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3-02 23:27:29| 人氣1,6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聖人之境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聖人,稱智慧卓越、品德高超、人格完美的人。指被大眾認為具有特別美德和神聖的人。在中國,古代聖明的君主帝王,及後世道德高尚儒學造詣高深者,稱聖人。聖人的介定經常出現在諸子百家書籍。

「聖人」是指在某些文化和宗教中被認為具有非凡的道德和精神素養,以及對人類有重要貢獻的人物。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聖人的概念和特徵可能會有所不同。

在基督教中,聖人通常指那些在人類歷史上被認為有非凡貢獻的基督徒,他們的行為和教義被認為是具有典範性的,並被普遍認為是值得尊崇和效仿的。

在佛教中,聖人通常指那些通過修行和實踐達到了超越塵世的狀態,被認為是道德高尚和具有智慧的人。

在道教中,聖人通常指那些通過道德實踐和神秘實踐達到了超凡的境界,並被認為具有神靈的力量和智慧。

總的來說,聖人是被認為有著非凡的道德和精神素養,能夠帶領人們實現內心的成長和提升,成為更好的人類。

有的宗教專門通過一定的儀式加封聖人,但也有聖人直接被大眾尊奉為聖人,比方一些宗教創始人或神職人員。基督宗教(包括羅馬天主教會、聖公宗、東正教會)、印度教、佛教(猶如藏傳佛教活佛和南傳佛教的羅漢)、伊斯蘭教、古巴的桑特里亞教中都有聖人。一些新紀元運動的人也將聖人的概念結合入他們的信仰。

如果沒有被宗教封聖的被公眾認可的人物,或者從當事人所不信仰的其他宗教的角度界定,可能會被稱為偉人、哲人或英雄。

很多人看到「聖人」兩個字,就覺得是老古板的想法,但經過我閱讀後,聖人這兩個字用現代語法來說,就是「積極的學習行動者」,他們努力學習又努力修正自己,不拘泥在舊思維之中,聖人的「聖」字,不就口說耳聽王道之學,這樣的層次豈不是很迷人?以下就是古人對聖人的論述。

孟子曾說過,有四種古聖人:聖之清者、聖之任者、聖之和者、聖之時者。

出自老子《道德經》常德章第四十九「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 ,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聖人之在天下,惵惵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出自韓愈《師說》「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在佛教中,「聖人」就相當於「大成就者」,是證果的修行人,最高成就就是成佛,佛,又稱為佛陀,是指覺悟了無上正等正覺者。

此外,依照佛陀的指示修行者,可以得到阿羅漢等四向四果,以及獨覺辟支佛,這是聲聞緣覺和獨覺乘這二乘的聖果,是南傳巴利語系佛教的主要聖果。

而發願成佛的人,並逐步修行證果的聖人,稱爲菩薩,大菩薩修行圓滿將來必定成佛,這是北傳梵語系佛教的主要聖果。另外,金剛乘裡還可證得法身佛。

本來佛、菩薩、阿羅漢都是具體的歷史名人,跟神話中的神祇風馬牛不相關,但因為長期把聖人神化,並在抽像的報身佛也使用本來對於真人的稱謂,所以逐漸地變成了和古代神話相似的描述。

佛教通常把除了佛陀外的普通聖人分三品,即上品的菩薩,中品的獨覺,下品的聲聞,稱為三乘。但實際上三者是互相滲透和融匯的,因為大乘佛教需要爲僧徒們樹立修菩提道而成佛的信心,故分列三乘,突出菩薩乘最大,但也明確提出「三乘俱一佛乘」。

人類史上,被尊奉為四大聖哲是指「蘇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穌」。 這四哲的排列順序不依年代,而是其原作者雅士培所定的。 雅士培是德國哲學家,一般視之為存在主義的代表之一,與海德格、馬塞爾、沙特等人齊名。 他深入研究歷史上各國各派的哲學家,最後選出上述四哲,並專門寫一本小書介紹。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源自莊子的思想。莊子認為所謂的孝、悌、仁、義、忠、信、貞、廉等等,都是人道毀棄,而人為標榜出來的東西。人皆巡道而生,天下井然,何來大盜,何須聖人。聖人是人格的標竿,但過於崇拜聖人,卻不思維學習聖人的行止,就容易入迷反智,就不是追尋聖人之道的目的。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1532日)

台長: 柳藏經
人氣(1,665)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人間行者 |
此分類下一篇:佛的境界
此分類上一篇:三心不可得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