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延續這兩週的睡眠型態,夜半三、四點即轉醒,是一種無夢無痛情緒下驀地睜開眼睛,但已非是十五年前第一場愛戀下的宿緣深淵:懸念已了。
這兩週夜半醒來時澄淨澈明,心內無欲無求,這些年我追尋十八歲那場初春之情已然歸諸天地,無欠無滯。繼而朦朧中浮現的那個身影隱約如幻,有一些對談過的字句閃爍在我心,我躺著不動,定定神望著天花板,窗外的風飄進,窗簾輕揚墜下,傳達一種我以為遠方他者呼喚。我想起自己這兩週不曾好好吃過一餐飯,好好睡一頓覺,想起佛陀觀音阿拉基督瑪麗亞所有的神衹,而週末就要到來。
2000徹底結束與他的所有聯繫後,我成了沒有身份與無法定調的人,我太信任鍾情放任這個愛,所以當他離去時,我直如遇見死神。研究所四年在他的城市就讀,那一街廓卻自來未曾踏涉,那重逢的慾望也從未誘惑過我,簡直是逃難似,欲蓋彌彰以種我不明白的陰影籠罩。離開他後第一年後,我落腳陽光不缺的海港,開始認識他以外的男子,一直以來,我從不知他之外的其餘男子,我對感情顯得生澀稚嫩,雖然從不缺乏被攀談被關注的情調,然而我不解,我不解,無論再新鮮彩色華麗戀情來到我面前,我仍未丟棄過對他的記憶。但我內在的難以馴服把我帶到更大的情愛荒蕪,我的生命明白因再遇不到像他這般溫柔的人而模糊失焦,幻影重重。
我曾是個早熟的孩子,我笑起來尚稱可以,但我讀書避開這溷雜人世,我進入內在的閉鎖時間長達十五年迄今。在離開他第四年後,我開始有本事,在慌亂的第一份工作有本事待了三年,整整三年啊,是因為當年第一場愛戀讓我對苦難的定義削減再削減嗎?我過了三年不要健康的生活?但這工作讓我從試圖尋找所愛這徒勞無功中清醒,我再也找不到了,我決定結束旅程,並步上婚禮。
天亮了,我穿著大衣,準備前往八點整的火車站,我喜歡公車站、捷運站、火車站、飛機場,轉車(機)是異質空間,像是第三度空間,既不是故里也不是異鄉。我們來到了故宮,對我而言,瓷玉書畫最能具體而微象徵中國文化質素,但與愛情是這世界最容易破碎的兩種東西。什麼是藝術呢?為什麼古老的永遠勝於新穎?是內容重要還是形式?還是時間的累積便是價值所在?愛情也是這樣嗎?我曾在觀賞書畫藝術品時流淚,心受到美的撞擊,只能哭。藍色情調一直是我人生的基調。
有時,愛情必須輕柔和保存,正如瓷器,有時,愛情離我太遠,只是我年輕時的憧憬…當時的我毫無保留毫無條件地熱愛。
我一直和邊界有關。或者該說我一直都選擇邊界,就像我喜歡處在許多空間的最後一排與最邊的角落,我喜歡看見眾人,多過於被眾人看見,這也是一種邊緣觀照。
我只有在離別後才像個女人。
文章定位:
人氣(169) | 回應(0)| 推薦 (
1)| 收藏 (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個人文稿 |
此分類下一篇:
從來不哭的樹此分類上一篇:
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