殊菩薩合稱爲“華嚴三聖”。故普賢行願品言:‘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又言:‘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普賢菩薩,不但能廣贊諸佛無盡功德,且能修無上供養,能作廣大佛事,能度無邊有情,其智慧之高,願行之深,唯佛能知。

  普賢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羅菩薩經,後廣見諸經而成普遍之信仰。據《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載,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守護法華之行者。臺宗二百題卷十立有相,普賢論題,依禮懺誦經之有相行,達成感見普賢之旨。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說普賢菩薩十種廣大之行願,即: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衆生、普皆回向。經中一一述此十大願,明其功德無量,臨命終時,得此願王引導,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然此十大願爲一切菩薩行願之標幟,故亦稱普賢之願海。以此菩薩之廣大行願,一般稱爲大行普賢菩薩。在密教之中,以此菩薩表示菩提心,視之與金剛手、金剛薩埵、一切義成就菩薩同體。一行《大日經疏》卷一解釋普賢,謂‘普’是遍一切處之義,‘賢’是最妙善之義。以菩提心所起之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衆德,故名爲普賢。

  在密教金胎兩部曼荼羅中,皆列有此菩薩。在金剛界曼荼羅之中,普賢爲賢劫十六尊之一,安于北方四菩薩中最下位,密號普攝金剛,三昧耶形爲劍形。在胎藏界曼荼羅中,將之列于中臺八葉院並文殊院。其中,在中臺八葉院是坐于東南方的蓮華上,身白肉色,戴五佛寶冠,左手以大指、頭指執蓮華,蓮上安有火焰圍繞的利劍,右手臂伸開仰掌,屈無名指、小指,三昧耶形爲蓮上劍,密號真如金剛。在文殊院,系位于文殊之右後,左手執青蓮華,上安三股杵,右手伸五指,掌向外,大指與頭指、中指二指相撚,伸無名指、小指立于胸前,三昧耶形爲蓮上三股,密號真如金剛。

  另外,有以普賢延命菩薩爲本尊而修法者,稱爲普賢延命法。普賢菩薩有增益、延命的性德,當他住入增益延命三昧的境界之時,就成爲普賢延命菩薩(Samanta-bhadra^yuh)。這是密教徒修普賢延命法時所供奉的本尊。

  依照密教經典的記載,衆生若能對此菩薩如法修持與祈求,則‘終不墮三惡道,定增壽命。終無夭死短命之怖,亦無惡夢魘魅咒詛惡形羅刹鬼神之怖。亦不爲水火兵毒之所傷害。’而且能‘具大福智,勝願圓滿。官位高遷,富饒財寶皆悉稱意。若求男女,並及聰明,並皆滿願。’這些宗教功能,都是依據普賢延命菩薩的本誓而産生的。

  普賢延命菩薩,又有‘大安樂不空三昧耶真實菩薩’與‘金剛薩埵’等二種異名。前者謂此菩薩具有賦予衆生大利益大安樂的平等本誓。後者謂其具有‘不朽不壞之智,能摧諸煩惱,猶如金剛’。其所以具有這些性德,除了是本誓力量的顯現之外,也由于十方諸佛加持所致。據密教典籍所載,世尊曾召集十方世界恒河沙諸佛,以光明照觸普賢菩薩,因此他才能得到諸佛心印,以利益一切有情。

普賢延命菩薩的形像有二臂像及二十臂像兩種。依經典所記,其二臂像‘如滿月童子,頭戴五佛頂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召集金剛鈴。坐千葉寶蓮華,華下有白象王。象王足踏金剛輪,輪下有五千群象。’二十臂像則通身金黃色,著五智寶冠,左右各十只手,各持不同法器,坐千葉蓮華上,華下有四白象,與二臂像座下之有五千群象者不同。

按,普賢信仰自古即盛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大智度論》卷九記載,大月氏西佛肉髻住處國的一佛圖中,有癩風病人至遍吉菩薩像邊,一心念願,時像以右手摩其身,病即愈。撰于唐·大曆十一年(776)的〈大唐隴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記〉記載,敦煌石窟中安置普賢、文殊等變相各一幅。依此可知,在唐代,中國敦煌地方已有造此菩薩像之風氣。

  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譯音克施地嘎訶帕, 八大菩薩之一。據《地藏十輪經》講,由于此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稱爲地藏。 其道場在安徽省池州市九華山,與浙江普陀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爲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過去無量劫前,有一個婆羅門女,“其母信邪,常輕三寶”,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婆羅門女知母生前不積善因,死後必墮惡趣,遂變賣家宅,供養佛寺。後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指點,以念佛力來到地獄,見到鬼王無毒,得知因自己供養佛、寺之功德,使自己的母親以及其他地獄的罪人,得以脫離地獄之苦,超拔升天,婆羅門便在自在王如來像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衆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釋迦佛告訴文殊菩薩,當時的婆羅門女,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在經中,釋迦佛又爲我們講述了地藏菩薩種種的不可思議行願。地藏菩薩發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願。使衆生只要念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無量功德、獲得救度。經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囑托,在釋迦滅度後、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衆生度脫沈淪于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道中的衆生。

相傳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說法道場。據說唐代時,新羅國僧人金喬覺,泛舟渡海,來到中國,見九華山峰巒疊起,是修道的好去處,于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據說他那時雖已六十歲,但身體異常健壯,“項聳奇骨,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他選擇東崖岩石,終日坐禪誦經,後被山民諸葛節發現,民衆大爲感動。其事迹傳開後,得到本地閔姓山主等人的捐助,于是建寺廟,辟道場。金喬覺去世後,葬于神光嶺的真身寶殿,俗稱“肉身塔”。據《宋高僧傳》、《重僧搜神記》等稱,金喬覺“趺坐函中,遂沒爲地藏王”,過了三載,“開函視之,顔色如生,舁之,骨節俱動,若撼金鎖焉,隨(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篤信地藏菩薩,而且傳說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們便認定他是地藏菩薩轉世。九華山也就被認爲是地藏菩薩道場。而對地藏菩薩的信仰,在民間也日益流行。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即傳說的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各地前來九華山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按佛教經典的原意:慈,即是“予樂”;悲,即是“拔苦”。拔除衆生的痛苦,給衆生以快樂,就是慈悲。

  四大菩薩教化衆生的道場分別是中國的四大名山中地藏菩薩的九華山,觀音菩薩的普陀山,文殊菩薩的五臺山,普賢菩薩的峨嵋山。這四大菩薩代表佛法教學的四個重要課目,等于四個學院,這也是佛法的綱領,不管多少宗派、經論,都出不了這四個範圍。

  四大菩薩對佛教的貢獻

四大菩薩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也于十方國土弘揚佛法,令無數衆生同登快樂彼岸。以各自的本願力成就了大願,同時爲佛法在人間廣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爲本願,救苦救難爲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爲最。悲是拔除衆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衆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裏有苦難我們應盡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爲著力的原因。

  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爲本願,經中雲:攝心爲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淨行法門做爲攝心的法門。淨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爲衆生著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將大衆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淨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爲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體現菩薩度衆生的願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衆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衆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衆特點。

  地藏菩薩蓋于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願度盡衆生而後成佛,可見度衆願望無有窮盡。地藏菩薩見證幽冥大苦,普勸我們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回之苦,證得涅般快樂,此爲地藏菩薩大願。

  正是由于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爲衆生做出了貢獻,所以人們尊敬地合稱爲四大菩薩。摘自方海權法語

  供養方法

供養神佛造像需用“禦守鹽”調和清水爲神像、神龕清洗。每月農曆十八日或特別大事來臨前需要祈福,此時將要寫的話書寫在禦守宣上之後放入瓷制的蘇摩缽焚燒, 蘇摩缽是不同的人不能混用,因爲每個都要按照不同的人生日在結印冊上添加結印:農曆3到5月出生添加“故實除蝗,八重冰梅,九葉鈴蓮”3個結印。農曆6到8月出生添加“集古兵要,五音分金,明神鳥居”3個結印。農曆9到11月出生添加“木靈禦幣,和漢三才,贔屭”3個結印。農曆12到2月出生添加“羽心,藏之介,四靈物”3個結印。隨著時間的使用蘇摩缽的灰燼放滿後就將灰燼放入封印函內,永遠封閉起來。平時用禦守鹽擦洗後還要做到七布施。七布施:一、爲和顔施:對于別人給予和顔悅色的布施。二、爲言施:向人說好話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並勉人切實力行。三、爲心施:爲對方設想的心,體貼衆生的心的布施。四、爲眼施:用慈愛和氣的眼神看人。五、爲身施:身體力行幫助別人。六、爲座施:讓座給需要的人的布施。七、爲察施:不用問對方就能察覺對方的心,並給予相對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

http://baike.baidu.com/view/51102.htm


四大菩薩坐騎及象征意義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青獅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六牙白象,“靈牙仙”

觀音的坐騎叫“朝天吼”,“金光仙”

地藏王菩薩的坐騎是“諦聽”或“善聽”。形似獅子,民間又俗叫“獨角獸”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征的含義也有區別。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其道場在山西五臺山。與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靈牙仙的六牙白象。與騎乘獅子的文殊菩薩,同為毗盧遮那佛之脅士,合稱為“華嚴三聖”。白象代表願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慧智。佛教稱六牙白象是菩薩所化,以表威靈,象征“願行廣大,功德圓滿”。

  象自然象征力大無比,也就是說,我們行動的時候,一定要堅韌不拔,有大無畏的精神,才能成功。

  觀音菩薩坐騎的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吼”。 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 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又有文獻記載,觀世音菩薩的坐騎即為“朝天吼”。犼是什麼動物呢?《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犼,獸名,似犬,食人。”據說,犼凶猛異常,別說吃人,連蛟龍都不是它的對手。清代東軒主人的《述異記》中記載:“東海有獸名犼,能食龍腦,騰空上下,鷙猛異常。每與龍鬥,口中噴火數丈,龍輒不勝。康熙二十五年夏間,平陽縣有犼從海中逐龍至空中,鬥三日夜,人見三蛟二龍,合鬥一犼,殺一龍二蛟,犼亦隨斃,俱墮山谷。其中一物,長一二丈,形類馬,有鱗鬣。死後,鱗鬣中猶焰起火光丈余,蓋即犼也。”

  地藏菩薩,像以一頭形似獅子的怪獸為坐騎的,名號曰:“諦聽”。諦聽又稱“獨角獸”,“地聽”,“善聽”,乃九華山鎮山之寶,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騎。金地藏卓錫九華,立志修行,因有諦聽晝夜相隨,處處逢凶化吉,終成佛法。佛教尊稱諦聽為神犬,後人緣其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征。是佛門傳言和民間演繹而存在下來的一個圖騰和聖物。

