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24 03:56:30| 人氣1,58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感復甦的7.7%經濟成長與喬裝成財經分析的政治攻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篇從網路上擷取前半部的專題報導"別讓7.7%經濟高成長騙了/無感復甦"標題十分吸引人,因為經濟成長率這個政府公布的數據與一般人民生活無關已經是眾所皆知的的事實了。一個重視數字更甚於實質內容的國家領袖與行政團隊,總是竭盡心力的設法讓總體經濟數據愈來愈漂亮,果然是官僚體系出身的領袖,對於行政與管理技術的熟稔,總可以繳出漂亮的成績單,但是人民的生活卻沒有甚麼改善。

我想今周刊這篇報導所用來導入主題的例子,讓很多人是心有戚戚焉。但是話風一轉便開始批評台灣穩定的匯率政策,並點名央行總裁,這實在令我無法認同。自從彭總裁認為房地產價格不合理,並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的手段後,原本媒體對央行總裁向來讚譽有加的態度開始轉變,許多批評聲浪也開始出現--然而這些反對是社會大眾的心聲嗎?我直覺這又是一篇攻訐彭總裁之作。

整體政府民調低落,而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滿意度又是如此低下,兩人都是正值壯年的政客,怎能容得下一位老是被媒體吹捧,民調滿意度高的獨立單位的官員呢?更別提那些炒作房地產的商人與政客了,他們照子更亮,除了利用媒體攻擊,也很明白這麼做可能還能討大老闆開心,不會被秋後算帳,所以動起手來更是帶勁。

我只想問該文作者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台灣的央行總裁有可能和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主席作對嗎?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的低利率與高價美元政策帶動美國經濟十多年的榮景,甚至過度的信用擴張;一般認為金融海嘯便是葛林斯班所種下的因。台灣有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美國聯準會的低利率與高價美元政策),讓台幣升值而且讓利率維持在較高的水準嗎?如果可以,那麼的確會有很多熱錢流進台灣,股市也許也會破兩萬點,房地產應該是現在的兩三倍... 那麼金融海嘯一來是不是前幾家大銀行也都倒閉,許多大公司也都要重整呢?美國有10%失業,那麼台灣會有多少失業呢?西班牙這個靠著熱錢流入,造成房地產價格攀升,進而靠到處大興土木所帶來的高經濟成長,與薪資水準上揚,現在處境如何呢?根據CNN七月底的報導,失業率是20.05%*,另外,近來最富裕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通過西班牙必須視其(Catalunya)為一個國家的立法,被西國最高法院裁定無效後,還在上個月進行大規模的獨立遊行,...是近十幾年來加泰隆尼亞地區最積極的獨立運動,誰能說不是經濟條件的惡化加劇了彼此的歧見與怨懟?再說連剛超過日本成為世界大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其匯率也都是釘住美元,台幣有何動能可以與美元脫鉤?資本流動相對自由很多的台灣如何追隨中國的利率水準?

文中發動攻擊的言論是「一位大學財金系教授」所說的,是真有其人,還是作者所設的一位「公正的第三者」呢?如真有其人,我想是因為不想砸了自己名聲,所以不敢具名。畢竟這種說法根本是一廂情願,昧於國際現實。

讓我引用張大春先生八月10日在蘋果日報裡寫的一段話,來提醒大家政府的政策--這個政府有些什麼拿得出來且禁得起深究的政策呢?它有唯升學競爭是從的考試主義教育政策;它有只會拉皮整形而欠缺整體規劃的交通運輸政策;它有破碎扭曲而無限期保養地產開發商的國土政策;它有規劃黑道白道限時限地約會勾搭的治安維護政策;它有玩弄數字遊戲保障黨政軍插手媒體的新聞傳播政策;它有在第一時間懇留揚言出走以脅迫最惠待遇的包庇大企業政策;它有驅趕農民導致其破家失業而自殺、卻謊稱死者原本有病的土地徵收政策……


Remarks:
1. Spain unemployment rate at 13-year high, By the CNN Wire Staff July 30, 2010
    http://edition.cnn.com/2010/BUSINESS/07/30/spain.unemployment/index.html



別讓7.7%經濟高成長騙了/無感復甦
今周刊 │ 2010-08-18 /撰文/楊紹華
前言

根據預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達7.7%。然而,你有感覺嗎?薪資仍然不漲、就業困難,台灣年輕人失去夢想未來的勇氣買不起房子、不敢結婚、不敢生子,人口負成長的惡夢提早到來經濟復甦、人民無感,這個社會出了什麼問題?台灣,該怎麼辦?

