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0-02 09:14:02| 人氣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走路享受生活況味,還防二度中風 ◎劉秀枝

歷經2個多月的第3級疫情警戒,宅在家缺少運動,於是趁著清早與傍晚,行人較少且還不太炎熱時,戴著口罩到附近的公園散步約1小時,以舒心健身。

有時在捷運線形公園會遇見一位年約60歲的男士,左側身體偏癱,左手肘微彎貼近身軀,跨步時左腳先向外劃出再往前邁步,走得慢卻穩當,堅定認真的態度令人佩服,看他不需旁人陪伴,想必是中風多年且病情穩定。


促進中風後神經細胞自癒,勤走路是最有效復健


腦中風是神經科病房中最常見的疾病,中風的類型包括缺血性、出血性、動靜脈畸形與腦部微小動脈瘤破裂等。其預後主要與中風範圍大小和中風部位有關,嚴重時造成腦水腫而危及生命。只要度過急性期而且沒有感染等併發症,進入恢復期後大部分的病患會進步,病兆小的中風甚至可完全恢復,但仍有不少中風患者有行動不便或失語症等後遺症而需人照顧。


中風後的恢復並不是中風部位的壞死神經細胞的復活,而是其附近甚至相對應的對側大腦神經細胞的代償作用,取代了壞死細胞的功能,也就是神經細胞的可塑性。神經細胞的可塑性是一種自癒功能,在中風後就立即啟動,只是到了恢復期才充分發揮。中風後的神經復健就是在促進並加強神經細胞的可塑性,包括肢體活動、平衡訓練、鏡像治療、侷限誘發動作治療等等,非常重要。


一般認為神經可塑性在中風6個月內最明顯,後續的研究發現其實此能力可以持續甚久,因此即使已不在醫院或診所接受復健,自己仍然可以繼續努力,主要就是靠走路。


可以說,中風之前靠自己,即是好好控制中風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心律不整等,以預防中風;中風急性期要靠神經科或急診醫師,如穩定生命跡象、治療腦水腫,以及爭取時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或動脈內血栓移除等;恢復期則要與復健科醫師及專業治療師好好配合;之後的慢性期就又得靠自己,除了需遵循醫囑服藥以預防再度中風外,還要靠自己努力持續復健,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像這位左側偏癱的先生一樣:勤走路。


走路重點在「持續」,日走至少3000步為健康加分


那麼,一天要走多少路才夠呢?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於2018年公布的「第2版身體活動指南」,對成人的建議是:每星期至少要有150300分鐘的中等程度運動,如快走、打排球、清理庭院等。


近年來,大家習慣用計步器以方便紀錄。成年人的走路速度每分鐘為64-170步,以平均每分鐘100步計算,每天至少要走3000步。不少國家也有步數的參考指引,如日本的厚生勞動省於2006年建議每天8000-1萬步,相當於走60分鐘。但步數的多寡主要還是要根據個人年齡、體力與是否罹患疾病等而有所不同,需量力而為,有走總比沒有走好,最重要的是持續做,讓時間為自己加分。


我一向喜歡到郊外健行,沒有散步或純走路的習慣。走路一定有個目的地,例如要去那個病房看病人、到某個機構辦事或去市場買菜等,總覺得光是走路好浪費時間。而散步好像是老夫老妻相偕而行,或如傲慢與偏見中男女主角在庭園中散步,不期而遇的浪漫情景,與我無關。


但這次疫情卻讓我體悟到單純走路或散步的滋味與好處。一開始只是想透透氣,伸展手腳,順便賞景,接著觀察其他走路的人,最後回歸到自己,尤其是走在新北投公園的「文學步道」,戴口罩與帽子,與人保持社交距離,不需眼神接觸,且路況安全又熟悉,正可專心構思或放任想像力馳騁,多麼享受。


當疫情降為第2級,和好友們快樂相聚時,發覺大家臉沒變圓,身材也沒發福,原來是大家在疫情期間不僅節制地少吃零嘴,甚至還像書中情節的男女主角般,經常散步呢。



(本文刊登於20219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

 

台長: 閱寫協會
人氣(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健康樂活 |
此分類下一篇:我還有什麼才能欠栽培? ◎劉秀枝
此分類上一篇:天涼好個秋/秋季去燥潤肺 多吃白色食物 ◎馮嫦慧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