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神經科學專家說,愛情的得與失,與吸毒和戒毒的感覺如出一轍。
沒錯,正是很多人都已經知道的那個化學成分“多巴胺”作怪。當愛情被醫學實驗解讀成一連串的化學反應時,我們不禁要問,醫學家還會戀愛嗎?
答案是,會的!
因為這種化學反應與生俱來,除非你跟查大俠金庸討個人情,問他借小說《神鵰俠侶》中的絕情丹秘方一用,要不然,絕情這回事恐怕做不到。相信世上無人願意自絕情根,畢竟我們只是一群自命高等的動物。在世俗的人生中,遇到了不可理喻的愛情,無論是智商一百八十還是一百,都是一樣的。正如張愛玲遇見胡蘭成便甘心“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跟年輕人聊天,我一般沒有顧忌,常衝口而出一堆謬論。有一次談到戀愛,我說年輕時應該多談幾次戀愛,要是連刻骨的失戀滋味也沒嘗過,老了的時候,回過頭來有甚麼可供慢咽細嚼回味從前的?
年輕人聽我這麼說,有此一問:那麼你認為一生只戀愛一次便結婚的人幸福嗎?咦,問得好。
某程度上可說幸福。可是,夫妻相處總會有鬧意見生氣的時候吧,到了那時,心底裡連一個舊情人都沒得懷念,或者暗地裡比拼一下舊情人與老妻或老夫,誰較誰橫蠻也不能,多麼教人心理不平衡。
如果腦神經學家聽到我的謬論,可能會這樣教訓我:你這不是教人吸毒嗎?真是個愛生事的女子!
因為實驗證明,當兩個心靈觸電的時候,大腦的快樂接收器被多巴胺傳遞的訊息啟動,隨即擴大快樂神經圈好多倍。這種感受跟吸食可卡因的反應是一樣的。噢!原來情人的作用等同可卡因。所以失戀的人不顧個人尊嚴,死纏爛打甚至不擇手段的行為,事實上也跟毒癮發作的人差不多。不幸的是,多巴胺觸動了快樂,快樂又觸動了一個叫獎賞系統的東西,催促你無論如何也得去討回它的“可卡因”。
想起電影中的戒毒者面目猙獰,口水鼻涕糊了一臉的慘狀,真教人於心不忍。
因此,年輕人,可卡因千萬不能碰;愛情嘛,量力而為吧!
(原載澳門日報) 水月 2015.9.12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