  諦聽集群獸之瑞像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形態別致,想象豐富。世人珍之為“鎮宅之寶”、“廟堂之尊”、“天地精靈”和“萬獸征物”,廣泛納為收藏。

  從造型看諦聽,它的獨角其一是象征著能接受宇宙之信息,似為“天線”之用;(其二能起到護身保險之用,它的犬耳是聽宇宙之音頻、傳遞給信者分辨是非,它的龍身示為吉祥如意,它的虎頭表示智勇,有困難勇往直前,決不退讓,它的獅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辦任何事堅持就是勝利,它的麒麟足視為四平八穩,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為善為寶。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薩形象也很有特點,一般菩薩為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7/72252.html


佛教藝術  維基百科

 

佛教藝術泛指與佛教相關的建築、雕塑、繪畫、文學與音樂等藝術作品。在2500年前,其意象和象徵意義還未發展成複雜與多樣化的體系時,佛教藝術已經開始發展。佛教藝術發源於前6至前5世紀左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陀涅槃之後的印度次大陸。之後,隨著向亞洲其它地區和世界傳播過程中與其它文化的接觸,佛教藝術也隨之不斷演變。

  早期的佛教藝術,在本質上是遵從印度無佛像傳統的,即避免直接用人像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約在1世紀前後,將佛陀以人像呈現的佛像時代開始,並持續至今。隨著佛教信仰的傳播,佛教藝術也朝著地方化、多樣化的方向演變,以適應各國的需要。往北,它通過中亞,滲入東亞形成了佛教藝術北部的分支;往東,它一直擴張到東南亞而形成了佛教藝術南部的分支。在印度,繁榮的佛教藝術對印度教藝術發展的影響持續到10世紀,但隨著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迅猛擴展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佛教在印度幾乎消聲匿跡。

  無佛像時代(前5世紀至前1世紀)

健馱邏國1世紀的佛陀腳印,現藏於日本東京善養密寺。

File:Buddha-Footprint.jpeg 

印度中央邦的桑奇大塔

File:Great stupa of Sanchi.jpg

位於桑奇大塔北面的通道上的塔門

File:Sanchi portique nord.jpg

桑奇大塔塔門的浮雕[1]

File:Sanchi stupa fort cm.jpg 

桑奇大塔塔門的夜叉雕像[1]

File:Sanchi yaksi.jpg

《觀佛三昧海經》中,有一段描寫佛陀在世時,當時的優填王因愛慕世尊而以金鑄佛,聽世尊欲來,便以象載金像,恭迎世尊的記載。[2]但藉由現存許多半球形的窣堵波等塔式建築物,例如桑奇大塔,以及石柱,最先能夠清楚地顯示出佛教藝術創作的歷史,可追溯到古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公元前322年—前185年)的阿育王時期。[3]

  桑奇大塔的塔門雕刻匯聚了早期印度雕刻精華。整個塔門由兩根方石柱和三道橫樑組成,外形儼如牌坊,橫樑佈滿浮雕有如一幅畫卷,樑上的高浮雕基本上是左右對稱,構圖密密麻麻,不注重景物深度,缺乏空間感覺。[1]雕刻主要表現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故事(稱為佛傳圖)以及前世善行因緣的故事(稱為本生圖),譬如東門的第二道橫樑刻有《出家逾城》,北門的第二道橫樑刻有《降魔成道》,西門第二道橫樑刻有《初轉法輪》。雖然故事的主角是釋迦牟尼佛,但均以蓮花、腳印、法輪、寶座、寶塔、菩提樹等標誌象徵佛陀,找不到以人像呈現的形式。[3]譬如大象代表佛的誕生,馬代表出家,台座代表降魔,法輪代表說法。[1]因為在那個時代製造佛像褻瀆佛陀,所以曾經有外道尼乾陀弟子製作佛像,被阿育王知道後,他下令在一日之內殺死一萬八千位尼乾陀弟子。[4]

  由於蓮花不沾染塵埃或者水滴,所以蓮花被指寓意潔淨與和平的佛性。因為相傳佛陀在出生的時候,便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佛陀頓悟後,更是一步一蓮花。[5]菩提樹是指不昧生死輪迴,從而導致涅槃的覺悟。因為釋迦牟尼佛曾在菩提樹修行而覺悟。[6]法輪採取車輪圖案,作為圓滿無缺之意。[7]大乘佛學中共有三轉法輪,第一法輪是指佛說四聖諦,第二法輪即《般若經》所說的無自性教說空義,而第三法輪就是「中道教」。

  佛教音樂

佛教音樂起源於印度吠陀時期,佛陀根據其中記述梨俱吠陀歌詠方法之娑摩吠陀而制定伽陀,伽陀即指偈頌,方便宏揚佛法。[8]佛教音樂被稱為梵音,又名梵唄。梵,來自印度語,是「梵覽摩」的略稱。根據《佛光大辭典》:「梵,表清淨之義。」「唄,又作唄匿、婆陟、婆師。意譯為止息、 讚歎。以音韻屈曲昇降,能契於曲,為諷詠之聲,乃梵土之法曲,故稱梵唄。」

  梵唄主要有三種用途。首先是講經儀式,通常行於講經前後。其次是六時行道,即寺院每日作朝暮課誦之用。最後就是經懺法會,譬如「觀音菩薩聖誕」、「梁皇寶」、「水陸法會」。根據《長阿含五闍泥沙經》,「時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澈,四者其音得滿,五者其音遍周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另外,《薩婆多毗尼勒迦》 卷六記載:「瓶沙王信佛法,往詣佛所,白佛言:世尊,諸外道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處唄誦,多得利養,眷屬增長,願世尊聽諸比丘。佛言:聽諸比丘八日, 十四日,十五日集一處唄誦說法。」可見當時的梵唄已經在印度各地佛所中流行。[9]

  佛教音樂可以分為贊、偈、咒、誦四大類。贊,有祈禱和歌頌佛祖之意。贊同詞為韻體體裁,以八句、六句或四句為一組。譬如《戒定真香》[10]、《佛寶贊》、《楊枝淨水》[11]等。偈,梵文唱,有五字體和七字體之分,有八句復唱,也有四句復唱。咒,即是咒文,由梵音轉讀,只可意會而不可解讀。無韻咒常以木魚單點伴擊;有韻咒則常以磬、鈴、鐺來伴奏。誦,即唱誦,與贊同是韻體體裁,但更富音樂性。[12]

  佛像時代(1世紀至近代)

  佛像風格

健馱邏國公元1世紀至2世紀的佛像頭部,現藏於巴黎吉美博物館

File:BuddhaHead.JPG 

健馱邏國公元1世紀的佛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File:Gandhara Buddha (tnm).jpeg 

健馱邏國公元1世紀至3世紀的菩薩像,現藏於巴黎吉美博物館

File:Standing Bodhisattva Gandhara Musee Guimet.jpg 

北方邦秣菟羅公元2世紀的佛像,現藏於德國斯圖加特林登博物館

 File:Mahapurusha auf dem Löwenthron Linden-Museum.jpg

佛陀的人神合一的雕像表示是從公元1世紀的北印度開始出現,主要源自於兩個地區,犍陀羅(即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及秣菟羅(即今印度中北部)。自從亞歷山大大帝在前332年的征服,和隨後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前256年—前125年)及印度-希臘王國(前180年—10年)的建立,促成了希臘式佛教藝術的發展,使印度與希臘文化進行了多個世紀的交流,犍陀羅的藝術從此得益不少。犍陀羅的雕塑揭示了希臘藝術對它的影響,「人神」的概念明顯地是從希臘神話文化中啟發出來的。在藝術上來說,犍陀羅的風格以曲髮、蓋著雙肩的披衣、鞋子或涼鞋和葉型背光為主。

來自安得拉邦阿默拉沃蒂(Amaravati)的百乘王朝公元3世紀的浮雕,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File:British Museum Asia 14.jpg 

健馱邏國公元2世紀的浮雕,右側有外貌像赫拉克勒斯的金剛手菩薩,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File:Buddha-Vajrapani-Herakles.JPG 

健馱邏國公元2世紀的彌勒菩薩浮雕,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File:Kushans&Maitreya.JPG

健馱邏國公元2-4世紀的佛陀降魔浮雕,現藏於瑞士蘇黎士萊特博格博物館

File:Versuchung des Buddha Museum Rietberg RVI 25.jpg

在貴霜帝國(60年—375年)時期,迦膩色迦王信奉佛教,並且效法阿育王在犍陀羅地區大量興建寺院、佛像,大部分作品都呈現出濃厚的希臘風格。[13]根據碑銘記載,迦膩色迦王曾讓希臘工匠來製造佛像。隨著崇拜佛像盛行,佛傳故事的雕刻不再以象徵符號來代替佛陀,而是直接以寫實方式來刻畫,犍陀羅風格的佛陀看起來像長著太陽神阿波羅相貌的希臘哲學家。早期的浮雕比較粗糙,構圖簡單。公元1世紀後,造型越來越精細,姿態高雅,背景幾乎全留空白。面部多是呈現橢圓形,額部寬廣,鼻樑高直。[1]

來自中央邦的毘盧(Bharhut)佛塔的公元前2世紀巽伽王朝的夜叉浮雕,現藏於印度加爾各答印度博物館

File:CunninghamBharhut.jpg 

來自中央邦的巽伽王朝(公元前2—前1世紀)持欄夜叉,現藏於巴黎吉美博物館

File:SungaAtalante.JPG 

來自北方邦秣菟羅公元2世紀的夜叉雕像,現藏於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File:Yakshi (sandstone).jpg 

來自安得拉邦阿默拉沃蒂(Amaravati)的百乘王朝公元3世紀的附在希臘渦卷裝飾上的夜叉,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File:AmaravatiScroll.JPG

秣菟羅藝術帶有強烈印度風格,以對天神比如夜叉的人神合一雕像表示作為例證 — 但是比其他後期的佛像風格古老一點。秣菟羅風格特色為左肩披上細平布,掌心有法輪,配以蓮花座。這個標誌性藝術的特點[14]是從一開始就是現實的理想主義,結合了人類特徵、比例、姿態和品性,還有一種完美感覺和通往神聖的寧靜。這種人神合一的佛像表達方式成為往後佛教藝術的經典肖像。

來自北方邦鹿野苑公元5-6世紀的笈多王朝的佛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File:Buddha from Sarnath.jpg 

