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9-14 18:44:50| 人氣1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是我們不會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是我們不會教?

  從事教育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幾年,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二十年的歲月,讓我體驗了孩子在行為上的變遷,就像一個社會的改變,孩子們,也用他們的行為在告知我,這個社會的教育,真的跟以前不一樣,真的出現一些狀況了。究竟,問題在哪裡?隨著自殺率的增加,單親家庭的變多,髒話的普及,對老師及父母的不敬,以及沉溺手機的世界而不可自拔,看著這一切,我一直在想,孩子們怎麼了?是誰造成的?在感嘆孩子難教的同時,這一切的原兇,究竟是誰?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都很用心的想教好孩子,但是,卻常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常常不知如何改變孩子的現狀,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嘆息,苦惱,無能為力,最後,只好暫時隨波逐流,或用更強制的手段與孩子對抗,因為我們是大人,目前還可以用強壓的手段,但是,孩子會長大,羽翼會豐富,一旦我們老了,接下來是孩子的天下,我們,還能改變什麼?

  自以為是的教育,加上自以為是的孩子,於是,永遠無法達到真正的溝通。因此,雙方繼續不斷的抱怨,父母師長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孩子抱怨父母管太多又老古板。什麼時候,孩子會為父母多想一些?什麼時候,孩子願意從心靈上成長?而何時,父母才能真正放心進而放下不斷的嘮叨?在這樣的演變過程裡,我看見了「僵持」點。

  在補習班教書,給了我機會去和孩子聊天。也給了我機會去和家長聊天,我比別人幸運的是,我可以同時聽到家長和孩子們的心聲。而聆聽,是我最好的方式。

  不管是家長還是小孩,都需要一份「認同」感。沒有人想要對立。更沒有人故意要挑起戰爭。所有的一切問題,都在於「要求的標準不同」。對彼此行為模式的認知無法達成共識。這讓我想到以前自己做打掃工作時的感覺。長輩的要求標準,總是比我預期的高。但是,是我真的做不好嗎?其實,不是的。我發現自己可以做的好,很有能力做好,但是,我不想做。我很懶,所以,家事就隨便做一做。因此,幾乎每次都會被嫌棄,被長輩認為不會做家事。其實,只有自己明白,自己只是不想做而已。在成長過程中,為什麼會懶得做家事?(這裡的家事是指打掃)我自己去想過這個問題,我不會拒絕煮飯,實際上,我還滿愛烹飪的,但是,我就不愛打掃,不愛拖地掃地及洗碗。而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有更想做的事情,而想要做的每件事情,都比打掃有趣多了。

  我的孩子跟我一樣懶。但是,因為我是大人,家裡真的髒亂時,最後妥協的,一定是我。誰先看不過去就先打掃,而我,通常都撐不了太久。只是,打掃只是乾淨了,並不代表整齊了,於是,常常在收拾,沒多久又亂了。這種不急於處理信件的習慣一直改不過來,原因,還是同一個:不想做。自己想去做別的事情,也很勤勞在吃喝玩樂上,但就是不想打開那些信來看一看。信箱裡的信件,也是堆積如山。這樣的習慣,習性,再想想孩子的狀況,我想,確實很多時後自己是管不來的。因為,自己也沒有做的挺好。

  由於自身的狀況及經驗,我開始思考,我們大人教不好小孩,實際上真正的原因,會不會就在自己身上?

  也就是,我們有「言教」,但是,我們沒有「身教」。我想到了幾個問題,大人們要孩子遵守,但大人自己卻做不到的,是不是很多呢?隨便舉幾個例子。

1.我們一直抱怨孩子玩手機及玩電腦太過。但是,我們自己是否也是手機不離身,電腦關機時間少呢?

2.我們叫孩子早睡,是否自己也做不到?(睡眠也是我的罩門。)

3.常常叫小孩子不要喝太多飲品,結果自己也是飲料一直灌?

4.要求孩子要用功讀書,想想自己年輕時,是否也做得到用功讀書?

5.大人常常動怒生氣,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因為孩子做不好就開罵。之後,又抱怨孩子的態度太差。孩子態度差是不是因為也是因為大人態度差而反應而已呢?

  我想要說的是,我們的孩子,我們都有教。問題是,我們怎麼教?有沒有用對方法教?有沒有用智慧教?(還是用脾氣教?)我們大人本身,以前也沒學過如何教小孩,我們是從小孩長大的。我們的父母怎麼教我們,是不是我們也如法泡製的教?還是,自己想怎麼教就照自己的想法教?有沒有可能,一直以來,我們都學錯了,也教錯了?甚至,可能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立場的不同而已?

  在批評及無奈於現在教育如此難為的情況下,我想,最該學習的是我們身為父母的這一代。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從自身開始改變起,學習做個有智慧的人,唯有智慧,才能教育好孩子。如果繼續因為無奈而只會大聲的打罵,只是治得了一時,卻不是永恆之道。我不是很贊成體罰孩子,那都是非不得已的下下策了。但是,體罰在某些時候,確實是必要的存在。我不贊成打孩子,並不代表我就不會打小孩。但是,我不會輕易去動到棍子。兩個月前,孩子做錯事了,我在孩子面前處罰了自己。拿棍子打了自己的腿。並說:「孩子,對不起,是我沒教好你。你沒學好,是我教導無方,是我的錯。」那一次,孩子嚇到了,把棍子放在身後,告訴我,下次再也不敢了。孩子真的被我嚇到了。為何做錯事是他,受罰的是我?他無法理解。我說:「是我無能,無法糾正你的行為。」之後,孩子變乖了,很聽話,也變貼心了。

  這方法,也只能用這麼一次。我無法可想,這已是打賭了。賭孩子的心地善良及疼惜母親。還好我賭贏了,不然,我白打自己了。我不覺得這是好方式,但是,對我的孩子,剛剛好派上一次的用場。日後,我也不會再用了。

  有些時候,教育沒有一定的固定形式。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第一個為了教導孩子而狠k自己十幾下的母親。但是,我是真的從沒有停止思考過如何教育小孩。不管是我的孩子,還是我的學生,都一樣。

  我用同樣的心在對待孩子及學生。盡我所能做我能做的一切。方法是否太過偏激?是否失當?事後深思,或許有點。但是,我依然不後悔做了那樣的嘗試。至少,這件事情讓我明白,孩子是疼惜我這個母親的。

  要怎麼教孩子,或許沒有一定的方法。但是,活到老,學到老,身為父母與師長,都應該不斷的用心的學習與進修。除了自己可以成長,也是為了我們的子女著想。小小心得分享,感恩。

    黃湘於2015.09.14

 

台長: 夢想家 黃湘
人氣(1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