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13 21:20:42| 人氣5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二次黨外》和階級問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以下文章還沒有整理好(其實每次都是這樣),等我整理好,可能會修改。不過暫時就這樣。不想看很混亂的文章的朋友,請不要閱讀喔。

聽朋友說政府不讓這本雜誌登記,所以法律上它不是雜誌。我在嘉義的某一家書店剛好看到它,於是把它買回來看看。我還沒有一個字一個字仔細閱讀,從頭到尾大概翻閱一下而已。從不懂台灣社會脈絡的外國人角度來看,這本雜誌的論述並沒有很偏激或激進。外人無法了解為什麼這些論述被認為是危險。對外人來說,比起這本雜誌,台灣主流報紙的論述更偏激、更有偏見,常常看不下去。

在我第一印象中,它關心的是台灣社會裡的階級問題,而不是過去我在街頭常聽到的「你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式的論述。

十幾年前我認識台灣朋友之前,從來沒有思考過什麼是「認同危機」。我從來沒有懷疑過我是日本人,也沒有人質疑過我是日本人,所以目睹我身邊的台灣朋友陷入認同危機狀況,給我很大的衝擊,那時候想,原來做某某人是隨著社會的變遷會改變的。

所以,雖然我是外人,但某種程度可以了解對台灣朋友來說「你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是很重要的問題。但是,自己來台灣唸書、成為台灣社會的邊緣人之後,我比較關心台灣社會裡的少數者、弱勢者的處境。自己成為了一個社會邊緣人後發現,我向台灣社會的邊緣人學習如何在台灣社會活下去比較有效。而且自己慢慢地感覺到台灣也有南北差距或城鄉差距的問題,我對台灣社會的階級問題愈來愈有興趣。

這本雜誌剛好談台灣社會的階級問題,雖然文章中的數字的來源不清楚(我來台灣唸書之後,基本上完全不相信報紙或新聞提的數字了),不過至少讓我知道當地人也關心台灣社會的階級問題。光這點符合我的需求。

聽朋友說,在台灣因為過去施行反共教育,很多人不敢談階級問題,好像談及階級問題怕被別人貼支持中共的標籤。

可是從外人的角度來看,不管是偏藍的或偏綠的報紙,它給我的感覺都只代表中產階級的利益,只是民族認同部分不同而已。所以,有時候(常常)看不下去。

不好意思,這都是外人膚淺的看法啦,請大家不要介意喔。我沒有投票權,也無意干涉外國的政治。只是我最近常常想,真正重要、嚴重的問題不在於主流媒體報導中,我們該關心的議題都被它們無意有意忽略掉,關心這些議題的人甚至被他們污名化。

其實日本社會也忽略階級問題,大概20年前,絕大多數日本人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他們相信自己活在沒有貧富差距的經濟等的社會,也沒有階級問題。在教育界也一樣,我念師範大學,畢業之後教書,在我們的圈子裡不能談階級問題。我們相信,如果班級有成績不好的小孩,不管他/她家境如何,他們成績不好都是老師教得不好的關係,只要老師又熱情、教得夠好,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成績(差不多可以考上當地國立大學教育系、當小學老師的程度)。我也不能斷定所有的老師都不關心階級問題,但如果老師在公開場合上談小孩的成績和他們家境的關係,很有可能被週遭的老師批評那個老師推卸責任。

台灣社會和日本社會以不同的理由忽略階級問題的存在。坦白說,我開始關心階級問題也是來台灣之後的事情。我並不聰明,沒有親身經驗無法思考,我在台灣成為一個無資源的外人之後,才能面對台灣和日本的階級問題。

或許年輕的朋友剛剛接觸以階級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生活的社會,就會想「那就要革命啊」也不一定,而這句話就是不願意面對階級問題的人最不想聽到、憎恨的話。

那我呢?我比較認同法國哲學家レヴィナス的想法:我們不應該相信「可以採取一種方法一次解決所有社會問題」,他說,從過去的納粹或蘇聯的例子來看,這種思考模式造成很大的傷害。

 

 

 

 

 

台長: 雪子
人氣(5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閱讀 |
此分類下一篇:跟蹤狗狗
此分類上一篇:衰退?被打壓?
TOP
詳全文