來自鹿野苑的笈多王朝公元5世紀的佛像,現藏於鹿野苑博物館

File:Buddha in Sarnath Museum (Dhammajak Mutra).jpg 

來自比哈爾邦那爛陀寺的波羅王朝公元9世紀的觀音菩薩像,現藏於印度新德里國家博物館

File:Khasarpana Lokesvara.jpg 

來自波羅王朝公元9世紀的佛像,現藏於夏威夷檀香山藝術學院

File:WLA haa Standing Buddha Pala dynasty.jpg 

其實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羅藝術與中北部的秣菟羅藝術在風格上是互相影響的。當兩者藝術達到全盛時期,兩個地方都成為貴霜帝國的領土,並同時成為首府。佛陀的人神合一雕像表示在本質上是秣菟羅佛教藝術本地演化的結果,還是經過希臘佛教匯合的犍陀羅的希臘文化影響的結果,仍然有著爭議。

來自印度北方邦的公元6世紀的銅製佛像,現藏於洛杉磯藝術博物館

File:WLA lacma 6th century Buddha Shakyamuni.jpg 

來自斯里蘭卡的公元750年的水月觀音菩薩青銅像,現藏於美國伯明罕藝術博物館

File: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BMA.jpg 

來自斯里蘭卡的公元7世紀至8世紀的鍍金青銅度母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File:British Museum Asia 45 (cropped).jpg 

來自克什米爾的公元8世紀的黃銅佛像,現藏於洛杉磯藝術博物館

File:WLA lacma Buddha Shakyamuni or the Jina Buddha Vairochana Kashmir.jpg 

佛教藝術在印度又持續發展了很多個世紀。秣菟羅的粉紅色砂岩雕像在笈多王朝(公元4世紀到6世紀)期間進展得達到了高度的做工精良和造型優美。笈多學派的藝術在幾乎所有亞洲餘下的地方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在10世紀後,由於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最終占據了主導,佛教藝術創造在印度逐漸絕跡了。 

  寺院

公元前2世紀開鑿的巴雅石窟

File:Bhaje Caves.jpg

公元前2世紀開鑿的阿旖陀石窟的公元7世紀壁畫《摩訶伽那迦本生譚》[15]

File:Meister des Mahâjanaka Jâtaka 001.jpg

埃洛拉石窟的公元5世紀到7世紀的支提

File:ElloraPuja.jpg

菩提伽耶摩訶菩提寺的金剛寶座塔,建於大約公元5世紀到6世紀,高55米

File:Mahabodhitemple.jpg 

佛教寺院在印度可以分為四大類別。毗訶羅,即精舍僧房之意義,供僧侶居住靜修。剎,意指幡竿,常見於佛堂前。僧伽藍摩,又稱伽藍,有眾園之意,讓大眾共住的園林,多為國王所提供的。阿蘭若,是指野外清靜修道的地方。興建寺院的材料多為石、磚、木三種。在印度中部,有很多精舍,集中在王舍城、舍衛城、波羅奈斯城、毗耶離城、鳩睒彌城等地。當中以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及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歷史最悠久。而華氏城的雞園寺、那爛陀寺則是著名的佛教聖地。[16]

  早期的寺院以石窟為主,由簡單的精舍(僧房)和支提(佛殿)所組成。支提(chaitya)為梵文譯名,別譯為支帝、脂帝、制底,意思為聚集,積聚土石為塔,引申為宗教性禮拜的地方,意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廟」。據古瑪拉斯瓦米(coomaraswamy)的說法,支提可以指一個建築物、一個窣堵波、一個祭壇甚至一棵樹。[註 1][17]後來,支提才指僧人在山上開鑿的馬蹄形石窟佛殿。著名的支提有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達雅山的阿旖陀石窟的塔廟,附近建有大量僧房。[18][19]早期的石窟院,譬如巴雅(Bhaja)、克利(Karle)及納希克(Nasik)的石窟院,都是以一座巨大圓形的窣堵波為中心。[17]

  北傳佛教藝術

自從公元1世紀漢明帝派遣使者到西域取經開始,佛教藝術便透過絲綢之路傳入中亞地區、中國甚至韓國及日本等地。可能因為貴霜帝國向中國塔里木盆地擴展,自2世紀,大量中亞佛教僧人到達中土促使了雙方頻密的接觸。147年到漢朝傳教譯經的安世高是安息人,167年到漢朝傳教譯經的支婁迦讖是月氏人。東晉法顯是西行印度求法而歸的第一人[註 2]。

來自新疆圖木舒克的6世紀—7世紀的陶俑,現藏於巴黎吉美博物館。

File:SerindianGroup.jpg 

伴隨著中亞傳道人在絲綢之路的努力,大量藝術作品流入,西域藝術在1世紀至11世紀於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發展可以作見證。西域(Serindia是絲和印度兩個詞的組合)藝術從健馱邏國(即今巴基斯坦)的希臘佛教藝術演變過來。它結合了印度、希臘及羅馬風格。絲綢之路上希臘風格佛教藝術的影響到了今天仍然能夠從日本的建築、佛教畫像及某些日本神的表現方法中找到。

  阿富汗

阿富汗巴米揚大佛中較大的一尊,於554年建成高55米。

高55米的阿富汗巴米揚西大佛 2001被阿富汗塔利班炸毀

身高38米的阿富汗巴米揚東大佛 2001被阿富汗塔利班炸毀

阿富汗境內的佛教藝術保留了數個世紀直至7世紀伊斯蘭教傳入當地為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米揚大佛。其他以灰泥、片岩及陶土所製成的雕塑展示出印度後笈多王朝與傳統強烈混合的風格、希臘化時代風格甚至希臘-羅馬風格。

  中亞地區 參見:敦煌、莫高窟及於闐

中亞地區在中國、印度與波斯之間長期扮演著一個交匯點。公元前2世紀,西漢的版圖向西擴張,導致與亞洲的希臘化文明接觸頻繁,當中特別是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希臘化大夏王國)。

  自此之後,佛教在北部冒起,在中亞的綠洲佛教徒社區慢慢形成,甚至出現一些佛教王國。某些絲路城市差不多由佛塔及僧院所組成,好像要歡迎來自東西方的旅客。

  中國  參見:中國佛教、窣堵坡及塔

佛教自兩漢傳入,佛教傳播的方式是以佛像、教義、僧人,三種方式進行。當中以佛像最廣為流傳。早期的寺院和石雕都是印度西域風格,面相豐盈,肢體肥壯,表現莊嚴。自東晉以來,中國式的佛像才出現雛形。到了南北朝初期,得到了魏孝文帝支持,中國造像到了隆盛時期。佛像風格漸轉向「秀骨清像」的風格,充滿飄逸高邁的藝術效果。隋唐時期,佛像變得雄健飽滿,雍容華麗。在宗教藝術世俗化的過程中,探索現實人的形象,從超凡脫俗走向慈祥關懷。五代兩宋佛像更走向人間化、世俗化,比唐代更為寫實逼真。元明清時期,佛像藝術進一步走近生活,進入了裝飾工藝與民間戲曲之中。[20]

  漢傳佛教  參見:漢傳佛教

  東漢及三國時期

《四十二章經》是現存中國最早的佛經。漢明帝曾命令把它收藏於蘭台石室,並為從大月氏國請來譯經傳法的這兩位天竺沙門——迦葉摩騰和竺法蘭於公元68年在河南洛陽興建了白馬寺。[21][22]隨著佛教的傳入,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築——窣堵坡也同時傳入中國,之後迅速與中國本土的樓閣相結合,形成中國的塔。中國早期佛寺大致根從印度的建築形式。其後,慢慢改以木為主要建材,並於平地、市內或山中興建。因此寺院除了寺號、院號外,還有山號。[16]

  當時來自印度的僧人到中國都以翻譯經典為主,傳授梵唄卻並不多。根據《高僧傳》卷十三的記載:「自大教東流,乃譯者眾,而傳聲蓋寡,良由梵音重複,漢語單奇,若用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偈迫,若用漢語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是故金言有譯,梵音無授。」[23] 三國魏武帝第三子曹植根據東吳月氏優婆塞支謙所翻譯的《太子瑞應本起經》寫成《太子頌》與《睒頌》,成為後來的漁山梵唄。梵唄是一種以短小佛偈為主,配合樂器伴奏,來歌頌菩薩的頌歌。[24]漁山,又名吾山,在山東省東阿縣以西。曹植在太和三年被封為東阿王。他曾在遊覽漁山,故被後人稱之為「漁山梵唄」。[23]

  在三國時期的吳國內,則出現了讚菩薩連句梵唄,是由孫權的「智囊」支謙所作。支謙名越,號恭明,月氏族後裔。精通中文梵文,後又學梵書,精通天文圖讖,陰陽五行、音律、文學等等。自黃武元年(222年)至建興二年(253年),從事譯經活動長達三十年,而他所創作的讚菩薩連句梵唄流行於江南一帶。[23][註 3]在翻譯文學方面,他主張意譯,儘量漢化佛教術語而少用胡音。正如《太平廣記》卷八十七,說:「(支)謙以大教雖行,而經多梵文,未盡翻譯,己妙善方言,方欲集眾本,譯為漢文,從吳黃武元年至建興中,所出《維摩》、《大般若》……等四十九經,曲得聖儀,辭旨文雅。」

  到了支謙譯經活動的末期,康居國康僧會抵達建康。他根據《泥洹經》創作了泥洹梵唄。康僧會本來於印度居住,後來跟隨父親的商旅前往中國,但卻出家為僧,於吳赤烏十年(247年)開始翻譯佛經。根據《高僧傳》卷一記載,泥洹梵唄「清靡哀亮,一代模式。」[23]

  南北朝

北魏公元443年的彌勒菩薩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File:Maitri.jpg 

來自河北省正定縣的北魏公元524年的彌勒菩薩鍍金青銅像,現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File:NorthernWeiMaitreya.JPG 

北齊公元575年的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現藏於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

File:Bodhisattva Maitreya.jpg 

5至6世紀是中國的南北朝時期,北方由胡人鮮卑族所統治,建立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當時,佛教藝術已經發展出比較符號性及具有圖解線條的抽象性表達方法。這種風格被認為是十分莊嚴的。最初,北魏風格的佛像以寬額、尖鼻子、微笑為主,展現秀骨清風的氣質。頭部後的背光有向上的尖端,呈現薄片狀。後來,寺廟與紀念館常在山洞裡設立。佛像主要從岩石淺浮雕出來,很少採取高浮雕的手法。在龍門石窟內的雕塑就是明顯的例子。直到6世紀,大量的雕塑由黏土製造,或者由青銅鑄造。位於洛陽的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始建於北魏,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佛塔40多座,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其中龍門三窟,是北魏宣武帝為孝敬其父母而捐錢開鑿的,花了24年才完成。室內共有11尊大佛,造像嚴謹,面型修長,高鼻大眼,形態文靜肅穆。[25][26]

