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說明
當代德國最好的讀書人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曾經說過,他這輩子最想撰寫一篇完全「引述他人論點」的拼貼論文。
這使我突然興起「試試看」的念頭,因此將讀過的幾篇小說拼貼出來,看看是否足以做為另一篇小說?
當然,這是很粗糙的嘗試,但看到別人寫出那樣精彩的句子,真是一件痛快的事。
「讓我去死,」伊只是不斷地、負氣那樣地重複著,「讓我去死。」伊說。
他突然湧起一股巨大無可抑遏的厭煩,甚至不再是勸阻不勸阻的問題,他發覺自己再也沒有一丁一點的耐性,再任這幕乏味的劇,無節制地拖延下去了。
「讓我去死。」伊又單調地咕噥了一句。【01】
經過一連兩次的嘔吐,伊忽然記憶起秋陽晴麗的那日,大表哥在機場遞給弟弟的即興禮物。當時弟弟堅持把禮物退還,孩子臉一剎那緋紅起來。站在一旁的年輕表姊弟們,泛起詭異神秘的微笑。伊並沒有真正目擊過禮品的內容,但知道那會是類似塑料手套的物體,只不過一雙手套共有十隻手指。超級市場和廿四小時服務的便利店裡都出售這種商品,就擺在櫃檯上收銀機的旁邊,極其顯眼的地方。最初,伊還以為是新上市的薄荷口香糖,又以為是咖啡館裡常見的紙包小火柴。【02】
「你必須柔軟而堅硬。」
「我戀愛。必然因為喜悅。」【03】
「從前的從前的年輕時代之於她如此陌生彷彿一場生命的宿疾。她一點一點地被顯示且發現,即使沒有幸福。人仍能生存:取消幸福的同時,她已遇見一大群人們,是她從前看不到的;他們活著如同一個人以堅忍不懈、勤勉刻苦和歡樂而工作著。在安娜擁有家庭之前所遭逢的從沒超出她所能及的範圍:經常和難以維護的幸福相混的一種激擾狂熱換得的是,最後她創造了某些可理解的東西,一份成人生活。如此,這就是她所願意和選擇的。」【04】
於是空間裡只有雙手擰擠抹布,與抹布纖維摩擦地板的細碎聲響。【05】
愛情不是拿來重複使用,愛情本身也從來不需要意義。【06】
他不能接受妻赤裸裸站在他人面前的事實。
妻在更衣室,把胸罩扣子解開,露出一對小巧的乳房。【07】
蓮蓬頭的水尚且嘩啦啦地流著,但是地上卻躺著一尾巨大的魚,牠擱淺在瓷磚上面,奮力拍打著尾巴,鮮紅的鰓大開,薄薄的鱗片掉落了一地。而水正嘩啦啦地打在牠光滑的身軀上面。【08】
書本上說:雄魚體形稍小,雌魚則健碩壯大。【09】
她也不怪他,因為她知道他那些激擾的情熱,都已經拋擲在高昂的夢想與行動中,汰盡之後,具體的他的愛就只能是如此寬容再寬容的形式。【10】
有人說過──愛情使一個人失去獨立。她開始替他操心。【11】
她躺到床上動也不動地彷彿冬眠,她要自己一個人,他也是:她可以睡覺,他身體裡的另一個自己卻在到處踱步。他不懂她,也開始不懂自己,但是他至少可以不留在她身邊。他打開房門出去的時候,這一天彷彿才剛開頭,他們之前的一切不算數。【12】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13】
總會有這麼一天到來,像現在,只有他們兩人在家,哪兒也不必去,而別人正好都在各處奔波。床單垂懸,阻隔著視野。當他們落入這一天時,才覺得毫無準備。彷彿和前後的日子接不上關係似的,它中斷在這樣一個郊外,沒有展開的動靜。愣在那兒,她像是被那面床單給捕住了。【14】
「就跟那個一樣。這個世界就跟那個一樣啊。雨下了花就開,雨不下花就枯萎。蟲被蜥蜴吃,蜥蜴被鳥吃。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家總有一天都要死。死了就變屍體。一個世代死掉之後,下一個世代就取而代之。這是一定的道理。大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活,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死。不過那都不重要。最後只有沙漠留下來。真正活著的只有沙漠而已。」【15】
看哪,他們等到了。前方山谷浮昇出一橫座海市蜃樓。雲氣是鏡幕,反照著深夜黎明前台北盆地的不知何處,幽玄城堡,輪廓歷歷。
她漲滿眼淚,對城堡裡酣睡市人賭誓,她絕不要愛情,愛情太無聊只會使人沉淪,像阿舜跟老婆,又牽扯,又小氣。世界絢爛她還來不及看,她立志奔赴前程不擇手段。物質女郎,為什麼不呢,拜物,拜金,青春綺貌,她好崇拜自己姣好的身體。【16】
伊決定用一個、兩個,甚至十個金幣,去換回伊輕靈活潑的身體。伊從未想過,伊的嫁妝會用在這件和婚姻有極大關連的事情上。伊不用擔心手術的費用,擔心的只是,也許從此一去不回。結果會像那條母魚,孤寂地仰臥水面。【17】
魚是生命的象徵,也是戰爭和死亡的象徵。【18】
在現在裡面,她遇見了她,她跟她說話,她想找尋她的語言,她小說她的故事、敘述她的歷史。她滾動的眼珠子中有她的影子,但她沒有真的看見她,她只是感到她的存在。但這已經足夠了,她無須看見她,因為她從來也沒有看見過什麼。她的形象清晰而精確地投映於她的眼膜上,她的眼膜神經告訴她不用逃跑。她不用逃跑,因為她不過是看見自己,看見自己在水面上的倒影,在輕風吹過的時候,她融化於自己的目光之中。她開始覺得,為她撰寫一個故事是多麼可笑的行為,這並不因為故事本身純屬幻想,而是因為故事正是她不需要的東西,正是她逃避的東西,她拒絕的東西。她知道她不能在故事中理解她,她知道她永遠逸遁於聲音與言辭之外,她知道如果要追上她、理解她,她只有跟隨著她逃出故事之外,到那沉默永恆而充滿幻彩的夢境世界中。她知道,要理解她,到了最終,便是沒有什麼可以理解;要跟她說話,便是沒有什麼話可以說。到了最終,這是唯一的理解,唯一的說話。她,和她。【19】
我需要很多很多的愛。【20】
※引述出處
【01】駱以軍,<離開>
【02】西 西,<母魚>
【03】黃碧雲,<盧特斯>
【04】邱妙津,《蒙馬特遺書》
【05】張惠菁,<蛾>
【06】蘇偉貞,<熱的絕滅>
【07】章 緣,<更衣室的女人>
【08】郝譽翔,<洗>
【09】西 西,<母魚>
【10】賴香吟,<翻譯者>
【11】蘇偉貞,<陪他一段>
【12】蘇偉貞,<迷途>
【13】張愛玲,<傾城之戀>
【14】黃國峻,<留白>
【15】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16】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
【17】西 西,<母魚>
【18】林燿德,<魚夢>
【19】董啟章,<安卓珍尼>
【20】蘇偉貞,<陪他一段>。
※圖片出處:「上海」拍攝,原為四連作,現更動為單格拍攝(經作者同意轉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