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03 14:28:24| 人氣1,4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進劇場《演員運動2014 — 契訶夫的花園》︰是時候聚合演員


攝影︰張志偉



粗略搜集一下資料也會知道,這種稱為「Actors Lab」(演員運動)的活動並不是新鮮的事情,在世界不同地區一直也有類似的演員聚合,非以製作演出為目的,純然地集合演員並一起鑽研、探索有關演技及其他劇場可能性。不少藝團更將之發展成國際性的表演者交流活動,較出名的如丹麥Eugenio Barba等人創立的歐丁劇團,每年均邀請外國包括台灣香港等演者到來參與短期交流,他們將介紹自身戲劇體系同時,也讓自身藝團演者與外來者分享不同的演藝經驗,互相成長。交流會最後會有一個參與者分享會,歐丁劇團會邀請附近的鄰居好友作為觀眾,在劇場或草地上分享酒食,觀賞參與者在交流分享上的創作過程,而其不一定是演出或成果。這樣的演者交流分享,與現在「進劇場」舉行的很相似,不過今次的活動規模較小,也是香港少見。

 

只是我們作為被一個又一個演出製作,單張資訊充裕,買與賣的身份明確,內容清晰簡潔而養慣的觀眾,如果不是對演員及劇場有一定的認識或濃厚的興趣,確實較難想像所謂不以演出為最終目標的「演員運動」是怎樣的一回事,在單張沒有明確說明演出故事大概及可供消費的想像時,觀眾很難下定決心觀看一場事先張揚沒有結果的表演,致令這個資源有限規模很小的活動因未能吸納更多觀眾而變成是更為少眾的活動。以香港政府文化機關不知從哪學來希望以量化來衡量藝術事業成就的奇怪邏輯來看,這個節目並沒有達成觀眾拓展(以觀眾人數來衡量水平,也是華文區較常見的奇怪藝術行政思維之一)、創意產業化(近代資本集權社會將藝術等同工業生產的概念)等指標。然而,正如是次「演員運動」中沙龍嘉賓著名劇場導演毛俊輝老師所說︰「形式的實驗是政府助的戲劇項目中最值得做的。相比不停做演出製作更有值,也很值得香港演藝學院。」大概老師所說的價值,是指營造優良、安全、舒適的氣氛及空間,以培養演員素質,藉此提昇他們身心內涵,鍛鍊演技。正如上述所說,香港政府或文化界一直膜拜的歐美劇場文化的幾個源頭,英美德法波蘭丹麥等地近幾十年不斷生成這類活動不可能短視而膚淺地只求拓展藝術事業或觀眾,卻因提供和諧的空間及藝術氛圍,而打開了多少創作人視野,逐漸令文化在當地萌芽,茁壯成長,甚至讓文化成為城市的根基及焦點,影響社會。進劇場藝術總監陳麗珠認為,今天香港或者正是時候,聚合演員,一起探索演技,在製作與製作的間隙停下來,互相涉取養份,再各自在藝術上有所反思、提昇。

 

陳麗珠說這個沒多資源,僅能承諾參與者予以車馬費的活動,最令她感動及驚訝的,是她所邀請的多位演藝界朋友,不論是業界知名的創作人如李鎮洲、潘惠森,或是專業藝團的負責人或演者如梁祖堯、鄭綺釵、鄧世昌、陳嬌,一些自由身的專業藝人如劉銘鏗、楊振業、周可凡,還是年輕一輩的演員,即使他們同期自己有演出製作,仍樂意支持及盡量參與。她形容是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獨有的演藝界的義氣氛圍,但我認為促成這次一呼百應的情況,更大程度是因為一眾演者對進劇場及至陳麗珠及紀文舜長久以來嚴謹對待文本/表演及鮮明藝術風格,以及他們的不求回報而渴望成就理想的培養演員發展的環境的熱誠所感動。更準確來說,演者或者一直期待這類演員運動能在香港發生,以前只是礙於沒人牽頭或資源所限,未能得到政府支持,以致今次由陳、紀呼喚,而使演者百忙而又低酬之下仍抽空參與,以致有更多未被邀請參與的表演者抱怨沒機會加入呢。

 

是次《演員運動2014》並不如歐丁劇團舉行的交流會或日本鈴本忠志的交流工作坊一樣,為了向參與者分享其表演體系而設的活動,縱然以陳麗珠及紀文舜仍以主人家身份主持活動,但他們卻是從外部文獻,更多是以契訶夫的文本及其與史坦尼夫拉夫斯基共同發展的表演進程入手,探索表演的可能性。可以說,參與者除了沒有表演製作的目的性,更也沒有明確學習的方向可循,而是真正地互相交流,在挑選過的有關表演的文字、影像等硬件上,以契訶夫《海鷗》及其他小說為中軸,僅嘗試測試幾種或未能稱得上是體系(必須是能系統性地傳授)的表演方法,以致出來的效果並不一定是成功的表演,實驗成份很高。然而,正因為各參與者非為集中學習或觀摩一種表演體系,而是在牛棚這個稱為「N2練習室」的空曠地,以陳麗珠為軸心各自交流學習,令事情不是單向地由資深演者向年輕演者傳授知識,年輕演者吸收他們的經驗而有所得著,反之資深演者也能溫故知新,在年輕一輩身上體會熱情,及從中審視自身的幾個成長階段。而排練或實驗就是以如此不斷組合來自不同背景的表演者,成就很有新鮮感的幾場演出片段。

 
最終,即使上述說《演員運動》非以製作演出為目標,但其也必須以演出為總結。原因是劇場活動必須有觀眾參與才能成行,演者必然地要與觀者交流,才能證實之前的一系列表演探索是否成立。唯有站上舞台,演員才能稱為演員,而不是個僅參與工作坊的參加者。而
契訶夫那些極具人文性,對生活刻劃精準的文本,便正是測試演者探索表演上的真實性的最佳材料。在《演員運動》首個星期的演出中,在能在文字之間無限地挖探思緒的《海鷗》演繹上,觀眾所看到的,一定不是一個完整的演出,而是演員在情感、真實性、溝通上的種種嘗試,更多的是演員對挖掘自身更多可能性的鍛鍊場。以致,我所見到的是演者在測試演技的前提下,各人呈現了程度有異的,在表演上的不同層面的不足,而在這個地方不足是被容許的,或者說在此正因為演者在舞台上暴露了不足,才更令觀眾感動,因為觀眾的焦點不再是完美的演出,而是看到趨向更善更美,因為不足而突顯仍有更多進步可能的諸位演者,這對演者及觀眾而言,才是至關重要,也是必須的一環。

 

演後分享時,觀眾席上坐滿一眾本地劇場界重要人物,時現在演藝學院任教的潘惠森及李俊亮均有感慨地發言,其欣賞是次活動的成果及肯定價值同時,李俊亮更認為這種培養演員的活動及空間必須延續下去,及應該改變整個不健康的以製作至上的表演藝術資助生態。或者,進劇場這次活動未能吸納太多觀眾人數,但其誠意,及這種令一眾業界人士感動的活動本身,正好在本地劇場翻起漣漪,值得我們重新思考,當下本地劇場,從資助體制、演出製作方向及目標、觀眾心態的多重面向上的反思。


有關《演員運動2014 — 契訶夫的花園》詳情www.thtdupif.com

文章已刊於Art Plus 2014 5月號。

台長: 肥力 felixism
人氣(1,4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