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19 09:27:52| 人氣4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領悟,這條路上(1)橋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寫拉勞蘭收穫節系列告一段落,然而最早起於拉勞蘭的一路領悟,則是在祭典之前就開啟的。

知本收穫節剛過,緊接著的就是隔週舉行的拉勞蘭收穫節。那一週剛好我們館辦教師研習,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對考古活動有興趣的教師,我們同事三人各帶一輛中巴帶老師去東海岸看遺址。由於都蘭糖廠就在附近,我很想帶有興趣的老師去看看目前糖廠的地方文化館以及目前族人所做的事情,於是就宣布有興趣的老師可以跟我這一車,但是中午吃過飯後沒有機會午休。這樣的恐嚇還是吸引了將近廿個老師,於是我們頂著熱氣與睡意認真地聽取Siki精采且發自內心的解說,從Eki的木雕展到「微弱的力與美」展覽移師糖廠的現場,這些展板除了都蘭以外,當然還有港口與新香蘭,拉勞蘭青年會年輕人的笑容始終不變地立在那裡。

當時我就跟老師說:「哎呀這個部落就在下午要去的舊香蘭遺址附近,有時間的話很想帶你們去。」當然時間是不允許的,同事已經打手機來催我們趕快出發跟他們會合。於是我們趕快出發,卻在過了太麻里時才知道另外兩車的人還在另一邊的東河看遺址,是我miss掉了以為下午純看舊香蘭遺址的行程。這下可好,再折返回去不可能也不值得了,於是我徵詢老師的意見改到新香蘭去,一來因為這樣剛好可以跟先前在都蘭「微弱的力與美」展板內容搭起來,二來是拉勞蘭的會所與部落若以新博物館的看法來看就是個超棒的博物館,三來更重要的是,我很想讓老師有機會認識台東在地活出部落的部落,一個活著且活躍的部落。


感謝撒可努對我的請託不曾拒絕,即使在最忙的時刻。老師們先到會所坐下,由建宗為他們解說並回答問題。那一刻的感覺很棒,老師們有機會接觸部落的年輕人,從中感受並且提問;年輕人也能以第一人稱的身份自在自信,與老師們互動有關原住民與自身部落的事情。那一刻我也輕鬆安適地跟在外頭整理榕樹葉準備做頭飾的斯乃泱聊起天來,就像個渡船夫將渡河人載交到彼岸安心看著接他們上岸的人而可以小休一下。

建宗說撒可努大哥在營地那裡忙,於是我就帶老師他們走到那個場地。一路上,老師也問了我很多台東地方跟部落的事情,還有我來到台東與部落相處的過程,其中有個老師的感受非常強烈。撒可努他們正在忙著教高中生如何整理晚上要睡的場地,這些金山高中原住民社團的學生是來準備體驗拉勞蘭收穫節的。撒可努很能教育人,即使是面對老師也總能講得讓人心服不已。他介紹金山的老師給我們的老師認識,自然、堅定、自在輕鬆地敘說對於當今教育環節的看法,以及部落教育的重要性。當時剛好有個外地來的富貴人家出身的小孩子已經在部落好幾天了,纏著撒可努打斷我們的談話,當場從撒可努給他的回應讓我們看到撒可努是怎麼教孩子的。到最後,我們的老師央求跟撒可努一起照張像留念,他們非常感動,第一次見識到這樣的部落以及這樣在部落的人。

返回車子途中,老師們紛紛表達他們來到這裡對拉勞蘭的反應,剛剛那位感受很強烈的老師再次這麼對我說:「真是太謝謝你了,如果沒有你帶我們來這裡,我們根本沒有機會認識到這個部落。雙邊橋樑這個工作不是誰都可以做,你對部落這麼了解跟人關係又好,一定要好好做下去,太重要了。」

她那不斷的讚賞與打氣,讓我笑得有點苦澀,卻也感激莫名這句話所帶來的救贖。

先前這位老師讚賞我所做的事情時,我曾表露其實自己累了也不知道這樣下去有什麼意義想要離開。到了營地聽了撒可努對我的介紹以及他的一席談話,這位老師更是不吝表達她的感受與想法叫我一定要好好繼續。後來這位老師甚至掏出千元大鈔:「麻煩你幫我買兩箱米酒送給青年會,這個部落太讓人感動了,我沒有辦法表達什麼,這是一點點心意不成敬意。」離開遺址後我就跟另一名約好要在舊香蘭碰面的同事返回部落雜貨店將兩箱米酒送了過去。我這人也是熱血派的隔天就回贈這位老師「微弱的力與美」專刊,這本目前除了撒可努「山豬‧飛鼠‧撒可努」以及「獵人學校」以外最能了解他的堅持的出版品,能夠跟人這樣分享認識部落的感覺於我也是珍惜的。

這位老師讓我感動的是,除了她體察到我當下身處困境的細微反應卻依然堅定表達她所認為做對的事是什麼而不斷肯定,還有那劍及履及領受到來自部落的感動就即時具體回應。她那如及時雨的鼓勵讓我體認到,我在台東這四年並沒有白費,不管是美的亦或痛的,這些都是成為橋樑很寶貴也是必須的總和。是的,我不會是部落的人,但我可以是邀人一起來認識部落的那個人。這樣的人,是需要的,特別是當我已有了諸多多元文化的體驗之後。

謝謝台北的柳老師,妳的一番談話與行動,開啟了我處身新天地時代的task與enjoyment。或許這一切,才將要開始。也希望有那麼一天,渡船夫能有這機會與最初的渡河人再度把酒言歡,笑談當年種種,在這條路上。

台長: 思乃泱
人氣(4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斯拉勞蘭 |
此分類下一篇:香港人在香蘭
此分類上一篇:領悟,斯拉勞蘭(5)共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