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二○○五年六月號《野葡萄》
文/張耀仁
她顫抖著:「我好冷。」
她把雙腳屈拗到胸前:「我真的好冷。」
她的頭髮在黑暗裡顯得更為黑暗的,埋在棉被裡的聲音有些聽不清楚:
「冷。」
我從身後緊緊抱住她,不帶任何欲望,感覺到她腳底的冰涼,乍暖還寒的夜裡,夜的薄膜貼附在我光裸的臂上,如斯不帶感情,使得我哆嗦了一下。
「喂?」我輕喊著。
「現在好一點了嗎?」我問。
「喂?」
低低的、細細的鼻音像一則低喃,動物性挫敗的低喃,隱隱約約可以聽見她帶著哭腔,反覆訴說: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我躺回原來的位置,攤開雙手,喘口氣,天花板的蒼白不斷朝四周擴大,擴大。沒來由地,我想起「她」,這一刻,她夢見什麼?她會等我到什麼時候?這些年來,她還愛我嗎?
(俗諺說:激情容易,恩情難)
(佛說:怨憎會苦,愛別離苦)
(我說:……)
一切衰毀得那麼厲害!
我的胸口彷彿破了一個洞,從中發出嗚嗚嗚的哀鳴。我同樣屈拗在黑暗裡,看見她微微透散光澤的的肩胛骨、她的背脊、纖瘦的臀,我伸出手,以指尖抓撫,心底忍不住詫異:怎麼會這樣、這樣瘦啊。
宛如突然瘦下去的愛情。
突然發生的,無法不去面對的,亂竄的欲望。
但這算什麼呢?變形的愛?也許沒有也許?或者,一早醒來,發覺自己變成一隻甲蟲、一隻猩猩,那樣無法挽回、無法再凝凍的結局?
「該怎麼辦好呢?」
「你說嘛,該怎麼辦!」
這一刻,像是陷入威爾.塞爾夫(Will Seif)《偉大的猩猩》的小說情節:藝術家賽門在一次縱欲之後的早晨清醒,發現女友莎拉變成了猩猩(而法蘭茲.卡夫卡這麼寫著:這一天早上,當葛勒格‧山薩自矇矓的夢中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大蟲子),但這一次,不僅僅是藝術家女友本身的單一變形,而是個世界發生了異動,所有人皆變成了猩猩!
「他們」動輒性交,包括對自己的女兒、看得上眼的女護士、藝廊經紀人——
「他們」恭維的句子不是「您好,久仰大名」,而是「你的屁眼對我來說是無上的光榮」——「他們」會隨時停下來,協助對方清理腋下的木屑、頸毛間的果醬……男主角賽門就是在這樣的處境中,大吼大叫著:「滾遠點,你們這群死猩猩!走開!走開!走開!」(但所有的猩猩都覺得納悶極了,因為賽門本身不也是一隻長毛的猩猩嗎?)
接下來,精神科權威醫師柴克.巴斯納開始介入,並參與分析賽門的個案(一如當代的精神分析,法蘭茲.卡夫卡這麼寫著:就我所知,我們的上級──而且我們也只認得地位最低的──從來不會在市民中亂抓人,只因為法律認定有罪,才派我們來做看守。這就是法律,哪裡會有錯誤呢?)
最後,藝術家賽門經過矯正,終於接受了「自己也是一隻猩猩」的結果。
所以,這當然不是一個「賽門做了一個變成猩猩夢魘」的故事,也不是「賽門本身是猩猩,卻做了一個身為人類噩夢」的小說,而是一則「賽門如何從人類被形塑為猩猩」,或者「再次確認自己為猩猩事實」的寓言——因為,正是採取這樣的敘述策略,威爾.塞爾夫才不致墮入那些前行代的「經典腔調」之中,包括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 - 1924﹚的「這一天早上醒來……」,或者被余華念茲在茲的,布魯諾.舒爾茨的「父親變成了一隻螃蟹逃走……」以及,迪諾‧布扎第 (Dino Buzzati, 1906-1972)的「那隻鯊魚繞著全世界,遵從與男主角父親的情誼,追他追了好久……」
動物性的比喻。
動物性的挫敗。
做愛後,動物性感傷。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黑夜牢牢覆蓋在我們身上,我們兩人細瘦的腿脛交疊著,月光滑進來了嗎?擁吻的時刻,她想些什麼?這樣一次失控的、出軌的愛戀,她的床鋪,閃爍的燈、王家衛、白色的床單……來不及來不及了!那一刻,我想起了後殖民主義先驅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 1925-1961)所說的:「當我們讀到,人類從二十九歲開始就無法再愛,必須等到四十九歲,情感才會再次出現,我們感到大地塌陷。」
真的,我感到大地塌陷,眼前無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