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茶園333萬公頃,六大乾毛茶318萬噸
@秦 島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業生產和消費世界第一。儘管受到新冠疫情的持續衝擊,2022年,宏觀經濟環境不甚理想,但全國茶葉生產克服乾旱等不利影響,面積、產量基本穩定,規模擴張態勢得到扭轉,綠色生態茶園建設加快,茶葉產品向優質多元方向發展。“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更是為後疫情時代的中國茶產業夯實了發展底氣。
01.
中國茶產業依託國內超大市場規模和持續穩定的市場需求,通過放緩增速、微調結構、減少進口,順勢完成了茶類消費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在新茶飲、花草茶及茶衍生品等新消費市場繼續拓展的同時,“圍爐煮茶”等茶文化現象次第湧現。
茶園面積穩中略增。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增幅穩步收窄,面積盲目擴張趨勢得到扭轉。2022年全國六大茶園面積達333.03萬公頃,同比增加6.62萬公頃。開採茶園302.66萬公頃,同比增加11.02萬公頃;其中,開採面積超過20萬公頃的省份分別是雲南(44.36萬)、貴州(43.63萬)、四川(35.64萬)、湖北(28.67萬)、福建(21.32萬)、湖南(20.55萬)。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湖南省的茶葉採摘面積首次突破20萬公頃;而安徽省為19.82萬公頃,離20萬公頃僅一步之遙。
茶葉產量繼續穩增。據統計,2022年全國乾毛茶總產量318.10萬噸,同比增長11.78萬噸,增幅3.85%。安徽、江西、山東、河南、廣東、廣西、海南、雲南、陝西增產5%以上,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重慶、貴州、甘肅均有不同程度減產。
02.
2022年,全國乾毛茶總產值再創歷史新高,達到3 180.68億元,同比增加252.53億元,增幅8.62%。從全年總體來看,春季茶青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夏秋季茶青價格比增2.4%左右。由於茶葉品質整體優良,加之生產成本持續增加,帶動了乾毛茶交易價格整體上漲。
茶類結構均衡發展。2022年,傳統六大茶類的生產格局與上年大體一致。綠茶185.38萬噸,微增0.44萬噸;紅茶48.20萬噸,比增10.93% ;黑茶42.63萬噸,比增4.79%;烏龍茶31.13萬噸,比增12.07% ;白茶9.45萬噸,比增15.41%;黃茶1.30萬噸,減幅1.90%。
綠茶、紅茶、黑茶、烏龍茶、白茶、黃茶的產量佔比為58.28%、15.15%、13.40%、9.79%、2.97%、0.41%;綠茶在總產量的佔比下降,黃茶佔比穩定,其他茶類佔比攀升。從產值上看,綠茶產值2 058億元,佔64.71%;紅茶509.47億元,比增12.30%,佔16.02%;黑茶268.56億元,比增24.32%,佔8.44%;烏龍茶254.76億元,比增9.15%,佔總值8.01%;白茶77.93億元,比增9.94%,佔總值2.45%;黃茶11.77億元,增幅1.45%,佔總值0.37%。
03.
據分析,各地加快建設標準化綠色生態茶園,打造綠色低碳茶葉產品和品牌,促進茶產業發展綠色轉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累計建成各類生態茶園20餘萬公頃。浙江省建成生態茶園2.7萬公頃,每公頃產值達14.25萬元,比常規茶園增加約1.5萬元。
在中國茶產業持續向好的同時,應清醒地看到長期困擾茶產業高品質發展的一些突出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一是採茶用工成本持續走高。60%以上產區在春茶生產旺季存在採茶工短缺問題;二是茶園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低老茶園佔比大,立地條件差,不利於推進機械化,大部分山區茶園缺少灌溉設施,防災能力弱,加劇高溫乾旱等災害影響。三是市場銷售壓力增大。近年來,國內茶葉消費承壓較大,產品供需結構失衡的問題亟待解決。
從消費品類方面看,傳統原葉茶的消費保持穩定。綠茶、紅茶、烏龍茶仍是消費者最喜愛的品類。白茶近年來實現了年均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年銷量與內銷額已分別突破8萬噸和100億元。
04.
當前,市場對產品的需求主要呈現3個趨勢:一是品牌、文化、情感因素使傳統茶消費向中高端集中。二是日常消費更趨於理性,實用性強、性價比高的茶類產品更受大眾消費者歡迎。。三是健康理念持續推動茶消費需求保持增長。茶飲料在疊加低糖、低脂、低鹽、零添加等消費概念後風行。近年來國內無糖包裝茶飲料保持著20%以上的增速。預計到2025年,中國無糖茶飲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
從消費管道看,茶葉線上交易已經成為線下消費市場的強有力補充。連鎖專賣店、專業交易市場、茶館、商超是傳統消費通路。據中國茶協估算,2022年線上交易總額已突破330億元,近3年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
從消費人群看,年輕態消費群體已逐漸成為市場主力。80、90甚至00後對茶的接受度持續走高。在接納茶葉的同時,年輕一代通過加入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也在改變著茶產品與茶消費,形成完美“和解”。年輕一代的茶文化與茶消費漸成主流。在京東購買茶葉的用戶群體中,主力人群在26~35歲,35歲以下佔比已達57%。
2023.12.13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