  始建於北魏的雲崗石窟中發現很多樓閣式佛塔,而建於北魏正光元年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塔[27]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座磚塔。塔身12面,第一層高大東西南北各砌有拱門,其餘各面做成寶篋印式塔式樣,酷似阿育王塔,配以火焰形尖拱,明顯具有犍陀羅藝術風格。[28]除了佛像外,也有很多關於歌詠伎樂舞蹈的記錄,譬如雲岡第十二窟門楣上方,有一幅石刻浮雕圖描繪一群伎樂天,使用十四種不同的樂器來演奏。樂器可分為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三大類。[29]

  同樣始建於北魏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的麥積山石窟是唯一保存北朝造像體系最完整的石窟。由於經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發展,石窟清楚顯示泥塑藝術演變歷史。

  音樂方面,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仍然有繼續的發展。西晉末年,來自西域僧人帛屍梨密多羅曾經到建康的建初寺住居。根據宋贊寧的《宋高僧傳》記載,「曾作胡唄三契,梵音凌雲,次誦咒數千言,聲音高暢,顏容不改,既而揮涕收淚,神氣自若。又授弟子覓歷高聲梵唄於今。」高音成了這個梵唄的聲腔特點。東晉時,月支國支曇龠也到了建業建初寺,教授發音與轉讀,並且創作了「六言梵唄」,在當時非常流行。《高僧傳》卷十三記載:「善轉讀,曾夢天神授其聲法,覺因裁製新聲,梵音清靡,四飛卻轉,反折還弄,雖復東阿先變,康會後 造,始終循環,未有如龠之妙,後進傳羅,莫匪其法,所制六言梵唄,傳聲於今後。」 [23]南朝梁武帝非常信奉佛教,他把《善哉》、《大樂》、《大歡》、《天道》、《仙道》、《神王》、《龍王》、《滅過惡》、《除愛水》、《斷苦輪》等十篇梵唄定為正樂,並且設立有法樂童子伎、童子倚歌的梵唄,更舉行無遮大會。[30]

  ]隋唐  參見:莫高窟、變文、俗講及唐朝文學

隋朝的觀音菩薩像,現藏於巴黎賽努奇博物館。

File:Cernuschi Museum 20060812 111.jpg 

四川的樂山大佛,建於唐朝公元713年—803年的高71米的彌勒菩薩坐像。

File:Leshan giant buddha.jpg 

敦煌莫高窟285窟,西魏飛天壁畫。

File:Dunhuang mural flying apsarasa.jpg 

唐朝為玄奘三藏於公元652年興建的陝西西安大雁塔,高64.2米。

File:ChinaTrip2005-110.jpg 

跟隨著隋朝的過渡期,唐朝的佛教雕塑特別地轉向以模仿生命的表達方式。因為唐代對外來文明抱著開放的態度,眾多中國佛教僧侶如玄奘、義凈到訪印度促使與印度文化的交流。佛教雕塑得到了笈多王朝的風格啟發變得更傳統。當時唐朝首都長安成了重要的佛教中心,日本遣唐使也到來取經。遣唐使把佛教傳播到韓國與日本。

  這些中國佛教僧侶途徑河西走廊的重要城鎮-敦煌,當地法師與僧人在岩壁上開鑿莫高窟用來修禪。莫高窟始建於前秦時期,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因為發現了藏經洞內的5萬餘件古代文物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敦煌學。莫高窟壁畫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由於莫高窟的發展時間很長,橫跨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所以記錄了佛教藝術的風格演變。

  在傳播佛教中,僧人要向大眾講授佛經,可是由於經文過於晦澀,便採取講唱的方式通俗地表現深奧的佛教經典。這種方式被通稱為「經變」。以通俗故事來說佛經,被稱「俗講」。[31]其故事文本稱為「變」或者「變文」,結構一般分為散文與韻文,韻文以七言為主,三言、五言、六言為副。[31]部分佛教故事的變文更成了中國戲曲的題材,如目蓮救母的故事來自《大目犍連變文》。[32]除此之外,後來還有一些史料性質的變文,如《伍子胥變文》、《王昭君變文》、《韓擒虎話本》、《唐太宗入冥記》等;民間傳說題材的變文,如《舜子至孝變文》、《劉家太子變文》、《董永變文》等等。

  除了故事內容,佛教音樂也不斷流傳,根據陳場《樂書》「胡曲調」,記錄唐代樂府曲調有《普光佛曲》、《彌勒佛曲》、《日光明佛曲》、《大威德佛曲》、《如來佛曲》、《藥師琉璃光佛曲》、《龜茲佛曲》、《釋迦牟尼佛曲》、《觀法會佛曲》、《寶花步佛曲》、《摩尼佛曲》、《觀音佛曲》等等,共26曲。[33][34]可見,佛教的發展豐富了民間音樂與說唱藝術。

  由於佛教在中國非常昌盛,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擁有佛教藝術收藏品最豐富的國家。敦煌莫高窟、寧夏市炳靈寺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唐雲崗石窟、重慶大足石刻和四川樂山大佛都是重要的佛教雕像遺址。

  可是到了唐朝末年,唐武宗認為外國的影響不恰當。845年,他大規模下令打擊外來宗教,包括景教、祆教、佛教,史稱會昌滅法。[35]除少數在首都的寺院外全國所有寺院被拆毀,僧尼被迫還俗,寺院里的奴婢被釋放,寺院所有的田地被沒收為國有。中國的宗教與藝術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壓抑。禪宗卻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了幾百年,特別是在宋代,禪院成了文化與學習中心。

  宋遼金  參見:宋朝建築

雖然唐末佛教一度式微,但宋朝仍然有不少佛塔的興建。由於佛塔來自印度,以免與皇帝城內的鼓樓與城樓作比較,高的佛塔常見於郊外。[36]宋朝著名佛塔有很多,包括了在皇祐元年(1049年)重建的開封佑國寺「鐵塔」[37][38]、位於湖北省當陽市玉泉山東麓玉泉寺的鐵塔[39]、福建省泉州開元寺內的雙子塔等等。[40]其中現存最高最古老的佛宮寺釋迦塔示範了六十種不同的斗拱。[41][42]

  佛塔由當初的木塔,發展到石塔,鐵塔,甚至琉璃磚塔。塔的平面多為八角形或六角形。塔內雕塑多以佛經故事為題材,譬如辟支塔的須彌座塔基浮雕刻有輪迴故事。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江北岸的月輪山上的六和塔內部鑲嵌有《四十二章經》的石刻。[43]

唐朝公元7世紀末—8世紀初鍍金青銅觀音菩薩像,現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File:Gilded bronze avalokitesvara, Tang Dynasty.JPG

來自西安的唐朝公元703年的十一面觀音菩薩像,現藏於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

File:Guanyin of Eleven Heads, Tang Dynasty.jpg 

宋朝木雕彩繪水月觀音像,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File:Wood Bodhisattva.jpg

來自山西的遼代木雕彩繪水月觀音菩薩像。現藏於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另一個角度的圖片

File:Liao Dynasty - Guan Yin statue.jpg 

宋朝11世紀的孔雀明王畫像,現藏於日本京都仁和寺

File:Chinesischer Maler des 11. Jahrhunderts (II) 001.jpg 

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文獻中公元868年的《金剛經》,現藏於大英圖書館

File:Diamond sutra.jpg

雲南大理國在1173年—1176年間由張勝溫等人繪制的《梵像卷》,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File:Zhang ShengWen-Dali Buddist Volume Section.jpg

公元12世紀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File:GuanYin of a Thousand Arms and Eyes.jpg 

辟支塔,位於山東濟南市長清縣泰山西北麓的靈巖寺內,建於公元1063年的高54米的樓閣式塔

File:Pagoda at Lingyan Si.jpg 

建於遼代的北京天寧寺密檐式塔,高57.8米

File:Tianning Pagoda 1.JPG 

除了佛塔外,佛寺的發展到了宋朝,不但仍然以對稱和諧為主,並且加強了縱深發展的佈局。譬如,河北正定隆興寺,在隋開皇六年(586年)開始興建,本來叫做龍藏寺,唐改名為隆興寺。北宋開寶4年(公元971年),宋太祖下令興建大悲寶閣以供奉千手觀音菩薩像。此後,把寺院不斷擴建,隆興寺慢慢形成以大悲閣為核心的宋代建築群。[44]整個群體從南到北依次序為山門,在山門後長方形院子分列左右兩側的鐘樓和鼓樓,佛寺中央的大覺六師殿,北面的摩尼殿與左右配殿,組成了另一個院子,而整體則構成一個依著中軸線作縱深發展的佈局,由外而內,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加強殿宇層次,已經擺脫了以往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的風格。[45]這種建築群的佈局被稱為伽藍七堂。伽藍七堂的設計特意包含了佛教理念,其中山門又稱三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合稱「三解脫門」。[16]

  隨著宋朝北部邊境的遼、西夏勢力日盛,中國與印度與西域等地的文化交流大大減少,佛教音樂的發展也變得保守,並且逐漸與民間曲調合流。例如民間曲調的《掛金鎖》、《望江南》、《柳含湮》、《山坡羊》、《浪淘沙》、《阿彌陀贊》、《虔誠獻香花》、《迴向偈》等佛曲流傳至今。[12]

  藏傳佛教  參見:藏傳佛教、覆缽式塔及唐卡

塔公寺十二歲等身佛像 File:Tagong9.jpg

來自尼泊爾的16世紀觀音菩薩鍍金青銅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File:British Museum Asia 41-2.jpg 

西藏古格王朝11世紀上半葉時期的觀音菩薩銅像,現藏於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

File:Tibetan Bodhisattva of Compassion.jpg 

桑耶寺的覆缽式塔

File:Samye33.JPG 

金剛乘在5世紀或6世紀在印度東部開始推動一個運動。許多金剛乘信徒來自婆羅門教的。公元7世紀,隨著松贊干布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爾的毗俱底公主,奠定了藏傳佛教的基礎。另外,在北魏時期的雲崗石窟已經出現的覆缽式塔,也傳入西藏,再從西藏流傳至其他地區。[46]自8世紀,金剛乘成為了西藏佛教的主導形式。由於它地處亞洲中央,西藏佛教藝術受到了來自印度、尼泊爾、希臘佛教和中國的藝術的影響。其中西藏佛教藝術的最典型的創作之一就是曼荼羅,那是一種圓形被套上正方形的圖案,有人說是為了幫助佛教徒在冥想時更專注。

來自北京雍和宮的清朝嘉慶年間的大威德金剛鍍金青銅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File:Yamantaka Vajrabhairav.jpg 

13世紀的綠度母唐卡,現藏於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

File:Old Green Tara.JPG 

蒙古帝國元文宗和元明宗時期(約1330-1332年)的緙絲制大威德金剛曼荼羅,現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File:Mandala of Yamantaka-Vajrabhairava.jpg 

