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台灣為什麼無法跟中國大陸切割,原因在於文化歷史,使用語言文字都顯現是同文同種,加上家裡供奉著祖先牌位,說著源遠流長血脈相連的家族歷史,因此無法與中國大陸分離,變成獨立的台灣民族。
台灣被日本統治五十年,在皇民化的過程中,要求台灣人民改姓氏,焚燒祖先牌位,改信天照大神,但是台灣承繼數千年的祭祖文化,家裡更有祖譜傳承,其實成為皇民化的阻力,台灣人更難認賊作父,在殖民統治期間,中國的語言文字也未曾斷絕。
日本在殖民統治台灣期間(1895–1945),確實推行了一些文化同化政策,其中包括宗教上的影響,但不至於說強迫台灣人「拋棄祖宗牌位」全面改信天照大神。
以下是日本人在台推動同化的具體說明:
1. 皇民化運動:1930年代後期到1945年,日本在台灣推動所謂的「皇民化運動」,目的在於讓台灣人更加認同日本天皇與日本文化。這運動包括:改日本姓名(創氏改名),講日語,積極推廣神道(日本的國教,崇拜天照大神等神明)。
2. 神道推廣:在台灣建設了許多「神社」,例如台北神社(現為圓山大飯店附近的圓山忠烈祠)。學生、軍人、公務員等被要求參拜神社,對天照大神等神明表示敬意。某些場合下,的確會要求信仰轉向神道,並淡化甚至禁止傳統的祖先祭祀,尤其在學校、軍隊、政府機構中較明顯。
3. 是否「拋棄祖宗牌位」呢?雖然在形式上鼓勵甚至強迫參拜神社,但大多數台灣家庭在私下仍保留祭祖習俗,只是低調進行,祖先牌位仍普遍存在於民間,並未完全被消滅。
因此事實上,日本殖民政府確實推行神道,宣傳天照大神,並試圖淡化台灣人原有信仰與習俗,但是並非全數強制,也沒有徹底消滅祖先牌位文化,多數台灣人仍私下保有傳統信仰。
台灣光復後,長老教會的信徒本身不祭祀祖先牌位,成了台灣獨立運動的推手,某些團體甚至發展出「台灣民族」的信仰,認為自己不屬於中華民族,但是這畢竟不是社會主流,如果看到媽祖遶境的人潮,就知道與中國大陸有割捨不斷的力量存在,日本人做不到改變台灣人的信仰,未來台灣的任何政府組織也無法改變,血濃於水的宗親感情將決定兩岸的歷史發展。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25/4/1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