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16 00:58:35| 人氣3,0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祖旅行-馬祖北竿芹壁-浪漫之旅(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由於最近比較忙 
馬祖北竿芹壁的第四篇文章一直到現在才有空寫



第四篇有點連續第二篇的繼續
第二篇說到北竿芹壁閩東建築的外觀
這篇則要說到閩東建築的屋內結構



芹壁建築的木構架是形成內部隔間及支撐屋頂結構的結構體
芹壁的木構架  基本上是典型的閩東系統
素樸但精巧  因此它的柱斷面並非正圓斷面
束材不作肥身  方童柱  無垂花  棟架採徹上露明造  不作天花
棟架間牆以編竹夾泥牆填補  再粉以白灰  桁間短較寬疏
不用望磚直接於椽子上舖瓦(或以望板取代)
芹壁建築的木構造不若閩南的華麗
卻非常具有結構性  機能性  在解決實質環境的功能上可以看出匠師的巧妙

馬祖北竿芹壁的閩東建築在屋內的屋柱  二樓和一樓的柱位不一定對齊
二樓的桁架是承座在一樓的柱子上的垂直樑上(進深方向)
樑上擱墊木  再置密肋樑  然後再將木板密鋪於樑上
一、二樓柱位對齊者主要是石牆側的棟柱(分角柱及中央配置)
以三開間而言  共有十柱緊靠石牆而立
然後和民間的桁架形成一個格子桁架  因此其柱位及格間有較大的彈性  可以減少出挑



馬祖北竿芹壁的閩東建築在窗門部份通常較小
有防風  防盜的功能
並且內部成射口梯形(外小內大)  亦有外窗及內窗(木結構)之分
有些建築較為考究  門楣上亦有石雕的幾何性線條裝飾
石牆與女兒牆之間亦有用磚45度角平舖砌成鋸齒狀作為裝飾

在參訪北竿芹壁閩東建築時  在其中一間的屋內桌上
有2005年「海天風芹─馬祖芹壁風燈藝術節」所遺留下來的馬祖風燈
風燈是馬祖地區的一項特有文化  由於已經失傳很久
近幾年來在連江縣政府文化局的推動下  在馬祖四個鄉輪流辦理跟風燈有關的活動
希望藉由活動  讓馬祖當地居民重新認識自己在地的文化
今年馬祖東引風燈慶活動是我工作的公司承辦
有很多資料就是參考「海天風芹─馬祖芹壁風燈藝術節」所留下來的記錄



在芹壁村所遺留下來的閩東建築的廢墟中
能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閩東建築的建築結構



在馬祖北竿芹壁村裡  從外面看到的好像所有的建築都保留的很完整
但是進入芹壁村後  卻可以看到多數像這樣遺留下來的廢墟



在馬祖北竿芹壁村裡  到處可以看到建築物門上有雕刻代表屋主所從事事業的行號



這些代表屋主的身份字牌  有些做的跟外牆同色
不注意看  會很容易忽略



那些能代表屋主的身份的雕刻字牌  現在則被現代化的門牌取代



雖然是古厝  但是外觀被一些現代的一些產物點綴的有點混亂



走在北竿的芹壁村內  有些整理過的地方
真的可以感受到文化保存的重要
在這片完成的古厝區內  可以完整的感受出
先人在這裡居住的狀況  想想台灣一些老街的模樣



馬祖北竿芹壁聚落建築是依山傍水而建
所以走在聚落往下看  處處可以看到在對面的龜島

往上看  走上去  即是北竿的芹山(標高229公尺)



目前北竿芹壁村還居住著七  八戶人家
他們的生活  倒是會充分的利用環境來圖自己的方便
但是忽略當觀光客到這裡看到後  所會留下的感覺



從一些古厝的二樓往外看  還真有地中海的感覺



遠看過去  遠方海平線上的影子  即是大陸
根據我當兵那時候的經驗  要在下雨過後  看大陸就會很清楚 
北竿距離約十公里  天氣太好會因為海面的水氣
造成大陸如上圖所看到的  只有影子



芹壁村外的那條沿山道路 
可以從那裡回到北竿機場所在的塘岐村  約十分鐘的車程
也可以到北竿的橋仔村  橋仔村是到北竿的高登與大坵的港口
兩個島都已經開放  但是都要申請才能上去



奇怪岸邊警車跟海防在那做什麼  原來從大陸那邊有漂入一具浮屍
現場的人員在指揮海上的海巡人員  把屍體直接戴到南竿去  不要讓他上岸
因為南竿有檢察官可以相驗處理  具當地老百姓說
一年對岸不幸落海的民眾  約有五十多具屍體漂到此處  不知道是真是假  至少我看到了一次



總算把馬祖旅行-馬祖北竿芹壁-浪漫之旅

這篇部落寫玩  心中的感覺只有一句話  馬祖北竿芹壁村真的值得各位看官去走走



此篇文章在提到有關建築的部份
是摘錄於
 
北竿鄉誌

台長: Billy
人氣(3,0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地中海風情-馬祖北竿芹壁村
此分類上一篇:2009馬祖東引風燈慶 精采成果剪輯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