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23 23:21:09| 人氣97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刺蝟的優雅。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Muriel Barbery 著 商周出版

 

米榭太太,她有著刺蝟的優雅,外表看來全身都是刺,防守嚴密,可是我直覺她的內在也跟刺蝟一般細緻。刺蝟這個小動物喜歡偽裝成懶散的模樣,特別愛好孤獨,而且非常非常的高雅。」

 

這是一個12歲,名叫芭洛瑪的小女孩,她用她獨到的觀察力,形容荷妮(也就是米榭太太)的一段話。

這也是這本書,書名的來源。

芭洛瑪居住在巴黎的一間豪奢公寓中,荷妮,則是這間公寓的門房(類似大樓管理員的一份工作)。

 

「我名叫荷妮。今年54歲。27年來,我一直都是一棟高級公寓大樓裡的門房。我是個寡婦,個子矮小,相貌醜陋,身材肥胖臃腫,一雙腳丫滿是老繭。我沒上過學,從小至今都是貧窮如洗,是個不起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這段話,則是荷妮的自我介紹。

 

相當明顯,芭洛瑪荷妮,相對於荷妮看自己,有著「極大的落差」。

光是這一點「極大的落差」,就非常值得讀者玩味了。

 

那麼,荷妮又是怎麼形容芭洛瑪呢?

「我仔細地打量她。我以前怎麼會沒注意到她這點呢?當我更提高警覺,詳細端詳芭洛瑪時,我發現她非常的敏感,洞察力很強。我想,以前之所以把她的洞察力當成是一種謹慎持重的態度,只是因為我無法想像鴿蘭白這種低俗之人會有一個像人類判官的妹妹。」

基本上,荷妮芭洛瑪的觀察是對的。

另外,對芭洛瑪的姐姐鴿蘭白的形容,與芭洛瑪對她自己姐姐的形容,是一模一樣的。

 

芭洛瑪如何形容她自己呢?

「再不久我就要離開童年時代了,雖然我明白人生是一場胡鬧的舞台劇,我想我也無法活到老死。其實,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要讓我們去相信不存在的事,因為我們是不願意受苦的生物。我儘管很聰明,我也無法得知在對抗生理演化上,我將能對抗多久。當我踏入成人階段後,我是否還有能力去面對生命的荒謬感呢?我不認為。就是為了這點,我下了一個決定:13歲生日那天,我將要自殺。」

這是芭洛瑪(只有12歲)的日記裡,其中的一小段內容。

荷妮芭洛瑪的形容:「人類判官」,真的再貼切也不過了。

 

生於富裕家庭的芭洛瑪,是個小思想家,是個小天才。她早已看透成人世界的虛偽與空虛,所以才會訂出在13歲生日當天自殺的目標。

 

而出身貧困的荷妮,是個大思想家,她其實飽讀詩書、學富五車,但卻小心翼翼地隱匿於巴黎的一角。即便她自己知道她著實出類拔萃,但她仍不願相信依她的階級地位,她能夠以她的才智獲得更好的生活及幸福。

 

而一位退休的日本人,小津格郎,搬進了她們所居住的豪奢公寓中後,荷妮芭洛瑪以及小津先生,這三個人之間,產生了關係的「連結」。

 

而這三個人之間的「連結」,改變了芭洛瑪自殺的計畫,更瓦解了荷妮如刺蝟般的心防。

 

其實,這本小說,不太具有小說該有的基本元素:高潮迭起的劇情,或是,精彩萬分的內容。

我認為,這本書,是本「思想書」、「哲學書」,作者僅僅透過荷妮芭洛瑪這兩位主角,對生命、生活、文明、藝術的內在思想,甚至對自我思想的進一步批判,就足以構成了這一部小說。

整本小說,就是荷妮芭洛瑪兩位主角的內在思想及喃喃自語,而故事及劇情,彷彿只是為了要帶出這兩位主角更深沉的思想而架構的。

 

這本小說(哲學書):思想,是主體;故事,是客體。

 

但這本小說,還是有故事性的,只是,結局令人哀傷。

原本以為是漸入佳境的劇情,讀到最後時,卻使我在最後幾頁內,突然感到悵然若失,而且防不勝防。

我才剛意識到眼淚就快要流下來時,小說就已經嘎然結束,徒留我心中一片無處宣洩的感傷,並且久久無法釋懷。

 

作者,還是賦予了這本小說一個非常精采的元素:「無法預料的結局」。

 

這本小說還有另外一個特色:法國文化與日本文化的共構。

這本小說被譽為:「最巴黎的小說」,也的確是如此。

法國人一向對自己的文化採取相對批判的態度:例如全世界都認為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很美,但法國人卻認為它是座全世界最醜陋的建築物之一。

而日本文化之所以在這本小說中出現,也許是與作者本身研究日本文化的背景有關。但作者很巧妙地運用她對日本文化的認識,更進一步的批判她自己祖國:「法國」的現代文化。就這點來看,作者就顯得相當地「法國人」了。

 

 

我摘錄兩則簡短的書中文字,就可以知道,為何我認為這本小說也可以當作是本「哲學書」來觀賞:

 

「我們屬於靈長動物,主要活動是保持和維護疆土,讓我們得到保護和稱讚;我們設法在部落的階級層次上往上爬,或者是避免跌落;還有,在享樂和創造下一代方面,我們用所有能做到的方式私通。因此之故,我們有一大部份的精力是用在恐嚇或者是誘惑上,單靠這兩項策略就能征服疆土、階級地位,以及異性。所有的奮鬥就是為了征服。

可是我們的意識完全不這麼認為。我們談愛情,討論善與惡,研究哲學與文明,不僅如此,我們還緊緊地抓住這些令人尊仰的神聖理論不放,就好像飢渴的蝨子緊緊地叮住身體溫暖的大狗一樣。」

 

這是荷妮對於人們付出畢生精力,只是為了原始的需求,但卻又將其所做所為,冠以藝術之名,所做出的一段剖析。

 

 

「最糟糕的是,有毒品的地方就有性。您不要大驚小怪:這時代,年輕人很早就有性關係。這很令人感概。第一點,我認為性就跟愛一樣,是件神聖的事。我要是一直活到青春期以後的話,我會把性當做絕妙的宗教聖事看待。第二點,仿效大人的青少年再怎樣還是個青少年,以為晚上和朋友們聚會吸毒,跟人上床睡覺就能變成個百分百的大人,這就等於化裝成印第安人就以為自己是道地的印第安人一樣。第三點,藉著模仿大人所有最不好的缺點來讓自己變成大人,這實在是很奇怪的人生觀。最後一點,年輕人以為模仿大人就可以讓自己變成大人,可是大人們的心智卻仍像個孩子,而且對人生採取逃避的態度。」

 

這是芭洛瑪對時下青少年的偏差行為,所做出的一段分析。

 

整本小說,滿滿地都是類似的哲學思想,要閱讀之前,得先靜下心來。

但我說真的,這實在是本很好看的書。

因為,我所看到的文字,與我所理解的想法,全都正中紅心、不偏不倚。

 

 

台長: 。暴風。
人氣(979)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 |
此分類下一篇:生而為囚。
此分類上一篇:哭泣的樹。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