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4-21 04:38:42| 人氣2,8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場木屋寫故事的赤腳小孩 ——專訪小說家太皮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場木屋寫故事的赤腳小孩


    ——專訪小說家太皮

採訪:水  月  攝影:昊  燊

    太皮姓黃,本名春年,而立之男,普通職員,體胖鬈毛,頭大如斗,人窮志短,一事未成,堅持寫作,平衡心理。《澳門日報》副刋作者,《華僑報》副刋專欄作者。中篇小說《愛比死更冷》獲第一屆澳門中篇小說奬、《綠氈上的囚徒》獲第二屆澳門中篇小說奬,短篇小說《搖搖王》獲第九屆澳門文學奬小說組冠軍,短篇小說《涼月夜》、《連理》獲澳門文學奬小說組優秀奬,中長篇小說《草之狗》連載於《澳門日報》小說版。

  故事,就是這樣發生的:很久以前,在城市邊緣的一條村落中,到處瀰漫着小漁村和小農村的風情,一個才五個月大的小男嬰,大力呼吸着嶺南文化與東南亞美食傳來的異香,但眨眼之間,村落不見了,眼前只有高樓大廈,男孩在心底吶喊:“我的故鄕永遠回不去了啊!”

  原位於黑沙環的馬場木屋區,是那年的小嬰孩黃春年,今天連續兩屆榮獲“澳門中篇小說奬”的澳門小說家太皮魂牽夢縈,並視之為故鄕的地方。城市發展“殲滅”了他的村落,如今,他只能不斷在文學創作中重溫昔日情懷,木屋區的生活氣息滲透在他的小說裡。

  二○一一年,太皮的小說《搖搖王》奪得第九屆澳門文學奬小說組冠軍,其中他借主角黃天朗的口喊出這樣的話:“眞想回到童年啊,在木屋區的日子裡,大家的生活是多麼密切,窄小的道路和士多門前,每天都上演着新鮮的處境劇……”

  “馬場木屋區那塊地的生存狀態徹底改變了,但那些意象情景對我的創作有極大影響,就像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很短的距離,也對他的創作有深遠影響一樣。”太皮說。

  小太皮早在馬場區的菜田播下了文學的種子,唸初小就寫了第一個幻想故事,“新美安大廈發現兩個屍體”——這是他唯一記得的情節了。而對故事產生興趣,卻是因為集郵開始的,“我會翻查郵票背後的故事,久而久之就喜歡讀故事了。”

    少男情懷總是詩,遇挫折受文學薰陶

    讀太皮的專欄文章,你可能會覺得他憤世疾俗。在〈地溝油與三聚氰胺的根源〉一文中,他憤然寫道,“……地溝油和三聚氰胺之所以出現,我們所有人根本就是罪魁禍首,脫不了干係,是我們整個社會不重視道德,是我們整個文化自私自利,是我們整個心態見高拜見低踩,是我們整個精神文明的虛偽……”

    而另一面的他是個率眞和帶點衝動的人,所以問他哪年開始投搞,會聽到這樣毫無保留的答案:“首次投稿報章大約是六年級的時候,投到《澳門日報》藝海版的‘雜果冰’欄目,但刋登了卻沒同學相信。那時我以為一篇稿有幾千元,卻原來只得廿八元!”自覺與文學結緣只是機緣巧合,而且走了不少彎路,“九十年代唸初中去拱北買書,開始時專找些艱澀的書,如《王安石傳》,但看不明白,後來才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興趣便愛上了文學。”

    現在視小說創作為至愛的他,早在十五、六歲時便在“鏡海版”發表了古詩和新詩,他寫詩的理由卻不大有詩意:“因為五元一行,且無時無刻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寫。不過那時總有點少男情懷吧,想向人抒發情感但又不想認識的人知道。”

    太皮自言曾經考第一的他試過成績一落千丈,自信心跌到谷底,幸而有一位上海來的老師組織了文學班,覺得他作文成績還不錯便鼓勵他參加,又派他做中國語文科代表,所以說文學挽救了他也不為過。

    曾獲多次文學奬項,卻表示感受至深的不是拿奬,而是輸了。太皮坦率地說:“○三年參加澳門文學奬,那時剛大學畢業,自己讀傳意系又兼修文學,大學時期的作品《草之狗》又獲連載,便以為自己眞正掌握了寫小說的技巧,誰知這篇描寫澳門當時灰沉的生存狀態的《憂鬱的星期天》輸得很慘。這次挫折讓我之後有二、三年幾乎沒寫作。”

    以後現代的荒誕手法思考現實

    太皮的小說多以現實與幻想元素相結合,用的是後現代主義和荒誕手法表現現實世界的殘酷與無常。如中篇小說得奬作品《綠氈上的囚徒》,就把《聊齋誌異》的“紅毛氈”故事套到澳門來,後來主角張碧芝在遊行中昏倒後,靈魂坐上了飛氈審視現實世界。“紅毛人固請:‘賜一氈地足矣’是以前看過的故事,創作時就聯想起來,用反諷的手法帶出幽默。我喜用魔幻和荒誕手法寫故事,希望讀者看後也會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現實。比如《愛比死更冷》中也描寫了主角林朗在墳場的一幕,看見許多鬼,其實是他那時狂亂的心理狀態的描寫。”

    談到創作手法,他又認為無論運用任何手法,那些離奇與幻想的情節最終都是為現實服務。而個人生活經歷和對世界的認知就是創作靈感的根源,“像卡夫卡的《變形記》,主人公格里高爾一大早醒來發覺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甲蟲,也是為叙事服務而已。”

    太皮小說中的人物,會令人聯想到十九世紀俄國文學的藝術典型——“多餘人”,但不是貴族,而是在社會底層看不到出路的“多餘人”。比如《綠氈上的囚徒》中來到澳門非但賺不到錢,更無辜被打死燒屍的黑工。即使《愛比死更冷》中的主角林朗,本來自覺前途無限,但因個人的性格缺陷加上社會的畸形,也自覺是一個多餘人。另一篇短篇小說《殺迷》,那個殺人如麻的老伯也是被社會遺忘了的多餘人,他殺婆婆只為了要把她的狗據為己有,其實是對關懷的渴求。這種藝術的表現手法,或者受了某位作家的影響?

