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01 20:58:15| 人氣1,3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記住自己:從政治理論邁向政治評論之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九九○~一九九四年,我所唸的學校科系就是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理論組(其中,一九九四年除繼續考取研究所外,亦曾於當年在插班轉學部分再考入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夜間部);筆者另於一九九四~二○○二年的碩士班、博士班就讀期間(至於研究所期間的我,則既可歸類為政治理論組,也可以算是公共行政組,甚至應該算是憲法與地方制度法組吧,雖然所上沒有這個組別),除曾兼任補教私塾的教職外,也在恩師林水波教授的帶領下,逐步開啟了政治評論之路,例如參與報社專論的撰寫(備註-本篇為私人日記,請勿轉載)……

  又二○○三年夏天起,自國家文官轉任大學教職以來,政治評論(尤其是選舉政治與政黨發展、派系結構)似乎已成為筆者在地方自治、地方制度法以外的「稟賦」,也許這是筆者對台灣發展、選舉政治觀察的特殊興趣使然,但也許則是某種敏銳度、洞悉力驅使的必然結果。例如,報社專論的撰寫頻率愈來愈高(通常保持每月一篇以上,且以中國時報為主)、電台或雜誌的訪問也偶而會出現(則以中央廣播電臺為主,雜誌的話則比較多元),且也開始上電視開講政治(以民視新聞台為主),儘管參與現場節目製作播出的我依然有點卻場。

  其中,之所以會有機會參加電視節目的現場講解,則是拜補教私塾時期學生們的牽線,也必須在此併表謝意。除此之外,選舉座談會或特定活動也變多了,除曾參加去年總統選舉(包括三二○公投)、立委選舉的選舉座談會外,近期即另有以下的座談與活動:

  一、2005/11/30星期三晚上8:00~8:30在鳳凰衛視電視台製作現場節目,分析2005年底台灣百里侯選舉。錄製地點則是在台北市忠孝西路崇盛大樓鳳凰衛視電視台的台灣分公司(即在台後製剪輯室),主持人是吳小莉女士,預計收視的對象將以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與東南亞的華人為主;而這也是我第二次參與現場節目的錄製,依然會有點緊張。可惜的是,筆者參與的這場選舉分析,似乎並沒有辦法在台灣收看,除非有中、大耳朵的設備。

  二、2005年三合一選舉-政治分析與情勢觀察,12/1星期四下午4:00~7:00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將有張五岳(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陳明通(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曲兆祥(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盛治仁(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徐永明(中研院中山人文所助理研究員)、汪誕平(中國國民黨秘書長辦公室主任)、鄭運鵬(民進黨籍立法委員),以及筆者(陳朝建/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等人參與會談。據悉此次座談會對象,除針對來台觀選之中、港、澳學者外,亦開放國內外媒體與民眾參加。

  三、2005年百里侯選情特別報導,12/3星期六上午9:00~12:00在民視新聞台現場製作現場播出,主題也是針對三合一選舉進行政治分析與情勢觀察,但會以百里侯選戰為中心。此次分析之內容,預定將以選民的投票行為、政黨板塊、派系結構與精英走向,甚至選舉與兩岸關係之互動為主,並對特定選區或特定事件進行評論。

  四、台灣民主選舉與兩岸關係座談會,由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辦,12/5週一上午10:00~12:00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由董立文(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主持,至於與談人則有林文程(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陳明通(台大國發所教授)、陳朝建(銘傳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陳勁松(時事評論家)、蔡宏明(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羅懷家(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執行長)等。

  如果可能的話,說不定筆者還會在選後撰寫報社專論或另接受電台、雜誌的訪問吧,謹藉此篇「記住自己:從政治理論邁向政治評論之路」寫下記錄,作為自己在這段百里侯選戰期間忙碌的見證(又總的來說,筆者從政治理論邁向政治評論之路,似乎也開始再從平面媒體的撰寫逐步轉向廣電媒體的講評了,最後再度感謝補教私塾時期學生們的牽線)……

台長: Macoto Chen
人氣(1,33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