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談美》心得
本書共分為十五章,以一種輕鬆自在的筆法談作者對於「美」的一些想法與看法。在東方近代社會對於美學的研究,其中較常見討論的是清末的王國維、民國初的朱光潛、李澤厚,最近又有《漢寶德先生談美》一書的出版。政府部門文建會正在推動公民美學運動,可見國內對於美學有越來越重視的趨勢。
朱光潛《談美》心得
本書共分為十五章,以一種輕鬆自在的筆法談作者對於「美」的一些想法與看法。在東方近代社會對於美學的研究,其中較常見討論的是清末的王國維、民國初的朱光潛、李澤厚,最近又有《漢寶德先生談美》一書的出版。政府部門文建會正在推動公民美學運動,可見國內對於美學有越來越重視的趨勢。
本篇是閱讀《談美》一書的心得感想,及自己查看網路並翻閱有關美學教育、美學、藝術、創作的問題,提供想法以完成此篇報告。
1. 我們對於事物的看法與詮譯取決於你個人主體經驗的建構與視野。例如:三種人來看一棵古松;木商看到一棵可以用來做某事,值多少錢的事;植物學家看到,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顯花植物;畫家用知覺看到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
2. 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這全是觀點和能度的差別。美和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3. 移情作用與美感經驗相關連,它是一種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情,就像自己在歡喜的時候,也感覺到大地山河都在揚眉、帶笑。
4. 美感與快感之別在於美感起於直覺的形象,它與實際人生帶有一段距離之美,欣賞此美時,人的思考與慾念都暫時失去作用,聚精會神以至於物我兩忘。快感不盡然是美感,是一種實際要求的滿足,例如口渴要喝水,喝了水就覺到快感。
5.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容易引起誤解與糾紛,詞句中何以主人「記得綠羅裙」?因為羅裙和他的歡愛者接近;何以「處處憐芳草」?因為芳草和羅裙的顏色相近。聯想可以意志控制,多數人覺得一件事物美時,都是因為它能喚起甜美的聯想。
6. 考證與批評常被誤解為欣賞,欣賞的態度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態交流。批評的態度用反省的理解,欣賞的態度全憑直覺。批評的態度預存有一種美醜的標準,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批評它的美醜;欣賞態度則忌雜有任成見,把我放在作品裡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藝作品如果始終持批評的態度,則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我不能沉醉在作品裡面,永遠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經驗。
7. 美感從積極方面說,美感起於形象的直覺,而這種形象是孤立自足的,和實際人生有一種距離;美感與物關係是交感共鳴,而顯出美的形象從消極來看美感不帶意志和慾念有異於實用態度,不帶抽象思考,有異於科學;一般人把尋常快感、聯想以及考據與批評認為美感的經驗是一種大誤解。
8. 自然美指事物的常態;自然醜指事物的變態。以宋玉在形容一個美人之言說:「天下之人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9. 藝術的雛形為遊戲。苦悶起於對人生對於「有限」的不滿,幻想就是人生對於「無限」的要求,跳到可能世界中去避風、息涼。人愈到閒散時愈覺單調生活不可耐,愈想在呆板、平凡的世界中尋出一點出乎常軌的偶然的波浪,來排憂解悶。
10. 空中閣樓-創造的想像,像詩句「雲破月來花弄影」,使得物變成人,一種「擬人」的想像。
11. 藝術的任務在創造意象,但是這種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飽和的。情感或出於已,或出於人,詩人對於出己者須跳出來視察,對於出於人者須鑽進去體驗。情感最易通感,所以「詩可以群」。
12. 藝術的創造活盡於七個字「從心所欲不踰矩」。
13. 凡是藝術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詩人的妙悟,要有匠人手腕,祇有匠人的手腕而沒有詩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創作;祇有詩人的妙悟而沒有匠人手腕,即創作亦難盡善盡美。妙悟來自性靈,手則可得於摹仿。匠人雖比詩人身份低,但亦絕不可少。
