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24 01:26:53| 人氣1,4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非順民理論》傳統的道德制衡資源


以往在台大唸書,走在公館一帶,常遇見一些善心人士,手捧著善書,派送給路過者。這些善書或是一些佛教或道教的經書,也有一些是三教融合的產物,最普遍的莫過於袁了凡的《了凡四訓》,或由三教經典合編而成的小冊子,裡頭載錄了《四書》、《六祖壇經》、《金剛經》、《般若心經》、《道德經》與《清靜經》等。

今日若有人說他愛看善書,旁人或會覺得突兀。因為感覺其如耆老,是年邁一族的閱讀品。而想要獲得這些善書,通常只可在一些廟宇或售買佛教文物商店,供免費取閱小櫃子裡取得。善書價值的失落,究竟反映了什么,也許不是「不合時宜」簡單幾個字即可交代。

善書在古代,其實是一種流行的「民間讀物」及生活與行為指導手冊,特別是在晚明,善書更是大眾心理的反映。善書內以因果論為主導的「報應說」,在民間構成一個龐大的「善的體系」的道德思想,影響著百姓的價值信仰與實踐規則。而許多儒者對善書不排斥,主要是善書不像功過格般,存在一種嚴格主義,也因為如此,在道德制衡作用上,後者比前者起著更大的效果。

明末清初儒者常實行的功過格,其實可稱為「道德日記」。它強調通過行善來抵銷罪惡,以功德與罪惡加減的計算方式,進一步把道德數字化(量化)。這在當時渴望秩序安穩的晚明社會,似乎是一種必要的手段,也是一種利誘的道德行為。它為渴望進入官員精英隊伍的人而服務,更是一套由上至下頂著道德訴求而實行的社會控制的權力結構。從科舉功名、家族顯赫至個人禍福,莫不與個人積善大有關聯。

實際上,功過格體系的發展過程,具有從濃厚宗教信仰基礎轉向現世儒家基礎的過程。早期功德累積乃依據《太上感應篇》和《太微仙君功過格》,成仙是其終極目的,後來卻轉以袁了凡的《立命篇》為依據。走向現世化與儒家化的轉變,除反映明末三教合流的真實狀態,也說明了晚明思想的包容力與開放性。

因此當時社會為建立一套穩固的道德秩序,便大力突顯功過格作為累積個人功德的工具,並在經過學者的撰寫與形塑過程中,形成以「因果報應」為依據的自我改善的道德修行論。積功觀念,也援入了佛教「報」的觀念,強調個人的積功與父母或家族的積德有密切的關係。於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可說是民間普遍的大眾心理。

乍看之下,善書與功過格似無太大差別。但功過格強調一種善的行為作為道德約束的力量,更嚴格執行以外在的約束力來控制人的行為。如前所言,它縱然具有道德制衡的作用,但與儒者主張道德或良知自覺卻是相背的。因為儒家自孔孟以降,一直主張通過培養人的良知自覺,來促使人實現合乎道德的生活。

於是有學者指出,功過格流行的結果是,「成己」可以與「達人」脫節,更避免不了「偽善」現象乃至道德「商品化」現象的出現,行善的最終目的並非為了儒家的人文關懷。所以原扮演制衡角色的功過格,也滑入了另一種功利道德的斜坡。

思及善書與功過格作為傳統的道德制衡,縱然在實踐過程中,會有所滑落,但它畢竟也成為百姓所信仰的價值體系。在今思古,得悟一種傳統的思想信仰逐漸在消退中,然更令人好奇的是,究竟今日維繫著大多數人的道德生活的價值體系是什么,哪些價值又對人們的道德與精神失序具有制衡作用?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1,4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文論 |
此分類下一篇:《非順民理論》完結篇─我們都活在專欄的年代裡
此分類上一篇:《非順民理論》紀念碑的多種表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