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9-08 16:39:43| 人氣1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宗祠凝聚團結,朱子後人重教興學(天下古祠系列12完)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宗祠凝聚團結,朱子後人重教興學(天下古祠系列12完)

@秦    島

 

 

 

宗祠是族權與神權交織中心。祠中的主祭,又稱宗子,管理全族事務,因此稱宗長,還有宗正、宗直等職。宗祠,體現宗法制家國一體的特徵,是凝聚民族團結的場所,它往往是城鄉中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羣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還注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相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地方經濟發展水準和中華儒教文化的代表。

同時,宗祠記錄著家族傳統與曾經的輝煌,是家族的聖殿,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一般而言,宗祠分佈於較重視儒家傳統文化的地區,如福建、廣東、海南、安徽、江西、浙江(基本分部在浙江南部較多,靠近福建地區)、廣西、湖南等南方省份。

南宋理學家朱熹當過漳州知府,民間傳說他到過遠離當時縣城的九峰古鎮轄下三坑村,而且扯上以茶治病的故事。時下三坑高山出產的芽奇蘭菜尤其名聞遠近。。其子孫在漳州繁衍眾多,平和舊縣城九峰鎮、長樂鄉是其中之一,且散佈港臺東南亞地區。我奶奶亦是九峰朱後裔。“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伴隨著朱子家訓誦讀,紀念朱熹誕辰活動開始。平和縣小溪鎮朱氏聯誼會一年情況彙報、基金會近況介紹、朱氏代表講話等依次進行。據瞭解,該活動已經連續舉辦十多年,旨在弘揚、傳承朱子文化,促進平和朱氏宗親溝通交流。

我家族中姓朱親人很多,來自平和各地,姑婆幾個朱姓外孫早年去了臺灣,幾十年來先後回九峰探親,指資做公益慈善,深得村民誇讚。平和縣朱氏重教興學,歷代人才輩出,元朝有三進士、五舉人;明朝有兩進士、六舉人,著名的有明代禮部尚書朱海公,清永州知府朱玉造,鎮國大將軍朱武公等。

漳州平和縣朱氏開基祖濂公,生於建陽考亭,官至宋太師祖,宋末元初因避兵亂,先遷徙於永定簧竹巷,又遷徙平和縣霞寨的大坪,再遷徙到平和縣九峰鎮田心烏石(今蘇洋村)開基。今平和朱氏裔孫有二萬多人,遷徙縣外、海外有二十萬人,其中于明朝以來遷台的朱氏,已發展十三萬人之眾。

平和建有朱氏大宗祠,歷經五百多年,是閩台朱氏一族追本溯源的宗祠。又稱“紫陽大宗”,位於平和縣九峰鎮老縣府的後龍頂上。該宗祠坐北向南,背靠龍頂山,面向九峰雙塔山。祠堂前後有九峰八景盡收眼簾,俯瞰老縣城,九峰全貌一覽無餘,因此有“升煙冠邑”之譽。宗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崇禎九年(1637)擴建、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嘉慶廿四年(1819)再修,1995年又做了一次整修。

朱氏大宗建築總面積554平方米,面闊五開間,沿中軸線依次為門樓、前廳、天井、正堂。門樓為重簷頂,燕尾屋脊,雕龍刻鳳,古樸壯觀。宗祠設有五門,正門居中,凹鬥式大門,兩扇黑漆大門,彩繪門神,畫工精堪,門前有一對喜鵲登枝紋青石抱鼓,為明代祠堂始建原物,兩側偏門,橫向相對,幾扇石窗均為透鏤窗櫺,建造精美。前廳連接門樓,寬13.63米,進深4.05米,門廳有2根方形石柱,兩根菱形石柱,天井寬5.12米,深3.16米。天井兩側有廡廊相通,廡廊做卷棚式。

正堂面闊五間,寬16.67米,進深8.97米,4根圓石柱承重,抬梁式與穿鬥式梁架並用,正堂明間與次間無隔牆,大廳寬暢通透,簷枋上和穿插枋上懸掛“升煙冠邑”、“進士”、“家正傳聲”、“源遠流長”等牌匾。祠堂祠前建有大埕照壁、假山、石欄杆。大埕兩側分別建有“景賢”、“仰德”兩亭,亭六角六柱式,攢類頂,翹角飛簷,與朱氏大宗祠互為呼應。通往大宗祠的道路也修成水泥路,並建有停車場。

朱氏大宗祠供奉熹公之孫朱銍、曾孫朱濂暨派下列祖列宗朱元璋之裔孫道六公及其派下列祖列宗之神位的祖祠。義祠則為祭祀濂公派下無嗣的列祖列宗之宗祠。大宗祠每年舉行春秋二祭。春祭定於二月初八,秋祭為八月初一。

宗祠是儒教供設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又是從事家族事務活動的地方。“祠堂”一名最早出現於漢代,從秦漢到北宋,有資格建祠堂的不是王公貴族,就是士大夫官員,民間不得立祠。南宋時,理學家朱熹著《家禮》立祠堂之制,創制祠堂以敬祖,民間祠堂已有所發展。

         2023.09.08

 

台長: 秦島
人氣(18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