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九年十一月份四季活水讀書會研讀:
《貿易打造的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
作者:彭慕蘭、史蒂夫.托皮克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28日
內容簡介:讓你開始產生「世界觀」的一本書
如果你還認為中國的近代化是肇因鴉片戰爭受到近代化武器的衝擊,那你就錯了。現代化、全球化,早在五百年前就已開始。
這本書與過去所有討論世界史與世界經濟發展的著作最大的不同,在不以歐洲及北美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心,和抽象的市場及經濟理論為出發,而以不同文化下不同的市場準則、運輸、暴力帶來的影響,期貨商品、工業化的過程等七個中心主題規劃講述世界經濟創造過程中的盛衰消長,以及長期全球化累積下,二十一世紀的人們所必須面對的嚴重問題。
地方必須放在全球背景裡去了解,地方差異和地方體制也形塑了全球的環境。世界經濟將天涯海角的不同民族連結起來已有很長時間。全球化程度在今日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這一「世界新秩序」其實不是今日才有,多元化也不是晚近的新發現。透過一連串時間縱軸長達五百年,甚至包括非洲、中東及石油的故事,讓我們找到認識這個世界的新方法。
這是一本你從沒有看過的世界史,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啟發。
作者簡介-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美國加州大學厄文分校中國史教授,是美國漢學研究中,最新興起,且備受重視的加州學派重要學者。二○○○年在《大分流:歐洲、中國與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一書中,曾以一個大膽的反向提問,英格蘭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的江南,嘗試破解一直主導學界思維的歐洲中心論。該書出版以後,佳評如潮,獲得東亞史研究的最高榮譽──美國歷史協會費正清獎,及世界歷史協會最佳著作獎。書中的論點,曾引起過東西學界的重大辯論。他對明清之際歐洲人與亞洲互動的歷史也有深入的研究。二○○六年曾應中研院之邀,來台擔任講座教授。另外的重要著作還有《腹地的構建:一八五三至一九三七年華北鄉村的國家、社會、經濟》(The Making of the Hinterland: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Rural North China, 1853-1937),亦曾獲得費正清獎。
史蒂夫.托皮克(Steven Topik)
美國加州大學厄文分校歷史系教授,專攻拉丁美洲史,側重於墨西哥和巴西,並研究咖啡經濟史,出版有多本專著《貿易與炮艇:帝國時代的美國與巴西》(Trade and Gunboats: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azil in the Age of Empire)、《一五○○至一九八九年非、亞、拉丁美洲的全球咖啡經濟》(The Global Coffee Economy in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1500-1989)等。他與彭慕蘭教授中國史及東亞史專長的結合,為本書提供了一個開闊的視野。
譯者簡介-黃中憲
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曾任出版社叢書主編、網路媒體國際新聞編譯,現專職筆譯。譯作有《成吉思汗》、《發現非洲》、《伊斯蘭世界》、《破解古埃及》等多本作品。
閱讀篇章:1、世界貿易、工業化、去工業化
(p329~p382)
2、結語(p383~p396)
閱讀綱要:
一、 工業化始於何時?貿易與科技對工業化的影響。
二、 蔗糖、棉花是促進工業革命的先驅。
三、 電力帶動都市繁榮的背後。
四、 何以劣勢反而助於新英格蘭的工業化?
五、 石油貿易改變了生產與消費的社會。
六、 結論:「全球化」時代的共識:
1、「全球化」不是什麼?
2、「全球化」的特色為何?