今年剛滿三十歲的黃佑敏(化名)記得很清楚,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父親沒事就會念上這麼一句:「用功念書,將來就會有出息啊!」這句話他聽進去了,也信了十幾年。


第一名的孩子卻不敢夢想未來

國中到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一九九八年大學聯考,數學考了一百分、英文八十六分,「總分四七九分,這個分數,在全國可以排到前五十名。」黃佑敏如願進入台大財金系;四年後,考進台大財金所,二○○四年順利取得碩士學位。

「用功念書,將來就會有出息啊!」現在,他對這句話卻有些懷疑了。

清晨六點半,位在台北市吳興街的五坪小套房傳來急促的鬧鐘鈴聲,或許因為空間擁擠,鈴聲聽來格外刺耳嚇人。被「嚇醒」的黃佑敏匆忙梳洗,換上千篇一律的白襯衫,準時在七點騎上機車,在亂七八糟的台北街頭高速穿梭二十分鐘後,打卡上班。

他在某券商自營部工作,月薪四萬元出頭,「四年多了,薪水數字沒有太大的變化。」黃佑敏說,○六年初入職場時,頂著學歷光環,工作不算難找,「丟了八份履歷表,錄取了三個,起薪都在四萬元上下。」其實並不算差,但他沒想到,工作四年之後,收入仍只維持在「起薪」的水準。

五坪大的小套房,每月租金七千元,因為收入幾乎零成長,黃佑敏也就在這小套房裡住了四年。本來,每月可以存個一萬元,去年,已退休的父母希望黃佑敏負擔更多老家開銷,「本來就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了,現在,能存下來的錢變少,更看不到擺脫『蝸居』的希望。」

談到大學同學,他說,只要待在本土公司的,薪資水準大概都和他差不多。他打開電腦,連上台大財金系的網頁,本想看看系友名單,卻不小心點擊了「學系介紹」,上面是這樣寫的:

台大財金系在十年來的大學聯考中,不僅高居商管學院的第一志願科系,且近三年來更超越台大法律系而成為全國文法商領域的第一志願。

「哈,第一志願啊!」黃佑敏尷尬的笑了一下,然後喃喃地說:「其實,在踏出台大校門以前,我真的以為自己會像畢業紀念冊裡寫的一樣──前程似錦。」他急著關掉網頁,似乎想要化解尷尬,但忍不住又嘀咕了起來:「今年三十歲了,連基本的『三十而立』都沒有,還談什麼似錦?」

對於未來,黃佑敏不敢多想,「IMF(國際貨幣基金)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會有七.七%,你覺得我的薪水會增加嗎?」停頓了二十秒,他說:「希望會,但不敢想,起碼,現在的我對於經濟成長是沒有什麼感覺的。」

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會讓台灣最優秀的孩子磨掉信心、失去希望,對經濟成長的數字無感,甚至不敢想像未來!第一名的黃佑敏不敢想,其他正在台灣各個角落打拚的年輕一代,對於未來,又剩多少的想像空間呢?


不是年輕人懶是環境讓人無力

「很多人說,台灣年輕一代特別懶惰,沒有動力與熱情,但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當一個族群出現普遍問題,往往,結構因素大幅凌駕於個人因素。」長期研究青少年問題的中研院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伊慶春說:「不是孩子懶,是大環境讓他們失去動力!」

黃佑敏的告白反映了當代台灣年輕族群的困境,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資料,「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與「經常性薪資」兩條線,過去都是亦步亦趨糾結向上,到了一九九五年,兩者出現了某種程度的「死亡交叉」;從此之後,GDP繼續高傲地向上走揚,而人民感受最直接的經常性薪資,卻幾乎只能水平延伸。

進一步看,二十五到二十九歲的年輕族群,九八到○八年間的平均薪資甚至出現負成長。

另一個令人無奈的數字是失業率。

二○○○年,台灣二十五到二十九歲年輕族群的失業率,從前一年的三.七%「跳空大漲」至五.四%,之後再也沒有「回補跳空缺口」,反而一路向上快速惡化,到○九年,已來到了八.三%。

