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09 15:14:09| 人氣3,8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祖旅遊』- 跨海勇闖馬祖東莒無人島【犀牛嶼】(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位於馬祖莒光東莒島北面的福正聚落,

是東莒島有名的觀光景點。全村背倚著東莒燈塔而築,

在小小的平地上錯置出一棟棟閩東風味的石頭屋。

因為潮差大,讓東呂的潮間帶物產非常豐富。

站在東莒燈塔往下鳥瞰福正聚落,宛如是一座石頭城。

雖然時代的轉變,人去樓空,只剩幾戶人家,

但在彎曲狹窄的巷弄中,依然可以尋覓出它過去繁華的影子。

在傍晚時分,我最喜歡呆在在福正聚落的涼亭裡,

看著火紅的太陽漸漸西沉,將海面染成一片金碧輝煌,

那素樸自然之美,真的讓人難忘。

福正聚落外的福正港,是屬面向西北方的澳口,是個簡易的避風港。

澳口滿布閃耀如金的細沙,夜晚的這裡,

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那裡『踩星沙』。

第一天由於時間不對,所以無法跨海走過去,因此留在岸邊拍潮間帶生物。

站在福正沙灘向西北方看過去,有個島嶼像艘航空母艦,

停在外海守護這片土地。從東莒燈塔高處看過去,

彷彿有隻大犀牛趴在海面上,那座島嶼就叫『犀牛嶼』。

站在東莒燈塔從高處遠眺,會看到犀牛嶼和永留嶼,

雙排層層佇立在東西莒的水道上。這兩個難兄難弟的島嶼,

在馬祖軍管時期還被軍方顛倒名字,直到近年才被莒光鄉公所修正回來。

現在如果還有看到早期馬祖的地圖,就會發現這問題。

在這次的行程中,我就有出現被地圖誤導,發生搞錯島名的烏龍,

是船老大民宿的老大為我糾正,告訴我緣由。

犀牛嶼陸地面積約7點79公頃,屬於海中突出的島礁。在海水漲退之間,

犀牛嶼會與東莒本島分離與接合,形成特殊奇景『陸連島』。

東莒島連結犀牛嶼的礫石岩道,平時隱身於大海裡,

只有退潮時才會現身在世人眼中,彷彿是一對貌合神離的戀人,

在不斷的分分合合裡,卻還是在一起。

那礫石岩道在海砂及岩石掩蓋下,蘊藏著豐富的蝦貝,每當海潮退盡,

就會有東莒當地居民在這裡撿拾花蛤、佛手等海鮮,當作晚餐的佳餚。

這些豐富的潮間帶生態所盛產的貝類海鮮,使當地居民

可以常年依靠維生。讓當地人自豪地說:『我家的冰箱在海邊』。

也由於這裡盛產花蛤,在2002年這裡衍生出了『東莒花蛤節』,

慢慢的打響名號後,一年比一年的辦的盛大,

最後變成『東莒花蛤節』,成為馬祖莒光夏季最大的旅遊活動。

今年馬祖地區的連江縣縣運開幕典禮,當莒光鄉的隊伍進場時,

就持了今年花蛤節所製作超大花蛤進場,因為莒光鄉是『花蛤的故鄉』。

當海水漲潮到最高位(高潮線)和退潮時退至最低位(低潮線)之間,

會曝露在空氣中的海岸部份,就稱為『潮間帶』。

       

