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7-15 09:41:33| 人氣4,9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茶道與茶藝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日本人講究茶道,但階級的意味太濃厚,早期由貴族、武士和僧侶獨享,茶文化的發展不是出於民間;台灣人講求茶藝,茶藝是生活的,追求隨緣自在,兩者雖然融入禪風,但台灣的總是比較親民,就算是在鄉間的一壺奉茶,也充滿人間滋味,那人味就是台灣茶藝的最高境界。

日本鎌倉時代的臨濟宗留學僧南浦紹明在宋朝時來到中國,將徑山茶宴帶回日本,成為日本茶道的起源。18世紀江戶時代中期國學大師山岡俊明編纂的《類聚名物考》第4卷中記載:「茶宴之起,正元年中(1259年),駐前國崇福寺開山南浦紹明,入唐時宋世也,到徑山寺謁虛堂,而傳其法而皈。」

中國徑山茶宴進入日本之後,日本很快就發展出自己的風格與流派。最著名的是千宗旦(千利休之孫)之子所創設的三個流派:表千家流的不審庵、裏千家流的今日庵以及武者小路千家流的官休庵,合稱三千家。

茶藝指儀式化的泡茶與飲茶技藝,在中國已經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正式定名於1970年代後期,由台灣茶藝愛好者命名。此名字的採用是經過討論,以區分於源自日本的茶道,並從通俗而易於被大眾接受的角度出發的。目前,開設茶藝館在中華文化圈已經蔚為潮流。

茶藝歷史可追溯至唐代。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經以「喫茶去」來接引學人;後來才成為分享茶的儀式。

唐代煮茶,多用薑鹽添味,世稱薑鹽茶,詩人薛能《茶詩》云:「鹽損添常戒,姜宜煮更黃。」宋初流行點茶法,把茶葉碾成細末,沖出來的茶湯要色白如乳,《觀林詩話》載,北宋蘇軾喜歡鳳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兩瓶攜回烹茶。蘇軾有《和蔣夔寄茶》一詩:「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姜鹽煎。」。蘇軾本人很注重茶的養生效果,吃完飯後用濃茶漱口,可解除煩膩。

明代起開始流行泡茶,其文化生活已經流傳至今,而你是追尋茶道,還是茶藝呢?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13/7/15)

台長: 柳藏經
人氣(4,92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鴉片煙館 |
此分類下一篇:總書記裡的書店風景
此分類上一篇:江山如此多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