十五世紀的金剛亥母鍍金青銅像,現藏於瑞士蘇黎士萊特博格博物館

File:Dakini Vasya-Vajravarahi Museum Rietberg BA 109.jpg 

在繪畫方面,除了曼荼羅,西藏人也將佛教題材以唐卡方式表達出來。唐卡在西藏語本意是畫卷,隨著佛教傳入西藏,僧人喜用易於攜帶的唐卡作為宣揚佛教的工具。早期的唐卡繪畫跟從了印度風格。我們可以看到笈多王朝佛教藝術與印度藝術都給西藏藝術不少啟發。15世紀中葉以後,西藏畫家根據印度、尼泊爾和中國畫風,發展出屬於西藏特有的畫派。

  藏傳佛教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法器種類繁多,充滿神秘色彩。雖然材料多以金、銀、銅鑄造為主,但也採用木、骨、象牙、石頭、貝殼等等。這些法器共六大類,分別是禮敬用的、稱讚用的、供養用的、持驗用的、護魔用的和勸導用的。袈裟、項珠、哈達屬於禮敬類;鐘、鼓、骨笛、法螺、六弦琴、大號等樂器屬於稱讚類;供養類有塔、壇城、八寶、七政、供臺、華蓋;灌頂壺、金剛杵和嘎巴拉碗則屬於持驗類;而秘密符印屬於護魔類;轉經筒和幢就是屬於勸導類。[47]

  到了元朝,出現了八吉祥紋,分別為法螺(Shankha)、法輪(Chakra)、寶傘(Chattra)、白蓋、蓮花(Padma)、寶瓶 (Kalasha)、金魚(Survana Matsya)、盤長結(Shrivatsa)。其中法輪代表佛法,法螺是樂器,代表梵音,白蓋代表佛教覆蓋大千世界。[48][49][50]

藏傳佛教使用的「全包金法螺」,清代文物

File:Gold covered triton.jpg 

由人的頭蓋骨做成的嘎巴拉碗

File:Kapala skull cup.jpg

尼泊爾的水晶鉞刀

File:Couperet rituel Népal Guimet 2718.jpg

四川甘孜八美草原惠遠寺內的轉經筒

File:Huiyuansi zhuanjingtong.jpg

藏傳佛教的音樂是以佛殿樂為主。它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慢慢演變成程式化的佛殿樂曲,並且有專門的樂隊來演奏。佛殿樂,顧名思義就是它是因應寺院內宗教活動而產生,主要在佛殿中演奏。旋律優美,典雅肅穆,就是佛殿樂的特色。藏傳佛教的每一所寺院,都流傳著自己風格的佛殿樂。譬如甘肅省南藏族自治州境內的拉卜楞寺的佛殿樂,誕生於18世紀初期。當時,由該寺的大活佛在從青海返回甘肅時,容許隨從借奏樂來消除旅途艱辛的想法。自此旅途上奏樂自樂成了習慣,並成為拉卜楞寺院的規矩。他們在不同的時候,會演奏不同的傳統的宗教曲,譬如清晨會演奏《黎明晨曲》,入夜後演奏《臥宿曲》。除此之外,拉卜楞寺保留下來的佛殿樂曲已寥寥無幾,剩下《姜懷優索》、《萬年觀》、《五台山》、《孝卡麻爾》、《喇嘛達夏》、《智布欽加居》、《仁欽恰爾帕》、《堆彭》、《巴華爾》、《投金千寶》等等。[12]

  韓國

高麗時期的敬天寺十層石塔,高13米現藏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File:Korea-Seoul-National Museum Gyeongcheonsa Pagoda 0187&8-06.jpg 

半跏思惟像,半跏趺冥想的彌勒菩薩佛像,相信是大約在公元7世紀新羅時期的作品,現藏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File:Bodhisattva contemplativo - Museu Nacional da Coréia.jpg 

韓國佛教藝術反映了中國佛教的影響力與強烈原創韓國文化之間調和出來的結果。再者,從發掘出來的文物如匕首、帶扣、新羅皇冠等等所顯示,西伯利亞大草原的藝術特別是西伯利亞與斯基泰的藝術對早期韓國佛教藝術有著十分明顯的影響。[51][52]這些土產藝術風格都是以幾何、抽象圖形為主。雖然中國文化影響力十分宏大,但韓國佛教藝術「顯得冷靜,味道適中,有些抽象但與當代藝術的色彩有點不謀而合」(Pierre Cambon, Arts asiatiques- Guimet)。

  三國時期

佛教在公元372年正式傳入韓國,當時是三國時期的高句麗。[53]可是根據中國的記錄及佛教壁畫顯示佛教早於這個官方日子。[54]公元384年,百濟正式確認佛教傳入韓國。[53]而新羅因為缺乏良好的水路與陸路,延遲到公元535年才確認佛教已經傳入。[55][56]佛教促使當地需要很多負責繪畫用來供奉的畫像的巧匠,興建寺廟的建築師和讀寫佛經的學者,這樣便改變了韓國的文化。特別重要的是傳授了北魏鮮卑拓跋氏一種成熟的藝術風格。北魏藝術風格對高句麗與百濟的藝術影響深遠。南朝時期,百濟的巧匠加入了韓國獨有的元素,並且傳給了日本。韓國的巧匠精挑細選,結合了不同地方的風格來創作韓國獨特的佛教藝術風格。[57][58]

  當蘊含了北魏原型的高句麗佛教藝術展現了生命力與流動性的時候,百濟也與中國南朝保持緊密的接觸,這種緊密的外交接觸在百濟個性溫和的雕塑中得到證實。這就是那種在百濟雕塑上所表現的深不可測的笑容,被藝術歷史學家稱為百濟的微笑。[59][60]新羅也發展了獨特的佛教藝術傳統,它以半跏思惟像為標誌,是一個半跏趺坐冥想的彌勒菩薩佛像。另外一個一模一樣的彌勒菩薩佛像被送往日本作為改信佛教的禮物,現在存放在京都廣隆寺。 [61] [62] [63] 三國時期的佛教促使大量佛寺的興建,譬如百濟的彌勒寺(Mireuksa)與新羅的皇龍寺(Hwangnyongsa)。百濟的建築師都以工藝及興建皇龍寺的九層寶塔而聞名。[64][65][66]公元6世紀的韓國佛教藝術受到中國與印度的文化所影響,但開始顯現本土特色。[67]這些本土特色也可以在日本早期佛教藝術中見得到,某些早期日本佛像設計源自韓國,特別是百濟,或者是來自移居日本的韓國巧匠。[68]尤其是,這個彌勒半跏趺坐姿態,是韓國風格,然後傳播到日本。中宮寺的釋迦牟尼像與廣宏寺的彌勒佛像都可以證實這一點。雖然很多歷史學家把韓國描繪為僅僅是佛教傳播的途徑,但百濟在日本佛教傳統傳入與形成的過程中仍然擔當的主導的角色。 [69]

  統一新羅

統一後的新羅王朝,韓國進入了一個安穩的時期,當時正值中國的唐朝。唐朝與新羅交往頻繁,韓國佛教藝術風格深受中國影響。這個時期的佛教藝術得到國家資助而發展蓬勃,石窟庵(Seokguram Grotto)與佛國寺(Bulguksa)就是最好的證明。

  高麗時期

高麗國成立於918年,標誌著佛教藝術的新時代。高麗國國王慷慨地贊助佛教事業,佛教藝術得以繼續發展,特別是運用金銀油彩來製作佛經與畫像。[70]最觸目的傑作就是《高麗大藏經》,製作人員能夠準確無誤把大藏經雕刻於81340塊木板上。[71]這項成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認為是世界上佛教典籍中最重要最完整的語料庫,而且在工藝上展現出非常高的美學價值。[72]大藏經包含了律藏、經藏、論藏,而高麗大藏經則結合北宋、契丹、高句麗的大藏經版本,並有高麗高僧所添加的內容。[73]由於準確程度很高,現在中國,日本,台灣等地的大藏經以它為參考。[74] 高麗大藏經所用的木材都是來自韓國南部海島上的樺樹。為了防止腐爛,所用木材都經過三年海水的浸泡,三年風乾,雕刻完成後,掃上有毒瓷漆防止昆蟲侵害。

三國時期高句麗的539年的鍍金青銅佛像,現藏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File:Ddol-mangA.jpg 

三國時期百濟的銅造如來及両脇侍立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File:JulienpaulA.jpg 

統一新羅時期石窟庵內的釋迦牟尼佛像

File:Seokguram Buddha.JPG 

統一新羅時期大日如來鍍金青銅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File:Manarh1.jpg 

高麗時期10世紀—11世紀的千手觀音菩薩像,現藏於巴黎吉美博物館

File:Zw2.jpg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海印寺高麗大藏經

File:Prajnyaapaaramitaa Hridaya.png

  日本  參見:日本佛教藝術、禪宗及神社

日本國寶平安時代初期9世紀繪制的絹本著色《両界曼荼羅圖》中的胎藏界曼荼羅,現藏於日本京都的東寺。其中部的中台八葉院內的佛像,由上方開始順時針方向起,分別為寶幢如來、普賢菩薩、開敷華王如來、文殊菩薩、阿彌陀如來、彌勒菩薩、天鼓雷音如來、觀音菩薩,中央為大日如來。

File:Taizokai.jpg

飛鳥寺內建於609年的釋迦牟尼佛像

File:Asuka dera daibutsu.jpg 

飛鳥時代的寶冠半跏思惟彌勒菩薩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File:Periodo asuka, bodhisattva, VII sec, 03.JPG 

飛鳥時代的觀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File:Periodo asuka, avalokitesvara e mashasthamaprapta, VII sec.JPG 

飛鳥時代的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高32.45米

File:Horyu-ji09s3200.jpg

在佛教還未傳入日本之時,日本已經接受不同文化的影響,由繩文時代新石器時代的抽象裝飾線條到彌生時代及古墳時代的藝術,埴輪藝術。

  自從公元711年,大量寺廟與僧院建在奈良市,其中包括了五層高的佛塔-法隆寺的金堂[75]及興福寺。在政府贊助下,製作了無數畫像及雕塑。印度、中國、韓國、希臘的藝術都混合成自然主義的風格。日本佛教藝術的創作在8世紀到13世紀間的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和鎌倉時代顯得非常豐富。日本為佛像發展了一個極為豐富的藝術形象,有時甚至結合了印度教和神道教的風格。這種藝術可以是非常多樣,富有創造性和非常大膽的。

  12世紀到13世紀,自從道元禪師和榮西禪師從中國回到日本,日本開始發展禪宗藝術。禪宗藝術的特色就是原創繪畫譬如水墨畫與詩詞,特別是俳句,努力透過印象派和樸素的不二論的表達方式去展現世界的真諦。在一瞬間尋求啟蒙導致衍生了其他重要的藝術-日本茶道和日本花道。[76] [77]

