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深秋柔情水,悲雨只緣心穿霧
一一審讀方心雨一組秋詩的餘緒
@秦 島
我老眼昏花了,但仍看得清。秋已去也,"剛剛"是一種擁有觀、儀式感,這兩個字不意味著完結,而是我又一次開始追索方心]雨的詩情畫意,以及對她的生命意義。柔情似水也並不意味著放棄執著於堅持寂寞,悲雨只緣我心穿越重霧後餘緒猶存。
詩詞言心志,值秋,遇秋,知秋,懷秋,悲秋,都是詩人墨客永恆題材和主題。最近審讀了香港女詩人方心雨寫秋天的詩,集成了組詩《愛在深秋柔情水》,覺得還有一些話想說。這些詩可以說是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因此,我是有的放矢,而非泛泛而論。
這組詩我關注了一個深秋。不確定的主題在古今文化人的視域裡得到情感的印證也作者在不同時間完成的審美,因為某些情緒發生了質變,但對我來說是一種自覺編輯。這在我起的標題可以加以引導。許多詩作者有目的卻誤入情感的旱地。方心雨正好相反,無心插柳,但被季節的風吹拂得情難自禁。她善了沉古典式的敘事,往往被自己的"多情"折磨得迷途。而我作為旁觀者,看得更淋漓盡致。平仄及押甚麼韻和詩情無直接關係,方心雨為她的古典式情境找到抒發的意識形態。
面對蕭瑟秋景而傷惑,最讓人淚發不止,情動其間。悲秋語出《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唐 杜甫 《登高》詩:“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鄭振鐸 《山中雜記·蟬與紡織娘》:“那末你的感觸將更深了,那也許就是所謂悲秋。”
“傷春悲秋”是中國古代文人一種帶有頹廢色彩的情結!這種情節,基本上影響了中國古代所有的文人。特別是劉禹錫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是將悲秋寫入了中國的詩壇。中國詩人大多是懷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們的政治抱負無法實現,不免要寓於他物以求自慰。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當詩人看到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自己又無法作為的時候就會傷春;秋天則是收穫的季節,又是將近冬天的時候,看到那凋零的落葉,詩人們一方面感嘆歲月不饒人,另一方面也為自己一事無成所慨嘆,這樣就會產生悲秋的情緒。
詩歌特別是現代以來的詩歌,在詞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點,喜歡突破詞句之間的習慣聯繫,把一些似乎毫無關聯的事物聯繫到一起,把相互之間似乎缺乏聯繫的詞句結合在一起,新批評家一般稱其為隱喻。
方心雨出生於夏天,可是她的詩詞都皈依秋天的靜思:她寧願默默地付出,又收穫沉甸甸的滿心歡喜。《望遠 登高》中,我體認著「登高竹徑叢林密,尋菊苔階淺草榮」,忽然心頭有了看來的文化遐思:人有善念一生平安!不知是誰說的,反正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不是光,不是電,而是我們的「念」。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成就生活之美,並非權財色才位,而是無我地忘我。大樹理論告訴我們,要想成為一棵大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今天的枝繁葉茂,並非僅是昨日的所為,必須具備五個條件:時間,不動,根基,向上,向光。在方心雨身上詩裡,不動是她低調卻堅守;根基是受熱愛文藝的母親和軍人家庭的影響;向上呢,在於她好學又孜孜不倦;向光方面她性格愛美、樂觀、積極,不為現實得失所困惑。
隱喻或稱暗喻,是用在比較兩個無關事物,製造的一個修辭的轉義,方心雨的詩詞也使用著。儘管她有時僅僅是心理上的詠歎,實際上也達到了表現悲傷、憂愁、無奈的目的和美學效果。通常,第一個事物不可以被描述成作為第二個物體。 以這種方法,第一個物件不可能很容易用第二物體來描述。不過,隱喻是總描述一物體的特性;有時使用它完全是由於審美原因。
“何處人家芳草憩/此時半夜多憔悴。” 方詩說。芳草表面靜候,其實風吹不止,心怎能不動呢?不是常說的天涯何無芳草,可是有人總是獨戀一系花,情景落差正是作者靜夜所思的緣由和獨到之處。詩短情長,讀者自然會浮想翩翩,過到一種欲罷不能的境界。靜盡淨於空無物,浪欲歌雲之高且悠遊哉!天無大小,樹有壯弱,人若飛鳥,在乎遠山近水,何苦計較生死其中?
17世紀法國哲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家笛卡兒,有一句哲理名言:“我思故我在”。是日觀靜人賞著大海,我猶入無人有我之境;並無一浪一花,卻已斑駁了鏡中歲月。不亦歸去如來。“葉落影搖人寂寂 /花殘枝壓草茫茫”。這是方心雨式的描述。我覺得它生動而淒然,這是一種對生活的要求和解釋,但越說越糊塗,有欲速則不達的宿命感,可現實中的境界實無真物,只有夢裡的真情;有的真不是真幻,而是加了偽裝的迷惑,假的化身也常被物化,到頭來也留於虛擬。欲擒故縱卻變成虛晃一槍,“我在”無法表明“我思”。
2023.11.29
愛在深秋柔情水(組詩5首)
作者/方心雨(中國香港)
《望遠 登高》
七律/ /庚韻
十月深秋大地晴
重陽節至遠途程
登高竹徑叢林密
尋菊苔階淺草榮
曠野聲聲黃葉響
涼風陣陣落花輕
懸岩萬壑雙鶯語
老樹癡情一線擎
《靜夜思》
(每一次的走一場,心就有多少抒懷)
靜夜他鄉千里淚
月影風搖 別漾柔情水
獨倚窗前人俏美
霓裳化雨翻新始
夢境輕談心有意
遠近情懷 盡是朦朧醉
何處人家芳草憩
此時半夜多憔悴
《秋風常懷遠》
七律 / 陽韻
月下秋風嘆仰望
窗前獨守夜輝光
天涯方外空回首
地角山隅想斷腸
葉落影搖人寂寂
花殘枝壓草茫茫
可憐心念常懷遠
靜倚清吟夢裏娘
《愛在深秋》
清平樂/一平 四仄韻
愛秋心語 猶喜還歸路
滿眼飛花呈落絮 峰秀竹環飄舞
千古壯志英雄 四方大地蒼穹
今日晴空萬里 騰雲拍岸交逢
《晨光偶題》
五律/東韻
晨起踏幽叢 朝來暖眼紅
世塵鄉土凈 秋色客途楓
雨欲追光影 霞能化楚風
歸期千里外 愁緒故人匆
【詩人簡介】方心雨,香港中國理想出版社副總編輯、香港詩人聯盟副主席、《香港詩人》副總編、美中文化經貿機構秘書長、深久保文化傳播藝術總監、國家語委一級普通話老師。作品刊於中國香港、內地、台灣以及海外文學刊物和各大網絡平臺。
【作者簡介】秦島,香港資深傳媒人,北師大、華僑大學客座教授,歷任中新社記者,大公報副主筆,星島日報編輯,東方日報副總編輯,網媒主筆,亞太財經智庫總編輯,理想出版社總編輯,專欄作家,時事評論員。
裡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