3、「全球化」非單向的「西化」或「美國化」。
4、文化、道德為世界貿易關鍵性的影響。
閱讀心得
縱然這個世界瞬息萬變,但是歷史還是不斷的重演;人類可以改變世界,甚至創造世界;但是無法預知未來,「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在《貿易打造的這本書》裡,我們了解到貿易,其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生存本能之一,其最終的目的,不外乎謀求永久的安身立命。
有趣的是:透過貿易,我們發現到世界的多樣性,人與人的共通性,文化的差異性,所衍生而來的種種問題都相互密切關連,己經不是個人的價值觀所能概論。
一
就以工業革命談起,它所帶給世界的衝擊,早在八十年前,史學家Ashton以「榨了三次的橘子汁」;(p329)這句話,明白的暗示:工業革命在「較不發達」或財富、權力不平等的地區,所產生的落差和結果,往往不只是表面上帶來的經濟繁榮和貿易發展;革命一詞,通常意味著犧牲和爭戰。
事實上,人類在數百年前就有了工業化的體制,如四川的鹽場、拉丁美州的糖廠;只是英格蘭的紡織業以機械化與貿易,取得工業化極大的優勢。(P330)儘管如此,它也必須排除競爭市場,以掌控南亞次大陸為策略,並且繼續仰賴某些國家的農、林或原物料進口,而採取防止措施,使其去工業化;因此工業化與去工業化,在貿易上自然形成了全球分工化的現象。即使電力發明以後,新的科技未必有利工業化的發展;如昂貴的省力機器,取代了大量而廉價的勞工;往往造成失業的恐慌,引發社會問題。
二
經濟的發展和商機的趨向,永遠出人意料;工業化的興起竟來自蔗糖業和棉花業,來自大量的人力;馬克斯說:「直接奴隸制,一如機器、信用等物,同是我們今日工業主義賴以運行的樞紐。」(p342)追根究底,人,才是促進工業化的真正動力。當個人權力大於一切時,掌控便成了最有效的武器,奴隸就等於機器,換言之,工業革命,革的是人與機器的競爭和損益。
出於一般想像之外,在紐約街燈下散步的高貴男女和礦工之間,竟有相同的連結(P361),反映了消費者與生產者的供需與舒適度,呈現多麼截然不同的反差,這使人聯想到:「誰知盤中飱,粒粒皆辛苦」詩句,生活中的食衣住行,連吃一顆糖,都有它錯縱複雜的過程和故事,貿易的世界,真是豐富而多姿彩,出於人的思考與認知 。
世界運行的法則似乎相通,危機就是轉機,連貿易也不例外,化岩石(和侷限)為財富(P370);說明了劣勢未必不利,有時反而是一種契機,塞翁失馬的道理也適用於經濟貿易的法則,絕處逢生,反而能激發更大的潛力;這也提醒了我們看待世事,有時不妨反向思考。
三
石油不只二十世紀的「黑金」,也是現代化與科技的象徵。(P373)因為石油而導致科技走向更尖端的方向,以利提昇生活品質,縮短了運輸與時空的距離,使得全球貿易經濟發展更加快速而便利;相對的因為石油,也可能引發全球的戰爭,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坐視為一座孤島,不受絲毫的波及!2008年的金融風暴,所造成的全球經濟不景氣,至今還在餘波盪漾。
書中提到石油貿易與經濟成長,歸功於獲利心態的追求,甚至包括國家主欋、自尊、發展、安全及階級鬥爭。此句話無疑的點出了石油,對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經濟發展,已改變了生產與消費的社會,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問題與變數。
四
「全球化」不是什麼?至少經濟不是全然主導的角色。而政治、文化、宗教...等,可能有更大的跨越性;各國與世界貿易更進一步接軌的結果,可能強化或削弱國家的力量,前者如沙烏地石油國家,人民不納稅、不提供國防兵力,相對的主權就落在國統治者手上;後者人民則轉向種族或宗教組織,如伊斯蘭教派、印度的民族主義團體、和美州的福音教派,取代了國家的社會福利和安全保障。因而使國家的憲兵角色顯得無足輕重。
更確切地說「全球化」非單向的「西化」或「美國化」。「全球化」的動力,比我們的認知還早了幾十、幾百年;如咖啡、茶業等致癮性的商品,仍是規模最大的國際商業活動之一。(P385)
今日世界,僅僅是人口增加的消耗量,對地球生態環境的衝擊,和500多年全球化的累積效應,就迥異於1492年的世界(P385); 世界變成一個愈來愈龐大的市場,許多商品變得無中生有,如文化智慧財產權、房地產使用權利金、虛擬的網路身份或網址等,都可成為買賣的標的。 世界經濟也愈來愈商品化、同質化,有競爭也有合作;另一方面乾淨而不受污染的自然資源也為人類集所共有、所有的古蹟文化景觀、瀕臨絕種的稀有動植物...皆為世界共同的遺產而受到保護。
19世紀工業革命,一位德國的哲學家說:「哲學家只以多種方式解讀世界,但重點在於改變世界」(P396)在貿易經濟改變世界之外,文化與道德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固然,人類無法預測未來的吉凶,,從文化的層面上思考「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這句話,用在貿易打造的未來的世界,似乎也有可尋的途徑。
後記:經濟貿易,對本人而言,是塊陌生的領域,但經由這本書的導引,使我對此門學科產生興趣,作者的視野與譯者的文字,在在吸引著我再三的咀嚼與反思。
09/11/19 映彤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