奈良時代的奈良興福寺的阿修羅王像 (734年)

File:ASURA Kohfukuji.jpg  

奈良時代的奈良東大寺的盧舍那大佛像 (752年)

File:NaraTodaijiDaibutsu0212.jpg 

平安時代的兵庫縣一乘寺的三重塔 (1171年)

File:Ichijoji Kasai13bs4272.jpg

平安時代公元12世紀的絹本著色普賢菩薩畫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File:Fugen Bosatsu.jpg 

日本奈良東大寺南大門內的金剛木像 (1203年)

File:Nio guardians by Unkei in Nara.jpg

高德院內建於公元1252年的阿彌陀佛青銅像

File:Kamakura Budda Daibutsu front 1885.jpg 

禪宗祖師菩提達摩畫像,白隠慧鶴禪師(1686年-1769年)繪制

File:Bodhidarma.jpg 

  越南

位於越南芽莊市的大佛

File:Buddha statue, Nha Trang.jpg

越南寧福寺(Chùa Bút Tháp)千手觀音菩薩像

File:La statue de Quan Am dans la pagode But Thap 2.jpg 

越南大叻市的靈福寺

File:Linh Phuoc Pagoda 09.jpg

位於越南河內獨柱寺,屬於李朝時的建築

File:Chua Mot Cot.jpg

雖然越南地處中國南部,但是因為當地的佛教是從中國傳入,所以是北傳佛教國家之一。從1世紀到9世紀,越南東京是屬於中國領土(即東漢至西晉時期的交阯郡)。自從公元2世紀,儒學與大乘佛教開始傳入,然後慢慢非常流行。[78][79]在李朝,朝廷把佛教定為國教,各代國王都推崇佛教,甚至出家為僧,導致大量僧人湧現,處處皆寺的局面。由於確立了僧團制度,在各地負責教門公事,所以不但寺院林立,更建築得富麗堂皇。[79]

  越南南部以前屬於占城,由於鄰近柬埔寨,所以深受印度教藝術影響。越南南部的藝術風格與印度教藝術風格的最相似之處就是一些寺廟和砂岩雕像。到了莫朝,佛教藝術進入了全盛時期。

  南傳佛教藝術

自從公元前1世紀,路上絲綢之路受到在中東日漸強大的安息王朝所阻,羅馬人則越來越富裕,對亞洲珍寶日益渴求。這樣導致恢復了連接地中海與中國途徑印度的海上絲綢之路。縱使有些政治干擾,印度從貿易上影響了東南亞各國。這條貿易路途把印度、緬甸、泰國南部、柬埔寨、越南南部及其他海岸城市連接起來。

  在此後的一千多年中,印度的巴利語與梵語和印度文字,同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一起,再加上婆羅門教和印度教,通過頻繁的直接交往和宗教經典與文學如《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豐富了東南亞各國的藝術內涵。在公元1世紀至8世紀之間,柬埔寨扶南王朝藝術與緬甸孟族的藝術互相競爭,但兩者都衍生自笈多藝術風格。印度風格加上佛教形象的還願片和梵文石刻遍佈在了整個地區。

  公元9世紀至13世紀,發源於現代蘇門答臘島的三佛齊帝國與高棉帝國雖然互相競爭,但雙方都信奉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在13世紀從斯里蘭卡傳出,後來被泰國的素可泰王國所接納。[80]根據當時的上座部佛教證得涅槃的在家聖者也必須以僧侶身份度過餘生[81],從此那些寺廟群的建造在東南亞的藝術表達方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4世紀之後,伊斯蘭教文化在東南亞沿海地區,包括馬來西亞、印尼及菲律賓等地不斷擴散而且日漸盛行[82],上座部佛教集中在緬甸、寮國與柬埔寨等地繼續發展。

  斯里蘭卡 

公元前2世紀杜多伽摩尼王在阿努拉德普勒建造的 RuwanveliSaya 佛塔,高91米。[83]

File:Ruwanwelisaya.jpg

公元5世紀阿努拉德普勒王國時期在 Avukana 的佛像

 File:Avukana5.jpg

公元12世紀波隆納魯瓦王國時期在 Gal Vihariya 的佛像

File:Gal Viharaya 02.jpg

公元5世紀在 Sigiriya 的壁畫

File:SigiriyaFrescos1.JPG 

公元7世紀,佛教在印度的重要性逐漸下降的時候,阿育王派遣僧侶所傳的上座部佛教卻在過去幾百年裡於斯里蘭卡生根,並且塑造了當地文化。一些有特殊意義的文物,譬如被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的康提古城內的佛牙舍利與佛牙寺[84][85],和在阿努拉德普勒的古寺內的聖菩提樹。這棵菩提樹是在公元前288年用當年釋迦牟尼佛坐在其下得道的菩提樹的扦插苗移栽而存活至今的。

  佛牙寺建於15世紀,整個寺院建於6米高的基台之上,外圍有護寺河。寺內主要建築有中心大殿、鼓殿、長廳、大寶庫、誦經廳等。[86]

  緬甸 參見:緬甸佛教藝術

仰光大金寺的窣堵坡,高98米

File:Shwedagon-Pano.jpg 

蒲甘王國公元1091年興建的阿難寺的立佛像

File:Ananda-Bagan-Myanmar-38-gje.jpg 

蒲甘王國12世紀的浮雕,現藏於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File:WLA vanda Scenes from the Life of the Buddha Steatite Pagan Burma.jpg 

蒲甘王國11到13世紀的銅質佛像,現藏於保加利亞國家外國藝術展覽館

File:Buddha Statue NGFA.jpg 

比鄰印度的緬甸自然受到印度東部地區的強烈影響。緬甸南部孟族大約在前200年跟隨印度國王阿育王皈依佛教。像Peikthano的早期佛教寺廟可以追溯到1世紀到5世紀。孟族的佛教藝術主要是印度笈多王朝的風格,足以影響以後的時代。隨著孟族在大陸各地散居,他們的藝術風格在東南亞各地開花結果。

  在公元1057年蒲甘王國阿努律陀南征孟族王國特別是直通國之後,大批孟族僧侶來到蒲甘,蒲甘因此在此後800年成為佛教中心。11世紀到13世紀,蒲甘境內興建了成千上萬的舍利塔和佛教寺廟建築,其中約2000件仍然清晰可見。在仰光和曼德勒的博物館收藏了大量鍍金的裝飾以珠寶的佛像。

  泰國

公元4世紀始建、公元675年載於文獻的佛統大塔,高127米

File:Phra Pathom Chedi2.jpg 

曼谷玉佛寺翡翠佛像,傳公元前43年於印度製作,於公元457年入柬埔寨、1432年入泰國

File:Emerald Buddha.jpg 

14世紀素可泰王國的佛像,3米高由5噸黃金所製造

File:Phra Buddha Maha Suvarna Patimakorn, Wat Trai Mit, Bangkok.jpg 

14世紀素可泰王國的佛像

File:Sukhothai Wat Si Chum.jpg 

泰國佛教起源於公元前三世紀左右,時為印度阿育王遣派僧侶到東南亞宣揚佛教教義,其中一批到達泰國佛統府後,就以此地為傳教基地。[87]後來,隨著緬甸孟族王國擴展版圖,印度商旅把笈多王朝的印度及佛教藝術傳入泰國。自9世紀,泰國不同派別的藝術都受到同樣信奉大乘佛教的高棉帝國與三佛齊的強大影響。9世紀末,泰國藝術創出如清流的表達方式,主題像萬神殿般創造很多大乘佛教的菩薩造型。

  13世紀,上座部佛教從斯里蘭卡傳入,同時泰國人剛剛建立素可泰王國。在泰國佛教,非常俏麗的形象,有時候配上非常幾何和幾乎抽象的圖像鼓舞了新的信念。

  14世紀至16世紀的大城王國,佛像更披上華麗服裝和以珠寶作裝飾。許多泰國雕塑或寺廟往往是鍍金的,有時還鑲嵌了很多裝飾。

  寮國

16世紀始建的塔鑾寺佛塔

File:PhaThatLuang.jpg

18世紀寮國佛像

File:Bouddha Bhûmisparsha-Mudra.JPG 

寮國琅勃拉邦的香通寺

File:Wat Xieng Thong (Luang Prabang, Laos).JPG

位於寮國琅勃拉邦的大蓮花佛塔(That Makmo )

File:That Makmo temple (Laos2009).jpg

寮國的佛教藝術的發展與鄰近地區包括泰國有密切關係。建築物與雕塑採用的材料以木材為主,配以油漆及光漆作粉飾。15世紀末,與泰國素可泰的佛像風格非常相似。自16世紀,寮國佛像風格開始成形,身材傾向瘦峭,手與腳比較修長。

  柬埔寨 參見:吳哥窟及吳哥古迹

吳哥城巴戎寺大梵天王塔的浮雕

File:Faces bayon.jpg

在1150年至1175年間的佛像,現藏於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File:Buddha shielded by Naga.jpg 

10到11世紀的觀世音菩薩像,現藏於巴黎吉美博物館

File:Bodhisattva Musée Guimet 27971.jpg 

喜金剛曼荼羅像,現藏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藝術展覽館

File:Nswag, cambogia, hevajra mandala, XII-XIII sec. 02.JPG 

公元3世紀到6世紀,柬埔寨曾經是信奉印度教與大乘佛教的扶南王國的中心地帶,它的領土曾西至緬甸,南至馬來西亞。它不但對政治產生很大影響,還吸收了印度文化。根據宋代《太平御覽》引述三國時期吳國康泰的《扶南土俗》說:「扶南之西南有林揚國,去扶南七千里,土地奉佛,有數千沙門。持戒六齋日,魚肉不得入國。 一日再市,朝市諸雜米、甘果、石蜜,暮市但貨香花。」又說:「扶南國人最大居舍,雕文刻鏤,好布施,多禽獸。王好獵,皆乘象,一去月餘日。」《太平御覽· 林陽國》說:「林陽在扶南西七千餘里,地皆平博,民十萬餘家,男女行仁善,皆侍佛。」可以見到大乘佛教在當地十分盛行。[88]在普農多出土的印度教八臂毗濕奴立像、持斧的印度英雄羅摩立像與在吳哥附近發現的大量笈多風格的砂岩制佛頭和佛立像,都可以證明6世紀的柬埔寨美術受到印度造像藝術的深遠影響。[89]

  公元9世紀到13世紀,大乘佛教與印度化的高棉帝國主宰了東南亞大部分的地方,更對當地的佛教藝術有深遠影響。在當時的高棉境內,曾於今日的柬埔寨和泰國等地興建900座寺廟。

