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出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MIobW62dk&t=32s)
春節期間在大陸央視播出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一集-「器」,劇中介紹了章丘鐵鍋的工藝之美與魯菜所產生的獨特火花。
雖然各界評價不一,有褒有貶,甚至因著節目的播出,引發了鐵鍋的搶購狂潮,大陸社會流行新語中還出現了這麼一句「洛陽紙貴,章丘無鍋」呢!
鐵鍋的製造,需要歷經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炙燒, 一千度高溫錘煉,三萬六千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映照出打鐵師傅的面容。
從一塊不起眼的鐵板,鍛成不沾不粘的弧形鐵鍋,成就獨特道地的魯菜美食,
吸引眾人的眼光、挑動味蕾的渴望,也傳承了中華的工藝文化。
以鐵鍋鍛造歷程來看生命的學習,
那三萬六千次的熱鎚冷打,不正像我一次次為習得更好的功夫,並更臻純熟,
不計時間成本、學費、交通距離、注入氣力的精練而所付出的代價,
一次的工作坊,猶如一回的冷熱鍛冶,透過每一個學分、每一個假日的打底、拋光,
期許自己某天也將鍛打成型,有那鏡面人臉的純粹質地,有那得心應手的真實力。
若需要歷經高溫鍛治、三萬六千次的搥打,才得以成造就一個好鍋,
那麼,我的學習,又是行經第幾道的冷熱工序了?離那映照人面的光彩還有多遠的距離呢?
曾在文章中讀到,有關達賴喇嘛與印度邊境駐守的士兵的對話,
士兵對年輕的達賴喇嘛問:「你是某位聖人或大師嗎?」
達賴喇嘛回答說:
「我只是個平凡人,我只是盡力把自己活得好,好讓別人見到我,就可以看到他自己….」
我猜那明鍋如同人鏡,只要努力、不躁進,依著程序不停歇,不怕苦難鍛打,
就有機會把自己也活成一片明鏡,
當有緣與人相遇時,就能夠相互映照、召喚,進而把彼此最美好的部分呼喚出來。
在章丘鐵鍋因著節目而大大走紅之後,一鍋難求或是藉機假冒的事情也開始出現,讓人真偽難辨,
這現象也在提醒著,在成為供不應求的好鍋明鏡之後,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信念要堅持,
要如何練就自己獨特的真功夫,真正的靜心做事,不怕被主流淹沒;
要怎樣不盲從,保有理性,在云云人海裡堅持煥發獨樹光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