就業環境惡化、薪資停滯,伊慶春認為,這就是當下年輕人普遍無力的「結構因素」。她進一步解讀,當今年輕人的無力、失去信心,是台灣結婚率、生育率在全球墊底的主要原因。


前途光明又燦爛台灣人曾對未來充滿信心

社會學者看到當下的社會問題,財經學者進一步憂心更長遠的經濟影響:「年輕人不敢結婚、不敢生子、不敢消費,想想,台灣還會剩下什麼?」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語重心長地點出問題,在他看來,年輕一代的無力,正在謀殺台灣的未來,「那麼,又是誰?謀殺了年輕人的希望!」

曾經,台灣的年輕人是對未來充滿信心的。

一九六八年,黃佑敏的父親十八歲,考上師範大學,他記得父親曾頗有得色地提過,當時大學生不多,街坊鄰居見著總會豎起大拇指:「了不起啊!大學生,將來有前途啊!」七四年,黃爸爸二十四歲,進入高雄壽山國中任教,直到○四年退休。

據黃佑敏的說法,他父親剛教書時,月薪不到一千元。「本來以為老爸很勇敢,薪水那麼少也敢結婚、買房,幾年內就生了哥哥和我兩個小孩。不過,聽哥哥說,其實爸媽那幾年的薪水加得很快,從沒擔心過未來。」

六○年代,台灣經濟開始主打「出口擴張」。曾任經建會主委的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表示,出口擴張的初期,由於台灣屬於勞力密集階段,經濟成長的果實能普遍反映在薪資水準上,那是一個經濟高度成長,同時伴隨就業、薪資等量提升的美好年代。

七○年代中期,黃佑敏的媽媽應徵到了華泰電子的行政文書工作,公司直接受惠於出口擴張政策,母親收入快速增加;父親雖是教師,但全民所得提升也讓教師的薪資有了大幅調高空間。八一年,黃家添購了彩色電視機,「哥哥說,等老爸終於在屋頂調整好天線角度時,『小甜甜』剛好播完,他只聽到了片尾曲的最後幾句── 自立自強有信心,前途光明又燦爛。」

相較於當年的「自立自強就有光明前途」,如今,比父親更會念書的黃佑敏,卻對未來不抱希望,「問題出在台灣已從勞力密集轉為資本、技術密集,但經濟政策的思惟始終還停留在出口擴張階段,缺乏拚內需的想法。」胡勝正說,自八○年代開始,參加過許許多多經濟會議,「每次討論到最後,目標都一樣:如何提升出口競爭力。」

然而,拚出口,就等於把資源集中在台灣經濟最小的一塊餅,只有少數人得以分享。拆解台灣GDP的「成分」,如果簡單區分為「廣義內需」、「淨出口」兩部分,長期以來,淨出口只占七到一○%,而廣義內需則占台灣經濟的九成以上。


忽略內需薪水跟不上經濟成長

政策只拚出口的結果,是台灣經濟成長率仰賴出口維持漂亮數字,但真正攸關多數民眾的內需大餅,卻始終長不大。

「現在,出口已經是台灣經濟成長的唯一貢獻者,這是最大問題。」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肯定地說。

忽略內需,是薪水與經濟成長脫鉤的主要原因,是年輕一代對未來感到無力的根源。糟糕的是,忘記內需的台灣經濟,在進入九○年代後期之後,卻又出現了讓經濟面貌加速畸形的惡性基因。

約莫是從彭淮南擔任中央銀行總裁的一九九八年開始,台幣兌美元匯率開始走入了穩定偏低的區間。若以一九八八年為基期,比較鄰近國家二十年來的貨幣匯率漲跌變動,可以清楚發現台幣匯率自九八年起在三十二元「僵化」的現象。

低匯率有利出口,長期穩定偏低的匯率,則會慢慢扼殺內需思惟。


三十二元體質台灣經濟的惡性基因


觀察二十年來內需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度,對比於同時期的台幣匯率變動,會看見這樣一個恐怖的巧合:就在台幣匯率走入穩定偏低區間之際,內需,這個攸關多數民眾的經濟大餅,也開始加速沉淪,在經濟成長率的角色分量愈形卑微,甚至幾度成為拖累整體成長率數字的扣分項目。

