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18 11:24:59| 人氣6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政治評論:四分之一百里侯的新權力邏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下是筆者對於二○○五年底百里侯選舉即將造成的政治新地貌,所為的初步蠡測(又本篇短文業在2005.11.20登載為中國時報A15版時論廣場學者專論/我見我思系列,該報標題則是「四分之一百里侯」)..........

  再過兩週,年底百里侯的選舉結果即將揭曉,如依目前選情觀之,似乎很容易產生「四分之一的百里侯」窘境,並將導致縣政難以推動、府際關係變差,以及地方資源分配更加失衡的特殊現象。

  蓋選舉本是「選賢舉能」的民主活動,不過當「選舉」進化為「選戰」之後,政黨對決、派系割喉的廝殺氣息,以及候選人間戰火的煙硝味就已經瀰漫了整場三合一選舉的「決戰時刻」(百里侯選舉尤其如此),足令多數選民感到難以呼吸而瀕臨窒息的邊緣,也開始反感(甚或就是反胃)而不喜歡前去投票,即被迫放棄所謂的「神聖一票」了。

  因為對中間選民而言,理論上選舉應是「善」的投票選擇,重點是各黨各派的政策牛肉菜色好不好看、能不能吃,絕不是搞到互揭瘡疤、水火不容,從而還誤以為用「選戰」取代「選舉」正是民主的必要之惡。

  惟實際上,這場三合一選舉進行到現在,經由媒體揭弊、立委醜化之後,藍軍已成功塑造「陳哲男=弊案貪污=民進黨」、「羅文嘉=民進黨」,所以「陳哲男=弊案貪污=民進黨=羅文嘉」的「新民進黨」形象。

  但綠軍在各地游擊戰的反制結果,卻也僅勾勒出「周錫瑋=借貸特權=國民黨」、「胡志強=黨職併公職=國民黨」、「卓伯源=計軸器弊案=國民黨」,所以國民黨跟民進黨也是差不多比爛的「新國民黨」形象。

  正因為如此,淺綠選民似乎已經對民進黨徹底失望了,但淺藍選民也會覺得國民黨也好不到那裡去,從而導致百里侯選舉的投票率將會比往屆下降許多。則其所產生的政治系統風險是,如果藍綠陣營最後所拼的,就僅是各自基本教義派的選民而已,則無論由誰當選為百里侯,都將有治理正當性嚴重不足的危機與窘境。

  也就是說,年底依法產生的民選地方行政首長很有可能僅會成為「四分之一選民支持的百里侯」,但日後均必需面臨多數中間選民的不斷質疑,以及另外四分之一「非藍即綠」的基本教義派選民之極度反彈;影響所及,縣政恐將難以正常推動,因為很多百里侯的民意基礎將會嚴重不足。

  更精確的說,一旦百里侯的民意基礎嚴重不足,則來其自於地方議會的杯葛與阻擾就會更加惡化;不僅如此,百里侯與鄉鎮市長之間的垂直互動也會變差,因為很多鄉鎮市長的民意基礎將遠遠在百里侯之上,形成地方府際關係間的「新葉爾欽效應」。

  最重要的是,二○○七年立委選舉新制實施後,原先此次落選的縣市長候選人多半也會捲土重來、再戰一次,甚至會藉由當選立委之後的立法權適度抵制轄內百里侯的部分施政資源,屆時整體社會資源的權威分配(包括地方資源的合理配置)只會更加失衡而已。

  果爾如此,未來「四分之一的百里侯」還必需面另外四分之一的「落選百里侯」之扯後腿;換言之,在這場百里侯「選舉」蛻變為百里侯「選戰」之後,恐怕不會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而是「勝者仍非王、敗者卻強寇」的新權力邏輯!

---------------------------------
備註-上開本篇短文業在2005.11.20登載為中國時報A15版時論廣場學者專論/我見我思系列,該報標題則是「四分之一百里侯」,又文經報社修正為:

  再過不到兩週時間,年底百里侯的選舉結果即將揭曉,如依目前選情觀之,似乎很容易產生「四分之一的百里侯」窘境,並將導致縣政難以推動、府際關係變差,以及地方資源分配更加失衡的特殊現象。

  蓋選舉本是「選賢舉能」的民主活動,不過當「選舉」進化為「選戰」之後,政黨對決、派系割喉的廝殺氣息,以及候選人間戰火的煙硝味,就已經瀰漫了整場三合一選舉的「決戰時刻」(百里侯選舉尤其如此)。這樣的選戰氛圍,足以令多數選民感到難以呼吸而瀕臨窒息的邊緣,也開始反感(甚或就是反胃)而不喜歡前去投票,即被迫放棄所謂的「神聖一票」了。

  主要原因在於,對中間選民而言,理論上選舉應是「善」的投票選擇,重點是各黨各派的政策牛肉菜色好不好看、能不能吃,絕不是搞到互揭瘡疤、水火不容,從而還誤以為用「選戰」取代「選舉」正是民主的必要之惡。

  實際上,這場三合一選舉進行到現在,經由媒體揭弊、立委醜化之後,藍軍已成功塑造「陳哲男=弊案貪污=民進黨」、「羅文嘉=民進黨」,所以「陳哲男=弊案貪污=民進黨=羅文嘉」的「新民進黨」形象。

  但綠軍在各地游擊戰的反制結果,卻也僅勾勒出「周錫瑋=借貸特權=國民黨」、「胡志強=黨職併公職=國民黨」、「卓伯源=計軸器弊案=國民黨」,所以國民黨跟民進黨也是差不多比爛的「新國民黨」形象。

  正因為如此,淺綠選民似乎已經對民進黨徹底失望了,但淺藍選民也會覺得國民黨也好不到那裡去,從而導致百里侯選舉的投票率將會比往屆下降許多。果真如此,則其所產生的政治系統風險是,如果藍綠陣營最後所拚的,就僅是各自基本教義派的選民而已,則無論由誰當選為百里侯,都將有治理正當性嚴重不足的危機與窘境。

  也就是說,年底依法產生的民選地方行政首長很有可能僅會成為「四分之一選民支持的百里侯」,而且日後均必須面臨多數中間選民的不斷質疑,以及另外四分之一「非藍即綠」的基本教義派選民之極度反彈;影響所及,縣政恐將難以正常推動,因為很多百里侯的民意基礎將會嚴重不足。

  更精確的說,一旦百里侯的民意基礎嚴重不足,則來自於地方議會的杯葛與阻擾就會更加惡化。不僅如此,百里侯與鄉鎮市長之間的垂直互動也會變差,因為很多鄉鎮市長的民意基礎將遠遠在百里侯之上,形成地方府際關係間的「新葉爾欽效應」。

  更重要的是,二○○七年立委選舉新制實施後,原先此次落選的縣市長候選人多半也會捲土重來,再戰一次,甚至會藉由當選立委之後的立法權適度抵制轄內百里侯的部分施政資源。屆時整體社會資源的權威分配(包括地方資源的合理配置),只會更加失衡而已。

  果爾如此,未來「四分之一的百里侯」還必須面臨另外四分之一的「落選百里侯」之扯後腿。換言之,在這場百里侯「選舉」蛻變為百里侯「選戰」之後,恐怕不會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而是「勝者仍非王、敗者卻強寇」的新權力邏輯!(作者陳朝建為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台長: Macoto Chen
人氣(6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