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因為「地球暖化」問題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無論中央政策或民間環保議題,「減碳」一詞皆喊得震天價響,但「減碳」究竟在減什麼碳?「減碳」和「地球暖化」有什麼關係?恐非人人盡知,有必要進一步宣傳,讓民眾在生活和觀念中都能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所謂「減碳」,嚴格說來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發酵,全球暖化的元兇。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之一,可以把來自太陽的熱能鎖起來,不讓其流失,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過多,熱量更難流失,地球的平均氣溫也會隨之上升,這就是所謂「溫室效應」。
除了二氧化碳,地球大氣中重要的溫室氣體,還包括水蒸氣、臭氧、氧化亞氮、甲烷、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因為水蒸氣與臭氧的時空分布變化較大,不易控制,因此1997年聯合國通過的京都議定書,便把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6種溫室氣體列入管制。其中後3種氣體對溫室效應的影響最為顯著,但對全球升溫的貢獻來說,卻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多,所占比率也最大,大約是所有溫室氣體總貢獻的72%。
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燃燒、砍伐或燃燒森林;甲烷來自垃圾場、水稻、天然氣、石油及煤礦、家畜排泄物、腸道發酵;氧化亞氮來自氮化物肥料使用、化石燃料燃燒;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則來自鋁製品、半導體、滅火器、噴霧劑、電器設施等。
長久以來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使得21世紀的地球已經產生某種程度的氣候變化。據評估,在沒有採取任何二氧化碳排放限制措施之下,到2100年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將從目前的370ppm升高至490~1,200ppm,已較1975年的濃度增加75~350%。若要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維持在450ppm,必須在2010年前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水準,然而,按照全球經濟及人口成長趨勢,要達到這個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大幅提升能源效率才有可能。
在一般人來說,綠色消費是一個減碳的好方法,但綠色消費有一個原則,東西最好是愈少用愈好,例如節約水、電、資源再利用,能走路就不坐車,非坐車不可就選擇大眾運輸工具等。根據英國的研究:把一個人送一英哩遠,自行開車要花8100BTU(英制熱能單位),坐公共汽車只需3800BTU;而把一噸貨物送一英哩,用卡車需要2800BTU,用火車則只需要670BTU。顯然大眾運輸比個人開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少得多。
政府方面呢,值得欣慰的是,馬總統日前曾說,台灣雖然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也沒機會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會議,但他希望台灣能在2025年,把排碳量降到2000年的水準,到2050年更降到2000年一半的目標。只是,除了政策目標,具體可行的配套也是必須,尤其是在「節能減碳」與「促進經濟方案」間如何取得平衡?如何說服民眾?都是可以再加使力的地方。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