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飾柱塞保麗龍 免驚
業界常見做法
可減輕結構負擔
【潘姿羽╱台北報導】保麗龍當建材沒這麼可怕!日前《壹週刊》爆浮洲合宜宅灌漿混入保麗龍,恐有安全疑慮;日前《蘋果》接獲讀者爆料,新北市中和區建案工地樑柱內塞保麗龍,恐影響建築安全,向新北市檢舉。但專家指,裝飾柱以保麗龍填充是業界常見作法,用以減輕結構負擔,並無安全疑慮。
民眾林先生指,新北市中和區南華路、弘韋機構的都更合建案工地,有多個柱子裡放置超大保麗龍,工地人員雖聲稱柱子為裝飾柱,但認為有些裝飾柱和樑的鋼筋綁在一起,懷疑柱子無法支撐重量,擔心建物會變危樓。
林先生已向新北市工務局檢舉,新北市施工科去年12月底前往了解,也回覆林先生:「有保麗龍的樑柱為裝飾柱、並無問題。」林先生仍擔憂地說:「柱子放入大量保麗龍,是否為偷工減料?」
接獲陳情立即稽查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施工科股長潘亮宇表示,去年底接獲民眾陳情,立即派同仁到現場稽查,請工地主任出具經過核准的結構圖,保麗龍裝填部分確實都是裝飾柱而非結構柱,不用承載重量,所以工班才僅放填充材,業界多有這種做法。
應檢附結構說明書
新北市施工工地每層樓勘驗採申報制,建築師和專任工程人員會簽證負責。潘亮宇說明,結構圖都是由專業人員審核通過,現場也確認施工過程是按圖施作,為讓民眾放心,工務局也請建築師再檢附結構安全簽證說明書,下周便會送進市府,確認建築安全無虞。
弘韋機構工務經理胡建章說明,有使用保麗龍的樑柱都是裝飾柱、假樑,為了造景,所以加寬樑的寬度,並在加寬部分放入保麗龍,避免過重影響結構,這種作法在業界已行之有年,其實裝飾柱放入保麗龍的成本,比不放保麗龍全部灌入水泥要高。他也說,施工過程中,建築師、營造廠的技師也都會每層樓勘驗,確認結構沒有問題。
比灌水泥還費工夫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解釋,裝飾柱不須負重,因此會填充較輕的材質,工班裝填保麗龍十分常見,也沒有安全疑慮,民眾不須擔心;實務上,裝飾柱空間如果直接灌水泥還比較省事,因為裝填保麗龍還須固定、訂做,所以反而是建築師、結構技師會要求工班使用保麗龍減輕重量,還怕工班不用保麗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