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滂沱大雨,煞是好看。
小侄子似乎不大會欣賞雨,嘀咕着要回家,又抱怨在雨中還得繼續去掃墓。我笑話他像老頭。我在他那年紀的時候,巴不得往雨裡衝,覺得淋着雨走在街上特別痛快。小侄子才十三歲,就沒有在雨中玩的興趣,實在讓人費解。
日漸長大的他,長得與爸爸太相似了,即便是說話的語調、表情、一些小動作,都如出一轍。我驚嘆遺傳基因原來是可以把一個人的喜好和生活習慣,乃至身體語言一一遺傳下來,這不是太神奇了麼!
弟弟離世的時候小侄子才四歲,無論如何不可能耳濡目染,模仿他爸爸的可能。有時候我們姐妹仨,禁不住嘖嘖稱奇。眼前的小侄子,會敎人有些恍惚,夢幻般回到過去弟弟也是這個年紀的時候。
不知怎地,試着回憶過去,竟記不起曾與弟弟在雨中玩耍的情景,也不記得曾經跟姐姐和妹妹玩過。記憶中的雨中尋樂,都只有自己的身影。不管是在家門外的“小溪流”放紙船,還是在雨中奔跑;又或者在一片雨後泥濘中找蚯蚓,還是好奇地看着一隻小麻雀淋濕了飛不動,這些片段中,彷彿我一人在演獨腳戲。
這不大可能吧。
想到這,敎我尋思,難道我們家就我一個那麼調皮搗蛋?下雨的時候,他們都乖乖的呆在家裡嗎?難怪母親常說我是最不聽話的。
回頭憂鬱的想,我那麼喜歡看雨,可能不是因為好玩,而是童年寂寞,不得已跟雨聲做伴!噢,要是這樣,也太辜負了傾盆大雨嘩啦啦降臨大地,落在鐵皮雨篷上那麼清脆響亮的呼喚了吧。
孩提時的天眞,是可以讓人很容易快樂的。不會想到鞋子弄髒了,不會害怕着涼,也不會厭煩在雨中走路,只會借機會找樂子。也許我是那種只顧獨個兒玩,不理會其他人的孩子。
下雨了,現在的孩子想甚麼呢?
大抵是盼着黃色黑色暴雨訊號在電視屛幕上出現,可以不用上學吧。然後在家上網看電視,玩電子遊戲,這樣子,他們也很快樂啊。不同的是,我和他們的年代不同,對下雨的期盼也不同。
從墳場回家的路上,雨停了。小侄子揹着他的背包,有一點裝酷的樣子。我懷疑,他其實也不討厭下雨。
(原載澳門日報) 2014.4.5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