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的撞擊 黃鼎殷醫師
我們內在真正的感覺每一刻都可能會不一樣,現在這一刻我內在心的感覺告訴我是這樣,但是下一刻可能又會不一樣,所以調整內在真正的感覺它事實上也是一個發現的過程。
我們常常會固守某一種立場,或者習慣用某個概念或是某個邏輯的結構來說服,甚或壓倒對方,並且引以為傲,然後你就會更緊抓著這樣的模式不放,這是一種人類的生存策略,我也曾經如此,但是就我在大二的時候,我遇見了我的老師 王鎮華老師,那時候我跟他對話完之後,我內在的掙扎很大,因為當我在跟他討論事情的時候,我看不到他的立場,不論你講什麼,你會發現他都不斷地在調整,你沒有辦法在理上勝過他,但是你心裡又很清楚地知道他說的是對的。那時候當我跟他談完之後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只知道自己內在的某些東西被瓦解了,我的心裡覺得害怕,也感覺很慌,但是它後來對於我的幫助非常的大。
所以,當你們在某些時候,發現自己內在某些東西被發掘、被撞擊,甚或被動搖的時候,不要急著反應,因為你可能還不知道那是什麼,但是你要懂得珍惜那個當下,你要細細地去體會與領悟內在的感覺,因為那是一個對於內在自我探索非常寶貴時刻!
這個暑假我經歷了許多如黃鼑殷醫師所說的「衝擊」大部分與「老師有關」--整個八月我近乎瘋狂地當學生,上著不同的課—對其中一位老師的「感覺」,如前幾天留言在Facebook上的是:
□最近一邊寫東西也一邊看了很多
上課時也一直在觀察不同老師的教學法
突然覺得:
「自己不會做才去教別人」這句話也許是有道理的
至於哪些人屬於這種
我還一時無法判斷
因為自己也是老師,總會在自己難得能當個學生時,仔細觀察之。這位老師沒帶給我什麼衝擊,反而我有一堆問題想問他:
「你能不能不要只講理論?教我們如何使用這些技巧啊?拿一個實例來說明啊?不然拿你自己寫的作品給我們看啊!」
上這種老師的課(寫作),學生的作品不斷被嫌被挑惕,這樣不好那樣也不好,沒有錯,我們都還不是行家,會有很多毛病,可是會差到一無可取嗎?( 想當初我們還不是交了作品被篩選,才能去上課的嗎?) 還是因為授課對象是成人,所以就不該享有一點讚美或鼓勵,反正我們應該早已習慣這種「凡事比較到死」、「看人總先看見缺點」的文化?
以前在Dartmouth上Creative Writing時,老師很少直接批評我們寫得好或不好,因為好或不好全是個人主觀,而寫作課不該是將所有學生變成老師的分身,只寫老師喜歡的東西。我們閱讀同學們的作品,私底下就會自己「看出」彼此技巧高低,不用老師點名張揚;而老師的工作就是「問問題」,讓你自己看出作品的問題在哪裡,所以上起課來收穫滿滿,而不是三個小時都在聽老師罵人……
常聽大學生抱怨,大學裡有很多老師很會做研究,但不會教書,這確實是兩碼子事啊!就好像不是所有出國唸過書、寫過英文論文的人就可以教英文一樣,「教學」是有張法、有技巧、有不同層次的…我在猜,那些專門教授「需要一點天份」才能發揮的科目或技術,如:音樂、寫作、攝影等的老師,是不是比較容易陷入「天才看不見別人、看不見不同高度的世界」的迷思?因為他本人極有天份,也許他並不清楚由靈感轉變成文字,再變成商業性作品的過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因為對他而言一切都是自然發生;可是現在要教學,面對也許不是那麼有天份或者技巧不純熟的學生,他只在旁邊不斷地問我們:「怎麼學不會呢」、「就是這樣那樣,然後這樣那樣,如此簡單而已啊…多看點別人的作品嘛,好好學一學!」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看出當中的可笑點?這種話誰不會說?關於寫作的理論,網路上找Google大嬸就有一堆,我還需要你做什麼?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看過別人的佳作,就轉變成自己的作品,那全台灣不就滿街都是作家了?既然是在教寫作,老師是不是不該讓學生以為:如果我不是那個天生厲害到看過別人的作品,就能內化加變化地成為自己作品的人,就準備轉行找別的興趣吧,因為我天生不適合走這條路。如果寫作班一開始就是在找天才,何不明說?但如果我已經是天才,我何必要上寫作班?寫作老師何用呢?先去算命比較快吧?!顯然在「有沒有天份」和「可不可寫一篇好作品」之間沒有絕對必然的關係啊!
身為學生,總會希望遇到像黃醫師文中所述的「那種老師」,那才叫如沐春風,已經屬於「人生導師」的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