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浪潮滾滾襲來,國際風雲變幻多端,中印作為蓬勃崛起的兩大發展中國家,一舉一動不但為國人所關注,亦為世界所關注。《宗教與印度社會》為中印文化交流叢書,書中主要從宗教角度分析當代印度,以及審視宗教在印度各領域的深刻影響,如生活習慣﹑婚喪﹑藝術﹑名勝及節日等等,可以說,在印度,宗教涉及一切文化。本書作者王樹英親赴印度,並請季羨林先生為本書顧問,力圖勾勒出印度社會的大致輪廓,為讀者呈現一個真實的宗教印度。
《宗教與印度社會》,顧名思義,則宗教與印度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宗教大國(如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拜火教等等),還是一個“人種博物館”;印度之獨特,在於其歷史發展﹑社會結構等方面,由此,便有“知印度之古有助瞭解印度之今”之說。同時,瞭解印度也可有助於瞭解中國。季羨林先生曾說:“弄不清楚印度文化就弄不清楚我們自己的家底”──中﹑印同為世上文明古國,在世界史上古部分佔有重要篇章,兩國歷史淵源流長,自古以來交往頻繁,而彼此的相互學習交流“對當時人們思想﹑科學﹑文化等起刺激作用,吸收不少有用的東西從而促進國內發展”,不得不提的是佛教的深刻影響──源於印度,後傳入中國並接受中國文化的洗禮,成為獨具特色的中國佛教和中國佛學,同時亦為社會帶來新氣象,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可見佛教之深入民心。另外,我國古人又向印度學習哲學﹑建築﹑文學等等,很大程度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並深深紮根於文化之中。這種文化互動,是在向印度學習的基礎上再結合我國條件,大量豐富文化科學的內容,大力推動國內文化發展。
一直以來,印度既是世界的思想出口國,也是思想進口國。而中印兩大文化圈在過去的雙向交流,亦為世界文化寶庫作出巨大貢獻;現在──我們所看到印度文化,實際上並非包括整個印度,因為從地理條件上看,印度“分裂為許多小的行政單位甚至社會單元”,“各邦均有自己的語言和差異”── 融合不同時期及地方文化,如雅利安人文化﹑穆斯林文化﹑中國文化及後來的西方文化等,每個領域的文化發展,都是通過長期實踐積累而成,代表著當代歷史特徵,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形態面貌。因此,“像印度這樣一個文化歷史悠久﹑語言中程複雜的國家,沒有對於各邦歷史和文化的介紹,對外國來說,想完全瞭解是不可能的(季羨林)”。鑒於此,本書作為中印文化交流系列叢書,更能體現其意義。
關於目前中印所面對的問題和爭端,有人認為是困難,也有人認為是挑戰,在筆者看來,這些都並非不能突破﹑不可跨越;而印度近期一系列的動作,中印關係之模糊﹑曖昧,確令國人擔心:是否需要重新定位印度?無論如何,決不能因此而否定兩國友誼。看待印度,應避免偏見﹑片面﹑偏狹,長遠而言,兩國更應取長補短,互助互利,才是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良方。
(澳日2009.11.0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