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大亨小傳》。
史考特.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作為美國小說經典,近年來更受注目,光是本書在台灣的繁體譯本,就你所知,就有三、四種新的版本在書市登場、流動中(你最近重讀版本是徐之野翻譯、由新經典文化發行,你個人覺得是十分優秀的譯本)。在大學時代,《大亨小傳》(啊,偉大的蓋茲比)對你而言,就一直是相當喜歡與重要的小說典型範本。雖然你並不認為它有強大到一如村上春樹給此書的評價(與杜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馬助夫兄弟們》、雷蒙.錢德勒《漫長的告別》並列為人生最重要的三本書),但它確實帶給你閱讀的眼睛一種最魔術的光彩奪目,鮮豔得刺目,而最後又悲傷得滿眼是淚,是的,「永永遠遠地失去了那最新鮮、最美好的部分」,費滋傑羅這麼寫。
而關於巴茲.魯曼/Baz Luhrmann所製作與編導的此一《大亨小傳》電影版本,你很喜歡。比較起費滋傑羅相對來說含蓄(中立、超然)的立場,導演魯曼給了主述者尼克.卡羅威(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飾演)更明顯的忿怒與悲傷。在小說之中,尼可自己的聲音,就像作為隱喻、立在灰燼之谷的艾科堡醫生的眼睛(在電影裡幾次鏡頭的調度都使你意識到此一景象有著可怕的惡魔感),沉默而冷淡的注視,猶如上帝一般,並不介入,只觀看。《大亨小傳》原來就是從一個「對他人不輕易論斷」的觀察者狀態展開了幻象之破滅與世界之鮮豔的,眩目而衰弱的,一個屬於夏天(夢幻、灼熱而毀滅)的故事。
不過,到了魯曼的影像文本,小說裡不慍不火的尼可,有著更鮮活的爆發與主張。尼可面對浮華燦爛至於有一種罪惡與極境空虛之感的「紐約」,以及蓋茲比擁抱著絕對純真信念之死,終於不得不提出對蓋茲比、黛西與湯姆(在小說裡甚至有對美國東部與西部人的看法)的評價。他的失望與情感在電影版本直接以與心理醫生對話,還有將那些故事記述下來表現。你喜歡魯曼讓尼可這個角色「必須」面對過去的幻影、中肯地寫出他心目中對人的論斷來療癒(或僅僅是抒解)自身的苦悶、崩壞狀態的作法(這同時也概括了對美國人與美國精神再評價的意味吧)。在費滋傑羅的小說裡,並沒有這一段。此外,在電影的結尾處,在故事打字稿封面的Gatsby前頭再添寫The Great的鏡頭(也是小說裡沒有的部分),你亦認為是秀異的電影技法,偉大啊,蓋茲比,那確實是尼可對蓋茲比的由衷讚譽。
《大亨小傳》最讓你動容、憂傷的始終是純真與邪惡的對位性。特別是蓋茲比(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iro飾演)與黛西(凱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飾演):前者懷抱著堅定無動搖的愛情意志,意圖使時光復原到五年前的完好狀態,重新展開他與黛西的未來,此一出生低微的大人物則以從事私酒交易致富(李奧納多真是把蓋茲比對成為偉大的追求與自身的渺小化演繹得很到位);後者來自於上流社會,看來純淨、美麗、纖細、十足容易受傷的模樣,但這個愛著愛情遊戲的嬌貴人物,卻是再污穢、下流不過的人種(凱莉.墨里根也很成功地將一洋娃娃角色的漂亮而空洞表演出來了)。
而尼可給的評價是這樣子的──他對蓋茲比說:「『他們是一群混蛋!』我隔著草坪對他喊道:『他們那群人全部加起來都比不上你!』」然後對黛西與湯姆那群混蛋,尼可的看法是:「他們是那麼冷漠的人──他們搞壞東西,毀了別人,然後就退回自己的金錢和麻木不仁之中……」。一個有信念的人,面對一群沒有信念的遺忘者,誰才是真正的下流與骯髒?當湯姆以自身的上流血緣指責蓋茲比,暗地卻盡幹一些烏漆抹黑如外遇與教唆殺人的事,到底誰更邪惡呢?
純真與邪惡。是的,這也是你眼中美國夢與美國毀滅的兩種特質。美國夢的珍貴在於對遠大前程的堅定意念,一種拓荒與開墾的強悍演出。但美國價值的恐怖之處也在於那些漫不經心、粗暴又矯情、完全陷溺於虛榮與表面的胡鬧式墮落。
最後,你只想抵達費滋傑羅透過回到「那龐大而雜亂的失敗之屋」尼可的目光與聲音所描寫的無比優美、教人哀傷、非得繼續積極與樂觀不可的文字裡:「……一片清新、翠綠的新世界。那些消失了的林木,那些讓位給蓋茲比建豪宅而遭砍伐的樹木,那些曾經一度低聲應答著人類最後且最偉大的夢想的綠意。……不由自主地進入一個他既不理解、也未曾預期的美學視野之中。那是他此後再也沒有面對、也沒有能力讚許的奇景。……他經過了漫漫長路,才來到這樣碧綠的草坪上,他的夢想必然近在眼前,幾乎不可能抓不到。只是他不知道,這個夢想早被人丟棄,丟棄在這個城市龐大的昏暗之中,在那裡,共和國的黑色田野在夜晚不斷向前伸展。……當時它從我們身邊逃開,但是沒有關係──明天我們會跑得更快,把手臂伸得更長……直到出現一個美好的清晨──為此,我們繼續前行,像逆流而行的船隻,不斷地被浪潮推回到過去。」
──102/5/19,晚間八點零五分,在京站威秀影城。
084,《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
英雄何以為英雄,傷痛經驗又何以必須壓抑乃至於解放,你以為《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Into Darkness》試著想要討論這些並尋找解答。從片頭星艦船長使大副與企業號全體險些置入危險境地,到後來他意圖一力承擔罪惡(語言)與深入核能輻射拯救企業號(行動)的作為,可以見得對親密如家人之船員們(責任,友情與犧牲)的堅定與執著。
然此一執著可以造就英雄之所以為英雄,但也同樣也是邪惡如何作為邪惡,《闇黑無界》裡的反派可汗亦基於同樣的理由,企圖救出他的船員。只是兩者的作法顯然天差地別,邪惡之人可以任意犧牲他人以成就自身意欲,而正義者則必須連邪惡之人的性命都妥善地負擔起來(所以企業號大副並沒有將可汗的家人們犧牲掉),漏一不可,形成更艱難的挑戰與維護。
編導JJ亞伯拉罕/J. J. Abrams拍出一部節奏明快、論述清晰的科幻動作大片。並且針對責任的意義(權力後面的東西)進行雙方面的探討,但也僅止於此。裡頭除了你談及的這些,再也無法喜歡得更多。
──102/5/17,晚間六點二十分,在板橋大遠百威秀影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