  吳哥王朝時期,大型寺院與城市組織能夠管理1百萬居民。雖然柬埔寨大量的佛像在吳哥古跡內保存下來,但其他城市卻受到有組織的搶劫所重創。

  高棉藝術的特色是通過喜氣洋洋的表情來展示高度的靈性,而不採取細長線條和附加的修飾。

  印尼

婆羅浮屠全景

File:Borobudur-Nothwest-view.jpg

婆羅浮屠的主佛塔

File:Stupa Borobudur.jpg

東爪哇新柯沙里的般若佛母像

File:Prajnaparamita Java Front.JPG 

婆羅浮屠附近的 Mendut 寺的9世紀大日如來同協侍的觀音菩薩和金剛手菩薩的雕像

File:Buddha Mendut.jpg

印尼包括爪哇與峇里島的文化自從1世紀便受到印度佛教文化所影響。這樣大大豐富了東南亞的視覺藝術,譬如建築與雕塑。後來在大陸冒起的扶南王朝與吳哥王朝都是充滿印度文化色彩的國家。這個時候,發源於蘇門答臘島巨港信奉大乘佛教的三佛齊王國剛剛成立。當發源於爪哇的夏連特拉王朝在馬來西亞半島擴張,大乘佛教與金剛乘便傳入這些地方。見證佛教藝術的歷史遺跡有位於日惹附近的婆羅浮屠與般若佛母像。

  整個婆羅浮屠從上往下看就像佛教金剛乘中的一座曼荼羅,同時代表著佛教的大千世界。[90] 塔基是一個正方形,邊長大約118米。這座塔共九層,下面的六層是正方形,上面三層是圓形。頂層的中心是一座圓形佛塔,被七十二座鐘形舍利塔團團包圍。每座舍利塔裝飾著許多孔,裡面端坐著佛陀的雕像。

  近代發展

印度安得拉邦 Hussain Sagar 湖白色花崗巖佛像,1992年落成高18米。

File:Buddha 004.jpg 

一般來說,亞洲各地的新佛教畫像及雕塑是非常注重傳統。我們可以從佛陀肖像的身體姿勢和手勢、耳孔和頭髮和衣服、菩提樹與荷花的象徵意中追溯佛教過去一千年的文化,種種特徵都得到肯定。因此新造的佛教藝術作品會承繼傳統模式,而不是突顯個人的藝術表現手法。

  這種十分傳統的藝術在未與西方文化接觸之前,也會發展地區風格。特別是在日本、泰國、韓國或巴厘島,與西方文化在激烈交流時,雙方都進一步發展區域風格。因此,他們建立現代的佛教藝術。然而,這種藝術雖然有宗教背景,但往往以裝飾為主,而不是根據宗教習俗來建造。在展現的過程中,無論是雕塑或繪畫,當中的傳統佛像、佛教意象和語言形式被放在一個新的側重藝術的背景中。

位於香港大嶼山1993年建成的天壇大佛旁的六天母獻供像。

File:BuddhisticStatuesHKe1.jpg 

自從12世紀,除少數地區像喜馬拉雅山區外,佛教在印度主要地區慢慢消失,最終被英國的殖民統治者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拋棄。20世紀中期,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司法部長-賓勞·安貝卡博士(Dr. Bhim Rao Ambedkar)帶領很多賤民轉信佛教,並開始摩訶菩提寺與阿旃陀石窟的修復工作,重新製作被遺忘的傳統佛像,為宗教活動中使用。[91]其他佛教地區,譬如日本、西藏、斯里蘭卡和泰國,捐贈給了雕像和照片,促進了這個行動。由於新的印度佛教文化仍然是相對年輕,仍沒有固定的意象經典出現。唯有在風格上混雜了日常生活中表達手法非常豐富的的印度教藝術。

  另一方面,中國的現代畫家也以佛教為繪畫題材。譬如溥心畬、張大千、呂佛庭、章曉航、董夢梅、奚淞、釋果梵等人以水墨畫表達佛教內容。徐悲鴻則以西洋油畫來繪畫弘一大師像; 李自健先生,也以逼真手法繪畫星雲法師、聖嚴法師的肖像。隨著漫畫及動畫越來越風行,更除了佛教漫畫,豐子愷的《護生畫集》被視為鼻祖,蔡志忠的連續佛教漫畫也佔了一席位,其他還有李百智的動畫《小和尚一家親》。他們讓佛教藝術在漫畫及動畫的創作空間繼續發展。[29]

  在台灣方面,近年來佛寺建築也放棄了傳統中國寺院的佈局,沒有了中軸線,建材已改用鋼筋水泥混凝土,外形上模仿木造的宮殿式樣慢慢被淘汰,走向現代的簡約設計,外形由簡單的縱橫線、圓弧線所構合而成,成了現代佛教建築的風格。[92]

  參見

佛教

佛教歷史

佛教建築

佛教文學

佛教音樂

  注釋

^ 《法嚴義疏十一》:「依《僧祗律》有舍利名塔婆,無舍利名支提。」《大日經疏五》:「復次梵音,制底與質多體同。此中秘密謂心,為佛塔也。」

^ 法顯於399年由長安出發,經過西域諸國,穿越大沙漠,翻越帕米爾高原,週遊了北、東、中印,參禮佛跡,經過獅子國,繞行南海、東海於412年至山東登陸,前後共十三年。法顯著有《佛國記》,此書向為中外學者所推重,已經翻譯成多國文字,同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一起被研究中世紀亞洲歷史的人視為瑰寶。

^ 《僧祐錄》卷二的記載,「《維摩詰經》二卷闕,……魏文帝時,支謙以吳主孫權黃武初至孫亮建興中所譯出。」

  參考來源

James Huntley Grayson. Korea: A Religious History. UK: Routledge. 2002. ISBN 0-7007-1605-X (英文).

方立天、華方田. 中國佛教簡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8-1. ISBN 9787801232281 (簡體中文).

  腳註

^ 1.0 1.1 1.2 1.3 1.4 陳聿東. 佛教與雕塑藝術.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年12月. ISBN 720101327 (簡體中文).

^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六》.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Jan 19, 2005 [2009-02-01] (繁體中文).

^ 3.0 3.1 施孟宏. 佛像的起源. 華宇出版社. 1984年 (繁體中文).

^ 《阿育王傳》.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2008-10-10] (正體中文).

^ 蔣秉植. 蓮花與佛教的不解之緣. 佛學研究網 [2008-10-20] (簡體中文).

^ 釋道心. 來自古印度佛陀時代的菩提葉. 佛教在線. 2008-07-08 (簡體中文).

^ 吳永猛. 禪宗圓相論探原. Jul 23, 1997 [2009-02-02] (繁體中文).

^ 漢族音樂-儀式音樂-佛教音樂. 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2009-2-12] (zhant).

^ 慧雲. 佛教音樂. 佛音網站 [2009-2-12] (簡體中文).

^ 八大讚 [2009-2-15].

^ 淨宗共修課本 楊枝淨水 [2009-2-15].

^ 12.0 12.1 12.2 釋慧雲. 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下). 香港佛教. 香港佛教聯合會 [2009-2-14] (正體中文).

^ 馬銀芳. 淺議唐代佛教雕塑藝術的發起與流變. 中國: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藝術設計. 2008年 (簡體中文).

^ SEATED BUDDHA, FROM MATHURA, INDIA, SECOND CENTURY. RED SANDSTONE, 2' 3 1/2" HIGH. ARCHEOLOGICAL MUSEUM, MUTTRA.

^ 《南傳大藏經》的《小部》的《本生經》第22篇第539本生譚。

^ 16.0 16.1 16.2 建築. 佛教大學 [2009-02-04] (簡體中文).

^ 17.0 17.1 見諶法師 . 佛塔東傳之變遷 佛教藝術中的佛塔及形式(二). 中台山佛教基金會 [2008-11-14] (正體中文).

^ 孫毅華. 敦煌石窟全集.石窟建築卷. ISBN 9620752945.

^ BUDDHIST ART & ARCHITECTURE. India Picks [2008-11-14] (英文).

^ 鄭瑜華. 漫談中國佛教造像的審美. 世界佛教論壇. 2008-09-12 [2009-2-4].

^ 方立天(2001年)

^ 見蕅益大師《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 23.0 23.1 23.2 23.3 23.4 釋慧雲. 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 香港佛教532期. 香港佛教聯合會 [2009-2-12] (正體中文).

^ 方立天(2001年)

^ 董輝; 閻丙離. 龍門石窟旅遊資源的保護. 《地域研究與開發》. 河南省漯河師範. 1997年16卷1期 (簡體中文).

^ 龍門石窟保管所 《龍門石窟》 1961年

^ 我國現存最早的塔——嵩岳寺塔. 中國嵩山少林網 [2008-11-14] (簡體中文).

^ 嵩岳寺塔. 鄭州市人民政府. 2008-08-21 [2008-11-14] (簡體中文).

^ 29.0 29.1 釋聖嚴. 佛教藝術的承先啟後. 中華佛學研究所. 1998年4月11日 [2009-2-15].

^ 《隋書》卷13 音樂志上 [2009-2-14].

^ 31.0 31.1 俗講:中國佛教的俗文學. 中國佛教文化網. 2008-9-17 [2008-10-10] (簡體中文).

^ 連瑞枝 (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生). 《中國中古時期的盂蘭節》. 圓光佛學學報 第三期 (1999.02). 1999年2月 (正體中文).

^ 漫談「佛畫」與「佛曲」. 香港佛教聯合會. 2007-10-18 [2008-11-11] (繁體中文).

^ 唐代佛曲. 佛教線上. 2008年03月31日 [2008-11-11] (正體中文).

^ 唐代概觀. 逢甲大學 [2008-10-13] (正體中文).

^ Needham, Volume 4, 137.

^ 河南開封佑國寺. 中國佛教網河南站. 2008年08月22日 [2008-11-14] (簡體中文).

^ Iron Pagoda. Chinadaily.com.cn - Ministry of Culture [2007-03-29] (英文).

^ Needham, Volume 4, 141-142.

^ 開元寺桑開蓮花. 中國華文教育網. 2007年06月20日 [2008-11-14] (簡體中文).

^ Needham, Volume 4, 131.

^ The Wooden Pagoda of Yingxian. Dias del futuro pasado. 2006-09-04 [2007-03-29] (西班牙文).

^ 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和塔(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中國網. 2007-09-19 [2008-11-14] (簡體中文).

^ 隆興寺. 隆興寺 [2008-11-27] (簡體中文).

^ 宋朝建築. 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 2008-3-31 [2008-11-27] (正體中文).

^ 陳清香. 論雲岡石佛式樣的源流. 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2008-11-11] (正體中文).

^ 藏傳佛教法器. 中國網. 2008-07-02 [2009-2-5] (簡體中文).

