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07 11:26:12| 人氣8,8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閱讀×鏡頭手記──《醉後大丈夫3》、《出神入化》、《地球過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88,《醉後大丈夫3》。

  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ips導演的《醉後大丈夫/Hangover》電影系列,來到第三集,號稱最後一部(你很懷疑,可能嗎?),重點擺放在對前兩集公式化的反動。原來是,醉酒(通常跟毒品有關)嗨翻了以後,主角們記憶喪失,牽扯到犯罪者,被綁架與要脅必須找出某個人物或事物,因此他們得挖掘自己究竟做過什麼荒唐不經的事,文本的可笑性就在這些摸摸索索的過程中浮現。

  但第三集卻將荒唐後記憶完全流失的過程,挪放到最後的部分,以作為下一部的開啟,這當然是導演對自己所製造公式的反運用(說真格的,這手法還真是有那麼點賤啊)。不過綁架一樣照舊,他們在第三集一樣得找到關鍵人物(物件)才能拯救自己的親友──而且道格那傢伙也太衰了吧,怎麼被帶走的永永遠遠都是他咧?

  總之呢,Todd Philips在本集稍微想要改造他的電影方程式,不過整體來說,沒有什麼突出之處。只是幾個片段讓你肚皮緊了一緊,另外心臟也酸了一酸(譬如艾倫和老周告別時那樣不正經但又莊重的場面)就是了。

  你以為這個電影系列深深地與美國的藥品文化掛勾,它同時也表露著美國人(價值/精神)的崩壞感,以及亟欲逃脫生活(日常與平庸)的嘗試。一旦人類失去信仰,就不得不從別的地方補充「信仰的替代品」──

  美國人失去美國夢,於是他們只能在比幻滅更高的層次上締造逃離生活的美麗幻覺。各種能夠提供幻覺的娛樂玩意兒當然也就大行其道。說起來挺悲哀的,這就是濫用自由(太習慣於以為自由是天生就擁有的)的代價與後果。

  而《醉後大丈夫》系列,最精彩地方還是人物,尤其是社會適應不良者,如老周(鄭肯/Ken Jeong飾演)和艾倫(查克.葛里芬納奇/Zach Galifianakis飾演)這兩個擁有壞事磁場的癲狂人物(第三集且出現艾倫的老婆,另一個公然敗壞者,她和艾倫一樣無視家庭倫理,艾倫和她互舔棒棒糖的示愛場面,又猥褻又道盡了當代愛情的相孺以沫)──他們的胡搞瞎搞,在破壞性以外,又有奇異的重整能力,彷彿讓人看見那些邊緣性角色內在的人性與空洞。然則啊,那終究是一種看似成長實則「並不成長」的人物模式──這或許是編導眼中的美國人群像。

 

  ──102/6/03,下午三點,與夢媧,在板橋大遠百威秀影城。

 

 


  089,《出神入化》。

  你一向很喜歡魔術、幻術題材的文本。書寫本來就是謊言與幻象的編造技藝──當你這麼寫或說的時候,就是你正在相當認真地告知別人你正在撒謊的意思,於是謊言與幻象的本身就擁有了異常真實並持續編造的意味。

  不過既然是技藝,當然就必須不停地學習與鍛鍊。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所有神奇都來自於腐朽。因此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頂尖對決/The Prestige》,就提出一個把戲的不可思議往往來自於殘酷與日積月累的技巧與堅持,譬如一個中國魔術師為了表演憑空變出水缸,於是假扮行動不便,整日在兩腿間夾著水缸行走。

  《出神入化/Now You See Me》也強調長程佈局的重要,片中舉到一例,一棵樹裡藏著一個罐子裡面有一個觀眾親筆簽名的牌,實際上那牌和罐子是在十八年前就放進去還未生長完全的樹裡,慢慢地完全被包覆,然後等著被取出。這個戲法,一如整部電影的潛規則,都是在講述一件事:時間才是真正妙不可言的關鍵與手法。從另一個層面來理解,魔術不是在表演現場才進行的,真正的技法在場外就進行。現場只是合理的邏輯推算與排演結果,是魔術裡最水到渠成的部分。