「發展內需,匯率雖然只是其中一環,但卻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說,匯率沒有所謂的最適水準,但他主張「應該要有適度的調整來支撐內需。」

相較於梁國源的說法,一位大學財金系教授說得更加直接:「內需不振,是台灣匯率長期僵固在三十二元的結果,可以說,年輕人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就是台灣『三十二元體質』所衍生的一堆併發症。」在他眼中,謀殺年輕人希望的凶手,正是台灣自一九九八年以來逐漸養成的「三十二元體質」。

他分析,除了內需不振引發的低薪資、低就業等問題,「三十二元體質」謀殺年輕人希望的利刃,還包括了「高房價」、「高進口物價」。

「央行要阻升台幣,要讓匯率『長期異常』地僵在三十二元,勢必就得放出異常數量的新台幣。」他解釋,為了阻升台幣,央行必須用新台幣在市場買進外匯,這造成兩個結果,第一是台灣的外匯存底愈來愈大,第二就是游資太多,資金浮濫。

而資金浮濫,正是都會區房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儲蓄太多,投資管道又不夠,形成台灣超額儲蓄率創新高的現象,這個現象不能扭轉,『炒房』不會停止,房價泡沫也就無從化解。」胡勝正說...(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13期)


台長: frank

阿端
看到這篇文章,我心有戚戚焉
我們經二三十年的努力
好不容易把一雙兒女拉拔長大
心想孩子大了 我們的負擔可輕些
哪知孩子的工作時有時無
我們只能拖老命
我的女兒畢業台大國企系
兒子清大材料工程系
尚且如此 可見外面的就業環境是如何了

我妹妹畢業於台北科大的兒子去年在鄉公所
作政府臨時就業方案 說其實根本不用做甚麼事 大家都在念書準備考公職
2010-08-24 15:52:20
版主回應
謝謝您的回應。您的一雙兒女真是優秀,台大國企在我考聯考的前一年還是全國最高分的科系呢!(我考的那年變成法律系)。

我以前在跨國公司工作,受母公司肯定的主管泰半是懂得如何去操弄管理報表與數據的人;真正認真負責,想盡方法去增加銷售,減少庫存天數,不屑操弄數字者,則通常評價一般。

操弄數據者,總有漂亮的報表。作好自己業務者,覺得應該讓更高階的經理人了解實際情況,以避免誤判情勢,造成公司錯失商機。通常我們叫第一種人做官的,第二種人做事的。我想我們的政府決策大員裡,有很多優秀的第一種人,所以可以有辦法讓報表上的數據十分亮麗。

現實社會裡和讀書差不多,都有檢驗的方式。只是書讀好了,考試成績一定不差;可是在工作上,做得好,考績不見得好,因為考績的評量項目與工作本身可能關係不大,很有可能與考績評量表上所載內容也無關。--有些項目是不會寫在評量表上的,例如:是不是將功勞歸給評量者,有沒有替上司背黑鍋,時常讚美上級長官,或是幫長官攻擊政敵或潛在競爭者...etc.
2010-08-25 00:05:56
蒼子
個人也覺得經濟情況沒有好轉

起碼週遭給我的感覺是如此
2010-08-24 15:59:02
版主回應
政府的目標是搶救失業率與提振經濟成長率,所以一般人民感受不到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是在研究過計算公式後,從中找幾項較容易改善的項目下對策,使最後數字能更漂亮。
2010-08-25 00:17:09
KINOPIO
如果新台幣升值到一個該有的水準,熱錢是不會進來的
就像DELL的產品在網路上標錯價格,訂單會大量湧入,但是恢復普通價格,訂單就少了
熱錢不是笨蛋,不然他就不會這時候進場亞洲貨幣,97亞洲金融風暴是選擇放空泰銖了
也就是說,台幣價值是被低估了才會引來資金
那麼,無感復甦的原因是什麼?
老百姓沒有感受到辛勤工作之後,購買力的增加,中間的收益落在了大股東,也就是企業主的手裡
另外,房地產的泡沫形成,貨幣政策責無旁貸
所以彭淮南是彭神? 還是台灣的葛林斯潘?
2010-09-24 16:59:02
版主回應
問題在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國家整體稅負不公。至於貨幣政策的問題已於本文中提出看法了。
2010-09-24 23:37: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