^ 藏傳佛教象徵符號與器物圖解(KA1020). 時報悅讀網 [2008-11-1] (正體中文).

^ 吉祥八寶圖矢量素材. 設計之家 [2008-11-1] (簡體中文).

^ 佛教八寶.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2008-11-1] (簡體中文).

^ (英文)Crown. Arts of Korea.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於2007年1月9日查閱.

^ Grayson (2002年),第 21 頁

^ 53.0 53.1 Grayson (2002年),第 25 頁

^ Grayson (2002年),第 24 頁

^ Peter N. Stearns and William Leonard Langer.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 ancient, medieval, and modern, chronologically arranged.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 ancient, medieval, and modern, chronologically arranged. Houghton Mifflin Books. 2001. ISBN 0-395-65237-5.

^ Korea, 500–1000 A.D.. Timeline of Arts History.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2007-01-09] (英文).

^ Grayson (2002年),第 27 與第 33 頁

^ Korean Buddhist Sculpture, 5th–9th Century. Timeline of Arts History.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2007-01-09] (英文).

^ 瑞山磨崖三尊佛像. 韓國觀光公社 [2008-10-09] (正體中文).

^ Korean Buddhist Sculpture (5th–9th century).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英文).

^ Miroku Bosatsu, Miroku Nyorai - Japanese Buddhist Saviour of the Future. Mark Schumacher [2008-10-09] (英文).

^ HOLLAND COTTER. Japanese Art and Its Korean Secret. kenyon.edu. 2003-4-6 (英文).

^ JAPANESE ARCHITECTURE IN KYOTO. 増田建築研究所ホームページ (英文).

^ Banister Fletcher, Dan Cruickshank. Sir Banister Fletcher's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ISBN 9780750622677 (英文).

^ Horyuji Temple (7th-8th centuries onward). orientalarchitecture.com (英文).

^ Shin Young-hoon. ARCHITECTURE. indiana.edu (英文).

^ Korea, 500–1000 a.d..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2008-11-1 (英文).

^ Korean Influence on Early Japanese Buddhist Sculpture. buddhapia.com (英文).

^ James Huntley Grayson. Korea: A Religious History. Routledge. 2002. ISBN 9780700716050 (英文).

^ Korea, 1000–1400 a.d..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英文).

^ The Korean Tripitaka [2008-10-09] (英文).

^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UNESCO. 4-9 December 1995 [2008-04-14].

^ Tripitaka Koreana at Haeinsa Temple. Cultural Properties Administration [2008-04-14].

^ Haeinsa Temple Janggyeong Panjeon, the Depositories for the Tripitaka Koreana Woodblocks (PDF). UNESCO [2008-04-14].

^ Horyuji, near Nara. Sacred Destinations [2008-10-10] (英文).

^ 陳信甫、林珊妏. 中國禪風對日本庭園風格之影響-以京都地區為例. 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2002-03-01 [2008-10-10] (正體中文).

^ 吳永猛. 禪畫研究的回顧. 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1984-09-01 [2008-10-10] (正體中文).

^ 越南佛教. 漢文電子大藏經系列 [2008-10-11] (正體中文).

^ 79.0 79.1 越南佛教史. 中華佛教在線 [2008-10-11] (簡體中文).

^ Keat Gin Ooi.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from Angkor Wat to East Timor. ABC-CLIO. 2004:  p1126. ISBN 9781576077702 (英文).

^ 《增一阿含經》:無有阿羅漢還捨法服,習白衣行。

^ Patrick Heenan, Monique Lamontagne. The Southeast Asia Handbook: Indonesia,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Singapore, and Thailand. Taylor & Francis. 2001 [2009-02-03]. ISBN 9781884964978 (英文).

^ {{cite web

^ 崔中慧. 南亞、東南亞佛教藝術. 佛門網站 [2008-10-11] (正體中文).

^ Sacred City of Kandy.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 [2008-10-11] (英文).

^ 佛牙寺:斯里蘭卡的宗教聖殿. 央視旅遊. 2008-07-14 [2008-10-19] (簡體中文).

^ 泰國基本簡介. 泰國觀光局 (正體中文).

^ 桑吉. 中泰兩國的佛教文化交流. 法音2003年第01期 [2008-10-31] (簡體中文).

^ 柬埔寨美術. 世紀在線中國藝術網 [2008-10-31] (簡體中文).

^ A. Wayman. Barabudu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a Buddhist Monument.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1 (英文).

^ 王秀蘭、廖季芸. 印度佛教復興與普濟會. 美佛慧訊. 2001年 [20008-10-31] (正體中文).

^ 陳清香. 當代佛教建築所反映的佛教生態 [2009-2-15] (正體中文).

  延伸閱讀

  中文書籍

方立天、華方田. 中國佛教簡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8-1. ISBN 9787801232281 (簡體中文).

賴永海.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2-01. ISBN 9787532528707 (簡體中文).

唐道世(唐代)著.《法苑珠林》

  英文書籍

Robert E. Fisher. Buddhist Art and Architecture.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93. ISBN 0500202656.

Foltz, Richard. Religions of the Silk Road. Nueva York: St. Martin』s Griffin. 1999. ISBN 0-312-23338-8.

Jarrige, Jean-François. Arts asiatiques - Guimet. París: Editions de la Reunion des musees nationaux. 2001. ISBN 2-7118-3897-8.

Lee, Sherman. A History of Far Eastern Art (5th Edition).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003. ISBN 0-13-183366-9.

Meher McArthur. Reading Buddhist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2. ISBN 0500284288.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4, Part 3. Taipei: Caves Books, Ltd. 1986.

Scarre, Dr. Chris (editor). Past Worlds. The Times Atlas of Archeology. London: Times Books Limited. 1991. ISBN 0-7230-0306-8.

Huntington, Susan L.. Early Buddhist art and the theory of aniconism. Art Journal. 1990, Winter.

  法文書籍

Jarrige, Jean-François. Arts asiatiques- Guimet. Éditions de la 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 Paris. 2001. ISBN 2-7118-3897-8.

  西班牙文書籍

Dietrich Seckel. El Arte Budista. Barcelona: Praxis; Seix Barral.. 1964.

Osvaldo Svanascini. Breve Historia Del Arte Oriental (2 Tomos). Buenos Aires: Editorial Claridad. 2001. ISBN 950-620-053-X.

  德文書籍

Robert Beer. Die Symbole des tibetischen Buddhismus. Kreuzlingen: Hugendubel. 2003. ISBN 9783720524773.

Louis Frédéric. Buddhismus - Götter, Bilder und Skulpturen. Paris: Éditions Flammarion. 2003. ISBN 2080210017.

Anke Kausch. Seidenstraße - Von China durch die Wüsten Gobi und Taklamakan über den Karakorum Highway nach Pakistan. Köln: DuMont. 2001. ISBN 3770152433.

Martin H. Petrich. Vietnam, Kambodscha und Laos: Tempel, Klöster und Pagoden in den Ländern am Mekong. DuMont Reiseverlag. 2004. ISBN 9783770143986.

Bernd Rosenheim. Die Welt des Buddha. Frühe Stätten buddhistischer Kunst in Indien. Mainz: Verlag Philipp von Zabern. 2006. ISBN 9783805336659.

Hans W. Schumann. Buddhistische Bilderwelt. Ein ikonographisches Handbuch des Mahayana- und Tantrayana-Buddhismus. München: Hugendubel. 1993. ISBN 9783424008975.

Dietrich Seckel. Kunst des Buddhismus. Werden, Wanderung und Wandlung. Baden-Baden: Holle. 1962. ISBN 9783873552043.

Gabriele Seitz. Die Bildsprache des Buddhismus. Düsseldorf: Patmos. 2006. ISBN 9783491724860.

  越南文書籍

Lê Mạnh Thát. Lịch sử Phật giáo Việt nam. 1999.

Nguyễn Lang. Việt Nam Phật giáo Sử Luận. 1979.

  外部連結

(中文)雙林寺. 世界佛教音樂介紹. 佛音網站.

(中文)銅雕壁畫. 銅雕壁畫. 佛教銅工藝品.

(英文)Dharmapala Thangka Centre - School of Thangka Painting - Kathmandu / Nepal

(英文)喜瑪拉雅藝術

(英文)Gallery of threatened Afghan Graeco-Buddhist art UNESCO

(英文)Symbols for the Buddha

(英文)Korean Buddhism

(英文)Rama IX Art Museum

(英文)Art and identity: The rise of a new Buddhist imagery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B%E6%95%99%E8%97%9D%E8%A1%93

台長: 阿楨
人氣(8,05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術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不合時宜的憂思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一百位巨匠》

圖博館
“世界第一立佛”藏四川深山“身世”成謎2017-02-21四川日報

據四川日報21日報導,在宜賓市屏山縣龍華古鎮海拔891米的山峰上,一尊神秘的大佛,吸引了海內外眾多遊客的目光。自2001年3月,阿富汗巴米揚兩尊高53米和35米的站立佛像被炮火無情摧毀後,這尊32米高的八仙山大佛,就從世界第三立佛變成了世界第一立佛。
  八仙山大佛(網絡圖)
八仙山大佛,位於龍華古鎮西面的八仙山上。八仙山海拔891米,山峰像一道高聳入雲的屏障,常年白雲纏繞,彷若仙境。山頂可觀雲海日出,遠眺老君山、近觀五指山。
  遊人登山到達山頂處,可見用深浮雕手法鑿成的釋迦牟尼立像一尊,大佛面向東方、雄偉莊嚴。《中國大百科全書》開列的世界十大佛像,八仙山大佛榜上有名。但問及何時興建,何人雕造,均無人知曉。
除了“身世”不詳,八仙山大佛,還有著與全國各地的佛像迥異而獨特的造型。
  一是沒有唐代佛像頭部的高肉髻,水滴狀的耳垂,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兩耳垂肩,這尊佛像是典型的招風耳;二是它的肩上沒有哲那環和搭鉤;三是頸上沒有三道頸線,頭像直接放在肩上;四是戴手鐲,按照佛教的儀軌,佛像不戴手鐲,只道高聳入雲的屏障,常年白雲纏繞,彷若仙境。山頂可觀雲海日出,遠眺老君山、近觀五指山。
  綜合上述,部分專家認為八仙山立佛顯得不倫不類:從整體上來說,它是一尊釋迦牟尼或者接引佛,但細細一看,卻既不像佛像,也不像菩薩。不過也正因為這樣,它才具有世界唯一性,由此,也留下千古待解之謎。
  佛像獨特造型有何寓意、雕造者又是何人?這其中玄機都等待人們去解答。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2_21_395292.shtml
2017-02-21 21:42:20
日本藤素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1 12:17:5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