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絲史蘭倩絲卡小時候)
最近事情有點多,做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其實工作的量變少了,但是因為不想浪費時間,就把剩下的時間擠的很緊安排事情。上個星期四去上課,很不妙,老師因為臨時被抓去幫人彈大師班的伴奏,整個上課時間延後一百多分鐘;我的晚餐就是五點半那個菠蘿麵包,下課的時候都已經晚上快十點,開車回家都要十一點了。最近本人走老人路線,在週間盡量在十點半睡覺,每次都是累趴趴的時候跟別人合奏或是彈琴;而且,就是對自己不滿意,老師雖然很和藹,其實他的要求很嚴格,有時候沒練好就去的話,他就會很親切地說:
「你確定你有時間練琴嗎?」
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那種聽到之後心裡的罪惡感是很難很難解釋的,雖然我這個人不能逼,但是一聽到這種話心裡會掉淚;雖然每天練都有一點點一點點的進步,就覺得,我以前根本沒有在練琴嘛,混死了,這次上課法朗克的小提琴伴奏也不好彈,第二樂章很有挑戰性,這兩個星期我的手臂很重,兩脥(腋下嗎?)很痛,自從星期四上完課之後這幾天一直有頭重腳輕的感覺。
講回去那個讓我晚下課的大師班,那位大師是超有名的男中音,老師幫我弄了張票進去看,一進去音樂廳,哇靠,我第一次看到有人來當客座教授會自己搬一張辦公桌與董事長旋轉椅子到舞台上來休息;桌上除了譜子還有精美的水杯,舞台中間就是鋼琴,舞台左邊最誇張,居然搬了一個巨型盆栽進來。我心裡想,你也實在是太誇張了吧,有必要把自己的辦公室原封不動地搬到音樂廳舞台上嗎?那位男中音的確很有實力,感覺是走讀書路線,這也不難解釋,因為德國藝術歌曲與文學有很濃厚的關係;雖然那個人看起來有點炫燿又自大,但是,他真的很強,德文發音有如當地人那樣熟悉,充滿戲劇性,又會帶聲音線條與身體律動,所以我現在改稱讚他,這個人在舞台上很有自己的風格。XD
上星期週末去還聽了一位很老的鋼琴家演講,就是露絲史蘭倩絲卡。
這位鋼琴家寫過的其中兩本書在台灣有出版,一本叫做《指尖下的音樂》,內容是鋼琴家技術面面觀,很實用;另一本是最近才出版,《琴韻一生》,英文原名叫作《閉鎖的童年》,內容是她小時候的童年回憶。她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其實是鋼琴神童,她爸爸當時對外宣稱她每天只練兩小時的琴,但是實際上,小小年紀的她每天一定要練八到九小時的琴;四歲就有公開發表音樂會,在當時十分有名,像莫札特一樣在歐美各地巡迴演出;她曾經是拉赫曼尼諾夫與柯爾托的學生,與許許多多的音樂家有交集。在搭往橫越大西洋的輪船上,剛好與著名現代音樂家史特拉文斯基同艘船上,她父親每天半夜在船上酒吧十二點打烊之後,強迫她在酒吧鋼琴上練習三到四小時,為的就是要在史特拉文斯基面前炫燿自己女兒的琴藝,並且順便想要免費上課;那就是她的童年寫照。
在青少年時期鋼琴演奏遇到瓶頸,就中斷了演出生涯,一直到了她自己快二十歲的時候,與父親關係決裂,自己去唸了大學,以自己的實力當學校裡的鋼琴助教 並且不久後恢復了演出生涯,並擔任大學音樂系鋼琴教授至今。這場在北加州開的演講是她的告別演講,主要是她這一生與眾多音樂家交集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親身經歷,因此精彩萬分。
演講結束後開放觀眾回答問題,到最後,一個青少年問了:
「你說了這麼多豐功偉業,能不能現在彈個琴?」
我心裡想,你好樣的,這應該會被拒絕吧。她都八十幾歲了,她真的好老好老了,個子又小(大約不到150公分),在舞台上走路超慢(觀察了一下,她的手臂超長,讓我想到劉備),她應該會委婉拒絕吧。
但是,這位很老很老頭髮很白的老奶奶,竟然回說:
「你確定你要聽一個這麼老的阿桑彈琴嗎?」
當時全場歡聲雷動,掌聲不斷;她很慢很慢地走到鋼琴前面,工作人員急急忙忙地把九呎長的平台鋼琴的琴蓋打開,她坐下來,彈了蕭邦的降A大調練習曲。
從第一個音開始,就知道這個人就是不一樣,在她小小的身體裡面蘊藏宏大的力量,被她彈過的琴弦所產生的共振非常的強勁,在我的想像之中,那一排長長的琴弦被她充分地敲擊,整個共鳴巨大又美麗,低音渾厚圓潤,高音旋律清亮,才發現,這才是鋼琴真正的聲音啊!真正的聲音才是這樣啊!誰能想像這樣的聲音是這樣一位小小的老奶奶彈的呢?跟她比起來,我彈的鋼琴聲音乾乾扁扁,不曉得為什麼,想起台語的一個詞「歐搭散」(淚)。
演講結束之後,心裡很慶幸還好自己有來,因為居然如此幸運地聽到她真正最後最後一首鋼琴表演;聽到那迴盪在整個音樂廳豐富亮麗的音響,是我不會忘紀的一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