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杏花春雨中開訓的三階課程,轉眼間也走到了尾聲。
那天在彼此一一分享見習心得和不捨的擁抱中,為將近3個月的相處時光劃下句號。
若要說學習過程中內心的衝突和矛盾,格子裡那篇「海賊與登山客」就是活脫脫的寫照,描述著怎麼從感覺熟悉又安全的場域,重新說服自己移轉到截然不同的新地方,就這麼一邊帶著想像中的焦慮,一邊允許自己可以冒險,學習讓衝突平衡的並存著,
而關於外在事務的挑戰和割捨,「壓車過灣的破風手」、「又綻放又生根的活著」文中,道出了內裡的心聲。那個身在紅塵江湖中的自己,這次就只是在心裡暗下了要好好照顧自己的決定,選擇去活出一個能讓自己喜歡的樣貌,也明白等待與放慢都是為了下一個起步做準備,關於遠離主流和外界的質疑及提問,就只是微笑以對,了然於胸。
還有「小女孩,讓我們下樓來」、「父親的兒子」記錄著心理層面的探索、自我覺察的成果,經由解構又重新建構的歷程,為自己留下訓練過程中最好的紀念品,讓生命有鬆動舊有窠臼的可能,有機會去貼近了內心深處的情緒地雷,也重新換副眼光來看待自認為的「使命、分離」,有機會把人生朝不同的方向移動而去。
訓練的這段日子裡,受到很多人的協助和照顧,尤其是在小團體和見習班督導適時的解惑與接納之後,原本無處安放的一顆心、慌亂無助的心情,就此得以清晰篤定,有了力量再往前跨去。格子裡「發生了什麼,存了什麼,就怎麼活」就是在提醒自己要好好地儲存生活裡發生的每一個美好畫面,然後在需要的時候,就像提取存款似的,為生活挹注支援、重啟溫暖,帶著資源好好地綻放,活得明亮又精采。
至於,完訓後的收穫,「我受訓,你受益」一文,就是最適當的成果報告,無論是生活中關係的互動還是工作上的衝突爭執,因著訓練的影響,引導著自己去領悟「陪伴,但不打擾」的同在意境,也理解了「我是你,但我又不是你」的同理意義;由衷感謝這9個月的學習,才讓我有機會從陪伴者、助人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到底是誰陪伴了誰」。
眼前的此情此景很難再復,不免的是面對分別,總是有那麼一點哀愁感傷在心底幽微的釀著,
但自己也感覺到這一回的結束,不再讓我那麼難受到頻頻拭淚了,感覺到心裡除了淡淡的難捨之外,其實還存在些微那關於豐收的甜美滋味,以及佩服自己一路堅持不懈、克服困難與即使受挫了仍繼續往內覺察突破的勇敢。
已過的昨日,為了這個不同領域的學習,在將近一年多前,無論是內在的學習,還是外在事務的調整,自己都已預先做了準備,也在很多可讓人稱羨的成就中掙扎的做出了取捨,
現今再回首,整個歷程我無怨無悔,只有豐富感動扎扎實實的充盈滿懷,身心有種被全新重整過的清新感,
眺望明日及遠方,我思忖著該如何帶著這份滋養,展開屬於自己人生的下半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