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清明,又是吃春餅的季節;春餅,有樣菜是必不可少──綠豆芽。料理過的綠豆芽,清脆可口,甚是討喜;相對之下,綠豆芽的兄弟黃豆芽似乎就被冷落在一旁了。
小時候看過一部嚴俊、林黛、胡金銓等主演的電影《吃耳光的人》,片中有一幕,是眾兒女為辛勞的父親過生日;上菜時,飾演女兒與兒子的林黛與胡金銓有首對唱的歌,其中有段歌詞是「……外加那常備的黃豆芽……提起黃豆芽我心裡怕,最好不要看見它,最好不要看見它……」看完電影後,我忽然也開始鄙視起黃豆芽,也討厭看到它。
幼時,家貧的飯桌上,便宜的綠豆芽與黃豆芽都是常客。綠豆芽炒韭菜,兩者相得益彰,就算是素的,沒有肉絲,將菜湯拌上飯,也都挺可口;黃豆芽則不然,黃豆芽經常是湯菜,一大碗湯湯水水,用杓子下探,熬湯的大腿骨光溜溜的,沒有附著一點肉,甚是無趣,頂多撈上來一團糾葛在一起的黃豆芽。當時佐飯的菜很少,黃豆芽就算清寡,也還是菜,也就如常的照單全收;只不過,看完電影後,我在飯桌上大聲杯葛起黃豆芽,外加唱上兩句電影中敵視黃豆芽的歌曲,姊姊在旁偷笑,母親以筷子敲了我兩記腦袋,惡狠狠的罵上一句「餓死算了!」。
真正開始正視起黃豆芽,竟是在日本的東京。辦公室對面,有一家規模不大的蔬果店,老闆很熱情,見到總要聊上幾句。有天經過,本想買盒雞蛋,老闆忽然指著菜攤上布著的青菜,大聲地跟我說:「張桑,你看看,這是什麼?」我低頭一看,居然是久違的青江菜;老闆得意的說,這是他在橫濱批發市場發現的。果然,彼時的日本,華人慣吃的青菜樣式不多,能夠與青江菜相遇,還真是歡喜;他跟我說,他已經打聽過,油熱後,先爆上薑片或是蒜瓣,翻炒幾下,再加上木耳或浸泡過的香菇,起鍋前灑點鹽與味精,就是道美味的中華料理;我回答他,味精少吃,會掉頭髮,他立刻脫下帽子,摸了摸謝頂的光禿腦袋,無奈地大笑起來。
隔了一陣,我再次路過蔬果店,老闆又神祕的把我抓進店裡,由冷藏箱裡拿出了一包菜,興奮地問我,可知這是何物?我定睛一看,嚇!這不是黃豆芽嗎?
在異鄉看到黃豆芽,一股親切感由腦神經下探到口腔與胃袋,我立即決定買下來;老闆問我,打算如何料理?我回覆他,等我晚上嘗試過,會將結果向他回報。
回家的路上,我開始在腦袋裡排列起料理黃豆芽的食譜。煮湯是免了,先來炒著吃吧。我路過一大超市,買了包雪裡紅,外加一小包新鮮辣椒。一到家,就開始洗手做晚餐。我切了些薑末,加了點糖,起鍋後,立刻不怕燙的嘗了一口,雖然被燙得齜牙咧嘴,但還是發現,黃豆芽沒炒透,有股夾生味,不甚可口,於是再次開火,將一盤菜重新炒了數分鐘,黃豆芽的夾生雖然改進,但是整體上來說,是次失敗之作,雪裡紅成了犧牲品,炒過頭了;我自此知道,炒黃豆芽不比綠豆芽,要更有耐性地對待,非得乾煸過後,再將副菜入鍋,才能炒出好滋味。
沒過幾天,我再次去買黃豆芽,掌握著要領後,果然滋味不同,真是好吃又爽口。隔日,我將預留的一小盒乾煸黃豆芽送給蔬果店的胖老闆,他當場就嘗了一口,眉飛色舞的跟我說,這可是了不得的料理,會是痛飲生啤酒的最佳良伴。他煞有其事的自圍兜裡拿出紙筆,當場要我將料理的方法說給他聽;老闆娘也好奇的湊上來,驚嘆聲連連的跟著不斷點著頭;我福至心靈的做各種延伸:例如黃豆芽炒豆皮,黃豆芽悶番茄,黃豆芽炒酸菜……
人在國外,許多心緒會有所改變,對於故土的所有回憶,都會做某種相乘效果的加油添醋,黃豆芽的味道,自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而後,回到台灣過日子,黃豆芽的身價並沒有因此而再次被我唾棄,雖然在超市的貨架上,黃豆芽的存在並不顯目,但我在購物時,還是會不時的青睞它,將它放入菜籃子裡。
每回家裡有客,我與妻都會很有默契地將黃豆芽列入菜單裡。老婆知道我耐性不夠,總是主動的先將黃豆芽的根鬚一根根的掐掉。每回看到老婆的不厭其煩,我都會興起慚愧心,然後聯想到,我以前之所以會厭煩黃豆芽,另一個因素是因為母親總是要派給我摘除根鬚的工作,那真是太煩人的工序,小玩伴在院子大叫我的名字,等我去玩官兵抓強盜,我卻得先伺候好黃豆芽,那是多麼讓人惱怒的刑罰呀!
因為老婆吃素,不少友人也茹素,這些年來,黃豆芽炒豆皮,已成為老婆待客的專利,而無需經過我的手;客人每每被那道炒得金黃的黃豆芽炒豆皮,誇到半天高;老婆在歡喜之餘,也總是不藏私地將這道菜的製作過程,鉅細靡遺地說得清清楚楚。近些年,韓劇當道,韓式料理中,涼拌黃豆芽是經常擺在眼前的小菜之一;偶爾去吃韓國料理,我也都會央求老闆幫我添加涼拌黃豆芽。
其實,黃豆芽也可隱喻人的一生:年輕時,火大氣盛,不易馴服,那副來不及成熟,帶有夾生豆腥味的個性,往往不受歡迎;一直要到栽過跟斗,歷經人世的磨練,將身上那些扎人刺眼的稜角磨掉清除,打內裡展現出通達人情的言談舉止,才能開始被團體接納,進而獨當一面,尋到自己的立足點。是故,偶爾在朋友圈裡遇見帶有夾生、豆腥味,依然我行我素,睥睨眾生,不輕易妥協的友人,我總會帶點好奇的想詢問他們,人生百味中,黃豆芽這道菜,可愛入口?
(本文刊於2023/04/14人間福報副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