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討論「全民防衛準備綱領」,規定萬一發生戰爭,財政部必須在國民生產毛額GNP百分之三十五的限度內,「多元靈活」籌措軍費,平時則應該加強「台灣優先」和「命運共同體」的觀念,做好全民精神教育。GNP的三成五,約為三點五兆,這個數字大約是兩年半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平均每個國民將負擔約十五萬元。
當下看,雖然南中國海的主權爭議,潛藏可能發生衝突的因子,但是最有可能在台灣發生武裝衝突的原因,還是來自對岸。這樣的情況非常弔詭,任何分裂國家都沒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分裂狀態和政治軍事上的敵意雖然持續存在,但是兩岸貿易和投資額之大,卻是任何分裂國家都沒有的,過去的德國沒有,現在的韓國也沒有。
OK,或許有人堅持認為兩岸不是分裂國家,而是一邊一國,但是兩岸政治對立,經濟密切,政府冷,民間熱的怪異關係,卻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意識形態強如台聯,也有來自商界的成員要打好和中國的商業關係。
我一直認為,政治人物不能「造」勢,只能「順」勢,政府提出的口號靈不靈,得看這口號能否迎合大環境的需要,要「引領風騷」,還要看大家賞不賞光。好比說,從前中國叫的是「血洗台灣」,不管是空中還是海面,兩岸一碰面就打起來,那些戰役從今天的眼光看,實在莫名其妙,但是當時環境如此,人家要血洗你,自然不能來個什麼「和平共處」,所以那時候講究的是「漢賊不兩立」,是「敵來我走」,是韓戰期間要四萬多精銳部隊待命準備渡過鴨綠江,當年國防預算佔中央政府總預算七成以上,很誇張,但是不意外。
如今,我們當然不可能再大量投資軍費,一來大環境不同,二來資源如果過度集中,必然造成浪費。說實話,現在你去問任何一個人想不想打仗,十個有八個會說不想,但是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公開宣示放棄以武力作為解決爭端,或是保護自身權利的終極手段。瑞士雖然是永久中立國,但是瑞士的裝甲兵實力在中歐地區稱得上首屈一指;同樣是中立國的瑞典,其動員制度遠比台灣嚴密,甚至可以比得上以色列,瑞典空軍則是北歐地區的空中勁旅,瑞典裝甲兵也相當有口碑。這兩個國家的「中立」根植於本身的實力,如果只是口頭上希望用「中立」的手段,在國際社會中生存,在大部分狀況下是不被理會的,例如二次大戰前的奧地利。
所以,呂秀蓮認為宣布台灣為永久中立國可以確保國家安全,根本是癡人說夢,所以中共願意在十六大裡釋放出願意談的政治性議題,但是就是不願意輕易承諾放棄武力犯台,所以台灣會擬出「全民防衛準備綱領」這樣的法案。
然而,這個法令卻有很大的問題。法令規定戰爭發生時的動員和民間資源徵用,但是,「為什麼」打仗卻沒有去討論,也就是說,政府一再強調全民防衛的重要,但是卻沒有同時告訴大家:台灣進行戰爭準備是因為「他日終須仗」,還是和平手段無效後的終極手段?也就是說,政府在推動全民防衛的同時,有沒有在政治上「避戰止戰」,甚至讓國家政略和軍事戰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最高境界?
我很懷疑。政府的外交砝碼幾乎全部放在美國上,這原本無所謂,壞就壞在政府同時刻意忽略中國,不論是從外交角度(如兩岸直航)或內政角度(如大陸新娘),不但刻意忽視中國,還刻意妖魔化中國,誇大中國的威脅,這種操作方式似乎是把台灣當成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強權國家的國際關係天平上的砝碼,現在好像操作得很順利,但如果將來小布希下臺,美國換了個像柯林頓的總統,這個天平被朝向中國的方向「微調」,台灣又該怎麼辦?
包括歐美外商在內,對兩岸直航抱重大期望的原因,是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台灣對中國擁有「同文同種」的優勢,最能精確掌握中國市場的需要。美國也許有大量的投資,但是只有「康師傅」能不分階級地走進每個中國家庭。台灣有這樣的優勢不去使用,反而要操作「南向政策」,商人的錢有如流水,治水只能用疏導的方法,一味圍堵不但沒有用,洪水最後還把你淹沒。台灣的大環境惡劣,士(老師)農(農漁民)工(勞工)先後走上街頭,只有商人還沒有,噢,他們不必上街頭,他們用腳投票,往大陸走去了。限制他們?他們才不怕呢,你限制我就在那裡定居,有種來咬呀!
回到主題。美蘇兩國在冷戰期間互相用核子彈瞄準對方,但是交流還是沒有中斷,全民防衛動員當然重要,但是如果能更積極地思考,「疏導」兩岸的交流朝正向,而不是現在這種「偷偷摸摸」的方向發展,大陸經濟正常了,大陸人可以來台灣做生意了,大陸有資金來台灣了,還怕大陸日益發達的私部門力量,不會促使中共當局換腦袋嗎?消弭戰爭於無形,是比有效率的戰時動員,更能維護國家安全的手段,「止戰」永遠比「備戰」要積極正面。
還有一個問題,麻煩政府官員憑良心回答:我們從哪兒籌三點五兆的軍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