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25 01:48:03| 人氣3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支離破碎的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對於演出一套歷時三小時的話劇,不單止台前幕後需要傾盡全力,觀眾也必須全神貫注,若是掛一漏萬,只怕無法連戲,更是平白浪費了寶貴的觀劇時間。所以在《聚龍通津》在演出期間,我惟恐力有不逮,因而在場刊上即時記下了一些反映個人感受的詞句,以便之後再組編成文,可惜最終仍是眼高手低,只好在此拋磚引玉,供大家討論討論 。

“承認舞台上所發生的事”──這是一個讓觀眾更好依循故事方向進前的好態度。所以那口水井為何突然不見了? 籐椅一直放在唐家門前六十年,卻連一條籐蔓也沒有磨損? 我不會否認舞台上道具的變化和存在價值,因為它必然有著導演可解釋的意義,要怪的只是我膚淺未懂吧,難道要相信它們的存在只是多此一舉?

“立體剪裁的超時空蒙太奇”──從1991年跳至1962年,再從1962年折返1938年,之後才順時序直至1990年,分幕間的年數相差不一,可是自已卻始終無法與該年次的社會大事產生聯想。這種超越時空的“蒙太奇”在舞台呈現的同時,使我更深信“清淅的年份數字”在《聚龍通津》裡,是暗示著某些角色和情節的真實性。亦是因為基於「以人為本」的年份分界,記錄著過去的某一年所發生的悲喜大事,才會使劇情需要因而剪得凌碎散落吧?

“萬綠叢中不見紅”──超過三十多個演員在文化中心小劇院內同台演出,尚未包括表演舞蹈的五位小女孩和舞醉龍的四位師傅,要觀眾記憶接近四十個故事單位的來龍去脈,以及那千絲萬縷的親感交葛,要不便給予觀眾多一些時間,要不便請精簡內容、人物角色,甚至便請刪去不必要的枝節綠葉,好待觀眾有更多時間與機會,投入唐勝一家的故事主軸,好嗎?

“很想問”──第二幕第一場末段,在砲火聲和美軍宣言的聲音襯托下,慢動作的舞動醉龍,是代表甚麼樣的含意? 第四幕第一場開首,滿台演員提燈籠慶中秋的場面,又會否顯得那五位小妹妹的舞段反而把節目氣氛沖淡了?

“魔咒”──翻遍了整本場刊都無法找著“魔咒”二字,但在劇中卻不止一次從何永華(飾演唐勝)口中說著對“魔咒”的擔憂。那是傳統的儉葬業傳說,由於屬於“偏門”一類,因此家中男丁難以養活……是因為魔咒嗎,唐勝便對心愛的孻仔陳兆銘(飾演唐康青)冷淡處之,亦由此把愛子之情都盡傾女兒源文儀(唐玉珍)?  那麼他對愛女之情是一份由衷的心情,抑或是愛子的情感轉移?

希望是因為個人的能力問題,所以我才無法拼湊完成一份完整的觀後感吧。期待著對《聚龍通津》持平客觀的評論文章刊登,並為以上問題逐一分析回應,好解那困惑之苦,於願足矣。

台長: 文思
人氣(3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劇有所思 |
此分類下一篇:神之寬恕
此分類上一篇:我們的劇場.我們的靈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