    “讀大學期間兼修文學,才開始有系統地閱讀文學作品,例如《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百年孤獨》、《老人與海》、《麥田捕手》等等都是那時讀的,而俄國作家萊蒙托夫的名著《當代英雄》,讓我有很深感受。”

    萊蒙托夫筆下的皮卻林,正是典型的“多餘人”,所以太皮的創作具這種特色就有跡可尋。不過他表示創作時沒有刻意模仿哪種特色,亦沒有一個很清晰的寫作大綱,認為創作時有模糊的空間讓小說人物與自己互為影響更有樂趣。

    太皮的小說穿透眞實與虛幻,對死亡、謀殺、精神分裂等情節有深入的描寫,這種創作思路難道反映了他內心的陰暗面?

    “我當然沒有想殺人,其實都是信手拈來加以恐怖化的事件,可能潛意識有點暴力傾向,但化為文字之後濾淨了。寫作或多或少有沖淡了負面情緖的作用,把陰暗變態的想法化成故事,自己就變回正常人了!”

    寫作是自我價値的體現

    寫作人希望發表著作的目標一致,但寫作目的也許各有不同,在澳門作家中可算多產的太皮,寫作對他來說是為了甚麼?“寫作是自我價値的體現。為了證明自己在社會的存在價値,我要不斷寫作,不停發表獲取滿足,這是基本原意。另外,我心中有一個願望,要奉獻一些精力,在地球留下一點東西。雖然沒有偉大目的,但有時又不知不覺寫了些令人讀了不愉快,但有啟發作用的東西。”

    已經出版了兩部獲奬小說的他,對自己的長篇處女作《草之狗》念念不忘,坦言這個曾經在《澳門日報》連載的故事才是得意之作,所以包括了在他的文學發展計劃中,“短期的目標,我希望《草之狗》有機會出書,也會積極找機會在內地發表作品,企望日後寫出內地讀者也認同和具有影響力的作品。我的長遠計劃是要寫出‘澳門的人間喜劇’這類型的著作。”

    文學作品出版了,評判權便在讀者手裡,問太皮如何看待別人的批評,他回答得很乾脆:“只要有根有據,或善意的批評,我都會接受,但不能無的放矢。如果作品引起負面批評,雖然會有一時的不快,但過後又會檢討自己的不足,汲取意見改進。”

    文學創作不可功利,壓力成就經典作品

    澳門沒有專職文學創作的人,只有兼職寫作人,在太皮的心目中,澳門是否一個可以讓文學創作蓬勃發展的城市?

    “澳門的文學氛圍,可以分兩個層面分析。其一,人口少地區影響力有限,外邊人不會有興趣了解澳門。在缺乏外在推動力之下,文學發展的步伐便無可避免地遲緩。其二,從內在因素來說,文學較之其他藝術相對缺少大衆關注,不足以邁向蓬勃發展。目前來看後繼力量也較為薄弱,原因難以說清。年輕一代普遍對文學眞義認識較少,有些更會以為澳門文學園地是‘畀面’派對,有相熟的人關照才有機會發表。這些因素都妨礙了文學發展。”

    此外,他認為寫作不可有功利的心態,鼓勵年輕人應多練筆、多投稿,不要想着一定要刋登或參加比賽才寫作,而網絡雖然是一個可供練筆的園地,但最終也要在傳統渠道發表才有認受性。“好的作品,不論是在網絡還是傳統渠道發表都會有人發現,但在網絡走紅的作品最後都會印成紙本,這證明了傳統渠道仍是一個大衆公認的發表方式。”

    至於在生活壓力和忙碌的工作下能否寫出好作品,他也別有一番觀點,“我不認為要心無旁鶩才能寫出佳作,不少文學經典都是在承受巨大壓力下寫出來的。例如《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當初連寄稿給出版社的郵資也付不起。壓力其實可以催生作品,人生挫折也可以化為動力。不少作家是經歷了人生巨大波折,才勾起情懷寫出驚世作品的,像巴爾扎克、曹雪芹、大仲馬、托爾斯泰等,都曾經窮困潦倒或生活不如意,又或者受封建勢力的壓迫。”

    後    記

    內地名作家莫言說:“《百年孤獨》這部標誌着拉美文學高峰的巨著,具有駭世驚俗的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顆悲愴的心靈,去尋找拉美迷失的溫暖的精神家園。”

    對太皮來說,縱使沒有“一顆悲愴的心靈”,但他寫作情懷的精神家園,就在那片已成為“永不回來的風景”的馬場木屋區。

原載於澳門日報鏡海版2012.3.28
原文網址: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2-03/28/content_685000.htm

台長: 太皮
人氣(2,80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精彩報道 |
此分類下一篇:詩化人生 文以載道 ──專訪作家凌谷
此分類上一篇:澳門文創產業需要成功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