  電影裡的四騎士魔法團與天眼(最神祕與優越的魔法師組織),是正義與天譴的象徵,再加上從片頭就存在的第五個騎士(不便在此透露),其實開始就指出那些華麗的幻術並不全然為了公眾,是更個人、私密的復仇,並不難猜。

  至於片中的幾場大型幻術,從搶銀行、到傑克之死、金庫之消失,都活用魔術技藝(在心理盲點上製造盲視效果),讓你看得很是愉快。導演路易斯.賴托瑞/Louis Leterrier漂亮地在敘事節奏和動態畫面裡表演了恰當的調度能力。

  而你覺得更有意思的是,電影即整個時代最需要的幻術。當女國際警探談及她對魔術(騙術)的興趣與支持時,又何嘗不是在談論電影呢?《出神入化》裡面到處灑錢、看似羅賓漢的舉措,到頭來,也不過是正義的大幻影,不是嗎?

  在《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扮演浩克的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到了《出神入化》才有一亮眼而紮實的位置。你很喜歡的硬底子老演員摩根.費里曼/Mogan Freeman和米高.肯恩/Michael Caine雖然戲份少,但仍有點睛效果。

 

  ──102/6/05,下午五點十分,在板橋大遠百威秀影城。

 

 


  090,《地球過後》。 

  看到《地球過後/After Earth》最後,赫然發現這是一度很喜歡的導演奈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的作品,你很是感到意外。奈沙馬蘭以《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s》、《驚心動魄/Unbreakable》、《靈異象限/Signs》、《陰森林/Village》、《水中的女人/Lady in the Water》、《破.天.慌/Happening》,打造了美國驚悚恐怖片的獨特高點,很讓你驚喜、佩服,不過這類片種看多看久了,手法一經摸透,實在會有點他變不出什麼新花樣的感覺。

  因此,奈沙馬蘭想要轉型,也不是不能理解。但那一部奇幻電影《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The Last Airbender》實在無聊透頂,東不成西不就,整個姿勢就很拖泥帶水、教人看得疲憊不堪。原來預定的續篇自然也毫無著落了。這會兒換上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傑登.史密斯/Jaden Smith父子檔擔綱的《地球過後》,總算讓奈沙馬蘭挽回一點頹勢。

  《地球過後》結合異形電影、末日電影,還有少年成長、英雄養成故事,以及父子認同感等等的素材,看來很豐富,奈沙馬蘭也確實拿捏到好萊塢罐頭工廠對此類電影的標準。不過呢,再怎麼看也就只是一般的娛樂水平罷了。

  喜歡的部分寥寥可數。首先是那頭巨鷹在天寒地凍之中以己身體溫護衛人類的舉動,牠以此回應Jaden Smith所飾演角色在鷹巢裡的奮戰。其次是在小男主角獨自行動時,他父親也沒閒著,他必須「陪伴」他兒子,必須為自己的腳動手術,同時要保持清醒與警覺,以便指引他兒子的動向。這對父子檔正孤獨地為著對方堅持下去。這種不在彼此身邊的陪伴,對你來說,很是動人。

  最後是關於恐懼。奈沙馬蘭以往的片子都跟恐懼脫不了干係。但他那時談的並不是對抗、理解乃至於克服恐懼。相反的,他透過影像調度企圖喚起、勾動人內在的恐懼因子。這一回他則是藉由Will Smith口中講到「隱心術」,頗有哲理說到恐懼起源,奈沙馬蘭很有一套地談著恐懼是人類的內在想像等等的,讓你喜歡。最後不免要牽扯、影響到小男主人翁失神後、恐懼心全無的英勇畫面。但如此對恐懼的認識與探索,在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三部曲對恐懼綿密又深刻的追擊性思考後,卻顯得過於表面和膚淺了。真是遺憾啊。

 

  ──102/6/05,晚間七點四十分,在板橋大遠百威秀影城。

 

 

 


台長: 九十九我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