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18 11:22:58| 人氣1,1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來找阿姜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像這樣寫東西,寫多了之後會不會增強「我執」呢?這幾天這個問題不斷回來吵我,甚至連我想安靜一下,靜坐一會都會聽到自己腦袋裡面說這說那、改這改那。這個現象今晨最嚴重,讓我差點放棄每天例行的打坐,因為內心實在很吵,有點煩躁。我不喜歡這樣執著於幾個字眼什麼的自己。而且更重要的,我寫的真正動機到底是什麼?完全沒有個人因素在內嗎?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在他一本著作裡自承,他寫作的動機是希望讓自己被人喜歡。很坦白,也同時縱容自己。


我還是繼續打坐,雖然有點痛苦。我告訴自己,這是我要面對的課題,在哪裡發生就在哪裡解決,應該沒什麼大不了的吧,還有什麼要跟自己過不去呢,云云。大概這樣半自我催眠,才算勉強過關。


進了辦公室,我就翻出阿姜查的著作,覺得需要一點養分。現在把他在「解脫之鑰」這本書的開頭摘錄在這裡:



「我們學習佛法的根本原因,是要找到超越苦、獲得甯靜的方法。無論你研究物質現象還是精神現象、研究心(citta,心智,心識)或者心所(cetasikasmental factors, 心理因素),只有使你從苦中解脫的方法,才是修持的正確方法,而不是其他什麽方法。這是因爲苦和苦因就在當下。


    你在觀想苦因時應當瞭解,我們稱爲心的這個東西,當它靜止時,那是正常狀態。一旦它動起來,就有了行蘊(sankhara, 或譯造作)。心中升起了喜愛,那是行蘊; 升起反感,那是行蘊; 有去這裏那裏的欲望,那是行蘊。只要你對這些蘊沒有保持念住,就很容易追逐它們、受它們影響。一旦心動,就有了世俗行蘊(sammuti-sankhara),當即淪陷於緣起世界。佛陀教導我們觀照的,正是這些蘊、這些心的動態。

    每當心有動態,它都是無常、苦、非我。佛陀要我們觀察和觀想這一點。他教導我們觀想影響心的行蘊,觀想十二因緣: 由無明而生行蘊、由行蘊而生意識、由意識而生名色,等等。

    你已經在書裏學習、閱讀了這個主題,盡管那裏說得正確,實際發生時你卻跟不上。好比從樹上落下: 一眨眼你已經從樹頂摔到地面,卻一點不知落下時經過了多少根樹枝。心經曆一個客體(arammana,對象,所緣),受它吸引,突然你感到心情好起來,卻不知導致這個心情的原因與狀態。當然,在某種層次上事情按照經典上描述的理論過程發生,但同時又超越了理論的局限。實際上,沒有什麽記號告訴你現在是無明、現在是行蘊、接下來是意識、現在是名色,等等。那樣看問題的學者們,在這個過程發生時,是沒有機會把那一系列名詞讀完的。盡管佛陀分析了意識的瞬間,描述了各個組成部分,以便於理解,但實際發生時,我看更像是從樹上落下來。一切發生如此之快,你不會有時間計算落下多遠,某個時刻身在何處。就知道自己地一下砸到地上,而且很痛!

    內心事件的發生也類似。一般來說,你經歷苦時,看到的都是結果,也就是心裏有苦痛、悲哀、絕望。你實際上並不知道它從哪裏來,那個你從書裏是找不到的。書裏沒有哪裏會描述你那個苦的細節與因緣。盡管現實按照經論中描述的過程進行,但那些只讀書、卻從來沒有超越書的人,是不能在事件實際發生時把握它的。

    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要安住於」(that which knows)只觀察事物的生滅。一旦訓練意識留駐於 覺知」(awareness),一旦探索了心,對心與心所的真相獲得了洞見(又譯內明),你會把心看成非我。

    你會發現一切心理狀態與物質狀態終究是必須放下的,你會清楚地看到,執取或給予不必要的重視是愚昧的。



台長: 無遮,小光,一休
人氣(1,1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禪與法 |
此分類下一篇:金剛經為什麼這麼說
此分類上一篇: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