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07 00:25:05

《夢幻劇》—— 完全劇場的反思

由年青創作人組成的「眾聲喧嘩」再有新作︰《夢幻劇》,還指明以華格納提出的「總體劇場」(Total theatre,下文依本地劇場學者一直沿用稱呼︰「完全劇場」)為創作方向,演出中燈光設計謝徵燊及音樂設計梁寶榮各佔一...

2013-05-29 22:14:56

回到不是原來的地方

台北May Rooms 民宿壁畫(2013)營營役役了一年多,最終還是決定回到自由身工作,回到不是從前的地方。或許,這樣打理自己的工作,確實比去照顧別人,更合我意。現在有一些工作安排着,也有多一些的渠道表現自己,縱然...

2013-05-23 17:15:09

還是《仙履奇緣》

小時候真的完全看不明白,到前幾年重播,才感受到電影的刻骨銘心。昨晚再重播,雖然只看了一小段,還是有一份唏噓,仍會陰笑周星馳的無聊,但那份笑,更多是寂寥與慨嘆。或者,人要有多少經歷,在離與合之間走過一會...

2013-05-04 18:33:39

《牆44》第一章︰關於消失 —— 舞在縱向狹間

不加鎖舞踊館於四至七月製作三集連續舞劇《牆44》,首章更在鬧市灣仔一個狹窄的藝術老樓房富德樓上演。雖然環境舞蹈已不算新鮮事,但編舞王榮祿、導演陳志樺卻讓觀眾需隨故事章節遊走樓房各層,欣賞幾個狹間舞劇,還...

2013-05-03 14:02:52

《青蛇》 —— 具中國特色的蛇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策劃,與英國蘇格蘭國家劇院及德國舞美設計師合作,耗資巨大,製作在全國及至全球演出的大製作,務求打進歐美表演藝術市場。然在如此龐大的投資上,話劇院及導演田沁鑫卻在中國千年云云文學巨著經典...

2013-04-13 16:32:16

《我的2012》︰踏過末日,走下去

2012年算不上是平穩的一年,世界、社會上發生了不少大事,劇場界不少人士站出來回應了,表達過了。有些藝術家則默默工作,以藝術描繪心中理想,與觀眾分享。忙碌,衝刺,踏過瑪雅人預言的「末日」,彼此因而對明天有...

2013-04-02 16:04:27

《沙灘上的愛恩斯坦》 —— 描畫宇和宙的形狀

聽到不少朋友慨嘆演出四小時太長,其重複的節奏讓人疲累,甚至有撰稿人因而小睡及中途出外休息,還敢登報自認缺席卻仍無恥地繼續評論下去。然而,「長」只是抽象的比較詞,在當下已有超過九小時的劇場,好幾天才可看...

2013-03-09 14:59:07

《膚色的時光》 —— 從觀眾角度構思演出

(2009年版的宣傳單張是多引人入勝,怎麼來到香港變得這麼醜,是香港主辦單位的問題嗎?我不相信莎妹會做出如此劣質的單張!)2009年《膚色的時光》在台北誠品春季舞台首演一連19場,舞台又以一堵牆把觀眾分隔兩邊帶來...

2013-02-14 22:37:37

澳門藝穗節 —— 藝穗能否與城市一起成長

於《恨嫁》時拍下的照片。當世界不同地區生產越來越多藝穗節時,無可避免地我們要為澳門藝穗節尋找一份獨特性,以肯定它在世界上的價值之餘,同時也為主辦單位、表演者找到舉辦的動機,甚至發展方向。誠然,每次藝穗...

2013-02-05 11:54:03

陽光劇團《未竟之業》——希望的藝術

久違五年,陽光劇團再次到訪福爾摩莎,我發現不少港澳劇場界人士特意飛去,只為一睹這影響法國劇壇的一片陽光。他們每每讚不絕口之餘,當走出劇場時,你會從照片中看到,他們披上希望眼神的滿足。究竟怎樣的劇場,才...

2013-02-01 11:17:34

《三國》 ——要使出無雙模式來觀賞

貫徹林奕華近年解構經典的脈絡,繼《水滸傳》、《西游記》後,這次終於改篇中國四大名著第三本(《賈寶玉》不算其中)︰《三國演義》。熟知林奕華的觀眾也知道,他關注的,從來不是重塑經典故事,小說片段種種,而是拆...

2013-01-07 16:39:53

《極地情聖》——看不起觀眾的耐寒度

導演李偉祥在場刊中坦言他把編劇艾力‧史密特的《極地情聖》定位是愛情故事,就像要告訴我們,他是刻意不去處理劇本中那些哲學性、人性的思考點,而是單純地集中於劇中二人關係,呈現他們愛的形狀。然而當我們細意傾...

2012-12-06 12:01:57

《舞‧雷雨》 —— 形式主義下的幾層平面

在「新視野藝術節」的記者招待會上,導演鄧樹榮建議觀眾最好先讀原著方好進場。導演一開始便表明他不是要重構故事,演出旨在以形式上探索可能性,至於內容及情節,或要借觀眾過往閱讀經驗來補充。不然,最終只會看到...

2012-11-06 23:26:18

《笑之大學》—— 用日文來笑

前陣子認識一位在港工作的日本人,她很喜歡劇作家三谷幸喜,當知道我經常演出,便相約觀賞是次《笑之大學》。看過第二次重演,也聽過觀眾說演出很有日本味,然我在想,縱然我們覺得演員的動靜很日本,但在全球化年代...

2012-10-10 02:05:49

《眾聲喧嘩(    )》 —— 讓觀眾填格子

自去年的《碎夢人生同學會》,便發現由中大劇社出身的組合︰編導方祺端及演員成博民,為本地劇壇帶來一份新鮮感,就是如他那樣一些非香港演藝學院出身的青年,正形成了一種模糊卻引人入勝的印象,一份異常強烈地透過...

第一頁      ‹上一頁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下一頁›      最末頁
«上十頁      第 14 / 29 頁 , 共 435 筆       下十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