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的奮鬥人生/野上智寬 揉出麵包人生
2012/12/25
【聯合報╱記者羅建怡/專題報導】
「野上烘焙坊」店外總是大排長龍,每個人都從櫥窗凝望麵包出爐。 記者林澔一、蘇健忠/攝影
野上智寬,媒體上的形象,是歐式麵包達人,在桃園鄉野之地首開「秒殺麵包」、「排隊麵包」的先例;吳寶春曾經就教於他,時常感念;台灣不少年輕後輩出國比賽,野上也常是「教練團」之一。
這樣一位投身台灣,用行動愛台灣的日本人,印象中,他不好出風頭、話極省、表情少,問一題、簡答一兩字;但做起麵包來,一絲不苟的專注神情,倒讓人更了解所謂的「職人精神」。
野上小故事
野上的父親,在日本開便利店,從小看多了父親鞠躬卑微的送迎,高中畢業那年,他決定拜師學藝,進入日本東客DONQ麵包,一待就是14年。隨著東客來台拓點,南北征戰8年,33歲決定創業,首家店就開在台中。自此,沒想過離開台灣,更離不開麵包。
野上太太回憶,當時每天做20條法國麵包,有時一天只賣1條;很多人進了店又走出去,最常聽到的話是,「不能做軟一點的麵包嗎?」野上很堅持,法國麵包長度非得60公分,可頌除了口感要脆、色澤更深,與坊間的「台灣味」完全沾不上邊,願意嘗試的人,少之又少。
堅持不因應市場改變傳統的野上,終於等到市場吹起歐風。進駐桃園,開啟名氣;接著名人拜師、超商合作、台北展店。當大家瘋著「台式歐包」的同時,野上還是堅持,歐包該有的歐風。
野上智寬。記者蘇健忠/攝影
野上小故事
野上的父親,在日本開便利店,從小看多了父親鞠躬卑微的送迎,高中畢業那年,他決定拜師學藝,進入日本東客DONQ麵包,一待就是14年。隨著東客來台拓點,南北征戰8年,33歲決定創業,首家店就開在台中。自此,沒想過離開台灣,更離不開麵包。
野上太太回憶,當時每天做20條法國麵包,有時一天只賣1條;很多人進了店又走出去,最常聽到的話是,「不能做軟一點的麵包嗎?」野上很堅持,法國麵包長度非得60公分,可頌除了口感要脆、色澤更深,與坊間的「台灣味」完全沾不上邊,願意嘗試的人,少之又少。
堅持不因應市場改變傳統的野上,終於等到市場吹起歐風。進駐桃園,開啟名氣;接著名人拜師、超商合作、台北展店。當大家瘋著「台式歐包」的同時,野上還是堅持,歐包該有的歐風。
「長棍」是外型最簡單,卻最具代表味的麵包,每棍80元。 記者林澔一、蘇健忠/攝影
堅持贏得的家庭
這樣的堅持,也為他贏來一段美好的中日姻緣。
野上說,追老婆時,第一次送法國長棍,沒下文;第二回再送,依然如此;第三次改送包著麻糬的紅豆麵包,才換得一抹微笑。野上這才知,老婆不愛法國硬麵包,喜歡軟Q有餡的軟包。麵包贏得芳心,野上持續請老婆試吃麵包,終於,換得妻子一句,「你就繼續堅持傳統歐包之路吧,即使賣不掉,我們還有麵包可吃,不至於餓死。」
在台灣的麵包之路,初始走得艱辛,在台中好不容易站穩腳步,第一個月業績翻紅,就碰上921,當時全區停水停電,野上顧不得家裡殘破,首件事是「救酵母」。他專程開車到北港岳家借冰箱,冰存兩天,帶回台中再養,接著再送回北港冰存,如此往返,直到水電恢復正常。
一路跟著他的徒弟張家豪,回憶起過往,讓他更堅定「要跟著對的人」。即使今時麵包爆紅,不少人搶著挖角,他仍不為所動,張家豪說,很多人成為「名師」,就不再出手;野上卻是以做麵包為樂,不斷研發與精進,最重要的是,從不吝惜分享。
野上開店
野上北上開店,讓人更進一步認識他。野上說,不會一直開分店,開店只是不想讓人排隊,麵包主要是填飽肚子,不是精品。這一句「不是精品」,打破了很多麵包迷思。
採訪當天,野上話不多,但「行動」說明一切。有新麵粉報到,訪完的野上,直奔工作區,揉作後,蹲下來看麵糰變化,整整15分鐘不移不動。張家豪說,這款「蹲法」很累人,但師傅就是可以堅持,找出答案;堅持的意志,似乎與生俱來,一路走來從未改變。
野上(左)曾與徒弟吳寶春一起發表麵包。 記者林澔一、蘇健忠/攝影
採訪側記
訪野上,野上的大弟子、妻子,說的話比野上還多。有時答案,只有短短兩三字,沒有太多表情變化,很難親近,也不易形容。從高中畢業,就立定麵包之路的野上,以耐心、堅持,贏得徒弟們追隨不離的尊重;據說,不工作時的他,也會搞笑,這點在多次採訪中,卻一直無法突破。
野上麵包「可頌」有17層,外表黑硬不出色,口感卻極香脆,每個48元。記者林澔一/攝影
但看他做麵包,是一種享受。認真專注的投入,每個麵糰像有了生命,從他的手上慢慢甦活。野上話不多,閒暇時間,卻能逗得徒弟們放聲大笑,十足的「冷面笑匠」;他也不吝惜分享,所有麵包的眉角撇步,不只對徒弟,即使初見面、只為求教而來,他一樣傾囊相授。
這樣的麵包人生,徒弟們看在眼裡,學做麵包,也學做人,始終如一的跟隨,我覺得,這就是野上的魅力。
野上烘焙坊
店址:台北市士林區福國路5號
電話:02-2832-6308
營業時間:09:00~21:0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