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與女伴拍拖多年,看見身邊年齡相若的朋友都紛紛拉埋天窗,小兩口子也開始萌起結婚的念頭,但締結婚約乃是人生大事,好友年屆二十出頭,對婚姻既是憧景,亦有恐懼,因而時以邀約我茶聚閒聊,想要從我這位過來人的口中,探知婚姻高牆後面的事情。我也不欲以前輩自居,只是也向好友拋出一道問題,待他好好思考:結婚之後,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無可否認,在社會已經普遍接受不婚、同居等的觀念後,結婚除了為兩人的關係加上一紙婚書的法律地位外,所謂的狀態,某程度上只是一種名號上的被更動,且變得更實在,也就是「老公」與「老婆」的稱號。然而,在這種具約束力的關係下,不少年青男女在渡過了初期的蜜月階段後,繼而二人共同為建構家庭、面對生活壓力和社會引誘之中,往往便因為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婚姻關係相對顯得薄弱。眾多離婚的個案之中,那些在拍拖期間也會出現的理由如性格不合、婚外情、無法抵受壓力等等,都同樣成為了夫妻決裂的「藉口」。
所謂藉口,正因為成年人在行為判斷中應有理性的分析力,既視婚姻為人生大事,預先準備的各種客觀因素亦應有所洞悉,特別當經過了婚禮之後,方才發覺與拍拖階段沒甚兩樣,覺得與想像中的關係有所落差時,情緒迷惘與抑鬰的情況更是容易產生。
好友在我的問題下,顯得沉默不語。我倒是極力建議他向專業的婚前輔導機構尋求協助,也希望他能放下「接受輔導等於存在問題」的普遍社會偏見,為能真正給予另一伴美滿幸福,為世界上能有真正二人可以掌握快樂的婚姻關係,先行努力。狀態是可以改變和創造的,與其整夜不眠地為空想而煩惱,身體力行的結伴同往,更是顯得甚有所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