第二天正式跨海,機車停在這涼亭,從涼亭旁的步道階梯走到岸邊。

所有的照片也從這裡做區分,之前的照片都是在第一天拍攝的,

本張照片以後圖片都是跨海登島當天拍攝的。

因此在漲潮時,潮間帶會被海水淹沒;相對在退潮時,

潮間帶就會露出水面。潮間帶就是介於高潮線和低潮線之間的區域。

永留嶼好像載浮載沉的浮在海面上。

潮間帶的面積會隨著潮差的大小,以及所在地區及坡度而有所不同,

潮間帶可以緩衝海浪直接衝擊陸地的力量,如果潮間帶太窄或太小,

大浪將會對陸地造成大破壞。

只要是退潮,東莒島連結犀牛嶼的礫石岩道就會現身。

潮間帶是我們親近海洋時,最先接觸的地方。所產生豐富的生物,

是自然教育的最佳教室。但是,它也是最容易受到人類破壞的地方,

海邊廢土及垃圾的傾倒,污水、廢水污染,

都讓潮間帶生物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

潮間帶環境也因地方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生活在其間生物也都不一樣。

一般可分為軟底質的潮間帶,如:沙灘、泥灘底質等,

就像淡水河口的紅樹林;另一種為硬底質的潮間帶,

如:岩礁底質、礫石底質等。

馬祖莒光的潮間帶環境就是屬於後者『硬底質的潮間帶』,

當退潮時所出現的礫石岩道,就如同圖片所顯示的,

怪石林立,所以要走過去時要特別小心安全。

一般台灣的海岸,漲潮與退潮之間,潮水高度大約相差2、3公尺,

而馬祖東莒的潮差隨隨便便都能達到4、5公尺,最高時還能達到7.3公尺。

這是因為受到大陸沿岸潮流與閩江口漲退潮的影響,

在全國只有馬祖的潮差超過4公尺。因為潮間帶大,

相對生物的種類也多,是大自然環環相扣的奧妙所在。

因為有這樣的潮差,讓東呂的潮間帶物產非常豐富,

退潮時到潮間帶隨便動手一挖,各種花蛤、淡菜、海膽、觀音螺、

九孔、石蟳、佛手、海鋼盔......等新鮮海鮮,

就會一一呈現眼前,所以說是東莒的天然海鮮大冰箱,一點也不為過。

 

在09月01日的蘋果日報,有篇『在地人帶你遊 馬祖 東莒 探訪遺世島嶼』

裡面有段描述採訪記者在登犀牛嶼的過程,寫的很寫實。

因為有潮汐調節,讓這裡的潮間帶可以休養生息,貝類才得以生生不息。

而岩縫中的寄居蟹、石鼈,會隨著水位的降低,會越來越多呈現在眼前。

在越靠近犀牛嶼發現的貝類愈大、愈多,甚至同一個岩縫裡

就可以發現貽貝、龜瓜(馬祖人稱佛手)、藤壺、海葵全都擠成一團。

早上在這裡看燈塔是逆光,所以到下午可以從燈塔那裡望向這邊,看夕陽餘暉的美景。

笠螺、鐘螺更是遍布整個礁岩,遠觀就像一顆顆羊糞,數量多到恐怖!

腳踏在礁岩上,鐘螺立即四方逃散的景象,更是記者頭一次見到。

採訪的記者趕在漲潮前返回住處檢視採集的成果,一大袋的蠑螺、

貽貝、佛手,經過清洗、簡單烹調後,就可以立刻大快朵頤,過癮極了。

上述這段,雖然是別人說的,但是所言真實的情景,

不是你們沒有來過的人可以想像的,因為形容的一點也不誇張。

重點是你們應該與我們一樣,到馬祖東莒體驗『天然海鮮大冰箱』,

所衍生出的美味新鮮海鮮佳餚。

 

馬祖旅遊-跨海勇闖馬祖東莒無人島【犀牛嶼】系列文章,

第二篇就到此結束,越後面有更多更精彩的內容要與你們分享,

敬請期待^_^

 

馬祖莒光鄉公所,將於10月23~24日舉行

「2010白犬討沰尋章趣-馬祖節慶文化活動」

歡迎大家前往參加,一同找回莒光過去漁民的庶民文化。

 

馬祖莒光-東莒地圖

馬祖莒光-東莒島船老大民宿


馬祖東莒大坪村72號 

Tel: 0836-88022  Fax: 0836-88070  

網址: http://hotel.matsu.idv.tw/captain/index.htm

Email: 88070@pchome.com.tw  網路相簿:吃喝玩樂釣魚在東莒  


 

Billy的啐啐唸

1.這次犀牛嶼要寫到五篇,對我真的是一大考驗,

   因為要想出五種不同的主題來寫。

 

2.星期一前要趕完犀牛嶼的文章,因為要下高雄看記者會場地,

  要與客戶共同討論記者會的節目安排。

 

3.一個花蛤節讓我與馬祖莒光結下不少的緣,因為目前預定高雄的活動,

  所要雇用的現場工讀生,都是莒光旅台學子,他們都是在高雄唸書。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_^

台長: Billy
人氣(3,8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馬祖旅遊』- 跨海勇闖馬祖東莒無人島【犀牛嶼】(四)
此分類上一篇:『馬祖旅遊』- 跨海勇闖馬祖東莒無人島【犀牛嶼】(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