14. 靈感有三個特徵,它是突來的、它是不由自主的、它也是突如其去的。靈感就是潛意識中醞釀而成的情思猛然湧現於意識。它好比伏兵,在未開火之前,衹是鴉無聲的準備,號令一發,它乘其不備下總攻擊,一鼓而下敵。
15.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藝術的生活就是有「源頭活水」的生活,人迷於名利,與世浮沉,心裡沒有「天光雲影」,就因為沒有源頭活水。藝術是情趣活動,藝術的生活也就是情趣豐富的生活
美感教育應該包括藝術活動
所謂美育,全稱應為「美感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據蔡元培先生的解釋:「應用美學之理論於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的,就是美育。亦有論著認為,美育的要義「在乎發展被教育者的優良情感及藝術活動......一切感情生活的陶鑄,應使其充份合乎美學的原則」 。我個人認為「美學教育」的關鍵在於「美感」的詮釋。
何謂美感?有人認為「美」的歧義太大,狹義而言,「美」是用來形容令人有快感的事物。但朱光潛先生對此有清楚的分析,他認為快感與美感是截然不同的。美感與實用活動無關,而快感則起於實際要求的滿足,例如口渴而得以飲水的快感。美感經驗是直覺的、超功利的。蔡元培先生說:「美感者,合美麗與尊嚴而言之,介乎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之間,而為之津梁。......人既脫離一切現象世界相對之感情,而為渾然之美感......」美是與現實人生有距離的。
「美」應該包括兩方面:「自然美」與「藝術美」。自然美和藝術美是兩回事,藝術美不是從摹仿自然美而得來的。藝術美的美只有一個意義,就是事物現形相於直覺的一個特點,其姿態和人的情趣交感共鳴,這種美,顯然是創造的。而自然美的美有兩種意義,第一就是事物合乎常態的美,例如直背美於駝背;第二種意義其實就是藝術美,所謂巍巍高山,我們覺其美,因為我們把自己的情趣投射其上了 。但我認為,自然美的第一義與第二義,其實並無分別,我們覺得直背美而以駝背為醜,實際也是將自己的情趣代入而共鳴,因為自己和絕大多數人都是直背的。
「美」,很大程度上是藝術之美,或者就是藝術美,因此,美感教育應該包括藝術活動的教育。藝術美既然是人的情趣與物(藝術品)的交感共鳴的結果,那麼藝術活動可簡單地歸結為情趣的活動。狹義而言,就是能提高學生在創造與欣賞藝術品的能力的活動,對象包括音樂、美術及文學等,甚至連「自然美」的事物也在其內,如欣賞山水,即「審美經驗」的獲取。
人類是理性的動物,同時也是感性的動物,這感情須經美感教育的薰陶,使之諧醇,日趨純潔高尚。另外,藝術可以幫助默觀的內容成為形象。藉著欣賞作品及學習藝術可以帶來震撼、鬆弛、愉快、安慰等,這種情況是理性根本不能達到的。朱光潛先生認為情感比理智重要,他認為社會太糟,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大半是由於人心太壞,而要洗涮人心,一定要從「怡情養性」做起,要求人心淨化先得要求人生美化。
藝術令人忘卻現實生活的苦悶,在想像中創出慰情的世界;藝術的欣賞和美感的嗜好,往往是一種轉移注意的逃避。人生不如意的事多的是,不可能每事經努力後都如願,遺憾和煩惱是難免的,忘憂的良方是必需的。
藝術可以使我們的熱情淨化。悲劇使情感昇華,消磨我們對熱烈情緒的發洩,例如哥德寫了「少年維特的煩惱」後,自殺的衝動為之一消。
藝術能令生活理想化、充實化。藝術能寄托我們的希望、溝通和解放我們的情感,給我們以安慰。人生而必死,生命的虛無與沒有意義,令人承受不了,而藝術可以創造意義,稍慰生之悲愴。
另外,人所以異於其他動物,就在於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也是人生中的一種飢渴一種慾求,例如凡是壺都已可以貯茶,如不要「美」,又何必求它的形式花樣和顏色等都要好看呢?美感的活動(藝術活動)全是無所為而為的,是環境不需要他活動而他自己願意去活動的,因此,人是自己心靈的主宰,這是自主(Autonomy)的體現。相反,在有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環境需要的奴隸。因此,可以說,美感經驗是人生最有價值的一面。
