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 Gerritsen著 春天出版
在討論這本書之前,我們先定義「器官移植」這個名詞:
器官移植是將一個器官整體或局部,從一個個體,用手術的方式,移轉到另一個個體的過程。其目的,是用來自「供體」的好的器官,替代「受者」損壞的或是功能喪失的器官。
提供器官的一方,是器官移植的「供體」,可以是在世的人,也可以是剛剛去世的人。接受器官的一方,為器官移植的「受者」。
正因為「器官移植」手術在目前已經相當成熟,其整個過程,必須由政府用立法的方式來把關,嚴格控制。並由專業的醫學組織,來統籌全國供體器官及受者人數需求的現狀,以符合法律的規範。
在台灣,也不例外。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入中心」,便是台灣政府依法律捐助的團體。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於民國76年公布施行。
民國91年以前,當時器官捐贈者來源缺乏,等待器官移植者超過7千人,而平均每年僅約150人捐贈,捐贈率約為100萬分之6.6,導致相當多的器官衰竭病患等不到器官而往生;又國內尚未建立等待器官移植病患的登錄與分配系統,使得受贈者與捐贈者之間未能有效配對,造成珍貴捐贈器官的浪費。
於是,衛生署於民國91年依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捐助設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作為捐贈者、受贈者、器官勸募醫院及器官移植醫院彼此間之溝通橋樑,並協助政府從事器官捐贈與移植之登錄、資料庫建立與器官捐贈推廣工作,藉以提升台灣人民器官捐贈勸募率及器官移植成功率。
截至99年11底,台灣等待器官捐贈的人數,登入如下:
腎臟 5,450人
肝臟 1,005人
眼角膜 551人
心臟 114人
胰臟 63人
肺臟 19人
(以上最新的資訊,都可以在該中心的網站上取得)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樣的資料及人數,心中第一個念頭,是甚麼?
我一瞬間,同時出現了,兩個念頭:
台灣「只有」七千多人,等待器官移植嗎?
台灣「還有」七千多人,等待器官移植?
「只有」的意思是,台灣有2,300萬人,七千多人只占了台灣人口0.03%,我不太相信僅有這樣的比率的人口,在等待器官移植。
我直覺,有很多人不知道,或是沒有能力(金錢),來進行器官移植手術,藉以維持自己的生命。
「還有」的意思是,光是從七千多人這樣的絕對數字來看,這表示,每天平均都有七千多人,瀕臨死亡或殘障的「邊緣」。
這七千多人的數值,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有人「離開」,爾後,有人「遞補」上去的。
想到這兒,七千多人這個數字,的確令人看了,膽戰心驚!
僅僅初步試著了解台灣目前器官移植的現況,就已經感覺到,我們還有好大的進步空間。
例如,中國人既有的保守觀念,讓簽署器官移植自願書的人們,比例上比起歐美國家而言非常之低,而且,政府推廣的作為也不大。前些日子,我在馬偕醫院內,僅僅只看到一張有關「簽署器官捐贈」的大海報以外,就其他的管道而言,並沒有特別宣導的印象了。
這就是目前台灣推廣自願器官捐贈的氛圍及事實:不受重視。
我們試想:
如果我們自己,或是至親的人,所有的器官跟生命跡象都是相當正常的,卻唯獨一顆虛弱到快要停止的心臟,隨時可能讓血液無法順利傳送而停止呼吸,而台灣擁有頂尖的醫療技術,可以確保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率相當的高時,就只缺一顆健康的心臟,便可以讓我自己或是至親的人順利生存下去。
只缺一顆健康的心臟!?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然而,心臟,又是一個多麼「難得」的器官?
適合的心臟被釋出,又是一個多麼千載難逢的機會?
如果是我面臨這樣的困境,我要怎麼與自己相處?
你願意花多少的「代價」,取得一顆近在咫尺的完美心臟?
醫療技術的進步,更換一顆心臟,何時變成像更換機械零件一般?
而我們自己呢?願不願意在死後,釋出自己身上可用的器官呢?
「貝納德的墮落」,寫的就是所有有關於「器官移植」各個層面,你所想像不到的「黑暗面」。
當人們身處於如上的困境時,將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邪惡的、不道德的,甚至背離人性的行為,會被包裝在華麗的、科學的、合法的,甚至於合乎人性的謊言之下,正常地在白色巨塔內運作著。
讀這本書,你會希望這本書的內容,千萬不要是真的!
但是,你卻知道,這本書的內容,極可能,千真萬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