更進一步說,人生本來就是一種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的優劣(或曰是不是藝術的),分別全在於性趣與修養。「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謂本色的生活,就是藝術的生活,不容濫俗與惺惺作態。有兩種人最不藝術,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而偽君子則竭力掩蓋本色。因此將人生藝術化,正合教育之道──改善品質。
人生是多方面而相互和諧的整體,完美的人生也應包含藝術人生。藝術活動如不包括在教育之內,實不可想像。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言:「藝術是情趣的表現,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無創造無欣賞的人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詞。」
美、創作、藝術
美不僅在物,亦不僅在心,而在心與物關係上面。美就是心藉物的形象來表現情趣。在其看來,世間並沒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在美感經驗中,我們須見到一個意象或形象,這種「見」就是直覺式的創造;所見到意象須恰好傳出一種特殊的情趣,這種「傳」就是表現或象徵;見出意象恰好表現情趣,就是審美或欣賞。
創作是表現情趣於意象,可以說是情趣的意象化;欣賞是因意象而見情趣,可以說是意象的情趣化。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時心中所覺到的「恰好」的快感(離「恰好」越遠越近於醜)。美是一個形容詞,它所形容的是動詞變成名詞的「表現」或創造。
美的形式應該指意象,前者為「被表現者」,後者為「表現媒介」,只有這兩種契合為一才有美與藝術。可見美既不在內容,也不在形式,而在它們的關係-表現-上面。
自然本來就渾整無別,許多分別都是從人的觀點看出來的。離開人的觀點而言,自然本無所謂真偽,真偽是科學家所分別出來以便利於思想的;自然本無所謂善,善惡是倫理學家所分別出來以規範人類生活的,同理,離開人的觀點而言,自然本無所謂美醜,美醜是觀賞者憑自己的情趣見出來的。
藝術的任務就不是真實地描繪自然,而是真誠地表現人自身的情趣,就是使情趣意象化,就是在實在世界之外另闢一個世界,「幫助人擺脫實在世界的?鎖,跳出到可能的世界中去避風息涼」。他認為,不應提倡「為道德而藝術」、「為藝術而藝術」,而應倡導英國小說家勞倫斯所謂的「為我自己而藝術」,因為藝術從根本上說只是一種表現,朱先生認為「藝術是解放感情的工具,是維持心理健康的一種良劑」。
一切製造意象藝術都有一個通性,那就是使“靈眼”所看到的東西被“肉眼”所接受,不管是經由何種人為的步驟,也許是繪畫、雕刻、建築...等。我們所看到的是先由感官所攝取,後經心靈整理成序一種混雜體。心靈與感官之間的關係決定各式各樣互異而不斷演化藝術形式。
即使一位最徹底的自然主義畫家,已見過了許多玫瑰,而且將其認定為一種”花”,要來畫一朵眼前的玫瑰時,他所看到的也只是他最感興趣的主題,以及他最想看到的部分,如果我們記得這點,那麼我們己觸及柏拉圖的理論,而可以肯定地說玫瑰的“概念”(idea),才是即將入畫的主題。但是,這理論應只能彈性地用來討論藝術史的芋一個時期,因為個人的視覺經驗,乃至其所衍生的個別外觀,在歷史的演化過中,方才日愈有力地扮演著決定藝術形式的角色。從非哲學的立場而論,我們因此較贊同將“概念”解釋成所謂“清晰化的追憶圖畫”因為它含有象徵價值,而有別於獨立的個體。
藝術的表現
一位藝術家在深入的經驗了一段人生之後,當希望用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時候,必須經過解釋(interpret)的過程。解釋的作用是把原本無意義的經驗架構起來,變成有意義的經驗。一個思想家或有思想的藝術家一定要有解釋現象的能力,才能足以令人感吾的境界。自人生體驗到藝的創作需要理性的解釋,一旦藝術品完成,觀賞者也必須進入破解的過程,體會其內在的意義。這就是西方評論家把藝術視為有意義的形(significant form)的原因。而這些解釋、思辯、尋求意義的過程,實際上仍然要回到超然的態度上才能完成的。也就是說,在體驗的時候需要介入,在判斷的時候仍然需要保持距離。這兩種過程一定要在一人身上完成才好。
參考書目:
1. 朱光潛 著,《談美》,康橋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5年1月
2. 閻國忠 著,《朱光潛美學思想研究》,駱駝出版社,民國76年8月
3. 漢寶德 著,《漢寶德談美》,聯經出版社,民國93年9月
4. 斐利蘭德 著 梁春生 譯,《藝術與鑑賞》,遠流出版社,民國78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